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张明松;张目;陶俊伟;曹巧玲;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状态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嗜睡、肌强直、心动过速、静坐不能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2、4、8周后BP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降低BPRS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利培酮治疗效果。
关键词(KeyWords): 精神分裂症;重复经颅磁刺激;利培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明松;张目;陶俊伟;曹巧玲;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陆奕彬,何秀贞,杨茂增,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精神分裂症指标变化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5):707-709.
- [2]胡茂荣,陈晋东,李乐华,等.首发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0,37(3):129-132.
- [3]何兆宇,吴胜,鲁陆,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预后对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2):1779-1782.
- [4]胡存安.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和分型的推荐方案及说明[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6):483-487.
- [5]姚晶,崔界峰,陈楠,等.简明阴性症状量表中文版的效度、信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4):302-307.
- [6]宋建成,费立鹏,张培琰,等.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的评价[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2):86-88.
- [7]杨茂增,陆奕彬,何秀贞,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0):1335-1336.
- [8]席敏,周翠红,张瑞国,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海马白质完整性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7,30(3):170-172.
- [9]佘琴.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外医疗,2019,38(8):106-108.
- [10]黄雪萍,张涛,黄金园,等.氟西汀联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3):452-455.
- [11]张先锋.解郁化痰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1):63-65.
- [12]潘丽红,王继军,姚琳,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效应的关联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9,29(3):161-164.
- [13]何秀贞,陆奕彬,杨茂增,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7):887-888.
- [14]林小东,吴荣琴,阮仕衡,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