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调查研究

  •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段倩倩;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37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377例患者共分离出66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18株,占62.48%;革兰阳性菌210株,占31.39%;真菌41株,占6.13%。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均完全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头孢呋辛耐药率均>50%,对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均>9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耐药率均<1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耐药率均>80%,对美罗培南、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耐药率均<1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吡肟耐药率均>9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均≤20%;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90%,对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阿奇霉素耐药率均>90%,对米诺环素、亚胺培南、夫西地酸、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不耐药;粪肠球菌对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环丙沙星耐药率均>80%,对苯唑西林、夫西地酸耐药率均<30%;表皮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80%,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不耐药;模仿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米诺环素、亚胺培南、阿奇霉素耐药率均>70%,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西丁、环丙沙星耐药率均<30%。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各异。

    2025年16期 v.3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田慧;李德帅;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COPD患者的PSQI评分为(7.14±0.79)分;年龄≥65岁、病程≥1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3~4级、重度呼吸困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度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度低水平等COPD患者的PSQI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病程≥10年、GOLD分级3~4级、重度呼吸困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度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度低水平等均为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病程≥10年、GOLD分级3~4级、重度呼吸困难、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度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度低水平等均为COP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2025年16期 v.37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照护依赖性的影响因素

    李萌毅;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照护依赖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文版照护依赖量表(CDS-R)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照护依赖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照护依赖性的影响因素。结果:9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CDS-R评分为(43.58±4.56)分;合并慢性疾病种类≥2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自我效能感为低水平、自理能力为完全需要帮助、家庭支持为低水平等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CDS-R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疾病种类≥2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自我效能感为低水平、自理能力为完全需要帮助、家庭支持为低水平等均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照护依赖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合并慢性疾病种类≥2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自我效能感为低水平、自理能力为完全需要帮助、家庭支持为低水平等均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照护依赖性的影响因素。

    2025年16期 v.37 8-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赋权水平的影响因素

    柴博文;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赋权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时CV-PPES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赋权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时CV-PPES评分为25~48分,平均(36.01±4.06)分,健康赋权处于中等水平;年龄>8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独居、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置换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差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CV-PPE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独居、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置换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差等均为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赋权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8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独居、合并慢性病种类≥2种、置换类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消极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差等均为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赋权水平的影响因素。

    2025年16期 v.37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

    侯彦杰;刘瑞雪;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入院后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发热、呕吐)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功能指标[半乳糖凝集素-9(Gal-9)、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al-9、NSE、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P-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更昔洛韦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6-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效果

    商亚杰;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水平、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疾病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NF-γ、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LEDA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和疾病活动度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醋酸泼尼松龙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磷酰胺联合吡非尼酮治疗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效果

    赵洪彬;高萌;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吡非尼酮治疗间质性肺炎(IP)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0例I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吡非尼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干咳、乏力、低热)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单位肺泡容积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最大自主通气量(MVV)]、血清学指标[可溶性CD30(sCD3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反应蛋白(CRP)、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干咳、乏力、低热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TLC、DLCO/VA%pred、MV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sCD30、KL-6、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吡非尼酮治疗IP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吡非尼酮治疗。

    2025年16期 v.37 23-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

    段海霞;杜冉;

    目的:观察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新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87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抗酸杆菌阴转率,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个月后,观察组抗酸杆菌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4、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肺结核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抗酸杆菌阴转率,以及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2HRZE/4HR方案治疗。

    2025年16期 v.37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

    尚明岩;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水平,治疗前后静脉血流量,再出血率,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临床指标水平,减少静脉血流量,降低再出血率,效果优于单纯奥曲肽治疗。

    2025年16期 v.3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

    叶筱颖;祝云龙;魏华华;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阿扎胞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奈克拉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骨髓原始细胞比例(PBMPC)]、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5.00%(24/32),高于对照组的50.00%(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P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BMP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可提高客观缓解率,改善血液学指标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效果优于单纯阿扎胞苷治疗。

    2025年16期 v.37 33-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贝伐珠单抗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焦彦歌;李晓迪;王金花;师喜云;王保健;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奥希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53.49%,高于对照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脱发、恶心呕吐、出血、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奥希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可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生存质量评分,以及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奥希替尼治疗。

    2025年16期 v.37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

    张兴卓;刘红霞;

    目的:观察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13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修复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设计与实际置入位置误差(颈部距离偏差值、根尖部偏差值、深度偏差值、角度偏差值),手术前后牙周健康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咀嚼效率、生命质量[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以及口腔种植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颈部距离偏差值、根尖部偏差值、深度偏差值、角度偏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咀嚼效率均高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OHIP-14评分均低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效果评估、并发症情况、生命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牙列缺损患者可提高咀嚼效率和口腔种植满意度,缩小术前设计与实际置入位置误差,降低牙周健康指标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

    2025年16期 v.3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王登基;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骨科急诊收治的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86.67%(52/60),高于对照组的61.67%(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术治疗。

    2025年16期 v.37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布比卡因双向给药在高龄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张宁;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双向给药在高龄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于该院行剖宫产的80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给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单向给药,观察组采用布比卡因双向给药,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不同时间[术前(T_0)、切皮时(T_1)、胎儿娩出时(T_2)、术毕(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以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两组心率、DBP、S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对照组心率、DBP、SBP水平均低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心率、DBP、S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两组NE、E、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双向给药应用于高龄剖宫产产妇蛛网膜下腔阻滞中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缩短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布比卡因单向给药。

    2025年16期 v.37 47-4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效果

    郭娜;邵晓蓓;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窦状卵泡数(AFC)]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FC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FSH、AMH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宫内妊娠率,效果优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

    2025年16期 v.3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何瑞丽;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拉贝洛尔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凝血功能指标(凝血反应时间、凝血块形成速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反应时间均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凝血块形成速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lt-1、Ang Ⅱ、vW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L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血压水平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拉贝洛尔片治疗。

    2025年16期 v.3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妇的效果

    柳阳;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子宫底高度,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产后不同时间(产后0.5、2、6、12、24 h)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4、6、8 d后,观察组子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D、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PTT、PT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0.5、2、6、12、24 h,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妇可降低子宫底高度、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和产后出血量,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治疗。

    2025年16期 v.3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的效果

    冯莉茹;丁芳;梁攀;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42)。两组均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指标[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血清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54/56),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B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E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EGF、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症状指标水平,降低性激素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地屈孕酮治疗。

    2025年16期 v.3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腹腔镜卵巢囊肿蒂扭转复位联合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效果

    王文婷;

    目的:观察腹腔镜卵巢囊肿蒂扭转复位联合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患侧附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蒂扭转复位联合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水平、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有生育需求患者的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术前1 d,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蒂扭转复位联合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可提高妊娠率,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腹腔镜患侧附件切除术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2025年16期 v.3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的效果

    邹晴;方玉玲;彭晓瑞;谢双霞;胡艳松;

    目的: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2023年该院收治的113例呼吸暂停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呼吸暂停消失时间)水平,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肺功能指标(潮气量、潮气呼气峰流量、每分通气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54/57),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氧疗时间、呼吸暂停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水平、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潮气量、潮气呼气峰流量、每分通气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枸橼酸咖啡因治疗。

    2025年16期 v.37 67-6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

    李艳玲;王慧;苏驰;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阿莫西林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指标(IgA、IgG、IgM)、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咽喉肿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M、IgA、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IL-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阿奇霉素与阿莫西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提高Ig指标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改善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阿奇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

    2025年16期 v.3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精神卫生

  • 阿立哌唑联合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陈坤玲;孙连峰;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帕利哌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精神症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神经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阴性、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等PAN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DNF、N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因子水平,降低精神症状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帕利哌酮治疗。

    2025年16期 v.3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中西医结合

  • 真方白丸子汤加减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周娇艳;

    目的:观察真方白丸子汤加减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2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真方白丸子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56/61),高于对照组的78.69%(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意识障碍、体弱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和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方白丸子汤加减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S100β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软胶囊治疗。

    2025年16期 v.37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血栓通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冯向阳;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血清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PSV、EDV、V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Hcy、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常规西药治疗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16期 v.37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林腾龙;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V、C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TM、ET-1、vW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16期 v.37 84-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李建华;李闯;王淑敏;王丹;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疾病相关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悸气短、面色暗或青、乏力懒言、口干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hs-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CHF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改善心功能指标和疾病相关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2025年16期 v.37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自拟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罗红琴;马玉;史超;蒲玉玲;江尕学;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张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6例阳气亏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心肌损伤标志物[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V、CI、C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TnI、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温阳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阳气亏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16期 v.37 91-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稳心颗粒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曹磊;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49/54),高于对照组的75.93%(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V、CO、LVEF水平和6MWT距离均高于或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或长于对照组,两组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D、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MDA、RO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CHF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效果优于单纯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2025年16期 v.37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中阻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刘成丽;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中阻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湿热中阻型T2D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饮食和运动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脘腹胀满、头身困重、口渴、心悸、失眠、大便不爽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NS、FPG、HbA1c、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中阻型T2DM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

    2025年16期 v.37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效果

    赵冬丽;王翼华;张国平;

    目的:观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甲巯咪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心悸不宁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S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FT_4、FT_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甲巯咪唑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理气平胃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院博;李丹;赵庆华;刘静生;

    目的:观察理气平胃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82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理气平胃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80.49%(33/41);观察组Hp根除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平胃丸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和胃肠激素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四联疗法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

    张婧;许石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3.64%(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瘀斑、肿胀、疼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气滞血瘀证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和髋关节功能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清肺解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效果

    李艳艳;

    目的:观察清肺解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P)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RSV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肺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肺解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RSVP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哮喘宁颗粒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

    张辽;史广超;

    目的:观察哮喘宁颗粒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许昌北海医院收治的80例BA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哮喘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气道阻力指标[气道总阻抗(Z_5)、气道总黏性阻力(R_5)、中心气道阻力(R_(20))、周边弹性阻力(X_5)]、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4、IL-17、IL-33]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面赤汗出、身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Z_5、R_5、R_(2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X_5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4、IL-17、IL-3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宁颗粒联合噻托溴铵治疗BA急性发作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气道阻力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噻托溴铵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16-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检验与影像

  • 血清miR-133a、Glypican-3水平联合检测在胃癌患者预后不良中的预测价值

    侯慧科;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133a(miR-133a)、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水平联合检测在胃癌患者预后不良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并依据预后不同将其分为预后不良患者和预后良好患者;另回顾性分析该院5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预后胃癌患者血清miR-133a、Glypican-3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miR-133a、Glypican-3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胃癌患者预后不良中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iR-133a水平低于对照组,Glypican-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miR-133a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Glypican-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33a、Glypican-3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40、0.774、0.902,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二者单项检测。结论:血清miR-133a、Glypican-3水平联合检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2025年16期 v.37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经验交流

  • 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血清Gal-1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不良的相关性

    杨历浩;高杰;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半乳糖凝集素-1(Gal-1)水平与缺血性卒中(IS)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I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6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病情程度、预后IS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Gal-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Gal-1水平与IS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SV水平低于对照组,EDV、Ga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IS患者PSV水平比较:重度患者<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不同病情程度IS患者EDV、Gal-1水平比较:重度患者>中度患者>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PSV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EDV、Gal-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V水平与IS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不良呈负相关(r<0,P<0.05),EDV、Gal-1水平与IS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不良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血清Gal-1水平与IS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不良均存在相关性。

    2025年16期 v.37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甲状腺素、泌乳素、雌二醇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吕琳;

    目的:分析甲状腺素、泌乳素、雌二醇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患者(n=29)、中度患者(n=25)、重度患者(n=15)。另选取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和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泌乳素、雌二醇水平,采取Kendall’stau-b相关性分析血清甲状腺素、泌乳素、雌二醇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素、雌二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甲状腺素、雌二醇水平均低于中度患者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泌乳素水平高于中度患者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ndall’stau-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素、雌二醇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P<0.05);泌乳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P<0.05)。结论:甲状腺素、雌二醇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泌乳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2025年16期 v.37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清Cav-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李锐;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清陷窝蛋白-1(Cav-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8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Gensini评分<20分)52例、中度组(20分≤Gensini评分<40分)72例、重度组(Gensini评分≥40分)61例。比较三组颈动脉超声参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rouse积分、斑块面积]、血清Cav-1水平,采取Pearson相关性分析来分析颈动脉超声参数、血清Cav-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Crouse积分、血清Cav-1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IMT、斑块面积均大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大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T、Crouse积分、斑块面积和血清Cav-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IMT、Crouse积分、斑块面积和血清Cav-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

    2025年16期 v.37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国产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金属裸支架治疗ⅡA~C型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孙广明;陈茵茵;

    目的:比较国产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与金属裸支架(BMS)治疗ⅡA~C型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3例ⅡA~C型股-腘动脉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37)。观察组采用国产紫杉醇DCB治疗,对照组采用BM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放置补救性支架、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水平,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血流动力学指标(腘动脉、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水平,预后情况[一期通畅率、免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f-TLR)、再狭窄率],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放置补救性支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ABI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腘动脉、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一期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TL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再狭窄率为15.22%,低于对照组的3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国产紫杉醇DCB治疗ⅡA~C型股-腘动脉ASO患者可提高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f-TLR,以及降低再狭窄率的效果优于BMS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32-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不同缝线方法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万荣斌;

    目的:比较不同缝线方法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缝线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n=50)、B组(n=50)、C组(n=50)。所有患者均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A组采用埋线缝合法,B组采用连续缝合法,C组采用间断缝合法,比较三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后恢复指标(充血水肿消退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率)水平,手术前后泪膜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水平、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C组,且B组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4 d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充血水肿消退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C组,且B组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三组BUT、SⅠt水平均高于术前,且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三组视力水平均高于术前,且A组>B组>C组,三组角膜散光度均低于术前,且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缝合法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中可缩短充血水肿消退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提高泪膜功能指标和视力水平,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角膜散光度水平的效果优于连续缝合法或间断缝合法,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间断缝合法。

    2025年16期 v.37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iRoot SP单尖法与冷侧压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董琳佳;

    目的:比较iRoot SP单尖法与冷侧压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2023年该院收治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iRoot SP冷侧压法根管充填治疗,研究组给予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恰填率,治疗前后牙周指标[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恰填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I、PD、PL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可提高恰填率,改善牙周指标水平,减轻牙周炎症反应,效果优于iRoot SP冷侧压法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米诺环素与甲硝唑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效果比较

    魏兆庆;周峰;

    目的:比较米诺环素与甲硝唑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68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甲硝唑治疗,观察组予以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I、PD、SB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甲硝唑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疝囊横断与疝囊完全剥离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靳亚飞;

    目的:比较疝囊横断与疝囊完全剥离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于该院行TAPP的94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疝囊处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4)、研究组(n=50)。研究组行疝囊横断,对照组行疝囊完全剥离。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腹股沟区积液、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腹股沟区积液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囊横断应用于TAPP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疼痛程度评分,效果优于疝囊完全剥离。

    2025年16期 v.37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刘梦圆;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手术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行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比较不同时间[麻醉前(T_0)、喉罩置入或气管插入时(T_1)、拔管时(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_1、T_2时,两组心率、MAP水平均低于T_0时,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NE、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应用于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应激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025年16期 v.37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与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脱垂患者的效果比较

    刘雪玲;耿艳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与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脱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95例重度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脱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水平、子宫脱垂指标(阴道前壁、阴道后壁、阴道顶端、阴道总长度、生殖裂孔)水平、尿动力学指标(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阴道前壁、阴道后壁、阴道顶端、阴道总长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殖裂孔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残余尿量均少于术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脱垂患者,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促进子宫和阴道壁恢复,进而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腹腔镜下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52-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醋酸亮丙瑞林与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症术后患者的效果比较

    李宁;

    目的:比较醋酸亮丙瑞林(LA)与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AM)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3例AM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采用LA治疗。比较两组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月经量[月经失血评估图(PBAC)]评分、子宫体积、血清学指标[糖类抗原125(CA125)、雌二醇(E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PB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E_2、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DV、PS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R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治疗AM术后患者可降低痛经程度、血清学指标水平,缩小子宫体积,减少月经量,以及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

    2025年16期 v.37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基于循证理念的预防性护理在脑梗死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婷婷;

    目的:观察基于循证理念的预防性护理在脑梗死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27%(4/55),低于对照组的21.82%(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预防性护理应用于脑梗死住院患者可降低抑郁情绪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朱贵珍;

    目的:观察基于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7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指标(急诊室进出时间、胸痛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预后良好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急诊室进出时间、胸痛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急诊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提高预后良好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急救指标水平,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急诊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62-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医院-社区-家庭延伸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恒;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延伸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联合医院-社区-家庭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遵医行为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情绪控制、呼吸支持配合、体征监测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延护理可提高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能力和遵医行为评分,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晨;冯文化;周宇;

    目的:观察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康复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06例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TTM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水平、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MWD距离均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精力、总体健康等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2/53),低于对照组的16.98%(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4.91%(4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TM的康复护理应用于CHF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降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背景下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许倩;曹倩;肖段段;田影菊;

    目的:观察互联网背景下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背景下个案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严重程度[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Borg劳累度评估量表(Borg)]、生命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6MWT距离均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Borg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症状、身体活动、情感等MLHFQ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互联网背景下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疾病严重程度与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73-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高洒;

    目的:观察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2023年该院收治的7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相关指标(呕血消失时间、引流管变清时间、潜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两组呕血消失时间、引流管变清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潜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护理可提高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缩短潜血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循证理论的医护患共同决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洪素丽;

    目的:观察基于循证理论的医护患共同决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循证理论的医护患共同决策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心理状态[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坚韧、乐观、自强等CD-RIS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9%,低于对照组的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的医护患共同决策护理,可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状态评分,缩短腹痛消失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80-182+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多元化护理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潘婷婷;张琼;刘佳慧;

    目的:观察多元化护理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负性情绪[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命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疾病治疗、日常护理等各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Q-9、GAD-7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等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应用于CML患者,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减轻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维度协同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晶;

    目的:观察多维度协同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结果: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使用等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可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降低疼痛、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87-18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师轶男;王婵;樊颖;

    目的:欢察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前馈控制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水平,护理前后生命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表(KPS)]、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KP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低于对照组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改善术后康复指标水平,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个性化护理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段曦华;李小红;赵珊珊;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该院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8.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者,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16期 v.37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严正声明

    <正>近期,我社发现一些虚假网站,冒充我社官网,面向社会征收稿件。现我社郑重声明如下:《中国民康医学》(CN 11-4917/R)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出版。我社官方备案网址为www.zgmkyx.com,也是唯一收稿渠道。其他网址均为假冒,投稿作者请勿上当受骗。请相关虚假网站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否则,我们将向相关部门举报,并通过司法手段追究法律责任。

    2025年16期 v.37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