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临床研究

  • 98例慢性精神病合并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撒兰梅;高文玉;

    目的:调查慢性精神病合并乙肝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对策。方法:应用SDS、SAS及SCL-90作为评定工具,对96例慢性精神病合并乙肝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结果:慢性精神病合并乙肝患者的SDS、SAS均高于国内常模(P<0.001),SCL-90示慢性精神病合并乙肝患者与国内常模比较统计学上显著差异的有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症状。结论:慢性精神病合并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下降,需要进行相应干预,促进患者心身全面康复。

    2010年23期 v.22 2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9 ]
  • 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治疗40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临床研究

    王小全;张永录;王华勇;高天星;胡春霞;罗亮;

    目的:研究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随机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组(研究组)和利培酮口崩片合并碳酸锂组(对照组),观察8周,用Bech-Rafacelsen躁狂量表(BRMS)、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减分率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两组BRMS、BP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各时点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奎硫平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疗效好,安全性高。

    2010年23期 v.22 3020-3021+3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9 ]
  • 50例脑血管疾病伴精神障碍疗效及预后社区随访

    柏松;邵俊;

    目的:探讨脑血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三级医院双向转诊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重点随访观察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50例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伴有精神障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针对精神障碍进行治疗,精神障碍症状于用药后30天内逐渐减轻或消失。结论: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比单纯性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差。

    2010年23期 v.22 3022+3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4 ]
  • 舍曲林与氯咪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杨九州;杨松娥;马会斌;

    目的:比较舍曲林与氯咪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把4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配对分成两组,舍曲林组与氯咪帕明组每组均22例,疗程共8周,采用Y-BOCS评分减分率评定疗效,应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舍曲林组显效率为68.64%,氯咪帕明组显效率为63.18%,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在第2周末Y-BOCS评分有明显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舍曲林组明显少于氯咪帕明组(P<0.01),舍曲林组除厌食较氯咪帕明组明显外(P<0.01),其它不良反应均少于氯咪帕明组(P<0.05或<0.01)。结论: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咪帕明相当,且不良反应轻,服药方法简单方便,值得优先选择。

    2010年23期 v.22 3023-3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精神病院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情况浅析

    李国琼;张炳奎;蔡仕伟;

    目的:对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特点及使用变化的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量表,分别以2010年的3月12日和2006年的3月12日为调查时点,通过调查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两个调查时点对抗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使用情况,对我院精神病住院患者的总体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的3月12日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依次为:利培酮(23.5%)、阿立哌唑(18.2%)、氯氮平(15.5%)、氯丙嗪(13.8%)、奎硫平(11.4%)、奋乃静(7.0%)、齐拉西酮(3.6%)、舒必利(3.6%)、奥氮平(1.1%)。2006年的3月12日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依次为:利培酮(27.7%)、氯氮平(23.6%)、奋乃静(16.9%)、氯丙嗪(16.1%)、舒必利(6.2%)、阿立哌唑(1.7%)、奎硫平(1.7%)、奥氮平(1.1%)、齐拉西酮(0%)。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典型精神病药物使用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23期 v.22 3025-3026+3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 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脑白质变性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张延赤;温金峰;宁连才;胡建平;

    目的: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脑白质变性的弥散张量成像报道。方法:对患者行头颅MRI及DTI检查。结果:头颅MRI示,双侧小脑半球白质内、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内(以双侧脑室前后角及半卵圆中心为主)示多发、对称的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FLAIR序列呈高信号影,边界清晰,DT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显示:双侧皮质脊髓束放射冠部分纤维偏少,以右侧明显;左侧枕额束较对侧偏少,左侧扣带束前部减少,胼胝体双侧前后钳纤维减少,以右前钳明显。结论:患者DTI检查显示胼胝体双侧前后钳纤维减少,以右前钳明显,表明胼胝体在整合额顶枕等皮层信息出现受阻,在临床上表现为知情意的不协调,与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也支持精神症状的左右半球信息传递及整合功能障碍的假说。

    2010年23期 v.22 3027-3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氟西汀与氯丙米嗪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马迅;

    目的:评价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氯丙米嗪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 I)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血糖及钾、钠、氯等。结果:经6周观察,氟西汀与氯丙米嗪的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氟西汀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氟西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2010年23期 v.22 3029-3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喹硫平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万争艳;李宁;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用喹硫平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0例。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疗效8周。结果:喹硫平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60%。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喹硫平合并氟哌啶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2010年23期 v.22 3031+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9 ]
  • 天水市躯体疾病共病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分析

    白爱萍;郭红梅;王刚平;

    目的:探讨天水市躯体疾病共病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为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天水市18岁及以上人群11 359人。调查筛选工具采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以《DSM一Ⅵ一TR轴1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 ID-P)为本次调查的诊断工具。结果:在90例躯体疾病共病精神障碍者中,前三位的躯体疾病依次为脑器质性疾病及后遗症17例(18.89%)、心脏疾病10例(11.11%)、肿瘤7例(7.78%)。精神障碍诊断前三位者依次为心境障碍为66例(73.3%)、焦虑障碍33例(36.7%)、物质依赖或滥用5例(5.6%)。其中因躯体疾病而住院治疗的有48例(53.3%),因躯体疾病在调查前一年仍然在进行门诊治疗的有77例(85.6%),而因精神问题求助过任何医疗机构者未见一例。结论:基层医院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对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症的识别率。

    2010年23期 v.22 3032-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对救助站送来的流浪精神障碍113例患者的现状分析

    朱凤宜;李晓玲;李湘;李喜春;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的社会救助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表,调查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3年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情况。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男性比例低于女性,与婚姻状况无明显关联,以农民及无业人员居多,以本地户口居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合并躯体疾病者多,住院时间走两个极端,住院费用少,出院方式以救助站送回居多。结论:家庭关注不够,政府投入不足,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完善。

    2010年23期 v.22 3034-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9 ]
  • 485例流浪老人流浪原因及对策分析

    谌永艳;伍业光;

    目的:了解流浪救助老人的流浪原因,寻找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收集了4年来入院的485例流浪老年人的资料,通过对入院原因等进行分析整理。结果:老人流浪原因是:家庭贫困、走失、疾病、家庭不赡养、空巢、自然灾害。农村老人流浪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不赡养、自然灾害,城市老人流浪的主要原因是走失、空巢。结论:家庭贫困是老人流浪的主要原因,建立有效的老人保障体系,有助于减少老人外出流浪。

    2010年23期 v.22 3036+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6 ]
  • 2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入院因素对照分析

    侯英锋;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治愈出院3年内的再入院率。方法:对按编号随机抽取263例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治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其间再次入院146例,运用x2检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3年内再入院率为56.15%,服用氯氮平组与利培酮组对照差异无显著性,而服药依从性好与服药依从性差组比较对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高服药依从性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入院率的首要因素,同时加强家庭管理,加快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建设,恢复职业功能水平也不可忽视。

    2010年23期 v.22 3037-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碳酸锂联用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对照研究

    黄群;孙远;罗炳华;胡惠涛;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用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6例急性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利培酮(合用组)与单用碳酸锂(单用组)治疗6周;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RMS评分均显著降低,以合用组疗效显著较好而快。结论:碳酸锂联用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疗效优于单用碳酸锂,且起效快、安全性好。

    2010年23期 v.22 3039-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120例的临床对照研究

    孟红凤;韩曙林;

    目的:研究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丙戊酸镁、碳酸锂治疗,每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丙戊酸镁组依从性好,安全性大。结论:丙戊酸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境稳定剂。

    2010年23期 v.22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4 ]
  • 度洛西汀治疗80例伴有躯体障碍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胡忠心;

    目的:度洛西汀治疗伴有躯体障碍抑郁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对80例伴有躯体障碍的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度洛西汀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及相关的理化检查评价度洛西汀用于伴有躯体障碍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抑郁、焦虑以及躯体化症状较入组前明显降低(P<0.01),有效率为60.0%,治愈率为50.0%。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度洛西汀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障碍、疼痛症状及情绪变化,起效时间较短(2~4周),不良反应亦较少。

    2010年23期 v.22 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80例对照观察

    殷月珍;黄学军;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 I),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2、4、8周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显效率67.5%,利培酮组显效率62.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稍高于齐拉西酮组。结论:齐拉西酮疗效与利陪酮相似,锥体外系反应比利培酮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2010年23期 v.22 3042+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任俊赏;马元业;焦金;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对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疗程8周。结果: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提倡中小剂量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结论: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疗效肯定。该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2010年23期 v.22 3043-3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电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增效作用

    公丽萍;

    目的:探讨电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4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用电针治疗组(研究组)21例,单纯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21例,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后1,2,4,6,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1周起HAMD评分即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于治疗2周方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针治疗对改善抑郁有显著增效作用。

    2010年23期 v.22 3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5 ]
  • 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王昉;张昌勇;秦文;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首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60例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即阿立哌唑组30例,剂量10~30毫克;氟哌啶醇组30例,剂量20~60毫克;疗程8周。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30%,88.29%和50.00%,87.93%,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0年23期 v.22 3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观察

    刁端忠;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奎硫平和奋乃静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奎硫平组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奎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较为适用。

    2010年23期 v.22 3047-3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戒断患者抑郁焦虑的对照研究

    蔡效红;刘桃芳;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酒依赖伴有的抑郁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有显著疗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帕罗西汀组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且轻。结论:帕罗西汀治疗酒依赖伴有的焦虑抑郁症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2010年23期 v.22 3048-3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5 ]

论著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认知水平与患者康复效果的相关研究

    潘友葵;苏保育;梁卫峰;江连娣;谢雪华;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认知水平与患者康复效果的相互关系,为家属实施认知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个体化认知干预,跟踪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情况,在患者出院后第3个月、第12个月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社会功能缺损量表(SDSS)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APGAR分值逐步升高,SDSS分值逐步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个体化的认知干预,能改变他们对患者治疗的消极态度,使他们积极支持患者维持治疗,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2010年23期 v.22 2977-2978+2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9 ]
  • 帕利哌酮控释片与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成为荣;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控释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控释片组(30例)和奥氮平组(30例),观察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6、8周末两组的PANSS总分、PSP均有显著下降(P<0.01)。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失眠、便秘、月经紊乱等;奥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便秘、体重增加及肝功能异常等。结论:帕利哌酮控释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同奥氮平相当,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失眠、便秘、月经紊乱。

    2010年23期 v.22 2979-2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9 ]
  • 阿立哌唑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王英群;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8例,采用阿立哌唑合并舍曲林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8周。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疗后2、4、6、8周末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4.1,P<0.05);两组6、8周末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合并舍曲林对难治性强迫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2010年23期 v.22 2982-2983+2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2 ]
  • 氯丙嗪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与体重变化1年观察

    秦虹云;瞿正万;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氯丙嗪或利培酮治疗12月后血糖血脂代谢与体重变化的关系,探索干预新模式降低抗精神病药物致代谢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使用氯丙嗪或利培酮,入组时和治疗3、6、12月末检测其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浓度、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身高等。结果:共198例,治疗3、6、12月,氯丙嗪与利培酮组体重、FPG、2HPBG、2HPG、HbA1C、TC、TG、HDL、LDL浓度等均有不同增加。体重无变化组治疗前后的HbA1C、2HPB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明显增加组血糖血脂浓度较轻度增加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引起糖代谢障碍的风险因素为年龄增长(r=0.219,t=2.957,P=0.004)和氯丙嗪(r=-0.242,t=-3.196,P=0.002);引起脂类代谢障碍的为入组TG升高(r=0.265,t=3.979,P=0.000)。结论:氯丙嗪和利培酮都影响患者的体重、血糖及血脂代谢,且氯丙嗪影响更大;抗精神病药物对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与体重增长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010年23期 v.22 2984-2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江苏省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评残结果分析

    许晓峰;张晓斌;张宝山;常家霞;

    目的:对江苏省在乡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1 500人进行残疾等级评定,了解在乡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就医、生活等状况,为民政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有利于更好地管理这一特殊群体。方法:成立机构,选拔人员成立专家委员会和评残专家组;制定纪律,明确要求,统一培训,掌握标准,制定评残操作流程;要求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询问病史,核对有关档案及病史资料;全面精神及体格检查,给予BPRS、GAS、SDSS等量表评定,根据CCMD-3作出疾病诊断;对相关残情进行准确的等级评定。结果:共评定全省113个县(市、区)共1 500人。其中六级473人,五级763人,四级202人,三级21人,二级3人,有38人不够评残标准。结论:精神病是一个病残率高、程度重的疾病。将精神病列入病残条目,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视和关怀,意义重大。受传统观念及病情影响,在乡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就医及生活情况堪忧,亟待改善,以集中养治为宜。

    2010年23期 v.22 2988-2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测定结果分析

    徐继华;陈远平;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T3、T4、TSH、FT3及FT4)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5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T3、T4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且以T4下降最明显,而TSH含量较治疗前增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后男、女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均能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此临床上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

    2010年23期 v.22 2991-2992+2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6 ]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对照研究

    王金堂;尤加永;常余善;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符合CCMD-3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思贝格)组(32例)和利培酮(思利舒)组(32例),观察8周,疗效评定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symptoms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不良反应评价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84.38%,利培酮组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引起患者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女性月经改变等方面的几率明显少于利培酮。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特别适合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2010年23期 v.22 2993-2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6 ]
  • 679名镇沅县苦聪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随访

    李建芬;鲁文兴;李光华;陈文明;向兴华;叶青;黎世泽;罗丽华;

    目的:了解苦聪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两年后的变化。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对普洱市镇沅县苦聪人聚居的和平、者东、三章田、九甲四乡679名苦聪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与2006年调查的684名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将SCL-90的统计结果与全国正常人常模比较。结果:两组受教育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除人际关系和敌对因子外SCL-90总分和其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GQOLI-74)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组间差异均达到统计学非常显著意义水平。结论:苦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均较两年前提高。

    2010年23期 v.22 2995-2996+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住院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孔令芳;盛嘉玲;

    目的:了解本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1日法对本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精神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住院精神疾病种类前3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482人,占总人数76.3%)、精神发育迟滞(110人,占总人数17.4%)、器质性精神障碍(21人,占总人数3.3%)。2、药物使用最多的前3种药物分别是氯丙嗪(252人,占38.59%),氯氮平(174人,占26.65%),奋乃静53人(占8.12%)。3、以单一用药最多有419例(86.0%),联合使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者68例(14.0%),联合3种以上药物者无,不用药的127例。4、精神药物的使用剂量均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内。结论:我院在药物选择上以氯丙嗪和氯氮平为主,维持剂量相对较小,以单一用药为主,比较适合民政对象患者实际。

    2010年23期 v.22 2997-2998+3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 ]
  • 阿立哌唑治疗50例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1年随访

    花芃;夏水银;聂勇彪;喻化;熊涛;吕品;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长期治疗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研究方法,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对研究对象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共5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的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纳入本研究,给予可变剂量的阿立哌唑治疗。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3、6、12月末的有效率分别为83.7%(41/49)、87%(41/47)、87%(41/47),1年末有3例脱落,共有6例复发,阿立哌唑的平均持续治疗时间(9.3±2.7)月,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为静坐不能、震颤及肌张力升高、转氨酶升高。结论:阿立哌唑长期治疗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安全。

    2010年23期 v.22 2999-3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55例重症精神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分析

    余天浩;张宙;

    目的:探讨分析服用精神药物自杀的重症患者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55例服药自杀后收入ICU的重症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均予早期大量补液、利尿以促进药物代谢,及抗炎和支持等治疗,其中17例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所有患者神志均转清,出院或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结论:精神药物中毒的重症患者,应在早期收入ICU,给予全方位的治疗和监护。对于其中伴有严重呼吸障碍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是十分必要的措施,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0年23期 v.22 3001-3002+3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放松训练对34例焦虑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党红杰;郭颖;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疗法对焦虑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住院的焦虑症患者68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但研究组进行6周的放松训练,采用HAMA评估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HAMA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为79.41%,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放松训练能够明显缓解焦虑情绪,促进焦虑症患者的康复。

    2010年23期 v.22 3003-3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5 ]
  • 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杨荣梅;王艳涛;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米氮平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 I-S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对抑郁症疗效相仿,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2010年23期 v.22 3006-30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1 ]
  • 癫痫性持续性精神障碍8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张健;侯成业;崔明玉;丁宁;

    目的:探讨癫痫性持续性精神障碍的分型与癫痫发作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年龄性别的发病率差异。方法:对81例癫痫性持续性精神障碍按年龄组、性别组、癫痫发作类型组、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分类组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癫痫性持续性精神障碍占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0.59%(81:13 812),男女比值=2.375(57:24),癫痫发作与持续性精神障碍产生的平均间隔期12.02年,强直-阵挛发作(49.38%,40/81)与精神运动性发作(37.04%,30/81)最易伴发精神障碍,青壮年发病率最高70.35%(57/81),精神分裂症76.54%(62/81),癫痫性持续性精神障碍是顽固性癫痫发作的必然结果。结论:如能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就能制止精神障碍的产生。

    2010年23期 v.22 3008-3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文拉法新缓释片与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王维勇;熊辉;周永明;

    目的:比较文拉法新缓释片与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住院的女性抑郁症患者,统计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女性抑郁症的治疗显效率文拉法新缓释片组79.17%,西酞普兰组82.61%,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文拉法新缓释片组在治疗中起效比西酞普兰组在第2周末快(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在治疗初期明显、治疗后期大部分消失。结论:文拉法新缓释片与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疗效均较肯定前者起效快于后者,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治疗安全性及依从性均较高。

    2010年23期 v.22 3010-3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艺体类与普通类中学生高考前焦虑情绪的对比分析

    宋文霞;王俊凤;李清华;

    目的:探讨高考前艺体类与普通类中学生焦虑情绪状况。方法:对高三艺体类和普通类各180例中学生在高考前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艺体类中学生的SAS总分和因子分均高于普通类中学生,其中总分和焦虑、不幸预感、乏力、静坐不能、睡眠障碍因子分有显著差异(P<0.05),且女生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生(P<0.05)。结论:中学生在高考前普遍存在焦虑情绪,而艺体生比普通生更加严重,高考前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应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解决其心理问题,减轻其焦虑情绪,有助于高考水平的发挥。

    2010年23期 v.22 3012-3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5 ]
  • 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陈健葵;徐建;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构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住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我院1年内常见精神疾病住院患者各项费用数据,进行费用构成分析,并对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各项住院费用中,比例最高的是治疗费,占33.8%。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按其对住院费用作用由大渐小依次为:住院天数、疾病分类、年龄、合并其他疾病、入院病情等。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增长。

    2010年23期 v.22 3014-3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5 ]
  • 珠心算训练儿童加法心算P300的对照研究

    王东;朱孔美;朱红梅;张岿;李秀艳;孙延超;

    目的:观察加法心算中珠心算训练儿童P300的特点,探讨珠心算训练对儿童晚期认知加工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名经过珠心算训练儿童(训练组)和16名未经训练儿童(未训练组),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集加法心算过程的脑电信号,观察P300出现的主要脑区,测量P300的平均波幅。结果:脑区主效应在250~350 ms内显著。平均波幅比较:训练组左脑区(5.78±4.61)、中线区(3.44±5.96)、右脑区(6.88±4.28);未训练组左脑区(4.28±4.75)、中线区(3.01±5.82)、右脑区(4.35±4.20)。被试间在350~550 ms内差异显著,训练组平均波幅(7.29±3.81);未训练组(3.27±3.35)。结论:珠心算训练提高了儿童的晚期认知加工能力,为其快速的心算奠定了基础。

    2010年23期 v.22 3016-3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病例报告

经验交流

  • 女性精神分裂症50例月经前后的精神状况观察

    罗丽新;卢勇花;邓娟;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前后的精神状况变化。方法:采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RS)对5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前后的精神状况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前期对周围事物因子分及总分高于经后(P<0.05),生气发怒、语言增多、兴奋躁动及与工作人员合作因子分更明显高于经后(P<0.01)。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前后常有明显的精神状况改变。提示应加强经前期精神护理和心理护理,避免因患者自身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暂时的精神状况改变,而影响对病情的总体判断。

    2010年23期 v.22 3049-3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1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

    何俊鹏;韩从朝;于长洪;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住院期间合并外科急腹症的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方法。结果: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病史、体检资料采集困难,发现晚,误诊率高,并发症多。结论:精神科医生应了解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避免延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保证精神疾病的康复,提高治愈率。

    2010年23期 v.22 3050-3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92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4例中断原因分析

    葸建利;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未完成疗程而脱落的原因。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在2008-2009年2年中进行的92例、468人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468人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中,有4例未完成治疗疗程或病情无好转而中断治疗。结论:治疗的不良反应往往成为MECT治疗未完成导致脱落的原因。

    2010年23期 v.22 3052-3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综述

医院管理

  • 封闭管理戒酒患者觅酒行为成功的原因分析与管理

    李凤丽;

    目的:探讨精神科封闭病房戒酒患者觅酒行为成功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生的10例觅酒成功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发生成功觅酒10例。结论:为患者提供良好安全的病房环境,严格执行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是防止酒类物质进入病房的关键。

    2010年23期 v.22 3060-3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患者退药分析与对策

    王艳涛;杨荣梅;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患者退药情况,找出原因,以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门诊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退药事件339例,主要退药原因有药品不良反应(46.6%)、患者拒绝服用药物(22.4%)和改变用药方案(19.5%)等。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剂师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减少退药的有效方法。

    2010年23期 v.22 3061-3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精神分裂症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控制方法

    潘利;杨玲花;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筛选我院2009年度同病区发生住院感染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男性患者25人(发生院感37例次),女性患者24人(发生院感30例次);以同期住院、同性别、同病区2009年度未发生院感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患者15人,女性患者16人。两组患者在年龄和住院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住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医院感染的性别差异。结果:男性患者易患呼吸道感染,女性患者泌尿系感染者多于男性。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院感的因素以阴性症状和吸烟具有显著性,吸烟、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合并躯体疾病与医院感染呈同向运动。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院感的因素以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具有显著性,且与医院感染呈同向运动。结论:积极控制精神症状,强化认知行为治疗,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生活护理,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

    2010年23期 v.22 3062-3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5 ]

健康教育

  • 实施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周永静;

    目的:探讨实施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心理科病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其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在患者入组及出院时,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分别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总积极因子分和病情总估计分明显增高,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意义,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实施患者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010年23期 v.22 3065+3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1 ]
  • 抑郁障碍的防治

    张桂华;赵祖安;

    2010年23期 v.22 3066-3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护理

  • 探讨精神科护士应具有的素质

    王新霞;吕慧霞;韦小玉;

    2010年23期 v.22 3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约束态度的调查分析

    李艳萍;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约束的态度及减少纠纷的护理应对。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200例精神病房住院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约束措施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理解误区,增加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有必要进行保护约束制度相关知识宣教,签署知情同意书,规范保护约束制度,对约束患者家属给予安慰,支持,取得理解配合。

    2010年23期 v.22 3091-3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9 ]
  • 急性散发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及护理

    汪涛;黄平;

    目的:探讨急性散发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误诊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急性散发性脑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性散发性脑炎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者达93.75%。结论:准确提出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对急性散发性脑炎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起重要作用。

    2010年23期 v.22 3092-3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精神科45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分析及防范对策

    周莉萍;

    目的:分析45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全院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日期、具体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在周六、周日发生的例数较多,应加强周六、周日护理管理工作,6Am-10Am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占48.9%,应加强交接班制度的落实、护士岗位职责落实的管理。结论: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管理,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010年23期 v.22 3093-3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9 ]
  • 对空腹血糖偏高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评价

    金全香;

    目的:对空腹血糖偏高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评价效果。方法:对病程>5年,服药时间>5年,空腹血糖在6.1~7.0 mmol/L的7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及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对空腹血糖偏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前后空腹血糖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空腹血糖偏高时,要及时进行护理干预,提高其保健意识,改变其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合理的饮食运动习惯,对控制或降低空腹血糖起到重要的意义。

    2010年23期 v.22 3094-3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精神病患者服用精神药物自杀的护理

    汤艳;蔡琴;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服药自杀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服药自杀行为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自杀行为男性>女性;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抗焦虑药;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高;已婚>未婚。结论:通过护理人员病情观察、防进一步自杀和健康教育后患者均康复出院。

    2010年23期 v.22 3096+3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心理科病房护士的多元化角色

    刘慧兰;

    2010年23期 v.22 3097-3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213例意外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赵金玲;张颖慧;吴洪霞;

    2010年23期 v.22 309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精神障碍患者伴发带状疱疹1例护理体会

    徐宗玲;

    2010年23期 v.22 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38例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循证护理

    宗薇;

    目的:应用循证思想护理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寻找循证支持,对38例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运用实证有效的解决了患者的各种护理问题。结论:循证思想应用于冰毒所致精神障碍临床护理工作,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沟通,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临床技术水平。

    2010年23期 v.22 3101-3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精神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法

    王晓珺;

    目的:了解调查精神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现状。探讨一系列有关精神科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法,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手卫生过程方法,调查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情况,评估洗手指征的执行率。结果:调查发现86%医务人员接受过手部卫生知识培训,在规定手卫生指征下,手卫生执行率为25.00%~49.00%,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25.06%,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为49.42%。结论:精神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意识薄弱,有必要总结一套合理有效的干预法,提高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手卫生执行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2010年23期 v.22 3102-3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精神科开放病房板报的应用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刘银芬;张迎娟;

    2010年23期 v.22 3103-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心理与健康

  • 父母教养方式对116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影响

    闫珉;姚宁;张宇;钱丽菊;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缓解期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对116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测查,并与1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结果:1.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和幻想等应付方式存在明显差异。2.自责、退避、幻想和合理化与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正相关,自责和退避与父母温暖理解负相关,解决问题、救助与父母情感温暖正相关。3.回归结果显示,解决问题、退避、自责、幻想等因子均明显受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只有幻想与父亲惩罚严厉有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有关,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减少消极应付方式的形成,从而减少抑郁的发生。

    2010年23期 v.22 3068-3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0 ]
  • 医学专业新生心理转型与适应过程的分析研究

    王小龙;付艾妮;

    2010年23期 v.22 3070-3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心理康复训练对60例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肖荣;刘银芬;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3个月的心理康复训练,训练前后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观察康复效果。结果:训练后,患者的SDS量表和NOSIE量表评分均优于训练前(P<0.05或P<0.01)。结论:心理康复训练对改善抑郁症的抑郁情绪,提高社会功能是有效的。

    2010年23期 v.22 3072-3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长期住院的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王莉;杨翔;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的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使其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5例长期住院的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并与中国常模相比较。结果:发现长期住院的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存在明显障碍。结论:提示及时而正确的给予心理护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2010年23期 v.22 3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实践与思考

    赫琳;张翔;

    2010年23期 v.22 3075-3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8 ]
  • 精神科护士人格特征与护患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张淑华;王鸿雁;高俊霞;刘玉凤;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人格特征与护患关系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市工作2年以上的精神科护士192名,分为对照组和过错组,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分别进行评定。结果:过错组年龄明显小于对照组,而人格特征方面过错组的稳定性、敢为性、自律性低于对照组,怀疑性、忧虑性高于对照组。结论:护士的年龄和人格特征的偏差与护患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0年23期 v.22 3077+3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残疾与康复

  • 以社区康复为视角,对一个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的思考

    姚志贤;纳新;

    2010年23期 v.22 3078-3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2 ]
  • 社工小组活动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效果分析

    盛嘉玲;崔巍峥;

    目的:探讨社工小组活动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将3个病区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符合体重增加的患者56例,按病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主要给予社工小组活动,原药物治疗和日常康复活动不变;对照组只进行药物和日常康复治疗。研究时间共3个月。分别于基线、研究终点测定腰围、体重,并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各评估一次。结果:干预组于治疗后其腰围、体重[分别为(94.9±0.5)、(77.1±0.4)kg/m2]指标较对照组[(98.4±0.5)、(80.3±0.4)kg/m2]下降,两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协方差检验,P均<0.01)。阴性症状减轻。结论:社工小组活动可改善腰围和体重的增加,并有助于改善阴性症状。

    2010年23期 v.22 3080-3081+3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5 ]
  • 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

    孙宏俊;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训练组按照L iberman RP编写的《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程式进行训练,共12周。用PANSS、SDSS、GAF进行评定。结果:经过12周后训练组PANSS、SDSS、GA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活技能训练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

    2010年23期 v.22 3082-3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广播体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

    钟龙;李建峰;

    目的:了解广播体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方法:对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第八套广播体操康复训练3个月,治疗前后对量表均分比较。结果:BPRS量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激活性高三个因子均有显著差异(P<0.01);SANS量表的情感平淡、思维贫乏、兴致缺乏分量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SAPS各分量表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广播体操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忧郁,提高患者的激活性和活力,尤其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更佳。

    2010年23期 v.22 3084-3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8 ]
  • 听觉统合治疗与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个案研究

    邓永兴;郭俊峰;徐小亲;

    2010年23期 v.22 3086-3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3 ]
  • 31例肢体残疾孤儿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与补偿对策

    曹志芳;

    2010年23期 v.22 3088-3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