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民康特稿

  • 专业共同体协力助推医务社工制度建设——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继同教授

    张涵;

    自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指出,"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将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制度首次上升为"国家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在实务探索和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是除北京、上海、广东等部分省市近年陆续出台配套政策加快推进了医务社会工作,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整体状况仍显迟滞,且地区间差距很大。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继同教授在接受《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专访时指出,必须从国家层面加快制度建设,通过专业共同体协力行动,方能切实推动医务社会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并且目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时期,正是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战略机遇期和最佳时机。

    2013年01期 v.2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第二届全国医务社会工作论坛在京举办

    韩月月;

    <正>~~

    2013年01期 v.2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会议消息

政策

  • 政策

    <正>新农合筹资标准今年将提高到340元左右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所做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再次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40元左右,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去年我国新农合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人均

    2013年01期 v.2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声音

  • 声音

    第14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于2013年1月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社会责任、价值共享与治理之道"。在当日下午由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承办的"社会责任:医疗健康产业价值再造"分论坛中,来自中国领军医疗机构院长、投资界、全球最大的医疗保险公司、企业界等的众多嘉宾就"责任.冶理,变革"和"多元.协力.共赢"的话题展开对话,本刊特编发部分嘉宾的发言摘要(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以分享他们的思考与经验。

    2013年01期 v.2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院在线

  • 医院在线

    <正>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七举措推进医药分开试点工作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医管局的统一部署,北京同仁医院自2012年12月1日零时起启动医药分开试点工作。在稳步推进医改工作的过程中,眼科中心领导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新医改政策,深入落实市医管局和医院

    2013年01期 v.25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会员单位

论著

  • 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周嫣红;宋晓萍;王健;唐燕;

    目的:对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K-B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法检测8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70株ABA对13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5%以上,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率较高。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总检出率为64.29%(45/70),其中aac(6')-Ⅰ检出率最高为41.40%,其次为基因aac(3)-Ⅱ,aac(3)-Ⅰ和ant(3〞)-Ⅰ,检出率分别为34.29%,31.435%和25.71%;未检出aac(6')-Ⅱ,ant(2〞)-Ⅰ,aph(3')-Ⅰ及aph(3')-Ⅱ基因。结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aac(3)-Ⅱ、aac(3)-Ⅰ及ant(3〞)-Ⅰ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2013年01期 v.25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Supreme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高亚萍;孙建宏;李向荣;

    目的:评价Supreme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Supreme喉罩组(LMA组)与气管插管组(GA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诱导前(T0)、给药时(T1)、置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2)、置喉罩/气管导管后3 min(T3)、5 min(T4)、切皮时(T5)、手术进行30 min(T6)及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7)各时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观察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础值(T0)相比,GA组在T1、T2、T3、T7各时点的HR、MAP变化均显著,而LMA组只在T1时点变化显著。组间比较,两组在T2、T3、T4、T7同时点的HR、MAP差异显著(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LMA组术后咽喉部不良反应明显少于GA组。结论:Supreme喉罩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气道管理方便,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术后不适均优于气管插管全麻,且不影响患者的苏醒和拔管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年01期 v.2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泌乳素血症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刘存强;王力刚;

    目的:研究高泌乳素(PRL)血症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关系及其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60例,观察治疗6个月。将其中治疗后出现高泌乳素血症的32例作为研究组,将治疗后未出现高泌乳素血症的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一次。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PANSS减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PRL水平较高、治疗前后差异较大或治疗前PRL水平较高者疗效较好,尤其是阳性症状改善明显。GQOLI总分、躯体健康纬度、心理健康纬度、社会功能纬度较入组时分值亦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分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PRL水平与疗效有关。伴有高泌乳素血症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2013年01期 v.2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天麻对束缚急性应激大鼠下丘脑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影响

    曹红子;姜哲;

    目的:实验观察灌胃天麻水提取物对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酪氨酸羟化酶(TH)遗传因子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天麻的镇静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取实验组、对照组及正常大鼠的下丘脑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比较TH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大鼠下丘脑组织的TH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天麻水提取物灌胃(40 mg/kg)实验组大鼠下丘脑组织的TH基因和蛋白质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天麻可抑制急性应激而增高的TH的活性,而发挥镇静调节作用。

    2013年01期 v.2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室性心率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周芳珍;程琳;拾润东;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室性心率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合并室性心率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丙嗪组)和对照组(利培酮组)各32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后测量心电图和心率。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各个时点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6、8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第2、4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下降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2、4周末PANSS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5.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心率失常病情的好转率75.00%高于对照组的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总分在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的QT间期、校正QTc间期、PR间期及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室性心率失常的起效快于单用利培酮治疗,不良反应及对心电图的影响与单用利培酮治疗相当,改善室性早搏优于单用利培酮者。

    2013年01期 v.25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鞠红珍;于婷;王深化;

    目的:观察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组(研究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对照组),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起效快,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帕罗西汀组,且不良反应相当,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1期 v.2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性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周晓枫;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性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07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患者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显效75例(70.1%),有效28例(26.2%),无效4例(3.7%),总有效率为96.3%,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性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临床耐受性好。

    2013年01期 v.25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血清尿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王曼曼;舒冏;穆攀伟;曾龙驿;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 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2011年8月~2012年6月内分泌科住院的157例T2DM患者,分为高血尿酸组(68例)及正常血尿酸组(89例)。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IMT,并计算相应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高血尿酸组BMI、WHR、FINS、HOMA-IR、LDL-C、TG、IMT较正常血尿酸组升高(P<0.05),而FBG、TC、HDL-C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高血尿酸组更易出现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

    2013年01期 v.25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驻岛官兵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梁学军;甘景梨;刘立志;赵兰民;高存友;

    目的:探讨驻岛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28名驻岛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驻岛官兵不和谐、刻板性、和谐总分明显高于军人常模,而灵活性明显低于军人常模(P<0.05或0.01);②不同职务的驻岛官兵SCCS总分及各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军官好于士官,士官好于战士(P<0.05或0.01);③驻岛官兵不和谐、灵活性、刻板性和SCCS总分与SCL-90各因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驻岛官兵自我和谐水平较差;其自我和谐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2013年01期 v.2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赵业华;吴迎春;胡俊艳;卢绍龙;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和西酞普兰疗效相近,但前者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程度轻,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2013年01期 v.25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杨娟;孙蕾;朱国辉;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西酞普兰组)和合并组(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组),各40例,共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后第1、2、4、8周末,合并组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用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2013年01期 v.25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分析

    张贺;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每天0.6 mg/kg,晨空腹顿服;克拉霉素每天15 mg/kg,分2次口服;阿莫西林每天50 mg/kg,分3次口服)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口服(0.25,Bid),对照组只用三联疗法治疗,总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被Hp感染的胃炎患儿,布拉氏酵母菌能提高三联疗法治疗儿童Hp感染根除率,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2013年01期 v.25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上海浦东南汇地区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吴雪芬;刘刚正;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南汇地区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提出相应干预及治疗举措,减轻此类患者社会危害程度。方法:收集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因肇事肇祸而入住本院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患者78例,其中男性59例(75.6%),女性19例(24.4%),未婚49例(62.8%),在婚13例(16.7%),离异16例(20.5%);文盲2例(2.6%),小学6例(7.7%),初中27例(34.6%),高中或中专34例(43.6%),大专或本科9例(11.5%),主要病种为精神分裂症61例(78.2%)。结论:浦东南汇地区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收治数量逐年递增,以肇事行为为主要收治原因,以精神分裂症为主要疾病类型,需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收治和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2013年01期 v.25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及其意义

    曲淑华;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94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0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及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AMI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AMI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3年01期 v.2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住院精神分裂症258例用药情况调查

    王燕;刘铭涛;陈斌云;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2011年10月10日为时间点进行调查。结果:临床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占74.03%,两种抗精神病药合用占25.97%;单一用药以利培酮居首位(32.5%),阿立哌唑第2位(20.2%),氯氮平位于第3位(10.1%);2000年、2006年我院用药属首位的氯氮平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临床治疗以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流,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接轨,但需注意联合用药的合理使用。

    2013年01期 v.25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胼胝体部脑梗死1例报告及文献学习

    魏丽华;

    <正>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梗死灶多发生于基底节、脑叶、丘脑、小脑、脑干等部位,胼胝体是联合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纤维组织,由于血供丰富同时接受大脑前动脉和后动脉的双重血供,故临床上发生胼胝体部位脑梗死比较少见。随着影像学

    2013年01期 v.25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血小板计数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中临床价值

    冯辉;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治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监护室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住的48例败血症患儿血小板进行动态监测,在感染前、感染时及感染完全控制后进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结果:血小板的升降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呈规律性变化,感染时血小板计数与感染前及感染控制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分析。

    2013年01期 v.25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64例临床分析

    吴先海;罗锦涛;何珊;徐桂池;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先静脉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片睡前口服,其中2~5岁患儿每次4 mg,2岁以下每次2 mg,1次/d。2周为1个疗程。结果:第1疗程结束时观察组喘息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喘鸣音消失、咳嗽减轻及肺部湿啰音明显吸收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能有效治疗和预防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2013年01期 v.2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动力髋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1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

    陈旸;郭荣光;宫臣;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症、并发症、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1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前术后处理及疗效评价进行小结。结果:所有病例经术后6个月以上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102例、良21例、可11例、差8例,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6.6%,患髋关节功能不良表现为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缩短畸形。结论:DHS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固定相对牢固的优点。在充分术前准备的情况下,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能够早期活动,减少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能够有效降低病残率。DHS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2013年01期 v.25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流浪乞讨精神病人乙肝HBsAg阳性状况调查

    王秀云;王秀莲;

    目的:了解我院流浪乞讨精神病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结果:对2007年~2011年流浪乞讨精神病人HBsAg阳性统计,阳性率无明显变化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和加强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入院时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管理。

    2013年01期 v.2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

    董锋云;赵淑宜;刘洪梅;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的焦虑心理及愈后的影响。方法:将本科住院的焦虑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治疗和常规护理外,观察组实施生物反馈治疗,使患者情绪稳定、心理放松,减轻其焦虑抑郁心理。2周后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减轻焦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了个体对应激反应的意识及疗效,并且使自己有能力控制这些反应。

    2013年01期 v.25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8年的疗效分析

    荆献华;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术后8年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在淄博市临淄区医院进行的LASIK手术198例392眼的近视患者。回顾392眼等效球镜(SE)屈光度为-2.00 D~-15.50D,平均(-6.78±2.89)D,行LASIK手术者,手术后随访8年,包括患者的自觉症状、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地形图、眼底和主要并发症。主要指标:视力、屈光度、眼压、视觉质量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结果:198例392眼的近视患者术后8年,392眼裸眼视力较术前裸眼视力提高5~8行,其中360眼裸眼视力≥1.0。术后屈光度:术后1年时,等效球镜(-0.87±1.07)D,术后8年时,等效球镜(-1.01±0.82)D,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1,P=0.26)。术后8年眼压是(11.98±2.21)mmHg。6例6眼出现角膜瓣的并发症,无圆锥角膜及角膜瓣溶解的并发症发生。44例有视觉质量下降,眩光、暗视模糊33例(60眼),占75.00%;眼酸痛、视物不能持久等其他视物不适者9例(18眼),占20.45%;视物虚影者2例(3眼),占4.55%。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改善,但仍存在。结论:随访8年的结果显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LASIK手术能安全、有效、稳定的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但对部分近视患者视觉质量改善有局限性。

    2013年01期 v.2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康复治疗

    杨永明;金晓宁;葛冉;刘清阁;

    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康复。方法:针对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术后患者治疗特点制定预防术后并发症、防止发生跟腱再次断裂及循序渐进施行患肢功能锻炼的康复重点。结果:本组14例均获随访6~18个月,无感染、愈合不良、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再断裂发生。按Arner Lindholm疗效评分标准,本组优5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技术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一种疗效较好的新术式。术后配合采用积极的、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对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早日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01期 v.25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药物应用分析

    姚玲;

    目的:通过调查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促进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用药合理化、规范化。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回顾性分析本院117例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年龄≥60岁)用药情况,并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对精神药物的使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使用的27种药物中苯海索的使用频率居首位,除舍曲林外,其余药物的DUI均≤1.0。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的使用频率居首位,其次是奋乃静,抗抑郁药中文拉法辛居首位,其次是帕罗西汀。联合用药有99例(84.62%),其中联用苯二氮类药物较多。结论:医生用药基本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新型抗抑郁药、非苯二氮类抗焦虑药应用比例日愈增多;抗胆碱药(苯海索)有滥用的趋势,精神药物联合应用过频,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2013年01期 v.25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诺沃克样病毒性胃肠炎259例临床分析

    李成福;李怀中;

    目的:探讨诺沃克样病毒性胃肠炎(GNV)诊断和治疗。方法:2008年2月~2009年7月、2009年12月~2010年2月、2010年6月~2010年8月间,我院对分别接诊100例、51例、108例符合GNV诊断标准的患者259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GNV259例患者,其中误诊81例,误诊率为31.1%。误诊病例:腹痛待查43例(53.3%)、阑尾炎11例(13.6%)、肠痉挛8例(9.8%)、胰腺炎6例(7.4%)、肝炎5例(6.2%)、胆囊炎5例(6.2%)、脑供血不足1例、肠梗阻1例和剖腹探查1例。恶心腹痛259例,其中阵发性腹部绞痛58例(22.4%)、腹泻55例(22.2%)、低热35例(13.5%)、呕吐14例(5.4%)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3例(5.02%)。结论:以流行病学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该病从2008~2010年3年之中连续流行3次,推测今后还有发生流行的可能。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可以对GNV做出正确诊断。GNV误诊病例繁多,几乎遍及腹部每个脏器,结果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甲氧氯普胺对解除恶心、腹痛尤其对痉挛性腹痛有特效。

    2013年01期 v.25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躯体症状就诊于耳鼻喉科门诊的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翟和平;程哲;张金海;

    目的:探讨以躯体症状就诊于耳鼻喉科门诊的抑郁症患者长期误诊原因,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4例抑郁症患者以咽喉部症状为主诉就诊而被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的24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咽异物感、吞咽不畅、咽痛、压迫感、声嘶、咽痛、烧心等躯体化症状。经应用抗抑郁剂联合综合心理干预等治疗,总显效率达83.3%。结论:耳鼻喉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学习,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

    2013年01期 v.25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89例与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司法鉴定分析

    刘德军;

    目的:精神损伤鉴定中涉及颅脑创伤的较多,了解法医精神病鉴定中与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的现状。方法:用自编的调查表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对连云港正达司法鉴定所2011年法医精神病鉴定共计127例中的89例与颅脑创伤有关的精神障碍司法鉴定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中,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以农民居多;初中、小学、文盲居多;脑部损伤伴有明显病理改变者,以智力、记忆、人格改变多;脑部创伤无明显病理改变者,心理创伤明显,出现功能性精神障碍者多,评定过程中因赔偿因素致不合作者较多,均没有评定伤残等级。结论: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人群以男性、中青年、农民为主,文化程度偏低占一定比例。因交通事故损伤多;精神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智能损伤多见,损伤评定时限大于半年。精神损伤评定应考虑相关因素,即颅脑损伤程度、精神障碍症状、精神障碍类型、人格改变、智力损伤以及评定时限等因素,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2013年01期 v.2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吴丽娟;朱平辉;

    目的:了解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方法:统计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门诊处方,对高血压患者报销类型、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零差率药品销售等进行分析。结果: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消耗金额分别占前三位,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的DDDs分别占前三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的DDDc分别占前三位。抗高血压药物中零差率药品销售占总销售金额65.4%,医保患者占高血压病就诊人次67.8%。结论:抗高血压药物销售以零差率药品为主,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药物在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占主导地位。

    2013年01期 v.25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梅毒238例临床资料分析

    杜金刚;邓明玉;

    目的:通过对238例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析,了解梅毒流行趋势及梅毒临床特征变化,以便更好地防治本病。方法:回顾5年来238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临床分期、皮疹、血清学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梅毒特点:(1)年龄段分布中以21~40岁年龄组最多;(2)职业分布状况中,以工人及民工为多;(3)梅毒各期分布中,潜伏期梅毒比例逐年上升,二期梅毒比例逐年下降;(4)梅毒分期与血清RPR滴度中,1:32和1:16在二期梅毒比例中最多。结论:(1)潜伏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二期梅毒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典型的硬下疳病例呈下降趋势。(2)性活跃年龄段及低层次社会闲散人群性病发病率始终保持高峰期。(3)二期梅毒临床皮疹趋向多元化,典型的损害减少。(4)随着青少年性生活的提前,青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老年人发病率较低,但仍要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性知识的教育。(5)从感染途径来看,不洁性行为感染是主要感染途径,虽然职业暴露病例不多,但是要注意职业防护,避免职业暴露。

    2013年01期 v.2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26例重型肝炎预后与低血糖的关系

    许序云;毕惠;魏星;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和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把126例用随机微量血糖法测血糖最低值为标准,以2.8 mmol/L为界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治疗是一样的,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低血糖组的死亡率分别为60%、21.6%、75.6%,三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表明低血糖组死亡率最高。随着低血糖的加重死亡率显著升高,其中重度低血糖组死亡率达100%。结论:重型肝炎的治疗预后和低血糖的关系密切,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临床中应经常监测血糖变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积极控制低血糖有望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

    2013年01期 v.25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比索洛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青中年高血压

    王琴;汪笋;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青中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达标率。方法:按就诊时间先后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门诊及住院诊断的青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3例,告知降压药物的选择方法,并取得知情同意后,予以富马酸比索洛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早晨7:00空腹顿服,监测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观察降压药物的效果及达标率。观察疗程8周,根据血压达标标准,评定药物疗效及达标率。结果:153例患者中,血压达标80.4%,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比索洛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青中年原发性高血压给药方便、安全性高、降压效果好、达标率高,尤其能被青中年高血压患者接受。

    2013年01期 v.25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压蒸锅水浴法行组织抗原修复的改进

    孙萍;周琏;王志东;

    目的:探讨高压蒸锅水浴法行组织抗原修复的改进。方法:常规切片,脱蜡至水,柠檬酸盐缓冲液高压锅加阀加热喷气后2分钟,立即流水冷却,开盖再加热10分钟,取出后PBS冲洗,余下按免疫组化步骤选择不同的抗体进行染色。结果:与以往的高压蒸锅法相比染色定位的准确度、均匀度、清晰度有所增强,一般不产生非特异性着色,明显节省了实验时间和避免外界环境温度对染色结果的影响。结论:较以往的高压蒸锅抗原修复方法相比,该方法更简单易行,染色效果稳定,并明显节省时间和避免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的优点。

    2013年01期 v.25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养老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调查和处理效果分析

    邓永萍;李海员;肖露;吴洁梅;

    目的:通过对入住我院1个月内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进行监测,了解痴呆老人新入住时精神行为发生率,便于早期发生和及时处理。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神经精神问卷(NPI)对新入住我院痴呆病区的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进行调查,统计精神行为发生频率,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处理。结果:痴呆患者中75.95%在近1月内至少有1种或以上的神经精神症状,其神经精神症状发生与年龄、痴呆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新入住养老机构中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患病率高,中、重度痴呆老人出现精神行为发生率、持续时间较轻度痴呆患者的严重持久。因此在老年痴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护理早期应更多关注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及时处理,提高他们生活质量。

    2013年01期 v.25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氯氮平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血糖影响

    李梅;刘爽;

    目的: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氯氮平对体内血糖的影响。方法:收集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服用氯氮平患者110例,男性61例,女性49例。分别进行入院前抽取晨空腹血和入院后长期住院患者,病程5年以上(含5年)的最近一次晨空腹血送检血糖浓度,自身对照。同时设正常组对照研究,同样正常人134例,男70例,女64例;抽取晨空腹血送检血糖浓度。结果:正常组与疾病组对照研究,疾病组血糖偏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处理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疾病组女性的血糖高于正常组女性血糖,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入院前和入院后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女性患者身上,入院前和入院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能引起体内血糖升高,长期服用后体内环境适应基本都能回到正常值范围,但女性患者药物对体内血糖影响要比男性血糖影响大,这可能与内分泌有关。

    2013年01期 v.25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赵靖;石港;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方法:将64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末、4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量。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症状。

    2013年01期 v.25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血栓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潘晓兰;李文静;唐丹;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栓通300 mg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对缓解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2013年01期 v.25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芪联合维生素C治疗76例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谢亚清;

    <正>随着近年来流感的高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尤其是青少年人群。由于心肌的损伤恢复较慢,病程较长,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及时、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就尤为重

    2013年01期 v.25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门市2006~2011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人死亡分析

    马少锋;杜春花;郑军;张惠英;叶青;刘俊英;梁雪平;

    <正>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重要疾病。本文对江门地区5家医院2006~2011年期间恶性肿瘤住院死亡病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有效地开展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加强相关科室的建

    2013年01期 v.25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探讨

    魏艳芳;宋丽梅;

    <正>葛根素注射剂主要成分为葛根素,是从中药葛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目前临床上注射剂主要有葛根素葡萄糖注射剂、葛根素氯化钠注射剂、葛根素注射剂、葛根素粉针剂[1]。其具有舒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及

    2013年01期 v.25 8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药物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张盛;熊枝繁;

    药物性肝病是药物不良反应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药物品种不断问世,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因此充分了解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易感性因素以及及时地诊断、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药物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2013年01期 v.25 87-9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7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福利机构儿童养育模式的演变

    雷平华;

    <正>中国福利机构养育的儿童主要是因天灾和不可预测的事故失去双亲的孤儿或身患难以完全康复的智残、肢残等重残或因严重疾病而被遗弃的儿童。截至2008年底,中国0~18岁儿童总数是2.78亿

    2013年01期 v.25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心理与健康

  • 在沪藏族初中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常向东;石军红;马丹英;

    目的:了解在沪藏族初中生的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8名年龄≤15岁的在沪藏族初中生,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少年版)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进行施测,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沪藏族初中生中,男生和女生N量表分数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t=4.857,10.509,P<0.001);男生和女生L量表分数均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t=8.448,12.610,P<0.001);②来自城市与完整家庭的学生E量表分数高于来自农村与单亲家庭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t=3.773,2.644,P<0.001,0.01);③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各量表分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在沪藏族初中生中高神经质者占43.9%,内向者占32.0%,高精神质者占15.7%;⑤P(精神质)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393,P<0.01);E(内外向)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418,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177,P<0.05);N(神经质)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250,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631,P<0.01)。结论:在沪藏族初中生人格特质多呈现高神经质、内向、高精神质、低掩饰性倾向,高精神质、高神经质人格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外向人格者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2013年01期 v.25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治疗的影响

    曲智杰;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与生存质量水平重新评价,对两组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以及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前后患者SF-36和SCF-90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及免疫功能,增进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013年01期 v.25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及污名的相关调查研究

    吴彦敏;刘明;柳晓燕;杨丽;

    目的:研究医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及相关问题,探索并揭示医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和自我污名、公众污名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大四、大五学生共400名,其中男生170名,女生230名,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简化版(ATSPPH-S)、专业心理求助自我污名量表(SSOSH)及专业心理求助公众污名量表(SSRPH)调查,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医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较常见的依次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焦虑等。(2)医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求助率与是否存在心理障碍相关,求助行为和心理障碍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过程。(3)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与自我污名和社会污名的评价关系密切。求助行为与自我污名和社会污名的评价关系密切。然而求助态度与求助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发生求助行为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4)家庭经济状况对寻求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有影响。结论:医学生对专业心理求助的接纳和使用需要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注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心理的认知,从而促进心理求助行为。

    2013年01期 v.25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调查报告

  • 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知识需求调查

    吴旭炜;徐建成;王红梅;

    目的:了解社区服务中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知识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对福洲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8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相关康复知识需求调查。结果: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需要了解的康复知识有:脑卒中的病因、一级预防、二级预防、肢体功能康复的程度、肢体功能康复的方法、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语言认知功能的康复,药物对康复的作用及预后、康复中注意事项、心理康复及回归社会后的注意事项等。希望接受康复知识需求教育的患者占92%以上,不同职业的患者对康复知识需求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希望了解相关疾病的康复知识,得到科学的康复知识指导,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要求,开展康复知识的健康教育。

    2013年01期 v.25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妊娠剧吐39例体会

    李红瑜;姚青峰;

    <正>妊娠早期出现头晕、倦怠、择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称为早孕反应。症状轻者,无需治疗,一般在妊娠12周以后可自行缓解,严重者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称为"妊娠

    2013年01期 v.25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观察

    田奕举;田奕珍;代军;

    目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观察,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异常明显减少,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基础疾病、不适合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2013年01期 v.25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柴胡龙牡汤加减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胡义思;邵宗煜;

    目的:观察柴胡龙牡汤加减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根据PANSS量表,TESS量表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评定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起始量1 mg/日,2周内逐渐加至4~6 mg/日,治疗60天;治疗组以利培酮2~4 mg/日,同时联用柴胡龙牡汤加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龙牡汤加减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可靠,能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且能降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剂量,减轻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

    2013年01期 v.25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健康教育

  • 加强门诊骨质疏松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王亦文;

    <正>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OP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者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1型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SOP,2型骨质疏松)。前者发生于

    2013年01期 v.25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张国红;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他汀类药物服药依从性、生活满意度和生理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年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服药依从性、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积极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有效调降血脂,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013年01期 v.25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MECT治疗后患者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谭兴艳;石港;

    目的:探讨MECT治疗后导致发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43例MECT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体温监测。结果:MECT治疗的患者无发热现象28例,占65.12%;体温37.5℃~38.4℃11例,占25.58%;38.5℃~39℃3例,占6.98%;39℃以上1例,占2.326%。结论:给予及时的护理对策是解决MECT治疗后发热的有效方法。

    2013年01期 v.25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5例老年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胃管留置技术的护理体会

    王菲;耿丽;

    目的:通过对5例老年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胃管留置技术及鼻饲的护理,总结了关于此类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老年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胃管留置技术及鼻饲护理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结果:老年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胃管留置术及鼻饲术5例,无一例发生意外,且效果较好。结论:胃管留置技术及鼻饲术在精神科的广泛应用,不仅满足了患者对营养摄入的需求,而且,对于病人康复及减少并发症和患者从疾病中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3年01期 v.25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期随访调查及护理干预

    张立新;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住院治疗后出院病例128例,采用多种随访方法调查。结果:105例患者院外康复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及早对院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巩固治疗和康复回归。

    2013年01期 v.25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2号气囊尿管在成年全麻手术病人中留置导尿的观察研究

    田丰;赵静;

    目的:观察12号气囊尿管在成年全麻手术病人中留置导尿的优点。方法:将100例普外科成年人腹部手术采用静脉复合全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12号和16号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尿管插入是否顺利、有否插管困难、一次性导尿成功率、病人苏醒期烦躁率;术后随访病人清醒后留置尿管及拔除尿管后的感觉;观察尿管周围有无漏尿及尿管脱出现象。结果:采用12号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能有效降低全麻苏醒期的烦躁率,提高一次性导尿的成功率,且不会引起尿管脱出及管周漏尿现象的发生。结论:成年全麻手术病人术前采用12号气囊尿管留置导尿具有插管顺利、减轻病人痛苦、降低全麻苏醒期烦躁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需长期留置尿管者除外)。

    2013年01期 v.25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伊适应理论在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郑素芬;宋西俊;

    目的:探讨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护理1名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方法:护理期间以会谈、观察、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收集资料,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护理评估,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罗伊适应理论能促进患者的恢复,增进患者的应对能力。结论:及时有效护理干预,能减轻抑郁症的症状,可以提升患者自信心、价值观和社交能力,从而达到康复的保障。

    2013年01期 v.25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方位临终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影响

    阮春蕊;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晚期癌症住院患者实行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护理,使患者能安详、平静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结论:坚持全方位临终关怀护理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2013年01期 v.25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德湿舒治疗压疮与两种传统方法的比较

    孙娟;胡静;赵天霞;

    目的:比较德湿舒与两种传统方法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室出现压疮的患者72例91处,随机分为A组(德湿舒组),B组(吹氧法组)和C组(雷佛组),观察各组压疮的治愈率和好转率。结果:A组(德湿舒组)和B组(吹氧法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雷佛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德湿舒水凝胶伤口敷料对压疮的治疗效果满意,操作方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3年01期 v.25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重要通知

  • 《中国民康医学》在线投稿采编平台使用须知

    <正>为方便快捷地为广大作者和审稿专家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向作者反馈投稿相关信息,实现采编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中国民康医学》编辑部采编平台已于2011年9月1日开始正式运行。通过采编平台,作者可在线投稿并可实时查看稿件处理

    2013年01期 v.25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民康医学》学术栏目投稿须知

    <正>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本刊长期秉持"基础与提高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临床与康复并重,科普与科研并重"的办刊宗旨,致力于推动医学学术进步和服务人民健康生活,我们还专门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013年01期 v.25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