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民康特稿

  • 实施全民健心工程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肖汉仕;

    <正>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人们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甚理想,焦虑、抑郁、愤怒、牢骚、烦恼、浮躁、悲观、失落等消极情绪较为普遍,人们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疾病以及适应不良的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各行各业的所有群体中都有存在。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制约着人们的心身健康水平

    2013年05期 v.25 1-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学习《精神卫生法》促进社会心理健康

    刘鑫伟;韩月月;

    <正>《精神卫生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对社会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社会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前不久在京召开专家研讨会,学习解读《精神卫生法》,共商社会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会议当天,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专

    2013年05期 v.25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政策

  • 政策

    <正>国家大力推进社会资本办医构建多元化格局中国社会资本办医论坛于3月1日上午在厦门举行,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作主旨报告时强调,国家大力推进社会资本办医,加快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据陈竺介绍,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卫生

    2013年05期 v.2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声音

  • 声音

    2013年的"两会"是肩负承上启下历史使命的一届盛会,国家政府机构领导将进行换届,党的十八大的政策精神将被确定为国家意志。对照上一届名单,本次全国人大和政协的医药卫生界代表委员人数已从68位增加至76位,这也充分表明国家对人民健康事业的重视。"医改"问题在历年的"两会"上都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今年仍然热度不减。本刊特选编部分精彩观点,以助读者更好地学习领会会议精神。

    2013年05期 v.2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院在线

  • 医院在线

    <正>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教学部举办健康饮食知识讲座在2013年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的前夕,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工会邀请北京市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的方玉老师为广大教职工带来了一场题为"舌尖上的健康:合理膳食,远离癌症"的健康饮食知识讲座。公共教学部党

    2013年05期 v.25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务社工

  • 社工小组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

    叶秀萍;

    目的:探讨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30例住院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给予为期8周的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应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并与30例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慢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均能参加并完成社工专业小组活动。治疗前,IPROS量表评定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量表的评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是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

    2013年05期 v.25 1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抗精神病药物对稳定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50的影响

    朱孔美;王东;谭淑平;邹义壮;杨甫德;周东丰;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稳定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指标-P50的影响。方法:选取137例稳定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记录脑电信号并进行离线分析,测量P50的波幅和潜伏期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典型组与非典型组P50指标没有差异(P>0.05)。氯氮平组与利培酮组比较,S2波幅、S2潜伏期、S2/S1、1-S2/S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药物剂量与P50各指标没有相关性。结论:抗精神病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50功能,不同的药物对其影响不同。

    2013年05期 v.2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浦东新区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对其预后的影响(2年随访)

    秦虹云;张洁;王振萍;闵海瑛;严彩英;陈福珍;傅伟忠;张明;

    目的:将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首次就诊的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年治疗的服药依从性分为依从性好组及依从性不良组,且进行2年随访,研究依从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SIMH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等调查量表,将数据输入SPSS11.5,采用参数及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依从性不良组(n=37)的复发人数和平均复发次数明显多于依从性好组(n=52),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末期,两组的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分均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排除性别、年龄、精神疾病病程、心理干预及是否首发等因素后,复发次数与依从性的偏相关分析显示呈负相关(r=-0.2705,P=0.023)。结论:维持剂量越接近治疗剂量,复发的可能性越小。

    2013年05期 v.25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肌注齐拉西酮快速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杨铭哲;林昭宇;吴逢春;蒲绮霞;梁云海;钟潇琦;蓝晓嫦;

    目的:比较肌注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快速控制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6例精神分裂症伴激越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肌注齐拉西酮或氟哌啶醇3天,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激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疗效相当,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氟哌啶醇组。结论:肌注齐拉西酮注射液控制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安全性与耐受性明显优于氟哌啶醇。

    2013年05期 v.2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广州市增城市及天河区妊娠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江帆;王霞;黄丽娟;袁玉枝;夏文瑾;屈艳霞;卢航;

    目的:了解广州市增城市及天河区妊娠妇女焦虑心理,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两区妊娠妇女共2 843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一般情况与妊娠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选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比较两区孕妇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分析孕妇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天河区989例妊娠妇女中抑郁发生率为19.1%;焦虑发生率为11.7%;增城区1 854例妊娠妇女中抑郁发生率为25.2%;焦虑发生率为18.5%;两区焦虑抑郁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天河区抑郁焦虑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先兆流产情况、自然流产情况、丈夫关心程度、孕前基础疾病史、呕吐情况、担心胎儿出生缺陷情况、出生后可能存在经济问题、工作压力;增城区抑郁焦虑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学历、居住环境、自然流产情况、丈夫关心程度、出生后可能存在经济问题、工作压力。结论:针对不同区特点对所在区孕妇给予及时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以减少其焦虑抑郁的发生。

    2013年05期 v.25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与癸氟奋乃静注射液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129例疗效观察

    成芝花;曾干;何丹珠;王作芳;

    目的:探讨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与癸氟奋乃静注射液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之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门诊12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组(研究组)65例和癸氟奋乃静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64例,疗程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6、12周末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后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组和癸氟奋乃静注射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5%、93.75%,研究组总有效率虽然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比较治疗中和治疗后两组间的症状评分,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与癸氟奋乃静注射液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3年05期 v.2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周芳珍;陆金进;蒋玉芝;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多塞平组)与对照组(帕罗西汀组)各30例,分别予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多塞平与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疗程均为8周。临床疗效评定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度(CGI-SI)、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治疗第2、4、6、8周末HAMA总分下降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2、4周末HAMA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8周末HAMD总分下降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2、8周末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与对照组的7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显效率为50.00%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2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3年05期 v.25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庞波;汪宏才;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阿立哌唑加西酞普兰)和对照组(阿立哌唑),每组30例。观察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阴性因子分在第4周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阴性因子分则在第8周末显著降低(P<0.01),且第8、12周末研究组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安全可靠。

    2013年05期 v.25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培酮和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的关系

    韦斌垣;黄飞;

    目的:研究利培酮在治疗孤独症儿童的睡眠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对伴有睡眠障碍的23例孤独症儿童,经8周的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后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文版"对患儿进行评分,以评估其是否有差异。结果:在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及夜醒等5个层面上,治疗后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异态睡眠、睡眠呼吸障碍和白天嗜睡这3个层面在治疗前后的评分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可以显著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睡眠障碍。

    2013年05期 v.2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粤北地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病耻感现况调查

    陈晔;文万军;郑艳明;覃宗厚;邹桂香;张红娇;张程赬;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有关因素。方法:调查400例住院时间大于1个月,GAS≥61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评价工具分别为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及大体评定量表(GAS)。结果:病耻感评估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在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比较中仅反映出社交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反映在青春型、紧张型与未定型之间。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耻感体验。

    2013年05期 v.25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03例复退军人精神疾病现状调查分析

    郭玉花;张毓茂;郑华珠;陈晓燕;黄河;刘有平;施明南;

    目的:了解复退军人精神疾病患病、药物治疗现状。方法:应用CCMD-3及BPRS、SAPS、SANS、HAMA、HAMD、SDSS对103例有精神疾病的复退军人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03例有精神疾病的复退军人中精神分裂症占首位,情感性精神病占第二位;BPRS、SAPS、SANS、SDSS量表分与我院住院精神病人相比显著增高;抗精神病药前3位为氯丙嗪、氯氮平、卡马西平。未接受治疗者占相当比例(22.33%)。结论:复退军人精神疾病分类及其药物治疗与国内报道略有不同;与我院住院精神病人相比SAPS量表分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BPRS、SANS、SDSS量表分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2013年05期 v.2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潘国良;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14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氨磺必利组治愈率34.3%,有效率77.1%,利培酮治愈率32.9%,有效率32.9%,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磺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43%,利培酮组发生率为45.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013年05期 v.25 41-4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喹硫平与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症的对照研究

    金鑫;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分别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疗程6周。两组患者均服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研究组患者给予喹硫平口服,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口服。以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6周末两组均有显著疗效,但1周末研究组BRMS评分下降速度更快(P<0.05),锥体外系反应(EPS)及内分泌改变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相当,但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3年05期 v.2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救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03例现状分析

    王富春;王培基;

    目的:分析我院收治住院患者中救助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现状。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近2年多来由患者所在地公安、民政等部门给予救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3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这类患者男性居多,文化程度低,肇事肇祸率高,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当一部分合并有躯体疾病,治疗难度大,护理风险高,出院回归难,住院费用催收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救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护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救助政策不够完善,监护责任不明确,增加了医院风险和社会负担。

    2013年05期 v.2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刘妍芳;周美秀;顾鹏娜;赵艺;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对327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评定。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自知力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起病形式、SAPS评分、SANS评分、治疗方式及文化程度。结论:及时而恰当地治疗改善病人的精神症状,尽可能地采用门诊治疗对促进病人自知力的恢复是有积极意义的。

    2013年05期 v.25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杨华;

    目的:观察喹硫平和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躁狂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双相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和利培酮组(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疗程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喹硫平组痊愈率76.92%(30/39),有效率94.87%(37/39);利培酮组痊愈率71.79%(28/39),有效率92.31%(36/39)。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出现不良反应,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躁狂发作的疗效相当,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2013年05期 v.25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杨玲;秦绪英;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有效率分别为76.2%和78.6%,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氨磺必利主要不良反应是失眠、头痛、体重增加和轻度EPS,但较利培酮出现少,低剂量使用少见血清催乳素增高。结论: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依从性好。

    2013年05期 v.25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的临床分析

    张凤芝;张莉莉;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Mumps)并发睾丸炎时的临床特征,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肝胆病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21例Mumps合并睾丸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合并睾丸炎占腮腺炎发病总数的30.88%,占男性Mumps患者的38.89%;发病年龄12~32岁,其中12~17岁3例(14.29%),18~25岁15例(71.43%),26~32岁3例(14.29%)。患者有Mumps患者接触史,疫苗接种缺如。21例患者中,20例是继发烧、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出现睾丸肿痛,1例以睾丸炎为首发症状。单侧肿痛较多见;彩色超声检查显示患侧睾丸增大,呈炎症性改变,可同时伴有少量鞘膜积液,精索增粗。给予抗病毒、对症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18~25岁男性Mumps感染者易并发睾丸炎,多数病例存在二次发热,即在腮腺肿痛渐消的情况下再度发热,出现睾丸肿痛。所以对于18~25岁男性Mumps患者,不应以腮腺肿胀减轻而视为病情好转,建议应延长临床观察时间,从发病开始不少于3周。

    2013年05期 v.25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赵成清;何俊鹏;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用氨磺必利和喹硫平治疗,疗程12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氨磺必利组的显效率为70%,有效率为86.67%;喹硫平组的显效率为76.67%,有效率为90%。两组药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磺必利与喹硫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05期 v.25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

    于海燕;何粤红;胡冬竹;胥小叶;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Agilent Herpesil ODS C18柱(250 mm×4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每250 ml水中加入0.55 ml三乙胺;流速:1.2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结果:氯氮平在20~1 000 n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氯氮平的高、中、低浓度相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5%、98.25%、103.57%;日内、日间RSD均<9%(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10 ng.ml-1;氯氮平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32132509X+1.2727281,r=0.99725(n=8)。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捷,可用于临床氯氮平的血浆药物浓度监测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2013年05期 v.2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南晓荣;李莉;段秀芳;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及利培酮组(30例)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和8周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评定生活质量量表(WH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的改善与利培酮相似,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阿立哌唑组对生活质量各领域除精神支柱因子外均明显改善,阿立哌唑组除社会关系因子分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结论:阿立哌唑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3年05期 v.2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6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长期服用锂剂后血尿渗透压及电解质浓度的改变

    潘永刚;侯爱莲;

    目的:研究长期服用锂剂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血浆、尿液渗透压及电解质的改变,为临床判断其肾功能损伤提供早期依据。方法:观察组为长期服用锂剂的患者,对照组为健康查体人员。测定其血浆、尿液渗透压及电解质浓度。结果:观察组中尿渗透压及尿/血渗比下降明显,提示肾脏稀释与浓缩功能下降。结论:长期服用锂剂治疗的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渗透压及电解质浓度,以帮助临床尽早判断其肾功能的改变。

    2013年05期 v.2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利培酮联合艾司西肽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研究

    雷小燕;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Schizophrenic depressio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治疗的60例前期用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维持利培酮治疗,治疗组在维持利培酮治疗用药的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在治疗2、4、8周后用HAMD量表比较两组的疗效和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8周后利培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利培酮对照组的有效率5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3年05期 v.25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齐拉西酮与奋乃静治疗8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疗效的对照研究

    叶三川;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奋乃静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问题上的效果,分析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这1年内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奋乃静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齐拉西酮予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达到了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而且观察组患者在震颤、肌张力出现增高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相关治疗所有病例最终都康复出院。结论:齐拉西酮作为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效避免了药物引起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安全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有其独特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13年05期 v.25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帕罗西汀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赵芳全;关涛;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帕罗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疗程8周。用强迫症量表(Y-B0CS)、马克恐怖强迫量表(MSCPO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其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61.9%,氯丙咪嗪组显效率63.2%,帕罗西汀组与氯丙咪嗪组两者在治疗强迫症上的疗效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且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与氯丙咪嗪相当,且具有不良反应轻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2013年05期 v.25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富马酸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杨建华;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以喹硫平和氯丙嗪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是,喹硫平组阴性症状评分的下降要高于氯丙嗪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要低于氯丙嗪组(P<0.05)。结论: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阴性症状优于氯丙嗪,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2013年05期 v.25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西咪替丁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60例临床观察

    薛海英;蒋国英;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多索茶碱、沙丁胺醇吸入剂及吸氧、抗炎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3例,联合应用西咪替丁;对照组27例,单纯给予综合治疗,两组均5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道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西咪替丁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效缓解症状,降低消化道症状发生率。

    2013年05期 v.25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病人服药依从性分析

    农惠娟;彭伟容;王洋;陈淑燕;沈晓华;刘珍;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原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随机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05例精神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有无合并用药对依从性并无影响(P>0.05)。女性依从性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女性和服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者依从性差。提示在治疗过程中,更应关注女性内分泌和心理的变化,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谨慎使用经典抗精神病药,提高广大精神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2013年05期 v.25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治疗阿普唑仑依赖1例报道

    王维勇;肖红;

    <正>1病例患者,男,50岁。于2011年5月来院要求开大剂量阿普唑仑。追问病史,患者于20年前因调动工作问题出现夜间睡眠差,随后出现心烦、心慌、紧张、头昏、精神差等症状。患者到一综合医院求治予以阿普唑仑治疗,患者服用阿普唑仑后夜间睡眠好转,

    2013年05期 v.25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东莨菪碱导致心率失常1例报道

    阮晓晶;周芳珍;

    <正>1病历报告患者,女,23岁,因反复疑人害己、拒食、少动等6年,再发15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心脏疾病史)。因患者少语少动、拒食等亚木僵状态与兴奋乱窜、自笑等兴奋躁动交替出现,存在幻觉妄想,情感不协调等,于6年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曾经使用氯氮平治疗病情好转,因体质量增加停用氯氮平1年,

    2013年05期 v.25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停服舍曲林致冲动自伤1例

    陈学毅;

    <正>1病例患者,男,29岁,大专。于2006年3月22日因"认为自己的心事被被人知道,凭空闻语6年",而首次住院,诊断:偏执型分裂症。用维思通2 mg、日2次口服,氯氮平50 mg晚服治疗。住院治疗30天,出院时仍偶尔听见耳边有说话声。此后几年中又先后住院5次。期间一直坚持服用氯氮平治疗。1周

    2013年05期 v.25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骤减氯氮平致意识不清1例

    张鸣鹤;

    <正>1病例患者,男,48岁。因兴奋话多,易发脾气病程26年,加重1周而第9次住院治疗。首次住出院时间为1988年8月31日至1988年11月2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用氯丙嗪治疗治愈出院。第8次于2006年7月18日至2007年3月9日住院,诊断为"复发性躁狂症",用氯氮平治疗,好转出院。出院

    2013年05期 v.25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3例临床分析

    李世胜;刘春晓;于世斌;陈长艳;

    <正>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特别容易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是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该病病情凶险,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死亡。从2009年到2011年,笔者遇到3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并成功救治,现报道如下。

    2013年05期 v.25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隐源性癫痫2例报吿

    谢昀强;罗继琼;

    <正>病例1,男,4岁,住农村山区。因发作性阴茎勃起半年,于2009年5月20日就诊。患儿足月平产第二胎,生长发育正常,既往体健。无颅脑感染史及头部外伤史,无不良嗜好,平素玩耍、活动好。家族史中,患儿的叔祖父曾因癫痫的发作倒入水塘中而淹死。约半年前的某天,父母见患儿在专注玩玩具

    2013年05期 v.25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血糖症所致精神障碍合并抑郁症1例

    王飞燕;李军;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情绪低落、头昏1月,阵发性烦躁3天"入院。入院前1月患者体检时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后逐渐出现情绪低落,认为糖尿病治不好,担心血糖降不下来,不敢多吃饭,背着家人多次到医院、药店买药(包括二甲双胍缓释片、拜糖平、降糖胶囊等)并自行加药,整日闷闷不乐,不参

    2013年05期 v.25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验交流

  • 一起学生食物中毒引起群体癔病发作的干预

    李建芬;鲁文兴;王燕;

    <正>癔病是由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精神或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1]。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精神因素和身体素质有关。群体性癔病的发作容易在情绪不稳定的易受暗示的儿童青少年中流行[2]。儿童癔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群体发作也陆续见于报端。我们对2012

    2013年05期 v.25 7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进展

    宋国红;王登芹;闫中瑞;

    <正>脑出血中医称之为"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其死亡率为40%~60%,存活率中70%~80%会留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必须寻求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活血

    2013年05期 v.25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张荣洁;

    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感觉、言语等方面障碍,对患儿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配合采取有效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对促进患儿的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2013年05期 v.25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荨麻疹的西医治疗进展

    辛香玉;

    <正>慢性荨麻疹(CU)是指每天或几乎每天均有发生的风团或瘙痒,病程大于6周。发病率0.1%~3%。将慢性荨麻疹分为伴有明显诱发因素的荨麻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三类[1]。80%~90%的慢性荨麻疹常规检查手段找不到过敏原或其他病因,而定义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

    2013年05期 v.25 81-8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心理与健康

  • 社会心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受歧视状况的改善效果

    张秀丽;杨秀双;闫业喜;

    目的:了解社会心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受歧视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焦作市解放辖区社区抽取602名不同背景的对象,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进行评估,评价患者和家属的受歧视水平,有针对性的干预,4月后评估干预效果。结果:不同特征样本间的歧视水平存在差异。患者家属或朋友的总分最低,其次是精神领域医务工作者、非精神领域医务工作者,其他人群得分最高。不参加精神卫生相关讲座者的得分高于参加者,与精神疾病患者的联系和接触程度越低,歧视得分越高。干预后隔离、能力因子分及总分得分较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危险因子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3年05期 v.25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护理干预对12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张秋红;何呈刚;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26名家属进行评分,并对其进行2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家属的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家属年龄、患者住院次数、患者的家庭收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

    2013年05期 v.25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控力影响

    王菲;顾红;季卫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控制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二病区新入院的60例处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住院时间至少为1个月,住院次数不限。对照组只给予精神科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入组时与入组6个月后,以SCL-90量表、护士观察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入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CL-90量表、护士观察量表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过对住院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的、负性的心理状态,改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2013年05期 v.25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动机性访谈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王淑娟;郜玉珍;景月娟;李文文;

    目的:通过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评价患者出院后服药相关信念及服药依从性。方法:在山西省某心血管专科医院选取12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并进行3个月的电话随访。在干预前,出院后1、3个月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评估动机性访谈对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提高冠心病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

    2013年05期 v.25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残疾与康复

  • 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朱巧玲;汪富军;郗小玲;曾巧玲;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每天由康复护士带领去康复中心参加综合性康复技能训练;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两组对照观察6个月。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康复组IPROS各因子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因子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康复组NOSIE总分和总积极因素较对照组高,总消极因素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能显著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被动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衰退,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为其重返社会奠定基础。

    2013年05期 v.25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社会支持系统在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何彩霞;张献强;劳慧珊;覃远丽;刘伟东;丘会英;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在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的流浪精神病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的医疗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组30例将社会支持系统与常规的医疗护理相结合,对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社会支持系统与常规的医疗护理相结合,能明显缓解患者衰退,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3年05期 v.2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娟;王刚;刘兰霞;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小于6个月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运动想象训练和强化运动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FMA评分法、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和MBI评定ADL能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治疗和强化运动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2013年05期 v.2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

    张蓉;罗鸿科;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因抗精神病类药物导致的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截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共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人工月经周期组(单用组)及中药方剂加减联合人工周期组(联合组),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近期中联合组较单用组良好、一般分别高22%、2%,不合格低22%,远期中联合组较单用组良好、一般分别高27%、2%,不合格低29%,联合组较单用组PRL情况恢复较好,且随时间推移效果明显,以上数据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有意义,P均小于0.05,但两组间在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行两种闭经治疗中、西医方法的联合应用存在近期、远期满意度高,激素水平分娩符合生理水平,无增加不良反应的效果。

    2013年05期 v.25 102-10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我院实施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效果及评价

    周益辉;石顺松;孙全新;陈正华;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有效方式。方法:对我院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4月~2012年10月开展重性精神疾病诊疗,双向转诊、社区/乡镇管理和康复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686"是按照公共卫生思路运行的精神疾病临床治疗与社区管理康复项目,是政府主导、全员参与、科学支撑、社区为主的重性精神疾病连续防治模式,只要管理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对保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结论:"686"项目是具有中国特色治疗重性精神疾病的连续防治模式,提高了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了危险性行为发生率。

    2013年05期 v.25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精神科护理记录的简化与应用

    傅慕君;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记录的简化在临床应用中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对优质护理服务的促进作用。方法:调整护理记录的内容、对象、记录频次等。结果:简化护理记录书写后缩短了书写时间,降低了护理记录书写差错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结论:简化护理记录书写能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增进护患感情,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2013年05期 v.25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护理质量控制在精神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姜春娥;

    目的:护理质量控制与规范管理对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方法: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完善护理质量标准;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规范管理护理工作;建立检查考评机制,强化质量控制;建立质控信息反馈机制,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实行护理质量控制,全院护理质量和护士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提高了质量管理意识,有利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管理与发展。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在护理工作中逐步得以体现,患者可以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率明显提高。

    2013年05期 v.25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在预防截瘫伤残军人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杨在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截瘫伤残军人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4例住院截瘫伤残军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截瘫伤残军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2013年05期 v.25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家庭护理在精神病患者痊愈后院外照护的应用

    陈碧月;杨丽明;

    目的:促使精神病患者在家中维持治疗、巩固疗效、减低病情复发率;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方法:对2010年1~8月治愈出院的200例精神病患者在住院前的1年及出院后通过精神专科家庭护理指导后1年,在家中服药情况、复发次数、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将指导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指导前后调查各项结果显示,这200例患者指导后比指导前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病情复发次数、意外事件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患者生活质量、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精神专科的家庭护理指导能促使患者出院后坚持服药巩固治疗,减少复发次数,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家属满意度。

    2013年05期 v.25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心理的护理干预

    张俊;

    <正>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的临床表现轻者头晕、头痛。严重者不能说话,单侧肢体瘫痪,肢体感觉障碍,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患病后因病人突然发病,且恢复时间较长、见效不快,50%的病人或多或少的存在后遗症的表现,病人均很难接受,加上长期的康复治疗会给家庭生活

    2013年05期 v.25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科护患沟通障碍因素的调查分析

    皮峻峰;

    <正>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其工作性质、职能范围等方面特点,需要与各种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及患有各种身心疾患的病人、病人家属、医疗保健机构的其他医务人员建立各种人际关系,以便为病人提供良好的身心休养与康复环境,促进病[1]

    2013年05期 v.25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护理本科生见习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张向阳;戚陆燕;李英;叶林;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见习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觉察压力量表(PS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新乡医学院本科护生共255人进行调查。结果:见习后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常模低;见习后护生效能感与觉察压力、自我肯定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难以识别自己、外向型思维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结论:临床见习是护生对护理工作的初步接触,是护生重新审视护理学专业的过程,分析影响见习后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助于学校、家庭、见习医院三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正确的办法控制护生的不良情绪,为护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2013年05期 v.25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范兰兰;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给药方法,也是护理工作重要的内容之一。近年来,静脉输液以给药迅速、刺激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据统计,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然而,静脉输液过程中各种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并不为广大患者所熟知,一

    2013年05期 v.25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性痴呆患者跌倒中的效果评价

    廖淑莉;何颖群;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跌倒。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严格落实防跌倒的各项措施。结果:患者的跌倒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地对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各项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性痴呆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2013年05期 v.25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常州市德安医院

    <正>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始建于1959年,隶属于常州市民政局,系全额拨款的福利事业单位,2001年、2003年先后成为徐州医学院、皖南医学院教学医院,2005年被市政府增挂"常州市慈善医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医院逐渐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治为一体,以精神心理卫生、老年康复为主的专科医院,形成精神科、心

    2013年05期 v.2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

    <正>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位于闵行区中春路9999号,始建于1959年,占地51亩,四季如茵,是上海市民政局直属的专门收治急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市二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共有床位600余张,现有职工221人。一精中心以"争第一、创一流,再创辉煌"为工作目标,秉承"服务病人,奉献社会"的治院理念,坚持"病员至上,和蔼可亲,持续改进,为民解愁"的质量方针,全面推行专业化医院管理模式,并于2004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医疗、护理、康复、膳食等方面,严格按照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控中心

    2013年05期 v.2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沧州市荣复军人疗养院

    <正>河北省沧州市荣复军人疗养院位于运河以东200米,307国道南侧100米。沧州市荣复军人疗养院担负着全市10000多名在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老荣复军人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的慢性病医疗康复任务,以及对社区医疗服务,是非盈利型优抚医院,沧州最大的优抚事业单位。沧州市荣复军人疗养院从2006年开始,抢抓机遇,利用各种优惠政策,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建起了5400平方米的荣军疗养大

    2013年05期 v.25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赤峰市安定医院(赤峰市复员军人精神病医院)

    <正>赤峰市安定医院(赤峰市复员军人精神病医院)建院于1959年,是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民政局的优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是赤峰市区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为一体,精神科功能较完备的专科医院。赤峰市复员军人精神病医院占地面积2.7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

    2013年05期 v.25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病人利益至上 良心诚信为本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系济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济宁临床学院,医院位于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济宁市市中心,始建于1896年,前身为美国教会巴可门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分院,是山东省建院最早的医院之一。经过116年的发展,已成为鲁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学科门类齐全、医疗设备先进、专业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是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全国食管癌临床研究分中心、全国乳腺癌筛检联盟会员单位、全国生殖健康援助项目示范基地、全国乳管镜培训基地。

    2013年05期 v.25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