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秀丽;杨秀双;王业伟;闫业喜;张春霞;师艳波;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综合干预模式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个案管理组和基础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个案管理组结合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予以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维持基本的药物治疗。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安全风险评估量表(CSPPRA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进行评估。结果:1年末随访时个案组与基础组比较,GQOLI总分、躯体功能与心理功能维度评分差异较为显著;CSPPRAS总分及肇事肇祸史、近1个月行为异常表现、情绪情感表现评分差异较为显著;CGI-SI量表疗效总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个案管理综合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降低肇事肇祸率,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2013年23期 v.2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海波;吴文艳;李多聪;陈海峰;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度洛西汀和舍曲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HAMA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度洛西汀组在第1、2周末的有效率及HAMD、HAMA减分幅度明显高于舍曲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起效更早,有利于患者康复。
2013年23期 v.25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刚平;丁志杰;颉瑞;裴根祥;杜鹤宇;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阿立哌唑基础上随机分为研究组(舒肝解郁胶囊1.44g·d-1)和对照组(氟西汀20mg·d-1),观察6周后采用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D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PANSS、CDSS、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CDSS、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眠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2013年23期 v.2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志强;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心绞痛患者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常规治疗+银杏叶提取物干预;对照组90例,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Bcl-2表达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Bcl-2水平均明显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发作;其机制与上调抗凋亡基因表达有关。
2013年23期 v.25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廖力维;廖圣德;柳小波;禚传君;
目的:筛查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配比因素为年龄±3岁和性别,比较有无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社会学和临床特征差异。结果: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是饮酒行为(OR=2.484)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阳性症状评分(OR=1.238)。结论: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相关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干预。
2013年23期 v.25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勇;陈红玉;鲁晓波;
目的:分析奥氮平合并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6例广泛性焦虑分为奥氮平合并劳拉西泮治疗组52例和单用劳拉西泮对照组4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2、6周末的HAMA总分和因子分都有明显降低,随着疗程延长各降分更为明显。两组间比较,治疗组6周末HAMA总分和躯体焦虑因子分降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奥氮平以小剂量为主,劳拉西泮用量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则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奥氮平合并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具有增效及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2013年23期 v.25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文辉;王娜;吴辉;
目的:比较首发女性抑郁症与健康人血清IL-2及IL-6含量的差异。方法:对92例女性抑郁症患者和94名女性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2及IL-6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血清IL-2及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2及IL-6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相关。
2013年23期 v.25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丽惠;
目的:探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108颗难治性根尖周炎患牙分为对照组:52颗患牙根管消毒放置樟脑酚棉捻;研究组:56颗患牙根管导入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至根尖孔,有窦道者则搔刮窦道并放置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记录两组患牙封药前后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3.93%;对照组有效率为61.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2013年23期 v.25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凤君;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将84名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两组患者均在给予退热、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持续静脉给药;序贯疗法组采用同类药物静脉滴注3~4d,症状明显改善后改用同类药物口服,两组总疗程均为10~15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39/42),序贯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0.5%(3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1.5±2.3)d,序贯疗法组平均住院时间(6.3±2.4)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8.6%(12/42),序贯疗法组发生不良反应11.9%(5/4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CAP,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可行性,但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选择有效的口服抗生素,并掌握合适的时机。
2013年23期 v.25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恩霞;刘元华;李彩芳;段秀芳;李萍;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30例、利培酮组30例、齐拉西酮组32例、奥氮平组30例。入组患者均定时定量统一配餐,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和8周末测量体重、空腹血糖、TC、TG。结果:奥氮平组治疗4周TC、TG、空腹血糖、体重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TC、TG、体重增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异常(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TC、TG、空腹血糖和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影响较小。利培酮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有不同程度影响,喹硫平对体重的影响显著,对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的影响无明显变化;利培酮对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的影响显著,而血糖无明显变化。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体重的影响均显著。
2013年23期 v.25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孙凯;
目的:探索观察氯沙坦与胺碘酮联用对慢性心衰合并房颤复律后房颤复发率及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氯沙坦与胺碘酮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胺碘酮组)54例。观察用药后转复情况、随访1年复发情况及左心功能情况。结果:1.用药后7天观察组复律的有53例,转复率94.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1年,观察组中复发的有5例,复发率9.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中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49.1±2.23(%),治疗后60.2±3.14(%),两组治疗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与胺碘酮联用控制慢性心衰合并房颤复律后房颤复发率及左心房功能的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23期 v.25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宁;薛松;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心电图影响的差异。方法:将45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参照治疗前的心电图,在治疗后第2、4、8周复查心电图,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组所致心电图改变发生率最低,利培酮组次之,氯氮平组最高。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发生率14.8%;其次是T波改变,发生率6.67%。结论:三种药物均对心电图有影响,但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儿童心电图影响的发生率较低,所以儿童应用阿立哌唑安全性相对较高。
2013年23期 v.25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真子;
目的:观察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联合应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份在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治疗的121例毛细支气管炎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组(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1例,比较两组雾化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体征消失所需时间平均为(5.0±2.3)天,临床症状消失所需时间平均为(4.7±1.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
2013年23期 v.25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翔;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片和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酞普兰治疗,疗程为2个月。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治疗效果,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显著(P<0.05),但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和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都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但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2013年23期 v.25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海燕;储昕;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确诊的9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为正常成人50例作为对照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并检测两组血清中hs-CRP的表达。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hs-CRP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者hs-CRP的表达下降(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中hs-CRP表达明显增高,艾司西酞普兰可能通过降低hs-CRP产生抗抑郁作用。
2013年23期 v.25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林涛;徐増良;潘峰;姜宁;
目的:探讨严重脑室内出血铸型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0例严重脑室内出血铸型者行经额叶脑室内血肿清除术,随访2~6个月,并与其他手术方式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根据GOS评分,良好22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样生存2例、死亡6例,良好和死亡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经额叶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严重脑室内出血铸型,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2013年23期 v.25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秀芳;王恩霞;南晓荣;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齐拉西酮组)25例,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利培酮组)25例,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2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在治疗前与治疗第24周末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组治疗24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量表评分,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少而轻,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总分及4个维度评分齐拉西酮组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5或<0.01)。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肯定,与利培酮比较,疗效相当,安全性优于利培酮,能促进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2013年23期 v.2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米俊辉;
目的:调查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肾结石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结石直径小于2.0cm,对照组患者的结石直径大于2.0cm。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2%,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7.7%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方法可以有效治疗肾结石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2013年23期 v.25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秦胜民;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所致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2010~2012年收治的58例脑出血所致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BI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价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能明显提高脑出血所致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3年23期 v.25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莹;
目的:探讨电子血压计与水银柱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结果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14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电子血压计及水银柱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数值作对照,观察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相关性。结果:两种血压计测量的收缩压相关性呈高度相关(r=0.901,P=0.000),电子血压计测量均值明显高于水银柱台式血压计均值(t=-10.39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量的舒张压亦呈高度相关(r=0.710,P=0.000),两种血压计测量结果相差很小(t=1.522,P=0.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血压计和水银柱台式血压计在血压正常范围内测定结果一致性高度相关,准确性好,符合临床需要;在血压偏高或者偏低时以水银柱台式血压计测量为准。电子血压计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水银柱台式血压计。
2013年23期 v.25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秀珍;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依那普利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方案)和对照组43例(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5%,不良反应发生率4.5%,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预后效果。
2013年23期 v.25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来恒;陈建建;
目的:探讨可必特(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抗炎、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治疗5天,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肺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及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23期 v.25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海燕;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以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全院住院精神病患者做调查,并以SPSS17.0做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胸腔积液,与贫血、肺结核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两者的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胸腔积液的发生与器质性疾病尤其是结核以及贫血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例较高。在临床处理中需经常关注精神病患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检查,同时需改善伙食、增加锻炼等。
2013年23期 v.25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志良;刘梅香;
目的:探讨采用系列手法矫正和石膏固定矫正、经皮跟腱切断术、腘绳肌延长加后侧软组织松解术、穿戴膝踝足矫形器等综合矫正方法,治疗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膝屈曲畸形和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矫正、系列石膏固定矫正、跟腱切断术、腘绳肌延长加后侧软组织松解术、穿戴膝踝足矫形器等综合矫正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5例27膝屈曲型畸形:Sodergard评定14膝为优,13膝为良。41足马蹄内翻畸形:Pirani评分0~1分31足,1.5~3.0分10足。结论: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膝屈曲畸形和马蹄内翻足畸形原则上应采取综合性的矫正方法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穿戴膝踝足矫形器不仅可以辅助站立行走,也是防止膝屈曲和足马蹄内翻复发挛缩畸形的有效方法。
2013年23期 v.25 43-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光华;钟秀宏;刘兰;张春阳;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对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40例合并糖尿病的非急诊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经综合治疗未出现感染及高代谢综合征等合并症。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泌尿外科围术期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013年23期 v.25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敬海;李恒斌;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并发症。方法:选取从2008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2 032位采取心脏介入术的患者,对心脏介入术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并发症的构成以及种类。结果:65位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3.21%,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含严重心率失常、心包填塞、拔管综合征及血管内膜出现损伤等。结论: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同心脏介入术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患者在手术以前要全面的进行检查,及时的发现潜在问题,采取积极的手段对并发症进行控制,同时要制定出较为详细的抢救方案。
2013年23期 v.25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云飞;陈小鲲;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患者临床正确治疗方法,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6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患者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记录,得出结论。结果:6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良好,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内固定未出现折断、松动以及脱落等现象。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韧带损伤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2013年23期 v.25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震;
目的:探讨精神症状首发或主要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脑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脑CT、化验等临床确诊或遗传病史明确的患者脑CT检查资料,结合临床对脑CT表现征象进行分析。结果:21例HLD脑CT表现中,均有豆状核对称性低密度,10例伴尾状核对称性低密度,3例累及丘脑,5例有脑萎缩改变,累及大脑白质有3例,1例同时累及双侧丘脑及脑干。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CT具有特征性,有助于准确快速做出初步诊断,减少诊断的时间及误诊率。
2013年23期 v.25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冬梅;南姝利;
目的:通过内镜检查证明精神因素可以导致浅表性胃炎发生。方法:内镜检查和问诊相结合。对我院2001-2012年462例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问诊,了解到他们在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情绪波动,导致胃部不适前来就诊。结果:男性179例(占38.74%),女性283例(占61.26%);15~24岁者42例(占9.09%),25~39岁者397例(占85.93%),40~60岁者23例(占4.98%);3~7d发病者402例(占87.01%),8~15d发病者48例(占10.39%),16~30d发病者12例(占2.60%);病变部位:以胃体中、下段为主,共357例(占77.27%),胃窦部105例(22.73%)。结论:由于精神因素引发的浅表性胃炎中女性多于男性,且青壮年居多。
2013年23期 v.25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陆金宇;
目的:探索观察支撑喉镜治疗下咽及喉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鞍山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9例咽及喉腔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合本研究显示:梨状窝乳头状瘤的患者有5例,会厌喉面乳头状瘤的有4例,均经过治疗后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无并发进食困难;会厌囊肿的有30例,均治愈,平均出血10~20ml;喉息肉的患者有40例,均治愈,平均出血0.1~2ml;囊肿和息肉者均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误吸、窒息等并发症。结论:支撑喉镜治疗下咽及喉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好,具有准确、痛苦小、出血少、不易复发等优势,是治疗咽及喉腔良性病变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年23期 v.2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熊志强;
目的:分析与探讨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接受围术期药学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用药方法。对于两组患者的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合理性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以了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的价值。结果:采用围术期药学干预的观察组其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用药合理性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对于患者预防术后感染、促进身体康复、降低住院费用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2013年23期 v.25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涛;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锦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7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手术治疗者术中均见明显脑组织挫伤及水肿,减压后受压脑组织恢复良好,脑搏动良好,术后死亡1例为原发脑干损伤,其余治愈;延期手术患者术中减压后多数见脑组织恢复不理想,脑搏动差,术后死亡3例,未死亡患者也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2013年23期 v.25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孟庆平;武京学;卢文彩;高新;武书娴;孟伟;
目的:通过静滴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疼痛发生情况及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方法:从住院的患者中抽取低钾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充钾(对补钾量较多的患者,也可在先使用3~5瓶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的情况下,剩余钾由10%氯化钾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补齐);对照组:使用10%氯化钾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置成0.3%的浓度进行滴注。结果:对照组中,有9例出现疼痛,占45%,无疼痛的占55%,2例被迫停药10%;在观察组中,有9例出现疼痛占15%,无疼痛的占85%,1例被迫停药占1.67%。结论:使用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补钾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明显优于10%氯化钾稀释溶液。
2013年23期 v.25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吕爽;罗春霞;黄涣新;高海龙;崔洪梅;李德生;高帅;曹丽;
目的:分析讨论躯体功能障碍癔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5例躯体功能障碍癔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结果:不良的外界暗示或精神因素、自我暗示等都能够引起癔症的发病,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即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注射液20ml和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或肌肉注射10~20ml地西泮,同时加上针灸穴位治疗,有良好治愈效果。结论:癔症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甚至症状消失。
2013年23期 v.25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霜;钟秀宏;张春阳;刘兰;
目的:针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肛周脓肿围手术期的危险性,探讨营养干预的积极作用。方法:依据文献报道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围手术期外科营养的必要性,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肛周脓肿围手术期进行营养干预,包括对其营养状态判定,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治疗。结果:经过上述营养干预后,使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行手术的患者能够较安全的度过危险期。结论:对于中老年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处于围手术期的患者,肛肠科医生在重视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该重视外科营养支持。
2013年23期 v.25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爱红;
目的:观察连续超声波结合牵伸治疗脑卒中或者脑外伤所致下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或脑外伤所致下肢肌痉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牵伸治疗,观察组在牵伸治疗基础上增加连续超声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42.5%,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12.5%,治疗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超声波结合牵伸治疗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或脑外伤所致下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2013年23期 v.25 6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文娟;宋振华;
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终日忧心忡忡,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常有自责自罪观念;认为自己丧失工作能力,成为废人,或对微不足道的小事加以夸大,并罗列种种罪名,出现消极观念——自杀行为。据资料统计,抑郁症患者自杀率为4%~10.6%,其中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高达26.4%。自杀企图和行为是住院抑郁症患者最危险的而且是最常见的症状,因此预防防范自杀行为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对抑郁症住院患者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甚至杜绝自杀行为的发生率。
2013年23期 v.25 6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永刚;
目的:对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研究的方法,检索到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共128篇,删除没有明确说明随机分配方法的RCT研究论文69篇,仅对剩余的59篇文献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7篇RCT共425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将针灸组和药物组进行对比,比值(OR)为3.25,95%的置信区间[2.50,5.05],P<0.0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可能有效,目前还不能明确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2013年23期 v.25 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兰花;
精神科患者由于其疾病性质的特点,相对于其他临床科室所存在的护理风险更多、危害更大。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精神科在护理风险评估方法和护理干预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2013年23期 v.2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鹏;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指除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氯氮平以外的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在精神科临床上使用时间较短的新药。本文总结上述几种新药在临床使用中对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一些报道。
2013年23期 v.25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海英;
药学心理学是以药学、心理学作为基本理论的一门学科,是通过非药物自身信息对患者进行刺激,以获得治疗效果的学科。通过将药学管理与疾病诊断、临床治疗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药学技术的服务质量,也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对药学保健过程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不断提高药学心理学的重视程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013年23期 v.25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倩;
本文对龙胆苦苷临床配伍以及药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近3年间的各类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对龙胆苦苷的理化性质、结构、成分以及药理作用加以总结,探讨其临床应用。龙胆苦苷抗炎镇痛效果良好,同时具有健胃养胃以及保肝利胆等效果;在机体内可快速分布、消除以及排泄。龙胆苦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新药物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2013年23期 v.25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万佳红;
<正>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肿瘤患者血液或体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以及预后评价均具有一定的价值[1]。
2013年23期 v.25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红梅;
目的: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方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成立活动小组,制订活动方案,科学考核评价。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护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3年23期 v.25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符娟;张富松;
目的:调查开封地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采用WHOQOL-100量表中文版、心理健康量表(PHI)、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开封8所医院310名护士的心理健康、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做相关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生存质量方面,与常模比较,6个领域和总健康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性领域4个领域,在精力与疲倦、睡眠与休息、独立性领域、性生活、休闲娱乐活动5个层面护士得分均低于常模,其他高于常模(P<0.05和P<0.01)。②心理健康方面,在躯体化、抑郁、焦虑3个方面护士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和P<0.01)。③焦虑方面,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封地区被测试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对其生存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护士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护士生存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使护士能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情绪更好的进行工作。
2013年23期 v.25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石红;刘平;刘艳红;张永红;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实行安全管理法,找出静脉留置针应用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地制定并实行相应的护理标准和制度。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患者120例,60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安全管理法,60例不采用安全管理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行安全管理后静脉炎、堵管及脱管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等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安全管理法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率并改善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2013年23期 v.25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巧玲;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男性患者吸烟现状及原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控烟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60例精神科住院男性吸烟患者病例资料,采用Russell(RRSQ)吸烟原因问卷评估患者吸烟的原因,通过3个月的控烟管理和护理干预,用NOSIE观察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状况。结果:精神科男性吸烟患者RRSQ问卷中社会心理维度的享乐分量表得分最高,其次是药理维度的成瘾分量表得分;3个月后NOSIE观察量表中吸烟的男性患者研究组总分和总积极因素分均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精神科吸烟患者的行为不宜采取强制和突然中断方式,而是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控烟措施,结合工娱治疗、健康教育等正性强化措施,采取循序渐进,先减烟后戒烟的方法。
2013年23期 v.25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春;
目的:探讨妇科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住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2013年23期 v.25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易国萍;朱小英;宋小青;
人体力学是应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和有关的定律以及相关的机械运动原理,研究人体产生的各种活动的科学。正确、适宜的人体力学为既可减少自身体力消耗和疲劳,防止肌劳损,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减少患者痛苦,保证患者安全、舒适[1]。笔者于2010年9月赴日本冈山学习了日本的介护技术后,在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床上移动介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介绍日本移动介护技术及探讨移动介护技术中人体力学的应用。
2013年23期 v.25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瑞霞;
本文主要介绍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护理中采用电子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的现状和体会。自开展电子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以来,不但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更加有利于病患的康复与治疗,同时也推动了精神科优质病房的建设与开展,值得推广。
2013年23期 v.25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益;
目的:总结46例颈肩腰腿痛中年女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针对46例颈腰痛中年女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后使得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达到98.5%。结论:通过对颈腰痛中年女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恢复健康。
2013年23期 v.25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艳俭;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为2013年1月-2013年6月住院的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他们住院期间对其实施标准化、全面、系统化整体护理,并按照护理路径标准程序实施。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治疗护理效果。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疗效好坏除与手术技术优劣有关外,还与术后护理密切相关。通过精心护理,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髋关节恢复良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2013年23期 v.25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伟红;刘立志;
目的:调查心理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11月首次在我院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住院的164名精神疾病患者,症状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82例,实施心理护理)和对照组(82例,一般护理)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调查,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予心理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SDSS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社会功能恢复良好。两组之间SDSS各因子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疾病的康复。
2013年23期 v.25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杨芳;付锐;
目的:探讨与聋哑精神病患者的接触技巧与护理。方法:分析9例住院聋哑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运用接触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操作顺利实施。结论:聋哑精神病患者护理有其特殊性,运用接触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2013年23期 v.25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满会娟;
目的:总结和创新改善对老年人的普外手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间手术治疗的58名老龄患者,患者术后均选择住院治疗方式,护理中总结出患者常见的临床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以及由护理工作产生的良性影响。结果:良好的术后护理对老年患者的伤口愈合、身体恢复、术后生活等级测评、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均有较为显著的帮助作用。结论:高效的、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术后护理内容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结果,提升患者的身体机能。
2013年23期 v.25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