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临床研究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评价

    张晓洁;杨艳;马艳青;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0.00%(21/30),与对照组的53.33%(16/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与对照组的13.33%(4/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XELOX方案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疾病控制效果确切,并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未明显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02期 v.3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张坤;

    目的:观察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UP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手及右手1 min限时运动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0 m步行折返起立耗时及转弯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2020年02期 v.32 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效果

    李巧玲;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E,CD4~+、CD8~+、CD4~+/CD8~+],以及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IL-17、IL-33]水平。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胸部X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G、IgM、IgE,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ESR、PCT,IL-2、IL-6、IL-10、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清CRP、IL-6、PCT表达水平。

    2020年02期 v.3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25-羟维生素D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水平观察

    尉进茜;赵天娇;赵辉;张倩;王晓霞;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25-羟维生素D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水平。方法:选取984例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胎龄将其划分为三组:<34周组、34~37周组和≥37周组;另按照出生体质量将其划分为三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组(<1500 g,VLBW组)、低出生体质量组(≥1500且<2500 g,LBW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2500~3999 g,NBW组)。比较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25-羟维生素D与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胎龄<34周及胎龄34~37周新生儿的25-羟维生素D、血钙、血磷水平明显低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W组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明显高于NBW组,NBW组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明显高于VL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W组血磷水平明显高于LBW组和VLB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量各组血清镁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钙、磷水平随胎龄增加而增高,而25-羟维生素D、钙在低体质量新生儿中水平最高,磷水平在正常体质量新生儿中最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在足月胎龄和正常体质量新生儿中最高,血清镁水平与胎龄及体质量无相关性。

    2020年02期 v.3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

    张雪;

    目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研究组采取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与对照组的95.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

    2020年02期 v.32 13-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雷米普利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李静静;

    目的:探究雷米普利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老年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两组均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雷米普利治疗,研究组采用雷米普利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水平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氮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普利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采用雷米普利治疗,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NT-pro-BNP水平,从而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2020年02期 v.3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观察

    王雪;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9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并注射复方丹参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中心静脉压等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右室射血分数、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PTT、P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TT均明显延长,且观察组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抗凝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02期 v.3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类型通便药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

    李影;李冬;时慧;刘思佳;王凤芝;王曦;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通便药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25例。A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B组采用莫沙必利+乳果糖治疗,C组采用莫沙必利+非比麸治疗,D组采用莫沙必利+非比麸+乳果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四组一日排便频率、排便量、大便性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C、D组排便频率、排便量以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A组;C、D组大便性状Bristol分级好于A、B组;B、C、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非比麸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2020年02期 v.3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尤瑞克林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闫斌;刘素梅;朱明振;张盼盼;李卫君;刘远洪;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8例2型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再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8%,高于对照组的6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糖尿病伴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2期 v.32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效果

    寇威;刘蔚;孟庆江;赫锦锦;于贞贞;宋志明;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DL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为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下肢动脉内径及血流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下肢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DLASO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加下肢动脉内径和血流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2020年02期 v.3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颜扬航;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瘙痒症状评分、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瘙痒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瘙痒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及临床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

    2020年02期 v.3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放射性131I联合甲巯咪唑、雷公藤多苷治疗甲亢的效果

    王瑞瑞;

    目的:探讨放射性~(131)I、甲巯咪唑、雷公藤多苷三药联合治疗甲亢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放射性~(131)I+甲巯咪唑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碘甲状腺氨酸水平为(4.9±0.7)nmol/L,四碘甲状腺氨酸水平为(136.4±5.2)nmol/L,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为(602.1±32.5)μ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为(10.8±1.23)pmol/L,游离总甲状腺素水平为(34.5±2.7)p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1.2)nmol/L、(172.8±7.5)nmol/L、(496.3±24.8)μmol/L、(17.2±1.5)pmol/L和(42.8±2.1)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131)I、甲巯咪唑、雷公藤多苷三药联合治疗甲亢,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

    2020年02期 v.32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比较

    邓杰;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8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2020年02期 v.3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ICU患者接受肠内营养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

    樊聪智;

    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接受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68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喂养是否耐受分为对照组(喂养耐受)39例与观察组(喂养不耐受)29例,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ICU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结果:ICU患者年龄≥60岁、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体温>38.5℃、口服钾制剂属于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而血清白蛋白(ALB)>35 g/L为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药物使用、体温、ALB水平与ICU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关系密切,临床应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

    2020年02期 v.3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

    潘凯;徐海波;刘洋;刘磊;

    目的:观察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6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0例,研究组接受PVP治疗,对照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水平,随访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分、残余尿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IPSS评分、残余尿量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IPSS评分、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2020年02期 v.3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于巍巍;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重症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引流,研究组则实施早期腹腔置管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RP、IL-10、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8 d时,研究组继发腹腔感染率、死亡率分别为4.76%、2.38%,低于对照组的21.43%、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SAP治疗中应用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可增强疗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死亡率、继发腹腔感染率。

    2020年02期 v.3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在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

    杨健林;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在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为(80.84±9.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6±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可提高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AOFAS踝-后足优良率和术后1年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治疗。

    2020年02期 v.32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与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邢志合;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与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复位后Gissane角与Bohler角,以及跟骨宽度与跟骨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nders Ⅳ型骨折复位后Gissane角及Bohler角均小于对照组,跟骨宽度大于对照组,跟骨高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与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均为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式,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适用于SandersⅡ型、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而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则更适用于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患者。

    2020年02期 v.32 44-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奈达铂联合雷替曲塞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孙梦喆;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雷替曲塞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9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研究组给予奈达铂联合雷替曲塞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局部控制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研究组1年生存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雷替曲塞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提高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效果优于单纯放疗。

    2020年02期 v.3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张新新;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全身麻醉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拟行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基于超声引导的TAPB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Riker镇静和躁动(SAS)评分,术后多个时点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即刻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oll样受体2(TLR2)水平、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超声引导的TAP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围术期麻醉、镇痛及术后恢复效果,减少术中麻醉药的用量,有效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可以实现早期气管拔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2020年02期 v.3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水平及妊娠结局影响

    李彩娟;

    目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分析患者的封闭抗体(BA)水平变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BA水平以及妊娠结局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A转阳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封闭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干扰素(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成功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仅可以促进BA转阳,改善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还可以提高分娩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20年02期 v.32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药物保守治疗与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保留输卵管的效果比较

    郭珺;

    目的:比较药物保守治疗与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对异位妊娠保留输卵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74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侧输卵管再通率,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水平,治疗前后患者卵巢功能(睾酮、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侧输卵管再通率为72.97%(27/37),与对照组的75.68%(28/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睾酮、促卵泡素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8.11%(3/37),与对照组的8.11%(3/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保守治疗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保留输卵管的效果相当,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020年02期 v.3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双球囊导管与地诺前列酮对羊水偏少足月孕妇的引产效果比较

    柳阳;

    目的:比较双球囊导管与地诺前列酮对羊水偏少足月孕妇的引产效果。方法:选取80例羊水偏少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双球囊导管促进宫颈成熟,对照组采取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比较两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变化、引产总有效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Bisho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常胎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羊水偏少孕妇采用双球囊导管引产,可有效改善宫颈条件,提高引产总有效率,降低异常胎心发生率。

    2020年02期 v.32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效果

    郑坚;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纯音听阈值及耳鸣残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纯音听阈值、耳鸣致残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2020年02期 v.32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氢氧化钙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邬艳;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根尖周炎、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粘固粉实施根管封药再行根管充填方法,研究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实施根管封药再行根管充填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4、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根管治疗中采用氢氧化钙糊剂的疗效优于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粘固粉治疗疗效。

    2020年02期 v.32 62-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精神卫生

  • 双相Ⅰ型躁狂发作血清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张佳佳;周晓琴;王龙;芮琴琴;

    目的:分析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1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组对象,纳入同期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人33名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估两组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CB总分及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词语学习、视觉学习、推理和问题解决各认知领域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r=-2.895,P<0.05)。结论: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尿酸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尿酸可能是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2020年02期 v.32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精神卫生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精神状态的改善效果

    王金明;

    目的:探究精神卫生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精神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56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干预,观察组行精神卫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卫生以及工作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精神卫生综合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促进康复。

    2020年02期 v.32 68-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王海龙;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认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8周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的不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效果。

    2020年02期 v.3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吴康;

    目的:探究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氯丙嗪+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较好。

    2020年02期 v.32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团体心理治疗联合家庭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赖高平;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2)与观察组(n=23),对照组接受家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SES、SAQ、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QL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近6个月复发率4.35%,低于对照组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上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程度及社会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降低复发率。

    2020年02期 v.3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度洛西汀、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

    石雅娟;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采取度洛西汀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情绪、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效果好于舍曲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且安全性高。

    2020年02期 v.3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临床康复

  • 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吕梦丹;

    目的:观察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接受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口肌训练。康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语言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Gesell发育量表语言发育商(DQ)值及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esell发育量表语言DQ值及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操作能力DQ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语言认知训练相比,口肌训练结合语言认知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2020年02期 v.32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祝娜;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

    2020年02期 v.32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补阳还五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出血的效果

    姜文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GF-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sICAM-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效果较佳,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血清IGF-1、sICAM-1水平。

    2020年02期 v.3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对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王馨;王丽;

    目的:探究针刺对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厚度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斑块厚度、内膜厚度、狭窄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斑块厚度、内膜厚度、狭窄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联合针刺治疗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好。

    2020年02期 v.32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检验与影像

  • 不同检测方法在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孙秀华;李莹;孙娇;孙炳奇;

    目的:比较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简称"Xpert")、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及液体培养方法在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166例疑似骨结核患者的脓液标本,分别进行分枝杆菌液体培养(MGIT960培养)、Xpert与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对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液体药敏为金标准,评价Xpert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高于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和MGIT960培养法,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的敏感度高于MGIT960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GIT960培养为标准,Xpert的敏感度高于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pert与荧光PCR熔解曲线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液体药敏为金标准,Xpert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利福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80.0%和100%,两种方法与金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为0.872。结论:Xpert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在骨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均优于液体培养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020年02期 v.32 90-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比较

    魏霞丽;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诊断,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效能,并分析超声图像特点。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且经阴道超声诊断声像图表现优于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具有检出率高,声像图表现好的优势。

    2020年02期 v.3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ELISA法和NAT联合检测降低经血传播感染性疾病风险的效果分析

    罗纯生;刘静;

    目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联合核酸检测(NAT)降低经血传播感染性疾病风险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72 764例献血者血液样本,并进行ELISA法和NAT关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检测。结果:在72 764献血者中,血清学指标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有782例(1.07%),合格的有71 982例(98.93%);ELISA法和NAT联合检测结果明显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源筛查检验中对献血者的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和NAT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临床输血时经血传播感染性疾病风险,有利于保证临床采血的质量。

    2020年02期 v.32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李季;黄震;回世德;礼宁;

    目的:观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将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分为研究组,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的声像学特征和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淋巴结边界不清、内钙化灶、长短径之比、皮质向心性增厚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血流信号分级主要为2级(70.27%),血流分布以门型(62.16%)为主。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以周边型(60.46%)为主,血流信号分级主要为3级(72.09%),两组患者间血流信号分级与血流分布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是82.86%,灵敏度是88.89%,误诊率是14.71%,漏诊率是13.04%。结论: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具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0年02期 v.32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AFP、DKK-1蛋白、GP73水平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张丽梅;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Dickkopf-1(DKK-1)蛋白、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水平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HCC患者为HCC组、76例肝细胞腺瘤患者为良性肿瘤组、7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AFP、DKK-1蛋白、GP73水平。分析血清AFP、DKK-1蛋白、GP73水平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HCC组血清AFP、DKK-1蛋白、GP73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对照组,良性肿瘤组血清AFP、DKK-1蛋白、GP7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检出HCC 63例,DKK-1蛋白检出HCC 72例,GP73检出HCC 80例,联合检测检出HCC 103例;血清AFP、DKK-1蛋白、GP73水平联合检测HCC敏感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C患者血清AFP、DKK-1蛋白、GP73水平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HCC可提高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为HCC诊疗提供指导。

    2020年02期 v.32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凝血四项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乙型肝炎相关肝癌诊断中的效能

    陈涛;

    目的:观察凝血四项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45例良性肝病者作为良性组,选取同期45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凝血四项指标水平、阳性率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肝癌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低于良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FIB、APTT、PT、TT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岩藻糖苷酶(AFU)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四项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凝血四项及肿瘤标志物单纯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四项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乙肝相关性肝癌诊断中的特异度、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凝血四项及肿瘤标志物单纯检测。

    2020年02期 v.32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呼吸内科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危险因素

    刘朝晖;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8年期间接受治疗的10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和分离,记录同一患者的不同标本进行多次分离之后的数据,运用全自动细胞鉴定仪对菌株的菌种进行鉴定,并对同一菌株进行不重复计算,最后进行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和判断。结果:285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患者的血液、脑脊液、痰液、尿液、引流液和创面分泌物,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痰液,其次是创面分泌物;在两年间,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均是最低水平,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均是最高水平,对亚胺培南、米洛环素、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中敏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院内危险因素主要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高龄及体腔穿刺置管引流。结论:呼吸内科病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于患者血液、脑脊液、痰液、尿液、引流液和创面分泌物中,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最低、敏感率最高,主要危险因素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高龄及体腔穿刺置管引流。

    2020年02期 v.32 106-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疾病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徐敏;

    目的: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7年12月78例发生妊娠期及产褥期VT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78例妊娠期及产褥期未发生VTE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Caprini风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prini分级极高危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中危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择期手术、静脉曲张、下肢肿胀、BMI≥25、需要卧床休息、手术时间>45min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曲张、BMI≥25、需要卧床休息、手术时间>45 min是妊娠期及产褥期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高危是VTE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极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低中危患者的15.26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rini血栓风险评估可有效预测孕产妇VTE的发生。

    2020年02期 v.32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唐中平;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3名药师的相关资料,门诊药房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采取常规管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精细化管理前后药师的工作效率、调剂差错率及患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后每人每日调剂量高于管理前,管理后单张处方调剂时间与候药时间均短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剂型、规格与数量总差错率为4.35%,低于管理前的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为100.00%,高于管理前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管理采取精细化管理,可提升药房工作效率及管理满意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管理模式。

    2020年02期 v.32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对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左爱平;

    目的:探讨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对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0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前(2018年1月至6月)与实施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后(2018年7月至12月)护士护理质量、患者或者家属满意度状况。结果:管理后,护士病房管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书质量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管理前,护理管理模式、工作积极性提升、能力提升满意度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2020年02期 v.32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的影响

    黄传英;王婕;陈正霞;

    目的:观察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阻训练干预,比较两组下肢肌力、平衡功能及跌倒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踝关节背屈肌力、膝关节伸肌群肌力、髋关节伸肌群肌力及稳定极限测试(L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踝关节背屈肌力、膝关节伸肌群肌力、髋关节伸肌群肌力及L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应用抗阻训练,能协助提高肌力,改善平衡功能。

    2020年02期 v.32 117-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优化急诊诊治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杨宁;尹璐;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诊治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急诊诊治流程,研究组使用优化急诊诊治流程,比较两组的死亡率、TIMI血流分级及效率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TIMI血流分级Ⅲ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球囊扩张时间、急诊室出入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使用优化急诊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冠脉介入血运再通效果,具有较高的救治效率。

    2020年02期 v.32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末节断指再植术应用动脉静脉化的临床效果

    戴岗;凌云志;李海;彭奕佳;

    目的:观察末节断指再植术应用动脉静脉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20例接受动脉静脉化再植术治疗末节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2周内患者情况。结果:动脉静脉化末节断指再植术后,重度疼痛的患者2例(10.00%),中度疼痛的患者5例(25.00%),轻度疼痛患者13例(65.00%);20例患者术后感染2例(10.00%),为治疗期间出现护理不当所致,导致末节断指处造成轻微坏死,出现肿胀3例(15.00%),出现较多水泡1例(5.00%),出现少量水泡2例(10.00%),正常者12例(60.00%),多数患者趋向于正常;20例患者(21只断指)中,15名患者(16只断指)再植成功,另外5名患者(5只断指)未能再植成功,成活率76.19%。结论:针对末节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动脉静脉化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手指血液循环,降低关节僵硬,提升康复效果。

    2020年02期 v.32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分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陈春英;鲜安福;赵风雨;

    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分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急诊分诊流程处理,观察组采用MEWS流程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分诊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WS系统运用于急诊分诊患者中,可提升分诊正确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2020年02期 v.32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营养饮食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萍;

    目的:观察营养饮食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营养饮食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BG及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饮食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营养饮食干预,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0年02期 v.32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组式健康教育对脂肪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高永霞;

    目的:观察小组式健康教育对脂肪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小组式健康教育,教育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遵医用药、合理膳食、控制烟酒、坚持运动以及控制体质量五项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掌握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小组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脂肪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相关知识掌握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0年02期 v.32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氨溴索持续湿化联合精准吸痰在ICU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孙伟生;

    目的:观察氨溴索持续湿化联合精准吸痰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ICU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湿化联合精准吸痰,研究组给予氨溴索持续湿化联合精准吸痰,比较两组湿化效果、吸痰效果、吸痰次数、每日护理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湿化适中占比高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日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持续湿化联合精准吸痰在ICU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应用可提高湿化适中占比,减少吸痰次数和护理时间,以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湿化联合精准吸痰。

    2020年02期 v.32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品管圈活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张萌;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质量、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护理应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可改善营养状况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0年02期 v.32 133-13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

    赵欣欣;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85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消极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护理,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睡眠质量。

    2020年02期 v.3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在社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岩;

    目的:观察循证理论用于社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的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6%,低于对照组的2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论用于社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较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2020年02期 v.32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琳;王群超;

    目的: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关节疼痛程度、依从性及疾病复发再入院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再入院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健康认知及依从性,降低疼痛程度及复发再入院率。

    2020年02期 v.32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胃肠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王丽;

    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护理在胃肠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肠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腹胀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期间开展手术室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利于促进肠功能恢复,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2020年02期 v.32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线英;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2期 v.32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全程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卜双;马燕;

    目的:探究对食管癌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护理质量更高。

    2020年02期 v.32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应用效果

    许原;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宁疗护,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宁疗护可以缓解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提高白蛋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0年02期 v.32 152-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教育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应用效果

    鲁智敏;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的遵医行为、生命质量及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5.21±4.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5±5.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生命质量,提高神经功能,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2020年02期 v.32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序化急救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王群;

    目的:研究程序化急救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0年02期 v.32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在老年患者慢性伤口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刘琴;

    目的:观察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在老年患者慢性伤口居家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老年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清创换药术,研究组给予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与居家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91%(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慢性伤口家居护理中采用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提高治疗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2期 v.32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医护患三位一体强化干预在断肢再植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牛静静;倪国骅;

    目的:观察医护患三位一体强化干预在断肢再植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断肢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4)。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医护患三位一体强化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效能,康复功能锻炼效果和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功能锻炼优良率为8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肢再植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应用医护患三位一体强化干预可改善患者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与自我效能,提升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2020年02期 v.32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对性护理在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

    谭美华;侯振霞;邓晶莹;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在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0例失禁相关性皮炎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予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禁相关性皮炎高危患者予针对性护理可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风险,即使患者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也可在短时间内愈合,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2020年02期 v.32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张威;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SCL-90评分与MCMQ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CL-90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CMQ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可减轻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和提高应对方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0年02期 v.32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我管理训练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冀晓征;徐可可;任林;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训练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行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训练,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生命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自我效能、低视力者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训练可有效改善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2期 v.32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后康复护理在初产妇产后中的护理效果

    韩聪聪;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护理对初产妇产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产褥期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生理康复指标及心理康复评价。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为100.00%(4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评分、晚期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宫缩痛持续时间、恶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产后21 d及产后42 d两组的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护理可提高初产产妇产后切口总愈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出血率和SD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产后护理。

    2020年02期 v.32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个体化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梁艳梅;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可促使患儿体温、咳嗽等症状尽早恢复正常,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2020年02期 v.32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正>《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半月刊)。本刊以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报道医学各学科基础与临床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本刊辟有论著、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精神卫生、临床康复、社区康复、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研究、检验与影像、调查研究、病例报告、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经验交流、护理等栏目,欢迎广大科学研究工作者、临床医疗工作者和管理者积极投稿。

    2020年02期 v.32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