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临床研究

  • 维拉帕米联合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吴冰;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联合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维拉帕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研究组SBP、DBP及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拉帕米联合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治疗冠心病快速房颤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心率,且安全性高。

    2020年03期 v.32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效果观察

    潘必树;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6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BNP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曲美他嗪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2020年03期 v.3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浆置换与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混合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

    钟胜英;

    目的:比较血浆置换与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混合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混合抗体型A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予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对照组予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水平,输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9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水平高于对照组,网织红细胞、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血次数与输血总量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与血浆置换治疗AIHA患者效果相似,但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输血更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3期 v.32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

    王永;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水平、临床疗效、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厄贝沙坦治疗。

    2020年03期 v.3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无明显情绪障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张勇;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无明显情绪障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无明显情绪障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匹维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4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痛、腹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00%(16/50),与对照组的40.00%(20/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匹维溴铵联合治疗无明显情绪障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2020年03期 v.32 12-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张艳艳;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安全性较好。

    2020年03期 v.3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

    张婵娟;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保妇康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并发症。研究组患者6个月内的复发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并HPV感染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微波治疗效果。

    2020年03期 v.32 17-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敏;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研究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获益率、客观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获益率、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化疗治疗效果和延长其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组合化疗方案。

    2020年03期 v.3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宋秀玲;葛静;杨楠;

    目的:观察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止血时间、月经量失血图(PBAC)评分、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B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E2、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无排卵型功血效果可靠,能有效纠正患者性激素水平,缩短止血时间,且安全性好。

    2020年03期 v.3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引产时机对血糖控制良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吉艳红;

    目的:探讨不同引产时机对血糖控制良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84例血糖控制良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引产时机分为两组,93例孕37~39周引产的患者设为对照组,91例孕>39周引产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良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于孕39周后进行引产可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2020年03期 v.32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疗效观察

    李晓阳;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需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无痛人工流产术,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PSV值高于对照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疗效优于传统无痛人工流产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2020年03期 v.32 27-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一次性Bakri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贺玉米;

    目的:观察一次性Bakri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10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各35例,甲组实施一次性Bakri球囊压迫治疗,乙组实施B-Lynch缝合术治疗,丙组接受一次性Bakri球囊压迫联合B-Lu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三组止血效果、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子宫恢复状况及感染状况。结果:丙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甲、乙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甲、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子宫复旧率明显高于甲、乙组,伤口感染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甲、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Bakri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可明显提升止血有效率,有效减少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且不影响子宫复旧,术后感染发生率低。

    2020年03期 v.32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聂春霞;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运动和智力发育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出生后7 d、14 d、28 d,观察组新生儿一般反应、原始反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生后3个月、6个月运动发育指数与智能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新生儿的神经功能、运动和智能水平,且安全性高。

    2020年03期 v.3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在冠心病降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孙拓;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在冠心病降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降脂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3期 v.3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

    张静;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心绞痛发作后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后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O、ET-1和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尼可地尔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安全性好。

    2020年03期 v.3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时机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刘永民;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时机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20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PCI手术治疗。根据PCI手术时机选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发病4 h至7 d实施择期PCI手术治疗的9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以发病12~24 h实施急诊PCI手术治疗的108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统计术后6个月内左室重构发生率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VEDVI、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研究组左室重构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手术较择期PCI手术效果更佳,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左室重构发生率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

    2020年03期 v.32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刘银花;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促血管生成素-1(ANG-1)、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NG-1、ET-1、VEGF、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命质量,且安全性好。

    2020年03期 v.3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清脂蛋白a、胱抑素C和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吕晓蒙;

    目的:分析血清脂蛋白a[LP(a)]、胱抑素C(Cys-C)和尿酸(UA)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月至2017年12月的1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7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设为脑梗死组,8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单纯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在金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69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LP(a)、Cys-C和UA水平,不同NIHSS评分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LP(a)、Cys-C和UA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及脑梗死组患者血清LP(a)、Cys-C和UA水平均依次升高,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增加,患者血清LP(a)、Cys-C、UA水平也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P(a)、Cys-C和UA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脂蛋白a、胱抑素C和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

    2020年03期 v.32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蔺润平;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量、脑血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肿量及脑水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脑水肿量、脑血肿量,并改善神经功能。

    2020年03期 v.3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达比加群抗凝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

    占育飞;张驰;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达比加群抗凝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房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合并房颤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组术后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达比加群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7 d、10 d时,研究组INR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循环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达比加群抗凝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PCI术后患者可提高INR达标率和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双联抗血小板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

    2020年03期 v.3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

    慈明塔;张丽娟;李明洁;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咳嗽、肺部啰音、咳痰、胸闷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2020年03期 v.32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温建伟;阮履强;

    目的:观察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抗凝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实施置管溶栓法治疗。比较两组溶栓前后患、健侧下肢膝上15 cm周径差、小腿最粗处周径差、术后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及出院后6个月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溶栓后观察组患、健侧下肢膝上15 cm周径差、小腿最粗处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观察组静脉通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PTS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置管溶栓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优于全身抗凝溶栓治疗效果。

    2020年03期 v.32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

    赵会芳;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C)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CBC急性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PFE高于对照组,呼吸道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CBC急性发作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病情转归,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增高不良反应率。

    2020年03期 v.32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王向阳;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全部手术完成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相比,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更好,创伤较小,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2020年03期 v.32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谌磊固;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TAPP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取TAPP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TAPP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虽然手术时间长、手术费用高,但其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促进恢复。

    2020年03期 v.32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康复及精液质量的影响

    王耀锋;蒋曙光;龚砚超;邵世营;王方;李元锴;

    目的:观察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术后康复及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V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9例行开放式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照组),49例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精子浓度、a+b级精子比率及正常形态精子比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精子浓度、a+b级精子比率、正常形态精子比率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能在改善患者精液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3期 v.3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新辅助化疗后行肿瘤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效果分析

    李文超;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及术后常规化疗,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参数指标、肿瘤细胞理想减灭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肿瘤理想减灭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38.1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化疗周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腹水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可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效果,提高肿瘤细胞理想减灭率,改善患者手术耐受性。

    2020年03期 v.3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介入治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

    黄海;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08%,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甲胎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予介入治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相关指标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2020年03期 v.3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王艳;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应用达英-35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睾酮)、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降低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的效果优于单纯达英-35治疗效果。

    2020年03期 v.32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薛原;

    目的:研究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复常时间、咳嗽、肺部啰音、肺部病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IgA、IgM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4%与对照组17.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应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加快症状消退,改善免疫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2020年03期 v.3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

    张功亮;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气促、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气促、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2020年03期 v.3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滚轮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

    向金山;

    目的:观察超脉冲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联合滚轮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滚轮微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瘢痕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滚轮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瘢痕量表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滚轮微针治疗效果。

    2020年03期 v.32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易本平;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口腔修复患者,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2020年03期 v.32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

    李娟娟;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患眼数38只)和观察组(患眼数36只)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及术后1、3个月泪道通畅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3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泪道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优于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

    2020年03期 v.32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

    王毅;

    目的:观察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气骨导差与气导听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骨导差、气导听阈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病情。

    2020年03期 v.32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精神卫生

  • 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噎食中的应用

    郑海英;李博;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噎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未进行风险管理的1512例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对照组,进行风险管理的1872例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噎食发生状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噎食发生率为0.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噎食痊愈,1例吸入性肺炎;对照组12例噎食痊愈,5例吸入性肺炎,2例急性呼吸衰竭,2例喉头水肿。结论:通过实践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制定评估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地促使系统、科学、安全、有效和实用相统一的体系形成,能有效降低噎食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存活率。

    2020年03期 v.3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康复

  • 头皮针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元芳芳;陈惠军;康天;李芳;田金富;赵卫东;付惠玲;刘娴;宋舜意;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单一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头皮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肌张力、临床疗效及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张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肢体康复训练疗法相比,头皮针联合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更显著,可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2020年03期 v.32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生命质量评分的影响

    于靖;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生命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与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康复措施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情况,促进机体代谢,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020年03期 v.32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个体化运动康复计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王蓬勃;赵希朋;耿浩;位磊;孟令波;

    目的:观察个体化运动康复计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CHF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运动康复计划。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康复进程、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生命质量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52/56),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LAD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AD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运动康复计划应用于CHF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心功能,缩短康复进程,提高运动耐力。

    2020年03期 v.32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张海波;李运丽;艾景雪;高瑞;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同时配合行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HRV。结果:入院时,两组24 h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内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正常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SDNN、SDANN、RMSSD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促使AMI患者PCI术后HRV改善。

    2020年03期 v.32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刘烈;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联合针剌治疗,观察组采取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随访1个月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2个月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痂时间、皮损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效果优于西药联合针剌治疗。

    2020年03期 v.32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

    郑丽;蔡舟君;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12月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就诊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h 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及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对症治疗。

    2020年03期 v.32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芪仙鹤草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李辉;

    目的:观察黄芪仙鹤草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甲硝唑﹑思密达、康复新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黄芪仙鹤草汤进行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仙鹤草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2020年03期 v.32 108-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检验与影像

  • 双多普勒超声评估胎儿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米荣;

    目的:分析双多普勒超声评估胎儿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产前检查疑似胎儿心律失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实施双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计算双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计算其对不同类型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双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85%(123/127)、95.89%(70/73)、96.50%(193/200);以产后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准,双多普勒超声对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等类型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8%(46/49)、92.59%(25/27)、95.00%(19/20)、94.12%(16/17)、92.86%(13/14)。经一致性分析,双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29。结论:双多普勒超声可对胎儿心律失常予以灵敏准确检出,可作为胎儿心律失常筛查的主要手段。

    2020年03期 v.32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层螺旋CT在肝脏血管肉瘤和血管瘤鉴别诊断检测中的影像学特点

    葛欣;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肝脏血管肉瘤(PHA)和血管瘤(CHH)鉴别诊断检测中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例PHA患者和30例CH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PHA组(9例)和CHH组(30例),两组均进行上腹部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比较两组结节的平均密度均匀度、边界清晰度、强化位置等影像学特点。结果:PHA组共检出25个肿瘤结节,CHH组共检出44个肿瘤结节;PHA组结节的平均密度不均匀度、边界不清晰度、非周边强化位置及动静脉短路占比均明显高于CH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肝脏血管肉瘤患者检测中,肿瘤结节的平均密度不均匀度、边界不清晰度、非周边强化位置和动静脉短路占比均高于血管瘤患者。

    2020年03期 v.32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田国良;

    目的:分析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诊断,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分析CT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及对不同类型的检出率。结果:CT检查对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3.22%(55/59),敏感度为91.53%(54/59),特异度为85.71%(6/7);CT诊断对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及导管内原位癌的检出率与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能有效诊断出不同类型乳腺癌,可优先选择。

    2020年03期 v.32 116-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血风险预测中的作用

    孙孟甜;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血风险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乙肝早期未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D-D水平及凝血四项检测,比较两组凝血四项[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D-D水平,统计失代偿性肝硬化、代偿性肝硬化TT、APTT、FIB、PT、D-D水平,并对比凝血指标异常组的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T、APTT、PT和D-D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性肝硬化TT、APTT、PT和D-D水平高于代偿性肝硬化,FIB水平低于代偿性肝硬化;观察组60例患者,出血19例,TT、APTT、PT、FIB和D-D异常患者出血率均高于非异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TT、FIB、APTT、PT、D-D水平与乙肝早期未肝硬化患者存在显著差异,且凝血四项有助于预测患者出血风险,可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2020年03期 v.32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X线对非典型性肺结核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刘庆生;

    目的:探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X线对非典型性肺结核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疑似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胸部X线、CT检查,比较胸部X线、CT及两者联合诊断非典型性肺结核类型和病变部位的准确率。结果:胸部X线与CT联合诊断非典型性肺结核类型的准确率为91.40%,分别高于X线与CT单独诊断的46.24%和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X线及CT联合诊断非典型性肺结核病变部位的准确率为95.70%,分别高于X线与CT单独诊断的70.97%和8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部CT与X线联合诊断非典型性肺结核,可提高疾病类型和病变部位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20年03期 v.32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颅脑超声检查在高危新生儿颅内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索光璐;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检查在高危新生儿颅内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0例高危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颅脑超声检查,以磁共振检查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颅脑超声检查对高危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效能,观察颅脑超声检查的具体表现。结果:颅脑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5.67%,特异度为97.01%,敏感度为93.98%。结论:颅脑超声检查能够实现高危新生儿颅内疾病的早期诊断,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度高,可视作早期筛查新生儿颅内疾病的有效手段。

    2020年03期 v.32 123-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学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史业成;

    目的:分析血清学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疑似脂肪肝者,均予血清学指标检测和B超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学指标诊断为脂肪肝31例,非脂肪肝11例。B超诊断结果中,脂肪肝32例,非脂肪肝10例。血清指标诊断结果和B超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应用血清学指标检验能有效分析病情,其检查效果和B超相当。

    2020年03期 v.32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医院管理

  • 浅谈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在不合理用药现状中的作用及建议

    黄伟;段彦彦;

    目的:研究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在不合理用药现状中的作用及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接收的2564条输液医嘱,统计其中的不合理医嘱条数,分析不合理医嘱的原因,并提出建议。结果:2564条输液医嘱中存在83条不合理医嘱,所占比例为3.24%;经分类统计后,发现导致不合理医嘱的原因主要有药品配伍有误(27条,32.53%)、溶媒选择不当(35条,42.17%)、给药剂量不当(21条,25.30%)。结论:药品配伍有误、溶媒选择不当、给药剂量不当是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但通过加强PIVAS药师医嘱审核,可以减少用药错误,确保用药安全性。

    2020年03期 v.3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斯棋;

    目的:观察信息化追踪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是否应用信息化追踪管理系统,选取2019年1月至6月应用常规消毒供应室中心器械管理阶段回收的855件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阶段回收的930件器械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器械管理成果。结果:研究组器械有效验收率、清洗质量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与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器械灭菌后湿包率、术后器械损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使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效果得到保障,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

    2020年03期 v.32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

  • 微信平台联合JITT教学法在ICU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

    金丽霞;郑丽华;王彦芬;凌碧珍;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联合适时模式(JITT)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ICU)护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ICU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微信平台联合JITT教学法,比较两组学习效果、时间安排效率及能力提升度。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及专科护理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时间安排效率评分为(86.17±9.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9±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联合适时模式教学法应用在ICU护生实习中,可提高理论、技能操作及时间安排效率,提升综合能力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传统教学法的效果。

    2020年03期 v.32 132-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浅谈放射性肠炎的中医药治疗

    郭军锋;

    放射性肠炎是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标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肠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包括中药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针灸、推拿疗法、艾灸疗法、耳穴疗法等,本文就此进行归纳小结,以供临床参考。

    2020年03期 v.32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音乐镇痛分娩导乐干预对产妇结局及分娩自我效能的影响

    黄文峰;李芳芳;

    目的:观察音乐镇痛分娩导乐干预对产妇结局及分娩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前护理与分娩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音乐镇痛分娩导乐干预,比较两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分娩自我效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自然分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分娩自我效能评分、分娩结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分娩自我效能评分、分娩结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镇痛分娩导乐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健康结局,并提高分娩自我效能。

    2020年03期 v.32 137-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优化急诊预检分诊在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冯雪连;谢燕梅;

    目的:观察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在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的30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急诊分诊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48)和观察组(n=152),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预检分诊,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比较两种分诊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分诊评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诊挂号时间少于对照组,分诊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预检分诊应用于患者分诊过程中,可减少分诊评估时间和分诊挂号时间,有助于提高分诊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年03期 v.32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优质护理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

    段花丽;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10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年03期 v.32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舒适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吴茜;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生命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和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年03期 v.32 144-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胡洋;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待分娩的22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名。对照组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予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与疼痛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及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减轻分娩疼痛,促进母婴健康。

    2020年03期 v.32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父母学堂干预对晚期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朱宏瑞;崔岢丰;胡凤;刘莎莎;

    目的:观察新父母学堂干预对晚期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微量肠内喂养及口腔运动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新父母学堂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长发育指标水平、母乳喂养率、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晚期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后第3个月体质量、身高、头围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量肠内喂养、口腔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开展新父母学堂,有利于提高晚期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更好地促进晚期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2020年03期 v.32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健丽;

    目的:探析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8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及通气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0年03期 v.32 153-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痛穿刺技术对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关玉;方芳;张洁;

    目的:探讨无痛穿刺技术对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52例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静脉穿刺输液,观察组患儿行无痛静脉穿刺输液,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患儿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儿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穿刺技术用于静脉输液患儿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升其配合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2020年03期 v.32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整体护理模式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翟晓晨;李珂;徐慧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模式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臀红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退热、止吐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臀红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秋季腹泻患儿的康复,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儿生命质量,预防臀红发生。

    2020年03期 v.32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频震荡排痰机与人工叩击排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蔡锡群;

    目的:比较多频震荡排痰机与人工叩击排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人工叩击排痰辅助治疗,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舒适率、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舒适率和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辅助治疗及护理中采用多频震荡排痰机,可更好的促进痰液排出,利于病情恢复,缩短疗程,提高患儿舒适率及家属满意率,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措施。

    2020年03期 v.32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全面化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王燕玲;

    目的:探讨全面化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老年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面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FEV1和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结果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GRQ各项评分和总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化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2020年03期 v.32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院结合家庭康复模式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杜利利;

    目的:观察医院结合家庭康复模式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院结合家庭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命质量、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医院结合家庭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且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0年03期 v.32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高秋峰;高荣菊;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生命质量、营养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社会关系、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生理因素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和预见性护理联合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中,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020年03期 v.32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彭尹咏;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行个性化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患者骨折肿胀指数、骨折疼痛指数、骨关节活动指数。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骨折肿胀、疼痛及骨关节活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骨折肿胀、疼痛及骨关节活动指数均较护理前改善,且研究组骨折肿胀指数、骨折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骨关节活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个性化护理的同时为骨折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骨折患者满意度,减轻疼痛不适感,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2020年03期 v.32 172-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对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效果

    刘倩;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诊阑尾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水平(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腹腔脓肿以及盲肠脓肿)。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阑尾切除术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2020年03期 v.32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正>《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半月刊)。本刊以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报道医学各学科基础与临床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本刊辟有论著、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精神卫生、临床康复、社区康复、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研究、检验与影像、调查研究、病例报告、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经验交流、护理等栏目,欢迎广大科学研究工作者、临床医疗工作者和管理者积极投稿。

    2020年03期 v.32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