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基础研究

  • HSF1与XAF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文超;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与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收集其新鲜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38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行刮诊治疗,收集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染色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SF1与XAF1基因表达,分析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组HSF1阳性表达率为73.68%,高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F1表达阳性者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与表达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XAF1阳性表达率为28.95%,低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XAF1表达阳性者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与表达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SF1与XAF1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HSF1与XAF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异常表达,且两者呈负相关,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0年04期 v.3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周血血清封闭抗体及Th类细胞因子水平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影响

    马宝亮;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清封闭抗体及Th类细胞因子水平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62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早孕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122例受检者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FIBF)、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IL-2、TNF-α及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10、FIB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F、IL-2、TNF-α、IFN-γ、IL-10等指标水平均对孕妇有一定影响,FIBF、IL-10水平较低,IL-2、TNF-α、IFN-γ水平较高的孕妇易自然流产,故可将其作为预测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指标。

    2020年04期 v.3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血清hs-CRP、BNP、cTnI及UA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邵俊峰;梁冰;吴静;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尿酸(UA)水平检测在心力衰竭(HF)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9例HF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心功能分级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hs-CRP、BNP、cTnI及UA检测水平,并分析在HF诊治中的意义。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BNP、cTnI及UA水平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增高;NYHAⅠ级患者的血清hs-CRP、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Ⅰ级患者的血清cTnI及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BNP、cTnI及UA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诊治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2020年04期 v.32 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蔺润平;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治疗安全性较高。

    2020年04期 v.3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强度抗凝在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治疗中的效果

    史晓甜;杜康彭;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抗凝在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强度抗凝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强度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水平、各项凝血指标水平、治疗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强度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D-二聚体及各项凝血指标水平,显著降低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

    2020年04期 v.32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效果

    刘亚;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4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多巴丝肼与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予多巴丝肼与盐酸美金刚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量表评分及神经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DL、MMSE及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UPD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RK7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NT-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中具有显著疗效,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改善神经与炎性因子水平。

    2020年04期 v.3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张世全;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剂量(250 mL,20%浓度)甘露醇治疗,研究组予低剂量(125 mL,20%浓度)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疾病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2020年04期 v.32 16-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吴颖;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4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予单纯抗结核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抗结核化疗比较,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020年04期 v.3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艾普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谢爽;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艾普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瑞巴派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泌素及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胃泌素及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普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较佳,可提高患者的胃泌素及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并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4期 v.32 21-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管状胃与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效果比较

    孙伟锋;

    目的:比较管状胃与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58%(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中应用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术后尽快恢复。

    2020年04期 v.3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切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冯明;

    目的:探讨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切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施行分期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施行一期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的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手术用于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患者中,可达到与分期手术相当的肠梗阻治疗效果、淋巴结清扫效果,还具有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加快术后恢复等优势,不会增加吻合口瘘发生。

    2020年04期 v.32 26-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杨明利;

    目的:比较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9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疗效相当,但外固定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孙美秋;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效果。方法:选取44例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结合水囊压迫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优良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结扎术结合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出血量,提高产妇术后生命质量。

    2020年04期 v.32 31-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比较

    单海欧;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高于术前,雌二醇(E2)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E2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FSH、LH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胡成南;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VEGF水平、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FV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及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布地奈德相比,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抑制VEGF表达,促进恢复,且安全性高。

    2020年04期 v.3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

    孙欣欣;晏海凤;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117例R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1%,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CRP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7%,与对照组的1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比较

    张宏侠;

    目的:比较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困难、喘息及咳嗽胸闷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O2、PE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促进患儿快速康复,改善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2020年04期 v.32 42-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张梓宸;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PCI术后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炎性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G、TC、LDL-C及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脂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冠心宁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马金玲;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冠心宁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心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胸痛、心悸、疲倦及气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电图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出血、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STEMI患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2020年04期 v.3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压水平与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李晓;马大伟;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IS)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就诊并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80例AIS患者,根据卒中发病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溶栓预后不良组(对照组,38例)及溶栓预后良好组(研究组,42例)。比较两组rt-PA溶栓治疗后2 h及24 h血压水平,分析患者预后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溶栓治疗2 h及24 h后,收缩压(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及颅内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预后与溶栓前NHISS评分、溶栓后2 h及24 h SB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压水平与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即收缩压偏低者预后较好。

    2020年04期 v.3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氢溴酸樟柳碱联合樟柳碱片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李恒;

    目的:探讨氢溴酸樟柳碱联合樟柳碱片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樟柳碱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氢溴酸樟柳碱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梗死区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梗死区rCBV、rCBF水平均升高,TTP、MTT均缩短,且观察组rCBV、rCBF水平高于对照组,TTP、M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氢溴酸樟柳碱联合樟柳碱片序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梗死区域的血流供应,治疗效果更佳。

    2020年04期 v.32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徐小皓;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2020年04期 v.32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限制性补液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应激反应及急救结局的影响

    张耀秋;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应激反应及急救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补液方式分为研究组(39例,接受限制性补液)和对照组(37例,接受传统补液)。比较两组急救结局和存活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病死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前,两组存活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空腹血糖(GL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存活者NE、COR、GLU水平均低于急救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补液降低病死率和应激反应的效果优于传统补液效果。

    2020年04期 v.32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阻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袁博;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阻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阻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6例,依据随机分层原则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20.11±1.04)次/min、心率(83.60±8.22)次/min、血氧饱和度(97.40±2.60)%、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2.42±0.88)L、肺总量(TLC)(2.40±0.78)L、50%呼气流量峰值(PEF50)(1.44±0.58)L/s、住院时间(12.20±2.44)d、住院费用(1.50±0.12)万元,与对照组的呼吸频率(23.22±1.50)次/分、心率(90.52±9.25)次/分、血氧饱和度(94.25±2.20)%、FEV1(2.08±0.47)L、TLC(2.09±0.57)L、PEF50(1.20±0.48)L/s、住院时间(14.72±3.42)d、住院费用(2.02±0.32)万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低流量吸氧治疗慢阻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改善心、肺功能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低流量吸氧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利奈唑胺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临床效果

    李丹;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5例耐药性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予大剂量异烟肼+莫西沙星+利福平+阿米卡星多药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症状和末梢神经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指标异常和尿蛋白强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耐药性结核病中,口服利奈唑胺临床效果较好,可依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药物用量,控制不良反应发生。

    2020年04期 v.32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固脱术联合瘢痕支持固定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

    贺俊;

    目的:研究固脱术联合瘢痕支持固定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的20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瘢痕支持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固脱术联合瘢痕支持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临床指标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半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水肿程度及出血程度评分分别为(0.52±0.09)分、(0.73±0.08)分、(0.16±0.08)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56±0.16)分、(1.87±0.15)分、(0.65±0.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4.0%和1.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0%与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脱术联合瘢痕支持固定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瘢痕支持固定术。

    2020年04期 v.32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比较

    卢渊铭;陈华明;

    目的:比较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情况、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植骨融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创口直径小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bb角、水平移位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植骨融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治疗,均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前路手术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后路手术,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2020年04期 v.3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高杨;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德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曲安奈德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玻璃酸钠注射液硬膜外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腰腿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腿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2020年04期 v.32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谭通;刘国恩;农北孔;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9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骨不愈合率(术后6个月)、延迟愈合率(术后9个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优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王海霞;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接受手术治疗且需要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麻醉过程中使用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镇痛,对照组术后给予地佐辛镇痛。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地佐辛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地佐辛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 h、8 h、12 h、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起效时间短、镇痛持续时间长,并可降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地佐辛用量,效果优于术后给予地佐辛镇痛。

    2020年04期 v.32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观察

    朱子煜;

    目的:观察经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经右额眉上入路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比较不同入路效果。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随访6个月复发率为2.22%(1/45),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和15.56%(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神经功能评分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乙状窦前入路进行肿瘤切除术治疗颅脑肿瘤,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

    2020年04期 v.32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效果

    穆双锋;李敬霞;庞然然;

    目的:观察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瘤床加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形美观度优良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远处转移率为3.33%,与对照组的3.33%和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床加量联合三维适型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提高外观美观度和降低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瘤床加量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徐东;

    目的:观察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9%,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

    2020年04期 v.3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主动免疫疗法联合黄体酮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效果

    皮小军;

    目的:观察主动免疫疗法联合黄体酮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备孕的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主动免疫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成功率,治疗前后CD_8~+、CD_4~+、CD_4~+/CD_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孕酮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_8~+、CD_4~+、CD_4~+/CD_8~+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β-HCG、孕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孕酮、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习惯性流产患者予主动免疫联合黄体酮治疗效果更佳,可提高妊娠成功率,改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

    2020年04期 v.3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的效果观察

    许梦;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下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子宫瘢痕憩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阴式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宫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经期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经期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阴式手术相比,宫腹腔镜下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的效果更显著,具有微创、预后效果好的特点,能明显改善患者月经周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4期 v.32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精神卫生

  • 团体沙盘游戏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抑郁程度的影响

    徐艳;

    目的:观察团体沙盘游戏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团体沙盘游戏。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及抑郁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团体沙盘游戏有助于促进抑郁症患者积极应对行为的养成,规避消极应对行为,有效改善抑郁程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4期 v.32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抗抑郁药物联合短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王璐;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联合短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短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认知功能(WM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6周、12周,两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6周、12周,两组W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6周、12周,研究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6周、12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短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降低抑郁症患者抑郁评分和改善其认知功能,效果优于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

    2020年04期 v.32 92-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康复

  • 吞咽障碍训练联合言语训练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解凡;崔润红;董庆峰;靖涛;张云;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训练联合言语训练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饮食需要长期鼻饲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困难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言语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后的言语功能分级水平、Frenchay构音评定分级水平、训练效果及生命质量。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Frenchay构音障碍分级和言语功能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2个月后,两组患者V-VEST测试结果和FOIS评定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吞咽布丁状稠度和FOIS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训练联合言语训练可改善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和吞咽功能,提高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吞咽障碍训练。

    2020年04期 v.32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肺康复锻炼联合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冯冬冬;

    目的:探讨肺康复锻炼联合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COPD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再予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肺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锻炼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升患者的肺功能。

    2020年04期 v.32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罗兵;周文娟;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心肌血运指标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少于或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加压状态下肱动脉内径扩张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静息状态肱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造影剂至稳态峰值时回声强度、造影剂灌注速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肌血运重建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张士军;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相关指标(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硝酸甘油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45%(4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心绞痛发作,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

    2020年04期 v.32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周期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效果

    王洁;李艳芳;

    目的:分析中医周期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周期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月经不调、盆腔包块和腰骶疼痛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4期 v.32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丹蛭降糖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效果

    侯会娟;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老年DN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丹蛭降糖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餐后2 h PG、HbAlc及BUN、Scr、UAER、24 h UM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DN早期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糖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丹蛭降糖胶囊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止嗽汤联合氨茶碱治疗顽固性咳嗽患者的效果

    马凌元;

    目的:观察止嗽汤联合氨茶碱治疗顽固性咳嗽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顽固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止嗽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积分、生命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咳嗽症状日间积分、夜间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症状日间积分、夜间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嗽汤联合氨茶碱治疗顽固性咳嗽患者降低咳嗽症状积分和提高生命质量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氨茶碱治疗效果。

    2020年04期 v.32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功能颈椎保健枕辅助治疗青壮年颈椎病患者的效果

    顾超辉;

    目的:观察多功能颈椎保健枕辅助治疗青壮年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青壮年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睡眠时使用普通枕,观察组睡眠时给予多功能颈椎保健枕,两组均使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颈椎曲度(Borden氏法)、颈部功能残障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半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测量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D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颈椎保健枕辅助治疗青壮年颈椎病患者可改善颈椎曲度和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复发率,效果优于普通枕辅助治疗。

    2020年04期 v.32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韩雪;姚靖;王艳玲;王莹;杨春香;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干眼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视觉相关生命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障碍、一般健康状况和活动障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视觉相关生命质量,并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2020年04期 v.32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检验与影像

  • 超声骨密度检测在早期儿童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

    王玲;

    目的:探讨超声骨密度检测在早期儿童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骨密度Z值、碱性磷酸酶和血钙水平,比较超声骨密度对儿童佝偻病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血钙水平和骨密度Z值均低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骨密度检测诊断儿童佝偻病的特异性为100.00%(50/50),灵敏度为94.00%(47/50),准确度为97.00%(97/100)。结论:超声骨密度检测在早期儿童佝偻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准确度。

    2020年04期 v.32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80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曾俊;

    目的:分析80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80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死亡率情况,并分析影响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logistic多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死亡16例,存活64例;不同性别、APACHE Ⅱ评分、中毒途径、中毒程度、农药种类、初始血pH值、入院6 h血乳酸、入院6 h乳酸清除率、血糖、AST和ALT水平及是否有泌尿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草枯、重度中毒、呼吸系统症状、APACHE Ⅱ评分、入院6 h血乳酸及血糖均是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入院6 h乳酸清除率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百草枯中毒、中毒越严重、有呼吸系统症状、APACHE Ⅱ评分升高、入院6 h血乳酸与血糖升高均为其预后危险因素,较高入院6 h乳酸清除率为保护因素,临床可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2020年04期 v.32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用药合理化管理在抗生素使用中的效果及建议

    肖军;

    目的:探讨用药合理化管理在抗生素使用中的应用效果及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接受抗生素治疗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用药合理化管理分为观察组(实施用药合理化管理)和对照组(未实施用药合理化管理)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合理化管理可降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加强用药管理。

    2020年04期 v.32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顺应宫缩连续娩肩法与传统娩肩法在预防肩难产新生儿产伤中的应用

    游祯;

    目的:观察顺应宫缩连续娩肩法与传统娩肩法在预防肩难产新生儿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2例自然分娩高危肩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助产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娩肩法分娩,研究组采用顺应宫缩连续娩肩法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产伤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6.8%(11/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8%(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产伤发生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应宫缩连续娩肩法可有效降低肩难产新生儿的新生儿窒息率、产伤发生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传统娩肩法。

    2020年04期 v.32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奥马哈系统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门诊中的应用效果

    张胜男;

    目的:观察奥马哈系统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马哈系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门诊问题量表得分及满意度。结果:与第1次门诊时比较,两组患者第2次门诊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次门诊时比较,两组患者第2次门诊时的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环境领域、心理社会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发生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门诊中,能够帮助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减少门诊期间容易存在的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0年04期 v.32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早期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影响

    孟庆雪;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早期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满意度及存活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满意度。

    2020年04期 v.32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由体位分娩和平卧位分娩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和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冯丽辉;叶晓丹;

    目的:观察自由体位分娩和平卧位分娩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和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平卧位分娩,研究组予以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与盆底功能。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收缩压、Ⅰ类肌纤维强度、Ⅱ类纤维强度、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和改善产后盆底功能,效果优于平卧位分娩。

    2020年04期 v.32 135-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产后乳房胀痛及产后泌乳的效果观察

    周美兰;李莉;凌笑琼;邹琼;陈丽珍;温仲芬;

    目的:探究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产后乳房胀痛及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乳房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乳房胀痛率、首次泌乳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产后24 h、48 h乳汁充足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48 h的乳汁充足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进行早期乳房按摩,有助于促进产妇泌乳、缓解产妇乳房胀痛。

    2020年04期 v.32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图文结合式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培苗;孙莉莉;吕自愿;阚全龙;朱雯雯;

    目的:探讨图文结合式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80例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教育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图文结合式健康教育,对照组予单纯文字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托槽脱落率、黏膜损伤率及按时复诊率。结果:矫治4个月、8个月后,观察组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8个月内,观察组托槽脱落率和黏膜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按时复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文结合式健康教育能够改善青少年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有助于降低牙龈炎、牙周病的发生率,并减少托槽脱离、黏膜损伤发生情况。

    2020年04期 v.32 140-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随访路径护理在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韩金桃;杨莹莹;刘其可;焦傲;陈亚娟;

    目的:观察随访路径护理在出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出院的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随访路径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行为水平、心理状况及生命质量。结果:护理6周、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9)、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测定量表(MLHF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随访路径护理,可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建立,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常规护理。

    2020年04期 v.32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茜;郭刚;

    目的:观察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的分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比较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HIS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4期 v.32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亚低温康复护理在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许海萍;

    目的:观察亚低温康复护理在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康复护理,比较两组Barthel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观察组ICU停留时间为(6.2±2.8)d,对照组患者ICU停留时间为(6.5±2.1)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7,P=0.307);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亚低温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ICU危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4期 v.32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艳玲;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急救,研究组则采取急诊护理快速通道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转入专科治疗时间、急救成功率、致残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就诊至确诊时间与确诊至转入专科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2.98%,致残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快速通道能够有效加快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速度,保障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

    2020年04期 v.32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在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王建新;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恢复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20年04期 v.32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在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许建丽;

    目的:观察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在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负性情绪,且并发症较少。

    2020年04期 v.32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综合保温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李翀;李斌;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行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保温。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胰岛素(Ins)、血糖(BG)及血浆皮质醇(Cor)]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ns、BG及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观察组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r、Ins水平及对照组BG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Ins、BG及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保温基础上实施综合保温可缩短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保温。

    2020年04期 v.32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前瞻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王晓冰;

    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和预后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长、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力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5%,低于对照组的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前瞻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创伤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基础护理。

    2020年04期 v.32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课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

    陈光霞;

    目的:探究微课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微课方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化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化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4.78%,高于对照组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课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可提高依从性及满意度。

    2020年04期 v.32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

    王灵亚;李淑娟;雷慢;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0年04期 v.32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白血病肿瘤患儿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雷慢;王灵亚;

    目的:观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白血病肿瘤患儿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白血病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舒适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舒适度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能改善白血病肿瘤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舒适度,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0年04期 v.32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助产士团队服务模式对初产妇围产期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黄文峰;

    目的:观察助产士团队服务模式对初产妇围产期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助产士团队服务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围产期自我效能。结果:分娩时,观察组分娩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总产程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采用助产士团队服务模式可提高初产妇围产期自我效能评分和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总产程耗时,以及降低会阴侧切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产科护理。

    2020年04期 v.32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视频化管理对提高儿科门诊输液质量的效果

    王瑜;王灵香;张华楠;

    目的:探讨视频化管理对提高儿科门诊输液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儿科急诊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频化输液护理管理组(视频组)和传统输液护理管理组(传统组)各54例。比较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依从率、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异常问题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视频组患儿的依从率为88.89%,明显高于传统组的4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频组患儿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15%,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频组患儿输液期间异常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频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2020年04期 v.32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

    康萍萍;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按时用药、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及自我监测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呼气峰值流速、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明显提升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2020年04期 v.32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正>《中国民康医学》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半月刊)。本刊以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报道医学各学科基础与临床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本刊辟有论著、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精神卫生、临床康复、社区康复、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研究、检验与影像、调查研究、病例报告、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经验交流、护理等栏目,欢迎广大科学研究工作者、临床医疗工作者和管理者积极投稿。

    2020年04期 v.32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