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广强;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辅助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辅助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认知障碍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辅助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吡拉西坦效果。
2020年05期 v.32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伟玲;
目的:观察双钢板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观察组实施双钢板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术。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双钢板内固定加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效果好于单一的固定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
2020年05期 v.32 19-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为良;
目的:观察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社会支持、精神、心理、躯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比,环乳晕入路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可提高生存质量评分,但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
2020年05期 v.3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宏刚;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补液、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散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补体3(C3)、C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及纠正脱水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C3、C4、IgA及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l L-2R、IL-8、IL-1β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缩短治愈及纠正脱水时间,效果优于单纯对症治疗效果。
2020年05期 v.32 24-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金超;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疾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全椎板切除术,研究组行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为(44/47),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ODI指数、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疾病可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ODI指数、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术中出血量,其效果优于常规全椎板切除术治疗。
2020年05期 v.3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游;徐卫星;
目的:比较阿昔洛韦不同用药方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124例HSK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局部治疗,观察组行阿昔洛韦局部联合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充血消退时间及刺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局部联合静脉用药治疗HSK,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增殖,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其效果优于单纯局部治疗。
2020年05期 v.32 29-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丽华;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4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功能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呈正相关,但与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且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水平存在相关性。
2020年05期 v.32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志通;
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吗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LVESD与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与6MW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19/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和缓解临床症状,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2020年05期 v.32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浩;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118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和hs-CRP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
2020年05期 v.3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贾中春;白洁;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联合泼尼松片治疗,研究组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优于瑞格列奈联合泼尼松片治疗效果。
2020年05期 v.3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付芳;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哮喘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伴慢阻肺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2020年05期 v.32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哲;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米非司酮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于术前3个月,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直至手术前1 d;对照组术前3个月未给予任何药物干预。比较两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3个月与手术时最大肌瘤直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最大肌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未对手术造成影响。结论:术前使用米非司酮能够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减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操作时间与出血量,且安全性高。
2020年05期 v.32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俊;
目的:观察主灶切开留置胶管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16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观察组采用主灶切开留置胶管对口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肛门功能评分、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功能评分、VAS值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采用主灶切开留置胶管对口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肛门功能康复。
2020年05期 v.32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念湘;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式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33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流改道方式不同分为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62例,回肠代膀胱术组43例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28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和回肠代膀胱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和回肠代膀胱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方面评分均高于回肠代膀胱术组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和情感职能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欠佳;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尿流改道后其功能更加接近于正常生理排尿,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较回肠代膀胱术更加具有优势。
2020年05期 v.3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钟礼云;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胃动素(MTL)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MTL水平均升高,VI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血浆CRP、VIP水平低于对照组,MT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创伤小,可降低术后创伤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2020年05期 v.32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娴彧;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宫颈高危型H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阴道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阴道用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V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4、8及12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HPV16、HPV18、HPV31、HPV33感染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可提高HPV转阴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效果。
2020年05期 v.32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贾玉;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HIFU)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HIFU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观察组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经量评分及痛经评分均小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后出现恶心1例,头晕1例,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且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HIFU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有效改善月经量、痛经,缩小病灶体积和子宫体积,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2020年05期 v.3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乔哲;
目的:探讨臭氧液冲洗联合乳杆菌制剂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38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9例。对照组仅采取乳杆菌制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液冲洗治疗。比较两组阴道分泌物pH值、症状评分、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阴道分泌物pH值、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液冲洗联合乳杆菌制剂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可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改善阴道内环境,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率。
2020年05期 v.32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闫春花;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其效果优于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
2020年05期 v.3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刘丽君;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的63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3),观察组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对照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C)。比较两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治疗有效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血β-HCG水平恢复、月经恢复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CE与UAC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疗效相当,但UACE术中出血量及预后均优于UAC。
2020年05期 v.3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开丽;
目的:观察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100例分娩行侧切常规缝合法产妇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100例分娩行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法产妇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缝合效果、切口开裂情况、VA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缝合优良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疼痛评分、切口裂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法可提高会阴侧切产妇切口缝合优良率,降低切口疼痛评分、切口裂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优于常规会阴侧切缝合法效果。
2020年05期 v.32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郭倩;张靖;王品;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PPH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给予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收缩压(SBP)、肺动脉收缩压(S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SBP、Pa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PAP、Pa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PPHN的效果优于单用硫酸镁。
2020年05期 v.3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文;
目的:探讨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予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肺部湿啰音及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康复。
2020年05期 v.32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慧慧;
目的:比较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196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应用西咪替丁联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补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情恢复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4%,高于对照组的8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水纠正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2、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干扰素~+补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效果显著,能促进患儿病情转归,缓解炎症反应,对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也有积极意义。
2020年05期 v.3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瑾;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104眼)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52眼)与研究组38例(52眼)。对照组使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研究组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矫正状况、并发症及前房深度与眼内压。结果:术后1 d及术后半年研究组视力0.1~0.4与>0.5总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46%(7/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4%(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前房深度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眼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和前房深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眼内压的效果,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2020年05期 v.32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姜克辉;
目的:观察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2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咀嚼和语言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和语言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可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度,缩短咀嚼和语言恢复时间,优于单纯口腔修复治疗效果。
2020年05期 v.32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丽萍;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中给予不同远中移动初始力治疗错■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正畸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100 g的远中移动初始力,对照组给予250 g的远中移动初始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中切牙倾角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浓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组织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磨牙移位小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凸距差和中切牙倾角差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F中MMP-2、MMP-9和TIMP-2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CF培养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中给予100 g的远中移动初始力治疗错■畸形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结构变化情况,促进牙周组织恢复健康,降低炎症反应的发生。
2020年05期 v.32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国函;于滢滢;
目的:对比Cortisomol糊剂和AH-PLUS糊剂结合牙胶尖在慢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填充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患牙65颗)和对照组(患牙61颗)各46例。观察组采用AHPLUS糊剂结合牙胶尖进行根管填充治疗,对照组采用Cortisomol糊剂结合牙胶尖进行根管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填充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填充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观察组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治疗中,使用AH-PLUS糊剂结合牙胶尖行一次性根管填充术的治疗效果优于Cortisomol糊剂结合牙胶尖行一次性根管填充术的治疗效果,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安全性高,且远期疗效较好。
2020年05期 v.3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明;林玉祥;陈文琴;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适充治疗牙髓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牙髓病患者100例,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一次性根管腔隙充满治疗,研究组给予一次性根管适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牙龈指数、咀嚼效率、咬合力、治疗效果、并发症、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适充治疗牙髓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咀嚼功能评分和治疗总满意率,降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一次性根管腔隙充满治疗。
2020年05期 v.32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红;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鼻甲部分切除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输送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长于对照组,输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腔通气改善时间、下鼻甲缩小时间及鼻塞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各项指征的恢复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患者康复。
2020年05期 v.32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阙振达;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鼻窦内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到前鼻孔的距离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可提高鼻腔通气状况和嗅觉功能,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2020年05期 v.32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金鼎;
目的:分析异丙嗪联合倍他司汀与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邓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0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与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丙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6%,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嗪联合倍他司汀与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0年05期 v.3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宋圆圆;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影像科接受MRI增强扫描检查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间的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的检查患者作为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受试者的MRI检查时间、成像清晰率、不良情绪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检查成功率、成像清晰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受试者在MRI增强扫描检查中不良情绪发生率和平均检查时间,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成像质量清晰率及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5期 v.32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佟颖梅;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及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护理应用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常规护理。
2020年05期 v.32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孟凡迪;
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急救护理流程,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急救时间、止血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及急救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中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急救满意率,缩短急救、止血、苏醒及住院时间的效果,优于普通急救护理流程效果。
2020年05期 v.32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卜双;马燕;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肠蠕动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优良率、临床相关指标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可提高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优良率,改善肠蠕动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5期 v.32 147-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阵仁;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4/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0年05期 v.32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霞;朱鑫锋;曹艳艳;刘艳萍;
目的:观察动机访谈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我效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7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8例和研究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动机访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GSES及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动机访谈可提高H型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血压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5期 v.32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艳丽;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脑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脑肿瘤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流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发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流速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提高脑肿瘤术后患者血流速度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缩短发生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5期 v.32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陈水科;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及膀胱刺激症状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当天均未发生尿路感染;置管1~3 d,研究组1例、对照组3例发生尿路感染;置管4~7 d,研究组2例、对照组8例发生尿路感染;置管8 d后,研究组5例、对照组12例发生尿路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管留置时间与膀胱刺激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减少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刺激症状持续时间,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0年05期 v.32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玲;
目的:观察个体化口腔护理对舌癌术后患者口腔清洁度及肌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舌癌术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实施术后个体化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口腔清洁度及肌皮瓣成活率。结果:研究组口腔清洁度优66.7%、良33.3%,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口腔清洁度优46.7%、良20.0%,优良率为66.7%。研究组口腔清洁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肌皮瓣成活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口腔护理可提高舌癌术后患者口腔清洁度和肌皮瓣成活率,效果优于常规口腔护理。
2020年05期 v.32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景利娜;崔保宁;赵云云;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较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缩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缓解疼痛,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2020年05期 v.32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任秀兰;
目的:观察围术期优质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围术期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DVT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DVT发生率为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在剖宫产产妇中,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
2020年05期 v.32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景莹莹;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哮喘患儿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呼吸频率、动态呼吸系统顺应性等呼吸动力学指标水平、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呼吸频率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动态呼吸系统顺应性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可改善急性哮喘患儿呼吸动力学指标水平和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5期 v.32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钟远芬;
目的:观察阶段性健康教育对择期剖宫产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产后42 d和3个月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产后42 d和3个月,观察组SAS、SD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可降低择期剖宫产术孕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0年05期 v.32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一鸣;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患儿疲乏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ALL化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患儿疲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简易疲乏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可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简易疲乏量表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0年05期 v.32 170-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朱梦丽;
目的:观察层级管理模式在白血病合并真菌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白血病合并真菌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实施常规管理的患儿设为对照组(40例),将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实施层级管理模式的患儿设为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护士综合能力、护理质量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评分及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危重护理、病区管理及护理文书护理质量评分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在白血病合并真菌性肺炎患儿中应用可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常规管理应用效果。
2020年05期 v.32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锦华;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躯体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生命质量,改善躯体功能,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0年05期 v.32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