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爱华;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通气指标[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吸气压(MIP)、呼气峰流速(PEF)及第一秒末用力呼气量(FEV_1)]水平、肺顺应性指标[胸廓顺应性(Cth)、肺顺应性(Cl)及总顺应性(C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EP、MIP、PEF、FEV_1、Cth、Cl及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肺通气功能指标和肺顺应性指标水平,效果优干单纯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褚燕;
目的:观察内镜切除腺样体治疗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所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所致OSAH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切除腺样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治疗前后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指标[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I)、平均呼吸暂停时间(MAT)、低通气指数(HI)、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及X线头影测量指标[下齿槽座角(SNB)、下颌平面角(SN-MP)、上后气道间隙(SPAS)、中气道间隙(MAS)、软腭长度(SPL)]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血清瘦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I、MAT、HI、AHI、最低动脉SaO_2、SNB、SN-MP、SPAS、MAS及SPL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切除腺样体治疗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所致OSAHS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瘦素含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手术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颜为平;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及谷氨酰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谷氨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支持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H、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均低于对照组,APTT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及谷氨酰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有助于患者康复。
2020年08期 v.32 7-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忠伟;
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腔镜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组37例和三孔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12 h、24 h、72 h、7 d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住院天数短于三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三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引流管留置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12 h、24 h、72 h、7 d VAS评分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相当,单孔术式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术式,术后VAS评分低于三孔术式,手术时间长于三孔术式。
2020年08期 v.3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伟丽;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Ⅲb~Ⅳ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GP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贝伐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客观有效率(ORR)、临床控制率(DCR)、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ORR为54.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CR为78.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CEA、NSE、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GP化疗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可提高ORR、DCR和QLQ-C30评分,降低血清CEA、NSE、VEGF水平,效果优于单纯GP化疗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宣瑜;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43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以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研究组予以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指标评分,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肌酐(Scr)、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水肿、面色苍白及腹水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Scr、BUN、TG及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血脂指标水平和症状指标评分,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凌志雄;刘肖群;
目的:探究非布司他治疗终末期肾病非透析状态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终末期肾病非透析状态伴HU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终末期肾病非透析处理的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予别嘌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UA、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非透析状态伴HUA患者予非布司他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SUA水平,有助于延缓肾损伤进程,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8期 v.32 19-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剑;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300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二甲双胍组、沙格列汀组、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每组100例。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沙格列汀组给予沙格列汀治疗,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三组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胰岛素功能相关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脂肪酶(LPS)]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FPG、P2hPG、HbAlc、CRP、IL-6及LP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明显低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INS、HOMA-B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明显高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后的低血糖反应、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T2DM患者可提高FINS和HOMA-B水平,降低血糖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沙格列汀治疗效果或二甲双胍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珀宏;刘日新;刘万新;李春晓;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PKP治疗,观察组予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活动能力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Cobb's角大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ODI和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ODI和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有效,PVP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PKP恢复Cobb's角、椎体高度效果更好,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低。
2020年08期 v.32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蕾;
目的:比较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单药及联合治疗梅毒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青霉素组、头孢组和联合组各40例,其中青霉素组采取苄星青霉素治疗,头孢组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联合组采取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转阴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霉素组和头孢组,转阴时间明显短于青霉素组和头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霉素组和头孢组治疗有效率及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联合用药治疗梅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转阴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8期 v.32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玉霞;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会阴损伤情况、产后疼痛分级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泌乳始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和裂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0级、Ⅰ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Ⅱ级、Ⅲ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和新生儿阿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时在常规助产基础上采用硬膜外麻醉可缩短产程时间和泌乳始动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和裂伤率,以及减少产后出血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助产效果。
2020年08期 v.32 30-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宇雪;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创面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79例慢性创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创面愈合、肉芽生长情况,瘢痕、色素沉积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各治疗阶段创面愈合程度、肉芽生长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瘢痕发生率和色素沉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瘢痕厚度、瘢痕面积和色素沉积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创面患儿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程度评分和肉芽生长评分,降低创面瘢痕发生率和色素沉积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坚焕;季秋平;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常规化疗三联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常规化疗三联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冯友亮;
目的:比较经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大体积肾癌切除术治疗肾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40例行腹腔镜大体积肾癌切除术治疗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不同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经后腹腔入路手术方式,研究组采取经腹入路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放式手术率及手术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放式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入路腹腔镜下大体积肾癌切除术治疗肾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其效果优于经后腹腔入路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征;
目的:观察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在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4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术后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鼻腔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嗅觉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术后3周及8周VAS评分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及12周两组嗅觉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术后采用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能减少出血量,减轻鼻塞主观症状,其效果优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丁淑亚;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检测在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6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为酒精性脂肪肝分为非酒肝组(n=64,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肝组(n=62,酒精性脂肪肝),并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酒肝组和非酒肝组患者TBA、ALT、CHE及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肝组患者TBA、ALT、CHE及GGT水平均高于非酒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水平与非酒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肝组和非酒肝组患者LDL-C、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肝组患者TG、TC水平均高于非酒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肝组和非酒肝组患者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肝组患者禁酒30 d后,其TBA、ALT、GGT水平均低于禁酒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TBiL、LDL-C、HDL-C、TG及TC水平与禁酒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BA、ALT、CHE、GGT、TG和TC水平均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通过此类指标水平检测有助于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鉴别诊断。
2020年08期 v.3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程安林;李鸿雁;
目的:比较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应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均可有效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且血管内栓塞术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缩短治疗时间,费用低。
2020年08期 v.3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长见;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微创保胆息肉摘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微创保胆息肉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和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微创保胆息肉摘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减少手术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术后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楠楠;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ALS MN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营养因子、腺苷钴胺片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ALSFR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营养因子、腺苷钴胺片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片治疗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ALS MN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ALS功能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神经营养因子、腺苷钴胺片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片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段娟;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醛固酮、N端B型脑钠肽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心功能,利于病情恢复。
2020年08期 v.32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亚玲;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6周后控制效果不佳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地特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格列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BG、餐后2 h-PG、HbA1c水平及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可降低FBG、餐后2 h-PG、HbA1c水平和HOMA-IR,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其效果优于单纯地特胰岛素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虬;
目的:观察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予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开放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乔政维;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肽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骨代谢标志物指标水平、腰椎骨密度、背痛程度、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骨钙素、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骨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状况,增加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
2020年08期 v.32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再明;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141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PFNA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点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下地、术后住院、开始负重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PFNA术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金光;张凯忠;李亚县;周现;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观察组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碎石成功时间和出血量,以及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碎石成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结石清除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效果良好,更有助于患者恢复。
2020年08期 v.32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先国;
目的: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指标水平、膀胱余尿量(PRV)、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命质量(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RV、Qmax水平及I-PSS、QOL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PRV评分、I-PSS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Qmax评分及QOL评分,效果优于经尿道BPH电切术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丽;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予以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24 h、48 h血药浓度和四氢叶酸钙(CF)解救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24 h、48 h血药浓度和CF解救次数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24 h、48 h血药浓度和CF解救次数,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丽媛;
目的:观察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待分娩的87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研究组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及宫口开至8 cm时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宫颈裂伤、阴道裂伤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可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降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助产效果。
2020年08期 v.32 70-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许飞燕;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20例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的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的6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连续治疗5 d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及其他伴随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感,能明显提升疗效,加快症状改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效果优于单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波;
目的:观察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呼吸困难、湿啰音、喘息及咳嗽消失时间,肺通气换气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湿啰音、喘息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呼气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采用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可提高肺通气换气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2020年08期 v.32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南蓓蓓;张谦;
目的:观察杯状举宫器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未采用举宫杯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举宫杯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环切阴道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5/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2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采用杯状举宫器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手术时间、环切阴道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其效果优于未采用举宫杯的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28-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赵存;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的114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心肺复苏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应用面罩通气、持续电除颤时长>5 min、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长>10 min、合并冠心病、年龄>60岁是导致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面罩通气、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长>30 min、年龄>60岁是导致复苏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患者的复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面罩通气、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长>10 min、年龄>60岁等,临床需根据其因素做好对症干预工作。
2020年08期 v.32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莫福有;谢碧妍;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陶瓷材料应用于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0例外伤冠折牙髓外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需行牙髓切断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作为盖髓剂,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作为盖髓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牙存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充填物异常、根尖周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研究组患牙存活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年轻恒前牙牙髓切断术中应用三氧化矿物凝聚体,有利于保障患儿治疗效果,还可提高随访期间患牙存活率。
2020年08期 v.32 133-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继明;
目的:观察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在大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行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后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可以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其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08期 v.3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迅;余树春;
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拔管操作会对气道产生刺激,可引发呛咳,可导致伤口裂开、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后果。临床常用利多卡因预防全身麻醉拔管呛咳反应的发生。本文就现阶段利多卡因在预防全身麻醉拔管呛咳反应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综述如下。
2020年08期 v.32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丁绍林;
目的:观察纳布啡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全身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麻醉维持结束时,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观察组静脉注射纳布啡,比较两组麻醉后苏醒情况、苏醒后不同时间点镇静和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后观察组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15 min和拔管后3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可提高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镇静止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芬太尼。
2020年08期 v.32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涛;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的80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于发病后24 h采取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24 h内)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后24 h采取气管切开治疗相比,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2020年08期 v.32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古美珊;许珍华;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法在早产儿长度测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PICC置管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改良式PICC置管法测量长度,对照组应用常规PICC置管法测量长度,比较两组置管精准率、上腔静脉在位率与移位率、置管长度调整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精准率和上腔静脉在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腔静脉移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长度调整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PICC置管法应用于早产儿长度测量可提高置管精准率和上腔静脉在位率,降低上腔静脉移位率和置管长度调整率,效果优于常规PICC置管法长度测量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景丽;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负性情绪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3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服药依从性、生命质量评分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杜爽;马燕;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水平和身心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可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50-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玉翠;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对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产科宫外孕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术后12 h、24 h、48 h疼痛数字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可降低宫外孕腹腔镜术后患者负面情绪评分、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苑玲;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020年08期 v.32 155-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盛明珠;李莎;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胶原酶溶解术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一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新颖;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发育指标、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及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头围、身长增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痛时、致痛1 min、致痛2 min 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反应、主动肌张力、行为能力、原始反射及被动肌张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应用袋鼠式护理,可改善患儿生命体征,促进生长发育,缓解疼痛,改善神经行为。
2020年08期 v.32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冰冰;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的104例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护理效果与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2020年08期 v.32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薛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中,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钟倩文;覃铁连;劳进娟;钟爱红;
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8、12、24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麻醉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且麻醉安全性较高。
2020年08期 v.32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春霞;张利梅;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ICU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总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年08期 v.32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惠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检查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技术、护理时效、护理态度以及健康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0年08期 v.32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敏;张凯;李君;李蕊;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及跌倒后致伤类型。结果:研究组跌倒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对照组的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外伤出血及软组织挫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提高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性。
2020年08期 v.32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乐;勾双艳;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手指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行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总主动活动度(TAM)优良率、生命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TAM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手指断指再植患者术后TAM优良率、生命质量评分,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0年08期 v.32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