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调查研究

  • 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及参考值范围调查

    杜炜;宋向毅;李伟;王文军;秦建瑞;史文红;姬慧琳;姬俊鹏;

    目的:调查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及参考值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170名健康男性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t-PSA水平。统计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及分布情况、不同血清t-PSA水平分段人数、不同年龄段血清t-PSA水平检出结果,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年龄段血清t-PSA年均增长量。结果: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为0.16~152.00μg/L,平均(2.72±0.72)μg/L;且血清t-PSA水平的95%参考值范围为0~8.35μg/L。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0~10.00μg/L有2084名,占比96.04%,且该范围内>65岁者的占比为94.29%。血清t-PSA水平呈非正态分布,其中0~0.5μg/L人数最多,20.00(不含)~152.00μg/L人数最少;且>10.00μg/L有86名,其中10.00(不含)~20.00μg/L有62名,20.00(不含)~152.00μg/L有24名。不同年龄段血清t-PSA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250,P=0.030);80~89岁平均数、标准差均最大,50~59岁、90~99岁纳入人数较少,去除该年龄段后,随年龄增加血清t-PSA水平呈上升趋势。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PSA水平与年龄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779,P=0.000)。60~69岁、70~79岁、80~89岁血清t-PSA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090μg/L、0.172μg/L、0.030μg/L,其中70~79岁年均增长量最大。结论:洛阳市≥50岁健康男性血清t-PSA水平为(2.72±0.72)μg/L,且随年龄增加,血清t-PSA水平呈升高趋势,可适当上调高龄人群血清t-PSA参考值范围。

    2025年04期 v.37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

    张新华;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3月于该院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21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析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1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33例发生感染,占15.71%,其中14例呼吸系统感染,14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其他感染;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手术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分化、临床分期、肿瘤转移、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后引流量、麻醉时间、气管切开、术前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气管切开、住院时间≥14 d均为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使用抗菌药物为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气管切开、住院时间≥14 d均为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使用抗菌药物为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保护因素。

    2025年04期 v.3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不良的影响因素

    郭育珍;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186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老年T2DM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86例老年T2DM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中,依从性不良101例,占54.30%(101/186),设为依从性不良组,依从性良好85例,占45.70%(85/186),设为依从性良好组。依从性不良组年龄>70岁、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家庭月收入<2000元、空腹血糖高、餐后2 h血糖高、T2DM知识知晓情况较差、对药物心理性抵抗、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家庭社会支持低等占比均高于依从性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空腹血糖高、T2DM知识知晓情况较差、对药物心理性抵抗、家庭社会支持低等均为影响老年T2DM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空腹血糖高、T2DM知识知晓情况较差、对药物心理性抵抗、家庭社会支持低等均为影响老年T2DM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依从性不良的危险因素。

    2025年04期 v.37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

    赵茜;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机械通气期间是否发生VAP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14例发生VAP,发生率为14.00%(14/100);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吸烟、住院时间、病程、抗生素连续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连续使用时间、胃液pH值、意识丧失、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用力肺活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持续声门下吸引、气管套管更换时间、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7 d、APACHEⅡ评分≥10分、气管套管更换时间≥7 d、血清白蛋白<35 g/L均为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发生VAP的危险因素(P<0.05),持续声门下吸引为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发生VAP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间≥7 d、APACHEⅡ评分≥10分、气管套管更换时间≥7 d、血清白蛋白<35 g/L均为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发生VAP的危险因素,持续声门下吸引为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发生VAP的保护因素。

    2025年04期 v.37 12-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发生低病毒血症的影响因素

    孔宁;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6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CHB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治疗后LLV发生情况,依据患者病毒学应答情况[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持续或间歇检测≤2000 U/mL,为LLV;HBV-DNA载量持续性<20 U/mL,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将其分为LLV组和SVR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发生LLV的影响因素。结果:LLV组依从性不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V-DNA定量>200 U/mL等占比均高于S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依从性不佳、HBeAg阳性、HBsAg阳性、HBV-DNA定量>200 U/mL等均为影响CHB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发生LLV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依从性不佳、HBeAg阳性、HBsAg阳性、HBV-DNA定量>200 U/mL等均为影响CHB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发生LLV的危险因素。

    2025年04期 v.37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子宫肌瘤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

    刘小威;李晓静;张入月;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8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经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发生感染83例,占44.15%(83/188),设为发生组,其余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术前诊刮、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等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诊刮、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等均为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经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术前诊刮、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等均为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经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2025年04期 v.37 20-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临床研究

  •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胡奇华;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2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两组均接受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梗死面积、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梗死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中动脉V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大脑中动脉P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CI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损伤和炎症反应,提升功能独立性,效果优于单纯替罗非班治疗。

    2025年04期 v.3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

    王欣;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86例P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地苯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检查部分(UPDRS-Ⅲ)、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水平、生物标志物[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PDRS-Ⅲ、NMSS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MDA、8-OHd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DF-15、α-Sy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治疗PD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和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生物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多巴丝肼治疗。

    2025年04期 v.37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刘彦龙;宋欣蕊;郑晓晖;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该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6MWT距离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LVESD、LVES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O、VEGF、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增强血管内皮功能,效果优于单纯美托洛尔治疗。

    2025年04期 v.3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左卡尼汀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

    赵灿;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静息心率、运动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心率、运动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sST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

    2025年04期 v.37 34-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郑宏伟;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该院收治的78例T2D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OMA-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胰岛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血糖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

    2025年04期 v.37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

    徐星洁;司胜林;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发热、呼吸急促、咳嗽)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热、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_1、FVC、FEV_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

    2025年04期 v.3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

    邰银锋;扈晓轩;梁呈祥;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76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肺部啰音、咳嗽、气促、发热)消失时间,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血清学因子[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6(IL-6)、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气促、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GM-CSF、CysLT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MPP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降低血清学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氨溴索治疗。

    2025年04期 v.37 44-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效果

    李文焘;王瑞峰;唐文建;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70例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PPV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充术治疗,比较两组黄斑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不同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黄斑裂孔闭合率和视网膜复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BCVA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患者可提高黄斑裂孔闭合率和视网膜复位率,以及降低BCVA水平的效果优于PPV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

    2025年04期 v.3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支撑喉镜联合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喉乳头状瘤患者的效果

    姚丹丹;

    目的:观察支撑喉镜联合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喉乳头状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喉乳头状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支撑喉镜联合内窥镜下瘤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支撑喉镜联合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症状(喉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评分、嗓音质量指标(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4.91%(4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喉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谐噪比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3/53),低于对照组的18.87%(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撑喉镜联合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喉乳头状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症状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嗓音质量指标水平,效果优于支撑喉镜联合内窥镜下瘤体切除术治疗。

    2025年04期 v.37 51-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患者的效果

    刘俊;林成章;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该院收治的109例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54例与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瘘管切开术治疗,研究组行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指标[直肠静息压(AC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5 d,研究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ACRP、AMCP、ARP水平及Wexner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但研究组ACRP、AMCP、A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瘘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患者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肛门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瘘管切开术治疗。

    2025年04期 v.3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ICON渗透树脂联合Opalescence皓齿美白在氟斑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林奕娟;

    目的:观察ICON渗透树脂联合Opalescence皓齿美白在氟斑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收治的72例轻中度氟斑牙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Opalescence皓齿美白修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ICON渗透树脂修复,比较两组美白修复效果、修复前后牙齿敏感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美白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美白修复总有效率为95.31%(203/213),高于对照组的88.89%(192/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修复后即刻,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白修复满意度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ON渗透树脂联合Opalescence皓齿美白可提高氟斑牙患者美白修复总有效率和美白修复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Opalescence皓齿美白修复。

    2025年04期 v.37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复方氨肽素片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效果

    汪玲;

    目的:观察复方氨肽素片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82例P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予以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氨肽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皮肤屏障功能指标(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pH值)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37/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和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组,p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氨肽素片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PV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指标水平,降低PASI和DLQI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阿维A胶囊治疗。

    2025年04期 v.37 61-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邓陶;肖隆林;张君;

    目的:观察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CRRT)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碱酯酶、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肝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治疗48 h后,两组胆碱酯酶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两组CRP、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两组Scr、BUN、AST、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灌流基础上采用CRRT治疗AOPP患者可提高胆碱酯酶水平,降低炎性指标和肝肾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血液灌流治疗。

    2025年04期 v.37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管在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

    郑永光;陈昕;赵筱玉;张永乐;王超;

    目的:观察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管在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于该院拟行腹部手术的100例肥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切口常规缝合未使用引流装置引流,观察组切口常规缝合并使用自制皮下引流管引流。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手术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的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CRP、IL-6、IL-8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管应用于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常规缝合,可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切口常规缝合未使用引流装置。

    2025年04期 v.3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效果

    李巨阳;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乳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瘢痕长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平、手术前后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2)、孕酮]水平和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瘢痕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E_2和孕酮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降低性激素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传统开放式乳腺肿瘤切除术治疗。

    2025年04期 v.3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临床康复

  •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

    林强;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CIM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DC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指标[电位皮质潜伏期(CL)、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水平、步态参数(步速、跨步长比率、步频)水平、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OL-100)]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CL、CMCT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步速均快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两组跨步长比率、步频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精神、环境等WHO-QOL-10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联合CIMT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步态参数水平、FMA评分、MBI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神经电生理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CIMT治疗。

    2025年04期 v.37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中西医结合

  •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姚雷杰;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肽素(CP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DF-15、CK-MB、NT-proBNP、CPP、sCD40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胸隐痛、胸胁胀满、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其效果优于单纯美托洛尔治疗。

    2025年04期 v.37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

    阚献俊;张浩;刘政;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舒张早晚期充盈速度比(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98/100),高于对照组的91.00%(9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SVI、LVEDV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E/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唇紫绀、心悸神疲、胸闷气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的效果优于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

    2025年04期 v.37 82-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

    阚献俊;张浩;刘政;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舒张早晚期充盈速度比(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98/100),高于对照组的91.00%(9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SVI、LVEDV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E/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唇紫绀、心悸神疲、胸闷气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的效果优于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

    2025年04期 v.37 82-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杨世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肥胖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口渴喜饮、少食易饥、腹部膨隆、气短寡言、疲乏无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MA-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HOMA-IR、FIN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口渴喜饮、少食易饥、腹部膨隆、气短寡言、疲乏无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联合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治疗肥胖T2DM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胰岛功能水平,以及降低糖代谢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和TG、TC、LDL-C水平,效果优于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2025年04期 v.37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化痰止咳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效果

    刘红艳;

    目的:观察化痰止咳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止咳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肺功能指标[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憋喘气促、烦躁不安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止咳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可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04期 v.37 90-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化痰止咳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效果

    刘红艳;

    目的:观察化痰止咳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止咳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肺功能指标[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憋喘气促、烦躁不安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止咳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可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04期 v.37 90-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的效果

    周斌;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3年该院收治的8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表皮生长因子(EGF)、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脘腹疼痛、口干、泛酸、四肢倦怠、纳少、纳呆、嗳气),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DA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脘腹疼痛、口干、泛酸、四肢倦怠、纳少、纳呆、嗳气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可改善胃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

    2025年04期 v.37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中医药研究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辨证取穴针刺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张赛杰;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辨证取穴针刺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老年LD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辨证取穴针刺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疼痛介质指标[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β-内啡肽(β-E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67.7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E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GE_2、S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辨证取穴针刺疗法治疗老年LDH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调节疼痛介质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辨证取穴针刺疗法。

    2025年04期 v.37 97-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

    谢露;张艳;

    目的:观察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浮山风湿膏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活动度、肌力、日常生活活动等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hs-CRP、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和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

    2025年04期 v.37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检验与影像

  • NT-proBNP、ESR、PCT、hs-CR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效能

    宋彬;陈黎;

    目的:分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ACI)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该院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T-proBNP、ESR、PCT、hs-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ESR、PCT、hs-CRP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ACI的效能。结果:研究组NT-proBNP、ESR、PCT、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ESR、PCT、hs-CRP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AC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8、0.835、0.796、0.721、0.975,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四者单项检测诊断。结论:血清NT-proBNP、ESR、PCT、hs-CR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CI的效能高于四者单项检测诊断。

    2025年04期 v.3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中的效能

    吴浩;

    目的:观察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3年该院收治的62例不明原因晕厥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传统心电图检查和直立倾斜试验,以临床综合评估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心电图检查、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中的效能;比较心电图检查、直立倾斜试验对不同类型晕厥的检出率,以及不同时间的心率、血压水平。结果:金标准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8例,阴性14例;传统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0例,阴性22例;直立倾斜试验结果显示,阳性47例,阴性15例。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传统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晕厥的检出率均高于传统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厥即刻,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及混合型晕厥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平卧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抑制型、混合型晕厥患者的心率均低于血管抑制型晕厥患者,混合型晕厥患者的心率与心脏抑制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抑制型、混合型晕厥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均高于血管抑制型晕厥患者,混合型晕厥患者的收缩压水平低于心脏抑制型晕厥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抑制型患者的舒张压水平高于血管抑制型和混合型晕厥患者,混合型晕厥患者的舒张压水平与血管抑制型晕厥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中的效能高于传统心电图检查效能。

    2025年04期 v.37 107-10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血清C肽、透明质酸、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能

    仇逸;

    目的:分析血清C肽、透明质酸、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肾功能损害将其分为糖尿病组(n=90)和糖尿病肾病组(n=60),另选取同期该院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肽、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肽、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组血清C肽、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肾病组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肽、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0.724、0.827、0.836、0.984,其中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四者单项检测诊断效能。结论:血清C肽、透明质酸、GSP、HbA1c水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能高于四者单项检测诊断效能。

    2025年04期 v.3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效能

    李刚;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7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其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效能。结果:7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病理检查诊断恶性36例,良性39例;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诊断恶性30例,良性45例;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恶性37例,良性38例;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

    2025年04期 v.3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血清肿瘤标志物、IL-6、IL-1β水平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效能

    王娟;桑原锋;杨瑞;代春雨;

    目的:观察血清肿瘤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IL-6、IL-1β水平,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IL-6、IL-1β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IL-6、IL-1β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IL-6、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C-Ag、CYFRA21-1、CEA、IL-6、IL-1β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AUC分别为0.680、0.774、0.769、0.784、0.756、0.937,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最高。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IL-6、IL-1β水平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效能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

    2025年04期 v.37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血清TNF-α、IL-6、PGE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

    王华昕;郭妍;卫琼琼;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行肺切除术的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慢性疼痛将其分为发生组40例与未发生组45例,另选取该院同期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与NSCLC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结果:发生组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对照组,且未发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与NSCLC术后患者慢性疼痛均呈正相关(r>0,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TNF-α、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52、0.802、0.934,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结论: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2025年04期 v.37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血清TNF-α、IL-6、PGE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

    王华昕;郭妍;卫琼琼;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5例行肺切除术的NSCL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慢性疼痛将其分为发生组40例与未发生组45例,另选取该院同期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与NSCLC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结果:发生组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对照组,且未发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与NSCLC术后患者慢性疼痛均呈正相关(r>0,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TNF-α、PGE_2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52、0.802、0.934,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结论:血清TNF-α、IL-6、PGE_2水平联合检测预测NSCLC术后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2025年04期 v.37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陈星;李娟;

    目的: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02例AML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预后AML患者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AM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GF-β1、Flt3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预后患者血清TGF-β1、Flt3L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患者,EGFR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AML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0.738、0.779、0.966,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结论: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联合检测预测AML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2025年04期 v.37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陈星;李娟;

    目的: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02例AML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预后AML患者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AM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GF-β1、Flt3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预后患者血清TGF-β1、Flt3L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患者,EGFR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AML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0.738、0.779、0.966,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结论:血清TGF-β1、Flt3L、EGFR水平联合检测预测AML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2025年04期 v.37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经阴道超声检查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效能

    张曼曼;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TVS)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TAS)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TVS、TAS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VS、TAS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结果,比较TVS、TAS单项及联合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效能,分析TVS、TAS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金标准结果显示,9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中,阳性72例,阴性24例;TVS检查结果显示,阳性66例,阴性30例;TAS检查结果显示,阳性62例,阴性34例;TVS、TAS联合检查结果显示,阳性72例,阴性24例;TVS、TAS联合检查异位妊娠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VS、TAS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TVS、TAS单项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0.641、0.512,P=0.000、0.000);TVS、TAS联合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89,P=0.000)。结论:TVS、TAS联合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查。

    2025年04期 v.37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TSP-1、MMP-9、SFMC水平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卢秋阳;

    目的:分析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水平与子痫前期(P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70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及不同妊娠结局PE患者血清TSP-1、MMP-9、SFM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SP-1、MMP-9、SFMC水平与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SP-1、MMP-9、SFM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观察组TSP-1、SFM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TSP-1、SFMC水平高于轻度患者,MMP-9水平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SP-1、SFMC水平与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P<0.05),MMP-9水平与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P<0.05);结局不良患者TSP-1、SFMC水平均高于结局良好患者,MMP-9水平低于结局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SP-1、MMP-9、SFMC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7、0.751、0.789、0.946,且联合检测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结论:TSP-1、SFMC水平与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MMP-9水平与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TSP-1、MMP-9、SFMC水平联合检测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2025年04期 v.37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王静花;肖雪娟;

    目的:分析孕早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4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该院行常规产检的94名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联合检测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HbA1c、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GDM的AUC分别为0.716、0.775、0.848,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最高。结论: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联合检测对GDM的预测价值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

    2025年04期 v.37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王静花;肖雪娟;

    目的:分析孕早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4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该院行常规产检的94名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联合检测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HbA1c、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GDM的AUC分别为0.716、0.775、0.848,其中联合检测的AUC最高。结论:孕早期HbA1c、HOMA-IR水平联合检测对GDM的预测价值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

    2025年04期 v.37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经验交流

  •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比较

    辛景超;孙灿灿;

    目的:比较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溶栓结束后终点事件发生率、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结束后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MYO、hs-cTnI、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以及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优于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

    2025年04期 v.37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呼出气一氧化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E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

    李俊杰;

    目的: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和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水平,比较两组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FVC、FEV_1、FEV_1/FV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与FEV_1、FVC、FEV_1/FVC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FeNO、外周血EOS计数、IgE水平与哮喘患者FEV_1、FVC、FEV_1/FVC水平均呈负相关。

    2025年04期 v.37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球囊压迫术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梁超;

    目的:比较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球囊压迫术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BAE治疗,研究组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球囊压迫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水平、手术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大咯血再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aO_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咯血再发生率为4.17%(2/48),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球囊压迫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可改善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降低大咯血再发生率,效果优于BAE治疗。

    2025年04期 v.37 141-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比较

    彭光辉;王玉勤;刘成珠;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水平,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肾损伤因子[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ACTH、Cor、N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ys-C、Scr、NGAL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率,以及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肾损伤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但可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术中出血量。

    2025年04期 v.37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血清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李存刚;李新生;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急性胰腺炎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患者(n=35)、中度患者(n=33)、重度患者(n=17),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和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PCT、PLR、NLR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PCT、PLR、NLR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组血清PCT、PLR、N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血清PCT、PLR、NLR水平均高于中度患者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APACHEⅡ评分均高于中度患者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PLR、NLR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清PCT、PLR、NLR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

    2025年04期 v.37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李宁;崔蕾蕾;黄银娟;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性激素指标[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or、NE、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LH、FSH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_2、AMH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和性激素指标水平,降低应激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2025年04期 v.37 151-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分割调强放疗与二维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薛晔;

    目的:比较大分割调强放疗与二维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二维放疗,观察组采用大分割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疾病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水平,放射损伤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CEA、CA15-3、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GF、MCP-1、CCL2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分割调强放疗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疾病相关指标水平和放射损伤发生率,以及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二维放疗。

    2025年04期 v.37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宫腔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杨慢慢;

    目的:比较宫腔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球囊填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水平,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TT、APTT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FI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B-Lynch缝合术治疗。

    2025年04期 v.37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护理

  • 同伴支持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牛盈盈;谌莉;

    目的:观察同伴支持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伴支持护理,比较两组基于中国文化改良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C-MLHF)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和出院6个月内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再住院率。结果:出院后6个月,两组C-MLHF评分和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等ESCA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内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再住院率为6.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同伴支持护理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MLHF评分和ESCA评分,以及降低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再住院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25年04期 v.37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委;李艳霞;郭晓燕;宋佳;

    目的:观察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比较两组锻炼依从率,护理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生命质量[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为100.00%(48/48),高于对照组的87.50%(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6MWT距离均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CQQC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可提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锻炼依从率、GSES评分、CQQC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延长6MWT距离,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04期 v.37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爽;谭鑫;崔天晓;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用药依从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规律服药、定期测量血压、健康饮食与运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用药依从率、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出院指导。

    2025年04期 v.37 168-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贾倩倩;

    目的:观察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在原发性肝癌(PHC)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于该院行PHC切除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肝癌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QOL-LCV 2.0)]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QOL-LCV 2.0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应用于PHC切除术患者可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04期 v.37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知信行模式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思宁;

    目的:观察知信行模式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认知度评分、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分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护理后,两组疾病认知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消极应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T_3、FT_4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TSH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护理可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疾病认知度评分,以及改善应对方式评分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04期 v.37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化叙事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静文;张传艺;王伟彬;

    目的:观察外化叙事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该院门诊随访的233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6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外化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服药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和生存质量[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MOS-HIV)]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社会排斥、社会隔离、内在羞耻、经济保障等SI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心理领域等MOS-HIV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外化叙事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评分,以及降低病耻感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04期 v.37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PDCA的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骆静瑶;沈珊艺;陈建霞;

    目的:观察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循环(PDCA)的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2年于该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PDCA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指标水平,以及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优良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6/45),低于对照组的31.11%(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HAMA和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PDCA的人性化护理可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遵医行为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HAMA评分和PSQI评分,改善术后恢复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04期 v.37 181-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在脊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薛文青;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脊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脊柱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脊髓神经恢复程度(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脊髓损伤神经学国际分类标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运动维度、痛觉和触觉等脊髓神经恢复程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损伤患者可提高脊髓神经恢复程度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25年04期 v.37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阶段性康复护理在下肢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胡欢欢;陈雪琴;

    目的:观察阶段性康复护理在下肢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76例下肢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阶段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程度、足踝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1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两组肿胀程度分级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应用于下肢骨骨折手术患者可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减轻关节肿胀程度,提高足踝功能评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04期 v.37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PEWS模式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

    谢冰;高迪;

    目的:观察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模式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EWS模式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指标(身长、头围)水平、睡眠质量[简明婴幼儿睡眠问卷(BISQ)]评分,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身长、头围均大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ISQ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WS模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可改善临床指标、生长发育指标水平,降低睡眠质量评分,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04期 v.37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祁颂可;

    目的:观察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7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罗伊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护理前后生命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GRQ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9%(1/59),低于对照组的13.79%(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31%(58/59),高于对照组的86.21%(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应用于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儿可改善临床指标水平,降低生命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04期 v.37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