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痉挛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高芸;
摘要(Abstract):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痉挛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改良电痉挛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痉挛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MMSE和ADL评分,以及降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SDSS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KeyWords): 精神分裂症;改良电痉挛;针对性护理;依从性;认知功能;不良事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高芸;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朱杰.应用改良的电痉挛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20-22.
- [2]云丹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229-230.
- [3]郝伟,于欣.精神病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7-89.
- [4]司天梅,杨建中,舒良,等.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45-47.
- [5]高明月,杨珉,况伟宏,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和正常值的筛查效度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7(3):443-449.
- [6]罗爱军,陈哨,单超.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非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8,40(17):2683-2687.
- [7]臧京阳.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改善作用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21-222.
- [8]何雅琴,韦敏.针对性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2):111-112,126.
- [9]倪隽荟,申雁冰,范飞燕.改良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观察及心理护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4):472-474.
- [10]韦红梅,王翠棋,陈翠薇.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