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冠英;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该院收治的127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62)与研究组(n=65)。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脑血管储备功能指标[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搏动指数(PI)、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屏气指数(BHI)]水平、血清学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62/65),高于对照组的80.65%(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I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MFV、CVR、BH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脑血流储备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华丽;王莹;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1年该院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组予以匹伐他汀钙片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8、TNF-α、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钙片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海龙;
目的:观察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切除术治疗脑膜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瓣面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肿瘤切除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骨瓣面积小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切除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切除术治疗脑膜瘤患者可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缩小骨瓣面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肿瘤切除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效果优于显微切除术治疗。
2025年21期 v.37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晓旭;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联合介入栓塞术(IE)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aSAH后SCV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I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ACA-Vm)、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PCA-Vm)]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MCA-Vm、ACA-Vm、PCA-V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VEGF、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动脉内灌注联合IE治疗aSAH后SCVS患者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IE治疗。
2025年21期 v.37 23-2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洪飞;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12例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LVA)、椎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水平、眩晕程度[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减轻眩晕程度的效果优于单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
2025年21期 v.3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郝秀霞;李万华;李莉娟;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1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6例。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血流灌注情况[血流帧数(cTFC)],ST段回落情况,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即刻cTFC低于对照组,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周,两组CK-MB、CK、LD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治疗STEMI患者能有效改善血流灌注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和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替罗非班治疗。
2025年21期 v.37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莲莲;韩在刚;刘健彤;沈玉秀;高琦;袁红艳;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10例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体质量下降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3.64%(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INS水平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PG、2hPG、HbA1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质量下降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体质量下降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指标和糖脂代谢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利拉鲁肽治疗。
2025年21期 v.37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姚婷婷;薛冰;姚红霞;
目的:观察非奈利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奈利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hU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5.42%(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HbA1c、TG、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Scr、BUN、24hU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奈利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肾功能,减轻机体微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2025年21期 v.37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厚福;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尿蛋白总量(24hUTP)]、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24hUT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炎性因子和血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缬沙坦治疗。
2025年21期 v.37 41-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尚源融;
目的:观察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血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血磷)、营养指标[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甲状旁腺激素、血磷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B、TP、H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可降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磷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治疗。
2025年21期 v.3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丽;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联合蔗糖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88例肾性贫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蔗糖铁联合EPO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罗沙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EP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OX2、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I、SF、TIBC、TS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EP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RDW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联合蔗糖铁与EPO治疗肾性贫血患者可提高铁代谢指标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指标和贫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蔗糖铁联合EPO治疗。
2025年21期 v.37 48-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孙红;
目的:观察仑伐替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HC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CEA、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治疗HCC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肿瘤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
2025年21期 v.37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亚珂;赵俊立;宋媛媛;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63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指标(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恢复时间、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治疗前后病情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CT严重程度指数(CTSI)]评分、肠道菌群指标(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水平、免疫球蛋白(Ig)指标(IgA、IgM、IgE)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恢复时间、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CT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G、IgM、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SAP患者可缩短康复进程,降低病情程度评分,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和肠道菌群指标水平,以及提高Ig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治疗。
2025年21期 v.37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一举;刘静生;屈帅勇;王亚楠;徐岳;
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Ⅳ期胃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ORR为84.44%,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9-9、CA125、TPS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患者可提高ORR和KPS评分,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单纯FOLFOX化疗方案治疗。
2025年21期 v.3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海斌;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CR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鼻腔黏液纤毛功能指标[糖精清除时间(SCT)、黏液纤毛传输速率(MTR)]水平、鼻腔通气功能指标[鼻气道阻力(NAR)、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水平、嗅觉功能评分、生命质量[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中文版(SNOT-20)]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SCT均短于术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MTR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AR均小于术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NMCA、NCV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嗅觉功能和SNOT-20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CRS患者可改善鼻腔黏液纤毛功能指标和鼻腔通气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嗅觉功能和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鼻内镜手术治疗。
2025年21期 v.3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洪君;
目的:观察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1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微创拔牙术联合口腔修复膜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拔牙术联合A-PR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牙槽骨(高度、宽度),张口受限度,面部肿胀度,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4、48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即刻,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口受限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部肿胀度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F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可减轻术后疼痛、牙槽骨损伤、张口受限度、面部肿胀度,促进创面愈合,效果优于口腔修复膜联合微创拔牙术治疗。
2025年21期 v.3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丹丹;黄艳杰;王垒垒;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I、GI、PD等牙周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一次性根管治疗应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牙周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一次性根管治疗。
2025年21期 v.37 69-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炯;
目的:观察关节镜双滑轮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该院收治的80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关节镜双滑轮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内收、后伸),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ASES、CM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等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双滑轮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可提高肩关节功能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效果优于关节镜无结缝线桥技术治疗。
2025年21期 v.37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程棵;王叶琳;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于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术后予以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利伐沙班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D-D、t-P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IL-1β、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
2025年21期 v.3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丁继伟;许静;孙家玲;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2月于该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麻醉前(T_0)、麻醉诱导后即刻(T_1)、术毕(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脑氧代谢指标[脑氧摄取率(CERO_2)、颈内动脉血氧含量(CaO_2)]水平,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2时,两组心率、MAP水平均低于T_0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两组CERO_2、CaO_2水平均低于T_0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脑氧代谢指标水平,提高认知功能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2025年21期 v.37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建;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于该院进行面部整形美容手术的9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麻醉前(T_1)、麻醉后10 min(T_2)、术毕(T_3)]生命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心率]水平、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_2(PGE_2)、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术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时,两组MAP、呼吸、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两组MAP水平均低于T_1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观察组呼吸、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术后2 h(T_4)时,两组Cor、PGE_2、NE水平均高于T_1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 h 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 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可提高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和术后认知功能评分,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
2025年21期 v.37 83-8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边乐;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胰岛功能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低于对照组,两组HOMA-β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血糖水平和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改善胰岛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门冬胰岛素治疗。
2025年21期 v.37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冯春燕;
目的:观察腹腔镜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2023年该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E_2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FS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降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性激素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2025年21期 v.37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亚杰;
目的:观察通瘀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4年8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偏身麻木、心悸出汗、气短乏力、大便溏泻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瘀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恢复运动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樊孝娟;杨艳华;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气短、乏力、倦怠懒言、自汗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指标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鹏;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胃脘胀满、隐隐作痛、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积分、胃肠动力学指标[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囊收缩素(CCK)、P物质(S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胀满、隐隐作痛、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ChE、S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CK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胃肠动力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多潘立酮片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宏;陈卫斌;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听力指标(低频区、高频区听阈值)、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低频区、高频区听阈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CAM-1、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患者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听力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地塞米松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邹海燕;周小燕;
目的:观察妇科止血灵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该院收治的62例围绝经期DUB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妇科止血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出血控制时间,出血停止时间,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水平、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雌二醇(E_2)]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BC、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孕酮、E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止血灵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DUB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血常规指标水平,改善性激素水平,缩短出血控制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效果优于单纯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秋霞;黄珂;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药物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于该院行药物流产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进行药物流产,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完全流产率、临床指标(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持续时间、阴道流血量、月经复潮时间)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药物流产患者可提高完全流产率,改善临床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炳卓;陈学定;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水平,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s-CRP、TNF-α、IL-10、IL-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可改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35-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传福;
目的:比较可控负压吸引外鞘与普通软镜外鞘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软镜外鞘治疗,观察组采用可控负压吸引外鞘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慢性疼痛持续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慢性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PCT、WBC、Scr、BUN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负压吸引外鞘治疗肾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结石清除率,效果优于普通软镜外鞘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瑞霞;
目的:比较巩膜隧道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82例AR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巩膜隧道组和透明角膜组各41例。两组均接受PHACO治疗,巩膜隧道组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治疗,角膜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功能[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腺功能[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两组BCVA均高于术前,且巩膜隧道组高于透明角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两组BUT均短于术前,但巩膜隧道组长于透明角膜组,两组CFS评分均高于术前,但巩膜隧道组低于透明角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SIt、角膜散光度均低于术前,且巩膜隧道组低于透明角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下PHACO治疗ARC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减轻对泪膜、泪腺、角膜的损伤,效果优于透明角膜切口下PHACO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42-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学朋;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椎体形态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Cobb’s角)水平、炎性指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椎体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Cobb’s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MGB1、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椎体形态指标水平,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椎体功能评分,效果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雪琴;
目的:比较地诺前列酮栓与缩宫素治疗宫颈条件不成熟引产孕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宫颈条件不成熟引产孕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宫颈成熟度(宫颈Bishop量表)评分,分娩时间(诱发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分娩状况(阴道自然分娩率、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宫颈Bisho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12 h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发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为92.16%(47/51),高于对照组的60.78%(31/51);产钳助产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7.65%(9/51);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21.57%(11/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治疗宫颈条件不成熟引产孕妇可提高宫颈成熟度评分和阴道自然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以及降低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效果优于缩宫素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49-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芳悦;李晓静;赵仝彤;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热消融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热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性功能[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和随访3、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阴道润滑、性交疼痛、性满意度等FSF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E_2、LH、FSH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热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提高性功能评分,以及降低性激素水平,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水平,效果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2025年21期 v.37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伟霞;祁玲;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该院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的138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卵巢癌组,并根据术后3年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患者(n=102)和预后不良患者(n=36),另选取同期13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和不同预后卵巢癌患者血清AFP、MMP-9水平,采用点二列相关性分析血清AFP、MMP-9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血清AFP、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AFP、MMP-9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MMP-9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患者预后不良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清AFP、MMP-9水平与卵巢癌术后患者预后不良均呈正相关。
2025年21期 v.37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霞;刘晓璇;马芳;
目的:观察医院-家庭二元联动护理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家庭二元联动护理,比较两组服药依从率,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生命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 4.0)]评分、家长疾病管理能力[家庭管理量表中文版(FaMM)]评分,以及行为改善指标(焦虑躯体化表现、主动参与护理活动次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edsQL 4.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家长疾病照护能力维度FaMM评分高于对照组,疾病管理困难维度FaMM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躯体化表现少于对照组,主动参与护理活动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家庭二元联动护理应用于癫痫患儿可提高服药依从率和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家长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和行为改善指标水平,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59-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中良;王成东;周法刚;
目的:观察现实导向训练在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7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现实导向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和记忆能力[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结果:护理3个月时,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等PAN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时,研究组SSFP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时,两组SSFP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时,两组WM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现实导向训练可提高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社会功能和记忆能力评分,降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晨;
目的:观察OTO模式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2023年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OTO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中文版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评分量表(A-DQOL)]、用药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满意度、忧虑度Ⅰ、忧虑度Ⅱ、影响度等A-DQOL评分和总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MAS-8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34/40),高于对照组的60.00%(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OTO模式护理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67-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岭娜;
目的:观察基于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CICARE)沟通模式的激励性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于该院行CT增强扫描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激励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CT检查知识掌握度(检查前准备、检查后注意事项)、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检查前准备和检查后注意事项等CT检查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激励性护理应用于CT增强扫描患者中可提高CT检查知识掌握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彬芬;
目的:观察气道护理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n=96)开展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均分成两组,其中48例纳入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另外48例纳入研究组实施气道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生命质量、并发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指标均比护理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评定量表(WHOQOL-BREF)]等指标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1/48),低于对照组的16.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护理管理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功能,促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褚亚婷;
目的:观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的人性化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癌症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癌症自我效能评估量表)、化疗后症状改善和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1个月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8 d后,两组化疗后症状改善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护理15 d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人性化护理可提高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化疗后症状改善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77-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晓哲;焦京京;王莹;
目的:观察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护理在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MB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CQ各维度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沟通交流、服务态度、疾病相关需求满足、心理安慰、安全管理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IMB的护理可提高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GCQ、SF-36、护理满意度评分,降低其SAS、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婉;
目的:观察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96例M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知识掌握度、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药物相关知识、骨痛控制方法、日常生活管理等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营养、健康责任、运动锻炼、精神成长、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等HPLP-Ⅱ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沟通交流、健康指导、护理形式、服务态度、随访管理、需求满足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于MM患者中可提高疾病知识掌握度、健康行为、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84-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玉娜;孙璐璐;
目的:观察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在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卵巢囊肿切除术的11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职能、心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应用于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中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晓蕾;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理论护理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目标导向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主观幸福感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自我评价、主观幸福指数等主观幸福感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理论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可降低负性情绪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主观幸福感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产后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许越;
目的:观察发展性照护理论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发展性照护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水平、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正压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呼吸频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正压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发展性照护理论护理可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及其家长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呼吸频率,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正压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25年21期 v.37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