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社区卫生服务研究)

  • 高龄老年人健康体检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

    钱铭;刘卫红;

    目的:了解本社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管理的卫生服务。方法:对本社区14个自然村2 180名80岁以上高龄老年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并详细询问既往病史。结果:患病老人2 009例,占92.16%。其中,患1种慢性疾病1 236例(56.70%),2种慢性病436例(20.00%),3种慢性病267例(12.25%),4种及其以上慢性病70例(3.21%)。对所有体检老人,落实专职联村医生,做好随访工作。结论:对高龄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进行动态管理的卫生服务,可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

    2007年14期 505+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53565例新生儿疾病筛查回顾性分析

    王倩;吴萍;王洁;

    目的:总结分析北京市丰台区2000~2006年期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方法:所有在北京市丰台区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均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采血,统一递送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CH和PKU的检测。结果:2000~2006年共筛查新生儿53 565例,筛查率96.88%,7年来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年提高;可疑阳性病例复查率71.5%;7年来我区检出CH 17例,发病率0.33‰,与全球发病率水平相当,高于我国主要城市地区水平。PKU 5例,发病率0.093‰,与我国大部分地区水平一致。结论:继续加强管理,从各环节努力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提高可疑病例复查率。

    2007年14期 506-507+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1例临床分析

    王云;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21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结果:①CVST以青年女性多见;②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③危险因素有分娩、妊娠、炎症、口服避孕药、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等;④早期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癫痫发作,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⑤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局限性梗死灶,可伴渗血或出血;⑥应用脱水、抗凝、局部溶栓及对症治疗,痊愈15例,好转6例。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腰穿压力均恢复正常,未出现脑静脉系统血栓再发和新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结论:对临床急性、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患者,应高度警惕CVST,及时行CT、MRI、MRV或DSA检查,早期规范抗凝、血管内溶栓等治疗。

    2007年14期 508+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硬膜下血肿137例的治疗体会

    汪志刚;

    2007年14期 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源性因素导致进展性脑梗死48例探讨

    何建新;

    目的:探讨导致进展性脑梗死的医源性因素。方法:我科于2002~2006年收治进展性脑梗死120例,其中医源性因素所致进展性脑梗死48例。结果:进展因素与降血压治疗、血管扩张剂应用不当、血糖控制不良等医源性因素有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引起脑梗死进展的医源性因素。

    2007年14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银杏叶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赵沂敏;于靖;

    目的:观察银杏叶胶囊与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90例V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吡拉西坦,治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胶囊。以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量表(ADL)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吡拉西坦有较高的疗效及安全性。

    2007年14期 511+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纳洛酮治疗意识障碍37例临床观察

    龚国如;邹晓敏;杨苏萍;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意识障碍的效果。方法:对近几年来本院应用纳洛酮治疗不同原因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7例患者全部治愈。其催醒时间为浅昏迷(1.74+0.44)h,中度昏迷(4.27+1.23)h,重度昏迷(28.56+12.08)h。结论:纳洛酮对不同原因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疗效好、起效快、催醒时间短,安全性高。

    2007年14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80例临床分析

    李婧;孟爱宏;

    2007年14期 513+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靳隽;赵永新;靳玫;

    2007年14期 514-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44例疗效观察

    纪英;林秋菊;李萱;

    目的:研究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4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拓扑替康联合顺铂静滴d1~d5,同时给予止吐治疗。结果:全组共化疗132个周期,44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45.5%,临床受益率81.8%,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以拓扑替康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2007年14期 516+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肺癌的支气管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王琪;陈乐平;张丽;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PAI)治疗老年肺癌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找到靶动脉后按3种药物配合分别注入化疗药物,观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①本组101例老年肺癌中有效率90.10%,中心型肺癌的有效率为65.71%,周围型肺癌为65.7%。②有肺外淋巴结转移者有效率为70.21%,无转移者为61.11%。③不同化疗药物配合对疗效的影响分别为56.09%,44.14%,52.88%。④肿瘤供血有侧支循环形成者疗效为85.70%,无侧支循环者为65.30%。⑤肿瘤内新生血管的影响,少血管型为45.81%,中血管型为45.81%,多血管型为75.56%。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动脉内注入化疗药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优于滴注化疗;其疗效与癌肿发生部位、组织类型及癌肿供血等因素有关,而与化疗配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

    2007年14期 517+563+56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前列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曹桂荣;

    目的: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c pump,PCEA)对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oplasia,BPH)术后膀胱痉挛的缓解作用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BPH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76例,随机分为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术后镇痛方法。结果:PCEA组缓解膀胱痉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CE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列腺术后采用PCEA可有效地缓解膀胱痉挛症状,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对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有积极的作用。

    2007年14期 518+545-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并发感染

    苏夏鹏;

    目的:探讨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组42例,应用磷霉素8.0g,静脉滴注;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0~14天。加替沙星组40例,应用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0~14天。结果: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的临床痊愈率、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7%、92.9%与88.6%;加替沙星组分别是为62.5%、70.0%和58.8%。结论: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等均优于单用加替沙星。

    2007年14期 519+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药物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插管中的应用

    张艳茹;孟宏伟;韩庆录;

    目的:比较异丙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的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0例,ASAⅠ~Ⅲ级,随机平均分为异丙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异丙酚合用依托咪酯组(C组)。麻醉诱导:静脉全麻药A组异丙酚2mg/kg、B组依托咪酯0.2mg/kg、C组依托咪酯0.1mg/kg和异丙酚1.0mg/kg,合用诱导药物均为阿曲库铵0.6mg/kg、芬太尼4μg/kg,诱导后5min进行气管插管。监测和记录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及循环系统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等。结果:A组、C组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循环系统方面与诱导前比较,B组在插管即刻血压和心率(HR)明显上升(P<0.05),A组在诱导后血压和HR明显下降(P<0.05),C组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血氧饱和度(SPO2)均保持在99%~100%。结论:依托咪酯和异丙酚伍用是老年人食管癌麻醉诱导较为理想的方法。

    2007年14期 520+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龄严重烧伤患者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刘晓雪;蔡兴东;周庆红;

    目的:综合评价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对高龄(70岁以上)严重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针对我院自1999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28例高龄严重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70~91岁,平均79.4岁,均采用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3年,平均11个月,治愈107例,治愈率83.6%。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为肾衰竭。结论: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是治疗高龄(70岁以上)严重烧伤患者的有效方法,治愈率高,疗效满意。

    2007年14期 521+566+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辅以中药治疗502例报告

    许小平;

    2007年14期 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2例临床分析

    王延德;张新明;

    目的:总结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2007年14期 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颌窦后外侧壁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艾尔肯·司马义;李海磊;

    目的:对上颌窦外侧壁手术入路相关结构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3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完全模拟经上颌窦入路解剖,对上颌窦外侧壁进行了详细地显微解剖、观察、拍摄、测量和统计。结果与结论:上颌窦后侧壁结构复杂,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经过,是颅前、中窝与鼻腔、窦肿瘤互相蔓延的通道。

    2007年14期 524+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电视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7例临床分析

    王冬梅;任红岩;刘河;李伟兰;

    目的:探讨电视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鼻内镜行鼻中隔矫正术87例。其中单纯偏曲9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2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4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16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论:87例鼻中隔全部得到矫正,同时完成鼻功能性手术。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电视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具有视野清晰、手术精确、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07年14期 525+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雅霖;

    目的:对复合体Dyract AP与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3M-Vitremer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55例390颗楔状缺损牙分别用复合体Dyract AP(A组)与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Vitremer,美国3M公司)(B组)修复,于修复后1.5~2年复查。结果:A组成功率94.68%,B组88.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材料均为临床修复楔状缺损的较理想材料,Dyract AP临床效果优于3M-Vitrem-er。

    2007年14期 526+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48例

    夏汴春;

    目的:探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性输卵管炎等)外,均采用泼尼松周期递减、辅中药通管I号煎服、下腹部理疗、经期应用抗生素、月经间期宫腔输卵管药物保留治疗等综合方法,治疗4个月~1年半。结果:48例中43例通水试验通畅,造影显示复通率为98.6%,治疗后随访36例先后受孕,妊娠率达75.0%。结论:本综合疗法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确切的疗效,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2007年14期 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顿服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研究

    张京莉;李翠红;武继平;王志勤;

    目的:探讨在中孕引产中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选择有指征中期妊娠(孕14~24周)引产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同时服米非司酮100mg。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单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宫缩发动时间提前,发动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缩短12小时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月经不调、恶心、发热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顿服(100mg)配伍利凡诺用于中孕引产较传统利凡诺方法引产效果好。

    2007年14期 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笑气吸入式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

    石美秀;

    2007年14期 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短篇论著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

  • 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60例

    李占新;

    目的:观察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第3煎坐浴每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左氧氟沙星0.2g,2次/d;前列康1.0,3次/d,2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结论: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

    2007年14期 53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炎

    李月英;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中医辨证为水湿浸渍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宣肺健脾行水法、温肾利水和益气健脾法,健脾化湿、滋养肝肾法治疗两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好转率89.13%,缓解率58.7%(含完全缓解率和基本缓解率),24小时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1),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07年14期 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张洪霞;杨淑平;郑惠梅;

    2007年14期 535+554+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纤维化治疗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

    陈华钦;段永强;

    目的:探讨抗肝纤维化治疗对肝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实验组口服安络化纤丸,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ALT、A/G)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和CIV)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比较明显(P<0.01),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ALT、A/G、HA、CIV明显降低(P<0.01~P<0.05)。两组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07年14期 536+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王中柱;

    目的:评价中西药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9%,有效率92.3%;对照组治愈率为57.7%,有效率为6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西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可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且副作用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2007年14期 537-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α-细辛脑佐治毛细支气管炎128例

    卞成磊;王金霞;

    2007年14期 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咯血临床分析

    王恩翠;赵和云;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24例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云南白药胶襄,每次0.5g,每日4次;地塞米松针5mg静推,每日2次;巴曲酶针1KU肌注,每日2次。对照组用其它止血药,如6-氨基已酸、维生素K1、氨甲苯酸等。两组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咯血是理想的有效方法之一,且无不良反应。

    2007年14期 539+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调中益气汤治疗眼肌性视疲劳疗效观察

    霍豫星;

    目的:观察结合中医治疗眼肌性视疲劳的疗效。方法:对64例已配戴矫正眼镜后仍有视疲劳的患者进一步检查屈光、隐斜度、融合力,确定为眼肌性视疲劳,全部病例内服加减调中益气汤。结果:视疲劳症状消除者44例(70%),缓解12例(18%),无效8例(12%)。结论:调中益气汤具有消除和缓解眼肌性视疲劳症状的作用。

    2007年14期 540+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许培萍;赵枫林;靳福珍;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特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2006年124例特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0.4~0.6g;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乙酰谷酰胺、ATP、辅酶A或川芎嗪等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5%和61.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耳聋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7年14期 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复方涂剂用于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观察

    李香云;

    目的:探讨中药涂剂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将化疗致口腔溃疡4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分为两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中药涂剂涂抹溃疡处,对照组用锡类散涂抹溃疡处。结果:试验组有效率100%,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涂剂可增加口腔免疫力,减轻化疗致口腔溃疡的程度,促进溃疡的愈合。

    2007年14期 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蔡东升;

    目的:观察以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结合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四逆散合左金丸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优于西医,值得推广。

    2007年14期 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逆散加味的应用体会

    贾运河;

    2007年14期 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昌基治疗肺结核验案举隅

    赵明敬;

    2007年14期 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康复

  • 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治疗的研究

    郝永玲;谢瑛;刘焕波;

    目的:观察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发生,了解其与卒中性质、部位、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的关系。方法:所有入选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忽略评定筛查,将有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进行纠正USN的康复治疗,另一组仅给与常规康复。一个月后再次进行忽略评定。结果:本研究USN发生率21.19%,单侧忽略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及病程无关(P>0.05),与卒中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P<0.05),给予纠正USN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结论:USN多发生于右侧大脑半球病变,予纠正USN治疗可提高USN患者的运动功能。

    2007年14期 547-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全科护理

专题讲座

综述

社会·行为·心理

  • 体育舞蹈音乐对大学生心身健康的影响

    黄晓芳;

    2007年14期 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被性侵害案52例司法鉴定分析

    姚旺;裴静云;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被性侵害案的特点及性防卫能力在司法鉴定中的评定。方法:用自制表对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的52例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者中,轻度精神发育迟滞2例,占4%;中度38例,占73%;重度12例,占23%。在所有案例中已孕4例,占8%。性自卫能力丧失50例,占96%,性防卫能力削弱2例,占4%。案例发生地多为偏远农村。结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者被性侵害与一般强奸案不同,社会及监护人应对她们进行生理知识、生活能力和性防卫能力进行培训,以维护这些弱势群体的安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2007年14期 578-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研究

健康教育

  • 视网膜脱离患者健康需求与指导

    梁义红;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后的健康需求及指导。方法:以5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的交谈、沟通了解患者健康需求,对入院时、术前、术后更针对性、更专业地做出有效指导,使患者增加健康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结果:使护理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做健康指导,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应加强健康指导。

    2007年14期 581+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教育在产褥期保健的作用

    易灵敏;陈沁;张希晓;董海鹏;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产褥期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间1 376例在广州市妇婴医院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系统性的院内外结合的健康教育,对其两组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母婴患病率和母乳喂养率分别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的孕产妇在自我护理能力、母婴患病率和母乳喂养率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综合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孕产妇的保健知识水平,使其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提高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为产妇在产褥期提供了可靠的母婴健康,降低了产褥期母婴患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

    2007年14期 582-58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祝玉英;王玉芹;于冠礼;

    2007年14期 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与临床

  • 药师临床服务的内容及前景分析

    吴静;

    2007年14期 585-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42006年我院消化系统用药分析

    陈锦华;曾丽娜;苏君;

    目的:了解我院消化系统用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消化系统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化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长,3年中单品种排序消耗金额最大的是抑肽酶针,DDDs排序首位的是奥美拉唑胶囊。结论:我院国产消化系统药物使用比例较高。

    2007年14期 587-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院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的分析

    陈小红;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5年和2006年抗精神病药物消耗量的统计,分析我院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现状和用药趋势。方法:本文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方法[1]等,对本院2005年和2006年抗精神病药物消耗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年消耗金额及用药人数增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由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应当更加引起临床重视。

    2007年14期 590+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合理应用利福平

    刘玉魁;

    利福平(RFP)为人工合成的利福霉素类衍生物,是一种口服强效抗菌药物。利福平为第一线抗结核病药,体内外试验证实RFP对结核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作用特别显著,体内血药浓度达0.005μg/ml~0.5μg/ml时对繁殖期结核杆菌即可产生杀灭作用,高浓度对静止结核杆菌也有效。合理使用利福平,确定个体化给药方案,选择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尽量减少或避免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2007年14期 591+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存在的问题

    朱志芳;

    2007年14期 592+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结核药致剥脱性皮炎2例分析

    张艳平;

    2007年14期 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医学检验与临床

医学影像

心电图与临床

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