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云;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21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结果:①CVST以青年女性多见;②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③危险因素有分娩、妊娠、炎症、口服避孕药、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等;④早期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癫痫发作,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⑤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局限性梗死灶,可伴渗血或出血;⑥应用脱水、抗凝、局部溶栓及对症治疗,痊愈15例,好转6例。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腰穿压力均恢复正常,未出现脑静脉系统血栓再发和新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结论:对临床急性、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患者,应高度警惕CVST,及时行CT、MRI、MRV或DSA检查,早期规范抗凝、血管内溶栓等治疗。
2007年14期 508+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汪志刚;2007年14期 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建新;
目的:探讨导致进展性脑梗死的医源性因素。方法:我科于2002~2006年收治进展性脑梗死120例,其中医源性因素所致进展性脑梗死48例。结果:进展因素与降血压治疗、血管扩张剂应用不当、血糖控制不良等医源性因素有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引起脑梗死进展的医源性因素。
2007年14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沂敏;于靖;
目的:观察银杏叶胶囊与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90例V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吡拉西坦,治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胶囊。以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检查量表(ADL)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吡拉西坦有较高的疗效及安全性。
2007年14期 511+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龚国如;邹晓敏;杨苏萍;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意识障碍的效果。方法:对近几年来本院应用纳洛酮治疗不同原因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7例患者全部治愈。其催醒时间为浅昏迷(1.74+0.44)h,中度昏迷(4.27+1.23)h,重度昏迷(28.56+12.08)h。结论:纳洛酮对不同原因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疗效好、起效快、催醒时间短,安全性高。
2007年14期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婧;孟爱宏;2007年14期 513+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靳隽;赵永新;靳玫;2007年14期 514-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纪英;林秋菊;李萱;
目的:研究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4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拓扑替康联合顺铂静滴d1~d5,同时给予止吐治疗。结果:全组共化疗132个周期,44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45.5%,临床受益率81.8%,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以拓扑替康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2007年14期 516+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琪;陈乐平;张丽;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PAI)治疗老年肺癌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找到靶动脉后按3种药物配合分别注入化疗药物,观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①本组101例老年肺癌中有效率90.10%,中心型肺癌的有效率为65.71%,周围型肺癌为65.7%。②有肺外淋巴结转移者有效率为70.21%,无转移者为61.11%。③不同化疗药物配合对疗效的影响分别为56.09%,44.14%,52.88%。④肿瘤供血有侧支循环形成者疗效为85.70%,无侧支循环者为65.30%。⑤肿瘤内新生血管的影响,少血管型为45.81%,中血管型为45.81%,多血管型为75.56%。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内动脉内注入化疗药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优于滴注化疗;其疗效与癌肿发生部位、组织类型及癌肿供血等因素有关,而与化疗配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
2007年14期 517+563+56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桂荣;
目的:研究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c pump,PCEA)对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oplasia,BPH)术后膀胱痉挛的缓解作用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BPH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76例,随机分为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术后镇痛方法。结果:PCEA组缓解膀胱痉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CEA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列腺术后采用PCEA可有效地缓解膀胱痉挛症状,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对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有积极的作用。
2007年14期 518+545-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夏鹏;
目的:探讨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组42例,应用磷霉素8.0g,静脉滴注;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0~14天。加替沙星组40例,应用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0~14天。结果: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的临床痊愈率、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7%、92.9%与88.6%;加替沙星组分别是为62.5%、70.0%和58.8%。结论:磷霉素联合加替沙星治疗重症肺结核合并感染,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细菌清除率等均优于单用加替沙星。
2007年14期 519+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艳茹;孟宏伟;韩庆录;
目的:比较异丙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的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0例,ASAⅠ~Ⅲ级,随机平均分为异丙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异丙酚合用依托咪酯组(C组)。麻醉诱导:静脉全麻药A组异丙酚2mg/kg、B组依托咪酯0.2mg/kg、C组依托咪酯0.1mg/kg和异丙酚1.0mg/kg,合用诱导药物均为阿曲库铵0.6mg/kg、芬太尼4μg/kg,诱导后5min进行气管插管。监测和记录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及循环系统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等。结果:A组、C组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循环系统方面与诱导前比较,B组在插管即刻血压和心率(HR)明显上升(P<0.05),A组在诱导后血压和HR明显下降(P<0.05),C组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血氧饱和度(SPO2)均保持在99%~100%。结论:依托咪酯和异丙酚伍用是老年人食管癌麻醉诱导较为理想的方法。
2007年14期 520+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雪;蔡兴东;周庆红;
目的:综合评价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对高龄(70岁以上)严重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针对我院自1999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28例高龄严重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70~91岁,平均79.4岁,均采用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3年,平均11个月,治愈107例,治愈率83.6%。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为肾衰竭。结论: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是治疗高龄(70岁以上)严重烧伤患者的有效方法,治愈率高,疗效满意。
2007年14期 521+566+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小平;2007年14期 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延德;张新明;
目的:总结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2007年14期 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尔肯·司马义;李海磊;
目的:对上颌窦外侧壁手术入路相关结构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3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完全模拟经上颌窦入路解剖,对上颌窦外侧壁进行了详细地显微解剖、观察、拍摄、测量和统计。结果与结论:上颌窦后侧壁结构复杂,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经过,是颅前、中窝与鼻腔、窦肿瘤互相蔓延的通道。
2007年14期 524+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冬梅;任红岩;刘河;李伟兰;
目的:探讨电视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鼻内镜行鼻中隔矫正术87例。其中单纯偏曲9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2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4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16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论:87例鼻中隔全部得到矫正,同时完成鼻功能性手术。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电视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具有视野清晰、手术精确、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07年14期 525+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雅霖;
目的:对复合体Dyract AP与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3M-Vitremer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55例390颗楔状缺损牙分别用复合体Dyract AP(A组)与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Vitremer,美国3M公司)(B组)修复,于修复后1.5~2年复查。结果:A组成功率94.68%,B组88.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材料均为临床修复楔状缺损的较理想材料,Dyract AP临床效果优于3M-Vitrem-er。
2007年14期 526+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汴春;
目的:探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性输卵管炎等)外,均采用泼尼松周期递减、辅中药通管I号煎服、下腹部理疗、经期应用抗生素、月经间期宫腔输卵管药物保留治疗等综合方法,治疗4个月~1年半。结果:48例中43例通水试验通畅,造影显示复通率为98.6%,治疗后随访36例先后受孕,妊娠率达75.0%。结论:本综合疗法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确切的疗效,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2007年14期 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京莉;李翠红;武继平;王志勤;
目的:探讨在中孕引产中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选择有指征中期妊娠(孕14~24周)引产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同时服米非司酮100mg。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单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宫缩发动时间提前,发动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缩短12小时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月经不调、恶心、发热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顿服(100mg)配伍利凡诺用于中孕引产较传统利凡诺方法引产效果好。
2007年14期 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美秀;2007年14期 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占新;
目的:观察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八正散合桃红四物汤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第3煎坐浴每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左氧氟沙星0.2g,2次/d;前列康1.0,3次/d,2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结论: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
2007年14期 53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李月英;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中医辨证为水湿浸渍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宣肺健脾行水法、温肾利水和益气健脾法,健脾化湿、滋养肝肾法治疗两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好转率89.13%,缓解率58.7%(含完全缓解率和基本缓解率),24小时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1),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07年14期 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洪霞;杨淑平;郑惠梅;2007年14期 535+554+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华钦;段永强;
目的:探讨抗肝纤维化治疗对肝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实验组口服安络化纤丸,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ALT、A/G)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和CIV)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比较明显(P<0.01),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ALT、A/G、HA、CIV明显降低(P<0.01~P<0.05)。两组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对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07年14期 536+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中柱;
目的:评价中西药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9%,有效率92.3%;对照组治愈率为57.7%,有效率为6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西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可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且副作用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2007年14期 537-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卞成磊;王金霞;2007年14期 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恩翠;赵和云;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24例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云南白药胶襄,每次0.5g,每日4次;地塞米松针5mg静推,每日2次;巴曲酶针1KU肌注,每日2次。对照组用其它止血药,如6-氨基已酸、维生素K1、氨甲苯酸等。两组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咯血是理想的有效方法之一,且无不良反应。
2007年14期 539+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霍豫星;
目的:观察结合中医治疗眼肌性视疲劳的疗效。方法:对64例已配戴矫正眼镜后仍有视疲劳的患者进一步检查屈光、隐斜度、融合力,确定为眼肌性视疲劳,全部病例内服加减调中益气汤。结果:视疲劳症状消除者44例(70%),缓解12例(18%),无效8例(12%)。结论:调中益气汤具有消除和缓解眼肌性视疲劳症状的作用。
2007年14期 540+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许培萍;赵枫林;靳福珍;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特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2006年124例特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0.4~0.6g;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乙酰谷酰胺、ATP、辅酶A或川芎嗪等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5%和61.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耳聋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7年14期 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香云;
目的:探讨中药涂剂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将化疗致口腔溃疡40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分为两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中药涂剂涂抹溃疡处,对照组用锡类散涂抹溃疡处。结果:试验组有效率100%,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涂剂可增加口腔免疫力,减轻化疗致口腔溃疡的程度,促进溃疡的愈合。
2007年14期 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东升;
目的:观察以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结合西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四逆散合左金丸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优于西医,值得推广。
2007年14期 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运河;2007年14期 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明敬;2007年14期 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德群;张颖;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增强养老机构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医疗护理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对200名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71%老年人认为是由于"跌倒"所致;18.5%老年人认为是由于"坠床"所致;8.5%老年人认为是由于"窒息"所致。结论: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自身的跌倒,其次是坠床和窒息。
2007年14期 54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郭颖;2007年14期 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糜盘英;张金凤;邵洪娟;2007年14期 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燕;2007年14期 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爱凤;王秀花;2007年14期 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清榕;2007年14期 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虹;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应用的一项治疗、操作项目,直接关系着临床病人治疗的效果、病人对服务的满意度、临床护理、用药的安全。在护理投诉中因对静脉输液诸环节不满意所占的比例也是最高的。在围绕实现病人需求满意、提高一针率等质量环节中,通过规范程序标准、提高员工职业素质、深化细节服务等,连续实现安全输液无投诉,把临床护理中的一项常见焦点问题变为最让病人满意的一个服务亮点。
2007年14期 555+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玲玲;朱家敏;2007年14期 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雪辉;石潇君;2007年14期 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殷誉萌;
目的:探讨对舒适护理在足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舒适护理模式引入到足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患者中,并评价效果。结果:舒适护理为患者减轻了创痛,带来了舒适和经济效益。结论:舒适护理对游离拇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患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07年14期 558-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明;胡琦;2007年14期 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慧芬;高慧萍;2007年14期 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谷文燕;向云霞;魏月辉;2007年14期 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显英;2007年14期 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于建立;2007年14期 563-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惠芬;2007年14期 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春霞;2007年14期 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芝;2007年14期 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余萍;
精神科开展人性化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转变护理观念、改善就医环境、规范护士行为、完善工作制度,明确人性化服务的宗旨和意义,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度上升。人性化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2007年14期 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连东;马成芝;赵红;2007年14期 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娟;杨苏萍;龚国如;
总结了364例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过程中并发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经验。认为做好入所前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讲解有关知识,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入所后实施分级护理和专人护理,同时在积极有效脱毒的基础上行抗炎平喘治疗,轻度发作者多在6h之内缓解,中、重度发作者多在24h之内缓解,危重度发作者多在48h之内缓解。
2007年14期 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红;李会芹;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36例具有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因受精神症状驱使、亲人不关心、社会歧视及个人前途困扰居多;自杀方式以自缢为主;自杀时间18~6时最多,病人自杀前多暴露有自杀观念。结论:识别病人的自杀行为,找出病人自杀的真正原因,加强各方面护理措施,防范病人自杀。
2007年14期 570+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陶春兰;庞中玉;赵红;2007年14期 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