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晓萍;赵静;
目的:研究行为干预措施对单纯性肥胖中学生血压及血脂的影响。方法: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家庭为辅助场,对80例单纯性肥胖中学生采取饮食、运动调整、强化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行为干预疗法。分析干预前后单纯性肥胖中学生身高、体重、血压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行为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单纯性肥胖青少年的血压水平(P<0.05)和血脂水平(P<0.05),减轻肥胖(P<0.05)。结论:缺乏运动和营养过剩是造成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通过强化健康教育、调整饮食、加强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行为干预疗法,可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肥胖症,改善其血压和血脂水平。
2008年16期 1817-1818+1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宝和;侍立志;黄建贤;王甘露;黄林;黄冬凌;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系膜全切除(TME)的中低位直肠癌49例临床资料,分析局部复发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2%(6/49)。局部复发与肿瘤直径(P=0.011)、浸润深度(P=0.040)、分化程度(P=0.018)、淋巴结转移(P=0.041)、脉管侵袭(P=0.010)、环周切缘情况(P=0.017)和Dukes分期(P=0.021)显著相关,但与病人性别、年龄、系膜转移和手术方式不相关(P>0.05)。结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环周切缘情况和Dukes分期是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
2008年16期 1819-1820+1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彦中;
目的:评价胸腔化疗加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行胸腔灌注化疗后即刻行胸腔热疗,对照组仅行胸腔灌注化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P<0.05)。两组各种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腔灌注化疗加热疗治疗恶性胸水较单纯胸腔灌注化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8年16期 1821+1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滕军;郭芳玲;
目的:通过采用拔牙后即刻固定义齿修复,减少拔牙创愈合过程中缺失牙对患者美观和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患者拔牙前通过一系列检查确定拔牙数目及其基牙条件,然后进行基牙准备、取模、制作固定义齿,拔牙后即刻戴用。结果:即刻固定义齿修复后,效果满意,3个月后复查拔牙创愈合良好。结论:前牙拔除后即刻固定义齿修复对患者的美观及语言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008年16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增云;从晓伟;杨菊芬;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用奥曲肽配合输液泵止血的效果。方法:观察组用奥曲肽0.1mg加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注射,继以25~50μg/h速度持续静脉滴注48~72h,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加入5%葡萄糖液中以0.2~0.4U/min持续静脉滴注48~72h,用输液泵控制滴速。结果:奥曲肽治疗组见效快、治愈率高,起效时间为10~16h,出血停止时间14~72h,全组病例无任何不良。结论:奥曲肽治治肝硬化消化出有显著疗效。
2008年16期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韩永仁;张劲柏;陈尚武;
目的:探讨在局麻下平底短塞型网片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3月~2006年7月在局麻下用平底短塞型网片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原发性疝23例,复发性疝13例。伴发其它疾病22例。手术时间40~75min,平均时间56min,3天出院,发生并发症2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在局麻下应用平底短塞型网片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符合老年腹股沟疝的解剖特点及个体化要求,值得推广。
2008年16期 1824+1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旭红;沈通桃;
目的:观察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小儿扁桃体切除术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组(FR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R组用瑞芬太尼1μg/kg,FR组用芬太尼4μg/kg,麻醉维持两组均采用瑞芬太尼0.1~0.4μg/(kg.min)泵注。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期BP、HR、SpO2、术毕停药至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期呼吸抑制、喉痉挛、躁动或哭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FR组在术后苏醒期SBP、HR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R组。结论: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维持可更好地满足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的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醒恢复快、术后急性疼痛轻的优点。
2008年16期 1825-1826+1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宏伟;吕萌;
目的:探讨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用于监测全身麻醉深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40例分别观察诱导前后、插管前后、手术中间、呼之睁眼时、拔管时、苏醒后各个时刻的CSI值和有无术中知晓,并加以分析。结果:清醒时CSI约97,手术中为45左右,呼之睁眼时85,拔管时89,完全苏醒92。肌松药对CSI无明显影响。全组病例术中无知晓。结论:CSI能用于全麻深度监测,调控麻醉深度,指导合理用药。
2008年16期 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祉阳;2008年16期 1828+1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秋华;2008年16期 1829+1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和荣;
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CT及其它辅助检查指标等临床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2例(51.6%)、冠心病12例(19.4%)、糖尿病12例(19.4%)、风心病6例(9.7%)。发病诱因:在休息状态中发病50例(80.6%)、活动中发病12例(19.4%)。血糖升高20例(32.3%),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5例(40.3%),心电图不正常18例(29.0%),脑萎缩8例(12.9%)。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有明显的诱因与病因,血脂、血糖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2008年16期 1830+1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静;
目的:探讨中青年猝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及对周围人群的心理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例中青年猝死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青年猝死中以心脏性猝死为主要原因,猝死发生前多有诱因、先兆,猝死的发生对周围人群的影响震动大。结论: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保健、消除诱因、识别猝死前兆、加强监护、及时干预治疗可减少猝死发生率。
2008年16期 1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风芹;张帮杰;
目的:了解急性细菌性痢疾药物敏感性及菌群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6年来经细菌学证实急性细菌性痢疾116例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及菌群分析。结果: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原菌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菌群分布无变化,未发现新的菌群。志贺菌对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保持很高的敏感性。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逐渐上升。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的敏感性一直很差。结论:本地区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原菌仍以福氏志贺菌为主,未发现新的菌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比较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是三代头孢菌素。
2008年16期 1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田颖;2008年16期 1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祥玲;2008年16期 1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凤云;
目的:为了避免有机磷中毒抢救中阿托品过量产生次生后果。方法:总结自1994年1月至2007年1月有机磷中毒抢救中发生的28例阿托品过量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经调整阿托品用量及积极综合对症治疗后最终痊愈出院,两例因合并肺部感染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正确使用阿托品在有机磷中毒抢救中至关重要。
2008年16期 1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红;
目的:观察阿维A胶囊联合美能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阿维A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能针,用药8周后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0%和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美能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安全、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2008年16期 1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淑民;
目的:分析氦氖激光治疗顽固性皮肤溃疡的疗效。方法:36例皮肤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37个溃疡面)和对照组11例(21个溃疡面)。治疗组采用局部清创和外敷药物的同时应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仅用局部清创和外敷药物。20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和痊愈平均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1)。结论: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顽固性皮肤溃疡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且无不良反应。
2008年16期 1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丁秀梅;赵丽娟;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相关因素,找出相应预防措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62例23~44岁女性不孕患者进行常规不孕检查,找出不孕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统感染占57%,排卵障碍占29%,其他因素占14%。结论:生殖系统感染是不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输卵管炎症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有效防治生殖系统感染就能降低不孕症的发病率。
2008年16期 1838+1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纪晓东;邵兵;2008年16期 1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常秀;2008年16期 1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买孝莲;甘景梨;赵兰民;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后勤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参加野外驻训的后勤官兵259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又分为医院组和仓库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和对照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干预组SCL-90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阳性项目数、总均分等因子分均明显比干预前低,也明显比对照组干预后低;两组中医院组干预前阳性项目数和(或)总均分与仓库组比较明显较高,而干预组干预后医院组阳性项目数反而比仓库组明显低。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后勤医疗保障人员应将野外驻训常规化、提高心理应激能力,而仓库等后勤保障人员需提高自己的心理学知识。
2008年16期 1841-1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田红斌;刘运琴;
目的:探讨美沙酮联合氯氮平治疗海洛因依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美沙酮联合氯氮平治疗海洛因依赖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2008年16期 1843+1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龚高钦;徐小燕;戴建磊;刘卫萍;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失眠症71例按序号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艾司唑仑组,疗程8周,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痊愈率77.8%,艾司唑仑组痊愈率25.7%,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3.2,P<0.01),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症疗效好而且安全。
2008年16期 1844-1845+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红波;白倩;
目的:了解居家照顾痴呆患者配偶的心理和照料负担与社会支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6例居家照顾痴呆患者的配偶,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量表、自编痴呆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照顾者的负担重(总分66.59±15.51),他们抑郁情绪(SDS平均分为38.6±8.2,40分以上者43%)和焦虑情绪(SAS平均分为34.5±7.6,40分以上者23.9%)明显;负担水平和社会支持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r=-0.51,P<0.01)。结论:照顾者的心理负担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提高社会支持度可有效降低其负担水平,促进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并最终提高照顾质量。
2008年16期 1846+1889+1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董兰;司桂梅;
目的:探讨出院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0例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46例,实施出院前健康教育;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为7.0%,对照组复发率为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85,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有效降低复发率,是改善患者近期疗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008年16期 1847+1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何传才;
目的:研究结构式家庭疗法联用氯米帕明对儿童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对30例服用氯米帕明效果不佳的儿童强迫症患者,采用结构式家庭疗法联用氯米帕明治疗,应用Yole-Brown强迫量表(Y-BOC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进行测评。以Y-BOCS减分率来评定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有效率为80%,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结论:结构式家庭疗法联用氯米帕明对儿童强迫症有较好的疗效。
2008年16期 1848+1868+1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欣;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丙嗪分别合并碳酸锂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使用碳酸锂的同时,分别合并利培酮或氯丙嗪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结果:利培酮组在治疗第8周末显效率为80.00%,有效率为93.33%,与氯丙嗪组相近,但副反应少于氯丙嗪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有精神病性躁狂症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2008年16期 1849-1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谷晓宁;
目的:探索高血压等慢病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依"社区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参照卫生局下发的慢病管理软件,开发适合本中心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监测系统及相关管理软件。以全科医生、全科护士、防保科人员共同组成管理团队。结果:应用慢病管理系统有效进行高血压患者分级、分层及并发症的管理,随访669例,优良319例(49.7%)、尚可99例(15.5%)。调查1 000例,高血压知晓率60.5%,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83.5%,高血压用药知晓率62.7%,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86.00%。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知晓率、高血压的控制率。
2008年16期 1851-1853+1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3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秀平;韩永青;
目的:了解山区已婚妇女常见病患病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北部山区普查815例,妇女患病率前4位依次是宫颈糜烂(40.2%)、压力性尿失禁(40.1%)、乳腺增生(32.6%)、阴道炎(27.4%)。宫颈糜烂、乳腺增生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压力性尿失禁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山区妇女宣传教育和保健工作,及早发现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2008年16期 1854-1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戈长花;2008年16期 1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玉芳;王彦;郭素霞;
目的:探讨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进行综合性家庭干预的远期效果。方法:83例达到临床痊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座谈、心理干预、药物应用指导、行为指导等家庭干预方法;一组处于随意状态,进行为期5年的对照研究。分别从社会功能恢复程度、自杀率、复发率、再入院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家庭干预组对疾病及康复知识的知晓程度、复发率、社会功能评估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社区家庭干预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16期 1856+1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