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

  • 阿立哌唑与奎硫平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韩树华;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奎硫平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对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使用阿立哌唑和奎硫平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01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了研究,阿立哌唑组50例,奎硫平组51例。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痊愈率为38.0%,显效率为66.0%;奎硫平组痊愈率为35.3%,显效率为66.7%。两组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奎硫平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5.2%,两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和奎硫平组均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是嗜睡(14.8%vs19.6%)、头昏和昏厥(11.1%vs12.9%),但两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率比奎硫平组多(12.9%:1.9%,P<0.05;16.7%vs1.9%,P<0.01),奎硫平组口干、食欲减退或厌食比阿立哌唑组多(均为14.8%vs1.9%,P<0.05)。两组锥体外系反应不明显,较少引起体重增加和月经紊乱,没有发现溢乳现象。结论:阿立哌唑和奎硫平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而且不良反应表现有异同。两种药物均为疗效好、安全性高,对体重和月经影响较小、无溢乳的抗精神病药,有利于提高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2010年05期 v.22 51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1年随访

    张云芳;张丽梅;杨庆华;

    目的: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喹硫平组48例,利培酮组50例采用自然观察研究方法,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对研究对象进行1年随访研究,本研究为开放性、随机平行对照、药物剂量可调整的临床试验。以PANSS、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统计复发率、持续治疗时间、复发时间。结果:12月末时,喹硫平组有39例(81.3%)患者完成随访,利培酮组为40例(80.0%),两组分别为有效率72.6%和79.8%,复发率13.5%和12.9%,持续治疗时间(7.5±3.8)月、(7.7±3.8)月,复发时间(5.0±2.9)月、(5.8±2.8)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较多,喹硫平组头晕较多。结论:两组治疗首发精神发裂症1年疗效均好,不良反应小。

    2010年05期 v.22 517-518+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解郁汤加减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姚传斌;

    目的:评价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解郁汤加减组)48例和对照组(氟西汀组)48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AMD、中医症状评分、TES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郁汤加减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05期 v.22 519-520+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2 ]
  • 首发精神分裂症同住者对患者早期病情的认识及处理调查分析

    梅光海;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同住者对患者早期病情的识别及处理。方法:选择136名熟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同住者,调查同住者感到患者出现前驱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的时间和主要表现,同住者对病情的识别与处理。对同住者感受到的时间,主要异常表现的频度,病情的认识,病后采取的措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同住者感到患者出现前驱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时间均迟于患者本人出现时间。在前驱症状中,同住者对患者行为障碍关注频率最高(106例,77.94%),大部分认为患者可能无病和无病(共计71.32%),到专科医院咨询极少(5.88%)。患者在精神病性症状时,阳性症状易为同住者关注,而精神分裂症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情感障碍被忽视;此期大部分同住者认为患者有病(共计83.08%),但仅有少数(35.29%)患者能及时被同住者送往专科医院诊治。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同住者对症状认识有其特点,判断有病率低,未及时送患者到医疗机构诊治,是就诊延误的重要因素。

    2010年05期 v.22 52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289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王鸽翔;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16日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情况及用药记录进行登记,统计分析。结果:单一用药149例,联合用药57例,按单一药物使用频率前5位的是: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奋乃静。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且药物剂量相对较低,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较高。

    2010年05期 v.22 524-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5 ]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马继东;于文斗;潘赞;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及范围。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选取我院职工45例为对照组,采用修订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字色串扰测验(StroopTest)、连线测验(Trail MakingTest,TMT)、HANOI塔(HANOI Tower)、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WCST),从智力、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智力测验患者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记忆测验患者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意测验患者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执行功能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有关智力、注意、记忆、言语功能和执行功能等神经认知功能领域存在广泛的损害。

    2010年05期 v.22 526-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1 ]
  • 129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治疗用药现状调查

    江汶;刘鸿光;徐静文;徐维安;孙忠;朱岚;黄慧玉;彭乐存;

    目的:了解我市民政系统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07年8月30日为时间节点,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市三所民政精神病院所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共1298例。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频度以氯丙嗪居首位(46.8%),其次为氯氮平(31.1%)、奋乃静(11.5%)。以单一用药为主,日均剂量偏低,安坦使用率有所降低,苯二氮类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由于经费等原因,新型抗精神病药使用有限。临床治疗总体来说用药规范,但仍需注意安坦和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以下简称BDZ)的合理使用。

    2010年05期 v.22 528-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4 ]
  • 社会支持对首次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童寿明;张毓茂;郭玉花;陈凯;刘有平;陈晓燕;施明南;叶少辰;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水平对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服药依从性情况将随机入组的140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服药依从性良好组和服药依从性不良组,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比较、分析。结果:140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脱落2例;54例服药依从性良好,患者主动服药,不需要他人督促,占38.57%;84例服药依从性差,需他人反复督促,否则经常自行停药或减药,占60.00%。服药依从性良好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分,较服药依从性不良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但两组主观支持分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相当多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服药依从性低下,这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特别是客观性社会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对服药依从性影响重大。

    2010年05期 v.22 530-53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0 ]
  • 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张艳琦;于振东;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40例)与氯氮平组(4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PANSS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P<0.01);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较氯氮平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齐拉西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

    2010年05期 v.22 53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6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白慧丽;颜淑环;郑素娟;程亮;

    目的:评价利培酮和奋乃静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利培酮起效较快;且在治疗阴性症状方面,以利培酮显著较好(P<0.05)。利培酮组不良反应较奋乃静组少,其中静坐不能、心动过速、震颤、视物模糊显著少于奋乃静组(P<0.05)。结论: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2010年05期 v.22 534-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4 ]
  • 电痉挛治疗时双太阳穴间电阻测量

    韦虎;杜卫涛;李卓孙;

    目的:给YA-11型ECT机做板式双太阳穴间治疗时设定一个更合理的假负载。方法:选取ECT时引起完全发作的168人次,通过实测与预测电压的测量,计算出治疗机的合理假负载。结果:双太阳穴间电阻抗为(441.4±27.066)欧姆。其中男性平均电阻抗为(443.7±27.300)欧姆,女性平均电阻抗为(439.0±26.600)欧姆,男、女组平均电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组实测电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组预测电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阻抗与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实测电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组预测电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A-11型ECT机在做板式双太阳穴间治疗时420欧姆为更合理的假负载。男、女组发作阈值与电阻抗无关;女性、年龄较大者发作阈值较高。

    2010年05期 v.22 536-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王琳;

    目的:了解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家医院传染病房80名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名传染科护士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较国内常模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专学历组较大专及以上学历组评分高,尤其是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等因子分较高,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19~29岁组人际关系因子分较30~39岁和40岁以上两组低,40岁以上组躯体化、焦虑、偏执等因子分较19~29岁和30~39岁两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受社会支持,文化程度,年龄的影响。健全自我人格及提高社会支持度有利于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2010年05期 v.22 538-539+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9 ]
  •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

    林淑香;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方法:对41例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使用阳性(BPRS)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WCST成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值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成绩与患病时间、住院时间、阳性症状无关;与受教育年限和智商相关,特别是错误总数、概念化水平和错误化水平与阴性症状的相关高于受教育年限和智商。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额叶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的损害及损害程度与阴性症状呈负相关。

    2010年05期 v.22 540-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0 ]
  • 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2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源性体重增加的关联分析

    姚培芬;张玉麟;梅轶;项志清;钱伊萍;陈荣富;汪栋祥;江三多;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2(IRS-2)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源性体重增加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抗精神病药源性体重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和健康对照者(96名)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Gly972Arg)和胰岛素受体底物2(Gly1057Asp)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1)IRS-1基因的Arg972/Arg972变异的4例仅发现于患者组,频率为4.60%。(2)对于IRS-2基因,Asp1057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Z=2.10,P<0.05),而Gly1057等位基因(Z=2.10,P<0.05)和Gly1057/Gly1057基因型频率(Z=1.96,P<0.05)是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IRS基因多态性关联于抗精神病药源性体重增加,尤其是IRS-2基因。这可能与肥胖相关胰岛素代谢紊乱有关。

    2010年05期 v.22 542-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病例报告

临床研究

  • 米氮平和氯米帕明维持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孟凤华;李国兰;冷树东;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氯米帕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服用米氮平组和氯米帕明组,均治疗12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2周两组均有非常显著的疗效,米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氯米帕明组。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2010年05期 v.22 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印文娜;

    目的:以利培酮为对照,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近似(P>0.05),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和内分泌改变的发生均明显高于喹硫平组(P<0.05)。结论: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不良反应较小。

    2010年05期 v.22 547+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合用丙戊酸钠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王丽君;张静;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加用丙戊酸钠(合用组),另一组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单用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精神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后及治疗结束时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的评分比单用组明显降低。结论:伴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效快,可增加疗效。

    2010年05期 v.22 548-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9 ]
  •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性别差异调查分析

    吴萍萍;

    目的: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性别间差异。方法:采用一日法,对我院2009年7月16日住院患者一日用药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药金额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居前4位的均为氯氮平,奎硫平,利培酮,奥氮平;但男性患者服用氯氮平及利培酮日平均剂量明显较女性高;治疗方案以单一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精神药物联合治疗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超过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和利培酮的使用频率及日平均剂量均存在性别差异。

    2010年05期 v.22 550+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坦度螺酮与阿普唑仑治疗焦虑症疗效比较

    孟丽华;

    目的:比较坦度螺酮与阿普唑仑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取9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坦度螺酮组4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38岁。给予坦度螺酮一次10mg,1日3次。阿普唑仑组4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3岁,给予阿普唑仑0.8mg,1日3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坦度螺酮组有效率为82%,阿普唑仑组有效率为71%。结论: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停药后,两组在药物戒断症状和停药反跳症状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010年05期 v.22 55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情况临床分析

    邱万良;张程赪;张朝英;

    目的:分析近年来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粤北第三人民医院老年康复科,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期间呼吸道感染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痰病原菌分离株及耐药情况。结果:G-杆菌占69.7%,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1.4%,铜绿假单胞菌17.9%,肺炎克雷伯杆菌15.2%,鲍曼/溶血不动杆菌8.9%,其他杆菌5.4%;G+菌20.4%,依次为粪肠球菌8.9%,表皮葡萄球菌6.2%,溶血链球菌2.7%,金黄色葡萄球菌2.7%;真菌10.7%,依次为白色念珠菌7.1%,其他念珠菌3.6%。G-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最低为2.5%,头孢他啶27.3%,环丙沙星26.0%;G+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为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7.4%。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呼吸道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为G+菌和真菌;G-杆菌耐药菌株及MRSA感染比例增高;老年精神病患者抵抗力低,住院时间长,严重原发基础疾病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0年05期 v.22 5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丙戌酸镁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辅助作用

    谢拥军;王英兰;祁翠莲;

    目的:了解氯氮平合并丙戌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临床判断属于难治性患者,予以氯氮平合并丙戌酸镁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并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73.3%,不良反应较轻。结论:氯氮平联合丙戌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较高,耐受性及依从性尚好。

    2010年05期 v.22 55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盐酸氟西汀与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涂国和;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氟西汀治疗组和黛力新对照组各41例。采用HAMA、SAS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1、2、4周末各评定1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两组在显效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通过治疗前后HAMA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发现,治疗第1周后两组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于治疗第2周和第4周后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结论:盐酸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价格低廉。

    2010年05期 v.22 55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6 ]
  • 老年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调查与干预措施

    王帅;许志平;

    目的:为了解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调查分析精神病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和易感因素,提高认识,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防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的525例所有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525例中有82例发生医院感染,其感染率为15.4%。呼吸系统感染占首位,为63.41%;其次为消化系统感染占17.07%;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占7.32%;口腔感染占4.88%;泌尿系统感染占3.66%;其他3.66%。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躯体合并症多免疫功能低下,趋避感染危险意识缺乏,封闭式集中管理,自理能力差,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易发生各种医院感染,精神科医护人员除掌握本专科知识外,还应加强卫生宣教与功能训练,做好基础及生活护理,改善病区内设施,以减少精神病医院感染的发生。

    2010年05期 v.22 556+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舍曲林胶囊与阿米替林片剂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陈勇;邱堂威;

    目的:观察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住院和门诊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舍曲林胶囊和阿米替林片剂治疗,疗程8W,使用HAMD量表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2、4、6、8周末评定药物疗效,使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舍曲林胶囊与阿米替林片剂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舍曲林胶囊起效快,不良反应轻。结论:舍曲林治疗抑郁症安全,起效快,不良反应轻。

    2010年05期 v.22 557-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赵明丽;常余善;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用PANSS和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为64.29%,明显高于利培酮组的42.85%。两组在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及一般病理症状量表分方面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齐拉西酮总体疗效优于利培酮,对阴性症状的效果尤其明显。

    2010年05期 v.22 559+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7 ]
  • 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戴明娣;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2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首次入院前就诊情况、出院后就诊情况、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结果:首次入院前就诊即去精神专科的患者仅占31.1%,更多的则选择去综合医院就诊(47.9%),其它为搞迷信活动(21.0%)。出院后就诊情况为:能按时服药,定期门诊随访的仅占30.6%,而自行停药后复发就诊和待症状加重后就诊的占到69.4%。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总分为8分,均分仅(2.35±1.23)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病程、经济状况、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认知影响患者及时就诊。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延迟现象突出,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尤其要加强对文化程度低、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缺乏、病程短、经济状况差患者的干预,使其认识到及时就诊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2010年05期 v.22 560-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3 ]
  • 大连市区500例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投药效果3年随访研究

    谢守付;陈巧灵;董晔;李弈;乔晶;

    目的:评估免费投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按街道整群抽取2005年至2007年均接受免费投药的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500人,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价疾病疗效、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来评价社会功能、幸福感指数量表(GWB)衡量幸福感,同时监测年人均复发次数、年人均再住院次数及年人均肇事肇祸次数。结果:患者在疾病疗效、社会功能、幸福感指数上显著上升(P<0.05);年人均复发次数、年人均住院次数、年人均肇事肇祸次数上均呈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费投药对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较高的社会效益。

    2010年05期 v.22 562+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对照研究

    朱建忠;

    目的:评价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的5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予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予度洛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HAMD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显效率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研究组4周来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度洛西汀治疗。

    2010年05期 v.22 563-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3 ]
  • 米氮平和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疗效的研究

    许可;李真;

    目的:了解米氮平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38例和氟西汀组38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给予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结果:在治疗第1、2周末,米氮平组HAMD评分与氟西汀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显示在第2周时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但比氟西汀能更快的控制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2010年05期 v.22 565+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9 ]
  • 70例经司法鉴定的精神分裂症犯罪特征分析

    朴轶峰;高云;黄桂娇;王自高;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暴力犯罪的规律性,为今后开展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经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且经相关部门批准在广州市公安局安康管治所住院的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表,逐项填写一般资料与所需研究资料并进行相关统计。结果:精神分裂症多由病理动机实施暴力犯罪,攻击对象多为家族成员及相识的邻居、同事或工友;精神病患者识别率低且未能得到维持治疗。结论:政府宜加强对精神病的重视与投入,普及精神卫生基础知识,提高识别率与就诊率以降低复发率、控制肇事率。

    2010年05期 v.22 56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 齐拉西酮与氯氮平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张小智;甘全喜;阮靖;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及与氯氮平合用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研究。方法:对入院后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用齐拉西酮及与氯氮平合用两组,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而联用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单用组。结论:齐拉西酮合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加重不良反应。

    2010年05期 v.22 568-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9 ]
  • 维思通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45例临床分析

    任成柱;郭玲玲;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应用维思通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疗程8周,并做出疗效分析。疗效指标包括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指标为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结果:治疗2周后和治疗8周后评分较入组时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维思通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2010年05期 v.22 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文拉法辛合并认知疗法治疗54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淑云;刘思凡;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合并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文拉法辛合并认知疗法,对照组仅给予文拉法辛治疗,治疗12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文拉法辛合并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效果好,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

    2010年05期 v.22 570-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吸烟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影响

    李振宇;石保青;杨九州;

    目的:探讨吸烟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吸烟组(n=43)与非吸烟组(n=43),均给予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非吸烟组疗效显著优于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能明显降低利培酮的疗效。

    2010年05期 v.22 572+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皮玥玥;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结果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两组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2010年05期 v.22 573+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广东粤西欠发达地区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评残结果分析

    彭星星;黄雄;冯万志;裴仁凡;梁翠芳;陈栋旋;

    目的:对广东省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三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进行残疾等级评定,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关信息,便于患者享受国家福利待遇;了解患者就医及生活状况,便于政府制定政策。方法:成立评定残疾等级专家组,制定纪律、集中培训,明确要求、掌握标准、统一安排,制定评残操作流程,要求与患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询问交流,充分收集被评残者就医及生活资料,核对部队有关原始档案及病史资料,进行全面精神和体格检查。针对不同患者进行BPRS、SDSS、GAS、HAMD、BRMS等评定量表测定,采用CCMD-3作出疾病诊断,按《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对残情进行准确的等级评定,精神残疾共分为六级,一级最严重,六级最轻。结果:共评定三市370人,其中评定伤残等级为二级3人,占0.81%;三级42人,占11.35%;四级227人,占61.35%;五级85人,占22.97%;六级13人,占3.51%。诊断为精神分裂症362人,占97.84%;心境障碍2人,占0.54%;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精神障碍5人,占1.35%;难治性强迫症1人,占0.27%。存在特殊医疗依赖和大部分护理依赖3例;存在特殊医疗依赖和部分护理依赖42例;存在特殊医疗依赖和小部分护理依赖227例;存在一般医疗依赖和小部分护理依赖85例;存在一般医疗依赖13例。结论:将精神病列入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评残条目,并准予评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的重视和关怀,意义重大。精神病是一种致残率非常高的疾病,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三市退役回乡精神病患者大多数没有得到有效系统治疗,就医及生活情况有待改善,以集中供养为宜。

    2010年05期 v.22 574-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经验交流

  • 2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安颖奇;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对我院1999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住院患者13967例中死亡的27例作回顾性研究。结果:总死亡率0.19%,猝死为主要死亡原因占48.1%,其次为躯体疾病占25.9%,自杀占22.2%以及意外占3.7%。结论:我们应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积极预防猝死及高度重视躯体状况,加强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自杀的发生,严格正确使用精神药品。

    2010年05期 v.22 576+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6 ]

综述

医院管理

心理与健康

  • 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杨玉清;朱岚;盛嘉玲;

    目的:调查上海市知识女性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8)、一般资料调查表对上海市五个单位(银行、企业、医院)的知识女性,采用发放自填问卷法进行调查。结果:GHQ≥3分为检出疑似心理问题,GHQ≥5分表示有心理障碍。调查结果知识女性GHQ≥3分者共4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2.86%,GHQ≥5分者38人,占54.29%。其中年龄、工作年限与GHQ阳性检出率相关(P<0.05)。结论:上海市知识女性存有心理障碍者远高于上海市一般市民,需引起高度重视。

    2010年05期 v.22 596-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0 ]
  • 士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方法

    王林;

    2010年05期 v.22 599-600+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0 ]
  • 突发灾害事件对孤寡老人心理状况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郭咏;赵成荣;

    目的:探讨突发灾害事件对特殊群体心理状况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安置在我院的60例地震灾区孤寡老人进行调查,用SCL-90(90项症状清单)、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在心理干预前、干预后4、8周进行评定。结果:地震对每位安置对象都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经过8周的心理干预后,老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积极开展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是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

    2010年05期 v.22 601-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6 ]
  • 下岗职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黄惠;黄河香;

    目的:了解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面粉厂140名下岗职工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测试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突出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下岗职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相应重视并予社会干预。

    2010年05期 v.22 603+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浅谈精神分裂症与内观疗法

    石晓梅;薛芳华;

    2010年05期 v.22 604+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临床医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程丽华;

    目的:调查了解综合医院一线临床医生心理压力及健康状况,以探索这一特定职业群体的心理需求,为改善临床医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调查表,调查表由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问题均采用答案式和无记名方式进行。结果:85%的医生感到这项职业辛苦、责任重大、待遇低、患者与上级管理部门均给予了极大的压力,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结论:目前临床医师因工作造成的心理压力大,对工作的不满程度较高,需探索缓解该压力的方法。

    2010年05期 v.22 605-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5 ]
  • 探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程文;

    目的:研究探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平均每年家属探访天数≥15天为研究组,<15天为对照组,用生命质量综合问卷(GQOLI)对4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研究组的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

    2010年05期 v.22 607+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心理治疗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刘芳;姚旭东;杨柳;

    目的:以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治疗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脊髓损伤的层面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个别心理治疗和常规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后都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脊髓独立功能量表、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经过个别心理治疗,治疗组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和脊髓独立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经过个别心理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缓解,脊髓独立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10年05期 v.22 608-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6 ]
  • 心理社会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研究

    于文斗;马继东;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在哈尔滨普宁医院参加康复训练的门诊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与药物维持加综合干预组各50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第3、6、12个月末分别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2]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在疗程第3月,干预组在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总积极因素和病情总估计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从第6月开始直至疗程结束,除抑郁因子分组,总消极因素及其相关因子(激动、精神病表现和退缩)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心理、社会干预措施的介入,有利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精神症状的早日缓解,从而提示综合干预措施其疗效就是优于单一服药。

    2010年05期 v.22 610-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2 ]
  • 心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徐松;付春安;黄贤慧;贾涛;徐佳;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然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家属SCL-90均有某些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某些因子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干预有利于家属的心理健康。

    2010年05期 v.22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1 ]

残疾与康复

  • 康复训练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黄河香;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住院1年以上的51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生活技能、社会功能、文娱活动训练,健康教育指导。在训练前、3个月、6个月,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自身对照效果评定。结果:训练后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PANSS分量表、总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IPROS各因子分及总分值自身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讲究卫生、组织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缓解精神疾病衰退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0年05期 v.22 613+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三级系统康复治疗精神分裂症50例对比分析

    何琼娜;王世强;施永斌;楮庆文;黄敏;

    目的:探讨系统的、全面的康复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系统的三级康复治疗,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矫正始动性缺乏的训练、学习作业行为的训练、文体娱乐活动训练。整个疗程5个月。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工娱治疗。结果:经过5个月的系统三级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参加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对外界的关心兴趣、责任心及对自己的照顾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BPRS、SANS、NOSIE、IPROS、SSPI都有显著变化,治疗组IPROS和SSPI总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结论:三级系统康复治疗在调整精神分裂症患者始动性缺乏、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缺损、人际关系的紧张、自知力的缺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一般的工娱治疗和单纯的药物治疗。

    2010年05期 v.22 614-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家庭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效果

    颜淑环;程荣玉;王玉丽;郑素娟;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出院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讲课、座谈、生活技能训练、指导等方法进行为期3年的对照研究。结果:家庭心理干预组对疾病及康复知识的知晓,社会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干预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种辅助治疗和康复手段。

    2010年05期 v.22 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 ]
  • 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前后IPROS对比观察

    王淑芳;徐利辉;

    目的:观察院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对以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院内康复治疗训练。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及对比分析。结果:院内综合康复治疗训练前后比较,社会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01),以生活能力提高及社交能力改善尤为突出。结论:院内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衰退有阻止和促进康复的作用。

    2010年05期 v.22 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认知治疗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刘晓芳;余绍军;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总结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使用药物治疗结合认知治疗与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对比。其中认知治疗采用一对一的方法,综合应用理性情绪疗法,自我指导训练,解决问题的技术以及贝克认知转变法等。结果:结合认知治疗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培养独立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减少病情复发及再次住院率。结论:认知治疗值得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推广使用。

    2010年05期 v.22 618-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2 ]

健康教育

  • 全程健康教育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影响对照研究

    王宪琴;张程赪;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全程健康教育,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采用自拟问卷对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出院时研究组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对照组提高显著,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出院6月末,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月末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8月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水平,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延缓疾病复发,降低再次住院率,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0年05期 v.22 620-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李玉凤;李春燕;王继禹;吴建杰;

    目的:比较互动式健康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主动性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住院维持治疗阶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健康教育,3个月后进行生活自理能力主动性及治疗依从性的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健康教育前后比较,生活自理能力的主动性及治疗依从性好和能完成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健康教育后好和能完成的比例明显升高,差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方式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主动性明显提高,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打算,治疗依从性良好。

    2010年05期 v.22 622-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 ]
  • 出院精神病患者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的研究

    王春云;

    目的:探讨出院精神病患者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入住我院临床治愈后出院的精神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研究组出院后进行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1年后进行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遵医行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可提高精神病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

    2010年05期 v.22 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5 ]

护理

  • 86例抑郁症患者行MECT治疗的护理体会

    张晶惠;杨国辉;

    目的:MECT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国内外已经使用了50余年。近年来,尽管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有了很大发展,但对于许多类型疾病的患者MECT仍然是起效最快、最安全、也是最有效的独特治疗技术。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对86例抑郁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其对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86例患者经6~12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临床痊愈46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12例;无效5例;15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31例出现短期记忆力下降,10例出现全身肌肉疼痛,谵妄5例。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较好,早期识别和预防其不良反应,加强心理和躯体护理,可降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风险。

    2010年05期 v.22 625+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1 ]
  • 循证护理对64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预后影响研究

    刘小林;张程赪;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对64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遵循循证护理的操作原则,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评定量表(NOSIE)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实施后,两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退缩、抑郁、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总估分差异有显著性或差异极显著性(P<0.05或P<0.01),即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EBN对酒中毒精神障碍患者的多方面因素均有显著改善,说明了在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复饮率,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2010年05期 v.22 626-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良性互动效应在精神病专科护理工作中的影响

    来燕红;王欣;

    2010年05期 v.22 628-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干预的护理缺陷临床分析

    吴小和;李小琼;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干预护理缺陷的原因,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近五年来我院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干预的护理缺陷进行归类分析,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我们发现37例护理缺陷均与护理方法不当、护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有关。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专科护理知识、沟通技巧的教育,是减少护理缺陷的有效措施。

    2010年05期 v.22 630+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2 ]
  • 10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吴伟娥;张程赪;

    2010年05期 v.22 631+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1 ]
  • 80例女性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疗效观察

    邹灵芝;吴伟娥;张程赪;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女性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0例女性康复期抑郁症患者进行4周的心理护理用NOSIE评定护理疗效。结果:经心理护理,患者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等有明显改善。疗前、疗后NOSIE总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在女性康复期抑郁症患者中有显著作用。

    2010年05期 v.22 63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精神科药物管理潜在风险及应对

    杨丽莉;

    2010年05期 v.22 634+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0 ]
  • 风险管理在精神科陪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林雪梅;吴秀珍;邹秀棋;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精神科陪护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结合临床工作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有效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认识精神科陪护病房护理风险,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0年05期 v.22 635-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9 ]
  • 患者“三要素”调查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改善抑郁症患者护理效果

    唐红;方春霞;

    目的:探讨患者"三要素"调查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改善抑郁症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7例和对照组60例,全部进行患者"三要素"调查。在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在患者"三要素"调查基础上调整过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患者干预8周后各进行一次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以判断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8周后,其NOSIE的病情总估计分、总积极因子分等9项因子分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精神病表现因子分的改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患者"三要素"调查可以更清晰的把握住院抑郁症患者心理问题的脉络,更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康复。

    2010年05期 v.22 637-638+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精神科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季晓霞;

    2010年05期 v.22 639+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5 ]
  • 酸性氧化电位水气溶胶喷雾空气消毒在精神科的应用

    焦学兰;杨志彩;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气溶胶喷雾法对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直接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经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后,对病室进行空气消毒。结果:消毒后效果显著,细菌杀灭率达93.44%,病室无明显异味。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气溶胶喷雾空气消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适用于在有人状态下普通病房的消毒。

    2010年05期 v.22 640+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1 ]
  • 46例情绪障碍患儿的心理特征和护理

    刘青香;

    2010年05期 v.22 64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345例门诊精神病患者脑电图检查的心理护理

    马学琼;

    2010年05期 v.22 64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措施

    古俊蕊;杨静娟;董莉莉;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常见的主要的不良反应,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住院女性抑郁症患者服用帕罗西汀治疗后产生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服用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体重增加、失眠、转氨酶增高。结论:新型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少且轻,越来越被广大精神病患者接受,但护理人员在临床作中容易忽略对其不良反应的细心观察,由此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0年05期 v.22 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