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春晓;来中海;王改;
目的:观察立止血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肺结核咯血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2U/h,静滴8~12h,每天1次,出血停止后停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立止血1kU肌注,1kU静推,每日1次,连用3d。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2%,对照组有效率62.5%;治疗组止血时间(1.54±0.65)d,明显短于对照组(2.31±0.91)d,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2%。结论:立止血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是一种安全可行、高效迅速、使用方便的止血方法。
2010年06期 v.22 643+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0 ] - 薛维;李莉;
目的:评估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86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50天,比较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丹红注射液具有明显减小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临床使用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
2010年06期 v.22 644+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0 ] - 刘松华;牛燕卿;武卫红;
目的:评价铝碳酸镁、兰索拉唑及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9例确诊胆汁反流胃炎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30例,服用兰索拉唑30mg、多潘立酮10mg、铝碳酸镁1.0g,3次/d;B组30例,多潘立酮10mg,3次/d;C组29例,铝碳酸镁1.0g,3次/d。一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内镜变化及复发。结果:A、B、C三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0%、79.5%,半年复发结果分别为2例、10例、11例。结论: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兰索拉唑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并能改善胃黏膜萎缩。
2010年06期 v.22 64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1 ] - 王献民;白霄;王斌;刘瑞鹏;郭斌;龙飞;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尝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79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79例均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65例行中心静脉压(CVP)检查,47例<5 cmH2O,15例>12cm H2O。55例予补钠、补液治疗,低钠血症得到纠正,24例予限水治疗,低钠血症得到纠正。结论: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有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两类,对其进行正确诊治能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2010年06期 v.22 646-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钟玉君;
目的:研究脑电图(EEG)和脑电地形图(BEAM)对病毒性脑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拟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者进行EEG、BEAM检查,分析其异常脑电图、异常脑电地形图出现的机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被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EEG及BEAM均异常,异常率均为100%,其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为68.4%;20例被确诊功能性精神病患者的EEG异常率为60%,其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发生率为50%,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EG及BEAM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0年06期 v.22 648-649+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刘彦中;胡艳霞;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16例(A组),并与同期未发生乳糜胸3 342例(B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较B组肿瘤分期晚,病变位于食管胸上段者居多(P<0.01),15例二次开胸低位结扎胸导管均获成功。结论: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且有明显外侵者,应术中预防性结扎胸导管,对于术后日引流量大于1 000ml乳糜胸宜尽早手术治疗。
2010年06期 v.22 650+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6 ] - 张华;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2例先天性管胆扩张症治疗方法。结果:132例均手术治疗,其中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02例,囊肿外引流术16例。112例获得随访。结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三联征者少,合并症发生率高的特点。该病一旦明确诊断,宜尽早手术治疗。
2010年06期 v.22 65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胡晓光;王树伟;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4年3月至2008年7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0例,甲组(32例)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乙组(28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结果的优良率。结果:影像学评估:甲组优良率93.75%,乙组优良率96.34%。功能评估:甲组优良率96.88%,乙组优优良率89.29%。并发症的发生率甲组3.41%,乙组为27.43%。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后去除方便的优点。
2010年06期 v.22 653-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 ] - 杨云霞;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复发的患者,根据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术后35例获得随访,随访1个月~2年,对患者的术前体检、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初次手术效果不佳原因有腰椎间隙定位错误、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椎间盘病变组织摘除不彻底、椎管减压不彻底、神经根粘连、椎间隙感染、术后功能训练不当。结论:术前全面查体,尤其是必要的辅助检查,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术中准确定位、仔细探查,彻底减压,术后充分引流、正确的恢复期指导,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键。
2010年06期 v.22 655-656+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郑红;
目的:评价盐酸托烷司琼对腰硬联合脊麻下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ASAⅠ级急诊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A组(用药组)及B组(对照组)。A组在取出胎儿钳夹脐带后用盐酸托烷司琼2mg加20ml生理盐水稀释后滴入产妇静脉内。而B组直接静脉输入20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基本生命体征并记录有无过度镇静及锥体外系征等副作用的发生。结果:两组产妇术后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24小时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2.5%;B组恶心、呕吐分别为50%、37.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过度镇静和锥体外系征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盐酸托烷司琼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腰硬联合脊麻下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2010年06期 v.22 657-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2 ] - 张敏;
目的:观察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妇科确诊的210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诊刮术后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25mg/d顿服,连服3~6个月。治疗组给予妈富隆口服,诊刮术后3天口服妈富隆,每日1片,连服21天后停药,撤退出血后第5天重复,连续6个周期。每1个月复查血液细胞分析及肝、肾功能。随访6个月,观察月经情况。结果:对照组28例直接进入绝经期,45例月经恢复正常,1例无效,总有效率99.0%。治疗组有13例直接进人绝经期,64例月经恢复正常,总有效率100%。结论:妈富隆能更有效调节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机制,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改变,利于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06期 v.22 659+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3 ] - 卫步霄;刘伟;陈瑞芳;李红霞;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以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与治疗第2、4、8周末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临床疗效,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第2周末开始两组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HAMD总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8周末观察组的痊愈率为23.3%,对照组为7.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3.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在治疗2周末,观察组较对照组显效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不良反应均表现较轻,大多出现在治疗早期,经对症治疗逐渐缓解。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躯体化障碍较单用西酞普兰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2010年06期 v.22 660-661+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4 ] - 彭乐存;黄慧玉;乔惠君;诸惠萍;邬春华;刘玉兰;张红霞;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森田组和对照组,治疗中森田组脱落1例,实际每组各完成32例。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周、第6周分别以PANSS、SSPI、ATIQ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森田组治疗前后PANSS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SSPI量表总分、交往情况和社会活动技能分于第3周上升,至第6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两组ATIQ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PANSS、SSPI量表评分统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辅以改良森田疗法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推广研究。
2010年06期 v.22 662-663+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成伟;王颢;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6例年龄18~49岁的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氟伏沙明组和阿米替林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第2、4、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情况。结果:实际完成观察73例,其中氟伏沙明组39例,阿米替林组34例。治疗第2、4、6周末,氟伏沙明组有效率分别为17.94%、56.41%、79.48%,阿米替林组分别为14.70%、61.76%、76.4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2、4、6周末,氟伏沙明组、阿米替林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氟伏沙明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6例(41.02%),阿米替林组26(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03,P<0.01)。结论: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同阿米替林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
2010年06期 v.22 664-665+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 ]
- 朱凤梅;苗志强;
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动态检测6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大脑中动脉(MAC)血流速度,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脑血管痉挛组(Ⅰ组)34例。无脑血管痉挛(Ⅱ组)27例。结果:Ⅰ组偏瘫11例,脑梗死1例,死亡4例。对照组无偏瘫及脑梗死,死亡1例。结论:脑血管痉挛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
2010年06期 v.22 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唐小丽;朱敏;
目的:探讨常规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38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和临床分析,进行跟踪观察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首次检查正常3例(7.9%),异常35例(92.1%)。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多以弥漫性θ、δ波为主,本组弥漫性异常29例(占异常的82.9%),预后较好。以低波幅θ、δ波为主的重度异常和局限性阵发性异常者6例(占异常的17.1%),多见于后遗症和继发性癫痫。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虽无明显特异性,但有较好的敏感性。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0年06期 v.22 667+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刘晓玲;张永花;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科收治的78例AMI患者。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症状不典型者易造成漏诊、误诊。结论:提高患者对AMI的认识,注意临床资料的分析,及时进行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等检查,密切动态观察,对AMI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0年06期 v.22 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初艳旭;2010年06期 v.22 669+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张凯;张永花;
目的:总结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抢救资料,治疗时予端坐位、吸氧、镇静、利尿、强心、扩张血管、消泡沫及无创正压通气等措施。结果:心力衰竭迅速纠正91例,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94.79%。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在于注意急救措施的具体细节。
2010年06期 v.22 670+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张会春;金一淑;娄晓光;金一南;2010年06期 v.22 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孟庆国;2010年06期 v.22 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刘丽波;2010年06期 v.22 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单树国;佟冬冬;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RFA)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行完全腹腔镜RFA 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3~5d后痊愈,痊愈率100%;并发症4例,其中,疼痛2例,左侧胸腔积液2例。血小板恢复到150×109/L,肝功能均恢复至A级。结论:腹腔镜行RFA加贲门静脉离断术安全、微创、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06期 v.22 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郭卫平;2010年06期 v.22 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苏连山;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胫骨骨折95例,随机选取45例作为治疗组,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清创、引流、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疗法。根据骨折类型分别应用钢板内固定25例,髓内钉固定42例,骨外固定器固定18例。治疗组于术后3d开始进行LIPUS治疗,20min×1次/d,治疗4周。结果:LIPUS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1.5±2.4)周,对照组为(18.2±4.5)周,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8.7,P<0.01)。结论:LIPUS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2010年06期 v.22 676+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0 ] - 连加玉;
目的:总结外科危重患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ARF)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外科危重患者并发ARF 124例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8例,占38.7%;有62例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2个器官衰竭48例,3个器官衰竭12例。结论:早期彻底治疗原发疾病是治疗外科危重患者并发ARF的先决条件,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及合理的机械通气是治疗ARF的关键。
2010年06期 v.22 677+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杨军;杨卫东;2010年06期 v.22 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王连田;2010年06期 v.22 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陈明财;王险峰;
目的:总结肝损伤的诊治经验,进一步提高对肝损伤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肝损伤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9例,死亡2例,病死率4.88%。结论:早期诊断、术前复苏和尽早手术治疗、妥善处理合并伤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2010年06期 v.22 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李月翠;
目的:了解细菌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其体外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来尿路感染尿培养获得病原菌及主要致病菌的体外耐药性。结果:927株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0.99%,排第一位,其他主要病原菌分别是葡萄球菌属8.63%,铜绿假单胞菌7.77%,阴道加德纳菌6.36%,克雷伯菌属5.50%,念珠菌属5.39%,变形杆菌属3.34%。药敏显示,大肠埃希菌产ESBLs达35.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达31.7%。结论:大肠埃希菌仍是细菌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阴道加德纳菌也成为重要的尿路感染病原菌之一。必须重视细菌及药敏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治愈率。
2010年06期 v.22 681+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0 ] - 王卫民;李拉克;曹萌;2010年06期 v.22 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4 ]
- 魏艳梅;吴艳梅;张小君;娄百玲;
目的: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资料。结果:孕妇死亡1例,抢救成功20例。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
2010年06期 v.22 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0 ] - 孙莹;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轮状病毒肠炎患儿2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炎琥宁静点,对照组选用利巴韦林静点,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4.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0.68,P<0.01)。结论: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2010年06期 v.22 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4 ] - 薛僖峰;张晓东;
目的:比较喹硫平合并西酞普兰与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西酞普兰组,30例)及合并喹硫平(合用组,32例),疗程8周,采用Y-BOC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显效率75%,单用组61%,合用组疗效更好(P<0.05)。两组Y-BOCS和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以合用组明显,不良反应少。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有效,合并喹硫平效果更佳。
2010年06期 v.22 685+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郑双华;邓钧;2010年06期 v.22 68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郭昕;龚毅;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性行为的疗效。方法:对21例有攻击性行为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用丙戊酸钠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BPRS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MOAS评分显著降低。结论:丙戊酸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性行为安全、有效。
2010年06期 v.22 687+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2 ] - 武宁强;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阿立哌唑治疗组60例和氯氮平治疗组66例均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1、2、4、8周后,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0.01),但两组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阿立哌唑组14例(23.3%),氯氮平组49例(74.2%),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氯氮平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副反应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更为安全、有效。
2010年06期 v.22 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于文斗;
目的:研究酒依赖患者和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的社会功能评价。方法:选取在哈尔滨市普宁医院住院的29例酒精中毒和32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对照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采用SPSS13.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统计处理。结果:酒依赖患者在"婚姻职能"、"责任心和计划性"、"家庭职能"3项评分明显高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在"职业和工作"、"对外界兴趣和关心"、"个人生活自理"3项与精神分裂症无显著差异,其余4项评分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结论:酒依赖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非常严重而广泛,应得到高度重视,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同时重视社会功能的康复。
2010年06期 v.22 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王皋茂;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开展现状。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8年住院患者申请精神科会诊1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3年来申请精神科会诊的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申请会诊的科室以神内科为最多;会诊后精神疾病分类,以神经症为多见。结论:开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有利于提高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更大程度减少误诊率及漏诊率。
2010年06期 v.22 690+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李青兆;方海棠;
目的:比较颈内静脉置管(CVC)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化学治疗的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60例颈内静脉置管(A组):首次化疗、第2次化疗、第3次化疗者各20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60例(B组):其中,首次化疗、第2次化疗、第3次化疗各占20例。结果:A组静脉炎2例(3.3%),B组静脉炎12例(20%)。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液体流速560ml/h,B组液体流速300ml/h(P<0.01)。PICC导管的价格是颈内导管的3~5倍。结论:尽管颈内静脉置管较PICC管并发症多,但能达到临床所需的速度,价格患者宜接受。留置CVC或PICC需慎重选择适应证。
2010年06期 v.22 700+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9 ] - 尹颖;2010年06期 v.22 70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 ]
- 李惠锋;徐菊龙;2010年06期 v.22 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 ]
- 常蔓莉;
目的:探讨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运用沟通技巧对院前急救中非昏迷患者2 000例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急救患者均取得较好护理效果。结论:良好的沟通技巧适合实施于急诊急救中,并有利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2010年06期 v.22 703-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 ] - 刘珊;2010年06期 v.22 705+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邹海燕;
目的:分析护理纠纷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对医院及周边医院近年来发生的32起护理纠纷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结果:导致纠纷的原因:因服务态度不满意7起,费用问题5起,未履行告知5起,措施不到位5起,不理解2起,责任心不强4起,自我保护意识淡薄4起。讨论:为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必须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规范护理行为,从而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发生。
2010年06期 v.22 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史先美;2010年06期 v.22 707+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邢俊华;2010年06期 v.22 708+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杨秀丽;2010年06期 v.22 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 ]
- 李桂芬;2010年06期 v.22 710+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1 ]
- 彭鲜艳;2010年06期 v.22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刘霞;2010年06期 v.2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覃贵贤;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3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经有效局部及整体护理,除1例截肢外,其余29例经3周至3个月的治疗痊愈出院,治愈率97%。结论: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可有效缩短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降低截肢率。
2010年06期 v.22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李利红;魏双梅;李军石;2010年06期 v.22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6 ]
- 熊小玲;2010年06期 v.22 71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刘丹;胡小庆;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对7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和检查配合,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康复指导等措施。结果:6例术后24~48h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1例效果不明显。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及脊柱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2010年06期 v.22 716+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杨璐;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急性假性肠梗阻的护理经验。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做好腹部体征的监测,腹痛、腹胀的护理,胃肠减压的护理,灌肠的护理,基础护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等。结果:经过3周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针对高龄急性假性肠梗阻实施整体护理极为重要。
2010年06期 v.22 717+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宋琰;2010年06期 v.22 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王昕;杨芳;单延平;2010年06期 v.22 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 曹桂芝;张小君;娄百玲;2010年06期 v.22 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冯晓霞;2010年06期 v.22 72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 ]
- 李亚娟;
目的:研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行MRI检查中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02年4月~2008年10月期间行MRI检查的所有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做好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护理工作,确保了检查的成功。结论:做好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是确保MRI检查成功的关键。
2010年06期 v.22 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 周尚君;2010年06期 v.22 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 ]
- 毕重丽;赵竞伊;白迪;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青光眼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眼部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生活护理、出院舒适护理。结果:60例青光眼手术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加快了康复速度。结论:舒适护理增强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轻了不良反应,患者感觉舒适。
2010年06期 v.22 724+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李继珍;2010年06期 v.22 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 ]
- 刘翠玉;2010年06期 v.22 726+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高书峰;林金波;2010年06期 v.22 727+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1 ]
- 张颜波;2010年06期 v.22 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袁建华;2010年06期 v.22 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王宪琴;张程;2010年06期 v.22 730+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高余英;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住院发生过跌倒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14例(17.07%),其中,以体位性低血压跌倒为最多(5例,35.71%);其次是自身病情和环境因素等。发生骨折2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或皮下血肿。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2010年06期 v.22 73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0 ] - 王玉红;唐琴;2010年06期 v.22 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5 ]
- 金婉薇;2010年06期 v.22 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 刘顺杰;孙丽云;2010年06期 v.22 735+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焦翠玲;2010年06期 v.22 736+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孔令霞;秦丽;王立娥;2010年06期 v.22 737+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李翠芝;
目的:探讨精神科安全护理对意外事件防范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发生的意外事件22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最严重的意外是自杀(8例),占意外的36.4%;其次是出走(5例),占意外的22.7%。结论:加强安全护理意识,是防范意外事件发生的重要保证。
2010年06期 v.22 738-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