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辉;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KA、ANA;ELISA法测定抗CCP抗体。结果:RA患者抗CCP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健康对照组;RA患者抗AKA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比较三种抗体水平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CCP抗体、AKA与RA之间有相关性,ANA与RA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抗CCP抗体、AKA对RA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抗CCP抗体可视为RA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2010年14期 v.22 1769+1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盈;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EMs患者异位内膜36例、在位内膜36例及正常内膜中VEGF的表达情况,并对三组的VEGF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VEGF阳性表达主要见于子宫内膜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正常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中,VEGF的表达强度以阴性为主,仅少量阳性表达。异位内膜组中,VEGF的表达强度以++~+++为主,阳言表达率91.7%,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25.0%)、正常内膜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位内膜组与正常内膜组VEGF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内膜中存在VEGF的高表达,可能导致了血管生成,利于种植及生长,更易发生远处部位的种植转移。检测VEGF的表达可用于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侵袭转移和评估预后。
2010年14期 v.22 1770-1771+1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朝辉;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混合细菌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及其药敏现状。方法:取163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足部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63例标本中,混合细菌感染51例,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9例,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7例,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混合感染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克雷伯菌属混合感染6例,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感染2例,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混合感染3例;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敏感,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奎奴普丁敏感。结论:糖尿病足混合细菌感染常见,及时了解混合细菌感染的种类和药敏状况,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提高糖尿病足感染治愈率。
2010年14期 v.22 1772-1773+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蒙;徐莉;张晓冬;
目的:比较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碘化钾4种抗真菌药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孢子丝菌病,随机分为A,B,C,D4组,分别用上述4种抗真菌药物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4种药物对孢子丝菌病均有较好的抗真菌作用。总有效率: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碘化钾。结论:4种抗真菌药物治疗孢子丝菌病的治愈率高,疗效明显,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
2010年14期 v.22 1774+1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钟新龙;张韶英;叶伟锋;罗雄坤;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VF)的临床疗效。方法:ALVF患者40例,随机分为NIPPV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心率、呼吸、血压、肺部啰音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监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h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APACHEⅡ评分情况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NIPPV治疗组无创通气24h后的心率和呼吸明显减慢(P<0.01),肺部啰音明显减少,呼吸困难均改善,心功能均有进步,总有效率100%,通气24h后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和平均住院天数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NIPPV治疗ALVF能够及时缓解症状,改善左心功能。
2010年14期 v.22 1775-1776+1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翠平;焦亮亮;黄瑾;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氟羟氢化泼尼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2例(42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0.1ml(4mg),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视力、眼压、眼底、FFA表现,观察OCT显示黄斑水肿高度。结果: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25眼(缺血型17眼,非缺血性8眼),分支静脉阻塞(BRVO)17眼(缺血型11眼,非缺血性6眼)。最终随访视力提高30眼,比术前降低5眼,不变7眼。OCT形态恢复正常16眼,改善23眼,无改善3眼。1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1例术后出现晶体后囊TA药物颗粒贴附,1个月后逐渐吸收。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方法。
2010年14期 v.22 1777-1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冬明;骆渊红;邓志梅;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与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尤其是首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抑郁症状明显改善,HAMD评分降低,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结论:对卒中患者应早期行抑郁评价,对卒中后抑郁应采取综合治疗,特别是早期心理干预尤为重要。
2010年14期 v.22 1779+1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兆生;李佟;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A组)及单用氯氮平治疗(B组),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A组第8周末显效率54.5%,B组第8周末显效率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氯氮平治疗,安全性较好。
2010年14期 v.22 1780-1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国斌;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8周。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奥氮平有效率为88.0%,氟哌啶醇为76.0%,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有效率的改善均优于氟哌啶醇,耐受性好,且奥氮平副反应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0年14期 v.22 1782+1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军平;
目的:探讨国产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重庆圣华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力复君安)和氯丙嗪(湖南洞庭药业股份公司生产)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数字划消测验(CT)、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认知功能。结果:两组PANSS分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齐拉西酮组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CT、WMS-RC测验成绩均显著提高(P<0.05~0.01);而氯丙嗪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明显。
2010年14期 v.22 1783-1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邬俊福;王翌;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TAS、SCL-90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2010年14期 v.22 1785+1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唐建军;刘晋洪;张泉水;邓秀良;袁芳;
目的:了解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APD)的使用情况。方法:调查130例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使用典型APD50例(31.85%),使用非典型APD58例(36.94%),使用氯氮平49例(31.21%);接受单一APD治疗77例(64.17%),联合使用2种APD治疗40例(33.33%),联合使用3种APD治疗3例(2.50%)。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比较规范,使用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例较高。
2010年14期 v.22 1786-1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红梅;刁为英;邢继强;张晓波;姚海涛;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宫颈癌、2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1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Tiam1的表达,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宫颈浸润癌中Ti-am1的阳性表达(72.50%)显著高于正常宫颈(13.33%)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46.42%)(P<0.05)。在有淋巴转移组中Tiam1的表达(88.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1.72%)。结论:Tiam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进展、转移密切相关,Tiam1的检测可能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2010年14期 v.22 1788+1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霍平;张军;郑晓梅;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患者血清铁(Fe)、血清铁蛋白(Ferr)、C-反应蛋白(CRP)变化。方法:慢性肾衰患者(慢性肾衰组)69例,健康对照组50例。两组分别测定Fe、Ferr、CRP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肾衰组患者Fe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Ferr、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肾衰患者的肾性贫血存在铁代谢紊乱及慢性炎性反应,加重了铁代谢紊乱。
2010年14期 v.22 1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洪;
目的:调查和评估重度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评分。方法:75例老年膝OA患者在开始治疗前接受"中文版健康调查简易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SF-36)评估。结果:重度老年膝OA(HSS膝关节评分<60分,31例)患者的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中、轻度老年膝OA(HSS膝关节评分≥60分,44例)患者(P均<0.05~0.01)。结论:重度老年膝OA患者存在着明确的生活质量缺陷。
2010年14期 v.22 1790+1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汉亭;怀居刚;
目的:讨探肱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肱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肱骨干骨折不愈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肱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主要为治疗方法错误及内固定材料因素及固定不完善。经治疗愈合62例,占96.9%;未愈合2例,占3.1%。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可取得良好疗效。
2010年14期 v.22 1791+1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沙莉;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套扎和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例进行早期内镜下治疗。结果:可控制出血,及时止血率达100%,无一例出现再出血。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选择应用金属套扎治疗止血疗效显著,可减少再出血和住院时间。
2010年14期 v.22 1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晓刚;
目的:观察脑室-心房分流术治疗成人脑积水的效果,并与其他分流术比较。方法:回顾我院应用脑室-心房分流术治疗成人脑积水30例的资料,分析其治疗的效果。结果:一次手术成功28例(93%),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二次手术2例,二次手术率占7%。结论:心房分流术技术操作较为复杂,易造成心内感染。如熟悉解剖、分流管心房端深度适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则可避免心内感染。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大网膜易包裹分流管而致分流管堵塞引起感染,皮下隧道过长致术后诸多不便。脑室心房分流术优于脑室腹腔分流术。
2010年14期 v.22 1793+1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英;李瑞彩;朱德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坠积性肺炎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年来治疗的坠积性肺炎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14例,好转2例,死亡2例。结论:排痰是预防和治疗坠积性肺炎的关键。根据痰培养药敏选用抗菌药物,合用痰热清效果显著。
2010年14期 v.22 1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闻其宝;
<正>甲状腺结节为常见病和多发病,这其中存在着很多变数,作为临床医师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处理这一问题,尚未有统一定论。1999年4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此类患者45
2010年14期 v.22 1795+1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车丽丽;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不孕症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不孕症220例,随机将其分成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组120例(Ⅰ组)和宫腔内注药通液术组100例(Ⅱ组)。结果:Ⅰ组输卵管通畅70例(58.3%),Ⅱ组输卵管通畅27例(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下插管通液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0年14期 v.22 1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怀玉美;
<正>药物流产是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只要服药前掌握好适应证、进行妇检及B超检查、问清病史就可给药,成功率较高。因此,药物流产比人工流产更具方便、安全、有效、无创伤、痛苦小等优点。随着用药剂量及服药方法
2010年14期 v.22 1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冰;
<正>人工流产时的手术操作、宫颈扩张等机械刺激常使患者难以忍受,静脉全麻药丙泊酚近年来常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常需要复合一些镇痛药。我院对丙泊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分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
2010年14期 v.22 1798-1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乐;李秀华;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孕产妇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46例前置胎盘的孕产妇作为实验组,将同期随机抽取的46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分娩方式及母儿的预后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置胎盘组大出血11例。新生儿窒息9例、围产儿死亡8例、早产1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5,<0.01,<0.01)。结论:前置胎盘对母儿均有一定的危害。
2010年14期 v.22 18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桃;
<正>妊娠期糖尿病(GDM)系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是围产期常见并发症。GDM对母儿危害较大,不良妊娠结局与高血糖水平相关,及早诊断治疗GDM、积极控制妊娠期血糖、适时终止妊
2010年14期 v.22 1801+1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桃;张健;方巧云;
目的:了解惠州市龙门县2009年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分型,为保护不同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健康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肛拭子、疱疹液及粪便等标本进行肠道总病毒、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核酸检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龙门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46例手足口病患者中共采集90份标本,经Real-timePCR检测,84份肠道总病毒阳性,阳性率为93.33%;5份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阳性率为5.56%;68份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阳性率为75.56%;CoxA16和EV71两者阳性率之比为13.6:1。结论:从该组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病原体以CoxA16感染为主,其次是EV71,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为制定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2010年14期 v.22 1802+1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加青;买孝莲;韩凯;
目的:探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42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镇静药物与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8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研究组显效率和服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失眠症有良好疗效,能减少镇静药物的应用。
2010年14期 v.22 1803+1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鸿雁;李林芳;
目的:调查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对65例强迫症患者进行EPQ测验,并将结果与常模对照。结果:研究组P、N量表分明显高于常模组,E量表分低于常模组。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具有神经质较明显、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和紧张度高等人格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
2010年14期 v.22 1804+1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东方;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理气通脉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4.29%,对照组4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1)。结论:理气通脉汤治疗心绞痛能使临床症状好转、心电图显著改善,且作用稳定,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2010年14期 v.22 1805+1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兴;
<正>1病名与辨证论治自古至今,各种中医书籍对心绞痛的论述,从病名到辨证论治存在着诸多不一。1.1辨病方面[1]病名是在历史条件下根据疾病症状及自然现象去取类比象,归纳出病名,如胸痹、心痛、胸痛、心病、
2010年14期 v.22 1806-18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仇善海;
<正>慢性肾炎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至晚期肾功能损害严重。实践证明,中医中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一定疗效,现将20例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2010年14期 v.22 1808+1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玲;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为周围性面瘫治疗方法的优选提供临床根据。方法:我科1993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门诊收治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的周围性面瘫108例,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在急性期给予牵正散加减、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恢复期以针灸为主,辅以维生素B1、维生素B6、地巴唑各20mg,每日3次,随访9~16年。结果:1周~3个月以内恢复85例(占随访病例总数的78.7%),3~6个月恢复16例(占14.8%),6个月~2年内恢复5例(占4.6%),2年至今一直未恢复2例(占1.8%),总治愈率99.9%。结论:利用中西医的治疗特点,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合理运用,两者相辅相成,治愈率高。
2010年14期 v.22 1809+1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阳;霍平;
<正>臀上皮神经损伤,是在走行中臀上皮神经受到牵拉、压迫等损伤而造成的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属中医学"伤筋"、"筋出槽"等范畴。我科采用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该病,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2010年14期 v.22 1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捷;
目的:观察中药生骨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研制的中药生骨片(鹿角胶、活性钙粉、人参、细辛、首乌等)口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04例。结果:总有效率97.45%。结论:中药生骨片可以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滋肝益肾,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2010年14期 v.22 1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方晓琴;
<正>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指膝部急、慢性损伤,导致半月板软骨撕裂,从而引起膝关节肿胀、疼痛、下肢乏力、步行不稳、关节绞索等一系列综合征。本病以青年人多见。近年来,我校用按摩和中药综合疗法治疗该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
2010年14期 v.22 1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玉凤;傅承桦;曹蕾;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操作,大多数患者对静脉输液有恐惧感,特别是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恐惧感尤为严重。所以,静脉输液还应作为一项不断改
2010年14期 v.22 1817-1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素芳;汤代青;邹华钦;
<正>精神病患者发病后往往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拒食,从而导致身体虚弱,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在输液过程中,因精神病患者兴奋躁动、挣扎、不合作等原因而增加护理的难度,存在着药液外渗、肿胀等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输液
2010年14期 v.22 1819+1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可;
<正>随着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的推出,社会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不能仅满足于一般疾病的护理,而需要身心的整体护理。良好的护士素质既有助于提高护士自身形象,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2010年14期 v.22 1820+1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洪利霞;
<正>随着社会、人类进步及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地转变,医院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现了现代护士人文素质,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2010年14期 v.22 1821+1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颖;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了解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化护理模式下的相应护理措施、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果:进行人性化护理可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但要克服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结论:护理人员只有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患者的角度,才能为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2010年14期 v.22 1822+1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凤琴;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医疗护理;舒适组30例在常规医疗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舒适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0年14期 v.22 1823+1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秀香;李华伟;李翠霞;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结果,这一过程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溃而诱发。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在损伤的斑块上导致血凝块形成和动脉管腔阻塞[1]。典型临床表现为严重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并发心律失常、
2010年14期 v.22 1824-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卉琴;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angina,UA)是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脏性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包括除稳定性心绞痛以外的其它各型心绞痛,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AMI,甚至心脏猝死。UA曾被
2010年14期 v.22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茹娟;
糖尿病是当代社会的常见病,特别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糖尿病足在内分泌科为常见病,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备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2010年14期 v.22 1827-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邹梅;索朝霞;王艳红;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注药治疗门静脉癌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门静脉癌栓治疗后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通过术前宣教、术中及术后护理,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并采取积极处理。结果:预防和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士全面掌握此方法的整个流程,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安全渡过术期。
2010年14期 v.22 1829+1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玉英;高育新;
目的:观察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并给予及时护理。方法:通过详细询问外伤史及失血情况,结合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给予相应护理,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可疑征象,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以保证输血、补液顺利进行。结果:经过密切观察及细心护理,均能早期发现脂肪栓塞综合征,通过高流量吸氧、扩容及激素类药物应用,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结论:脂肪栓塞能否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2010年14期 v.22 1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美琼;
目的:探索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寻求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自编影响因素调查表,对84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与正常成人组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患者PSQI总分为(8.69±3.52)分,较正常成人组差(P<0.01)。影响因素依次为:对疾病的担心(53.6%)、住院环境混乱(33.3%)、身体不适(7.1%)、睡觉用品不习惯(6%)等。结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低于正常成人,涉及多种影响因素。
2010年14期 v.22 1831+1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云;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围手术期并发症多,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30例OSAS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治疗及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2010年14期 v.22 1832+1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国萍;
<正>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发生障碍,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1],是医院急诊抢救中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因此,正
2010年14期 v.22 1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牛俊芝;
<正>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均会使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机体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及组织血流灌注减少,继而组织缺血缺氧致全身脏器功能受损而诱发失血性
2010年14期 v.22 1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琰;
<正>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引起婴幼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多发生在两岁以下,尤以6~8个月的男婴为最多,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对83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在B超
2010年14期 v.22 1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腾花;刘霞;
<正>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具有诸多优点[1]。对具伴有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者,更是一种理想的术式[2]。我院于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非脱垂子宫实
2010年14期 v.22 1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秀清;
<正>胎位不正是指妊娠7个月后产科检查时发现胎位异常,胎儿在子宫腔内显露部位不是头部[1]。胎儿出生前在母体子宫内的姿势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是顺产还是剖宫产。臀位分娩占孕产妇分娩总数的3%~4%,其剖宫产率几乎是
2010年14期 v.22 1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淼;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医学服务的模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剖宫产已作为围生期和解决围生期的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只有掌握产妇的心理特点,
2010年14期 v.22 1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艳瑄;蔡水花;杨碧波;
<正>产后抑郁症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妇抑郁之间的精神疾患。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孕产妇的心理保健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产后忧郁症是产后常见的心理障碍,亦是产后精神综合
2010年14期 v.22 1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玉波;王丽华;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对650例待产妇(A组)实施心理干预,与未实施心理护理的待产妇(B组)850例进行对照。结果:B组产妇感觉剧痛为A组的9倍;剖宫产率A组比B组降低19.6%,阴道分娩率上升31.2%。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增加产妇对分娩的自信心和自控感,提升分娩过程中的幸福感,提高顺产分娩率,使剖宫产率下降,减少产后及远期母婴并发症。
2010年14期 v.22 1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秀丽;
<正>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化脓性角膜炎[1],我科于2007年1月~2009年6月诊治6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0年14期 v.22 1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士梅;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效果及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年龄1~36个月的新生儿泪囊炎568例(779眼)。对保守治疗2周无效的患儿采用改良一体式泪道冲洗探通针一次性完成泪道探通手术,按年龄组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结果:1个月~组治愈率99.8%,5个月~组治愈率94.8%,13~36个月组治愈率85.7%。三组比较,患儿年龄越小,手术探通治愈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泪囊炎,年龄越小手术治愈率越高。采用改良一体式冲洗探通针进行泪道探通术,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
2010年14期 v.22 1842-1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军;刘春美;国香云;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以后同时出现多例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7月同时出现10例静脉输入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过程,并对其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实施有效的应急处理及护理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地纠正。结论:对在同一时间内同一药物发生多例不良反应时,要统一指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安慰患者及家属,消除其恐惧心理,稳定其情绪。
2010年14期 v.22 1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慧玲;
<正>按联合国公布的年龄构成标准,当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10%以上,这样的社会称为老龄化社会[1]。我国在1982年,
2010年14期 v.22 1845+1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丛荣;武小丽;王艳萍;
<正>随着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探索老年患者的心理规律,用最佳护理对策及措施影响其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行为,以达到恢复患者身体健康、延长寿命为目的。现将近
2010年14期 v.22 1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华英;
<正>我院目前在住失能老人96例,其中,男33例、女63例,男性中位年龄76岁,女性中位年龄80岁。基本上都属于一级护理,饮食起居、大小便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思维功能有较重障碍,言行不能自控;视觉模糊不清或行动困难;患有多种
2010年14期 v.22 1847+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张冬阳;
目的:总结老年精神病患者服药发生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2例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药物副反应调查。结果:132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总发生率43.7%,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经治疗与护理)后病情好转,无意外发生。结论:随患者年龄增高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增加,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易发生的副反应,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010年14期 v.22 1848-1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崔李玮;党连荣;
<正>麻痹性肠梗阻是因肠壁肌肉麻痹致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而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抗精神病药物都具有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常出现便秘,甚至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如能及时发现并对症处理,做好预防工作,可使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护理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2010年14期 v.22 1850-1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顺宝;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戒毒患者的护理模式,以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戒毒,减轻戒断症状及改善吸毒导致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危害。方法:对应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及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显著性降低,患者对毒品危害性及相关知识认识水平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能帮助患者朝向预定目标进步,为患者走上康复之道打下基础。
2010年14期 v.22 1852-1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丽俊;
<正>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及护理范围的扩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需求技巧、想象力、奉献和对卫生工作及患者的热爱。所以,护理除了是一门科学外,也是一门满足人类需要的艺术。当人在患病的时候,亲情对其心理
2010年14期 v.22 1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桂玲;
<正>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及精神病的特点,流浪精神病患者常被有关部门强制送入精神病医院救助治疗。对这些患者加强有效治疗监护,有利于患者的顺利康复
2010年14期 v.22 1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延虹;
<正>高血压属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脑卒中患者中患高血压占80%以上,高血压患者中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为正常血压者的3~5倍[1]。文献指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超重、高盐饮食及中等以上饮酒。因此,改善生活
2010年14期 v.22 1877+1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成;杨远致;
<正>1病因及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结核,应当采用综合性、全面性的治疗,除了常规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之外,饮食营养也很重要,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情的缓解则非常有利。合理充足的饮食营养可以补充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满足结核病灶修复的需要,增强人体抵抗力。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吸入含菌飞
2010年14期 v.22 1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钦萍;
<正>在城市社区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对改变社区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不健康行为及对健康知识的普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比较复杂、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健康教育难度大。这就要求深入基层,结合本社区人
2010年14期 v.22 1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晓莉;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防控工作。方法:手足口病流行季节,着重在儿童个人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及医疗机构进行防控宣教。结果:家长、儿童、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充分认识手足口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掌握正确预防和消毒隔离方法,医疗机构能规范收治患儿。结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阐明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现况,对基层防控单位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应用健康教育手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可防止疫情的扩大和蔓延,降低重症及死亡病例数量,保障儿童健康。
2010年14期 v.22 1880+1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丽莎;
<正>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脑力工作者及办公一族不断扩大,伏案工作者越来越多,致使颈椎病的发生逐年增加,渐渐成为一种职业病倾向。过去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现在逐渐年轻化,并成为一种常见病。
2010年14期 v.22 1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丽婵;苏保育;
<正>健康教育是整体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得到患者与家属的普遍认同和赞许。在精神科,因护理对象的特殊性,
2010年14期 v.22 1882-1883+1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尤玉静;
目的:为对酒依赖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6例住院酒依赖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酒依赖患者的健康教育具有多阶段、个性化的特点,提出开展多阶段的健康教育,因人施教、形式多样。结论:开展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2010年14期 v.22 1884-1885+1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高秀君;向梅;
<正>护士的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协助康复[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服务理念的变化,护理服务已延伸到家庭和个人,包括住院前、住院中和住院后。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家庭保健医生的广泛服务体系,患者出
2010年14期 v.22 1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佐卿;王树山;祝丽玲;
目的:探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方法:从社区卫生工作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文献,分析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内容、基本要求,寻求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方法。结果:健康档案内容和格式应标准化,管理和利用应自动化。结论:建立和用活健康档案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基本途径。
2010年14期 v.22 1894-1895+1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勇;
<正>档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历史的角度看,档案是历史的记录,通过档案可以摸清历史脉络,了解重要史实,从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历史发
2010年14期 v.22 1896-1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本正;李兆国;
<正>死因监测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可靠的人群死亡信息对制定人口和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省章丘市2007年启动医
2010年14期 v.22 1898-1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婧;肖凤霞;赵冰冰;
<正>为顺应外科学科的发展,创建更洁净的手术室,国内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始尝试手术室与供应室进行一体化管理,即将手术物品的处置工作完全由供应室专业人员完成。
2010年14期 v.22 1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琼华;
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危环境中,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大。主要危害包括环境污染、生物感染、辐射及心理危害。针对上述各种危害,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注意各种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各种损害。
2010年14期 v.22 1901-1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素贞;林宇兰;
<正>医疗护理行业本身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儿科的工作风险又高于其他临床科室。由于儿科患者多为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的治疗护理过程始终都在"4-2-1"工程(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小孩)的严密监督下进行。对头皮静脉穿刺技
2010年14期 v.22 1903-1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世芳;陈晓明;毛春华;
<正>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为患者服务最直接的场所。药房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自身工作的开展,还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做好药房管理工作是药剂科乃至全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如何
2010年14期 v.22 1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玉;
<正>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就是对医院所有的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考核等工作的总称。民政医院大多为收养及收治残疾、精神病患者、
2010年14期 v.22 1906-1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素清;
目的:比较两种管理模式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心理与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对照组)和开放式管理模式(研究组)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技能进行为期2个月的训练。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除吃饭和入厕、洗澡外,不参加其它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原药物治疗,除午休、晚休时间回病室外,其余时间均在病室以外空间活动并参加康复技能训练。选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同步性比较观察,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技能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
2010年14期 v.22 1908-1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慧莉;易群;黄岚;
目的:探讨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52.5%,管理缺陷11.9%,设施条件所致27.1%,工作人员对病情观察能力及判断能力缺陷8.5%。结论: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和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转变服务理念、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护理人员全面素质的培养可以减少住院患者的意外事件。
2010年14期 v.22 1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明兰;袁群;
目的:探讨破窗理论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利用护理五常法进行管理,对病房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即"破窗"进行讨论整改。结果:实施后较实施前护理过失发生率明显降低(χ2=14.54,P<0.01)。结论:应用破窗理论对病房进行管理,减少了病房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
2010年14期 v.22 1911-1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雪玲;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影响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精神科护理工作影响因素有工作心理负担重——高压力,健康危险性大——高风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高责任。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人性化管理来激励下属,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也可促进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更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切实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010年14期 v.22 1913-1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施小红;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新知识不断涌现、护士教育水平相对滞后,护患纠纷呈现上升趋势。护患纠纷的发生主要与个别护士业务素质较差、服务质量低下、专业培训不够规范、法律意识不够等因素有关,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来提
2010年14期 v.22 1915-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芸;
<正>精神科病房作为精神病患者集中的场所,大多采取封闭式管理,做好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是精神科病房管理的核心。1工作人员的管理1.1护士长的自身管理1.1.1全面的组织管理理念护士长作为病房管理的核心
2010年14期 v.22 1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