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护理

  • 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及调适

    张丽;

    2010年15期 v.22 1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谢娥群;阮小;

    2010年15期 v.22 2020-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3 ]
  • 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郭楠;陈婧;

    目的:探讨对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2004年至2009年我科救治24例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观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手术患者准确及时的观察和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术前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2010年15期 v.22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1例98岁患者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护理

    王哲;张莉;

    2010年15期 v.2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重症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42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居媛媛;刘芳;缪磊;

    2010年15期 v.22 2023-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

    祁佳;

    2010年15期 v.22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对策

    缪义红;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2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与护理。结果:18例病愈出院,8例显著进步出院。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与情绪变化,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及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关键。

    2010年15期 v.22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61例重度颅脑损伤病员的观察与护理

    郑关伦;杨益琼;

    目的:重度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急重症,经过仔细的观察、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通过对61例重度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重度颅脑损伤病员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心电图以及癫痫发作情况,以及对病室的特别要求,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作好心理护理、褥疮预防、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以及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护理。结果:通过仔细观察及护理,重度颅脑损伤病员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下降。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病员,护士在观察病情时,注重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心电图以及癫痫发作情况,并及时处理,在护理过程中主动的、细心、全面、周到,就会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010年15期 v.22 2026-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 ]
  • 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194例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曹文娟;李炯佾;赵玉红;王青;刘秀英;王芳;杨呈伟;

    目的:探讨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94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颈动脉成像检查,对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进行总结。结果:192例检查成功,成功率99.0%;2例因检查中患者头颈部活动造成CT减影后处理无法进行。结论: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为临床提供丰富可靠的诊断信息,精心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提高图像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

    2010年15期 v.22 2027-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

    朱继艳;余翠玲;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的舒适度、医护工作满意度和疗效。结果:观察组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生理和心理不适,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

    2010年15期 v.22 2029-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66 ]
  • 62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王翠英;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总结出对其护理的经验,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进行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发展,消化道出血停止,血压稳定,无再出血现象。结论: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应激性溃疡有关,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不能早发现、早治疗、早护理不但进一步加重脑水肿、意识障碍,还将加重上消化道出血,而危机生命。所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降低死亡率,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2010年15期 v.22 2031+2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1 ]
  • 食道狭窄扩张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马超群;娄廼彬;

    2010年15期 v.22 2032-2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管芳;潘焱;秦文婷;

    2010年15期 v.22 2034-2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ICU护理安全管理的体会

    董春;

    2010年15期 v.22 2036+2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精神科护士的自我防护体会

    陈琼;

    2010年15期 v.22 2037-2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因素分析与对策

    孙桂兰;潘淑艳;

    2010年15期 v.22 2039-2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
  • 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

    张义娟;张晶惠;刘丹丹;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我院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观察,结合颅脑损伤患者的特点,参照亚低温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采用不同于治疗脑外伤的冬眠药物,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环境要求、降温护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观察护理结果进行临床资料搜集、论证,并与非亚低温治疗护理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亚低温治疗护理组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降低,生存率明显优于非亚低温治疗护理组(P<0.05)。结论:亚低温技术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研究亚低温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明显的社会价值。

    2010年15期 v.22 2040-2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9 ]
  • 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潘锦环;苏保育;陈光玲;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合并躯体疾病的流浪精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躯体疾病主要包括:皮肤病占31.6%;骨折占5%;皮肤软组织损伤占16%;梅毒占3.8%;肺结核占5%;乙型肝炎占8.8%;中重度贫血占6.7%。主要原因包括环境因素和患者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结论:严密观察病情,适当隔离,做好安全管理,加强生活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可促进流浪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的恢复。

    2010年15期 v.22 2042-2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
  • 精神科护理病历缺陷与质量控制的对照分析

    王宏;邹文华;

    目的:针对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缺陷,按照湖南省护理文书规范和质量管理规定为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前后的对照分析。方法:设置我院精神科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共724份病历作为非质量控制组,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共731份病历作为质量控制组,对其存在的书写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质量控制组与非质量控制组比较,在各类护理文书表格方面,如:入院告知书,入院护理评估单,精神科监控记录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知情同意书,三测单,临时医嘱和执行单,长期医嘱和执行单等等质量控制组的缺陷更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在护理病历内涵方面如:各类缺项,漏项,错项,涂改,差错,护理记录不全,记录无专科特点,记录内容与实际不符等等质量控制组的缺陷更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临床上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护理业务素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各级环节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护理病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

    2010年15期 v.22 2045-2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论著

  • 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溶参数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刘靖;孙宁玲;马济顺;

    目的:比较福辛普利和缓释硝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溶系统及其它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连续收治的40例老年(平均年龄65.0±4.2岁)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给予福辛普利(10 mg~20 mg,QD)或缓释硝苯地平(10~20 mg,B ID)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心率,并测定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纤维蛋白原(FIB)、血管紧张素(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福辛普利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下降,收缩压/舒张压降辐平均为10.5/5.8 mm Hg和16.9/5.6 mm Hg。缓释硝苯地平组收缩压下降更显著,心率较前增加(P<0.05)。两组基线tPA和PAI-1浓度相似(P>0.05)。血浆PAI-1在福辛普利治疗后下降23%(P<0.05),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后增加25%(P<0.05)。对于tPA和FIB,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基线血ACE,AngⅡ和NE浓度无差异。福辛普利治疗后血清ACE和AngⅡ下降,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后血浆NE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同缓释硝苯地平相比,福辛普利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PAI-1,增加纤溶活性,并通过抑制ACE降低了AngⅡ。而缓释硝苯地平则使交感活性增加。对于有血栓倾向的高危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降压药物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2010年15期 v.22 1917-1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8 ]
  • 倍他乐克对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校正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郭龙枝;高寒梅;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为倍他乐克治疗组,疗程均为8W,观察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QTcd的变化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两组ACS患者治疗后QTcd均有减少,而倍他乐克组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倍他乐克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105)。结论:倍他乐克可以明显降低ACS患者的QTcd,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2010年15期 v.22 1920-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心脑血管疾病与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邓永萍;彭斌武;宋汉聪;李玲;

    目的:观察老年人群的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将96例老年人按空腹静脉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其中有一项异常者作为入选对象,同时选取96例血脂正常的老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中任何一项异常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无显著的差异,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脑血管病发生差异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异常是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为了减少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防治高脂血症是很重要的。

    2010年15期 v.22 1922-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8 ]
  • 齐拉西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影响的对照研究

    李作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ECG)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4、8周末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服药后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齐拉西酮组与氯氮平组患者心电图总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2.0%、62.0%,但齐拉西酮组所致心电图改变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1),以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为主。结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显著低于氯氮平,安全性相对较大。

    2010年15期 v.22 1924-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8 ]
  • 规范化治疗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赵琳;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收集61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分为规范化治疗组和非规范化治疗组。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31)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除药物影响和对发作的担忧外,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规范化治疗组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结论:癫痢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加强癫痫规范化治疗是提高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2010年15期 v.22 1926-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1 ]
  • 80例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刘艳霞;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及80例非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性质。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中软斑的构成比较对照组高(P<0.01),硬斑及混合斑的构成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斑块性质密切相关。

    2010年15期 v.22 1928-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颅脑超声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脑发育方面的研究

    杨佳丽;陈凯星;邓明映;姜尚林;谢士军;曾雪梅;林东龙;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脑发育方面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颅脑超声测量65例足月糖尿病母亲新生儿额叶脑回宽度,与148例足月非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相比较,并分析母亲糖尿病控制情况与新生儿脑室变化。结果:糖尿病母亲新生儿额上回宽度(1.006±0.102)cm及其起始段脑回宽度(1.108±0.124)cm与非糖尿病母亲新生儿额上回宽度(0.859±0.087)cm,起始段脑回宽度(0.956±0.132)c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母亲孕期糖尿病未控制组新生儿后角比值异常率(43.3%)高于控制组(20%),差异有显著性(P<0.05),受母亲糖尿病影响的新生儿脑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几率较高。结论:母亲孕期患糖尿病有可能造成子代脑成熟障碍,可通过颅脑超声对新生儿脑回宽度及脑室宽度测量予以评价。

    2010年15期 v.22 1930-1931+1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

    王昕红;孙立华;王天宝;张光文;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观察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并比较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正常者与异常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8+T细胞计数及CD4+/CD8+低于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转氨酶异常者与转氨酶正常者比较,CD3+、CD8+T细胞计数升高,CD4+/CD8+比值降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低下。

    2010年15期 v.22 1932-1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35例首发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李晶莹;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首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组)35例,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35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总疗程6周。结果:HAMD评分治疗2周末与入组时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组在治疗1周末即显示出明显疗效。两组间HAMD量表评分及减分率在治疗的1、2、4、6周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首发抑郁症疗效显著,疗效无性别差异,能缩短疗程。

    2010年15期 v.22 1934-1935+1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王德宝;宋爱萍;丁改凤;谷学飞;陈经余;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研究组,30例)和氟西汀组(对照组,30例),进行开放式临床对照研究,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及躁狂抑郁印象量表(CG I-BP)评价疗效,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文拉法辛组和氟西汀组的HAMD总分均明显减低,文拉法辛组HAMD减分率为(61.0±14.0)%,氟西汀组为(60.0±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3,P=0.951)。文拉法辛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氟西汀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1,P=0.718)。文拉法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7/30),氟西汀组为26.6%(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766)。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患者起效较快,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2010年15期 v.22 1936-1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0 ]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玲;王俊超;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氯氮平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总有效率相当,但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研究组除物质生活维度无显著变化外,其它各维度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程度较轻。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氯氮平,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2010年15期 v.22 1939-1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
  • 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方传荣;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4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的显效率为82.98%,有效率为95.74%;喹硫平组的显效率为80.85%,有效率93.62%。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0%,喹硫平组为25.5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齐拉西酮组的阴性症状减分率更高,齐拉西酮组的泌乳素水平低于喹硫平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更适于治疗女性患者。

    2010年15期 v.22 1942-1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 ]

病例报告

临床研究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余艾霞;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75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20 mg/d,10 d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和NBNA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好,能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2010年15期 v.22 1944+1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3 ]
  • 1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

    孙振香;祁淑珍;王秀娥;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攻击性量表、冲动性量表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对19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有冲动行为患者的冲动性量表中行为分量表评分和攻击性量表总分及身体攻击性、指向自我的攻击性两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冲动行为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差异不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主要与其冲动性和攻击性人格特点有关,与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直接关系不显著。

    2010年15期 v.22 1945-1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3 ]
  • 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探讨

    韩晓红;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确诊的68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8名患者经治疗好转49例,无变化10例,恶化5例,死亡4例。结论:影响脑梗死的预后的高危因素依次是高血压(63.23%),冠心病(30.88%),糖尿病(19.11%),房颤(5.88%)。

    2010年15期 v.22 1947+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情感交流对自我刺激行为儿童的影响

    郑淑华;

    目的:分析情感交流对有自我刺激行为的儿童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在院儿童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加强护理人员与儿童的情感交流,对照组只满足儿童基本生活需要,不强调情感交流,观察比较10个月以后两组儿童自我刺激行为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儿童自我刺激行为发生的例数明显减少,对照组儿童自我刺激行为发生的例数逐渐增多。结论:加强情感交流可以有效降低儿童自我刺激行为的发生率。

    2010年15期 v.22 1948-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替米沙坦联用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30例临床疗效观察

    邓辉;王成芳;王爱玲;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对照组(25例)和胺碘酮+替米沙坦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3、6、9、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的左房前后径。结果: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9、12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9个月后,对照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可有效控制左心房扩大,值得推广和应用。

    2010年15期 v.22 1950+1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1 ]
  • 36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血脂血糖增高患者心电图分析

    滕受带;韦丽敏;

    目的:分析36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均常规采集12导联心电图,标准化方法测定血脂、血糖,将血脂、血糖增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观察组,将血脂、血糖正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对照组,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电图阳性率55%,以ST-T改变最为明显。对照组:心电图阳性率为37.78%,观察组ST-T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剂量越大心电图改变越明显(P<0.05),对照组与服药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服用抗精神病药合并血脂、血糖增高与血脂、血糖正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心电图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

    2010年15期 v.22 1951-1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分析

    胡静;夏从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的100例乳腺肿块进行检查,首先应用二维超声进行图像分析,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肿块内外血流情况。结果:本组检出良性肿块7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恶性肿块2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8%。此100例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可以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单、结果快速等特点。

    2010年15期 v.22 1953-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康妇特栓联合电熨治疗宫颈糜烂216例

    王翔燕;

    目的:探索康妇特栓联合电熨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6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8例,治疗组采用康妇特栓联合电熨治疗,对照组单纯电熨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采用康妇特栓联合电熨治疗宫颈糜烂,术后阴道排液量明显减少,阴道排液时间、出血时间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康妇特栓联合电熨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治愈率高。

    2010年15期 v.22 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坎地沙坦联用安体舒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6例的临床观察

    王臻;孙云富;常鲁华;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联用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应用坎地沙坦(candesartan)4 mg,每日1次联用安体舒通40 mg/d治疗心衰,连续用6个月;与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相比较,观察临床心功能、心脏彩色超声心功能测定改善情况以及对心衰死亡的影响。结果:治疗6个月心功能改善有效率、死亡率、LVEF、LVEDD和LVESD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联用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优于常规心衰治疗。

    2010年15期 v.22 1955+1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3 ]
  • 老年患者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分析

    范芸;徐景;纪亮;

    目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88例经确诊的脑血管老年患者进行血管性痴呆(VD)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血管性痴呆在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年龄增长与脑梗死数目增加可加重痴呆的发生。结论: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相关高危因素,应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和致残率,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2010年15期 v.22 1956+1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 160例住院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意外防范的效果评价

    李玉梅;邓永萍;何颖群;

    目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减少痴呆患者住院期间意外发生率。方法:通过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等意外危险因素常规评估,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防护对象,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管理上建立报告制度并制订安全防护措施,分析薄弱环节落实持续改进。结果:实施意外防范护理后意外发生率比实施前降低,x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意外防范护理能有效地减少老年痴呆的意外发生率。

    2010年15期 v.22 1957-1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抗风湿病药物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液黏滞性的影响

    李秀芳;辛兵;

    目的:观察抗风湿病药物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液黏滞性的影响。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均予以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治疗(甲氨喋啉每周12.5 mg+柳氮磺胺吡啶每天1.25 g),其中有9例患者因病情反复而予以小剂量激素治疗(≤10 mg/d),治疗1年,观察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选择本院职工健康体检人员35例作对照。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治疗1年病情都明显改善,有效12例(34.3%),显效23(65.7%)例。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发展与血液黏滞性呈正相关性,且互为因果。故治疗应积极控制原发病,辅以抗凝治疗,降低血浆黏度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态的改善。

    2010年15期 v.22 1959+1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盐酸纳洛酮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55例疗效观察

    何元奎;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脱水降颅压、激素、冬眠、低温、巴比妥疗法、预防感染、止血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等。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伤后24小时使用注射用盐酸纳洛酮0.1~0.2 mg/(kg.d),持续静脉滴注5~7天。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则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疗效肯定,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0年15期 v.22 1960+1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病耻感调查和相关因素研究

    潘效明;宋立升;

    目的:探讨患者、家属病耻感及有关因素。方法:调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及家属监护人的相关因素。工具:家庭病耻感调查(FSI),PANSS,抑郁量表。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无显著性差异(P>0.05)。夫妻、子女病耻感高于父母(P<0.05);起病年龄越早,隐瞒分越高(P<0.05);教育水平越高,隐瞒及被回避越明显。结论:患者及家属均有病耻感。

    2010年15期 v.22 1961-1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4 ]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程华英;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血管性痴呆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他汀类及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或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疗程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 l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1日1次,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方法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力、言语功能以及定向力、运动控制、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有效率为91.9%;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

    2010年15期 v.22 1963-1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1 ]
  • 185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心梗性心电图ST段抬高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影响因素分析

    李宁忠;龚毅;王跃升;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心梗性心电图ST段抬高发生率及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NEC12导联同步智能K3321心电图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调查其ST段抬高发生率及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查1 854例患者,心电图异常的317例,占住院患者的17.10%,其中ST段抬高33例,占心电图异常的10.4%,服用氯丙嗪的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发生率最高。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受药物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心电图,选择更为合理的药物。

    2010年15期 v.22 1964-1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50例小儿严重肺部感染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疗效分析与对照研究

    吴红;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对小儿严重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临床对照研究。对照组予全身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影象学变化,观察咳嗽、发热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2%(41例),对照组显效率10%(5例),两组比较x2=53.42,P<0.001。说明治疗组患者经过支气管肺泡灌洗疗效显著。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全身抗感染治疗,对小儿严重肺部感染疗效肯定。

    2010年15期 v.22 1965-1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老年脑卒中患者88例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翟佳;臧道军;龚红燕;

    2010年15期 v.22 1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孝感市孝南区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汪中华;武宁强;汪琼华;

    目的:了解孝感市孝南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进一步做好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13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1个开发区、4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20个家庭,以家庭为单位对全部人群采集静脉血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并完成个案调查。结果:共采集1 547人血清进行检测,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9.37%、抗-HBs阳性率为52.62%、HBsAg阳性率最高年龄组为20~40岁组(18.40%),最低为0~10岁组(3.00%);HBsAg阳性率:城市低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孝感市孝南区人群HBsAg携带率近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群中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了改变,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后效果显著,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下降幅度更为明显。

    2010年15期 v.22 1968-1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2 ]
  • 帕金森患者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关分析

    王丹华;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SDS评分为42.58±9.12,51例存在抑郁状态;帕金森患者较正常人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高(P<0.01);其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618,P<0.001)。结论:帕金森患者存在抑郁状态,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应该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改善癌症放疗患者抑郁状态的作用,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0年15期 v.22 1969-1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4 ]
  • 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63例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对比研究

    刘伟锋;张卫敏;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3例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首次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奥氮平、奋乃静治疗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和奋乃静组在治疗前后BPRS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奥氮组起效快于奋乃静组。组间对比:奥氮平组与奋乃静组的显效率分别是87.5%和77.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和41.9%。结论:小剂量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相当,前者起效较快且不良反应少。

    2010年15期 v.22 1970-1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0 ]
  • 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临床研究

    王春雨;储华;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并与利培酮治疗对照。方法:对61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疗程8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与利培酮对老年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疗效可靠,其中奥氮平组有效率90.3%,利培酮组90%,且两组不良反应都较轻微。结论:奥氮平对老年痴呆伴发精神障碍治疗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2010年15期 v.22 1972-1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75 ]
  • 金湾区宫内节育器不良事件分析

    向涛;彭飞蝶;

    目的:通过对本区区域性宫内节育器不良事件分析,为改进宫内节育器及合理选用节育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调查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珠海市金湾区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因宫内节育器的不良事件而行取环术的所有病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种类型的宫内节育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发生不良事件有效例数为495例,不良事件主要为月经改变194例,占39.2%,节育器位置改变167例,占33.7%,带器妊娠63例,占12.7%,疼痛45例,占9.1%,脱落16例,占3.2%,其它健康问题10例,占2.0%。结论:宫内节育器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节育措施,效果好,且安全,但仍有少数妇女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其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加强宫内节育器不良事件的防治工作,改进节育器的性能,以达到改善节育器的效果和减少节育器的不良事件。

    2010年15期 v.22 1973-1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
  • 102例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临床分析

    朱国琪;林文国;

    目的:探讨配合中药复方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中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消化道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37例,两组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中药复方,观察两组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中加用中药复方可以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远期疗效。

    2010年15期 v.22 1975+1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0 ]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高申荣;杨顺才;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用Ham ilton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比较两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者抗抑郁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米氮平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安全有效药物。

    2010年15期 v.22 1976-1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经验交流

  • 川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50例分析

    卢斌;刘惠萍;

    2010年15期 v.22 1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2 ]
  • 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李晓燕;祁艳玲;李晶;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服用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发药方法进行发药,观察组根据不同降压药选择时间段给药。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时间段给药可有效控制血压,达到满意效果。

    2010年15期 v.22 1978-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42例临床分析

    祝秀兰;迪丽努尔·吐尔地;

    2010年15期 v.22 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80例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赵祥华;

    目的:了解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脑卒中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抑郁的发生情况、特点。结果:PSD的发生率42.5%,对抑郁影响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反复卒中病史,其次是性别、年龄、职业、家庭关系、合并疾病的种类、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发生部位和卒中后病程、有无抑郁病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在老年人脑卒中后PSD的防治工作中,PSD明显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康复,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既要重视神经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也要重视社会支持、心理学因素的影响。

    2010年15期 v.22 1980-1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9 ]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93例CT分析

    钱邦春;

    目的:分析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CT表现,提高SAE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93例皮层动脉硬化性脑病,行CT检查男56,女37。结果:根据皮层下动脉硬化脑病CT表现,GOTO分型I型者为多。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有显著特点,CT可对SAE有效诊断。

    2010年15期 v.22 1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竭30例院前急救体会

    高岚;

    2010年15期 v.22 1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心脏钝挫伤12例诊治体会

    王国华;

    2010年15期 v.22 1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胺碘酮治疗50例心房颤动转律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孙殿波;刘静;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房颤转律中的疗效。方法:经心电图诊断为房颤患者50例,先静脉给予负荷量,后给予维持量。结果:有效率为74%。结论:胺碘酮在房颤转律中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2010年15期 v.22 1984-1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AAG方案治疗老年或低增生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10例的临床研究

    王玲;

    2010年15期 v.22 1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氯氮平与舒必利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35例疗效观察

    柳亭林;

    目的:回顾性调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氯氮平与舒必利联用治疗疗效情况。方法:对35例男女患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剂量、出现不良反应使用药物情况、疗效等方面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两药联用时氯氮平的治疗剂量明显减少,无一例出现白血球下降者,并且显效者27例,占77.14%。结论:两药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少,疗效理想。

    2010年15期 v.22 1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90例疗效观察

    邵卫兵;

    2010年15期 v.22 1988-1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5 ]
  • 体外定位技术在四肢内固定物取出手术中的应用

    邓永岱;

    目的:探讨利用体外定位技术,精确体外定位,微创取出内固定物。方法:对133例行四肢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体外定位组应用定位技术取内固定物,透视定位组应用放射线定位取内固定物,关节镜组应用关节镜定位取内固定物。结果:体外定位组与后两组在定位时接受放射线辐射强度、切口长度、切口误差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强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定位技术在四肢内固定物取出手术中均可应用,无X线辐射,切口精确,手术创伤小。

    2010年15期 v.22 1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成年无脾综合征伴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刘靖;陈曦;李学斌;董强;

    2010年15期 v.22 1990-1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2006-2009年某校医院颈椎病63例治疗与护理干预

    陈春英;

    目的:总结颈椎患者的非手术治疗与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方法:对6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结果:63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等,除1例脊髓型患者经治疗无效,总显效好转62例(98.4%),效果良好。结论:合理的非手术治疗与护理及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0年15期 v.22 1991-1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残疾与康复

  • 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与管理

    李宴华;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与管理方法,以促进其自我生活能力的康复。方法:通过对患者采取讲解、典型示范、观摩、督促、培养和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训练与管理。结果:通过合理的训练和管理,可使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促进其自我生活能力的康复。结论:加强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与管理,可使患者重新建立起自我服务的能力,为其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2010年15期 v.22 1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

    饶江;邵伟波;王彤;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致认知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成T1组、T2组和对照组C,每组30例。T1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三级康复治疗方案及针灸治疗;T2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三级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分别于初选时及病程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三组患者入组时其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中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入选后各阶段T1、T2组认知功能评分改善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T1与T2比较V1、V2阶段认知功能改善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急性脑卒中认知功能有促进作用。

    2010年15期 v.22 2008-2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5 ]
  • 作业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分析

    高慧;戴晶景;朱岚;

    目的:探讨作业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住我院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人为治疗组,参加作业治疗10周,对照组20人。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评定疗效。结果:作业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予作业治疗10周后,治疗组在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方面有显著进步(P<0.01);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对照,治疗组于作业治疗后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作业治疗对减轻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病情、恢复或改善心理与躯体的功能、帮助学习和掌握如何适应生活及工作的技巧是有一定疗效的。作业治疗可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损状况。

    2010年15期 v.22 2011+2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9 ]
  • 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应用

    贾敏;

    目的:探讨绘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把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9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两组均继续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绘画治疗,共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MRSS评分低于对照组[(33.52±16.38)vs(45.12±17.91);P<0.05];研究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7.52±1.73)vs(10.89±1.52);P<0.05];研究组GQOLI-74评分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艺术治疗能有效地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恢复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010年15期 v.22 2012-2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65 ]

教学管理

综述

讲座

医院管理

  • 开放与半开放病房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特点与对策

    邝俭玲;苏保育;潘锦环;

    目的:探讨精神病开放与半开放病房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特点,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期间出现的235例精神科意外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放式病房外走发生率高,毁物发生率低;而半开放式病房伤人发生率高,外走发生率低。开放式病房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半开放式病房(P<0.01)。结论:改善患者住院环境,推行护士层级管理,建立护理评估机制,完善病房管理细节,可预防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2010年15期 v.22 2003-2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8 ]
  • 浅谈精神病医院之客户服务

    周莉;

    2010年15期 v.22 2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心理与健康

  • 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红志;王成芳;乔义俊;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抑郁状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病患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心理干预组于第一次测试时即开始实施为期半年的连续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个别深入的心理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等;对照组无特殊干预措施。两组均于开始时测试一次和半年后测试一次,其两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的测验。结果:半年后心理干预组的抑郁因子较对照组抑郁因子低(P(0.01).对照组生活质量有下降,心理干预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改善,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P(0.01)。结论: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病患家属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0年15期 v.22 2005-20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136名大学生防御方式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

    胡炳政;李星;

    目的:考察大学生防御方式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按不同专业分层抽取136名大学生施测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结果:不成熟防御方式与多数自我价值感因子有显著负相关(P<0.05),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与自我价值感的各因子均无明显相关,掩饰因子与自我价值感的多数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低自我价值感者倾向于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高自我价值感者倾向于低掩饰性。

    2010年15期 v.22 2007+20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 ]

健康教育

  • 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作用

    郭玲梅;

    目的:程序化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0例患者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后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使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15期 v.22 2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调查报告

  • 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马继红;张霞;

    目的:掌握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培训频率、形式、内容等需求,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精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乌鲁木齐市4个区,抽取12个街道的128名社区街道专兼职精防工作人员,用自行设计的"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培训需求调查表"对从事精防工作时间、培训频率、形式、内容及效果提高方式和培训范围等进行调查。结果:96.88%社区精防工作人员认为具有培训的必要性,要求年度培训次数≥2次占到78.91%,参观和讲课结合及讲课与演练互动的培训形式更为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喜欢,占到66.40%,培训内容疾病预防知识、服药知识和照顾知识的比例均较高。对于专兼职岗位、学历、从事精防工作时间等对培训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见不同学历者对培训形式要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培训每年度以分层次、分班次,多形式对不同的精防知识进行培训,并通过讲义、笔记结合效果测试和工作抽查提高培训效果,重点面向社区精防工作人员,并动员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将会推动社区精防工作。

    2010年15期 v.22 2016-2017+2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7 ]
  • 贺兰县社区老年女性高血压现况调查分析

    卢化爱;杨名珍;马瑞玲;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女性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状况、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方法:对社区2 081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人群进行调查,抽取其中老年女性人群各年龄段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与该社区男性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贺兰县团结社区和友爱社区老年女性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随着增龄均呈增加趋势(P(0.05);而吸烟、饮酒显著低于男性(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女性人群高血压的防治,应结合老年女性有其自身流行病学特点,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管理和自我保健意识,是社区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2010年15期 v.22 2018-2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