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荣;丁万涛;叶敏捷;周文珍;刘松真;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低保人群的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特征。方法:随机抽取温州市155户低保户中的155位成人为低保组,与同社区按照同性别、年龄(±3岁)匹配原则选择非低保户中的155位成人为非低保组,两组对象均完成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问卷。结果:低保组的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均显著低于非低保组(-3.66≥t≥-9.69,P<0.001)。结论: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均比非低保对象差,需要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改善其不良应付方式。
2011年01期 v.23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中伟;雷华;
目的:观察胰岛素雾化吸入对糖尿病合并开放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83例糖尿病合并开放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异烟肼雾化吸入治疗组和单纯异烟肼雾化吸入对照组,然后比较两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率、痰菌阴转率、症状显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雾化治疗结束时,胰岛素+异烟肼雾化吸入治疗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异烟肼雾化吸入治疗加快了糖尿病合并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症状改善、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1年01期 v.23 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焕信;马金栋;刘国宁;杨海燕;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Ⅱ型树突状细胞(DC2)亚群相对数量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HBV DNA)水平和肝脏病理炎症损伤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116例乙肝患者外周血PDGF-BB、流式细胞仪检测DC2亚群、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 DNA,同时检测31例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另选择8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和对照组血清PDGF-BB分别为(89.6±10.3)、(109.7±12.4)、(243.6±14.6)和(28.5±8.6);DC2分别为(5.6±2.6)、(4.3±2.4)、(3.1±1.2)和(7.2±2.4)。各组患者中HBV DNA<106拷贝/m l、外周血PDGF-BB均低于HBV DNA>106拷贝/m l者(P<0.01),HBV DNA<106拷贝/m l、外周血DC2均显著高于HBV DNA>106拷贝/m l者(P<0.01),31例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后PDGF-BB明显降低,DC2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病患者血清中PDGF-BB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又高于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患者高于急性肝炎患者,提示PDGF-BB可能促进肝脏的炎性损害,导致严重的肝细胞损伤,外周血DC2亚群的升高与慢乙肝患者体内HBV低水平复制相关,提示DC2可能在抑制HBV复制中发挥作用,抗病毒治疗可降低PDGF-BB的含量,增加DC2表达水平。检测血清PDGF-BB及DC2表达水平对于了解肝病患者的肝损害程度、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1期 v.2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文中义;王承全;王大军;鲁维明;徐留森;邹学亮;万忠强;马全安;龚飞;李易;
目的:探讨结核病流行规律,制定科学防控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9年共报告肺结核2693例,年均患病率为103.66/10万,2003年后明显增高,定基比上升312.53%;卫Ⅹ比卫Ⅴ项目期间患病率上升2.97倍;低山河谷地区发病数占70.1%;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98:1;青状年(20~60岁)发病占64.57%,其中男性占72.17%;40岁以上发病明显增高,70岁患病率高达564.22/10万;农民发病占70.01%;女性内分泌系统对结核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农村男性青状年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2011年01期 v.2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利凯;李平;刘强;李红;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al shockwave,ESW)和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recombinant 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hIGF-Ⅰ)联合作用对成骨细胞增值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制备细胞悬液(1×106cells/m l),实验组分别经ESW、rhIGF-Ⅰ、ESW联合rhIGF-Ⅰ处理,对照组不处理,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BMP-2含量。结果:24小时后,ESW组和rhIGF-Ⅰ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明显增殖、BMP-2表达增多(P<0.05),两组间48小时后BMP-2分泌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作用后能显著促进MG63细胞表达BMP-2,并持续到48小时后,与各自单独作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和rhIGF-1均能促进MG63细胞增殖及自分泌BMP-2;ESW与rhIGF-1联合应用对促进MG63细胞自分泌BMP-2具有协同作用,但是两者联合作用在细胞增殖和活力上协同作用不明显。
2011年01期 v.23 11-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长弓;李高峰;巫正伟;钱可宝;
目的:回顾性分析68例高龄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60例,姑息性切除6例,手术探查2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7.05%,术后死亡1例占1.47%,术后出现并发症28例,占41.18%。结论:高龄肺癌患者需进行术前全面评估,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行积极全面的围手术期处理,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2011年01期 v.23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凤艳;孙长青;宋春梅;
目的:了解新乡市红旗区各类报告传染病的总体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做好疫情监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红旗区2005-2009年各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旗区5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及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共计22种8 830例,死亡9例,年均发病率为641.12/10万,死亡率为0.65/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乙肝(379.66/10万)、肺结核(74.56/10万)、痢疾(46.11/10万)、丙肝(41.46/10万)和梅毒(15.17/10万),占总发病数的86.87%。其中乙肝5年间均居首位,占总发病数的59.22%。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性病、痢疾及麻疹等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2011年01期 v.23 16-1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邱石;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X线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整理几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病X线平片资料,均摄正侧位片,一般不做CT或MR I。分析不同病例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15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X线表现:早期髌韧带肥厚肿胀,在髌韧带下见多个骨碎片,之后髌韧带远端出现游离的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骨化影,胫骨结节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均碎裂且与骨干轻度分离,分离部位的骨干边缘可呈小的缺损状。有时可见结节呈不规则裂隙,有骨骺下方可有囊变。后期胫骨结节骨质可恢复正常或骨性突起明显,碎片亦可存留在髌韧带内。结论:胫骨结节骨软骨病的X线表现为髌韧带增厚,继发骨刺、由胫骨结节表面向髌韧带扩展,髌韧带内有小钙化斑,胫骨结节边缘规则、有碎骨分离。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应与撕脱性骨折、退行性骨关节病、胫骨结节的正常变异相鉴别。
2011年01期 v.2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付君静;
目的:分析近9年豫北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特点及毒物变迁。方法:对2000年8月31日至2009年8月31日豫北地区570例急性中毒儿童的中毒年龄、中毒原因、中毒途径、中毒地域、毒物种类分析、毒物变迁进行分析。结果:中毒年龄集中在1~6岁(56.14%),中毒原因以误服最多见(61.40%)、自杀其次(35.09%),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96.49%)、吸入中毒次之(3.51%),中毒地域以农村为主(96.49%),毒物种类以灭鼠药中毒为主(40.35%)、其次为农药(38.60%),毒物变迁提示2000-2006年毒物以灭鼠药为主(67.72%),2006-2009年毒物以农药为主(77.72%)。结论:儿童急性中毒年龄集中在1~6岁,以误服最多见,毒物变迁提示禁售灭鼠药的重要性。
2011年01期 v.23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树胜;郭小红;
目的:观察金嗓散结丸加金嗓清音丸联合应用于声带息肉、小结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声带息肉、小结,69例术后常规抗生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83例术后加用金嗓散结丸、金嗓清音丸治疗(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4.4%,对照组治愈率68.1%,复发率分别为3.6%和17.4%。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嗓散结丸加金嗓清音丸应用于声带息肉、小结术后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确切的疗效。
2011年01期 v.23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天宝;庞晓丹;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丹参注射液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STB、DB IL、ALT、AL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9%、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丹参治疗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疗效较好。
2011年01期 v.23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琳;
目的: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用瑞芬太尼1~2μg/kg,维库溴铵0.1~0.2 mg/kg,丙泊酚1~2 mg/kg诱导,术中持续输入瑞芬太尼。P组术中维持予靶控输注丙泊酚,最低靶浓度为2μg/m l;S组维持用吸入浓度1%~3%的七氟醚。分别记录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及苏醒时间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安全有效。
2011年01期 v.2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良友;陈亚洁;刘键;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前血蛋白(PAB)、总胆汁酸(TBA)进一步分析以上几项指标,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患者226例,健康体检者28例,采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采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ST、ALT、PAB、TBA。结果:随病情加重AST/ALT>0.6百分率升高,其顺序为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AST/ALT>1.2者也如此。对于血清PAB各型肝炎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且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血清PAB逐渐下降。血清总胆汁的各型肝炎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随病情加重,TBA升高明显。结论:开展血清PAB、TBA、AST/ALT的检测与分析与其他检测项目互补,对指导临床医生做肝活检、了解肝损伤程度,肝纤维化进程十分重要。
2011年01期 v.23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丽明;
目的:探讨电热烧灼器对宫颈糜烂的治疗及预后有关问题。方法:对本院妇科普查中收治的586例宫颈糜烂患者,探讨电热烧灼器对不同糜烂程度、类型以及年龄的患者的疗效。结果:用电热烧灼器治疗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96.2%,治愈率为92.3%以上;Ⅰ度、Ⅱ度的治愈率高于Ⅲ度(P<0.05),单纯型和颗粒型的治愈率高于乳头型(P<0.05),不同年龄患者间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热烧灼器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操作简便,适宜在基层推广。
2011年01期 v.23 29-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廉世松;
目的:探索沅陵县结核病痰涂片镜检结果的特点,便于采取科学措施提高结核病痰检阳性率。方法:对所有来就诊的可疑结核病症状者、可疑肺结核患者及进行规范治疗的患者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留取痰标本涂片染色镜检。结果:2005-2009年沅陵县痰检阳性率平均为35.3%,不同性质、不同时间的痰标本阳性率不同,初诊痰涂片、血性痰和脓样痰、晨痰标本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应注意痰标本的采集时间和性状,采集合格痰标本,同时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011年01期 v.23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振伦;康青乐;杨阳;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较理想的麻醉方案。方法:将60例ASA1-Ⅲ级患者随机分为T、F、S三组,每组20例。分别以丙泊酚静脉泵注2、4、6 mg/(kg.h),瑞芬太尼4、6、8 ug/(kg.h)和阿曲库铵0.6 mg/(kg.h)维持麻醉。结果:T组可维持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但部分患者术中易躁动;F组在多巴胺2 ug/(kg.m)辅助下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S组在2 ug/(kg.m)的多巴胺辅助下难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需增加多巴胺剂量。结论:4 mg/(kg.h)丙泊酚+瑞芬太尼6 ug/(kg.h)和阿曲库铵0.6 mg/(kg.h)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较理想的麻醉方案。
2011年01期 v.23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许成军;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不锈钢通液器或一次性带有气囊的双腔子宫造影导管,向子宫腔内推注造影剂(40%碘化油或水溶性76%泛影葡胺)。结果:136例患者中,双侧输卵管堵塞或积水39例,约占28.7%。单侧输卵管堵塞32例,约占23.5%。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并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对不孕症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2011年01期 v.2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田瀚;李立杰;2011年01期 v.23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贞花;蔡振华;
目的:观察小剂量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以探讨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佳方案。方法:对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天给予硫酸亚铁0.3 g,日3次口服。研究组给予硫酸亚铁0.3 g,每日2次口服,隔日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中、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血清铁蛋白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血清铁蛋白指标回升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隔日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与常规剂量每日口服法的疗效相近,前者方便、经济,不良反应少。
2011年01期 v.23 38-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翠;李淑敏;王苏平;赵红;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特点。方法:分析归纳1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0.7岁,首发症状为锥体外系症状6例,2例以精神症状首发,1例以骨关节症状首发,1例以腰痛症状首发。所有病例肝功能正常。肝病史1例。所有病例眼科裂隙灯检查K-F环阳性、血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脑MR I基本特征是对称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病变部位与神经系统临床表现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表现多样,完善实验室检查及脑MR I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1期 v.23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小英;
目的:以纤维胃镜确诊并临床治愈的消化性溃疡82例患者,其中有31例已戒烟与51例未戒烟复发率的比较。方法:将82例治愈的消化性溃疡1年后均进行纤维胃镜复查。结果: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吸烟者51例中有26例复发,复发率为50%;戒烟后31例中仅3例复发,复发率为1%。结论:戒烟能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故凡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要进行戒烟的干预,否则易复发。
2011年01期 v.23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文周;刘彦中;胡艳霞;
目的:探讨动态观察胸段食管肿瘤移动度以筛选手术患者及选择手术路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987年至2006年手术治疗3 158例食管癌患者(对照组),并与2006年至2010年术前依据食管移动度行手术治疗876例食管癌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食管癌单纯剖胸探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右开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根治性切除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依据动态观察胸段食管肿瘤移动度以筛选手术患者及选择手术路径,可以降低食管癌的剖胸探查率,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2011年01期 v.23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延平;
目的:为探讨防止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方法:应用电脑ZZ型(HCPT)肛肠治疗仪。结果:一次性治疗环状混合痔65例,术后5~9 d内痔坏死脱落,14~25 d创口愈合,近期治愈率100%,术后无肛门狭窄。结论:应用ZZ型肛肠治疗仪,比传统外剥内扎手术疗效好,一次性可做多个痔核,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少,同时也减轻了医师的工作量。
2011年01期 v.23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东方;2011年01期 v.2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雪婕;栾凤霞;
目的:通过1000例全麻患者术后并发症分析,给予恰当预防及护理,保证了呼吸道安全。方法:将1000例患者术后所发生并发症通过吸烟、手术时间长短、术前肺功能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积极预防及有效护理措施。结果:1例放弃治疗,1例呼吸骤停死亡,其余通过治疗与护理全愈。结论:积极预防及有效护理,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2011年01期 v.23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杜昌翠;胡桂荣;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嘉祥县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经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异常,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确诊为C IN的120例患者,行LEEP术治疗的效果。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及随访效果进行分析。结果:LEEP术手术时间1~10分钟,平均5.2分钟。术中出血量2~50毫升,平均5.8毫升。术中出血达50毫升者2例。手术前后病理诊断一致者75例(62.50%),级别下降者32例(26.66%),级别上升者13例(10.83%),切缘受累者9例(7.50%),治愈率94.01%。结论:LEEP术治疗C IN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治愈率高,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01期 v.23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淑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17例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内注入无水酒精进行硬化治疗。结果:117例肾囊肿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3-12个月,治愈率达95.7%,有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特别是采用无水酒精反复冲洗肾囊肿的方法,疗效更加明显,可作为在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法。
2011年01期 v.23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静;
目的:了解高级知识分子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对脂肪肝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及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将1200名体检者进行体重指数、身高、血压、肝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肝脏B超等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420例(35%),非脂肪肝受检者780例(65%),脂肪肝组的血脂、空腹血糖、血压及体重指数(BM I)、丙氨酸转氨酶均比非脂肪肝组明显增高(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高级知识分子脂肪肝发生率高,主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高丙氨转氨酶、高血压及肥胖是造成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控制其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该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疾病的发生。
2011年01期 v.2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曹志芳;2011年01期 v.23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游涛;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08-2010年收治的40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40例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患者"人工皮"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VSD治疗骨科感染创面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重点是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和加强营养。
2011年01期 v.23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杜萍;
目的:对需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方法:对153例需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的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行PICC置管。结果: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100%,置管最长时间180天,最短7天,置管期间刺激性静脉炎3例,6例置管后5~7天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触痛,静脉炎症状,给予硫酸镁湿敷2天后症状消失,TPN顺利进行,拔管顺利。5例出现导管阻塞,拔除PICC导管。结论:应用PICC安全、方便、易掌握,留置时间长。置管后精心护理是长期留置的重要保证。
2011年01期 v.23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素敏;2011年01期 v.23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运芝;
目的:总结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27例重症胰腺炎的病情变化,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强化管道护理、做好饮食管理和营养护理,强调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结果:治愈或好转20例,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饮食管理、争取家属配合是抢救重症胰腺炎成功的关键。
2011年01期 v.23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熙泱;周卫;2011年01期 v.23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吕晓君;2011年01期 v.23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清华;高绪玲;付慧;王淑贞;王晓燕;
目的:总结老年腹外疝患者实施完全腹膜外补片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96例老年腹外疝患者,采用完全腹膜外补片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手术切口Ⅰ期愈合率98%,平均住院日5.8 d,术后随访3~4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膜外补片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新兴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腹外疝的新方法,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下床活动的指导及并发症的预防。
2011年01期 v.23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申俊敏;2011年01期 v.23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俊秀;
目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一种最佳的身心状态,完成护理和治疗目标。方法:掌握与合理地运用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结果:增进患者及家属的相互信任,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需求,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及全面的护理服务。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获得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及全面康复。
2011年01期 v.23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冬平;唐桃华;刘艳林;2011年01期 v.23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琳;史常青;孙翠萍;丁翠;辛沂青;
目的:观察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静脉滴注甘露醇的脑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在静脉滴注甘露醇时在穿刺部位涂喜辽妥软膏,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比较两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和输液中的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输液中的疼痛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喜辽妥外涂静脉穿刺部位可明显减少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且可减轻输液的疼痛程度,加强血管的保护,减轻患者痛苦。
2011年01期 v.23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成芳;董会芹;李青;邓辉;
目的:探讨急诊科的临床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患者当中随机选取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人,对照组的医疗护理采用常规的一般性急诊应用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对急诊患者的心理辅导干预,即心理健康护理。结果:经过2个月对比护理治疗结果,发现同症状的患者,治疗组的患者在心理情绪状态上、与医生治的疗配合上及和护理人员的关系上都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从急诊转入普通病房数量上要多于对照组。结论:急诊科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以树立患者积极主动的康复信心,有利于促进急诊患者的康复进程。
2011年01期 v.23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侠;
目的:探讨通过指导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掌握并坚持自我护理的方法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将5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实施护理指导和按摩,使患者掌握该护理方法,并坚持自护。我们将在患者实施自我护理后的2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跟踪观察指导、评估疗效。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总有效率为72%;6个月86%;12个月96%。结论:坚持正确的自我护理技巧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明显降低功能性便秘的发生,本方法可行有效,有推广价值。
2011年01期 v.23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连花;赵冬梅;苗丹丹;王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收住R ICU的177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头高位、密闭式吸痰和吸引、严格洗手、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加强口咽部管理、避免质子泵抑制剂等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期血象、体温、胸部X线片及痰培养。结果:采取集束化护理后,患者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入住R ICU时间缩短。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减少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机会。
2011年01期 v.23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靖;2011年01期 v.23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建英;亓梅;魏瑞英;
目的:探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对百余名胸科患者手术前后采取周密细致的呼吸道护理措施。结果:百余名胸科患者均无肺部并发症,安全渡过了手术期。结论:对于胸外科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2011年01期 v.23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丽芳;王萌芽;2011年01期 v.23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彭红燕;刘友华;邓荆云;
目的:掌握武汉市养老护理人员工作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分析养老护理人员状况改善及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方法:以用问卷调查为主,深度访谈为辅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对全市养老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工作强度、工作满意度、接受职业培训、签订劳动合同及办理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目前,武汉市养老床护比为1:5.5,养老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1.9%,大专文化程度占3.4%,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职业培训情况有待加强,从未接受相关知识培训者占55.2%。经济收入水平偏低,月收入900~1 000元之间者占42.3%。老年护理人员严重不足,90%的养老护理人员认为工作强度大。结论:提高养老护理人员收入水平,改变护理人常规思维方式,明确养老护理在护理领域的重要性,确定养老护理教育培训方案,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对应对日益严峻的社会老龄化进程尤为重要。
2011年01期 v.23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王燕朋;郭雅明;杨小娥;2011年01期 v.23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金枝;艾爱英;2011年01期 v.23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李洁;陆燕华;韩静红;2011年01期 v.23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