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

  • 鱼腥草注射液膀胱冲洗防治长期留置导尿所致尿路感染的探讨

    张黎明;庄明茹;马月利;谢留英;杨娟玉;余晓英;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膀胱冲洗防治长期留置导尿所致菌尿症及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病区、荣军休养区留置导尿30天以上[平均置管时间(10.4±8.85)个月]并伴有菌尿症、急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患者30例为实验组,采用鱼腥草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250ml行膀胱冲洗,每月连续冲洗7天,每月冲洗前及冲洗后第3、7、101、5天冲洗前留取标本做尿细菌定量培养,评价鱼腥草注射液膀胱冲洗后菌尿症改善程度。统计冲洗6个月期间患者急性尿路感染发作次数。选择研究前这两个病区长期留置导尿、生理盐水膀胱冲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6个月期间急性尿路感染发作次数,并与实验组对照比较。结果:实验组菌尿症有改善,细菌菌落数<105/ml和无细菌生长在4~8例之间(P<0.01)。实验组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膀胱冲洗对长期留置导尿导致的难治性尿路感染有防治作用。

    2011年06期 v.23 655-656+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动态变化观察

    宋曙光;程岩;

    目的:观察原发性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连续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55例(手术组)、同期住院未手术治疗同病患者40例(未手术组)和非肿瘤患者(对照组)44例。三组对象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外周血NSE浓度测定,手术组3次采样时间分别是术前1d、术后1d和7d,其它两组分别于入选后第1d、3d和10d取样。结果:手术组和未手术组各次外周血NSE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组术后1d和7d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术前检测值和未手术组同次检测结果(P均<0.05~0.01)。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有明显外周血NSE高表达,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前者外周血NSE浓度。

    2011年06期 v.23 657+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毛海燕;童建东;汪竹;殷旭东;袁昕;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不同给药方案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6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1,2例多西他赛每周给药剂量为25mg/m2,d18,1,5;卡培他滨1 000mg,2次/d,d1~14。14例多西他赛三周给药剂量为75mg/m2,d1;卡培他滨1000mg,2次/d,d1~14,每3周为1周期。评价两组的有效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每周组12例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有效率(CR+PR)33.3%(4/12)。三周组14例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4例,有效率(CR+PR)35.7%(5/14)。三周组的III~IV度血液学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均较每周组高,而三周组的周围神经炎较每周组低。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不同给药方案耐受性不同。

    2011年06期 v.23 658-659+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尼莫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蒋雄坚;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4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尼莫地平及替米沙坦治疗。记录用药前后血压及昼夜血压节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4h昼夜收缩压及24h平均脉压均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日间和夜间收缩压负荷均较治疗前显著下调(P<0.05);心率也显著下降。经治疗后,有6例患者由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恢复为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尼莫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控制较平稳。

    2011年06期 v.23 660+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症状评分与血压节律变化之间的关系

    宋宏新;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症状评分与血压节律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74例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入选者治疗前接受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估和无创自动血压心电监测系统检查。结果:74例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IPSS总分平均为(15.82±3.27)分。高总分组(41例,≥15.82分)的年龄、高血压病史、高血压分期和分级、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明显高于低总分组(33例,<15.82分)(P均<0.01~0.05)。结论:前列腺症状评分可明显影响到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病情和血压变化。

    2011年06期 v.23 661+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王惠丽;高亚丽;

    目的:调查分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便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7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结果:在因子分析中,冠心病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不仅有生理疾病,还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内科治疗的同时,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2011年06期 v.23 662+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趣味运动对大学新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张新安;

    目的:探讨趣味运动对大学新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抽取某大学三个新生班新生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实验组开展每周一次趣味运动,共6周,使用SAS、SDS量表进行心理评定。结果:趣味运动干预6周,实验组的焦虑症状、抑郁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趣味运动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趣味性运动项目有利于改善大学新生的负性情绪,利于心理健康。

    2011年06期 v.23 663+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邱述领;王佳佳;周保卫;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w末,研究组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为85.78%,两组总体疗效相当(χ2=0.187,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治疗1周末起,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治疗1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其他时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文拉法辛相当,且起效较文拉法辛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2011年06期 v.23 664-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对比研究

    李粤巍;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近。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2011年06期 v.23 66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DWI及1H-MR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钟立哲;

    <正>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一直是临床和影像鉴别的重点,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在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方面有着快速发展,已经用于脑肿瘤、甲状腺肿瘤、肾上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本文分析32例常见乳腺肿瘤的DWI及1H-MRS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2011年06期 v.23 668+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锁骨骨折49例分析

    郑长江;

    <正>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65例,其中获随访49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9例中,男33例,女16例;年龄19~69岁,全为闭合性损伤。

    2011年06期 v.23 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动静脉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时丹;钱辉;史晓芳;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动静脉泵(AV泵)在下肢长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将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患者14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75例、对照组68例,按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和统一康复指导。实验组于术后14~20h开始使用AV泵,应用时间根据患者情况确定2,次/d,每次1小时。对照组不使用AV泵。每天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使用双重超声测定下肢远、近端的静脉血栓。结果:实验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对照组15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AV泵能够有效减少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011年06期 v.23 670+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腹部闭合性损伤92例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

    田海军;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外科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2例,剖腹探查80例。根据损伤程度分别进行修补、切除、血肿清除、血管吻合、造瘘术。治愈87例;死亡5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感染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结论:及时诊断、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原则,是提高闭合性腹部创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2011年06期 v.23 67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颅脑损伤30例手术麻醉分析

    王兴涛;刘春英;张同梅;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颅脑急诊手术患者30例的麻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全部患者麻醉诱导平稳,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前伤情严重、意识障碍较重的患者,术毕仍存在意识障碍,均予保留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术后继续行呼吸机支持治疗。在手术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上或3岁以下循环功能不稳定的患者,用地西泮或羟基丁酸钠较为适宜。深昏迷的患者可不用全麻药,仅用肌松药作气管内插管。

    2011年06期 v.23 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脾外伤保脾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宋双庆;张伟霞;龚洪申;

    目的:探讨保脾手术在脾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0月44例脾外伤经保脾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期愈合41例,术后1个月测定血小板数I、gGI、gM等免疫指标均正常,3个月B超随访脾形态正常。其余3例随访3个月至2年,未发现近远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保脾手术在脾损伤治疗中安全、有效。

    2011年06期 v.23 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师仰勇;

    <正>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指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重症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011年06期 v.23 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阳城区体检人群胆石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观察

    吴迪;

    目的:观察沈阳城区体检人群胆石病(GD)患者的血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方法:选择今年春季在我院体检中检出的中、老年GD患者96例,进行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检测,并与同期体检结论健康者1:1配对(相同年龄与性别)比较。结果:共配成96对,其中男31对,女65对。中、老年GD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中、老年GD患者常常存在血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紊乱。

    2011年06期 v.23 676+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宫秀芹;

    <正>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lc Gastrostomy,PEG)自1980年Gauderer和Ponsky首先介绍以来,在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由于置管技术和制剂的改进,全胃肠外营养得广泛应用,为重症患者提供了维持营养的有效方式。

    2011年06期 v.23 677+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陈瑞;李力川;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完成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38例,配合使用常规开胸器械,经小切口完成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结果: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较常规开胸缩短30~90分钟。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平均4天,住院平均10天。术后常规化疗治疗,随访4~11个月,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适合于大部分周围型和部分中央型肺癌,该术式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尤其针对不适合常规开胸的患者,效果与常规开胸术相仿。安全可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06期 v.23 678+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力衰竭100例诊治体会

    周薇敏;刘玉霞;

    <正>心力衰竭(HF)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1]。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临床症状群,其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

    2011年06期 v.23 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经验

    谢英新;张永花;

    <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凶险,表现多样,如能及时诊治可显著降低病死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DKA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9~74岁,中位年龄53.5岁;T1DM 7例,T2DM 29例;病程4个月~15年。

    2011年06期 v.23 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与卒中病灶位置的关系分析

    高振涛;

    目的:分析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与卒中病灶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79例近期住院的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入选对象均在就诊时接受常规头颅CT检查,病情平稳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判定吞咽障碍程度,并按病变位置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双侧病灶、基底节区病灶、脑干及小脑病灶患者吞咽障碍严重度分级均明显高于单侧病灶、皮层下病灶和非脑干、小脑病灶组(P均<0.01)。结论:双侧、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病灶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严重。

    2011年06期 v.23 681+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真菌感染性食管炎78例药敏分析

    孟兆云;周美焕;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性食管炎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真菌性食管炎78例,取患者食管黏膜病变组织置无菌管中,离心后取沉渣接种培养基中,进行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79株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居多,分别为32.47%2、8.25%。真菌对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药物敏感性好。结论:在临床上,做好真菌实验室诊断同时,还应重视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及应用,以便及时、准确地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真菌的继发感染及系统性感染的发生。

    2011年06期 v.23 682+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隐球菌病36例临床分析

    车立昱;娄佰玲;李军石;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肺隐球菌病36例,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肺隐球菌病例中,无基础疾病31例,支气管哮喘5例。有临床症状12例,由体检查出4例。抗真菌药物治疗36例,治愈34例,好转2例,有效率100%。行肺叶切除8例,其中7例在术前曾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仅1例术后给予抗真菌治疗。结论:肺隐球菌病早期易误诊,确诊依靠病理活检。非手术治疗主要为抗真菌药物治疗,氟康唑治疗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作为首选药物。

    2011年06期 v.23 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维D磷酸氢钙片配合运动治疗亚健康状态

    蒋天骄;刘河涧;

    目的:研究维D磷酸氢钙片配合运动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亚健康状态给予维D磷酸氢钙片配合运动治疗。结果:症状消失23例,症状缓解10例,症状无改善7例,总有效率82.5%。结论:维D磷酸氢钙片配合运动治疗亚健康状态给予可取得很好疗效。

    2011年06期 v.23 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CEA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刘文燕;陈丽君;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138例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产妇13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窒息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EA用于分娩镇痛,疼痛阻滞完善,加速了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及阴道难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2011年06期 v.23 685-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赵文芳;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Foly尿管微小水囊终止12~16周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1月到2010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妊娠12~16周的健康孕妇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d,连服3d,第4天上午行Foly尿管利凡诺100mg羊膜腔注射。B组直接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外注射。结果:A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及一次性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而总产程、出血量、宫缩及产程时间则明显低于B组。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用于12~16周妊娠引产,能更进一步促进宫颈及子宫收缩率,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感染率、胎膜残留率和宫颈裂伤率,有利于引产的成功。

    2011年06期 v.23 687+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控烟过程中的心理情绪表现调查

    陈晓平;武娇;

    目的:调查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控烟过程中的心理情绪表现。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门诊戒烟中老年哮喘患者35例,入选对象接受控烟、戒烟治疗,并分别在控烟前、控烟1周和3个月后接受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并与27例同龄、同性别体检结论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中老年哮喘患者控烟1周后SCL-90总分、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高于控烟前和对照组(P均<0.01~0.05)3,个月后的上述各项评分指标与控烟前及对照组相差不明显(P均>0.05)。结论: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控烟过程中多有明确的负性情绪表现,特别是在控烟1周后,制定心理干预计划时应予考虑。

    2011年06期 v.23 68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复方地西泮片治疗老年期焦虑症临床观察

    韩卫军;

    <正>将我院门诊焦虑症老年患者用复方地西泮片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我院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门诊65岁以上患者46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焦虑症诊断标准,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15分。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65~83岁,平均(75.8±6.9)岁,起病年龄59~80岁,平均(71.4±6.2)岁。

    2011年06期 v.23 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舍曲林合用喹硫平治疗强迫症临床分析

    方向明;梅红彬;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用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合用喹硫平组(合用组)及单用舍曲林组(单用组)各18例,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D的评分均显著降低,合用组更明显。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舍曲林合用喹硫平治疗强迫症可提高疗效。

    2011年06期 v.23 69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电针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101例临床观察

    黄凌霜;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1例单服氯氮平后出现流涎不良反应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电针治疗和异丙嗪治疗。结果:电针治疗有效率为94.2%,异丙嗪为100%。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电针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2011年06期 v.23 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

    陈丽娜;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躁狂发作和分裂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7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5例,应用利培酮合并碳酸锂;对照组35例,单一使用碳酸锂治疗6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临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痊愈率为60.0%,对照组为22.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15.12,P<0.01)。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无疗效和不良反应脱落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培酮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比较理想,比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好。

    2011年06期 v.23 693+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用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李爱明;侯晓慧;喻平;

    <正>研究利培酮口腔崩解片(醒志)联用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以碳酸锂作对照,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2010年1月至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男性患者3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躁狂发作诊断标准,Beck-Rafac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17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无明显异常。患者年龄18~58岁,平均(37.5±19.5)岁。病程4个月~30年,平均(15.8±1.5)年。

    2011年06期 v.23 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疾病患者首次求治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刘史;马宁;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就诊途径,以便精神疾病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精神疾病首次求治途径调查表》对280例患者的就诊途径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首诊综合医院非精神科120例(42.86%),迷信、宗教及游医治疗92例(32.86%),精神专科53例(18.93%),其它形式15例(5.36%)。大部分神经症、抑郁症、器质性精神病首诊于迷信及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少部分求治于精神专科,而精神分裂症求治于迷信、宗教、游医与精神专科基本相等;农村及核心成员文化水平较低者搞迷信、宗教及游医者较多,而城区及核心成员文化程度较高者则到专科医院就诊者多,起病急、症状明显者到精神专科者多,反之则少。结论:精神疾病患者有较严重的就诊途径偏差,精神专科就诊率低。

    2011年06期 v.23 695-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疾病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

    陈建峰;吴体华;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对136例精神疾病患儿父母进行心理测评,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神疾病患儿父母SCL-90的总分和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患儿父母的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儿的住院次数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等。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2011年06期 v.23 697+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

  • DNA流式细胞术对不同中医证型胃癌的临床分析

    申淑莲;

    <正>在胃癌中医证型与西医关系的研究中已发现,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与多基因参与、积累性改变密切相关,是多种相关基因协同作用于胃的结果。DNA流式细胞术是对悬液中的单个细胞进行快速测量并自动分析的高技术,可以反映恶性肿瘤的细胞增殖情况,已成为肿瘤研究方面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1年06期 v.23 698+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史海中;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给予氟桂利嗪胶囊5~10mg,每晚口服。治疗组72例,除与对照组的治疗相同外,加用头痛宁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连用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2011年06期 v.23 699+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砭石牵正散并用治疗恢复期面瘫82例

    佟波;

    <正>面瘫临床上较为常见,多急性起病,急性期若不及时治疗则易转入慢性期。我院应用砭石配合中药牵正散治疗面瘫,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2例,其中男40例、女42例;年龄6~70岁。

    2011年06期 v.23 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疗法刺络放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思考

    任麒韬;

    <正>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在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中的发病率高达78.5%[1]。

    2011年06期 v.23 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皮疾止痒膏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付晓平;王凤芝;季芳茹;潘洪秀;张桂琴;

    <正>皮疾止痒膏是治疗多种皮肤疾病的纯中药制剂。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起效快、毒性小,对皮肤无刺激、无依赖性,缩短了皮肤病的病程;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11年06期 v.23 7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杜燕;

    <正>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衰少、阴虚阳亢、阴损及阳、脏腑失养、七情过甚、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女性在绝经前后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月经紊乱,时有烘热汗出、头晕耳鸣、烦躁易怒、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焦虑抑郁等;又或精神不振、面色晦暗、形寒怕冷、面目虚浮、便溏、尿频等症状。中医学将上述表现称为"绝经前后诸症"。

    2011年06期 v.23 70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左归丸治疗继发性闭经40例

    安莲英;石国令;

    目的:观察加味左归丸治疗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继发性闭经患者以加味左归丸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并与激素治疗的40例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和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63,P>0.05)。结论:加味左归丸对继发性闭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激素治疗相比,安全可靠,作用持久,且副作用少。

    2011年06期 v.23 704-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以癫痫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3例报告

    井涛;章玉荣;

    <正>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hronic alcoholic nervous disease,CAND)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精神系统严重损害而出现的一组病症。其诊断标准:①长期、持续大量饮酒史。②精神神经系统临床表现。③营养缺乏症。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1]。在其发病过程中,上述症状可先后出现,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当出现四联征中的一个症状时,极易误诊。

    2011年06期 v.23 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肠梗阻1例报告

    王晓彬;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存在于子宫腔以外部位所引起的疾病,发生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8%~15%,多发生于30~45岁,主要发生于盆腔腹膜和生殖器官,累及肠道者占3%~37%[1]。

    2011年06期 v.23 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护理研究与实践

  • 门诊人性化护理服务初探

    李小冬;王琼;

    <正>门诊是医院的第一窗口,门诊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患者以正常心理状态接受继续治疗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生存和发展,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追求健康生活,追求生理、心理、社会和谐统一的目标越来越高,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以患者为中心、提倡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对待每一位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1年06期 v.23 708+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护士应具有的职业心理素质

    任美娥;

    <正>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护理观念正在逐步更新。在护理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护士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对提高不同层次护士的成才率、优良率,保证护理队伍质量,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发展,提高人类生命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1年06期 v.23 709+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技巧

    王丽萍;

    <正>因为职业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长时间承受着外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暴力伤害。据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率为98.47%[1],而从事该专业的护士几乎每人都受到过伤害。受暴力攻击强度依据Fottvell三级分类法[2],一级:未造成伤害;二级:造成轻度躯体伤害;三级:造成严重躯体伤害。护士遭遇二级身体暴力攻击占86.32%,受伤部位以头部、四肢、躯干为主,受伤性质以抓伤、咬伤(特别与女患者接触)、敲击软组织损伤比例高[3]。在临床工作中,如能正确采用适当的防护技巧,可有效增强护士自身的安全性。

    2011年06期 v.23 710+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实践应用

    霍云英;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为患者实施护理,是面临的重要课题。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能够增强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2011年06期 v.23 711+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体桡动脉在老年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陈静;朱彬彬;李纯;陈玉红;

    目的:探讨桡动脉应用于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322例65岁以上老年人应用桡动脉行CABG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分析围手术期末梢循环、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322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7例,占全组病例的2.17%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2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2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3例桡动脉取材处出现一过性感觉异常,围术期无心肌梗死发生。结论:围术期积极有效的护理可预防应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06期 v.23 712+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冠脉旁路移植围术期球囊反搏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王琳;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CABG术后采用IABP患者20例进行规范护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预后。结果:本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出院。结论: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可以减少IABP并发症的发生。

    2011年06期 v.23 713-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肢体骨与软组织肉瘤截肢术的临床护理

    赵英;陈晓华;商冠宁;

    目的:通过对肢体骨与软组织肉瘤截肢患者的护理经验的总结,探讨截肢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对65例肢体肉瘤截肢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心理康复指导。结果:通过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明显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结论:肉瘤截肢患者围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对减少各种并发症、恢复自理能力、延长生命、提高自信心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6期 v.23 715+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骨折46例护理体会

    桑文丽;李英华;

    <正>老年人骨折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关键。因此,老年人骨折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46例老年骨折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1年06期 v.23 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套管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丁环;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套管安全问题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2年6月至2007年4月喉癌切除术后患者587例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结果:21例发生与套管相关的安全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后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结论:重视气管套管安全问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是保证喉癌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

    2011年06期 v.23 717-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

    王东艳;刘晓薇;施艳萍;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106例注意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生活护理,早期鼻饲,合理用药,加强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治愈102例,好转4例。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积极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获得很好的疗效。

    2011年06期 v.23 719-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胆囊切除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王晓平;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7例胆囊切除的护理资料。结果:经诊治及细心护理,87例中痊愈85例,好转出院2例。结论:胆囊切除需充分术前准备,术前及术后均需良好护理及健康宣教。

    2011年06期 v.23 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菌导尿术新方法在前列腺增生症导尿中的临床应用

    程桂萍;刘玲;

    目的:评价无菌导尿新方法在前列腺增生症导尿中的效果。方法:患前列腺增生症需导尿的患者,传统导尿术未导入后使用新方法。在插入无菌导尿管前,先用20ml注射器由尿道口缓慢注入10~20ml无菌石蜡油,然后将无菌尿管缓慢插入即可。结果:成功率达95.24%;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结论:无菌导尿术新方法提高了前列腺增生症的导尿成功率。

    2011年06期 v.23 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CU应用微量注射泵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刘敏;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护理方法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00例ICU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ICU病房中应用微量注射泵最常见的问题有操作过程不熟练、护士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微量泵管理不完善、有渗漏和堵管现象发生。结论:针对存在问题,规范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步骤,掌握使用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用药知识,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2011年06期 v.23 723-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合并带状疱疹5例的护理

    王梅;亓波;

    目的:总结冠心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合并带状疱疹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护理经过和效果。5例均为老年患者,合并其它疾病多。经积极治疗、精心有效的护理。结果:5例均好转出院。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应全面,注意疼痛症状的鉴别。

    2011年06期 v.23 725-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D4+细胞值对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指导价值

    池冰玉;

    目的:探讨CD4+细胞计数对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护理观察的指导价值。方法:将57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指导组按CD4+细胞计数指导艾滋病护理,常规组按艾滋病常规护理。结果:CD4+细胞计数变化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两组病死率与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4+细胞计数可指导临床观察病情变化,预测疾病转归及可能发生的机会性感染,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06期 v.23 727-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体会

    刘文杰;

    <正>胰岛素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先进手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1]。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能模拟人体胰腺,通过设定基础输注量及餐前大剂量,完全模拟生理状态下人的胰岛素分泌。

    2011年06期 v.23 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游涛;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治愈19例,好转7例,死亡6例,病死率18.8%。结论:及时发现出血先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控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1年06期 v.23 730-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改善护患关系的技巧和艺术

    吴丽燕;

    目的:探讨如何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系统护理。方法:通过对护患关系和沟通方式的了解,合理运用沟通技巧,理解和同情患者,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护患关系。结果:努力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给患者以温暖,使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2011年06期 v.23 732+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肝性脑病昏迷期护理报告

    袁建华;

    <正>肝性脑病是肝癌终未期的表现之一,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1]。肝性脑病的护理,患者和家属都需要了解,做好肝性脑病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对病情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意义。我院2010年8月对1例肝脑病昏迷期的护理采用消除诱因、防止消化道出血、禁盐、降氨治疗及相应对症护理。经5~7天症状逐渐缓解,第15天症状控制,神志清楚。

    2011年06期 v.23 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个体化护理应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彭淑梅;严红;郭桂红;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应用于炎症性肠(IBD)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IB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采取个体化护理。对照组49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率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以降低IBD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2011年06期 v.23 734-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肺结核患者65例护理体会

    黎梅花;陈静;

    <正>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痰菌阳性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因而需对这类患者予以隔离。我院对65例痰菌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患者存在一些心理障碍。

    2011年06期 v.23 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护理体会

    高云英;任秀云;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应用高压氧对小儿脑瘫进行间歇、持续的多疗程治疗,同时加强患儿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完善的护理措施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小儿脑瘫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7%。结论:间歇、持续多疗程高压氧治疗加上完善的护理措施是取得小儿脑瘫良好疗效的必要保证。

    2011年06期 v.23 737+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张丽娜;高亚丽;

    <正>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都是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生活懒散、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病情更加复杂,患者大部分缺乏自知力,多不能很好地接受护理[1]。因此,在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时,方法的选择应有别于思维、精神状态无异常的其他患者。

    2011年06期 v.23 738+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骨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李萍;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部位及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199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2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骨折的因素很多,如长期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饮食摄入不均衡及环境设施不完善等。常发生于活动室、卫生间、浴室。多见于股骨颈与粗隆间、前臂骨折。结论: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有计划安排患者的活动,注意饮食的搭配,改善住院环境,完善建筑设施,做好预防工作。

    2011年06期 v.23 739+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老年抑郁症的护理

    郑梅;

    <正>老年抑郁症为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上、以持久的抑郁心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据调查,我国老年抑郁症患者占调查人口的0.3%,占老年人口的3.4%,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在65岁以上人群中,有自杀观念者高达10%[1]。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06期 v.23 740-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住院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华洁;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0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主要心理特点有兴趣丧失、缺乏愉快感、自我评价降低、悲观、焦虑、内疚自责、对前途丧失信心、躯体化症状等。结论:针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巩固治疗效果、促进精神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起到较好作用。

    2011年06期 v.23 742+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及护理干预

    王金华;周裕萍;曾萍香;刘素平;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效果和护理。方法:对2008年11月~2009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1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中的激惹因子项目进行攻击行为的预测,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激惹性增高,易出现攻击行为;护理干预后有攻击行为的患者激惹性明显下降,干预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攻击行为的预测,有利于进一步治疗和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具有临床实用性。

    2011年06期 v.23 74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韦小玉;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从生理护理扩大到心理护理。心理社会因素刺激引起精神患者情绪变化和行为活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着重要影响。对我院2008年至2009年住院患者中70例拒食的精神病患者进行病态心理分析,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消除,促进其正常进食,以保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2011年06期 v.23 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住院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与护理干预

    罗丽华;

    <正>在精神科病患者护理中,服药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初次住院还是多次住院或者在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拒服药现象时常发生。现对两年来精神科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观察和护理干预总结如下:1资料精神病患者207例,均为男性。其中,精神分裂症16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36例,情感性精神病10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101例,初中83例,高中及以上23例。

    2011年06期 v.23 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误诊分析与提示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误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韩宝兰;

    <正>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临床上少见,容易导致误诊。现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误诊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未产。末次月经为2003年4月5日。停经3.5个月余,恶心呕吐2月许,右下腹胀痛感5天,于2003年7月25日就诊。

    2011年06期 v.23 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儿阑尾炎误诊分析

    刘雨竹;

    <正>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由于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1],加之小儿不能清楚地提供病史,往往导致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发生,使其单纯性阑尾炎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或急性腹膜炎等,重者可危及生命。

    2011年06期 v.23 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影像学检查贲门隆起型早期中分化腺癌误诊分析

    贾彬;曹博;

    <正>1病例患者男,67岁。因上腹部不适、纳差半月来院就诊。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贲门入口处示钡剂轻度向两侧分流,分流处示一1.0cm×1.0cm类圆形充盈缺损影,周围黏膜略向两侧推移,该处管壁尚柔软,管腔扩张无明显受限。诊断:符合贲门良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贲门息肉,建议行胃镜检查。

    2011年06期 v.23 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讲座

  • 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分析

    孙涛;

    <正>甘露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又称"甘露醇性肾病"或"高渗性肾病"。Goldwsser于1984年报道两例使用大剂量甘露醇(400~900g/d)发生可逆性少尿-无尿型ARF,以后报道逐渐增多,我院近两年此症的患者多达18例。

    2011年06期 v.23 750+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疾病预防与控制

  • 胶州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调查

    李淑华;

    目的:了解胶州市4~7岁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情况,为建立防治模式提供依据和策略。方法:自制调查量表对患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刷牙习惯、睡前吃糖、甜食、饮料等情况。由口腔专业医师负责,在自然光线下,循视诊、探诊、叩诊等顺序,利用口腔科常用检查器械检查。结果:45、、6、7岁龋患率分别为48.18%(106/220)、69.79%(164/235)、75.71%(212/280)、71.11%(160/225)。可见儿童随年龄增长,龋患率上升。6岁儿童龋患率最高。结论:胶州市学龄前儿童龋患率较高,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定期查治,推广普及学龄前儿童早晚刷牙、正确的刷牙方式、饭后漱口、限制糖类食品摄入,对降低龋患率将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2011年06期 v.23 751+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社会·行为·心理

  • 福利院孤残儿童自我意识的分析研究

    冯霞;胡蓉;王荣容;

    目的:探讨如何全面创造福利院孤残儿童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使之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将来更好地回归社会。方法: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估,从本院随机抽取正常儿童48例、残疾儿童40例,再从市区两所学校随机抽取60例正常儿童(父母离异排外),年龄均为10~15岁,分三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福利院残疾儿童自我意识评估结果与院内正常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福利院正常儿童自我意识评估结果明显低于市区学校的普通儿童。结论:福利院孤残儿童自我意识普遍低下,对行为、学习与社会能力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应高度关注孤残儿童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2011年06期 v.23 752+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病院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对策

    程义娥;蔡伟红;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疾病发病率有所增加。精神病院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水平较高,属重度压力。过多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1,2]。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压力,维护其群体健康,应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

    2011年06期 v.23 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养老机构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任晓秋;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痴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我院68例一线痴呆照料者进行调查,并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养老护理机构的一线痴呆照料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养老机构的重视,尽早实施干预。

    2011年06期 v.23 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健康教育

  • 生命网健康教育方式对高血压控制的影响

    徐明兰;周琦;

    目的:探讨依靠生命网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调查对象为2007年3月~200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400例。入网时患者填写问卷,加入"生命网"后定期参与医院的讲座和活动,建立病情档案,定期随访一年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入网前普遍缺乏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造成治疗依从性的降低;生命网模式健康教育可以传授相关知识(P<0.01),提高治疗依从性(P<0.01)。结论:生命网模式的调查研究和健康教育可以提供高血压防治平台,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011年06期 v.23 755-756+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门诊健康教育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的效果

    王佳梅;张丹;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是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9240万例,居全球之首,治疗费用年耗1734亿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2011年06期 v.23 757+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王民惠;

    <正>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采用各种教育的方法,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通过预防保健措施达到康复的目的。

    2011年06期 v.23 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小儿食饵性腹泻的原因与治疗

    李庆超;

    <正>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也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腹泻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非感染性因素又包括食饵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它因素引起的腹泻。

    2011年06期 v.23 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防跌倒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芦振云;关文华;

    目的:探讨防跌倒健康教育对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对8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制定干预措施,住院全过程不断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使患者掌握预防跌倒的方法。结果:精神病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了解程度明显提高,减少了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2011年06期 v.23 760-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改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方法的临床实践

    许洪伟;石晓梅;施荣汉;梁谢群;尹国期;姚仙萍;杨素芝;李群;张万慧;尚丽英;季军;

    目的:对分组实施健康教育法进行临床验证,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此法、提升精神科健康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将临床诊断-康复程度-年龄-文化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对9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采取分组健康教育后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相应的行为改变均明显提高。结论:分组实施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了诸多便利,密切了护患关系,又便于行政部门的质控,尤其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受益,值得推广。

    2011年06期 v.23 762-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与临床

  • 优选地榆鞣质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唐志国;

    目的:优选地榆总鞣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地榆粉碎后经过不同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用30%乙醇10倍量浸泡12h,超声功率70W提取60min2,次。结论:该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

    2011年06期 v.23 764-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我院常见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状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胡耀中;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讨论合理的给药方案及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查2009年度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并进行分析整理,分析在溶媒的使用、给药间隔、选择药物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在药师查房中提出改进措施、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建议提高医生素质,强化业务学习,药师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011年06期 v.23 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院院部针剂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高淑杰;牟雅华;

    目的:分析我院院部针剂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6月院部针剂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按科室分,退药多见于内科。按药理分,抗感染药、心脑血管药物为退药首位。按退药原因分,患者拒用居各类退药之首。结论:退药增加了药品质量管理难度,建议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处方录入错误,加强药学服务,主动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诊疗质量,建立必要的住院药房退药管理规章制度,规范退药程序,完善医院计算机系统,加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2011年06期 v.23 767+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我院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探讨

    刘玉;邓宁;

    目的:探索适合我院药师进行药学服务并培养成专职临床药师的可行方法。方法:对区内几家大型综合医院的临床药师培养模式进行借鉴、交流与分析。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作为医院药学转型的代表将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探索适合我院临床药师工作开展的模式,为我院开展此项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

    2011年06期 v.23 768+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医学影像

  • CAD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赵洪斌;刘丹;

    <正>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另一种是Computer Assisted Diagnosis,两者都简称为CAD。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医疗的飞速发展而应用于影像技术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专业的计算机算法分析影像,发现并检出病变特征,从而帮助放射医生提高病灶的发现率,CAD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容易忽略的微小肿瘤。乳腺癌是当今导致妇女死亡的重要疾病就之一。研究表明,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病死率高。早发现则可以使医生在更早的时间实施更有效的治疗。

    2011年06期 v.23 769-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螺旋桨技术在头部磁共振扫描中应用优势及局限性分析

    胡君;

    目的:探讨螺旋桨技术(PROPELLER)在躁动患者头颅磁共振(MRI)扫描中的应用优势及局限性。方法:运用PROPELLER技术对30例躁动患者行头颅MRI扫描。结果:27例患者在常规T2扫描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伪影,影响诊断,进而采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扫描,运动伪影均明显减少,达到诊断要求;3例图像质量无明显改善。结论:PROPELLER技术在躁动患者头颅MRI扫描中能有效减少因运动造成的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可作为颅脑MRI扫描的常规序列,但也有其局限性。

    2011年06期 v.23 771-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低场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李响;

    目的:探讨膝关节外伤后X线和CT检查阴性而低场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0年2月外伤膝关节进行低场常规SE序列及抑脂序列扫描28例,并与X线及CT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低场MRI能很好显示膝关节骨挫伤、韧带及半月板损伤情况,对于平片不能显示的细小骨折也清晰显示。结论:普通X线和CT检查阴性,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明显,应行MRI检查。膝关节低场MRI能显示膝关节骨挫伤(含隐匿性骨折)、韧带及半月板损伤,有利于及时、有效的治疗。

    2011年06期 v.23 773-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提高X线数字摄影影像质量的方法

    崔彬;黄希颖;

    目的:探讨X线数字摄影(CR、DR)提高摄影质量的方法,为诊断提供优质图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总结我院在应用X线数字摄影(CR、DR)三年来的工作经验,分析在X线数字摄影中影响影像质量的各种原因。结果:归纳、汇总查找出在X线摄影操作中影响影像质量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结论:排除影响摄影质量的各种因素是提高X线数字摄影质量的方法,X线数字摄影操作必须规范化。

    2011年06期 v.23 775-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超声诊断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孙知敏;

    目的:评价腹膜后纤维化(RPF)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及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3例RPF超声表现。结果:3例患者均表现为腹主动脉前壁及两侧壁被条带状低弱回声包绕2,例伴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1例右侧肾盂输尿管积水同时伴有右下肢肿胀。结论:超声可直接显示腹膜后腹主动脉周围纤维斑块、肾脏和血管的受累程度,并可动态随访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1年06期 v.23 77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卫生管理

  • 护理风险管理在病房搬迁中的应用

    关维春;王爽;

    目的:探讨病房搬迁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使护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保障患者与护理人员安全。方法:通过充分评估病房搬迁中的护理风险,制定风险管理预案,明确职责,培训护理人员风险防范和抗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医患沟通,细化转运流程。结果:共用6小时40分钟完成六层新大楼搬迁工作,将91例患者(包括15例危重患者)、30余台精密贵重仪器转运至新病区,无任何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在病房搬迁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确保病房整体顺利搬迁。

    2011年06期 v.23 779+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加强电话回访才能提高用药安全

    姜春侠;

    <正>当前的社会是通讯异常发达的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各种通讯器材快速传送,而电话又是其中最简单、最普遍的通讯工具。当前,药物的使用大体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在医院使用阶段,一个是在家中使用阶段。在医院使用安全性较高;在家庭中使用,由于缺乏医护人员指导,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电话回访对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在医院与患者之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从而延长了患者的医疗服务时间[1]。为避免出现用药问题,只有加强电话回访才能提高用药安全。

    2011年06期 v.23 780-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手操作在口腔科门诊预防感染的意义

    蒋静;梁珍;樊鑫;

    <正>口腔科治疗操作中,交叉感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治疗及修复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牙科器械随时可能被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唾液或血液等污染。多种经血液传染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都可以通过沾有唾液、血液的器械或医护人员的手造成交叉感染。而"四手操作法"是一种近年来口腔科正在推广和普及的先进操作方法,我院在应用这一操作方法的同时,也注意到其在预防口腔科医源性感染中的作用。

    2011年06期 v.23 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监控

    魏腊妹;

    <正>护理文件是整个医疗文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记录着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体征,各项医疗、护理措施,具有法律证明效果[1]。我院规定各科室的副护士长为病历的一般监控人员。现将护理文件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归纳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旨在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

    2011年06期 v.23 783-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房规范化管理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的基本保障

    范琦;

    <正>医院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部门,药房不仅要保证提供给患者准确、质量合格的药品,而且要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为确保医疗费用更为经济合理,药学服务水平更上一层,药房的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我院通过药房规范化管理,保证药品的完全完整,降低消耗,减少浪费,加强药品的采购、领用、库存的管理。通过药品和药学技术手段向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药学服务。

    2011年06期 v.23 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住院患者欠费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李红军;邵士洪;刘雪梅;井绪菊;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欠费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归纳住院患者欠费原因,根据欠费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从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入手,采取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改变工作方式等一系列的预防措施。结果:欠费现象明显降低,欠费金额明显减少,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结论:加强管理可以明显减少住院患者的欠费。

    2011年06期 v.23 786-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范秀清;方崇芳;

    <正>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知识的普及、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医院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精神科病房,面对随时会出现的自杀、自伤、伤人、外走等意外情况,给患者和家属甚至社会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和影响。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对于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院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6期 v.23 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