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霞;
<正>近年来,对动脉硬化的研究证实,高血脂、高血糖与动脉硬化关系极为密切,冠心病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通过对两组职业人员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检测情况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证实三高形成的原因,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1资料和方法1.1对象为2010年7月来我院体检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156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40例,年龄23~59岁;2010年8月来我院体检的林场工人162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
2011年15期 v.23 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汉军;鲁凤荣;
目的:分析阑尾管腔扩张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组:对5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腹部多层螺旋CT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入选50例经临床诊断排除阑尾炎、阑尾手术史及阑尾其它疾病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行腹部扫描,测量阑尾直径、阑尾壁厚度、阑尾腔内径最大直径,并观察阑尾腔内有无积液、结石及阑尾周围表现。结果:研究组中阑尾腔积液扩张内径>6 mm者20例(40%),大于2.6 mm者43例(86%);阑尾腔内有结石者10例(20%);阑尾直径大于6mm者43例(86%);阑尾壁厚度大于3 mm者25例(50%);阑尾周围炎性改变40例(80%)。对照组:阑尾腔内有液体内径大于2.6 mm者2例(4%);阑尾腔内有结石者12例(24%),阑尾直径大于6 mm者26例(52%);阑尾壁厚度大于3 mm者12例(24%)。未见阑尾周围脂肪内现条索状密度影。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阑尾管腔积液扩张直径大于2.6 mm的征象与其它CT征象结合对提高急性阑尾炎CT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2011年15期 v.23 1894+1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宏;
目的:了解我院检验科电脑鼠标、键盘细菌污染情况,提高检验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方法:对检验科11台电脑鼠标、键盘表面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共采样22份,细菌污染率100%,卫生合格率45.5%,菌落计数最高达57 CFU/cm2。结论:检验科电脑细菌污染严重,应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手卫生执行率,重视监督监测。
2011年15期 v.23 1895-1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熊居宏;题宗艳;徐东明;张潮;
目的:探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铅的方法。方法:用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镁作为基体改进剂,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好,结果稳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2%~105.5%;精密度为1.6%。结论:此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方法快速且精密度高,适用于全血中铅的测定。
2011年15期 v.23 1897-1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芦红艳;
目的: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研究表明长时间有规律的运动能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方法: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采用集体或个体训练。结果:运动疗法能有效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运动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很显著。
2011年15期 v.23 1898-1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广玉;荣敏;
目的:本文研究探讨帕罗西汀合并碳酸锂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用药组,一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一组采用帕罗西汀合并碳酸锂治疗。治疗后2、4、6、8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采用Asberg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总疗效联合组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帕罗西汀合并碳酸锂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帕罗西汀,不良反应轻。
2011年15期 v.23 1899-1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陈辉;
<正>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未明。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以外阴瘙痒和色素脱失为主要临床特征,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狭窄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2008年收治的2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2011年15期 v.23 19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辉;陈春武;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预防猝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住院期间发生的猝死2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诊断及用药治疗情况。结果:20例猝死患者占同期住院死亡病例24%,患者合并用药、服用氯氮平者、长期饮酒营养不良、既往有心肌受累者发生猝死较多,猝死易发生在入院1周内。结论: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对入院患者定期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理化检查,定期对患者躯体状况进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2011年15期 v.23 1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斌;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后3个月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12例临床确诊为TIA患者的3个月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资料和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及正常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DWI检查异常者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0.0%,正常者发生率为3.7%,二者预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TIA患者发生梗死的几率逐渐增加,且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越重,梗死的几率越大。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与无危险因素比较,梗死几率明显升高。颈内动脉系统TIA组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预后构成不同(P<0.05)。结论:TIA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降血脂稳定斑块对改善脑血管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15期 v.23 1837-1838+1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宁;位照国;沈其杰;
目的:了解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整对抑郁障碍患者住院费用及其构成的影响。方法:对深圳市某医院2005年至2008年四年间抑郁障碍单病种住院费用及其构成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四年间,抑郁障碍单病种住院天数无明显变化,住院总费用在8000-9000元之间;与2005年相比,2008年床位费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下降44.3%、辅助检查费比例下降26.5%、护理费比例下降51.2%,而治疗费比例提高97.7%。结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正渐趋合理,未来调整应考虑护理成本。
2011年15期 v.23 1839-1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阮强;钱海舟;郭鄂平;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及浸泡时间对旋毛虫幼虫囊包的影响。方法:旋毛虫幼虫感染15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30组,每组5只小白鼠,配制0.85%、2.85%、4.85%、8.85%、12.85%、16.85%的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每只小鼠饲喂40条经不同浓度盐溶液及浸泡时间处理的旋毛虫幼虫,饲养小鼠50天后解剖,观察旋毛虫囊包活性。结果:旋毛虫幼虫囊包经盐溶液和不同浸泡时间处理后,解剖后镜检发现囊包的情况如下:浸泡1小时后0.85%、2.85%、4.85%、8.85%、12.85%、16.85%全部都发现有旋毛虫囊包,浸泡3小时和6小时后0.85%、2.85%、4.85%、8.85%均发现囊包,剩余两组未发现囊包,浸泡12小时后0.85%、2.85%、4.85%发现囊包,2.85%、4.85%、8.85%未发现囊包,浸泡18小时后都未发现囊包。结论:较高浓度和(或)较长浸泡时间对旋毛虫幼虫囊包有杀灭作用。
2011年15期 v.23 1842-1843+1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垚;孙滨;杨明;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指导意义。方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UAER),并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计量选择性分成三组,其中UAER<30 mg为UAER正常组,30~300 mg/为UAER微量组,在300 mg以上为临床蛋白尿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体检者,每组分别测定血清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进行组间比较。结果:T2DM患者UAER正常组、微量组、大量蛋白尿组,正常对照组各组间比较Cys-C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UAER,BUN Cr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血清胱抑素C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升高,其灵敏程度高于蛋白尿、血BUN与血Cr,且呈正相关,是一种反映糖尿病肾损害的理想的标志物。
2011年15期 v.23 1844-1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瑾;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动力特征及与家庭功能的关系,为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家庭动力学问卷、家庭环境量表对221名抑郁症患者和178名健康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1.抑郁症患者组在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疾病观念维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2.抑郁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比正常家庭低(P<0.001,P<0.05),而矛盾性、控制性比正常人家庭高;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动力特征与家庭环境变量多因素呈显著相关(P<0.001,P<0.01,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存在较严重缺陷,在临床治疗时,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增强其家庭内部的情感沟通等,将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预后和康复,也有利于其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
2011年15期 v.23 1846-1848+1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贾非非;章春;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患者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粉,脂肪乳,复方氨基酸)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血清白蛋白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营养组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升高,FVC用力肺活量-升高),血气分析(PO2-动脉血氧分压上升,P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白蛋白基本无变化。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血气分析,提高血清白蛋白,进而减少患者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2011年15期 v.23 1849-1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志东;张子军;周琏;张秋萍;程世华;
目的:Caveolin-1作为候选抑癌基因,在多种肿瘤均有异常表达,本研究探讨Caveolin-1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组织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检测22例乙型肝炎、16例肝硬化和11例肝癌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状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veolin-1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7.3%、68.8%和27.3%;肝癌与其它两组间(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2.868,P=0.007;x2=-2.296,P=0.03)。肝硬化较肝炎的Caveolin-1阳性率低,但无统计学意义(x2=-0.512,P=0.612)。结论:Caveolin-1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随着肝癌的发生呈进行性下调乃至缺失。
2011年15期 v.23 1851-1852+1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富伟;王宝安;高斌;欧阳艾莅;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域分布、罹患疾病、住院次数、住院天数等,同时探讨影响住院天数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提升医院服务能力,预防和促进精神康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案分析,从医院病案室连续抽取2002年1月至2010年9月精神科出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确保所有数据准确无误,最终12 742例纳入统计分析。使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包,主要对频率型指标进行描述统计。结果:1.一般特征:性别构成,女比男为1.2∶1。年龄呈正偏态分布,平均年龄35.39岁,中位数33岁,95%分布在16~67岁。女性平均年龄(36.38岁)高于男性(34.19岁)。2.约95%来源于社会底层,其中农民68%、工人13.8%、学生儿童9.7%、无业人员3.4%。3.ICD-10前3位编码的疾病中位居前6位的,依次为F20精神分裂症(53.8%),F30躁狂发作(7.7%),F23急性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5.1%),F44分离/转换性障碍(5.0%),F31双相情感障碍(4.8%),F32抑郁发作(4.7%),共占80.9%。4.74.2%的患者住院次数为1次,95.5%住院次数在3次以内。5.平均住院天数34.68天,中位数31天,95%分布在5~89天。6.各类疾病的性别构成不同(P=0.000),其中神经症、精神病性障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而活性物质滥用,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一半以上仍为精神分裂症,其中又以城市周边县区、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整体上看,住院天数呈下降趋势。
2011年15期 v.23 1853-1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艾远征;许先进;郭万锋;聂红秀;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所有消化性溃疡病例进行定期复查和追踪随访,随访期间和复发就诊时至少复查一次电子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对消化性溃发病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资料汇总和回顾性分析。结果:308例最终取得完整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29.22%)随访期间复发,另218例(70.78%)随访期间未复发。复发组Hp检出率为68.89%,明显高于未复发组33.94%(P<0.001)。复发组服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吸烟、精神紧张与应激、不规范治疗和不规律饮食等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亦明显高于未复发组;饮酒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复发是以Hp复发为基础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除Hp,积极控制其它相关危险因素是减少溃疡复发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策略。
2011年15期 v.23 1857-1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南;李艳;周翔;李颖;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3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3例),治疗剂量分别为40~60 mg/d和10~15 mg/d,观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第1周末,度洛西汀组起效率为36.36%(12/33),艾司西酞普兰组为33.33%(11/3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至第6周末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93%(31/33)、90.90%(30/3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同样安全有效。
2011年15期 v.23 1860-1861+1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淑英;张磊;张国玲;
目的:探讨住院的绝经后女性精神病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住院绝经后女性精神病患者80例,进行身高、体重及血清泌乳素检测,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骨密度,所有资料输入电脑,应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骨质疏松与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关系。结果:80例患者中泌乳素增高发生率为63.75%(51例);高泌乳素血症组骨密度异常者33例,明显高于泌乳素正常组12例(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77,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住院精神病患者的高泌乳素血症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
2011年15期 v.23 1862+1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彬;李勇;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方法:选择门诊ASAⅠ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组(P组,n=30)和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n=30)。P组:单纯静脉滴注异丙酚2.5 mg/kg。RP组:静脉滴注异丙酚1 mg/kg,瑞芬太尼1μg/kg,瑞芬太尼再以0.2μg/(kg.min)持续输注至负压吸引结束停药。记录注药开始至意识恢复时间、总用药量,并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毕患者的血压(S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和潮气量(VT)。结果:RP组BP和HR麻醉前、诱导后和术毕无显著性差异(P>0.05),P组诱导后比麻醉前BP显著降低(P<0.05),HR显著升高(P<0.05)。术毕RP组患者VT和RR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P组手术的中后期和术毕,VT仍低于基础值(P<0.05),而RR较基础值显著加快(P<0.05)。术毕RP组苏醒时间(7.3±1.7)分钟,P组苏醒时间(9.9±1.5)分钟,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总用药量RP组(65.3±17.5)毫克,P组(160.7±23.8)毫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麻醉效果更佳,术中循环平稳,术后麻醉恢复迅速,可显著减少异丙酚用量,可以安全地用于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
2011年15期 v.23 1863-1864+1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雪霞;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0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CHD)及冠心病组(CHD)。比较三组之间血清Lp(a)的水平,对Lp(a)与血脂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DM+CHD组的Lp(a)水平显著高于CHD组和NC组(P<0.01);2.血清Lp(a)与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apoA1/apoB均无相关性。结论: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2.血清Lp(a)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2011年15期 v.23 1865+1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彦来;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效果。方法:常规抗炎、抗心衰治疗无效后,用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舒血宁注射液1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前后观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尿量等变化。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紫绀及颈静脉怒张明显减轻或消失,尿量增加,双下肢水肿减轻或消退。心衰控制后停药。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肯定,在临床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1年15期 v.23 1866-1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邵兵;纪晓东;
<正>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异丙酚静脉麻醉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已被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受术者的痛苦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但对于某些宫颈条件差的患者,由于宫颈口过紧而增加了手术难度,使宫颈损伤、子宫穿孔、流产不全、大出血等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我院于2009年1月开始在无痛人工流产术
2011年15期 v.23 1868+1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元红;马青;郜玉珍;
目的:通过对行冠脉造影和PCI术患者造影前补液组和不补液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作为对照,来探讨标准化水疗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规范水疗。方法:随机观察了108例应用泛影葡胺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其中56例在造影前后均给予大剂量静脉补液,另外52例为对照仅术后给予常规补液。于造影前及造影后第1、7天监测血肌酐(Scr)。结果:在应用大剂量补液治疗的一组中,各观察指标造影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于造影后第1天Scr上升(P<0.05),第7天复查基本恢复造影前水平,但有1例未能恢复,第10天复查仍未恢复。结论:大剂量静脉补液不但安全、易行,且可大大减少造影剂所造成的肾损害。
2011年15期 v.23 1869-1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国荣;杨秀芳;周桂兰;
目的:探讨广州番禺地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对2010年度入院住院的10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6.0±8.7)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82%,职业以农民、工人等低收入重体力劳动者居多91%,住院二次以上者56%,从规律饮酒到出现精神障碍的时间(15.5±5.7)年,日饮酒量大约1.5~2斤,出现酒精中毒性幻觉达到80%,出现中毒性妄想达到70%,出现明显酒精戒断综合征达72%,出现人格改变的达到70%,出现离婚、伤害他人及自伤、自杀等危害社会行为占76%,合并高血压、酒精性肝病等躯体疾病的患者达到62%,辅助检查发现肝功、心电图、脑电图、B超等均有明显的异常和多个脏器损害,经过入院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戒酒护肝补充维生素补液等支持对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取得明显的好转。结论:长期大量的嗜酒对精神心理及躯体有明显的损害,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隐患和危害,加大对普通大众的戒酒宣传力度,对已经嗜酒者尽早给予医学干预和系统治疗。
2011年15期 v.23 1871-1872+1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洪宇;齐红梅;
<正>慢性充血性心衰是由任何结构性或功能性的显著异常引起的影响心室灌注或搏血能力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主要心血管疾病就是心力衰竭(HF),一般而言,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可知,20%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都是老年人,年龄在60周岁以上,虽然目前而言,对于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其预后仍然很差,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慢性充血性心衰时心脏负荷可增加心
2011年15期 v.23 1873-1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伊娜;
<正>谵妄状态是一种病因学上非特异性的脑器质性综合征,临床特点是同时有意识、注意、知觉、思维、记忆、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睡眠-觉醒周期紊乱。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谵妄的发生率逐渐提高。早期识别是治疗谵妄的关键,本研究探讨了谵妄的临床特征以及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旨在为提高谵妄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2011年15期 v.23 1875-1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皓;李锐;
目的:监测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到的肠球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用珠海迪尔公司的黑马全自动分析仪及试剂进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肠球菌230株,其中粪肠球菌159株,占69.1%;屎肠球菌53株,占23.0%;母鸡肠球菌16株,占6.9%;鸟肠球菌1株,占0.4%;坚韧肠球菌1株,占0.4%。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和母鸡肠球菌,但对其它抗菌素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和母鸡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比较复杂,既有天然性耐药,又有获得性耐药。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逐年增多,这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有关,本研究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但VRE的逐年增多使临床用药选择性降低,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1年15期 v.23 1877-1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小青;皇甫辉;
目的:检测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3(IL-23)的表达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鼻息肉患者30例为研究组,同期鼻中隔偏曲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内IL-23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浸润情况。结果:鼻息肉组织中,IL-23主要表达在炎性细胞的胞质内,腺泡内亦有表达,其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情况与局部浸润的EOS计数呈正相关(r=0.92,P=0.01)。结论:IL-23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有意义。
2011年15期 v.23 1879-1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霞;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应用替硝唑、生理盐水中加入头孢曲松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α-糜蛋白酶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结果: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减轻或者消失,超声检查盆腔积液减少,包块缩小。结论:采用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价值。
2011年15期 v.23 1881-1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武志;栾秀敏;
目的:观察口服补锌佐治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我院门诊确诊为秋季腹泻的患儿1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补葡萄糖酸锌,观察患儿症状及大便性状、次数改善情况,观察其疗效。结果:平均病程:治疗组3~7 d,平均(5.3±1.2)d,对照组3~10 d,平均(6.5±2.2)d。腹泻最严重时一天的大便次数:治疗组4~8次,平均(5.5±1.4)次;对照组4~15次,平均(6.9±1.8)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腹泻可造成小儿锌营养状态的改变,导致锌摄入减少和丢失增多,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补锌能明显减轻秋季腹泻严重程度和缩短秋季腹泻病程,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2011年15期 v.23 1882-1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利民;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5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5例患者中,18例使用药物后或经过血液透析后尿量增多,肾功能恢复;2例血液透析维持,脑疝形成死亡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结论: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出血量、出血部位、长时间使用大剂量脱水药物或肾毒性药物、患者肾脏功能减退有关,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2011年15期 v.23 1884-1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成谋;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2010年我院I、II期乳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43例保留组(术中无特殊情况保留臂神经)和39例切除组(术中予以切除臂神经),对两组患者术后感觉障碍和经2年内随访感觉状况做对比。结果:术后保留组8例(18.6%)有感觉障碍状况,切除组22例(56.4%)有感觉障碍状况;2年内随访保留组3个月、6个月、1年、2年感觉障碍患者分别为3例(6.9%)、1例(2.3%),1年后无感觉障碍者;而切除组数据为20例(51.2%)、15例(38.5%)、8例(20.5%)、3例(7.6%),切除组感觉障碍有所好转但仍未彻底消除。结论:在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行,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2011年15期 v.23 1885-1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刚;陈晓;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老年科2007年1月8日至2009年1月8日两年间曾大剂量(氨溴索注射液120~150 mg/d静脉滴注)使用的42例(大剂量组)与随机抽调的常规剂量(氨溴索注射液30~60mg/d静脉滴注)的38例(常规量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大剂量组与常规量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的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老年COPD安全、高效,无不良反应,且治疗时间短,可快速消除症状。
2011年15期 v.23 1886-1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龙;金舒英;李玉子;
目的:分析和了解延边地区八个县市智力残疾主要致残原因。方法:以全国智力残疾统一评定标准为标准,对1 071例被评定为智力残疾的案例进行致病原因分析,并查看其在年龄结构上的构成比例。结果:在已明确的智力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当中原因不明最多占59.9%,其次为脑疾病(14.0%),惊厥性疾病(9.9%),交通事故(4.3%),脑外伤(2.8%),脑血管疾病(1.5%),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症0.6%),其它(4.6%)。致残原因在各年龄组分布上有所不同。结论:我州智力残疾致残原因当中原因不明最多,其次为脑疾病、惊厥性疾病、交通事故等,染色体异常并非主要原因。智力残疾相关因素众多,是与后天的教育、优生优育即和多种生物医学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2011年15期 v.23 1888-1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宝琴;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口服氯硝西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与氯硝西泮相似,但不良反应比氯硝西泮小。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2011年15期 v.23 1890-1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刚柱;汪静;唐小芒;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后状况及复发原因。方法:采用自编康复随访手册对住院治疗痊愈的3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后进行随访观察,为期2年,了解其状况及复发原因。结果:72%的患者病情稳定,其中85%的患者能坚持正规服药,社会适应良好,80.5%的患者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28%的患者病情反复,其中67.2%的患者停药或间断服药,94.4%的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下降,79.9%的患者缺乏良好社会支持。结论:能否坚持正规服药,有无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是其社会康复良好社会适应的关键。
2011年15期 v.23 1891-1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笪有萍;
目的:评价氯氮平合并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氯氮平合并氯硝西泮口服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0例,疗程8周。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成8周治疗的3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显效20例(66.7%),有效7例(23.3%),无效3例(10%),总有效率90%。因所用氯氮平及氯硝西泮剂量中等,不良反应较小,无明显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氯氮平合并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2011年15期 v.23 1892-1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陶鑫焱;符星星;林淑恒;
目的:探讨开展系统性心理辅导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5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系统性心理辅导的343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156例未进行系统性心理辅导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阴道分娩中观察组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因素剖宫产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初产妇开展系统性心理辅导,有助于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1年15期 v.23 1911-1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彭志斌;凌应冰;简丽萍;陆水琴;
目的:探讨老年矽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抑郁状况、危险因素和发生率。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研究组即老年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和对照组即单纯老年矽肺病患者;用自编调查表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抑郁心理比对照组明显严重,危险因素主要为抑郁加重、轻生念头、对社会不满、拒绝治疗;抑郁发生率为71.21%。结论:老年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抑郁心理明显存在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治疗。
2011年15期 v.23 1913+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康玉香;程哲;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个性特征、负性情绪和生活方式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60例正常人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方式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81.67%有明显心理刺激因素;艾森克个性问卷的外倾性、神经质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生活方式占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绝望因子分和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抑郁及焦虑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个性倾向、负性情绪和不良生活方式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在控制生物病因的同时,应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调整情绪,加强心理治疗,改变不良认知模式和应激情绪反应方式,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康复。
2011年15期 v.23 1914-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连忠;张娟;
目的:探讨信奉迷信者心理状态。方法:调查100例参与迷信活动者,以生活事件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相关心理学评定。结果:研究组生活事件总分、焦虑、抑郁总分均高于正常人群。结论:本研究提示参与迷信活动者中经历较多的生活事件,有更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2011年15期 v.23 1917-1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庆功;王红志;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50名30~50岁酒依赖患者与50名30~50岁同背景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精神病质(P)和神经质(N)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酒依赖患者个性素质有偏离正常的倾向。这一发现有利于酒依赖患者的早期发现与防治。
2011年15期 v.23 1919-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峰;张欢;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3月,我们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认知治疗,依据病情选择有部分自知力的患者50名,每日发好口服药后,利用康复治疗时间,针对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开展行为技术和认知技术治疗,并在3个月后应用自制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后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显示症状、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家属满意度和自我接纳均有所改善。结论:对有部分自制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治疗,将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1年15期 v.23 1921-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中利;
目的:探索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联合舍取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42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EBT组21例以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联合盐酸舍曲林分散片,舍取林组21例单一服用盐酸舍曲林分散片治疗,疗程6周。应用HAMD-24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4、6周后REBT组疗效显著好于舍曲林组,REBT组服用的药物剂量非常显著低于舍曲林组。结论:REBT联合盐酸舍取林分散片能迅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
2011年15期 v.23 1923+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爱霞;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和进行疗效评估;观察8周。结果:干预前后患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精神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对预防抑郁症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2011年15期 v.23 1924-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程清波;郑盼;
目的:通过对医院获得性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了解ICU发生DVT的严重性,提高对ICU获得性DVT的认识,作为ICU的护理工作人员要常规采取预防发生DVT的措施,以降低或阻止ICU患者获得性DVT发生率。方法:对我院ICU病房881位住院患者进行DVT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其危险程度百分比。分析探讨ICU患者发生DVT的相关因素。结果:评估结果ICU近80%的患者均为发生获得性DVT中危及高危人群。而其中3例发生DVT患者的评分均处于高危。结论:分析探讨不同ICU患者的结果,制定出降低或阻止ICU患者获得性DVT发生的相关护理干预。
2011年15期 v.23 1938-1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玉梅;王富红;
目的:探讨小剂量黛力新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降压效果观察。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焦影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给常规降压治疗,B组给予常规降压+黛力新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血压下降幅度、降压显效率、降压药物数量。结果:B组较A组血压下降幅度、降压显效率、总有效率、降压药物数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黛力新协同治疗伴焦虑/抑郁状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降压的有效率和减少降血压药物的数量。
2011年15期 v.23 1940-1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玉平;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多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肢端神经损伤,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引发水肿、发黑、溃烂、坏死,形成脱疽的一系列病变进程。
2011年15期 v.23 1942-1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淑青;
<正>老年人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是以老年多器官功能衰退为基础,以老年多器官慢性疾病为先导,在某些诱因激惹下,由单一器官功能不全而诱发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老年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在此基础上多器官慢性疾患使器官功能进一步减退,处于衰竭临界状态。此时,某些应激即可影响某器官功能,并导致连锁反应,发生多器官衰竭。老年人MSOF的临床经过复杂而凶险,病死率高,死亡率与衰竭器官个数呈明显正相关。我院自2006年至2011
2011年15期 v.23 1943-1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香兰;
目的:探讨并体会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6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引流管和留置尿管的护理,减少并及时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3例患者住院期死亡5例,3例死于颅内再出血,2例死于肺部感染;放弃治疗4例,均死于颅内出血所致脑疝形成;生存病例54例,完全恢复生活自理4例,生活基本自理者27例,部分自理19例,完全不能自理者4例。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术,通过加强手术前后的正确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15期 v.23 1945-1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俞冬梅;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136例复杂性肾结石的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02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34例二期MPCNL取尽结石,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仔细的观察及周到的护理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2011年15期 v.23 1946-1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克英;
<正>前列腺增生症是危害老年男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病,也是造成机械性梗阻性尿潴留的主要病因之一。前列腺摘除术是解除梗阻性尿潴留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患者年龄大,不仅有其心理、生理特点,且往往伴有多种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因此,做好术前准备是术后护理
2011年15期 v.23 1948-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淑贞;
<正>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药物流产后出现宫外孕破裂大出血很少见,未见文献报道。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引起误诊。妊娠部位一旦破裂出血,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于2009年12月成功抢救了1例药物流产后宫外孕破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0岁,未婚,于2009年12月7日9:30突发下腹疼痛,10:30自述下腹部一阵撕裂样疼痛,出冷汗,头晕,呕吐,全身乏力,急送我科。查体:血压测不到,脉搏微弱,面色、指甲苍白,神志尚清,立即给予快速大量输液,初诊为出
2011年15期 v.23 1950-1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止浩;金海英;李凤芹;秦夷星;
目的:通过对精神科住院者的调查,分析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分布情况,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观察计数法对2010年6月13日我五病区在院的住院患者47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形式主要表现在早醒、睡眠过度及入睡困难三个方面。结论:睡眠障碍精神病患者比较常见,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加强治疗与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11年15期 v.23 1951-1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曹迎春;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收集46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31)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除药物影响外,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得分整体护理组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或P<0.01)。结论:癫痢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1年15期 v.23 1952-1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淑凤;王国英;
目的:探讨提高精神病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在手背浅静脉上采用逆向穿刺法静脉输液。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较常规方法明显提高。结论:逆向穿刺成功率高,易固定,痛苦少。
2011年15期 v.23 1954-1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菁;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老年期的康复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的同时,要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培养患者对生活的兴趣、自理能力、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结果:患者的精神衰退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结论: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老年期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的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对减缓患者的精神衰退、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2011年15期 v.23 1955-1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素香;廖娥娟;钟凤兰;朱彩珍;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快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及髋关节病变患者逐渐增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能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几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逐年增多、普及,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影响了手术效果,导致患者术后不满意病例也逐渐增多,综合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之前开展的86例髋关节置换手术,除了患者本身及技术方面的原因以外,围手术期护理措
2011年15期 v.23 1957-1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伟;黄丽娟;张静怡;马春秀;
目的:探讨综合目标管理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倦怠感量表对95名护理人员在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前、后分别进行调查。结果:综合目标管理实施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量表常模(P<0.01),管理后与常模无差异(P>0.05),实施管理后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管理前(P<0.01);在工作倦怠量表3个维度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管理后均低于管理前(P<0.01);个人成就感管理后高于管理前(P<0.01)。结论:实施综合目标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能调动护理人员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工作成就感,减少了工作倦怠。
2011年15期 v.23 1958-1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平;周海英;张晓燕;
<正>目前我国在ICU工作的护士在校学习时多数未接受系统的重症护理专业教育,护士进入ICU工作前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如何在短期内提高ICU新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ICU上岗要求的护士就显得迫在眉睫。我科应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招收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2011年15期 v.23 1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毕重丽;崔志云;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重点做好眼部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80例患者中术后视力增进190眼,无明显改善2眼,术后出现角膜轻度水肿12眼,无术后意外发生。结论:采取正确得当的术后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视觉功能。
2011年15期 v.23 1961-1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仇雪芹;
<正>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见手术,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然分娩或阴道助产手术引起的严重会阴撕裂并能缩短第二产程,现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会阴侧切手术101例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会阴侧切术101例,其中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21岁,均为初产妇,孕周37~42周,婴儿体重约2500 g的20例,2 500~4 000 g的81例。1.2侧切原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
2011年15期 v.23 1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