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

  •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210例疗效观察

    田立新;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21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70人。实验1组(卡孕栓直肠给药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将卡孕栓1 mg置人直肠内;实验2组(卡孕栓舌下含服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两组用药的同时肌肉注射催产素10~u。对照组(单纯催产素组)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肌肉注射催产素20~u。比较三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产妇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产妇的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具有预防产后出血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3期 v.2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估及其影响因素

    冯晓薇;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以WHO QOL-BREF量表,对93名60岁以上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经t检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在各个领域分别受年龄、职业、是否患慢性病、用药状况、家庭摩擦、行动能力、经济状况、休闲娱乐8个因素的影响。结论:想要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2014年03期 v.26 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科护士不同学历和职称压力状况调查研究与对策

    欧阳少维;朴轶峰;向莉;

    目的:通过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压力来源和程度,对精神科护士在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压力状况进行分析对比,以做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随机抽取我院精神科护士100人作为样本,用中国护士压力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100个样本工作压力总平均值为(79.08±21.1),其中在学历方面中专学历压力平均值为(62.4±13.32),大专为(68.16±14.8),本科方面为(80.67±17.12),职称方面初级压力方面平均值为(72.49±17.3),中级为(86.93±11.92),两者对比分析总平均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加上精神科护士所服务的对象的特殊性,使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更重,尤其表现在高学历、高职称护士方面。如不能有效缓解压力,不仅影响其心身健康,也易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医院管理者应重视这种压力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给予护士更多地理解和支持。

    2014年03期 v.26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工肩关节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曾显荣;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37例,按照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1例,四部分骨折16例。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人工肩关节置换组(19例)和锁定钢板内固定组(18例)。采用Neer评分及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ASES)对两组间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人工肩关节置换组优7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8.2%,评分平均(84.4±2.6)分;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优7例,良7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2.3%,平均(85.8±3.2)分。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ASES评分,人工肩关节置换组术后6周平均68.53分,术后3月平均69.72分,术后6月平均70.91分;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术后6周平均61.73分,术后3月平均69.35分,术后6月平均71.26分。两组术后6周患肢功能评分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及6月两组患肢功能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可在术后更快恢复肩关节功能,但长期疗效并无明显优势。

    2014年03期 v.26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的疗效研究

    倪晓梅;张新安;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A组)和氟西汀治疗组(B组)各3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测试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A、B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与基线比均明显下降(P<0.01),且A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5)。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P2、N2、P3波幅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A组较B组P3潜伏期、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且N2、P3波幅A组高于B组(P<0.01)。结论:在改善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方面,艾司西酞普兰优于氟西汀,且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明显、耐受性更好。

    2014年03期 v.26 1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两种不同剂型的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远期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蒋健昌;李晓玲;汤超华;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型的帕利哌酮(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片剂)对精神分裂症远期痊愈率、缓解率、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60例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3~12mg/d达6周且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组(长效针剂组)和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口服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独立且经严格培训的量表评定人员评估两组分组前(0月基线)及分组后3、6、9、12月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PSP)量表、用药满意度问卷(MSQ)以评定疗效、安全性、社会功能和用药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的痊愈率、缓解率、停药率、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结果:至研究终点,长效针剂组的临床治愈率为33.7%、缓解率为61.0%,均高于口服组14.3%和54.8%(P<0.05);PANSS和PSP评分长效针剂组改善均优于口服组(P<0.05);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都是安全和可耐受的(P>0.05);MSQ问卷显示长效针剂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口服组(P<0.05)。长效针剂组1例发生停药、1例复发、无再住院病例,口服组8例不同程度停药、5例复发和1例再住院(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痊愈率和缓解率,降低治疗停药率、复发率和再住院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

    2014年03期 v.2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职业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的影响分析

    曲兆红;

    目的:探讨和研究职业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职业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测评,对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RSS及SD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R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SDS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能力,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加速其康复过程,更快、更好的回归社会。

    2014年03期 v.26 17-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警某部医院护士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陈宏梅;周玉来;宋国林;王小平;朱守兰;李静;

    目的:调查武警某部医院护士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其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SCSQ和SSRS对武警某部医院94名护士进行测查。结果:(1)护士积极应对方式极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消极应对方式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军护与本院合同制护士、军护与地方某医院正式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院合同制护士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地方某医院合同制护士(P<0.05),消极应对方式极显著低于地方某医院合同制护士(P<0.01)。(2)军护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均显著高于合同制护士(P<0.05),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支持总分均极显著高于合同制护士(P<0.01)。军护客观支持和支持总分均极显著高于女军人常模(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女军人常模(P<0.05)。合同制护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总分均极显著高于女护生(P<0.01)。(3)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234,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支持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300,P<0.01;r=0.267,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SSR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该武警机动部队医院护士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较好。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2014年03期 v.26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探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临床观察

    徐艳秋;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临床作用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ADL评分(23.85+2.26)高于对照组(16.93±2.1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7.62%)优于对照组(85.7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痴呆症患者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且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4年03期 v.26 22-2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肝豆状核变性21例患者临床分析

    刘淑媛;袁娟;张帮杰;

    目的:探索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21例患者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肝型患者11例、神经型患者3例、混合型患者7例;K-F环阳性患者19例,占90.48%,有神经系统表现患者均阳性;血清铜、血浆铜蓝蛋白降低患者分别占80.95%和85.71%;尿铜增加患者占85.71%;误诊患者13例,误诊率61.90%。多数误诊为慢性肝病及神经系统疾病,1例患者误诊为肾炎。结论:本病误诊率高,不明原因慢性肝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通过K-F环检查、血铜、血浆铜蓝蛋白和尿铜检测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014年03期 v.2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立哌唑治疗22例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研究

    赵利国;温乃义;张瑞霞;韩流;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2例患有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观察周期12周。22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TD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加用小剂量阿立哌唑前后自身对照比较:AIM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D的好转,治疗第4周末,TESS总分开始下降,直到12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TD有效,用药方便、不良反应少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26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离异家庭青少年精神疾病常规药物治疗辅以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探讨

    李务英;

    目的:探讨常规药物辅以心理干预综合治疗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近5年的单亲家庭少年精神病患者107例进行随机分组,对仅实施药物治疗的作为对照组,对辅助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的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少年患者的出院情况和心理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少年精神病患者短期内各项心理指标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结论:对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2014年03期 v.26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赵丹丹;何月;赵铁柱;沈焕;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抗凝的同时配合导管溶栓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明显改善,下肢肿胀消退,肺部症状缓解。溶栓前大腿周径差(5.83±0.52)cm,溶栓前小腿周径差(4.90±1.27)cm;溶栓后大腿周径差(2.66±0.82)cm,溶栓后小腿周径差(1.90±0.53)cm。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8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8.1±1.3)个月。无一例出现血栓再发。结论: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3期 v.26 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早期冰棒刺激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梁光霞;张向辉;姜艳平;

    目的:探讨超早期冰棒刺激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采用洼田俊夫饮水测试评定法对两组患者分别于第1周、第2周、第3周进行评定。结果:三周后,康复组患者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超早期冰棒刺激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2014年03期 v.2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智力测验依从性的影响

    陈威;洛传明;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智力测验中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进行智力测验的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心理干预组在智力测验前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智力测验,于心理干预后比较焦虑自评量表(SAS)及韦氏智力测验(WAIS-RC)的分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及韦氏智力测验(WAIS-RC)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韦氏智力测验(WAIS-RC)的分值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外伤患者在智力测验时的依从性,智力测验结果更客观真实。

    2014年03期 v.2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子宫剖腹产瘢痕妊娠的治疗

    赵嵩;

    目的:根据早期子宫剖腹产后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早期CS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早期CSP的临床表现,使用米非司酮及甲氨喋呤(MTX)治疗,复查血β-HCG后,行宫腹腔镜下联合清宫和病灶切除术。结果:12例CSP患者手术均成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宫腹腔镜下早期CSP病灶切除,是早期CSP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

    2014年03期 v.26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男性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陈建华;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男性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男性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喹硫平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ANSS得分分别为(47.2±12.6)分和(46.9±13.1)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得分、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相互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0%(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男性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2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指长比、指长/身高与体能的关系研究

    宋国林;周玉来;李刚;王小平;付文革;朱守兰;

    目的:探讨武警部队战士指长比、指长/身高与体能的关系,旨在为军队科学训练和人才选拔提供理论依据,并补充人类学数据资料。方法:对武警某机动部队318名战士测量身高、左右手食指、中指、环指、小指4个手指长度和体能成绩。统计分析各指长比、指长/身高与体能的相关性。结果:左右手的指长比、指长/身高与体能多项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指长比、指长/身高与体能多项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该研究为军队体质人类学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

    2014年03期 v.26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蓝氧冲洗与碘伏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

    姜映艳;

    目的:比较蓝氧冲洗与碘伏冲洗在霉菌性阴道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82例,随机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碘伏冲洗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蓝氧冲洗治疗,治疗第4天、7天检测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84.78%,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4天,实验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烧灼率的消失率比对照组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第7天,实验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烧灼率的消失率仍比对照组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氧冲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优于碘伏冲洗,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和体征。

    2014年03期 v.26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鼻用激素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张莉;

    目的:探析临床上采用鼻用激素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鼻用激素组54例给予鼻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联合治疗组54例采用鼻用激素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流涕、鼻塞、鼻痒、喷嚏等临床症状评分均高于鼻用激素组(P<0.05);1月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鼻用激素组对照组(P<0.05),1年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鼻用激素组(P<0.05)。结论:采用鼻用激素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2014年03期 v.26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择期上腹部手术各类血压指标影响观察

    齐亮;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各类血压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接受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仅进行单一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血压测量时间分别为: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5min、手术中、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结果:观察组在插管时、插管后5min、手术中、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多数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测量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显著改善择期上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各类血压指标。

    2014年03期 v.26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奥曲肽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评价

    严海燕;张晓俐;李小芹;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奥曲肽在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40例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主要给予营养支持、补液、抑酸、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经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学分析后(P<0.05);两组患者的奥曲肽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过程中,静脉点滴奥曲肽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03期 v.26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较开腹手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优越性

    彭磊;

    目的:研究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比较,进而探讨腹腔镜技术的优越性。方法: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包括男性及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46例,开腹组38例。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术后各项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6±20)min,开腹组为(85±22)min;引流液总量腹腔镜组平均为(102±16)ml,开腹组为(2 81±20)ml;平均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为(4.6±1.6)d,开腹组为(9.5±3.4)d;术毕至排气时间腹腔镜组平均为(1.1±0.3)d,开腹组平均为(2.3±0.8)d;术中输血例数腹腔镜组为2例(4.3%),开腹组为15例(39.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2例(4.3%),开腹组12例(31.6%)。结论:腹腔镜技术较开腹手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有优越性。

    2014年03期 v.2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孙志军;孟凡云;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分别采用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结果: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为9 1.9%,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94.6%,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2、4、6周的PAN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的各个对应时间点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34例,发生率为45.9%,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30例,发生率为4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用药安全高效,均可作为女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2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干预对痴呆伴发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

    向娟芬;刘敏;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伴发抑郁的情况及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于96例痴呆患者在入组时及干预后分别进行MMSE、HAMD和QOL-AD评估,比较痴呆伴发抑郁患者或痴呆不伴发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伴有抑郁的痴呆患者,在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1.痴呆伴有抑郁患者的QOL-AD评分为(70.18±9.33),与痴呆不伴有抑郁的患者(73.01±10.1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伴有抑郁的痴呆患者,在药物治疗合并综合护理干预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P<0.01),生活质量评分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痴呆患者伴有抑郁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

    2014年03期 v.26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特点及变化规律分析

    孙丽红;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对比分析入院时及溶栓后心电图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对比患者溶栓前后的心电图表现,总结分析特点与变化规律。46例入院时,其中心电图正常3例(6.5%),心电图异常43例(93.5%);其中窦性心律42例(91.3%),窦性心动过速15例(32.6%),心房颤动5例(10.8%),SⅠQⅡTⅢ波形17例(36.9%),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8.6%),TV1-V4倒置7例(15.2%),ST段抬高或者压低9例(19.6%)。动态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溶栓后异常心电图开始恢复,一周之后基本恢复正常。溶栓前后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仍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参考检查之一。心电图检查是鉴别急性肺栓塞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

    2014年03期 v.2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成年癫痫患者应对能力的调查研究

    陈思媛;秦阳;

    目的:探讨成年癫痫患者应对能力的特点。方法:以问卷方式对97例成年癫痫患者及91例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癫痫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应对方式比较显示在积极应对方面,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消极应对方面相比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癫痫患者男女性别间应对方式比较显示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隐源性和症状性癫痫患者应对方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癫痫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男女癫痫患者应对方式无明显差异;隐源性癫痫患者较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2014年03期 v.2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联方案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琳浩;

    目的:分析三联方案(螺内酯、培哚普利及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应用方案)在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应用三联方案治疗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54例患者应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不良反应发生率5.6%,死亡率为3.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方案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26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估

    于安石;

    目的:分析研究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联合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单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2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6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吕秀;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眼科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3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9例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好转,观察组良好率93.9%,不良反应发生率6.1%;对照组良好率86.2%,不良反应发生率13.8%,经x~2检验分析,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性高,效果佳,是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2014年03期 v.2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结节性硬化症的腹部超声诊断的探讨

    陶宁;

    目的:探讨结节硬化症的超声改变。方法:回顾分析11例确诊结节硬化病患者的腹部超声表现,对病变特点进行总结。结果:11例结节硬化症患者中发现肾脏多发错构瘤8例,其中3例患者同时合并肝脏多发错构瘤。结论:腹部超声有助于结节硬化症的诊断,是结节硬化症肝肾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2014年03期 v.26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经验介绍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急性期诊治分析

    崔瑛;崔成哲;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急性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CT和MRI、MRV检查,部分患者行DSA检查,确诊后针对病因给予对症、抗凝或溶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1周),治愈26例,好转4例,恶化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急性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对于急性起病的高颅压伴或不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尽早行CT、MRI、MRV或DSA检查,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4年03期 v.26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联合用药治疗胆囊切除并发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罗广宇;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联合用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铝碳酸镁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雷贝拉唑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3.3%,铝碳酸镁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前两组,与其它两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4年03期 v.2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病房院感发生现状浅析

    陈艾容;

    目的:了解精神病房院感部位的发生状况,浅析精神病房院感的易感因素。方法:汇总统计2010年和2011年武汉市优抚医院院感人数及发生医院感染患者部位分布构成情况。结果:2010年精神病房医院内感染发生135例,2011年医院内感染发生107例;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胃肠道及下呼吸道。与综合病房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有所不同。结论:精神病房院感发生具有患者病情、治疗及专科的特有性。

    2014年03期 v.2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与急性肾损伤

    孙晓梅;李嫦娟;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引发急性肾损伤病因及早期防治。方法:2012年1-12月住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住院后即化验血肌酐、血清光抑素C、肌酸磷酸激酶、血钾、钙、磷及尿量,并监测48min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根据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48min内血肌酐上升≥26.5μmol/L或在原血肌酐值基础上增长≥50%和(或)尿量<0.5ml/(kg·h)达6h以上。结果: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10例,发病率10%,血清光抑素升高者23例,发病率46%,且急性肾损伤发病率与发病持续时间、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程度、年龄和既往健康状况相关。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较高,血清光抑素C可作为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早期进行防治可避免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亦可提高急性肾损伤的治愈率。

    2014年03期 v.26 6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714例就诊者淋球菌和衣原体检测分析

    孙磊;

    目的:分析皮肤性病门诊就诊者淋病耐瑟菌(NG)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方法:对2714例就诊者标本进行NG和CT检测,NG检测采用分离培养法,CT抗原检测利用快速免疫层析法。结果:CT阳性率为14.74%,NG阳性率11.26%,NG及CT同时阳性率为4.71%。结论:皮肤性病门诊就诊者同时进行NG和CT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有利于及时发现NG感染者、CT感染者以及合并感染者,以便给予有效治疗。

    2014年03期 v.26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用治疗Hp阳性型消化道溃疡的研究

    贾敏;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型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Hp阳性型消化道溃疡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治疗,并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13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Hp根除29例,根除率为90.6%。观察组患者愈合4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Hp根除19例,根除率为59.4%。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Hp阳性型消化道溃疡患者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用治疗Hp阳性型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和Hp清除率高明显优于单用克拉霉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3期 v.26 6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吴立芬;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活检结果相比较,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64例,恶性8例。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3期 v.2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调节性T细胞与肝细胞癌免疫的研究进展

    林马明;丁兆生;

    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第五高、致死率第四高的恶性肿瘤。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近年来,Tregs(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免疫调节的T细胞亚群,其在肿瘤免疫方面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本综述旨在阐述调节性T细胞与肝癌免疫的关系。

    2014年03期 v.2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头痛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赵世春;

    头痛和睡眠障碍在普通人群中是很常见的,并且经常存在于同一个患者中。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和丛集性头痛(CH)是最新国际头痛分类中与睡眠关系最密切的原发性头痛。而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被认为是与头痛关系最密切的睡眠障碍类型。尽管头痛和睡眠之间的关系被认识由来已久,但是这种关系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清楚。近来,在原发性头痛患者中所做的生化和功能成像研究提出了中枢神经内分泌递质在头痛发作中的作用,同时这些神经内分泌递质在正常的睡眠结构调整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有病理生理学证据显示下丘脑参与了几种原发性头痛病因,此外几种原发性头痛,如偏头痛、CH是受睡眠时相影响的,下丘脑尤其是视交叉上核可能在头痛患者的睡眠障碍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头痛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了一个简短的综述。

    2014年03期 v.26 74-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王兰英;孟凡莲;尹广利;马忠金;屈会云;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后产生的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中国传统医药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具有独到的优势。现就近年来对VD的中医药治疗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治疗,以及实验研究新进展简介如下。

    2014年03期 v.26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慢性便秘合理用药的文献综述

    李霜;钟秀宏;王麟;

    目的:对老年慢性便秘合理用药探讨。方法:对治疗慢性便秘的通便药物就其药效学和安全性进行讨论和评价。结果:不同类型的通便剂作用可能是软化粪便、造成水泻或促进肠道动力刺激排便。每种类型的药物都有其优点及不良反应。结论:对任何便秘的患者,不应过于依赖导泻剂,而应从调节饮食着手,必须使用泻药时,应根据个体化选择药物使用。

    2014年03期 v.26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郭忠辉;周振环;李立梅;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 victims,HBV)是所有肝炎中发病率最高,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炎。HBV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称为Dane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外壳是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有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基因组由部分双链环状DNA组成。主要经过血液、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法(ELISA)、金标免疫层析法和放射免疫法。本文就以上所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综述。

    2014年03期 v.26 8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残疾与康复

  • 综合家庭护理干预对长期使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陈玉清;张海涛;郑丽卿;赖淑伴;

    目的:探讨综合家庭护理干预对长期使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长期使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实施综合家庭护理干预和常规随访1年,并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残疾评定量表(WHO-DA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GQOLI-74量表中:GQOLI总分、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WHO-DAS量表研究组社会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家庭护理干预对长期使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效果,有助于康复。

    2014年03期 v.26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调查报告

  • 辽宁省精神卫生机构床位和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王明涛;

    目的:了解精神卫生机构床位和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为制定精神卫生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辽宁省精神卫生机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辽宁省共有精神卫生机构84个,其中,市级及以上25个(29.8%),区县级及以下59个(70.2%)。总病床数19 918张,床位密度为4.7张/万人,其中,市级及以上11 941张(60.0%),区县级及以下7 977张(40.0%)。精神卫生服务人员8 615人,其中,精神科医生1 509人,3.6名/10万人,护士3 451人,8.1名/10万人。市级及以上精神科医生994人(65.9%),区县级及以下515人(34.1%)。市级及以上精神科护士2 535人(73.5%),区县级及以下916人(26.5%)。结论:辽宁省精神科床位和精神卫生服务人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仅能满足最低配置需要,并且资源区域差异明显,布局不合理,大部分资源集中在经济发达和市级以上区域,政府应该重点加强区县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

    2014年03期 v.26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现状的调查

    张丽;刘俊;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压力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参照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山西省2所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总体压力水平(2.32±0.602)分,为中度压力,主要的压力源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婚姻、职称、医院属地、夜班数的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应予以足够重视,管理者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和消除精神科护士压力源。

    2014年03期 v.2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中国民康医学》投稿指南

    <正>《中国民康医学》编辑部采编平台已经正式运行,邮箱不再接受新投论文。作者投稿请先登录采编平台的网址:http://zmyx.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首次投稿请先行"注册",注册请使用常用邮箱,并填写个人信息(信息请使用真实的姓名、地址、邮编和电话,以方便编辑部联系与邮寄杂志!)。注册成功后,系统会发送一封激活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按照邮件的提示激活您的帐号。帐号激活后,您便可以进行投稿和查询。投稿上传论文全文时每次上传1篇,如多篇,请分次上传投稿。

    2014年03期 v.26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医中药

  • 中药外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骨折后期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徐创龙;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骨折后期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外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骨折后期功能障碍患者2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愈1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3%。结论:中药外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骨折后期功能障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03期 v.26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熏蒸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叶会英;

    目的:研究中药(舒筋散)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采取区组随机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牵引、拔罐、功能锻炼等方法;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结合舒筋散熏蒸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对所有病例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调查表结果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功能锻炼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疗效肯定,临床工作中可加以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26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补中益气丸加蜂蜜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观察

    胡凤君;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丸加蜂蜜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方法:8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口服补中益气丸加蜂蜜治疗,对照组40例,只口服蜂蜜。结果:补中益气丸加蜂蜜治疗老年便秘患者总有效率87.5%,只口服蜂蜜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结论:补中益气丸加蜂蜜对老年便秘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

    2014年03期 v.26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创新工作管理理念 落实医保惠民政策

    盛延钦;

    目的:探讨医疗保险工作管理的新思路,创新管理理念。方法:改变以前管理思维,创新医疗保险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措施及办法。进一步规范门诊大病就医流程;实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全程控制的管理办法加强住院管理;利用药占比来预警和监督临床用药。结果:杜绝违规开药问题的发生;确保医疗收费的合理性;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全院临床用药总量明显下降,大大减轻了患者个人负担。我们用低廉的费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得到了市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评价。结论:只有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深入学习和研究政策,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的有效性,不断转变理念,这样才能使医疗保险政策真正地惠及人民,使医疗保险的好处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014年03期 v.26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动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耿开文;丁玮;崔素芳;

    目的: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动等级医院评审工作。方法:(1)建立组织机构:质控办公室、等级医院评审办公室。(2)内审、管理评审部分人员从等级医院评审办中推荐产生,这样使得大部分内审、管理者评审有医学背景,内审、管理者评审是对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制定的预防纠正措施就更切合各个部门的医疗实际。同时推荐的内审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医院的中层干部岗位,他们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对单位的人员情况、设施状况、亟待解决的问题都十分清楚,便于开展工作。(3)采取认证公司组织培训、利用每月的"互助大讲堂"、聘请资深培训师做连续培训、举办等级医院评审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组织全员参与。(4)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记录文件,编写文件后由质控办、等级医院评审办共同审核,提出存在问题,上院长办公会后最终决定。结果:在基础设施改造、内设科室整合、医疗服务增长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很大程度地推动了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结论: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等级医院评审工作有机结合是关键;领导重视、全员积极参与是动力;建立组织机构、定期学习培训是保障。

    2014年03期 v.26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健康教育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

    谢荣仙;龚进红;陈华琴;

    目的:研究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通过办公护士、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每天下午对住院期间三个阶段患者出院前期一对一进行口头讲解与指导,同时附加书面形式教育及集体讲解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增进健康意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在治疗、护理及康复过程中的大大受益,充分发挥她们个人的潜能,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消除影响疾病的相关因素。让患者在住院期间及今后的生活中能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升了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2014年03期 v.26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浅谈优质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

    赵爽;

    为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对180例精神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满意度的对比,进行调查总结。结果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2014年03期 v.26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状况调查与护理

    王福英;

    目的:了解新入院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为采取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中所收集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饮食、呼吸道感染症状等,采用SPS5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女性精神障碍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5.5%,其中少食或拒食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26%,而饮食正常者为5%,两者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x~2=16.835,P=0.000)。结论:少食或拒食是呼吸道感染发生的诱发因素,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饮食状况,做好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有益于改善或预防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呼吸道感染状况。

    2014年03期 v.26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周飞燕;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围手术强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的90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5例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患者围手术积极治疗和规范性护理,完善术前准备以及针对性心理疏导,术后健康教育和精心护理,能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保障手术成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2014年03期 v.26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青年乙肝患者的效果观察

    姜永香;许颖;鲁晶;王雨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年乙肝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方法,将155例青年乙肝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知识讲座、电话回访等形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经过护士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规律生活、合理饮食、定期复查等乙肝疾病认识程度构成比实验组远高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可提高青年乙肝患者在疾病的认识程度和与药物治疗的协同作用。

    2014年03期 v.26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护理及家庭康复护理支持分析探讨

    莫美珍;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护理以及家庭护理支持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院门诊及住院老年痴呆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在门诊及住院期间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精神护理和家庭护理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1年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精神护理以及家庭护理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26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改进基础护理质量在呼吸科管理中的应用

    聂取;张丽杰;

    目的:通过探讨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呼吸科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2013年3月至6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基础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成立CQI小组,制定适合本科室的基础护理的质量标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依据PDCA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持续质量改进后的基础护理质量再次评估。结果:2013年7月至9月,经过持续质量改进后,再次评估,基础护理质量达标率由92.5%上升至96.5%,患者满意度由95%上升到97.5%。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基础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

    2014年03期 v.26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措施对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意义

    朱秋红;黄丽;刘迪;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对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把7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简称常规组)和综合护理组(简称干预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的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提早患者下床活动和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2014年03期 v.26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6个月以内法洛氏四联症患儿根治术后护理

    赵永红;张林虹;张媛媛;

    目的:总结6个月以内法洛氏四联症患儿根治术后的护理措施,探讨其监护要点,以期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6个月以内法洛氏四联症患儿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2~6个月,体重5.5~7.5kg,均在中低温(25℃~28℃)体外循环下行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术后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护、呼吸功能监护、胸腔引流管的管理以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等护理措施。结果:治愈48例,死亡3例,术后发生低心排5例,胸腔引流液偏多4例,经积极治疗后缓解。随访47例1月~6年,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6个月以内法洛氏四联症患儿根治术后做好以上各项护理措施,可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2014年03期 v.26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护理

    谭琳;

    目的:总结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9例,应用生长抑素止血,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6例患者能有效止血,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86.7%,死亡率为4.0%。结论:生长抑素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止血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03期 v.26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研究

    王洪;

    目的:分析评价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手术患者4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满意度为88.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为96.3%,对照组患者术后舒适度为81.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术中患者的焦虑、恐惧和不安情绪,而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配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在手术室的护理中推广应用。

    2014年03期 v.26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女性的影响

    张岩;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女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围绝经期女性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自我保健意识、对围绝经期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增强围绝经期女性的保健意识,提升相关知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03期 v.26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在预防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应用

    马志红;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肾癌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着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25.0%,观察组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应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2014年03期 v.26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对精神科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王琴;

    目的:对照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和服药依从性的数据,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精神科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开展优质护理的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和依从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不仅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增强其依从性,使得临床疗效更加提高。

    2014年03期 v.26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保护性约束不良经历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

    耿忠琼;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不良经历给精神病患者带来的心理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用自制调查表对某精神病医院收治的42例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2例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心理反应主要为:拒绝、反抗20例(占47.6%);紧张恐惧6例(占38.1%);认为自尊受到伤害16例(占14.3%)。结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作为治疗护理精神病患者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被约束的不良经历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反应也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提出在治疗护理精神病患者时,尽可能选择其他代替措施,减少或不使用保护性约束。

    2014年03期 v.26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张立玖;

    目的:探索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8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除药物治疗及一般常规护理外,针对患者病前性格及心理状态,采用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比较,结果显示42例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47例没有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和消除患者的心理行为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有明显的作用,为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

    2014年03期 v.26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1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赵美华;刘晓君;周翠;

    <正>残留型精神分裂症为精神分裂症的慢性期,疾病明显地从早期(包含精神病性症状符合精神分裂症一般性标准的一次或多次发作)进入晚期,以长期、但并非不可逆转的"阴性"症状为特征。患者,男,22岁,于2008年3月无名显原因出现自语自笑,动作怪异,经常无故外跑,有时好几天不回家。怀疑别人对自己不好,不愿与他人交流,生活懒散,个人卫生差,曾先后2次到青州荣军医院住院

    2014年03期 v.26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1例

    何仿;

    <正>1病史和治疗经过患者陈某,男性,32岁。缓起凭空闻人语、疑人害、孤僻、懒散5年。患者于2008年春节后无明显诱因凭空听见很多声音侮辱自己,让自己去死;无故认为有恐怖分子监控自己,要害他性命,常自觉有尖刀刺入心脏;认为父母在饭菜、水中投毒要谋害自己,故不在家进餐,回家后门窗紧闭,逐渐变得孤僻懒散,不与人交往。后因患者将门窗钉上木板,遭家人制止,便大发

    2014年03期 v.26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