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瑶瑶;唐军民;唐岩;柯嘉;毛卓;孙红亚;甄昱;苏衍萍;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在大鼠实验性胃癌发生过程中对垂体远侧部ACTH细胞、GH细胞和TSH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影响。方法:用断乳雄性Wistar大鼠62只,分正常对照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实验对照组、MNNG低硒组和MNNG高硒组。43周时取大鼠垂体和胃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垂体ACTH细胞、GH细胞和TSH细胞,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MNNG实验对照组和加硒组均有数只大鼠胃浆膜面出现肿块,且光镜下显示为肠上皮化生,其中加硒组的肠化生率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图像分析结果显示,MNNG实验组、低硒组、高硒组大鼠垂体远侧部ACTH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MOD)分别为0.0623±0.02024、0.0680±0.08948和0.0574±0.01949;GH阳性细胞MOD分别为0.0380±0.01311、0.0415±0.01559和0.0293±0.01323;TSH阳性细胞数MOD分别为0.0943±0.18606、0.1272±0.05389和0.1044±0.04166。结论:在实验性大鼠胃癌形成过程中,低剂量亚硒酸钠组的大鼠腺垂体远侧部ACTH、GH和TSH阳性细胞反应增强;而高剂量亚硒酸钠的作用则完全相反。
2014年05期 v.26 1-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华承;张冬梅;
目的:检测和分析PTEN和Syk蛋白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人大肠癌组织及30例人正常大肠组织中PTEN和Syk的表达,分析二者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TEN和Syk在人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和96.67%,而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6.67%和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蛋白的表达率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发生部位无关(P>0.01),但与大肠癌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负相关(P<0.01)。人大肠癌中PTEN和Syk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1)。结论:PTEN和Syk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人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2014年05期 v.26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仲阳;王民;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环孢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AP-43mRNA的表达,研究环孢素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环孢素干预,在3、7、14、21、28天,5个不同的时相点各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下脊髓T12-L1节段,脊髓前角GAP-43mRNA的表达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对照组GAP-43mRNA第3日呈低表达,第7天表达量增加,第14天表达量达到高峰,第21天表达量下降,第28天表达量接近第3天水平。实验组第3、7和14天表达量与对照组相似,第21和28天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处理,第3、7和1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1天和28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延缓神经元的退变。
2014年05期 v.26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小平;周玉来;宋国林;付文革;李刚;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47名新兵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382例)和对照组(365例)。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干预组新兵进行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和心理咨询在内的综合心理干预。利用SCL-90、SAS和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新训结束时,心理干预组战士在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项的分值、在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2014年05期 v.26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邱玲玲;王继丰;吴迎春;刘大威;朱德超;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CBT)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疗效和预后观察。方法:选取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CBT合并奥氮平组)和对照组(奥氮平组)各30例,研究组在口服奥氮平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CBT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及随访结束时,研究组与对照组同期对比,PANSS各项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半年随访时,研究组SDSS大部分项目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3%和51.7%,研究组与对照组停药率分别为6.7%和31.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BT合用奥氮平治疗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比单一药物治疗更具有优越性,近期疗效更明显,治疗依从性更好,复发率明显降低。
2014年05期 v.2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卢君慧;
目的:研究和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单用氯吡格雷和另一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单用氯吡格雷治疗患者的有效率为83.3%,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患者的有效率为87.2%。联合用药增加了危及治疗患者的生命出血危险(绝对危险增加2.57%)。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增加不显著,而增加了出血风险,安全性降低。
2014年05期 v.26 18-1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肖逸丽;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门诊1 393张镇静催眠药处方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在是否联用、使用频率、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诊断、用药时间等方面的临床分布特点。结果:本院镇静催眠药基本上以单用为主,占96.41%,药物品种主要是苯二氮类,占95.3%,其中以阿普唑仑最为常见,占26.74%,统计药物的DUI值大体都符合规定(DUI≤1);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47.81%)及心境障碍(17.09%);时间<4周684例(47.27%),4周~2个月488例(33.72%),2个月~4个月271例(18.73%),>4个月4例(0.28%)。结论:本院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持续使用时间偏长的问题,应引起医生、药师及患者重视,防止药物的滥用及依赖性的发生。
2014年05期 v.26 20-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林欢;林艳霞;杜惠梅;刘虹;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和术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肠蠕动恢复快,肛门排气时间早,能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而术后患者并发症并没有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26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刚;王平;白云;
目的:研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分析与慢性肝病的临床关系。方法:以到某院进行肝源性糖尿病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并对慢性肝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根据肝功能症状分级的不同,其表现的糖尿病病情程度也不同,在治疗手段上结合慢性肝炎和糖尿病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结论:肝源性糖尿病的病情轻重和肝病病情程度成正相关,在治疗方案上应该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
2014年05期 v.26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郝凯军;徐连江;王淑芹;
目的:通过调查荣复军人及社会患者近年来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现状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感染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比例约为2.14:1,且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各致病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对医院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合理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
2014年05期 v.26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颖奇;李广田;关鹏飞;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骨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为期8周的森田疗法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治疗前、后测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并且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森田疗法治疗后的治疗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t=14.21,P<0.01;t=12.68,P<0.01),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森田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的治疗效果确切,且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4年05期 v.26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象珍;陈彬彬;
目的:分析某院临床药师参与精神、心理科临床查房对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干预的记录,对不合理用药医嘱涉及的药物类别和药学问题以及医师干预的接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干预成功率为78.79%;不合理用药医嘱涉及的药物类别以专科用药和二类精神药品为较多,干预成功率33.33%~87.50%;干预涉及的药学问题主要是不良反应和联合用药,干预成功率36.36%~92.47%。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可以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通过干预减少不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经验,加强与医师的沟通交流,实施正确的的查房干预,提高干预成功率。
2014年05期 v.26 31-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炜;滕旭;张颖;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比较利伐沙班和伊诺肝素用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符合本研究标准的79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伐沙班组38例,利伐沙班5mg/12h口服;伊诺肝素组41例,1mg/(kg·12h)皮下注射。疗程8d。结果:住院期间利伐沙班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8例,出血4例;伊诺肝素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10例,出血7例。随访期间利伐沙班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14例;伊诺肝素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15例。两组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伊诺肝素抗凝治疗效果相当,出血的发生率相似,该药既有效又安全。
2014年05期 v.2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春华;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治疗糖尿病提供可信的资料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安庆市石化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经病理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68例,分为A、B两组。A组92例为轻度糖尿病肾病患者;B组76例为重度糖尿病肾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B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A组。结论:糖尿病肾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呈反比关系。糖尿病肾病病情越重,病患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反而越低,因此,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利于判断糖尿病肾病的病情。
2014年05期 v.26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杨莉娜;
目的:探究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的应用在超育龄期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超出育龄期进行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5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妇女不用药物进行常规取环;观察组妇女在取环1周之前服用尼尔雌醇6mg,取环3h前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然后再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出血、疼痛、手术时间以及成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妇女宫颈软化程度更高,而且术中出血少,痛苦小,手术时间更短,手术成功率也更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妇女来说,先联合应用尼尔雌醇和米索前列醇,再进行常规的取环手术,可以减轻痛苦,出血少,成功率高,患者也更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2014年05期 v.26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顾燕;杨帆;杨玉清;盛嘉玲;
目的:探讨代币法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符合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患者110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代币法行为治疗(简称代币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同时收集两组数据资料。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分别对所有入组患者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简称PANSS量表)评定其精神症状,用《人际关系量表》评定人际关系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的PANSS和人际关系量表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代币组患者PANSS中阴性症状分值、一般精神病理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代币组人际关系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代币法行为治疗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014年05期 v.26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潘永刚;侯爱莲;
目的:探讨健康查体人员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校正与复核。方法:以EDTA-K2抗凝血涂片复检配合血小板直方图分析进行。结果:EDTA-K2抗凝血涂片复检配合血小板直方图分析可尽快发现影响血小板计数因素,并指导采取复核与校正措施。结论:血涂片法复检配合血小板直方图分析,可迅速查找影响血小板计数原因,采取复核与校正措施,加强分析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
2014年05期 v.26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弘;聂波;
目的:探讨运用B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或BVADT(硼替佐米+VAD+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初治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BTD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BVADT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CR+PR)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硼替佐米和沙利度胺联合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运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能控制,此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2014年05期 v.26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萍;李娇佯;
目的:探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治疗后进入稳定期的患者4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20例,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每天4~8h,治疗间期接受1~2L/min家庭长期氧疗。单纯氧疗组20例,接受1~2 L/min的家庭长期氧疗,每天15h以上。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pH值、PaCO2、PaO2、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单纯氧疗组治疗后FEV1、FEV1%、PaO2、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FEV1、FEV1%、PaCO2、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单纯氧疗组(P<0.05)。结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05期 v.26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璇;
目的:观察比较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对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临床明确诊为癌症患者在均应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均给予蒽环类药物进行治疗,A组:右丙亚胺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基础上单独加用右丙亚胺静脉滴注,B组:参麦组则对该组患者加用参麦注射液50mg/日,C组即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组,上述三组均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开始即对应应用,连续应用12天,并记录观察三组患者中出现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比率。结果:比较三组患者心电图变化、心脏彩超变化、心肌酶学化验及发生其他心源性损害的比例,其中C组发生心脏毒性的概率低于A、B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应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癌症患者,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可以有效减轻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可减少蒽环类化疗药物在治疗癌症的同时带来的不良后果。
2014年05期 v.2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曲月星;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腰麻中的麻醉效果,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应用腰麻择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13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麻醉)和对照组69例(应用芬太尼麻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2.8±0.7)min,感觉阻滞持续时间(114.8±18.7)min,运动神经起效时间(3.8±0.6)min,运动阻滞持续时间(97.8±16.3)min,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是老年患者腰麻较为安全可靠的麻醉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2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艳霞;付丹;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第4天、第7天血HCG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持续妊娠率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是一种安全、疗效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2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国贤;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在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方法:随机选取124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和对照组62例(单纯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19.39±2.41)min,术中出血量(18.65±1.23)ml,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异常子宫发生率3.2%,月经改善率96.8%,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刮宫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子宫异常出血风险,建议临床推广。
2014年05期 v.26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冯金河;陈平勋;
目的:比较精神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精神抑郁症患者78例,其中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则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的82.1%,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抑郁症患者治疗中,采用帕罗西汀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阿莫替林治疗有效率,其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05期 v.2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进联;
目的:比较不同盆底康复训练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分娩的初产妇2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盆底肌肉锻炼组、盆底生物反馈组、阴道椎体训练组,采取不同的训练,对产妇训练前(产后3天)、训练后(产后6周)尿失禁情况和会阴肌力进行评价。结果:三组产妇产后6周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产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训练后会阴肌力较训练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盆底功能训练方法各有优劣,临床医师可根据产妇身体情况、锻炼条件综合评估,指导产妇选择合适的方式。
2014年05期 v.2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志军;孟凡云;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1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PANSS项分别进行评分。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经纳洛酮治疗后PANSS数值评分得到改善。结论:纳洛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明显。
2014年05期 v.26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成鹏;
目的:分析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给予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以后,观察组的患者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观察者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可以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适合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4年05期 v.2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增强;李国政;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纯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超声特征,旨在提高超声对PTC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有病理诊断的PTC资料473例,对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3例PTC患者共527个病灶,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2%。结论:PTC超声可以作出正确诊断,其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肿瘤的前后径和横径的比值(anteroposterior and transverse diameter,A/T)≥1,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低伴细小钙化,血流信号缺乏特异性。
2014年05期 v.2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永璐;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t low frequency,rTMS)治疗焦虑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8例患焦虑综合征的内科患者进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1周末、2周末、4周末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焦虑症状明显减轻,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综合征安全有效。
2014年05期 v.26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夏方勇;
目的:探讨牙冠纵裂固定全冠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后牙冠纵裂患者56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有30例治愈,17例有效,9例无效,治愈率和有效率总共为47例,占总人数的83.9%,无效率为16.0%。结论:要彻底清创患者的纵折牙,并行准确复位和牢固固定,适当的调合和磨改,利用规范的全冠修复治疗方式,就能够对患牙的功能以及形态进行最大程度保存。
2014年05期 v.2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阎妍;
目的:观察比较应用隐形义齿或铸造支架修复磨牙缺损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磨牙缺损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使用隐形义齿,对照组使用铸造支架,治疗后随访1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成功修复率及牙周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成功修复率92.2%,对照组成功修复率76.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病发生率7.81%,对照组牙周病发生率9.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缺损修复应用隐形义齿较铸造支架效果美观、舒适性好、固位力强、耐用性佳,且牙周病的发生无升高,隐形义齿可作为替代铸造支架成为修复磨牙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
2014年05期 v.26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钟岩;
目的: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4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为治疗组,经后入路手术治疗;另选同期收治的42例保守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优18例,良好15例,尚可7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5.24%;观察组42例患者,优11例,良好13例,尚可10例,差8例,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患者未见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出现2例关节活动障碍。治疗组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可靠,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5期 v.2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光日;范萌;魏锋;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两支狭窄患者3例,三支狭窄患者29例,合并左主干狭窄患者1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10~60个月,28例心绞痛完全消失,4例心绞痛减轻,心功能Ⅰ~Ⅱ级。结论:采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014年05期 v.2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张素媛;刘梅娟;范杰斐;
目的:了解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进行抽样,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法进行检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方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3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26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把握各项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对于临床检验有效率而言,生化检验法与常规检验法均对肾上腺皮质疾病有较高的诊断效率,但生化检验法的准确度更优于常规检验法,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作用显著,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例行方法。
2014年05期 v.26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祁辉;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囊袋阻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9例白内障术后出现囊袋阻滞综合征的患者,进行Nd:YAG激光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跟踪随访,其中有3例为白内障手术后早期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我们采取常规术式:Nd:YAG激光前囊膜周边造孔术,6例患者为白内障手术后晚期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但是其中有4例患者为后囊膜混浊、增厚的表现,我们采取术式为Nd:YAG激光后囊膜切除术,另外2例患者伴有人工晶状体前、后表面光学部纤维增殖膜,我们采用术式为Nd:YAG激光人工晶状体前后囊膜切除术后再行晶状体后囊膜切除术。结果:9例经Nd:YAG激光治疗后患者视力均有较好的提高,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治疗白内障术后囊袋阻滞综合征切实有效,无并发症,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26 68+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段凌;马如彪;曾尔亢;方禹舜;赵要武;王红;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老年人、长寿老人身高、体重与体重指数的变化规律。方法:按流行病学方法设计,分层随机抽取1 550例调查对象,按常规方案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计算其体重指数。结果:老年人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均随增龄发生明显的老年期变化,老年人身高随增龄而下降,老年人体重随增龄而减轻,体重指数随增龄而降低。结论:老年人的身高、体重作为直观、易测量的数据,可以作为老年人的衰老参数供相关学科参考、应用,并为综合评价老年人衰老状况提供基础数据。
2014年05期 v.26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崔英姬;朴桂花;白春女;
目的:分析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躯体状况。方法:现居住在延吉市养老院的60岁及以上的310名老人,在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病案资料分析。结果:老人中70~79岁占27.42%,80岁以上占66.13%,慢性疾病患病率99.5%,患病率前6位分别是高血压占74.52%,脑血管病占67.74%,冠心病占59.03%,糖尿病占44.52%,痴呆症占28.39%,骨折占1.29%。同时患2种疾病的占41.29%,患3种疾病的占44.52%,生活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各占12.9%和25.16%。结论:养老院居住的老人,躯体慢性疾病患病率高,年龄越大患疾病种类越多,部分存在精神行为异常和生活不能自理。
2014年05期 v.26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利平;周玉来;宋国林;祁艳萍;曹亮;田恬;
目的:探讨武警部队战士指长/身高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对武警某机动部队318名战士测量左右手食指、中指、环指、小指4个手指长度和身高,同时测查SCL-90。统计分析各指长/身高与SCL-90的相关性。结果:左手4D:H与SCL-90的焦虑、精神病性、总分和总均分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0.05),与敌对具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右手4D:H与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P<0.05),与敌对具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4D:H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D:H越高则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014年05期 v.26 9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海云;李晓寒;
目的:了解菏泽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将2012年菏泽市手足口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出,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菏泽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 595例,发病率为43.22/10万,其中重症病例21例;发病率男性为59.11/10万,女性为27.12/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0);发病集中在4~7月(占61.70%);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3 510例,占97.64%);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3 500例,占97.36%);实验室检测EV71阳性46例(26.90%)、CoxA16阳性76例(44.44%)、其他肠道病毒49例(28.65%)。结论:菏泽市发病率较高,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为散居儿童。
2014年05期 v.26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小茹;陈春华;肖培义;
目的:了解鹤壁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对监测数据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鹤壁市2013年共监测各类放射工作人员159人,人均年剂量当量(0.53±9.41)mSv/a,低于国家规定的年剂量当量的限值。结论: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及介入手术工作人员是个人剂量的最大贡献者,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放射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2014年05期 v.26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黎小芳;王小蔓;
目的:正确掌握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 382例剖宫产指征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44.5%,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29.7%)、产程异常(24%)、疤痕子宫(15.2%)、脐带绕颈(12.2%)、羊水过少(8.8%)、社会因素(8.4%)。结论: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安全。
2014年05期 v.26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国花;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住院的安全防范与护理策略。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住院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制定相应的防范与护理对策。结果:隐患原因主要包括跌倒与坠床、走失与夜游、误吸与误食、服药依从性不高、激越行为以及烧烫伤等,在对此类情况进行全方面分析后制定出了具体与之相对应的防范与护理措施。结论:做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防范与护理措施是确保此类患者获得有效且安全治疗的重要保障。
2014年05期 v.26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红梅;陈灵肖;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精神病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荆门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氯氮平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4例,对其使用氯氮平药物治疗后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症状和原因,并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在医院接受氯氮平药物治疗的患者部分出现了嗜睡、倦怠等不良反应,在经过针对性护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了解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细致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做好护理工作,让患者早日康复。
2014年05期 v.26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春燕;孙谷珍;柯瑾;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卧床患者长期鼻饲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方法:调查分析39例长期鼻饲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出现的常见问题分析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并对于干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老年痴呆长期鼻饲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出现的常见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老年痴呆卧床患者长期鼻饲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2014年05期 v.26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方红群;刘晓娟;高利英;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康复锻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回归社会和家庭而努力。方法:对35例SCI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并对其康复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和护理,90%以上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有针对性地为SCI患者实施正确的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协助患者适应残疾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05期 v.26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建平;常宇峰;郭晓娜;
目的:探索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护理模式。方法:采用"心理关怀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心理关怀护士进行督导,出院随访"等措施。结果:缓解或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本心理护理模式是应对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有效模式。
2014年05期 v.26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耿颖娟;潘小爱;张炎冰;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位儿童病患,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选择通过静脉留置针实施穿刺的输液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所取得的护理作用效果。就其中的留置针穿刺不成功问题以及留置在静脉内的时长未达到预期等问题,结合小儿自身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给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在所接受护理的100名儿童患者中,留置针在患儿静脉中留置的时间在2~7d范围内,经统计计算平均时长为5d。其中有1名患儿出现皮肤针刺点周边小范围轻微感染的问题,没有患儿发生由于静脉置留针而导致全身范围内的皮肤感染问题。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加以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26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黄晓丽;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倍他乐克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方法:对65例采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心率、血压、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84.61%;6例患者在治疗后的2~3周出现头晕、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调整倍他乐克剂量,不良反应消失后再逐渐增加剂量,所有患者均完成8周的疗程,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倍他乐克是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2014年05期 v.26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秀丽;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的临床研究,来研究本护理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分院心内科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为诊断而收入院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临床科学护理,即常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临床观察,促进患者病情加速痊愈。结果:所选的60例患者中,其中有48例患者痊愈,11例患者好转,1例患者病情加重而转院治疗。结论: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及时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科学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疾病恢复速度,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4年05期 v.26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岩;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分别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护理后(P<0.01);观察组护理后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适应能力、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
2014年05期 v.26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郗爱凤;
目的:探讨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对2010年1-12月发生的43起护理不良事件运用SHEL模式进行分类及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分析2011年1~12月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与软件部分(S)即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的88%,与硬件部分(H)即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有关的占60%,与临床环境(E)有关的占42%,与当事人及相关人(L)有关的占74%,2011年1-12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4起,比2010年发生率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P<0.01)。结论:运用SHEL模式分析及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有积极意义,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2014年05期 v.26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