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曼曼;舒冏;穆攀伟;陈宣蓉;陈燕铭;曾龙驿;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320-DVCT中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n=35):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B组(n=68):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一支或多支冠脉狭窄),对比两组间血清CysC的差异。结果:患者血清CysC在A、B组分别是(0.73±0.39)mg/L,(1.25±0.62)mg/L,两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血清CysC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存在关联,可能可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风险。
2014年09期 v.26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善松;曹长彬;谷旦华;王东;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技术合用阿立哌唑与单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差异。方法: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A组(MECT治疗组)患者40例,麻醉剂丙泊酚,MECT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阿立哌唑继续治疗;B组(阿立哌唑治疗组)患者40例;C组(MECT治疗+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组)患者40例。三组患者分别用MECT治疗9次。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1、2、3、5及7周评定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与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同时合用小剂量阿立哌唑组患者PANSS评分下降最明显。结论:MECT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2014年09期 v.26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毅;王彩荣;李驰;陈婷婷;戢秋明;周华;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首次发病(以下简称为首发)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对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物质依赖诊断标准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首发患者为研究组,给予利培酮(40例,4~6mg/d)或奥氮平(40例,10~20mg/d)治疗,共12周。于治疗基线和治疗末评定18项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8)、韦氏记忆量表、连续操作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并与8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②研究组患者正确应答数与思维障碍分呈负相关(r=-0.26,P=0.021),记忆商数与焦虑抑郁分呈负相关(r=-0.27,P=0.017),短时记忆与缺乏活力分呈负相关(r=-0.34,P=0.002)。③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记忆商数、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首发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明显提高,认知障碍改善与临床症状缓解存在相关性,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2014年09期 v.2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玲;顾静莲;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更有效开展护理服务工作。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Zarit负担量表(ZB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100例患者和照顾者。结果:患者的婚姻状况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t=4.107,P=0.019);患者的工作情况和经济状况对照顾者SDS得分有影响(分别为t=3.851,P=0.025;t=2.701,P=0.035),具有统计学意义。照顾者负担平均(37.36±14.37)分,91%的照顾者存在负担,轻度54%、中度28%、重度9%。照顾者SDS平均(40.94±6.07)分,66%的照顾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轻度53%、中度12%、重度1%。ZBI总表负担和SDS得分之间未见相关性(r=0.03,P=0.808)。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对照顾者负担和情绪有影响,照顾者普遍有照顾负担、其情绪现状需加以关注,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2014年09期 v.26 10-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房艳艳;周伟;袁燕亭;任清涛;张勤峰;
目的:观察电针合并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依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研究组给予6周(3个疗程)的电针治疗。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分别进行评定。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周末比较HAMA量表总分及躯体焦虑因子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治愈35例(70%)、有效48例(96%),对照组患者治愈24例(48%)、有效45例(90%),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2,P=0.025),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83,P=0.24)。结论:电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及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消除患者的躯体不适,提高治愈率。
2014年09期 v.2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华;李振;吕锋;王莉莉;王继委;宋晓丽;张海东;
目的:探讨家庭防治模式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和直接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按入组标准对236名社会精神病患者(实际完成者215人),采用定期入户随访,中间门诊和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为期一年的家庭防治干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对干预前、5个月、10个月时的情况进行评估,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家庭防治干预前,干预5个月后、10个月后:①社会功能(SDSS)逐步改善(F=5.391,P<0.01);②认知功能(MMSE)大部分逐渐改善(P<0.01);③进行一年家庭防治直接医疗花费为102.6~14 521.23元,平均(729.55±1 709.94)元。结论:对慢性精神病开展家庭防治模式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进一步探索推广,但认知功能的全面改善需要更综合持久的过程。
2014年09期 v.26 16-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梅安昌;张西林;李怀滨;夏守翠;吴维;
目的:通过与氯丙嗪的对照,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2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P>0.05);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丙嗪较利培酮组引起患者肌强直、震颤、扭转痉挛、静坐不能等椎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引起胆碱能系统不良反应:口干、视物模糊、便秘、鼻塞发生率高(P<0.05﹚;利培酮对血糖、血脂影响较氯丙嗪小(P<0.05)。结论:利培酮和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利培酮起效快、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依从性高。
2014年09期 v.2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乔惠君;凤燕琼;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维持日常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增加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进行SANS量表、SAPS量表和NORS量表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SANS量表、NORS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PS量表评估结果 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提高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但对阳性症状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明显意义。
2014年09期 v.26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桂铭;
目的:对温胆汤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7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温胆汤合并奥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奥氮平进行治疗。以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在基线及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后的PANSS总分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胆汤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6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牟素萍;孙春蕾;刘加法;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间歇期实施健康管理措施的价值,为小儿哮喘的诊治及间歇期康复治疗指导提供参考。方法:追踪哮喘儿童298例,分为观察组152例和对照组146例。对照组由家属采取医嘱及康复建议的处理方式,观察组由父母遵照医生制定间歇期健康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观察期为2年。由专人每月一次电话随访。记录所有患儿哮喘发作的次数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有130例患儿进行了有效健康管理,其中无效9.2%、有效32.3%、显效58.5%;而对照组123例接受随访,其中无效63.4%、有效20.3%、显效16.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36.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哮喘间歇期的延长与健康管理密切相关,应用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配合药物治疗可提高儿童哮喘的治愈率。
2014年09期 v.26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小平;周玉来;朱守兰;付文革;严凤;李勇;
目的:探讨武警部队战士指长比与体能的关系,旨在为军队科学训练和人才选拔提供理论依据,并补充体质人类学数据资料。方法:对武警某机动部队318名战士测量食指、环指的手指长度和体能成绩,并进行相应比较。结果:①左手和右手的2D:4D差异不大。②左手2D:4D低,则速度能力(百米跑)强,力量项目的引体向上和俯卧撑能力强。右手2D:4D低,则力量项目的立定跳远和俯卧撑能力强。结论:左手和右手的2D:4D数值接近。左手2D:4D低,则速度能力强,引体向上和俯卧撑能力强。右手2D:4D低,则立定跳远和俯卧撑能力强。
2014年09期 v.26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廖玉萍;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作用。方法:选取在某三级医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癌焦虑患者4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11.24±2.59)明显低于对照组(19.84±2.62),且有明显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24.12±2.46)明显高于对照组(16.54±2.38),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对干预较满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4年09期 v.26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红伟;李晓娟;
目的:总结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特点与处理体会。方法:对4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进行了子宫次全切术,17例患者进行了子宫瘢痕处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治疗,21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瘢痕处的组织切除术或瘢痕修补术,5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清宫术,另外3例患者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甲氨蝶呤的方式进行治疗。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是较为少见的妇科症状,应及早诊断,以便制定和采用个性化的联合治疗方案。
2014年09期 v.26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姚美艳;王新春;
目的:探讨丁二酸洛沙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的疗效比较。方法:将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丁二酸洛沙平组(研究组)患者口服丁二酸洛沙平136~204mg/d治疗;利培酮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利培酮2~5mg/d。疗程均为1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d、第7d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中提取的激越因子分评定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结果:两组激越因子分在治疗第4d、第7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激越症状均能快速起效,丁二酸洛沙平组显效率65.4%,有效率89.0%;利培酮组显效率52.7%,有效率71.0%;丁二酸洛沙平组有效率、显效率高于利培酮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疗效优于利培酮。
2014年09期 v.26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鹍;
目的:分析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10mg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每日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5mg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坐位收缩压和坐位舒张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具有效果好、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2014年09期 v.26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江辉;陈耀汉;彭静;
目的:探讨近5年东莞市新涌医院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所涉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的特点。方法:对484例要求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司法鉴定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5年涉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逐年增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占46.9%,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占18.0%,躁狂发作患者占12.6%,无精神病者占11.4%,四者占总数的88.8%。所有案件中,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占24.0%,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占19.8%,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占45.7%,不予评定刑事责任占10.5%。结论:东莞市近年来刑事案件逐年增加,有地区特异性,相关部门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2014年09期 v.2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谷松;房修椢;
目的:研究特异性siRNA对诱骗受体3基因在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中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测定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中DcR3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中DcR3的蛋白表达。结果:siRNA对诱骗受体3在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的抑制实验中,同对照组比较,对DcR3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中的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特异性siRNA对诱骗受体3基因在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明确DcR3的功能及封锁DcR3基因表达治疗结肠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4年09期 v.26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淑霞;杜景海;
目的:探讨老年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2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均采用"2HRZS/4HR"方案抗结核化疗。出现肝功能异常后给予保肝药,至肝功能恢复正常时停止。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肝损情况、肝损出现时间的差异。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率为12.91%。其中,老龄组发生率为16.67%,中青年组发生率5.95%,两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害无临床症状者12例,占38.71%。64.52%的肝损害出现在抗痨治疗4周内;93.55%的肝损害出现在抗痨治疗8周内。两组肝损害出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程度严重。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肝功均可恢复正常。
2014年09期 v.26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炯;
目的:观察甲状腺手术的三种不同术式对喉返神经(RLN)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共270例,分为三组,运用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对比三组患者RLN永久性损伤率和暂时性损伤率。结果:次全切除组(C组)患者在术后出现RLN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组(B组)和精细化组(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RLN短暂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RLN有助于减少对RLN的永久性损伤,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次全切除术对RLN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2014年09期 v.26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玉峰;王军;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病例。依据临床情况分为切除组42例、修补组3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8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中,修补组和切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发病时间以及胃穿孔直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补术组的患者出现腹腔感染2例(5.26%)、切口感染1例(2.63%),中毒性休克2例(5.26%),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2.63%);胃切除组患者切口感染1例(2.38%),腹腔感染1例(2.38%),中毒性休克1例(2.38%),未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修补组和胃切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7±2.3)d、(8.9±3.4)d;胃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修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根据实际情况,对胃穿孔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病死率、防止并发症。根据临床结果显示,选择胃切除是最佳的手术方式。
2014年09期 v.26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筱琴;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对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一系列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和胃肠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烧心反酸、出血、疼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胃肠道黏膜损伤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可明显降低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4年09期 v.26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戴文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同凝血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皆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血管凝血情况,总结分析凝血功能与心血管意外的相关性。结果:112例冠心病患者中,因心血管意外而死亡的患者有15例,心血管意外但无致死情况的患者有32例,皆与心血管高凝血状态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与高凝血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为了减少心血管意外的发生,需要做好及时的预防与治疗,而抗凝血治疗预防和纠正高凝血状态则是预防、治疗心血管意外的常用手段。
2014年09期 v.26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春国;刘伟;
目的:探讨静脉铁剂应用对胃肠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4例胃肠肿瘤合并贫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和静脉组(静脉蔗糖铁)。结果:静脉补铁效果优于口服补铁,两者均可提高患者血色素水平,静脉铁剂治疗后短期内患者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静脉铁剂能安全、快速提高患者的血色素水平以及机体缺铁状态,并减少胃肠肿瘤贫血患者输血量。
2014年09期 v.2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金河;陈平勋;
目的:对比分析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成三组,其分别为阿立哌唑组、利培酮组以及氯氮平组,三组患者均分别单纯采用阿立哌唑、利培酮以及氯氮平进行治疗。最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三组患者的阴性及阳性症状量表(PANSS)病情评分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三组患者的TC、TG以及BMI均有所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最小的为阿立哌唑,最大的为氯氮平。
2014年09期 v.2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尹立春;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对急性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P50的影响。方法:32例急性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方法采用可变剂量的利培酮,2个月为一疗程。由专业主治医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选取33例本辖区社区健康居民,测查P50作为正常对照。结果:2个亚组间首发与复发患者P50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较对照组S1波幅降低、S2/S1升高、S1-S2减小,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50治疗前后各指标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病理症状和治疗前后P50指标的相关性显著减分(P<0.01);治疗前后P50各指标和PANSS各量表分进行相关分析,基线期P50抑制率(S2/S1)和基线期阴性量表分呈正相关,但在治疗2个月后又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听感觉门控缺陷可能与病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4年09期 v.2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境良;庄晓勇;孙启美;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及特点,探讨降低精神病患者病死率及医疗纠纷的措施。方法:对近10年住院期间死亡的精神病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0年间死亡17例,主要死亡原因为躯体疾病11例,猝死3例,自杀3例。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以躯体疾病为主。精神科专科医生必须熟悉掌握综合科基础知识,重视临床知识的更新,提高对躯体疾病的诊治水平。建议患者住开放病房,家属陪伴,这样更有利于降低精神病患者住院病死率,减少医疗纠纷。
2014年09期 v.26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齐磊岩;
目的:探讨不同仪器、不同测定方法检测门诊或住院患者的手指末梢全血和静脉血C反应蛋白所得结果是否相符。方法:以门诊或住院患者静脉血浆生化法和末梢全血快速测定法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门诊或住院患者静脉血浆生化法和末梢全血快速测定法测定C反应蛋白,所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有相关性。结论:Quik Read 101型快速C反应蛋白分析仪非常适合日常急诊患者静脉血或末梢全血检测C反应蛋白。
2014年09期 v.2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晓东;
目的:探讨玉米机绞伤患者伤口分泌物细菌分布情况及药敏实验结果。方法:178例玉米机绞伤患者伤口分泌物采集后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记录伤口分泌物培养后细菌分布情况及药敏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0株病原菌主要包括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及阴沟肠杆菌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2.50%、13.00%、11.00%、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及青霉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具有较强耐药性;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及阿莫西林具有较强耐药性;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临床医师对玉米机绞伤患者伤口感染进行治疗前,应首先对其伤口分泌物中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相应药敏实验,借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为治疗药,使患者获得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2014年09期 v.2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旭;马兆吉;李东;满玉娇;原燕;吕晓峰;
目的:探讨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12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空心钉锁定板组)62例和对照组(空心加压螺钉组)62例。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32个月,记录骨性愈合率,愈合时间,股骨头坏死率,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愈合率(95.16%)高于对照组(85.48%),骨坏死率(3.2%)低于对照组(6.4%),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且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09期 v.26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爱琴;
目的:评价宫术宁胶棒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缓解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10例妊娠6~10周的健康妇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妇女宫颈松弛程度,镇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结果:观察组妇女使用宫术宁胶棒后,宫颈软化扩张显效率55.2%,总有效率95.2%,镇痛效果显效率64.8%,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软化扩张总有效率12.4%,镇痛效果总有效率22.9%(P<0.001)。观察组妇女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14.2%,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35.2%(P<0.00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宫术宁胶棒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能有效提高宫颈松弛度,减轻手术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
2014年09期 v.2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绍毅;齐爱霞;白力允;宋士军;
目的:观察吗啡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通过观察接受吗啡类药物治疗的晚期重度癌痛患者,记录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不良反应中以便秘的发生率最高,占63%,恶心呕吐35%,嗜睡、过度镇静5%,眩晕7%,排尿困难3%,精神错乱和神经系统反应3%,瘙痒1%,呼吸抑制0.15%,无成瘾性。结论:对癌痛患者合理应用吗啡类药物是比较安全的。
2014年09期 v.26 5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苏丽;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应用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的129例患者,于围手术期出现的各种症状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8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结论:围手术期进行良好的术前宣教,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应症的选择,术前充分的预案,高超的腹腔镜操作水平和密切的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保障。
2014年09期 v.26 6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丽丹;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混悬液联合可必特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可必特溶液联合注射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09期 v.2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孔庆兰;时淑兰;
目的:了解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方法:通过对进行孕期健康查体并住院分娩的1 756名孕产妇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影响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1 756名孕产妇中顺产1 001例,剖宫产755例,剖宫产率为51.6%。孕期合并高血压63人,子痫前期45人,胎位不正87人,疤痕子宫95人,妊娠合并妇科肿瘤72人,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23人,高龄初产26人。1 763名新生儿中有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10‰。结论:做好孕前、孕期保健及优生优育咨询服务,可降低出生缺陷儿出生;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对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熟练掌握剖宫产技术和阴道助产技术,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疤痕子宫的形成,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决定因素。
2014年09期 v.26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颖;
目的:研究和探讨目前临床上异位妊娠的发病趋势以及相应的临床诊疗情况。方法:选择异位妊娠患者共510例,对她们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异位妊娠的发病趋势,并统计、比较和分析其临床治疗的情况和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显示,2012年的发病率(4.36%)明显高于2005年(2.48%),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部位以输卵管妊娠为主(90.20%),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临床治疗方法上逐渐由开腹手术治疗(83.33%)转为腹腔镜手术治疗(54.88%),且保守法治疗的采用率不断上升(7.14%~20.73%),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来,异位妊娠患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且主要为输卵管妊娠,在治疗方法上多采用腹腔镜手术和保守方法。
2014年09期 v.2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莹;郭治伟;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方法:随机选择50例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用ATB鉴定仪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并进行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K-B法)以测定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结果:所有患者基础疾病评分为4.58±2.13;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患者都有发热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或减小;17例患者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17例患者死亡,患者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在药敏试验结果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株感染12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耐药率为17.02%,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较低,耐药率是25.0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具有多重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及时根据临床药敏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及时治疗,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2014年09期 v.2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秦冉冉;李志英;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影像放射学诊断为肺不张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临床分析。结果:89例肺不张患者中,不张部位发生在右肺中叶的比率为最高;病因为肿瘤所致的56例,占62.9%,列首位;炎症为23例,占25.8%,列第2位;结核为8例,占9.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明确肺不张部位和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能够指导肺不张的治疗。
2014年09期 v.26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邢涛;张斌;
目的:探讨非手术方法对肛裂的疗效。方法:运用充分扩肛、长效麻醉药肛裂创面和内括约肌封闭、抗感染等手段治疗肛裂患者12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其中103名患者(84.4%)一次治愈,其余二次治愈。结论:非手术方法治疗肛裂安全、有效。相对于手术有诸多优点,有较大推广价值。
2014年09期 v.26 6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卢建红;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改变其求医方式和行为。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精神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连续进行护理4个月。结果:连续护理干预患者4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病耻感明显减轻,生活动力提高,个体的自信心增强;住院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完善的健康宣教,心理辅导等系统性护理干预,从疾病、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多元化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09期 v.26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小丽;贾铃铃;郭丽霞;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2014年09期 v.26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爱敏;余格;陈亚真;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护理要点及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护理相关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住院部颈椎病行全麻手术患者共计40例进行调查分析,计算机随机分组,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病全身麻醉术后的系统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2014年09期 v.26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冷辉芸;刁建辉;杨春玲;
目的:通过护理评估,在临床上使用不同的留置针,探索一些经验及做法,提高实践能力。方法:对于临床住院输液患者是否需要使用留置针,以及对留置针类型、型号的选择、日常维护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不同的留置针,提高了护士穿刺成功率,延长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患者的效率,保证了护理质量。结论: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做好评估,选择不同的留置针进行留置,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2014年09期 v.26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红梅;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筛选住院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人。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给予相同临床Ⅱ级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入院治疗15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情况评分,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度和抑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种类、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为造成患者发生焦虑、抑郁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度和抑郁度,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2014年09期 v.26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志红;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68例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分析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化疗方案和不同的药物副反应及妇科化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使肿瘤化疗患者情绪异常程度明显减轻,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2014年09期 v.26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晓军;莫雄英;
目的:分析儿童福利机构中岗前培训对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增强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保证护理安全,提高职业认同感,更好适应岗位服务于孤残儿童。方法:对新聘护理人员进行不少于15d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进入岗位。结果:考核后发现考核结果显著优于考核前评分。结论:对新聘用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不但能够增强适应临床工作能力,而且是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的保障。
2014年09期 v.26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红梅;
职业倦怠又称为过度疲劳综合征。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表现。据调查研究,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程度较为严重。本文根据20年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感受,浅析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阐述干预措施,为预防和干预护士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性建议,保证精神科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2014年09期 v.26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宝英;
目的:讨论晚期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舒适度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80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舒适度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晚期肿瘤患者,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舒适度,发挥其特色和优势。
2014年09期 v.26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桂玲;
目的:探讨踝后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健侧小腿外侧带蒂皮瓣移植于患侧踝后部软组织缺损处15例。术前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卫生宣教,消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及康复指导,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结果:15例行小腿外侧带蒂皮瓣修复对侧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护理干预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2014年09期 v.26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艳利;
目的:通过分析48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留置胃管意外脱出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8例留置胃管意外脱出病例分析找出老年精神病患者留置胃管意外脱出发生主要时间和原因,设定解决方案及对策。结果:中午班和下夜班是老年精神患者留置胃管意外脱出发生的主要时间,缺乏有效固定和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是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胃管质量及固定方法,评估患者病情,合理使用保护性约束,加强人员培训防止胃管意外脱出。结论:保障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可有效的降低留置胃管意外脱出的发生,为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了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服务。
2014年09期 v.26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顾萍;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2014年09期 v.26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洁;
目的:通过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为患者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方法:主动热情为患者服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供导诊服务及便民措施,实施人性化服务。结果:通过人性化服务,大大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使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明显提高。结论:提高了护士的素质,患者满意度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
2014年09期 v.26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龙立娥;
本文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并探讨循证护理可行性。针对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发热、出血、饮食、预防治疗及用药不良反应)实施循证护理,通过观察效果来看,患者住院期间贯穿实施循证护理,疾病很快趋于康复的结论。循证护理值得推广,但并非是单纯地取代传统护理,而是更加慎重、准确、合理地服务于患者。
2014年09期 v.26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