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帅;吴银侠;王大刚;冯玮;马文涛;宋昭;杨来启;
目的:利用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T),探讨门诊神经症各年龄段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各导联熵值的差异。方法: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对门诊各年龄段神经症患者检测,分析神经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各导联熵值的差异和受年龄、性别的影响。结果:0~29岁,5-HT、Ach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29~39岁,AchR、Ach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GABA、Glu显著低于正常值(P<0.05);39~49岁,AchR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GABA、Glu、NE显著低于正常值(P<0.05);49~59岁,GABA显著低于正常值(P<0.05);59~69岁,Glu显著低于正常值(P<0.05)。各导联熵值与正常值对比发现在正常值范围内,偏高,且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39~49岁年龄段最高,然后降低。结论:可以根据患者GABA降低做出临床诊断和使用苯二氮类药物;神经症患者的大脑较为混乱。
2014年13期 v.26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桂菊;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MAU),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同时选择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管活性物质(ET、Ang-Ⅱ、TXB2、NO)和MAU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DM组、EDN组和CDN组的炎症因子与MAU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从DM组、EDN组至CDN组,MAU越来越高,ET、Ang-Ⅱ、TXB2逐渐增高,NO逐渐下降,各组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与ET、Ang-Ⅱ、TXB2呈正相关(P<0.05),与NO呈负相关(P<0.05)。结论:循环血液中的血管活性物质水平与DN的肾损害程度相关,可以作为DN的诊断和预后的可能指标。
2014年13期 v.26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亮;
目的:通过对肺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降钙素(CT)水平的测定,分析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ALP、CT水平的变化,并评价其监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肺癌的患者行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根据骨转移诊断标准将肺癌患者分为未骨转移组(48例)和骨转移组(32例),并对80例肺癌患者及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ALP、CT水平测定,比较各组患者间血清ALP、CT水平的变化,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联合检测来评价其监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ALP、CT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P<0.01);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ALP、CT水平明显高于未骨转移组(P<0.01);患者血清ALP、C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s,AUC)分别为0.715、0.760,患者血清ALP的敏感性为69.400%,特异性为79.600%,血清CT的敏感性为61.900%,特异性为84.600%;通过联合检测可将敏感度提高至85.000%,特异度提高至93.333%。结论:血清ALP、CT可作为肺癌骨转移的初筛及监测方法。
2014年13期 v.26 7-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可煌;牛俊娈;李泽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单独或联合使用对未触及肿块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215例未触及肿块的可疑甲状腺疾病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和螺旋CT扫描,对其单独或联合使用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超、螺旋CT和两者串联、并联检测未触及肿块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1.3%、81.3%、66.1%和95.5%,特异度分别为88.3%、85.4%、90.3%和84.5%,准确率分别为88.8%、83.3%、77.7%和90.2%,假阴性率分别为18.8%、18.8%、33.9%和4.5%。彩超、螺旋CT串联检测未触及肿块甲状腺癌的准确率低于病理结果 (P<0.05),彩超、螺旋CT并联的准确率分别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并联的灵敏度高于彩超、螺旋CT单独使用或串联使用(P<0.01,P<0.01,P<0.001),并且假阴性率最低。结论:彩超和螺旋CT并联应用可作为未触及肿块甲状腺癌的有效筛查和诊断方法。
2014年13期 v.2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路伟;刘凤君;韩征利;苗丽燕;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在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儿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治疗组(n=29),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利巴韦林、热毒宁注射液),合并肝损伤的患儿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给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ALT、CK-MB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精神改善、热退及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分别为(1.62±0.56)d、(1.52±0.76)d、(3.41±0.73)d,对照组分别为(2.29±0.59)d、(2.19±0.94)d、(3.99±0.98)d;治疗后治疗组患儿ALT指标为(20.1±8.39)U/L,对照组患儿指标为(29.8±12.2)U/L;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在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改善方面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2014年13期 v.26 13-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苗苗;金辉;张艳红;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和CA72-4联合检测对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仪分析110例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50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与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CEA、AFP、CA199和CA72-4含量。结果:4种肿瘤标记物在消化道5种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含量均高于消化道系统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化道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对不同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不同。在胆囊癌和胰腺癌两种恶性肿瘤中,CA19-9单项与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直结肠癌中,CEA单项与四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72-4、CEA、AFP、CA19-9在不同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其含量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指标联合检测。
2014年13期 v.2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玲;张志;刘紫东;高航;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STEMI患者112例,按年龄分青年组43例(年龄18~44岁)、老年组69例(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间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腹型肥胖、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血脂异常程度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以男性为主。青年组患者发病前多伴有过度劳累、情绪异常、暴食酗酒等诱发因素(P<0.05)。青年组患者多为前降支病变(P<0.05),单支冠脉病变比例明显高于老年冠心病组(P<0.05),ACC/AHA冠脉病变分类低危组占多数。结论:患者腹型肥胖、吸烟、饮酒、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血脂异常,主要是青年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青年组发病前多伴有过度劳累、情绪异常、暴食酗酒等诱发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示青年组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大多累及前降支近段,病变多为低危组。
2014年13期 v.26 18-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冬林;申连城;李遵清;柳群方;栾清明;钱丽菊;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8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增加认知行为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和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测评两组康复效果。并且于出院后,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HAMD、CGI、PSP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和6周后,研究者组HAMD、CGI、PSP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前后,研究组HAMD、CGI、PSP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度抑郁症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降低复发率,促进康复。
2014年13期 v.2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丽芹;盖万良;王玉伟;
目的:探讨幸福感提升训练合并安非他酮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给予幸福感提升训练合并安非他酮治疗(研究组);另一组患者单用安非他酮治疗(对照组)。5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疗效,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100)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于1年后统计复发率及再评生活质量。结果:5周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及QOL-100总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及QOL-100总评分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复发率研究组患者为6.5%,对照组患者为19.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幸福感提升训练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并能降低其复发率。
2014年13期 v.26 25-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英;杨忠;尹建兵;潘惠;胡建伟;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急性期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治疗35例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35例为对照组,疗程8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症状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用TE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第8周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79%、53.1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艾司西酞普兰比较,度洛西汀治疗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疗效更为确切,起效较快,安全性较高。
2014年13期 v.26 27-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苗新香;
目的:探索工娱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经CCMD-3标准诊断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1),分别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加用工娱疗法进行治疗,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症状存在与否及存在的频度与强度进行评定。结果:经NOSIE评定,治疗前患者得NOSIE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4周后,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总积极因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精神病表现和总消极因素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总估计两组患者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社会功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示临床上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工娱治疗,以促进病情康复。
2014年13期 v.2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罗添云;张亚坤;殷炜珍;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精神病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68名在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对社会支持的总领悟与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以及道德宗教观呈显著性正相关(r=0.26,P<0.05;r=0.25,P<0.05;r=0.26,P<0.05)。家庭支持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r=0.29,P<0.05;r=0.35,P<0.01);其他支持与道德宗教观呈显著性正相关(r=0.35,P<0.01)。结论:家庭亲密度越高、情感表达越顺畅以及家庭对道德宗教观越重视,精神病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的水平越高。
2014年13期 v.26 33-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李丹;
目的:探讨6月龄至3岁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的发病原因及铁剂治疗的疗效。方法:总结122例NIDA患儿发病原因,并给予硫酸亚铁口服治疗,重度贫血还给予输血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贫血程度区分:轻度42例,中度66例,重度14例。未规律添加辅食、挑食与婴幼儿NIDA关系最密切。全部患儿经3到4周的针对性治疗,贫血均得以纠正。结论:NIDA仍是目前严重的婴幼儿期营养缺乏性疾病,应重视母孕期的营养,及时规范添加辅食,及早治疗慢性腹泻等疾病,对婴幼儿贫血早发现、早规范治疗。
2014年13期 v.26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穆慧;韩翠萍;
目的:观察舒必利治疗阻滞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2例阻滞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舒必利合并西酞普兰,31例患者)和单用组(单用西酞普兰,31例患者),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4、6、8周末两组患者间HAMD总分和阻滞症状项目评分比较,合用组患者低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8周末合用组和单用组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83.87%和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间TESS评分比较,单用组患者主要以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为主,而合用组患者则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小剂量舒必利合并西酞普兰治疗阻滞性抑郁症疗效较单用西酞普兰好,且起效快,舒必利可消除西酞普兰所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2014年13期 v.2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吉祥;陈凡;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60例,口服培哚普利加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患者60例,口服培哚普利,观察并随访3个月,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末测量患者血压、降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患者的降压达标率在1个月、3个月末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3期 v.26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丽丽;
目的:探讨15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5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15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突发呼吸困难和呼吸困难加重13例,晕厥3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1例,长时间制动4例,手术患者2例,口服避孕药1例。化验检查D-二聚体>500μg/L及血气分析低血氧饱和度者15例,肺动脉增强CT造影(CTPA)异常15例,溶栓治疗13例,抗凝治疗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2例。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与长期肢体制动、口服避孕药等有关,临床表现多样,典型三联症不多见,心电图及血气分析异常特异性差,肺动脉增强CT造影为确诊首选诊断方法。诊断及时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2014年13期 v.26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铁英;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随机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炎、止咳平喘、退热、吸氧等常规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吸入后立即机械振动排痰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咳痰、肺部体征消失、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是帮助支气管肺炎患儿有效排出痰液的一种较好手段,可推广。
2014年13期 v.26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印文娜;张广东;李庆丽;
目的:了解氨磺必利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5例经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治疗组(n=32例)与舒必利治疗组(n=33例);氨磺必利组的患者服用剂量200~600mg/d,舒必利组服用剂量200~600mg/d。观察4周,分别在患者治疗0、2、4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疗效,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精神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HAMD总分及7个因子分在治疗后4周末评定时,均比治疗前评定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BPRS量表总分及5个因子分,在治疗后4周末评定时,均比治疗前评定有显著下降(P<0.01),但是两组患者间的疗效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2、4周TESS量表总评分、自主神经因子、心血管系统因子以及其他因子分显示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神经系统因子两组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4周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TESS量表分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后抗抑郁作用疗效相当,且使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得以改善,合并低剂量氨磺必利不良反应更少,临床运用更安全。
2014年13期 v.2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鹏鹰;
目的:分析探讨阴道试产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50例初产阴道试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就两组产妇生产结局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研究组产妇中阴道试产成功38例,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6.0%,生产过程中并未发生子宫破裂,阴道试产失败产妇均改为急诊剖宫产治疗,12例阴道试产失败原因具体包括3例胎儿宫内窘迫,3例产妇疼痛耐受度低要求剖宫产,2例继发性宫缩乏力,2例活跃期停滞,2例先兆子宫破裂。两组产妇间母婴结局比较发现,研究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长短、产程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在严格把握阴道试产指征的情况下具有可行性,且能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13期 v.26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菁菁;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骨科手术器械准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常规骨科手术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QCC骨科手术器械准备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及器械准备完善率。结果:①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1.2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4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1)。②观察组患者的器械准备完善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为73.44%,观察组患者器械准备完善率更高(P<0.01)。结论:QCC可有效提高骨科手术患者满意度及器械准备完善率。
2014年13期 v.2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闫翠萍;高德芳;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因素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现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按家庭每月来院探视次数分成两组,一组患者为干预组,每月至少探视2次;另一组患者为对照组,为6个月或以上探视一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住院护士观察量表(NOSIE),在干预后的6个月、12个月末,分别对60例住院患者进行评定。对照研究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12个月,患者ADL、NOSIE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家庭干预,可以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
2014年13期 v.2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红霞;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进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残端与子宫动脉处理的不同方法选择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宫颈套扎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宫颈残端缝合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等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宫颈残端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实施次全子宫切除手术采用宫颈残端缝合法更为安全,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宫颈残端出血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4年13期 v.2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剑春;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62例NRDS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组新生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二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新生儿在2、15、24 h不同时间点中,氧指数(Oxygen Index,OI)逐步降低,尤其治疗组新生儿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低。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NRDS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2014年13期 v.2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斌;
目的:探讨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三联结合治疗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血清和痰液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变异性哮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氨茶碱,观察组患者采取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三联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血清和痰液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和PEF分别为(0.91±0.11)L、(1.10±0.10)L和(1.60±0.18)L/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E水平、EOS计数和IL-4水平分别为(170.62±11.85)ng/L、(0.47±0.05)×109/L和(71.18±9.45)ng/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三联结合治疗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清和痰液指标。
2014年13期 v.26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典;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BIL、ALT和ALB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HBV-DNA转移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均可耐受。结论: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3期 v.2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健葵;肖正军;
目的:探讨社会工作者介入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抑郁症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患者由社会工作者介入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6周后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判定其疗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测定简表评定显示社会工作者介入组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工作者介入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13期 v.2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建华;张巧仪;张建飞;陈秋妍;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子宫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的60例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治疗,B组的60例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要小于B组,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6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3.1%;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降低主刀医生操作的难度、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病率低的特点。TL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2014年13期 v.2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盈建;曹发斌;
目的:探究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细菌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甲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7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不存在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有3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有9例患者复发;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6.00%,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8.75%,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4年13期 v.2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陈志青;
目的:针对中重度痔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与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48例中重度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各24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改良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基础指标、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治疗的临床效果要高于传统组患者,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的时间均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重度痔实施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3期 v.2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洪宝武;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基础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BNP和LVEF分别为(1 954±1 087)ng/L和(29.1±6.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NP和LVEF分别为(1 408±1 033)ng/L和(34.8±7.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3期 v.26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江;
目的:观察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肌酶谱围术期的变化情况,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57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6h、术后第1d及术后第3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术后6h会出现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转氨酶(α-HBDH)以及肌红蛋白(Mb)在术后第1d会出现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作为心肌缺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在开胸手术的围术期会发生明显变化,其中CK-MB的变化出现最快,对心肌损伤的预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3期 v.26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伟;王素荣;韩流;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在辅助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时对患者体重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78例用氯氮平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二甲双胍+氯氮平)和对照组(氯氮平)。毎4周观察一次患者体重和血糖,疗程12周。结果:第4周起研究组患者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时P<0.01。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于第8周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第12周时P<0.01。结论:二甲双胍对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时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即体重增加及血糖升高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辅助应用。
2014年13期 v.26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晓灵;邹欣;张弟文;
目的:观察赛乐特联合康复、认知心理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赛乐特联合康复、认知心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SS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为(4.35±3.19)分,对照组患者为(7.42±3.61)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应用赛乐特联合康复、认知心理疗法,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
2014年13期 v.26 7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郝惠云;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居家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老年失眠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对32例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超过1年的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和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老年失眠患者痊愈15例(46.87%),有效13例(40.63%),无效4例(12.5%)。镇静催眠药物服用人数明显减少,用药量下降。有药物依赖者11例(34.38%),其中7例(77.78%)在干预后消除了依赖。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居家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的老年失眠患者,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2014年13期 v.26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倩;黄冬琳;邓家佩;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精神病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做好清洁消毒隔离、加强生活护理、安全使用约束带、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占年平均住院人数的13.23%。精神病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与住院病房环境及空气流通差、住院时间、生活能力、约束带交叉感染、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有关。结论:通过呼吸道感染发生因素的分析,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精神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院内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2014年13期 v.26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艳;
目的:探讨精神病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与健康引导的方法。方法:对21例精神病高血压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恢复程度将患者的疾病分为三期。即,以协助患者治疗和生活照顾为初期;以用药指导和训练生活自理为稳定期;康复训练和健康引导为恢复期。结果:经过三期的护理,患者精神状态的恢复、病情的稳定、高血压的控制的时间缩短;康复后的效果明显、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精神病高血压患者有效的护理及细致的健康引导十分重要。
2014年13期 v.26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桂静;
目的:比较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方法的优劣。方法:分析141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71例患者行传统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日,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率等。结论:在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减轻护理工作量,降低了住院时间及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4年13期 v.26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勇;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刀与普通电刀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行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普通电刀乳腺癌手术及护理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超声刀乳腺癌手术及护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疤痕愈合时间、皮下神经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刀乳腺癌手术能有效地提高术后护理质量,较普通电刀乳腺癌手术更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率,减少患者疼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14年13期 v.26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戴凤英;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对7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取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74例患者中72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7.3%。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抗休克治疗的同时配合一系列综合性护理措施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2014年13期 v.26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琳;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抽样分成实验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实验组患者选择了采取讲座集会,工娱疗等形式的心理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予以精神卫生知识测评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日常生活能力观察量表。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后,精神症状、复发率、心理康复、社会康复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基本控制后,积极实施心理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疗效,降低复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2014年13期 v.26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铭民;黄伟;刘昭;刘恩娟;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疾病,以神经系统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各种严重的精神症状,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良好的临床护理对他们的生存质量提高是有用的。本文通过对两例帕金森病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将我们的经验作了一个总结,与同行们分享。
2014年13期 v.26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良悦;乔跃华;
目的:分析并探讨活体肝移植患者门静脉测压管术后规范护理方法。方法:对82例活体肝移植患者中41例留置门静脉测压管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收集整理,归纳,统计,分析。结果:40例门静脉测压管患者未发生感染、出血,共发生堵管10例,总堵管率24.4%,其中使用抗凝剂组患者共22例,占53.7%,堵管2例,堵管率9.1%;未使用抗凝剂组患者共19例,占46.3%,堵管8例,堵管率42.1%。结论: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发生堵管的概率较低。护士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及流程规范护理,能防止感染及堵管的发生。
2014年13期 v.26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梅;张世宇;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4年13期 v.26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晓丹;王蕾;金惠玉;朴香花;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方法:选取门诊静脉采血患者243例,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胳膊屈肘棉签平行和垂直按压止血方式,每组各81例,比较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方式的疼痛、出血及淤血发生率最低,与其它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胳膊伸直棉签平行按压方式可有效避免屈肘时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移动,减轻的按压后疼痛、出血及淤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3期 v.26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1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及个性化护理组)106例和对照组90例(传统肠内营养及常规护理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39.6±5.6)h,术后住院时间为(12.2±4.3)d,并发症发生率为3.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2014年13期 v.26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瑞;许先玲;张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肝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接受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肝癌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3期 v.26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桂荣;
目的:对氯氮平所致患者的便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便秘成因和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0例应用氯氮平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应用氯氮平导致的便秘与日剂量有关;联合用药便秘发生率显著增加,与单一用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长期应用氯氮平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应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减少便秘的发生。
2014年13期 v.26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媛婷;
总结了如何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配合,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以及针对痴呆老人特殊的临床表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2014年13期 v.26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杰;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子宫切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28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13期 v.26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