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

  • 大庆地区一般人群疲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姚大志;张全志;庄永志;孙淑娟;张润芝;

    目的:探讨大庆地区一般人群疲乏感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一般状况调查问卷、疲劳量表FS-14、特质应对方式量表、SCL-90量表等对600名一般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躯体疲劳、心理疲劳、总的疲劳普遍存在,农民及医护人员疲乏感程度重于其它各职业人群;疲乏感受应对方式、人际关系、躯体化等因素影响。结论:一般人群疲乏感普遍存在,疲乏感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2014年14期 v.26 1-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咪唑安定、异丙酚和芬太尼合用于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的应用

    陆忠辉;谢景明;周逸刚;

    目的:通过观察小剂量的咪唑安定、异丙酚和芬太尼合用于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的镇静、遗忘、并发症及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等,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协会(ASA)麻醉分级,也称为麻醉分级的Ⅰ-Ⅱ级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30例。B组患者于颈丛阻滞前5min缓慢静注咪唑安定1.5~2.0mg,颈丛阻滞后微量泵输注异丙酚3mg/(kg·h)、芬太尼1.125μg/(kg·h)。A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缓慢静注异丙酚1 mg/kg、芬太尼0.05mg,继以异丙酚4~6mg/(kg·h)输注维持。监测并记录入室时(T0)、颈丛阻滞后10min(T1)、20min(T2)、30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及术毕(T5)时的BP、HR和SpO2,并计算MAP。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术后遗忘程度。结果:与T0比较,A组患者在T1、T2、T3时MAP显著升高、HR显著加快(P<0.01),B组患者术中MAP、HR变化不明显(P>0.05);B组MAP、HR在T1、T2、T3时明显低于A组(P<0.01)。A组呼吸暂停发生率(36.7%)明显高于B组(0%)(P<0.01)。B组患者术后颈丛阻滞操作遗忘率和手术过程的Ⅲ级遗忘率高于A组(P<0.01)。结论:小剂量的咪唑安定、异丙酚和芬太尼合用于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镇静效果满意,能有效抑制颈丛阻滞后的心血管反应,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术后对颈丛阻滞操作和手术过程遗忘作用强,可提高患者的麻醉质量。

    2014年14期 v.26 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亲家庭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王玉春;解昌国;

    目的:探讨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EPQ)及应对方式问卷(CSQ)评估62例单亲家庭青少年(研究组)及62例正常对照(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外向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神经质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研究组在解决问题、求助等两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自责、幻想及逃避等三项因子的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研究组的精神质与幻想、逃避及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内-外向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神经质与自责、幻想、逃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掩饰性与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单亲家庭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可能与其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

    2014年14期 v.2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应用DTI技术对妊娠女性盆底肌损伤诊断的研究

    马洪舟;

    目的:分析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妊娠对女性盆底肌损伤的可行性。方法:筛选35名初产妇和35名无孕育史无盆底疾病的年轻志愿者,分别对其盆底肌进行常规MRI扫描和DTI扫描,测量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计算其平均值。并使用计算机软件描绘肛提肌和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三维纤维示踪图。结果:35名初产妇肛提肌FA值均值是0.31±0.02,35名志愿者肛提肌FA值均值是0.41±0.0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肛门括约肌复合体FA值均值是0.67±0.03,志愿者肛门括约肌复合体FA值均值是0.70±0.0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对女性盆底肌进行量化分析和三维形态学观察,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影像学工具。

    2014年14期 v.2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ICGR15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

    郝锐;郑雪松;

    目的:探讨吲哚氰绿试验15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在评估原发性肝癌(HCC)射频消融术前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B级HCC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于术前测定ICGR15。根据术后肝功能损伤程度及凝血功能将患者分为肝功能轻度损伤组(L组)、肝功能中度损伤组(M组)和肝功能重度损伤组(S组)。对术前测定的ICGRl5结果与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分析ICGRl5及Child-Pugh评分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射频消融术前不同的Child-Pugh分级间ICGR15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间ICGR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与S组间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与M组及M组与S组间Child-Pug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R15与ChildPugh分级有明显相关,且能对HCC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进行评估。

    2014年14期 v.2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马永萍;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评价表(中文版MB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MSQ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问卷)对1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卷的情绪耗竭因子得分为中度倦怠、去人格化因子得分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为高度倦怠;2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与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方面呈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方面呈正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中,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是主要预测因子。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有关,充分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可以作为预防和改善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策略。

    2014年14期 v.2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多因素分析

    慈明塔;张丽娟;李彬彬;

    目的:探讨单纯2型糖尿病(T2DM)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患者的临床影响,提高对T2DM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认识。方法:对35例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和67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血生化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但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存在某种联系,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同步治疗效果可能更佳。

    2014年14期 v.26 20-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武警某部医院护士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柴晓萍;周玉来;张素娴;张维敬;严凤;宋晓妹;

    目的:调查武警某部医院护士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EPQ-RSC和SCSQ对武警某部医院94名护士进行测查。结果:(1)P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L极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2)该院护士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均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3)EPQ的E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N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该武警某部医院护士人格特征整体上为关心他人、顺从、适应良好。情感稳定性维度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维度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

    2014年14期 v.26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季江;钱煜东;崔建波;

    目的:探讨分析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30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增加BiPAP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h后PaO2和PaCO2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48h后PaO2和PaCO2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14期 v.26 25-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影响药物流产的因素分析

    肖灿辉;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不全流产及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120例药物不全流产或流产失败行手术干预的妇女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120例药物完全流产妇女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在年龄、盆腔炎症、流产史、孕产次、剖宫产史、屈位子宫、孕龄、孕囊大小等因素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妇女年龄、孕龄、孕囊直径、孕产次数、合并有盆腔炎症、屈位子宫、流产史的比例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年龄大、盆腔炎症、孕产次多、有流产史、孕龄长、孕囊直径大可能与药物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有关。

    2014年14期 v.26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对比研究

    陈丽娜;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舍曲林合并喹硫平组,疗程8周,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末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舍曲林合并喹硫平组患者的疗效明显,合用组与单用组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2、4周末HAMD的量表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合用组患者低于单用组,两组患者的HAMD因子分在睡眠障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或中度,主要有头晕、嗜睡、口干、便秘等,经对症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或耐受。结论:舍曲林合并小剂量的喹硫平治疗抑郁症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起效快,可提高疗效。

    2014年14期 v.26 29-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比研究

    叶飞;李成;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6例)和氟西汀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西汀胶囊口服用药。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的HAMD总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而在第2、4、8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

    2014年14期 v.26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肿瘤M2-PK、CEA、SCC、NSE和CYFRA21-1在人肺癌诊断中的比较

    魏枫华;齐川;李满元;

    目的:为了比较M2-PK、CEA、CYFRA21-1、NSE和SCC在人肺癌诊断中的差异。方法:142例新诊断的肺癌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M2-PK是用一个灵敏的ELISA试剂盒来检测的。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组织类型人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发现M2-PK灵敏度(灵敏度57%)比CEA(灵敏度38%)和CYFRA 21-1(灵敏度43%)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M2-PK(灵敏度59%),CEA(灵敏度39%),CYFRA21-1(灵敏度56%)的灵敏度普遍较高。对于小细胞肺癌来说,NSE比其他标志物更敏感。结论:M2-PK可以作为检测肺癌的标志物。

    2014年14期 v.26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疗效的影响

    王宏;李晓燕;石云凯;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牙体牙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超充、适充、欠充等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患者,并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中,共填充牙124颗,其中,适充98颗,占79.1%,成功率为93.8%,疼痛率为6.1%;欠充17颗,占13.7%,成功率为52.9%,疼痛率为32.4%;超充8颗,占7.3%,,成功率为66.6%,疼痛率为7.3%;三种根管填充程度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和疼痛感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其中适充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期间的疼痛率均比欠充和超充要低。

    2014年14期 v.26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AFP和HCCR-1联合检测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作用

    王欣;齐川;李满元;

    目的:探讨AFP和HCCR-1联合检测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作用。方法:检测肝癌患者体内AFP和HCCR-1表达水平。结果:1 258例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和HCCR-1的检测结果:AFP检测阳性率是576(46%),HCCR-1检测的阳性率是646(51.3%)。当AFP和HCCR-1联合检测时阳性率提高到74.1%。AFP和HCCR-1分别检测小肝癌(直径小于2厘米)的阳性率是40.1%和23.4%,二者联合检测时阳性率上升为56.9%。结论:实验结果表明HCCR-1可以作为检测肝癌的有用标志物,当AFP和HCCR-1结合在一起检测,能提高小肝癌的阳性率。

    2014年14期 v.26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1年随访

    曲秀颖;

    目的:研究分析碳酸锂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典型组和非典型组各50例,典型组患者给予碳酸锂合并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非典型组患者给予碳酸锂合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随访1年。采用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副反应量表(TESS)和药物依从性量表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结果显示,非典型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视物模糊、便秘、头晕、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典型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0%,其中有11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头晕、嗜睡、扭转痉挛等不良反应。非典型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典型组。结论:碳酸锂合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药物依从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2014年14期 v.26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刘文婷;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23例患者的179个甲状腺结节术前经超声常规检查,回顾分析甲状腺结节声像图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的良性结节142个:120个形态规整,117个边界清晰,135个无钙化或见粗大钙化,126个等回声或高回声,96个结节内部无明显血流或血流信号较稀少。甲状腺的恶性结节37个:22个形态不规则,26个边界不清晰,28个低回声,14个见微小钙化,26个结节的内部血流信号分布范围达1/3以上。结论:甲状腺结节的边界、形态、钙化及结节内的血流分布情况有助于良恶性鉴别。

    2014年14期 v.26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效果观察

    陈朋;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采取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42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1%,稍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2%(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否选择手术治疗应视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2014年14期 v.26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观察

    唐江;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心肌梗死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长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年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心肌梗死较保守治疗更能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概率,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存率,改善心功能,尤其是对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而言,介入治疗的长期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而对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而言,两种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差别不大,介入治疗略优于保守治疗。

    2014年14期 v.26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王玲;

    目的:研究分析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90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其分为治疗组(45例患者)给予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以及对照组(45例患者)只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通过测定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各项常规指标、血脂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32例患者显效,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24例患者显效,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在临床上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2014年14期 v.26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影响的观察

    梁海堂;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肥胖性高血压及对血脂和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肥胖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替米沙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Lns)以及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变化。结果:在经过6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5.5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TC、TG和BP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DL-C、LDL-C和FL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肥胖性高血压疗效和降低血脂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优于单纯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2014年14期 v.2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比较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曹艳;

    目的:探讨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再次剖宫产的产妇,比较首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对再次剖宫手术的影响。实验分为两组:A组产妇首次剖宫产为纵切口组,B组产妇首次剖宫产术为横切口组。结果:A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明显优于腹壁横切口,应作为有再次剖宫产需要产妇的首选。

    2014年14期 v.2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与利培酮治疗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比研究

    李海鸿;张欢;崔鹤馨;

    目的:对比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商品名:博思清)与利培酮(商品名:思利舒)对于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用药的依从性。方法:将80例首发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博思清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40例患者。每组患者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博思清组和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间无统计学意义。博思清组患者内分泌变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博思清组患者的静坐不能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博思清与利培酮疗效相当,患者不良反应中除静坐不能外,发生率较低。因此,博思清更适合用于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2014年14期 v.2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利培酮单用与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进食障碍癔症患者对照研究

    陆淑清;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进食障碍癔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伴有进食障碍癔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单用组,合用组患者以利培酮合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单用组患者以利培酮治疗,疗程为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药物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患者有效率为87.5%,单用组患者有效率71.87%,合用组患者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在1周末已有明显改善(P<0.05);单用组患者阳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在2周末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总分在4周末都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合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进食障碍癔症患者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

    2014年14期 v.2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森田疗法治疗疑病性神经症74例临床研究

    袁春梅;杨伟;李晓玲;涂医明;

    目的:研究森田疗法治疗疑病性神经症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女性精神病患者共计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4例,观察组患者74例。对照组74例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74例患者应用森田疗法进行干预。应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森田疗法干预后,疑病因子、抑郁因子、癔症因子、社会内向因子以及偏执因子评分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病性神经症应用森田疗法进行治疗具有疗效确切的优势,能够弥补传统药物治疗上效果不够确切的缺点,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

    2014年14期 v.2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采用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典;

    目的:分析探讨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采用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短程化疗与胰岛素降糖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4、CD4/CD8指标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采用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可以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疗效显著。

    2014年14期 v.2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80例临床观察

    刘铁英;李迎春;

    目的:观察应用雾化高渗盐水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生理盐水2ml雾化吸入,治疗组患儿给予3%高渗盐水2ml雾化吸入,雾化器为德国百瑞空气压缩泵。2次/d,疗程7~10d。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减轻、喘息明显缓解、肺部啰音基本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能较快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4期 v.26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孙阳;

    目的:分析研究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

    2014年14期 v.2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35例疗效分析

    欧阳细;杨伟;李晓玲;杨志敏;

    目的:分析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以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结果:35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43%,且不良反应较少,经过相应治疗均得到缓解,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以利培酮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14期 v.2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泌尿系感染中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支大为;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中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临床调查和患者标本病原学检验方法,对住院患者泌尿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在所测全部标本中,共分离出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2株,占61.54%。本组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伊米配能耐药的菌株,MRSA菌株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MRSA菌株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应重视微生物标本的送检和MRSA的主动监测,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2014年14期 v.2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粤滨;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仅进行沐浴,治疗组新生儿在沐浴后给予抚触。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42d时的体重、身长和头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及头围在出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42d治疗组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4期 v.26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潘佩玲;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共676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14例,并对可能影响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如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意识状态、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意识情况、是否使用侵袭性操作及是否使用抗生素等与院内感染有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意识模糊、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的使用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2014年14期 v.26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分析

    张清艳;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71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和抗结核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的具体症状并不典型,容易有漏诊的情况,要对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和抗结核的综合治疗,使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2014年14期 v.26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无创呼吸机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朱雪红;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在予以解痉、平喘、低流量吸氧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血气pH、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气pH为(7.4±0.1),PaO2为(70.8±5.7)mmHg,PaCO2为(46.5±7.4)mmHg,治疗前分别为(7.2±0.1)、(43.1±5.2)mmHg及(75.2±7.6)mmHg,两者比较,治疗后患者血气及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2014年14期 v.26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神经性厌食症营养干预治疗效果的观察

    李明伟;高剑峰;吴迎春;

    目的:通过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进行营养评价和干预治疗,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营养干预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定点抽样调查,对57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测量身高、体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 NRS2002),体重指数(BMI)≤17.5Kg/m2,白蛋白(ALB),并跟踪调查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状况,分析营养干预治疗的效果。结果:共57例神经性厌食患者,55例完成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96.5%。经营养干预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全面改善。结论: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4年14期 v.26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研究

    洪海漫;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再通情况和术后受孕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且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14期 v.26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三种不同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比较

    彭咏梅;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三种,其中A组患儿为观察组,采取光疗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B组、C组为对照组,其中B组患儿只采取光疗,C组患儿只口服茵栀黄颗粒,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A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8.00%,B组为86.00%,A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B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2,P<0.05或<0.01);C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4.00%,疗效明显不及A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x2=8.37,P<0.01)。结论:光疗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4期 v.26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洁阴洗剂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54例疗效观察

    王淑云;

    目的:探讨外阴洗剂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口服氟康唑胶囊,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洁阴洗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制霉素阴道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洁阴洗剂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较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4期 v.26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与单纯乳酸依沙吖啶引产的疗效比较

    毕红梅;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引产与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引产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引产,对照组孕妇则采用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引产。记录两组孕妇的出血量、药物的起效时间、引产的总时间、引产后的刮出物量以及软产道损伤和宫颈裂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药物的起效时间、引产的总时间、出血量和引产后的刮出物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出现2例恶心,1例腹泻,0例软产道损伤,0例宫颈裂伤,孕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引产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

    2014年14期 v.26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教育在80例孕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静;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0例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改善状况、产后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的比较t=21.9120(P=0.0000);产后24h出血量比较t=12.2987(P=0.0000);经护理后的SDS评分比较t=14.1010(P=0.0000);SAS评分比较t=12.5360(P=0.0000);总满意度比较x2=8.7778(P=0.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出血的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降低患者的出血情况,整体提高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14期 v.26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淀粉酶、脂肪酶联检对提高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价值分析

    孙慧;王丹阳;王翠翠;王蕾;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诊断对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诊断效果的价值,为其后期治疗和预后提供有力的支持。方法:选取疑似胰腺炎确诊患者62例(最终确诊54例),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同龄人员50例,抽取血液样本,检测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采用双盲实验,分别对单项指标诊断及联合诊断的初步结果同最终确诊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疑似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均显著高于健康待检人员,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向诊断指标胰脂肪酶真阳性率优于胰淀粉酶,差异显著(t=1.973,P<0.05),其他各项差异不大;联合检验诊断的真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差异显著(t=2.154、1.992、2.017,P<0.05)。结论:联合诊断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利于患者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4年14期 v.26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

    谢志超;方润婷;袁庆春;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30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抗病毒及支持等综合治疗后,治愈率100%,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2014年14期 v.26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

    于洋;

    目的:分析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在全麻下给予开颅清除血肿,并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方法对手术临床预后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中,无一例死亡,术后19例患者恢复良好,7例患者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患者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生存2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2014年14期 v.26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论中医学在护理工作中的传承与发展

    蔺卫杰;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目前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在护理工作中,传承和发扬中医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重点从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编写工作指导手册、建立工作引导机制和建立中医护理学习组织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方法。

    2014年14期 v.26 83-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脊髓损伤并发肌痉挛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杨梅;别明波;

    肌痉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肢体酸胀疼痛、抽搐,关节挛缩、变形,增加异位骨化和骨折的发生率。目前的护理方法主要有体位护理、康复训练后护理、痉挛手术护理、康复心理护理等。本文回顾国内外肌痉挛康复护理有关文献,对脊髓损伤患者并发肌痉挛的康复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评估、护理注意事项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4年14期 v.26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9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认知的调查分析

    孙丽丽;

    目的:旨在了解辽西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家庭氧疗(LTDOT)状况及用氧气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用在省级医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需要长期家庭氧疗的95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95例患者中45例(47.36%)施行氧疗,期间只有20例(21.05%)达到了长期家庭氧疗的要求,完全了解长期家庭氧疗相关知识的只有10例(10.52%)。结论:辽西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知识相对缺乏,对长期家庭氧疗的认知不充分,仍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家庭氧疗相关知识的宣教,最终提高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减轻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

    2014年14期 v.26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2012年永吉县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报告分析

    曹颖;李晶;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免疫规划工作,现对2012年永吉县各乡镇的免疫接种率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根据统计局出具的人口资料和出生率资料及各乡镇的接种率报表,采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的接种率监测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尚好,全县基础免疫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乙型肝炎疫苗(HepB)均可达到99%以上,但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较低,为71.33%~84.61%。根据D值和R值结果显示,仅百白破为可信。结论:全县报告接种率为不可信,今后应重点加强免疫接种率的监测工作。

    2014年14期 v.26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用药情况调查

    徐优明;张丽英;王美霞;

    目的:了解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用药情况,为今后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用药及剂量,合用药物情况等对社区786名贫困精神分裂症患者免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免费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占57.38%),其中传统抗精神病药占64.52%;联合用药为42.62%,以氯氮平联合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多见。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仍为目前社区贫困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用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已有一定比例使用。

    2014年14期 v.26 9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研究

  • 中医辩证施治胰腺癌38例的临床分析

    曾宝珠;杜明泽;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疗法治疗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胰腺癌患者给予中药复方进行治疗,并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结果:该38例胰腺癌患者经中医诊治后存活时间均超过半年以上,其中,存活时间在半年到1年的患者有18例、占47.4%,存活时间在1到2年的患者有13例、占34.2%,存活时间在2年以上的有7例、占18.4%。结论:对胰腺癌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治,确实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症状得以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生存能力得以延长。

    2014年14期 v.26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郭业伟;邢建英;张庆河;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溶于5%~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d;治疗组患儿给予清开灵注射液0.8~1ml/(kg·d),溶于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d。结果:治疗组患儿痊愈4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患儿痊愈28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咽部不适或疼痛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扁桃体肿大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2014年14期 v.26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葎草车前汤治疗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陈红梅;陈凯;扈腾腾;

    目的:观察葎草车前汤治疗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应用葎草车前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疼痛改善、关节红肿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尿酸降低水平及疼痛改善、关节红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葎草车前汤治疗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4期 v.26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性诊疗的影响

    郭彩虹;

    目的:探讨针对冠心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接受介入性诊疗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采用介入性诊疗方案,就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遵医依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诊疗接受率为16%,干预后为3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可明显增强知识掌握率,对促进康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4年14期 v.26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运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骨科手术器械2232例报道

    周玉英;

    目的:运用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确保骨科手术器械灭菌质量,加强医院供应室灭菌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 232件骨科手术器械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严格控制发放标准。结果:2 232件骨科手术器械,经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快速生物监测均合格,但2件出现棉包布有破洞,2件出现无纺布高温炼成破洞,5件出现湿包,3件出现清洗质量不合格。结论:骨科手术器械大多为植入物,系为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严格把握灭菌质量,细化过程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2014年14期 v.26 98-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刍议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张灵烨;

    根据医患关系现状和相关调查,提出紧张的医患关系导致医学生对于医疗行业的职业认同感下降。究其原因,与日渐增多的倦怠情绪、社会地位的降低、职业安全隐患、医学生成长面临障碍等密切相关,并就此简述相关的解决对策。

    2014年14期 v.26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病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与期望的质性研究

    张家秀;刘学兵;崔榕;

    目的:深入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与期望。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48例精神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分析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及期望。结果:精神病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较高,对人性化护理模式有进一步的期望。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促进精神科护理人员了解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需求与期望,改进护理方式,提升护理品质。

    2014年14期 v.26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张春华;

    目的:总结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效果,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总结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相关风险,应用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防范能力,强化风险监控力度,完善工作程序,建立风险应急制度,健全日常护理制度。对比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8%,显著低于实施管理前(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2014年14期 v.26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腔镜手术护士能级管理与效果评价

    官莉贞;刘锦瑶;陈毅文;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护士实施能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腔镜手术护士的能级职责,对腔镜手术护士的技术职称、工作年限、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每一名腔镜手术护士的能级,在实施严格的腔镜手术能级职责和能级技能培训后担任对应能级手术的配合工作。结果:实施能级管理后,腔镜护士的专科业务能力,腔镜手术医生对腔镜护士配合手术操作的满意度,腔镜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实施能级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手术护士的能级管理可以提高腔镜专科手术质量,提高手术医生、护士满意度,能级管理有利于腔镜专科护士的快速成长。

    2014年14期 v.26 107-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基于沟通法的临终患者心理护理研究

    罗娟;

    目的:研究沟通技能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取病例,采用问卷方式对30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患者临终前1周内进行。从患者心理反应、心理需求和心理障碍三个方面进行计算统计。患者根据沟通模式实施心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沟通干预后,患者心理反应分值、心理需求分值、心理障碍分值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沟通技能是临终患者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运用沟通技能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4年14期 v.26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观察

    张家秀;辛迪;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在坚持治疗的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中,筛选出有抑郁情绪的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情况。结果:预见性护理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抑郁情绪。

    2014年14期 v.26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公寓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

    郝惠云;张丽梅;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256名老年人的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结果:98.93%的老年人患有躯体疾病,人均患病(3.01±1.04)种;35.94%的老年人需要心理护理,41.7%的老年人需要专业护理,89.75%的老年人需要健康指导;不断完善护理措施方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结论:老年公寓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差、患慢性疾病的多、护理难度大,需高度重视。

    2014年14期 v.26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许小琴;刘巧云;

    目的:探讨影响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效果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966例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随访850人次,占出院总人数87.99%,影响随访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登记信息不准确;随访人员选择不理想;随访时间选择欠妥。结论:随访效果比较满意,应加强入出院信息登记的管理,安排好随访人员和选择好随访时间。

    2014年14期 v.26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李丹;

    目的:探讨在骨科护理中采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实施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骨科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014年14期 v.26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李燕;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接受脑血栓治疗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上述改变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心细致的护理促进了脑血栓患者身心的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2014年14期 v.26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尚丽萍;

    目的:探讨总结泌尿外科护理特点与患者心理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给予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护理、宣教、沟通、合计评分分别为(19.0±4.6)分、(22.9±1.0)分、(20.7±1.3)分、(84.5±2.1)分均高于对照组(12.5±3.8)分、(10.2±5.4)分、(13.8±3.3)分、(56.6±3.2)分,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合计并发19例次,人均3.8例次/人低于观察组10例次,人均2例次/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老年人居多,易并发、心理状态多不良,应用循证护理,抑制并发效果显著,获得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2014年14期 v.26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急诊输液室管理的缺陷与探讨

    蒋俐;金荷娣;朱英;

    目的:对输液室的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找出输液室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实施改进措施。结果:经过改进,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投诉也有了显著减少。结论:尽量打造好输液室环境,改进工作质量,不仅对患者对于护理人员,都是非常必要的。

    2014年14期 v.26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突发性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

    刘宏哲;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突发性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将1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水平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突发性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年14期 v.26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不同人群拔牙的心理状况分析和护理干预

    陈丽华;林秋英;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拔牙的心理状况,并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36例行拔牙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18例,干预组患者根据不同人群的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牙科焦虑表(MDAS)评分明显降低,且患者配合满意总有效率95.7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真评估不同人群拔牙的心理状况,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术中配合满意率。

    2014年14期 v.26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

    王晓波;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实施的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情况,其中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实施有效地干预措施不仅能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失误,还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4年14期 v.26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精神病专科医院口腔科护士职业风险分析及相应防护

    林秋英;陈丽华;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口腔科护士职业风险的防护对策。方法:首先对职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对策。结果:精神病专科医院口腔科护士主要存在心理、被伤害的危险、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的职业风险。并提出精神病专科医院口腔科护士提高适应能力、加强自我防护、减少空气污染等对策。结论:精神病院口腔科护士要提升自我的职业防范意识、加强专业技术水平与医疗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

    2014年14期 v.26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多潘立酮片致泌乳素升高1例

    冯善军;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40岁,主因"体重下降1个月,发现血糖升高4天。"以"2型糖尿病"入院。患者近一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下降,自测体重减轻10kg,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4d前测早空腹血糖为9mmol/L,无乳房胀痛,无泌乳及月经紊乱,无头痛及视觉异常。入院后查体:身高160cm体重74kg,BMI28.9,腰围93cm。皮肤无色素沉着,无特殊面容。BP140/

    2014年14期 v.26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