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贵兵;
目的:探讨培菲康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儿采取蓝光治疗和原发病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蓝光治疗和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患者41例,显效率为80.4%,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患儿治疗显效28例,显效率为54.9%,有效率为7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蓝光治疗和原发病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结局,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方式。
2014年15期 v.26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银辉;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的抑郁状态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收集12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就诊的100例良性妇科肿瘤患者为对照,采用标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分和分析。结果:与良性妇科肿瘤组患者比较,卵巢癌患者出现抑郁状态的病例数增加(P<0.05),且中重度抑郁患者增加(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存在抑郁情绪状态,临床诊疗中应关注此问题。
2014年15期 v.26 16-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秦际芳;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养老院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及治疗情况,为开展慢性病管理和养老院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21例患者血压记录资料,按性别、年龄、高血压分期及并发症和降压药物应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调查对象220例中发现高血压121例,占55.0%;男性确诊高血压72例,患病率为59.5%,女性高血压患者49例,患病率为40.5%;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检出率最高年龄组为70~79岁组,患病率为69.92%,本组各年龄段高血压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分期以Ⅲ期最多,占45.5%。121例高血压患者中服降压药治疗者103例,占85.1%。高血压降压药物的应用,以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率最高,达79.21%,用药方式以二联用药最多。结论:高血压在养老院老年人群中的发病比例较高,我们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在老年人高血压防治中也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向精细化管理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4年15期 v.2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乜晓丽;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法,将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次,每12h一次,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mg,1次/d,疗程为20周;对照组患者只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剂量方法同治疗组,同时控制每日摄入热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2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可提高血压控制率。
2014年15期 v.26 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有猛;何崇辉;崔丽欣;
目的:研究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0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普里灵疝装置修补术(PHS组)、Lichtenstein组与Rutkow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结果:三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PHS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Lichtenstein组与Rutk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其术后总体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普里灵装置组患者其复发疝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不同术式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PHS装置对于复发疝的治疗效果更佳。
2014年15期 v.26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曲秀颖;
目的:探讨米氮平和舍曲林对抑郁症血糖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将90例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米氮平组患者口服米氮平35~40mg/d,舍曲林组患者口服舍曲林100~150mg/d,治疗观察期均为15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周、10周和15周的周末测定空腹血糖(FBG)并进行比较。结果:米氮平组患者与舍曲林组比较,FBG均数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5周末FBG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0周和15周末与基线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5周、10周末两组患者间FBG异常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周末两组患者间FBG异常升高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其总体频率的96%置信区间为1.6%~2.2%。结论:米氮平和舍曲林对抑郁症血糖均有影响,且米氮平对抑郁症血糖影响效果更显著,可能出现有临床意义的FBG异常升高,且其发生的可能有一定的时间趋势。
2014年15期 v.26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宏;李晓燕;石云凯;
目的:探讨乳牙根尖周病采用vitapex糊剂与碘仿氧化锌糊剂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取乳牙根尖周病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就vitapex糊剂(A组)与碘仿氧化锌糊剂(B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A组患牙选取病例总有效率为92%,B组患牙为90%,患牙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A组患牙总有效率为92%,B组患牙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需采用复诊率低、无痛、快速的方法治疗儿童疾病,本次针对乳牙根尖周病患者,采用vitapex糊剂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2014年15期 v.26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姜仁风;徐作国;
目的:通过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案例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6年二、三级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案例资料121例,和近几年有关医学杂志报道案例35例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累及8大系统的器官,涉及23种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官、消化系统、循环系统不良反应居多。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属器、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累及居多。
2014年15期 v.26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丹阳;孙慧;王蕾;王翠翠;
目的:分析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TH)与老年痴呆(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住院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和同期来体检的健康老年人采集血样,检测血浆HCY含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对TH是否为老年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判断。结果:AD患者血浆T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同龄老年人(t=4.980,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TH是A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OR=4.792,P<0.01)。结论:老年痴呆患者TH含量明显偏低,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须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2014年15期 v.2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国华;
目的:探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因为牙齿间出现间隙进行治疗的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口腔修复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正畸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满意程度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畸治疗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疗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有较高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2014年15期 v.26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晔;郭广香;隗和红;刘淑芳;周秋峰;
目的:了解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药物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例符合内分泌治疗要求的H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制量表进行随访、评价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结果:HR阳性患者占同期乳癌患者总数的73.2%,随访成功188人,服药依从性好的113人(60.1%)。患者年龄、生活自理能力、经济状况、疾病认知、病情变化及是否定期随访复查等是影响依从性好坏的因素。结论: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有待提高,需注重与患者有效沟通、提高医药报销比例、加强健康宣教、开展多种形式的随访与纳入慢病全程管理范畴。
2014年15期 v.2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静;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检查妊高症(PIH)患者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A)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PIH孕妇39例为观察组,39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胎儿MCA、U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探讨其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IH患者胎儿的MCA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UA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IH患者围产儿结局不良率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P<0.05);观察组PIH患者不良围产儿MCA、UA指标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PIH患者胎儿MCA、UA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于围生儿结局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2014年15期 v.26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芳芳;张银萍;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理疗在治疗肩周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名患者随机分为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理疗观察组、针灸理疗对照组(对照组A)和关节松动术加理疗对照组(对照组B)3组,每组28人。治疗30d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患者比较,其在治疗前、治疗后的ROM、VAS、UCLA评分上有较显著差异;两个对照组患者比较,其在治疗前、治疗后的ROM、VAS、UCLA评分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肩周炎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其功能,疗效显著。
2014年15期 v.2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张环;
目的:探讨不同冲洗消毒药物在根管治疗中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48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替硝唑药物溶液进行超声荡洗,再使用盐酸米若环素进行消毒;对照组患者采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超声荡洗,再使用氢氧化钙进行消毒;两组患者消毒后均行根管填充牙髓治疗,同时进行牙周系统化治疗,并观察比较不同冲洗消毒药物在根管治疗中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6、12周时,其CAL、BI、PLI、PD均比基线时有较好的改善,但组间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6周后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12周后两组患者只有CAL和P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两组患者不同方法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替硝唑、盐酸米诺环素分别对根管进行冲洗和消毒,在短期内对牙周牙髓的联合病变效果优于次氯酸钠、氢氧化钙。
2014年15期 v.26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柳鹏翔;李亚玉;洪亚松;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病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0例急性阑尾炎高频超声扫查阑尾声像图特征,阑尾炎发生发展过程,合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发生时间。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急性阑尾炎显示肿大阑尾者49例,占81.7%(49/60);急性阑尾炎合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者19例,占31.7%(19/60),其中化脓性阑尾炎8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阑尾穿孔周围脓肿6例。结论: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相关性值得探讨,对于二者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2014年15期 v.26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云龙;
目的: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75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7例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实验组38例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镇痛剂的使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与治疗效果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治疗效果好,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15期 v.26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海堂;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78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以4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4周后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DL-C平均检测水平为(1.98±0.63)mmol/L、TC水平为(4.07±1.05)mmol/L,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的水平与TG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远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时,应用瑞舒伐他汀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较应用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少,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2014年15期 v.26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房金凤;于淑坤;杨艳秋;李春文;李敏;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在实施综合放松训练前后的心理应激状态,明确综合放松训练对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患者情绪,促进疾病康复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经确诊需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从分析心理应激水平和免疫功能入手,对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放松训练疗法,对实施前后的心理应激状态、免疫功能进行数据分析,明确综合放松训练对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稳定情绪,促进疾病康复等方面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第2天SAS、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5天实验组患者SAS、SDS测量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放松训练能明显改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水平。
2014年15期 v.2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煜东;季江;
目的:探讨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吸氧、祛痰镇咳、抗感染、支气管解痉平喘药物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增加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2014年15期 v.2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磊;刘娟;
目的:评估双头加压中空螺纹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股骨颈新鲜骨折患者采用股外侧小切口闭式双头加压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术。结果: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2~5年,平均3.5年。按照髋关节功能疗效判断标准,本组患者中,优19例(73%)、良7例(27%),无骨不愈合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本组患者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中青年股骨颈头下型及经颈型新鲜骨折及老年股骨颈基底型新鲜骨折患者,双头加压中空螺纹钉固定牢靠,创伤小、出血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手术内固定的有效方法。
2014年15期 v.26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樊林;
目的:观察自体前牙断冠粘接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31颗前牙冠折的病例,采用日本可乐丽公司生产的帕娜碧亚F双固化粘结材料、DURAFILL复合树脂、DURAFILL粘结剂结合根管桩或自攻自断螺纹钉进行断冠粘接。结果:对31例患者3~24个月的临床观察,1颗再接牙冠碎裂、脱落,1颗牙根纵裂,其余再接牙冠固位良好,形态美观,成功率为93.54%。结论:前牙断冠粘接术具有微创、实用、经济、疗程短、美容效果逼真等优点,符合现代牙科治疗原则和患者心理需求,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14年15期 v.2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颖;
目的:关于对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的研究。方法:用此检测系统测定分析325例恶性肿瘤患者,15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 678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的阳性率为80.95%,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49.00%)和健康查体组(29.10%)(P<0.05)。除胰腺癌外,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均比单一标志物检测,在对其余14种恶性肿瘤的灵敏感性高(P<0.05)。结论:运用蛋白芯片技术对多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对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性质诊断更加准确,可以作为无发病症状人群的早期肿瘤普查手段之一,对肿瘤高发人群的防癌普查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5期 v.2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悦昕;
目的:探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无心畸胎胎儿血流经自然阻断后超声波表现,并分析影响泵血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患儿20例,对无心畸胎胎儿血流经自然阻断后超声波图像进行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探究影响泵血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20例中,有3例进行正常的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且泵血儿全部存活婴儿各项生命体征全部正常。结论:孕妇产前进行超声波检查,通过超声波表现对胎儿做出准确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升泵血儿的生存几率。
2014年15期 v.26 5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凤;
目的:探讨雌激素在宫腔粘连术后的应用价值,为术后宫腔粘连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因闭经或月经过少而住院,并经宫腔镜证实有宫腔粘连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雌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激素水平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以及孕酮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的随访,治疗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为1.67%,而对照组患者复发7例,复发率为11.67%,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能显著降低宫腔粘连术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2014年15期 v.2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芙蓉;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6例痴呆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多方面功能障碍护理、安全护理、基础护理、饮食及药物护理、病情观察等一系列整体护理。结果:根据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护理要点,实施护理措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15期 v.26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于侠;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本次共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研究对象,采用激惹因子评分评估,依据所得分值高低,按冲动组(n=30)与非冲动组(n=50)划分,预测患者冲动行为,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除拒做日常事物激惹因子两组患者评分无明显差异外(P>0.05),相较非冲动组患者,冲动组患者容易发怒、不耐烦、易激动发牢骚、易生气、不如意即烦躁评分均居较高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冲动组患者冲动行为率为86.7%,明显高于非冲动组的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并行针对性护理,可降低冲动事件率,保障临床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2014年15期 v.26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邱晓华;李连;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后产科住院分娩的700名孕产妇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按照常规健康教育在产科住院分娩的700名孕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即对住院分娩的产妇安排一名责任护士,专门负责该孕产妇的各阶段健康教育及治疗护理工作,使健康教育贯穿生产的始终。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产妇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孕产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实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满足了产妇及家属对产科护理相关知识的需求,有效改善了健康教育效果,顺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提高了护理质量。
2014年15期 v.26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燕;
目的:观察早期针对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5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可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15期 v.26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双侠;
目的:分析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护理体会。方法:收集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石膏固定护理、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57.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肢体功能活动优良率为95.0%,对照组患儿为62.5%,观察组患儿的肢体功能活动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积极配合治疗率为90.0%,对照组为47.5%,观察组患儿的积极配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入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无较大差异,出院时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过程中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石膏固定护理、康复训练、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2014年15期 v.26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玉妹;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一般护理;5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随访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更明显;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主动服药率、血压控制率、疾病知晓率、合理生活率分别为92.0%、96.0%、96.0%、100.0%、92.0%,对照组分别为56.0%、62.0%、60.0%、70.0%、62.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较对照组43.0%明显低,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好,且明显的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4年15期 v.26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谷文燕;吕玉丽;
目的:探讨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在降低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确定"降低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为目标,进行现状把握,制作三线表回顾住院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得出遗漏和"5R"错误是给药错误的主要类别;要因分析,制作遗漏和"5R"鱼骨图和沟通不良鱼骨图,找出要因;对策制定和实施,针对给药错误的前三位原因:不遵守操作流程、沟通不良和干扰,分别制定对策组,进行质量改进;检查,制定三线表检查住院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标准化,严格落实给药流程;改善沟通技巧和方式,保持有效沟通;积极开辟"无干扰区域",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结果: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2.6‰,降低至改善后的1.3‰。结论:PDCA方法对降低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给药错误发生率效果显著。
2014年15期 v.26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高春艳;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神经受累继发褥疮的循证护理路径与方法,总结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肺结核并神经受累继发褥疮患者的主要治疗与护理方法包括抗痨、支持、营养治疗、对症护理与心理护理,以1%新洁尔灭+2%过氧化氢+0.9%生理盐水冲洗褥疮创面,后外敷自制猪胆汁麦迪霉素合剂,对患者四肢神经受累而导致的麻痹,以维生素B1、B12注射液行上肢曲池、下肢膝眼、足三里等穴位注射,配合暗示疗法。结果:治疗1周后患者感染得到控制,褥疮创面自行干燥、结痂,12日后痊愈;治疗2周后患者四肢麻痹缓解,患肢功能得到部分恢复,4周后患者可自行下床活动,生活可自理。结论:针对肺结核并神经受累继发褥疮者,行抗痨、支持与营养治疗,配合对症护理与心理支持,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褥疮愈合、解除患肢麻痹。
2014年15期 v.26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雪琴;张瑞芬;钱娟;
目的:探讨老年谵妄患者的病因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5例老年谵妄患者的病因及护理方案。结果:5例老年谵妄患者的护理措施均达到了满意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未出现医疗纠纷。结论:针对病因采取基础护理,病房环境管理,心理护理等多方位护理措施,对改善老年谵妄患者的预后是有益的。
2014年15期 v.26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洁;徐连春;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手术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状况更具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保障其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2014年15期 v.26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林玉玲;
目的:探究精神病患者家属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焦虑情况,提出相应的干预护理措施对于这种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80例,并采用SAS和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陪护家属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患者家属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干预前后的患者家属的焦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病患者家属在患者接受无抽搐型电休克的疗法治疗前,其焦虑状态比较严重,经过针对性干预护理措施后,患者家属的焦虑状态有着明显的减轻。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焦虑状态,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5期 v.26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佟欣;
目的:探讨奥瑞姆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住院治疗护理期间采用奥瑞姆护理模式,实施奥瑞姆护理模式前及实施3月后,对患者采用康复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施奥瑞姆护理模式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奥瑞姆护理模式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自理能力。
2014年15期 v.26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朱红峰;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护理要点。方法:分别从饮食护理、精神病护理、运动、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等方面开展工作。结果:9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护理已康复。结论: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降低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减少患者痛苦。
2014年15期 v.26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敬娇;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应用于肺癌癌因性疲乏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肺癌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组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姑息护理,内容包括疼痛、恶心、呕吐及其他症状的控制,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及死亡教育,环境改善等。给患者实施姑息护理前及实施3月后,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实施姑息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姑息护理能提高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4年15期 v.26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胡玉蕾;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褥疮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预防发生。方法:分析剖宫产术后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危险因素评估表,将1 53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责任制整体护理组产妇运用危险因素评估表,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并与传统护理组相对照。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组产妇仅2人发生褥疮,远远低于传统护理组的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褥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进行评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褥疮的发生率。
2014年15期 v.26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菊美;
老年痴呆以大脑功能衰退为主要表现,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老年痴呆发展到晚期,患者的生活基本或完全不能自理,良好的营养摄入能改善患者的体质,增强抵抗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饮食护理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护理。
2014年15期 v.26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效辉;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患儿造瘘口的早期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护理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接受新生儿造瘘口治疗的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对患儿实施造瘘口护理,对其家长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在本次实验研究的86例新生儿患儿中,有80例患儿的护理效果良好,护理的有效率为93.0%,仅有6例患儿需要在每天的扩张协助下才可以正常的排便,为保障患儿生长发育和再次手术治疗提供了基础。结论:在对新生儿患儿造瘘口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早期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为患儿的康复和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15期 v.26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柯云霞;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加用心理护理,4周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与护理4周后评分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改变(P<0.05),而在护理4周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减轻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促进其康复。
2014年15期 v.26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