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萍娜;
目的:了解听碍高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现状,探讨影响听障高职生生活满意度的主客观因素。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89名听障高职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SPSS的统计分析。结果:1听障高职生在五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均值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业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2不同性别听障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听障高职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总分显著高于听障高职男生,且在友谊满意度、自由满意度两个维度上也显著高于听障高职男生;3不同年级听障高职生在生活满意度总分上差异显著,且毕业班听障高职生在友谊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四个维度上也显著低于非毕业班的两个年级。结论:教育体制、课程教学、日常管理等客观原因,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变量,均可能是影响听障高职生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2014年20期 v.26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美英;刘河;杨君宏;
目的:探讨影响工娱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共有90例抑郁症患者接受工娱疗法干预,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其疗效评定,分析影响工娱疗法对抑郁症疗效的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工娱疗法效果好的占81.11%(73例),效果差占18.89%(17例),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起病形式﹑发病次数﹑住院次数﹑是否伴有慢性躯体疾病﹑治疗依从性﹑应对方式问卷中求助因子分﹑解决问题因子分﹑自责因子分﹑退避因子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的客观支持因子分﹑主观支持因子分及支持利用度因子分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工娱疗法疗效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治疗依从性好(r=53341.926,P=0.028),主观支持因子分高(r=62.081,P=0.040),支持利用度因子分高(r=13.348,P=0.038)。结论:工娱疗法对抑郁症的疗效受治疗依从性﹑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影响。
2014年20期 v.2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文聪;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4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6周的研究。将患者分为帕利哌酮缓释片组(研究组)和利培酮组(对照组)各20例。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入院即使用相同护肝药物,定期检测肝功能,监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药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患者低于利培酮组,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周后较对照组肝功能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利培酮轻微,且有助于肝功能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2014年20期 v.26 8-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纪晶菁;董飞;周燕燕;荆瑶;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癌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知晓度,有效止痛,心理承受能力,生活状态和临终需求等,以及其治疗前后的疲乏量表(PF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诊断知晓度、有效止痛、心理承受能力、生活状态和临终需求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PS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S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干预组患者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2014年20期 v.2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来;王智勇;邵冬;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结膜瓣转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97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50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9~24个月,平均(20.24±0.25)个月;B组患者(47眼):行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19.75±0.3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复发率以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A组患者失访5眼,4眼复发,复发率为8.89%;B组患者失访4眼,5眼复发,复发率为11.63%;两组患者比较x2=0.0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散光度数分别为(0.76±0.68)D和(0.82±0.60)D,两组间比较,t=0.0.43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结膜瓣转位术均可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尚不能认为在术后复发率和术后散光矫正方面,两种手术方式存在差异。
2014年20期 v.26 13-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志忠;周玉来;付文革;刘伟;汤永建;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腰臀比(WHR)和体重指数(BMI)状况,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性别和年龄段将405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139例,女性266例)作为研究组和263例健康志愿者(男性126例,女性13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自愿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评估腰臀围比值和体重指数。结果:1研究组患者各年龄段的WHR和BMI均大于对照组(P<0.05)。240岁以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WHR大于女性,BMI小于女性(P<0.05);41~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BMI小于女性(P<0.05);61岁以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WHR大于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WHR和BMI大于健康人群,腹型肥胖明显,应合理控制饮食,科学锻炼。
2014年20期 v.26 15-1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咏梅;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1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72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73例,给予家庭随访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定期体检、按时服药、定期化验、门诊复诊、保持稳定情绪、做力所能及的事、参加社会活动)高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OL-100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85%,对照组患者为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随访及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并能降低复发率。
2014年20期 v.26 17-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静;张玲;陈晓红;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纳入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再随机分为全面指导式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经治疗后定期检测血糖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治疗后(P<0.05)。结论:全面指导式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各项血糖指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2014年20期 v.26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海涛;郑文祯;张巨;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神经外膜松解治疗双侧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疗效。方法:对收治的7例双侧骨间背神经自发性卡综合征引起双手示、中、环指背伸受限患者,采取切开、松解卡压神经纤维及其外膜,术后配合营养神经及早期保护性功能练习。随访患者的患指背伸活动度及肌力。结果:术后随访患者10~15个月,平均随访12.5个月。患者双手掌指关节伸指欠伸ROM为0°~30°,平均15°。Dargan标准评估疗效,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达85.71%。结论:早期行卡压纤维及外膜显微外科松解手术治疗双侧骨间背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疗效滿意。
2014年20期 v.26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敏;
目的:探索安理申联合恩必普和金纳多治疗老年痴呆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痴呆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用安理申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安理申联合恩必普和金纳多,采用日常能力评分(ADL)以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进行测评两组患者组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行为能力及认知功能均改善且明显好于对照组。ADL评分,观察组患者由治疗前的(18.65±5.67)分降为治疗后3个月的(10.26±6.37)分,治疗后6个月的(8.87±6.04)分,各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由治疗前的(18.59±4.98)分,降为治疗后3个月的(14.87±6.54)分,治疗后6个月的(12.01±6.28)分,效果不显著;MMSE评分在治疗后均呈上升趋势,治疗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效果不明显。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采用安理申联合恩必普和金纳多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安理申的疗效。
2014年20期 v.26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静;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丁苯酞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丁苯酞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胞磷胆碱注射治疗,均治疗2周。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47例,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35例,总有效70.00%,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2014年20期 v.26 2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静;
目的:评价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相关生化检验指标。方法:选取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按照病毒感染类别分为慢性乙肝组及慢性丙肝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检测对象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淋巴细胞则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患者各指标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患者A/G及ALB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ALT及TBIL指标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慢性乙肝组患者的A/G及ALB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丙肝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规行相关生化指标检验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有助于患者的临床诊治,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2014年20期 v.26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彭玉琴;侯春玲;田英;
目的:探讨影响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防治农村高血压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1549例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7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OR=1.414)、医保及公费支付药费(OR=0.288)、并发症(OR=1.740)、无家庭签约医生(OR=0.351)等因素是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2014年20期 v.26 29-3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军;徐作国;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莱阳市两所二、三级医院近5年有关加替沙星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44例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患者不良反应累及5大系统,10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和消化系统损害为多占84.06%。静脉滴注加替沙星注射液后77.27%在30min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较集中,出现时间较集中,要注意防范。
2014年20期 v.26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跃;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5例重症哮喘患者,使用机械通气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收缩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25例患者在上机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变化,上机后pH改善为(7.41±0.07),PaO2上升为(92.1±5.9)mmHg,PaCO2降低为(38.7±4.1)mmHg,患者其它各项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机械通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重症哮喘的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2014年20期 v.26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化;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疗效。方法:135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噻托溴铵治疗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心血管不良反应少。
2014年20期 v.26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伊兴旺;
目的:观察评估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44%、97.2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33%、77.7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恢复时间、胸部阴影明显吸收等>50%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可靠,值得临床上使用。
2014年20期 v.26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彦;舒涛;刘建生;
目的:探究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应用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中重度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利迭组、噻托溴铵组以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舒利迭组患者给予舒利迭治疗,噻托溴铵组患者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3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症状评分在1月末、3月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月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患者血气指标在12月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患者血气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在治疗1月末、12月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出现较轻不良反应,包括咳嗽、口干、咽喉不适等,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噻托溴铵与舒利迭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远期疗效好,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2014年20期 v.2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代茹玲;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阻肺5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29例。在对甲、乙两组在实施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乙组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的机体缺氧改善状况和治疗有效率均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疗效好,值得推广。
2014年20期 v.26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瑜;张学俊;袁尚红;
目的:研究顺尔宁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联合顺尔宁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部症状的消退时间以及PEF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肺部症状的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在临床中治疗小儿哮喘具有较好效果,且较安全,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2014年20期 v.26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婧;刘芳;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口服,对照组27例患者仅给予尼莫地平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MSE与ADL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优于单纯用尼莫地平治疗。
2014年20期 v.26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程昊阳;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43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7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8.47±2.37)d、下床活动时间(5.87±2.56)d及平均住院时间(10.69±3.62)d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8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4年20期 v.26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曦;
目的:探讨安理申联合赛乐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安理申,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口服赛乐特,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DL和BPR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和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理申联合赛乐特治疗老年性痴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尤其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2014年20期 v.26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美云;
目的: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76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1.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总时间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明显。
2014年20期 v.2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海;
目的:探讨曲马多配合小剂量纳洛酮在患者经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曲马多1 000mg,观察组患者在PCIA镇痛液中加入曲马多1000mg和纳洛酮0.4mg,比较两组患者曲马多总用量、N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曲马多总用量(624.2±41.3)m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86.8±47.5)mg;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两组患者的NRS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曲马多配合小剂量纳洛酮不仅可以提高镇痛效果,而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推荐临床应用。
2014年20期 v.2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新惠;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对临床可疑宫外孕的35例患者进行仔细检查,观察子宫腔以外的妊娠囊及双侧附件区包块性质,并做出早期诊断。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对35例宫外孕患者的早期确诊率达97.1%,较经腹超声有明显优势。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早期确诊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4年20期 v.26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於敏;
目的:探讨三阶梯镇痛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60例即将分娩的待产妇,分为A、B、C、D4组,每组90例。A、B、C3组待产妇给予3种不同镇痛方法;D组为对照组待产妇,不采取药物镇痛。对四组的镇痛效果、阿氏评分、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B、C3组待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A、B、C3组待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四组待产妇的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阶梯镇痛在产妇分娩中临床效果好,值得广泛推广。
2014年20期 v.2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贤灿;
目的:分析应用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之后痊愈的49例足月妊娠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52例同期正常足月妊娠分娩孕妇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35例,占71.43%(35/49);剖宫产14例,占28.57%(14/49)。对照组自然分娩32例,占61.54%(32/52);剖宫产20例,占38.46%(20/52)。相对头盆不称、臀位妊娠、胎儿窘迫与羊水过少是导致两组患者行剖宫产术的主要原因,两组患者在剖宫产分娩原因与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具有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等优点,对患者的宫颈机能及妊娠后分娩结局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2014年20期 v.2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桂琼;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类型。方法:回顾分析39例行剖宫产术分娩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阴道分娩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类型。结果:剖宫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42%,正常分娩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4%;剖宫产组患者的近期并发症主要以产后发热与术后出血为主,远期并发症以慢性盆腔痛为主,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产生,临床中需明确手术适应症,掌握医学指征,加强术后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产生。
2014年20期 v.2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邹桂珍;
目的:探析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恢复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相对较少,术后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的盆腔炎性包块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14年20期 v.2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丽;陈钊;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安全处理措施。方法:选取160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将1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更具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2014年20期 v.26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剑锋;
目的:观察氨溴索口服液联合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肺炎患儿共1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氨溴索口服液联合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3.4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口服液联合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疗效优于单纯采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值得推广。
2014年20期 v.26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志刚;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3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获得12~24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研究组患者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0%)显著高于对照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优于保守治疗,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2014年20期 v.2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玉平;钟声宏;赵小平;
目的:探究分析在乳腺癌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SLIPA喉罩与气管内插管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气管内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给予SLIPA喉罩。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操作时间和拔管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前和拔管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以及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给予SLIPA喉罩通气,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期,降低对血压和心率产生的影响,并降低并发症率。
2014年20期 v.26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庆华;
目的:总结和归纳17例糖尿病并发左心衰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对17例糖尿病并发左心衰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护理、心衰护理、饮食护理、中医按摩保健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运动指导相互结合的护理方法。结果:17例患者中,抢救成功15例,死亡2例。结论:在传统的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以上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医疗和护理效果。
2014年20期 v.26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晓芹;
目的:探讨精神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120名精神病住院患者,分为未开展优质护理的为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的为观察组,每组各60名患者,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病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014年20期 v.26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冰;潘小爱;
目的:研究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提前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3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系统回顾法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病情预见性护理,预防患者将会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总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的症状明显比对照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前做好心理、饮食、预防感染、输液皮肤防护的等方面的护理和积极的对症治疗,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4年20期 v.26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金荣;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22例诊断为宫缩乏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和观察组(n=102)。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行全面的临床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基础护理后,患者的综合满意率为83.7%,观察组患者行全面护理方式后患者的综合满意率为95.8%,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患者做好分娩前的预防工作,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发病几率,提高患者的综合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2014年20期 v.26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腾立荣;石冬岩;
目的:对股骨头坏死动脉灌注丹参和当归注射液98例的护理探究。方法:选取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并进行动脉灌注丹参和当归注射液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或不适情况、生活质量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好转46人次,好转率93.8%,无效3人次,无效率7.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2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4.90%),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动脉灌注丹参和当归注射液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满意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14年20期 v.26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燕荣;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情况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均进行维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2014年20期 v.26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雅平;
目的:探讨服毒患者拒绝洗胃的心理特征,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治疗结果的影响。方法:108例服毒清醒洗胃患者,调查分析其心理特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强制措施或药物干预)为主,比较两组患者的延误洗胃时间、洗胃依从性、洗胃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洗胃依从情况、延误洗胃的时间、洗胃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服毒洗胃患者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2014年20期 v.26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秀芬;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6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并且对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常规的护理,而对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方式对手术后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的例数、患者出院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2014年20期 v.26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春玉;
目的:运用特有的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和症状,去掉不良的行为方式,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倾听、鼓励、安慰、解释、保证与暗示等方式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心理护理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结论:心理护理是情感障碍精神病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2014年20期 v.26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柯艺灵;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干预,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67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堵管发生2例,肺部感染3例,带管平均时间(16.5±3.6)d,对照组患者堵管发生8例,肺部感染11例,带管平均时间(27.3±4.2)d。经比较均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病情得以较快更好的恢复。
2014年20期 v.26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丽锋;
目的:观察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躁狂抑郁症患者6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2014年20期 v.26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芳哲;
目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患者资料齐全,诊断明确26例病例进行临床实践观察与护理。结果: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精心观察与护理是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先决条件。
2014年20期 v.26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海泳;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合理护理方案。方法:选取儿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在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治疗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44%(6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5.94%(55例),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儿童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康复效果突出,应积极推广应用。
2014年20期 v.26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莹杰;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护理用于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且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指明方向。方法:将80名胆囊炎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其中40例患者用于研究组,剩下的40例患者则属于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研究组将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式,对照组则实行一系列的常规性的护理模式。针对患者在围手术后的在院时间,在院所收取的费用以及在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两种护理方式的住院时间比较,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方式所耗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并且临床路径护理方式相较常规护理而言费用更加低廉,满意度也更高一些。结论: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优势明显,可以进行推广。
2014年20期 v.26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于丽;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手术后的57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42%),其中腹腔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3例,胆汁漏3例,腹腔积液6例,切口感染2例,膈下脓肿3例,肝功能衰竭3例,其中1例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胆漏、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经临床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20期 v.26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菲;
目的:观察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了5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3分,家属满意度为82.9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3分,家属满意度为95.1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
2014年20期 v.26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