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凡好;薛艳苓;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IPPV组,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常规治疗;NIPPV组患者34例,采用常规联合NIPPV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Pa CO2、Pa O2、p H值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好转,Pa CO2、Pa O2、p H值均有改善(P<0.01);上述指标两组患者组间比较,NIPPV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病例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2015年01期 v.27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4 ] - 赵淑兰;
目的:分析肺栓塞老年患者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分析60例确诊的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方法。结果:老年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多样性,以长期卧床常见,其次为肿瘤及下肢血栓形成;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者88%最常见,其次晕厥35%,胸痛为15%最少见;血气分析、心电图、及化验室检查均不具备诊断特异性,只有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为其主要诊断手段。结论:老年肺栓塞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非简单易行,普通检查均不具诊断特异性,CTPA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必要时可以行肺动脉造影及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
2015年01期 v.27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刘颖;申爽;奉淼;
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在孕妇产前ToRCH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对ToRCH特异Ig M抗体,Ig G抗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598例产前孕妇弓形虫检测中TOX-Ig M阳性1例(1/601),半月后复查转阴;TOX-Ig G无阳性。CMV-Ig M阳性2例,半月后复查CMV-Ig M下降,CMV-Ig G上升;CMV-Ig G阳性率93.87%(597/636)。RV-Ig M阳性率2.91%(17/584);灰区1.03%(5/584),1例半月后复查保持原有水平,4例RV-Ig M上升,RV-Ig G上升,干扰实验均为低干扰,RV-Ig G阳性率73.29%(428/584)。HSV I+II-Ig M阳性率15.0%(174/1160);HSV I+II-Ig G阳性率98.36%(1141/1160)。结论: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可直接对产前孕妇特异Ig M抗体和Ig G抗体进行动态定量检测。
2015年01期 v.27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7 ] - 杨建明;
目的:观察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免疫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为A组、单纯冠心病患者为B组、单纯抑郁症患者为C组和健康人员为D组,每组30例。将4组研究对象的细胞免疫与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分别检测与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细胞免疫与红细胞免疫指标均差于B组、C组患者及D组健康人员,B组及C组患者则差于D组健康人员,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B组及C组患者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免疫状态相关指标异常程度大于单纯冠心病或抑郁症,需引起重视。
2015年01期 v.27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7 ] - 胡玉蕾;宗纲;王惠英;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5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5例,女性患者157例。按照不同穿刺方法,随机分为静脉留置针组(n=271)和头皮针组(n=27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肿胀、渗漏等现象,比较静脉留置针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优缺点。结果:头皮针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31%(261/271),发生渗漏者为10例(3.69%);静脉留置针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9.26%(269/271),发生渗漏者为2例(0.74%),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治疗中使用静脉留置针,方便安全、刺激小、便于固定、发生渗漏少,较头皮针更有优越性。
2015年01期 v.27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陈建国;石振东;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患者的病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CWI患者的病因与治疗效果。结果:55例CWI患者中颈部或脑动脉狭窄或闭塞40例,血流动力学异常38例,血液成分异常19例。结论:在脑或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基础上,当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时即可发生CWI。针对病因给予相应治疗,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2015年01期 v.27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任喜捷;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以及母婴结局,提高对该病的认知与救治效果。方法:回溯9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诱因、临床表现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诱发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胎膜早破,脐带因素,羊水过多等。97例产妇中并发产后出血19例,子宫胎盘卒中16例。孕产妇无死亡情况。围生儿死亡12例,其中死胎8例,死产3例,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胎盘早剥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严重威胁到母婴生命。应该结合诱因、临床表现综合考虑,及早诊断处理。
2015年01期 v.27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吕方方;
目的:探讨壮儿灵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0例患儿使用壮儿灵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儿使用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治疗,治疗半个月以后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39/5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锌含量均有所升高,研究组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壮儿灵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的治疗疗效优于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
2015年01期 v.27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林国华;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对抗抑郁起效时间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片(对照组)24例和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丁螺环酮(观察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文拉法辛缓释片75~225mg/d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丁螺环酮30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天(2、4、6、8等)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计算汉密尔顿量表(HAMD-17)总分较基线减少(减分率)大于或等于50%时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相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平均值(15.583±1.028)及中值(16.000±1.220)显著早于对照组平均值(11.231±0.881)及中值(10.000±1.271),两组患者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1,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能缩短抗抑郁起效时间,未增加不良反应。
2015年01期 v.27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9 ] - 焦峰;孔令军;吴文艳;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TH)、睾酮的相关性。方法:选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依据既往暴力史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攻击组50例及非攻击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TSH、TH、睾酮水平。用攻击组患者的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各因子分及总分与血清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激素(TT4)及睾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攻击组患者的TSH、FT3、睾酮高于非攻击组(P<0.05),TT4低于非攻击组(P<0.05);攻击组患者血清中TSH水平、睾酮水平与MOAS中的对他人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FT3水平与MOAS中的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TT4水平与MAOS中的言语攻击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血清中TSH、FT3、FT4、TT4、睾酮相关,可作为其今后的临床治疗和预测的参考依据。
2015年01期 v.27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7 ] - 陈艳春;黄丽萍;刘大铭;苏畅;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超声造影(CEUS)特点,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其它胰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拟手术的胰腺占位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实时观察病灶的增强过程,分析造影特征。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于年轻女性,为交界性肿瘤,多发于胰腺头尾部,体积较大,常规超声表现边界较清楚,可呈实性,囊实混合性,本组1例呈完全囊性,实性部分呈低回声,超声造影以低增强及等增强为主,11例表现为快进快出,10病灶增强后可见清晰包膜,且包膜动脉相明显增强。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在CEUS增强早期多可见包膜明显环状强化,内部实性成分稍晚于胰腺或与胰腺同步强化,呈等或低增强,造影剂廓清一般早于胰腺,上述超声造影特点有助于与其它胰腺肿瘤鉴别。
2015年01期 v.27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杨荣;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的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急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0急救中心前往救治并行院前救治的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0例由家属送至医院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静脉血乳酸盐、血清乳酸脱氢酶比较,住院治疗率、并发症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救治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01期 v.27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谢海;夏黎明;
目的:探讨胃肠道动脉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后的Seldinger技术对22例胃肠道动脉性出血患者进行24次造影,分别行腹腔干动脉及分支、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分支及双侧髂内动脉造影检查。对出血动脉及其它异常动脉显影行栓塞治疗,造影阴性和不能超选出血动脉的行药物灌注治疗。结果:22例患者24次造影,发现出血病灶21次,阳性率87.5%(21/24),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8例,肿瘤3例,小肠动脉瘤3例,小肠憩室4例,小肠血管畸形1例,3例首次造影未发现出血病灶,予以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2例复发再次造影超选到3-4级血管发现出血动脉予以栓塞治疗,栓塞治疗4例复发,成功率81%(17/21),灌注治疗成功率33.3%(1/3)。随访时间3个月,未见胃肠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血管造影对胃肠道动脉性出血的定位、定性有着重要的价值,选择性动脉栓塞及药物灌注止血,其方法安全有效。
2015年01期 v.27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杨蕾;
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方法:对2012年检验科临床微生物检测的相关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对2013年检验科的相关记录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检验科的临床微生物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明显较2012年减少。结论:2012年检验科在临床微生物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改进可避免发生。
2015年01期 v.27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沈焕新;
目的:探讨头位梗阻性难产产妇的临床特点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分娩时出现头位梗阻性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为剖宫产分娩,观察组产妇为阴道分娩,分析两组产妇发生头位梗阻性难产的原因。结果:两组孕产妇在胎头移动、产道异常、潜伏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出现出血、产褥感染、软产道裂伤和围生儿产后出现窒息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及并发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产妇生产过程中,早期发现头位难产征象,分析原因,综合患者情况及时采取正确、有效处理措施,可使难产转变为顺产。
2015年01期 v.27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 郭旭;
目的:探析高龄冠心病心衰患者曲美他嗪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龄冠心病心衰患者104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利尿剂、强心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用曲美他嗪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5%、6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BNP、LVEF、LVEDD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心衰患者用曲美他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01期 v.2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1 ] - 赵东升;王强;杨凌;
目的:分析研究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同时口服甲孕酮;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静脉滴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P-9、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上使用。
2015年01期 v.27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9 ] - 张艳;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卒中复发率为17.8%,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治疗和二级预防中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使用。
2015年01期 v.27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7 ] - 常会娟;李会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发热持续、咳嗽缓解、阴影消退、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采用地塞米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临床疗效可靠,可以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5年01期 v.27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7 ] - 朱吉平;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识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颈动脉动脉硬化斑块患者6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测量粥样硬化斑块平均血容量(RBV)和平均血流量(RBF)。结果:低回声及混合回声粥样硬化斑块的RBV和RBF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斑块,有显著差异(P<0.01),但低回声和混合回声两者之间没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以通过准确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造影后新生血管的血流情况,为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27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袁冬娟;
目的:观察不同孕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怀孕妇女240名(孕早期:妊娠6~12周100例;孕中期:妊娠20~28周80例;孕晚期:妊娠30周以上60例)及年龄与其相匹配的健康非孕妇女50名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妊娠不同时期妇女FT3、FT4、TSH、TT3、TT4水平均发生变化。随着孕期的增长,TSH、TT4逐渐增高,FT3、FT4、逐渐降低,其中TSH、FT3、FT4水平在孕早、中、晚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组血清TT4水平明显低于孕中、晚期组(P<0.05)。结论:妊娠不同时期妇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同,检测其水平对筛查和干预甲状腺疾病及优生优育至关重要。
2015年01期 v.27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5 ] - 吕元军;高波;赵大鹏;岳振宇;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将5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发病48h内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合并症多,及时正确诊断、正确术式选择,是控制老年急性肠梗阻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2015年01期 v.27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谢美娇;
目的:研究EBV、HBV感染与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以68例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作为远转组,以53例放疗后6年及以上无癌生存的鼻咽肿瘤患者作为未转组,两组患者均行乙肝病毒两对半及EBV抗体化验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远转组患者的VCA-Ig A阳性率高于未转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远转组患者的EA-Ig A阳性率高于未转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远转组患者VCA-Ig A抗体滴度显著高于未转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远转组患者HBs Ag阳性率明显高于未转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EBV、HBV感染与鼻咽癌远转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5年01期 v.27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于海萍;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患者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泌尿系结石患者316例,分别进行彩超和X线两种方法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泌尿系结石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彩超检查在输尿管上段结石、肾脏结石诊断的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对肾脏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诊断符合率较X线检查更具优势。
2015年01期 v.27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9 ] - 沈春辉;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1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5年01期 v.27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1 ] - 杨辉;李小芹;于静;王跃生;王向辉;
目的:探讨乳糖酶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了乳糖酶支持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60.00%,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糖酶在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方面疗效明显。
2015年01期 v.27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7 ] - 马晓惠;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4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血管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39%),心血管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81%)低于对照组(23.2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2015年01期 v.27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杨晶;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阿立哌唑,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ANSS总分和阴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患者阳性评分及病理评分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少,无明显差异。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阿立哌唑治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2015年01期 v.27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杨春蓉;
目的:探讨碘伏湿敷治疗软组织慢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软组织慢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碘伏湿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5±1.6)d及(6.4±1.2)d,小于对照组的(17.4±2.3)d及(10.8±1.4)d,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碘伏湿敷治疗软组织慢性感染临床疗效优于抗生素治疗。
2015年01期 v.27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傅煌武;
目的:探讨早期行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行气管切开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入院后12 h内行气管切开)和对照组(18例,入院12 h以后行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治疗结局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4.55%)(P<0.05);两组存活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用于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存活率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27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4 ] - 王罡;陈思彤;
目的:探讨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通道微创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7.82±1.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4.15±0.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颅手术。
2015年01期 v.27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马明辉;
目的:分析总结尤瑞克林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3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00%);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疗效更明显,值得推广。
2015年01期 v.27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张爱华;
目的:分析踝臂指数(ABI)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用于评估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于患者机体冠状动脉的系统作用。方法:对冠心病可疑患者362例,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冠心病组患者有相关危险因素和无相关危险因素ABI和PWV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和肥胖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有危险因素的ABI值明显低于无相对应危险因素的患者,而PWV值显著高于无相对应危险因素的患者(P<0.05);ABI与Gensini评分呈现负相关(OR=6.174,P<0.05);PWV与Gensini评分呈现正相关(OR=-10.135,P<0.05)。结论:ABI以及PWV可以评估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于机体冠状动脉的系统作用。
2015年01期 v.27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1 ] - 刘薇;吴晓鹃;
目的:观察欣母沛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产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后宫体均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组产妇同时深部肌内注射欣母沛250μg。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和产后出血量及出血例数、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欣母沛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2015年01期 v.27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0 ] - 王瑞娟;
目的:分析比较阿昔洛韦与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方法:选取水痘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阿昔洛韦组(A组)与更昔洛韦组(B组),两组患儿在基础性治疗同时,分别注射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比较两组患儿疗效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开始结痂日、完全结痂日、疼痛减轻日和疼痛消失日,B组患儿均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阿昔洛韦治疗。
2015年01期 v.27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2 ] - 李丽萍;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术后子宫切口愈合过程及其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产妇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12例,对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产妇子宫切口愈合影响因素。结果:实施针对性处理后产妇发热及血象指标控制良好,子宫切口顺利愈合,仅出现6例产妇异常。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B超影像诊断可以明显增进切口愈合指标的观察效果,改善产妇子宫切口愈合质量。
2015年01期 v.27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张炜;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与贝那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组)31例和研究组(非诺贝特联合贝那普利组)33例,药物治疗2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心胸比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诺贝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贝那普利治疗,值得推广。
2015年01期 v.27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 张英惠;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观察钼靶X线与MRI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钼靶X线检查,共确诊乳腺癌患者30例,其确诊准确率为81.08%(30/37),其中检出钙化灶29例,肿块或结节24例,星芒征15例,胸大肌浸润7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9例;MRI检查,共确诊乳腺癌患者33例,其确诊准确率为89.19%(33/37),其中检出钙化灶10例,肿块或结节26例,星芒征17例,胸大肌浸润15例,腋窝淋巴结肿大21例。钼靶X线联合MRI确诊乳腺癌患者35例,确诊准确率为94.59%(35/37)。结论:钼靶X线对钙化灶敏感,MRI检查对胸大肌浸润检出率高,两者相结合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2015年01期 v.27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1 ] - 李小平;
目的:探讨不同口服剂量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口服坦索罗辛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剂量0.4 mg/d,对照组患者口服剂量0.2 mg/d,治疗疗程为7周。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第5周、第7周结石排出率分别为76%、88%和48%、64%,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结石直径8~10 mm患者结石排出率分别为71.4%和14.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结石直径5~8 mm、8~10 mm所有排出结石时间分别为(14.8±3.8)d、(20.5±4.7)d和(19.1±4.3)d、28.4d、(18.8±3.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0.4 mg剂量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结石排出效果优于口服0.2mg剂量坦索罗辛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2015年01期 v.27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王晓洪;
目的: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的检测,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96例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和9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g G、Ig A、Ig M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Ig G、lg A增高显著(P<0.05),原发性肝癌、肺癌、食道癌、大肠癌、卵巢癌患者血清Ig G、Ig A含量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肺癌、食道癌、大肠癌、卵巢癌等疾病对其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2015年01期 v.27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7 ] - 张艳红;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前后患者眼屈光度的变化。方法:将43例原发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测量角膜缘至胬肉顶点长度、手术前眼部屈光度、术后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后的眼屈光度,比较手术前后患者屈光度的变化。结果:患者翼状胬肉头部平均长度为(3.12±0.82)mm;愈合时间为4~14 d,平均(9.21±0.59)d;手术前后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屈光不正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复发率为4.2%。结论:翼状胬肉患者以远视散光为主,手术治疗可提高视力,降低散光。
2015年01期 v.27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3 ] - 白雪峰;殷正森;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过程中继发阿托品中毒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67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常规洗胃和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进行对症治疗,及早使用阿托品,并对继发阿托品中毒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对167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继发阿托品中毒者有60例,占35.93%,在阿托品中毒的患者中有2例死亡。其余阿托品中毒患者在停止用药或者减少用量后,继发阿托品中毒的症状均消失。另外,继发阿托品中毒患者与阿托品中毒患者相比,心率明显加快,皮肤的干燥程度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中出现的继发阿托品中毒可预防,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2015年01期 v.27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2 ] - 刘香芬;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产妇在胎儿取出后立即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直肠前壁距肛缘5~6 cm处放置米索前列醇0.4 mg,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的下降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和血红蛋白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27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杜丽娜;阮水英;陈旭佳;
目的:探讨意象冲击治疗恐惧性心理障碍患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50例恐惧性心理障碍患者,用意象的方式将患者带入易出现恐惧的情景中后,实施冲击疗法后,再结合认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症状。结果:治疗结束后5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恐惧情绪消失,心理症状好转。SCL-90中的焦虑、恐惧等相关因子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5例患者因想象贫乏未发现恐惧对象。结论:意象冲击治疗恐惧性心理障碍者获得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15年01期 v.27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赵彬彬;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解剖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27例(30只眼)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并计算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及晶状体相对位置,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前:前房深度:(2.43±0.38)mm;玻璃体腔长度:(14.79±1.18)mm;水平角膜曲率:(44.15±2.72)D,垂直角膜曲率:(45.39±1.91)D;晶状体厚度:(4.48±0.42)mm;眼轴长度:(21.72±1.14)mm;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2.18±0.16);晶状体相对位置:(0.21±0.03);患者手术后:前房深度:(2.54±0.39)mm;玻璃体腔长度:(14.22±0.64)mm;水平角膜曲率:(44.03±2.69),垂直角膜曲率:(46.98±1.91)D;晶状体厚度:(4.38±0.45)mm,眼轴长度:(21.69±1.02)mm;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2.19±0.17);晶状体相对位置:(0.20±0.02);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垂直角膜曲率,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水平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晶状体相对位置,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垂直角膜曲率有影响,对水平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晶状体相对位置无影响。
2015年01期 v.27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谈中文;薛健康;陈天健;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46例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钢板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术后骨骼及关节功能的恢复,可广泛使用。
2015年01期 v.27 9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蔡玲玲;李秀香;贾振华;
目的:分析国产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使用期间灭菌失败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9月使用灭菌器运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灭菌失败原因。结果:在2年时间内进行了1 517次灭菌,89次灭菌失败。原因主要为灭菌物品干燥不彻底、物品装载不规范、自身故障等。结论:操作不规范是导致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
2015年01期 v.27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唐三辉;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能力、物质生活状况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2015年01期 v.27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5 ] - 颜红英;潘晓华;时云文;柯琴芳;王玉芳;谢月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163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45例符合代谢综合征,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组患者在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代谢综合征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预,干预组患者在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体重指数(BMI)等方面指标较干预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FBG、TG、HDL-C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
2015年01期 v.27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8 ] - 夏培;秦国兰;耿在香;
目的:探讨精细化沐浴流程对精神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以往精神患者沐浴流程中发生问题的环节,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格、生活自理能力,修改沐浴流程,细化住院患者沐浴的顺序和工作人员的站位;统计并比较精细化沐浴流程管理前后,患者沐浴后个体头发及全身皮肤清洁度、对沐浴的满意度和因沐浴引起的跌倒发生人次。结果:对精细化沐浴流程管理后与管理前各30位(同体对照)比,患者沐浴后头发及全身皮肤清洁度、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因沐浴引起的跌倒明显减少。结论:精细化沐浴流程管理可以提高精神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2015年01期 v.27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9 ] - 庄杨;
目的:分析研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临床疗效分析评价。结果:治疗与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患者康复护理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6%),两组患者疗效相比,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01期 v.27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7 ] - 陆叶;王芳;邓明星;沈甘霖;
目的:探讨联合护理查房模式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精神科病区开展由医师、护士、营养师、心理治疗师和康复治疗师组成的联合护理查房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医护联合护理查房形式为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病区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优秀率、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由医师、护士、营养师、心理治疗师和康复治疗师联合护理查房模式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医师和护士联合护理查房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5年01期 v.27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7 ] - 徐永美;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取利用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初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初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早于和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全程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27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姚静;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0%,满意度9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6.0%,满意度84.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护理干预对于治疗老年顽固性心绞痛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5年01期 v.27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东晓曼;
目的:观察颅咽管瘤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颅咽管瘤患者32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1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16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乙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咽管瘤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较好,护理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2015年01期 v.27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范媛媛;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恶露排净时间、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2015年01期 v.27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杨境云;
目的:调查研究对脑中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将104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2%,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2.7%,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中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改善双方关系,避免医疗纠纷事件。
2015年01期 v.27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5 ] - 姜华;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心血管科室患者资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2015年01期 v.27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6 ] - 潘丽萍;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概括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结果:护理管理措施改进前患者的满意率为69.09%(76/110);措施改进后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率为92.72%(102/11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措施改进后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5年01期 v.27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 - 杨维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防治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79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40例)和常规护理组(39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评分)。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护理后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疗效优于常规护理。
2015年01期 v.27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