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

  • 森田疗法与中医心理疗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其涛;

    目的:比较森田疗法与中医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患者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抑郁症患者30例,随机分成森田组16例和中医组14例,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WHOQOL-100中文版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经过8周治疗,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森田组患者高于中医组(P<0.01)。结论:森田疗法与中医心理疗法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森田组优于中医组。

    2015年03期 v.27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比较研究

    熊联慧;周田;曾永涛;葛乾荣;

    目的:对照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66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33例,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和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奥氮平组优于利培酮组,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疗效优于利培酮疗效。

    2015年03期 v.27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4种神经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总结与探讨

    蒋正伟;

    目的:分析恐惧症、强迫症、焦虑和抑郁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辅助临床诊断并提供用药指导。方法:对心理科门诊就诊的400例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患者的恐惧症、强迫症、焦虑和抑郁神经症等特征与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4种神经症患者的总均分(总分、症状均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大于160,其中抑郁症组患者的平均得分高于其它3组(P<0.05);除"敌对"和"焦虑"外,其他因子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神经质均分超过中间值,掩饰性、精神质、内外向各维度的量表均在中间值,焦虑症在神经质分中比其他3种神经症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焦虑和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明显,抑郁和强迫症以强迫症状为主,抑郁和恐惧症常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4种神经症主要表现为轻度精神病倾向和神经质倾向。

    2015年03期 v.27 6-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董素娟;赵金祥;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利培酮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末起,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患者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末起,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3个月末起患者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患者主动服药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6个月末拒绝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末起研究组患者被动配合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15年03期 v.2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肠外营养液处方设计分析

    王燕;林接玉;张雅兰;许文叹;

    为促进肠外营养液的合理应用,作者通过检索和查阅肠外营养液的相关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分析探讨其配方的组成特点以及应用,为肠外营养液的规范化配置提供参考,并为医师开具合格医嘱和药师进行处方审核提供指导依据,保障患者安全。

    2015年03期 v.27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诊断进展

    朱玉博;黄定强;韩江南;

    目前临床上对于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运用较多的是鼻内镜检查结合典型的CT表现。鼻内镜和CT检查是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但对于区别真菌性鼻窦炎的类型以及真菌的种类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真菌性鼻窦炎在早期的诊断上有着一定的盲区。随着分子检测技术及血清学技术的成熟,将对于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及分型提供依据。但是目前分子检测技术对于取材及设备要求较高,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少,而对于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虽然取材很方便,但对于怎样提高其敏感度及特异性,减少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并且应该怎样更好的应用到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治疗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015年03期 v.2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研究与进展

    冷海霞;李晓梅;黄蕾;

    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其致死率、致残率均很高,针对于中风的后遗症,主要采用康复治疗。本文针对中风康复治疗的时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及心理治疗的重要性进行了综述。越早开始康复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及注重患者的心理康复等手段,均有利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提高中风患者回归社会的比例。

    2015年03期 v.27 16-1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对照研究

    黄晓;吕辰菲;

    目的:比较马来酸氟伏沙明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马来酸氟伏沙明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分别检查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马来酸氟伏沙明组和阿米替林组患者治疗后2、4、6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马来酸氟伏沙明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来酸氟伏沙明抗抑郁的作用显著,疗效与阿米替林相仿,患者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且程度轻,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首选药物。

    2015年03期 v.27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尿激酶联合雷珠单抗及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观察

    王爽;宋子宣;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雷珠单抗(Ranibizumab)及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方法:12例(12只眼)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接受尿激酶10万单位静脉滴注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l/(0.5 mg)及氩激光局部视网膜光凝,术后2周及4周后随访,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结果:治疗前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为0.15±0.11,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565±113)μm,治疗后2周及4周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6±0.16(P=0.034),0.56±0.12(P=0.032);治疗后2周及4周患者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15±89)μm(P=0.039),(255±50)μm(P=0.008)。结论:尿激酶联合雷珠单抗及氩激光治疗BRVO继发黄斑水肿,可以使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促进黄斑水肿吸收。

    2015年03期 v.27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张爱华;

    目的:分析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退役复原老兵40例研究对象作为老兵组;对照组为普通老年患者40例。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兵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帕金森氏病、脑卒中、误吸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有肢体残缺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提示:帕金森氏病、脑卒中、误吸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为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退役复原老兵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帕金森氏病、脑卒中、误吸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

    2015年03期 v.27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丁小双;褚光;任伟;

    目的:探讨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31位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16例患者行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对照组15例患者只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8%和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优于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

    2015年03期 v.27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洪庆强;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在阑尾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阑尾炎患者92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及对照组(n=46)。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疗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参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来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t=6.879,P=0.000;t=22.632,P=0.000;t=10.499,P=0.000);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t=4.39,P=0.057);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6.52%,对照组为21.74%,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x2=4.39,P=0.036)。结论: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患者,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

    2015年03期 v.27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雷诺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赵振梅;阎巍;吴岩松;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诺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诺嗪口服治疗,疗程为10 d。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9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诺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并能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2015年03期 v.2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尹广政;

    目的:分析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前侧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予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及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2/40)比对照组的22.50%(9/40)少,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无明显疼痛感。

    2015年03期 v.27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炎琥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

    陈燕;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加炎琥宁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临床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抗体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退热、咳嗽、啰音、气喘以及肺部X线阴影等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Ig 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安全,不良反应少。

    2015年03期 v.27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BNP联合Tei指数对AECOPD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作用

    凌玲;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室Tei指数对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96例AECOPD患者入选观察组,8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对照组、观察组及观察组缓解期患者血清BNP与右心室Tei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缓解期血清BN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期患者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与Tei指数正相关(γ=0.89,P=0.007);观察组患者的Tei指数与FEVl(%)、FEVl/FVC负相关(γ=-0.87,-0.89,P=0.015)。结论:血清BNP与右心室Tei指数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ECOPD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状态。

    2015年03期 v.27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唐接福;满益旺;张斌;曾捷;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联合椎间孔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的效果。方法:CSR住院患者60例行后路椎间盘切除术联合椎间孔减压术,评价治疗前后患者颈椎曲度、病变椎间高度、VAS视觉疼痛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的JOA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颈椎曲度测量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1),但治疗前后病变椎间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JOA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P<0.01)。结论:经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联合椎间孔减压治疗CSR患者可有效恢复病变颈椎的生理结构,减轻疼痛症状,具有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其手术适应证较为局限。

    2015年03期 v.27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绝经前后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张月;尚莉莉;陈荣青;熊艳红;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52例绝经后妇女宫颈癌与232例同期未绝经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前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没有差异,绝经后宫颈癌患者以阴道不规则出血及分泌物增多为主(70.40%),而绝经前以接触性出血为主(59.91%)。宫颈局部体征中,绝经前明显肿块多于绝经后(P<0.01),绝经后宫颈糜烂比例较高(P<0.01)。两组宫颈癌患者癌组织病理类型均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组织学分级均以中度分化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盆腔淋巴结转移高于绝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妇女宫颈癌筛查,并且能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防妇女宫颈癌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03期 v.2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韩爱平;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姑息性手术后出现肠瘘1例,3个月后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患者术后一年,一般情况尚可;余6例患者随访健在。结论: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可做到早期诊断、防范漏诊、规范治疗,便可提高生存率。

    2015年03期 v.27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张晓兰;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例孕产妇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在第二产程中给予胎心监护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未在第二产程中给予胎心监护,观察组产妇则给予胎心监护,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1观察组产妇共出现变异减速(VD)21例、晚期减速(LD)13例、早期减速(ED)6例、延长减速(PD)3例;2观察组中,共行剖宫产产妇48例(48%),明显高于对照组33例(3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产妇中,Apgar评分≤7分5例(5%),发生肺炎6例(6%)、脑瘫1例(1%),除脑瘫外其余各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会有效控制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会提高产妇的剖宫产机率。

    2015年03期 v.27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部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的比较

    舒志成;谭静;

    目的:对比腹部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给予腹部超声诊断设为对照组,给予阴道超声诊断设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差异,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探讨两种方式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80.0%、7.0%和13.0%。研究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5.0%、2.0%和3.0%。研究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诊断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腹部超声,给予经阴道超声诊断,能大大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推广。

    2015年03期 v.2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96例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廖长虹;

    目的:分析评价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调取妇科手术出院病历96份,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结果:96例手术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64.58%;单联抗菌药物使用率88.71%(55/62),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11.29%(7/62),无三联用药。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3.3%。结论: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上基本合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如联合用药、预防用药时机与疗程不合理等,需要进一步强化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医护人员合理应用抗生素。

    2015年03期 v.27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妊娠高血压孕产妇的临床观察

    庄桂萍;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140例为观察组与140例正常孕产妇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平均年龄(29.87±5.65)岁,孕期体重指数(25.12±3.94),孕期增重为(17.56±6.78)kg,发生产后出血35例(25.00%),胎儿窘迫26例(18.57%),妊娠期糖尿病18例(12.86%),胎膜早破14例(10.00%),HELLP综合征9例(6.43%),早产28例(20.00%),新生儿窒息15例(10.71%),剖宫产118例(84.29%),低体重儿26例(18.57%),畸形胎儿9例(6.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并发症有直接关系,应及时诊治。

    2015年03期 v.27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廖余红;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给予沙丁胺醇和观察组85例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及肺部通气功能指标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和FEV1/FVC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优于单纯沙丁胺醇疗效。

    2015年03期 v.2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观察

    卢君;王一川;张小君;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支气管哮喘的患儿173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儿88例,研究组患儿85组。所有患儿均采用对症疗法,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沙丁胺醇,研究组患儿使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儿在治疗中度和重度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优于单用沙丁胺醇。

    2015年03期 v.27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小儿肾积水的手术治疗及其疗效观察

    王仪锡;蔡林强;康力峰;胡月光;

    目的:分析如何选择小儿肾积水的手术方法,比较手术后患儿的治疗效果,为如何更好的治疗小儿肾积水提供科学方法。方法:以28例小儿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例,女性9例;患儿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0岁,年龄平均为(6.4±0.5)岁;经过CT、B超、泌尿系MRI+MRU、KUB+IVP、VCUG等检查方式确诊以后发现左肾积水患儿有17例、右肾积水患儿有9例,双侧均出现肾积水患儿有2例,对手术前后肾实质厚度、GFR(肾小球滤过率)、肾盂平均前后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患儿经过手术治疗以后,前肾实质平均厚度有明显增加、肾盂平均前后径发生明显减少、GFR明显提高,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积水的患儿,依据肾积水患儿发病原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2015年03期 v.27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42例分析

    廖慧宏;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分析骨科大手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结果:42例患者均得到确诊,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26例治愈,7例显效,4例有效,4例患者药物治疗后行介入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治疗有效率高为96.7%。结论:骨科大手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率较高,患者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应该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15年03期 v.27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陈珍旭;

    目的:观察采用正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以正规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以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降糖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2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之后的指标(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正规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强化治疗,具有更高的降糖效果,但是,治疗中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疼痛、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需要加以注意。

    2015年03期 v.27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124例脑性瘫痪儿童临床分析

    余小塘;刘国荣;李春怡;

    据2006年-2012年的资料统计,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是收治的弃婴童的最主要疾病,占26.07%。为了更好地了解脑瘫的特征和临床表现,特对近年收治的1 124例脑瘫儿童进行临床分析,从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和合并症进行了统计分析。有4个特点:1男女比例约为1.3:1,男孩明显多于女孩;2年龄结构3岁以下占比高,达到77.45%;3病情重,残疾程度高。以痉挛型四肢瘫痪为多见,达83.9%;4合并症多。因为有上述特点,对康复治疗和生活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为脑瘫的弃婴童服务。

    2015年03期 v.27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CT和MRI诊断的临床意义

    祁海文;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诊断和鉴别中,应用CT和MRI技术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先采用CT检查,再应用MRI技术检查,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110例患者中,采用CT检查粉碎性骨折为37.27%、颅缝分离为29.09%、生长性骨折为1.82%;MRI检查结果依次为18.18%、17.27%、0.00%;患者的头皮软组织检查中,采用CT检查率为0.91%,而使用两种综合应用方式为17.27%;单纯使用CT诊断和鉴别的误差率为17.27%。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CT和MRI诊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2015年03期 v.27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分析

    陈艳芳;李富慧;张保朝;黄景贺;

    目的:通过实例探索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例卒中后癫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病因和病灶位置及症状表现呈多样性。结论:卒中后癫痫患者应及时的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防止病情恶化。

    2015年03期 v.27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杨艺;郑向明;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采用快速成型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口腔修复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修复技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对治疗总满意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9.4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78%。结论:快速成形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均优于传统修复术,适合临床推广。

    2015年03期 v.27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吴秋芳;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足月妊娠妇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产妇应用缩宫素常规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疗效优于单纯缩宫素治疗。

    2015年03期 v.27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评估纯钛铸造支架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

    郭旭;

    目的:分析纯钛铸造支架义齿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68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钴铬合金支架义齿,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纯钛支架义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义齿就位顺利、调改较少、义齿性口炎发生率较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与传统钴铬合金铸造的支架义齿相比,纯钛铸造支架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更佳。

    2015年03期 v.27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研究

  • 清开灵注射液致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张秋莲;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致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规律以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清开灵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32例患者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15例(46.87%),过敏性休克6例(18.75%),药物热8例(25.00%),其他3例(9.38%%)。其中,清开灵注射液致患者不良反应与患者的性别无关;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半个小时内的患者有25例(78.12%),在用药后24 h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例(6.25%);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0~10岁组。结论:临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应注意适应症,儿童慎用。

    2015年03期 v.27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佟家龙;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6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辩证分型采取不同辨证治疗方式,并对貝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痊愈的为48例,效果显著的为11例,有效的为8例。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能够达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目的,且效果非常显著。

    2015年03期 v.27 6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儿科诊断性X线扫描家属知情与接受现状调查

    徐筱;赵志勇;吴清美;张华;

    目的:了解建德市基层医院儿科门诊进行X线扫描治疗中,家属对X射线检查的知情同意与接受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建德市属3家公立综合性医院共60位接受X线扫描的儿童患者家属为调查对象,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结果:55位(91.67%)患者表示治疗前主治医生只告知了X射线是诊断性检查,没有具体告知X射线的危害性;18位(30%)的患者家属不清楚辐射会对人体有损害,42位(70%)不清楚或不注意辐射警示标志,更不会主动要求防护措施,学历水平较高者及有从事医务工作背景者接受X射线检查的为12人(20%),明显低于学历水平低者或没有从事医务工作背景者的46人(76.67%),不知可否接受的有2人(3.33%)(P<0.001)。结论:基层医院儿科诊断性X射线扫描前的知情同意告知仍需加强,儿科放射检查偏多,应避免并加强宣传和教育。

    2015年03期 v.27 67-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珠三角某企业抑郁症状人群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郑庆梅;李耀东;黄再萍;卢迟英;赵小明;

    目的:筛查珠三角某大型企业员工中具有抑郁症状人群的比例,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以该厂1 089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信息表、患者健康问卷中的分量表PHQ-9作为评估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089名员工中筛查出有抑郁症状者491例,检出率49.31%。其中:1轻度抑郁症状者340例,占34.14%;2中度抑郁症状者96例,占9.64%;3中重度抑郁症状者39例,占3.92%;4.重度抑郁症状者16例,占1.61%。结论:该大型企业员工中存在抑郁症状的人群比例较高,应加强该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03期 v.27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

    张昌;连玉佳;陈盛义;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前提下,对各个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21.57%,不同科室、不同岗位及接触类型不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64.49%,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最高,为26.79%,接触患者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接触患者前(48.96%VS 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37,P=0.002)。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医院的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所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2015年03期 v.27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相关分析

    张勇辉;王维;阮冶;黃芹;唐岩;张跃坤;叶渊;林海谛;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旨在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51例城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三级以上)发生率为9.05%,肇事肇祸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x2=10.57,P<0.01)、文化程度(x2=10.88,P<0.01)、和监护人类型(x2=16.89,P<0.01)、疾病类型(x2=10.80,P<0.01)、病程(x2=11.39,P<0.01)及服药依从性(x2=19.81,P<0.01)呈显著相关,与患者的年龄(x2=0.80,P>0.05)、民族(x2=0.443,P>0.05)、婚姻状况(x2=1.99,P>0.05)无关。结论: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程较长、从未就医、服药依从性较差、监护人为患者的兄弟姐妹及其他人者居多。

    2015年03期 v.27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娜;赵春善;高玲;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探讨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吉林地区268名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描述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2.4%,患病种类前十位依次为高血压(41.9%)、肺部疾病(32.7%)、关节病(27.1%)、心脏病(25.3%)、胃肠疾病(17.2%)、脑血管疾病(13.3%)、糖尿病(13.3%)、癌症(13.3%)、白内障(6.5%)、风湿病(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是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严重,需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慢性病患病机率,是今后农村社区卫生工作努力的方向。

    2015年03期 v.2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调查

    宋银梅;顾如清;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普适量表(MBI-GS)对精神科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的情感枯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是(1.9867±1.545)分、(1.7444±1.513)分、(2.1724±1.451)。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主要原因为情绪枯竭,应采取减压力,多支持,提升自我等对策。

    2015年03期 v.27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健康与康复

  • 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袁大伟;徐燕;李瑾;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免费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精神科免费门诊,干预组患者由全病程干预团队对其实施定期的门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心理辅导等。所有研究对象在入组时、入组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康复状态量表(MR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制药物依从性量表评估,每6个月进行一次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的PANSS、MRSS、ITAQ指标在6个月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依从性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病程管理,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康复水平、改善认知,从而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2015年03期 v.27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痴呆患者的团体音乐治疗效果

    仲伟爱;曹丽青;高文钑;

    目的:探讨团体音乐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57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患者在日常照护及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周进行一次团体音乐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日常照护及常规治疗。用MMSE量表及ADL量表评分测定并比较两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6月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6月后的ADL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团体音乐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

    2015年03期 v.27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评价

    滕小玲;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对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规范管理和不规范管理分为两组。不规范管理组患者因为个人原因未接受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管理组患者则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试行)》(浙卫发【2009】290号)标准进行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管理组60%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较好,高于未管理组(22.5%)(P<0.05);管理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分别为(113±7)mm Hg、(75±5)mm Hg低于未管理组(P<0.05);管理组并发症率为37.5%,低于未管理组(60%)(P<0.05)。结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控制率低,规范社区高血压管理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至关重要。

    2015年03期 v.27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观察

    李呈祥;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按空腹血糖取值范围分为正常低值组(3.9 mmol/L~6.9 mmol/L)与正常高值组(7.0 mmol/L~9.0 mmol/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结果:低值组的低血糖、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8.75%、16.67%和4.17%,明显低于高值组的患者43.55%、40.32%和16.12%,两组患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低值组低血糖、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值组。故在治疗农村留守老年糖尿病时应严密观察血糖变化,适当提高空腹血糖标准,坚持个体化原则,以降低心脏猝死、心律失常、低血糖的发生率。

    2015年03期 v.27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

  • 生物化学研究性教学形式的探讨

    邵建华;陈佳;赵春超;

    针对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几种教学形式,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教师主讲,提问学生,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主讲,教师点评;教师与学生围绕既定题目的讨论性教学;发散式教学形式。总之,研究性教学的成功开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5年03期 v.27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健康教育

  • 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成效

    何月;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成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并对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血糖控制状况、用药依从性状况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血糖控制状况、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干预前水平,并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健康教育。

    2015年03期 v.27 8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医院管理

  • 手术室外来器械的管理分析与探讨

    李凌芸;陈国平;杨凌云;

    目的:探讨手术室外来器械的管理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骨科手术100例,对其进行器械清洁度检测、医生满意度调查、器械完整度分析,总结武进人民医院外来器械的管理经验。结果:外来器械管理除了清洁度不够、手术医生满意稍欠之外,其他结果都比较理想。讨论:外来器械的管理难点及解决之道。结论: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对外来器械实施规范化管理,既保证手术之需,又降低医疗成本,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式,并可采纳的良策。

    2015年03期 v.27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扁平化护理排班应用于脑梗死入院患者的成效

    李英;

    目的:探讨扁平化排班制度应用于脑梗死入院患者的成效。方法:选择内科病房住院的46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改变原有的护理排班制度,应用扁平化护理排班,重新定位工作职责,由1个护士直接包干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制度。结果:经过3个月的扁平化护理排班制度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脑梗死患者的在院生活质量也持续提高。结论:应用扁平化排班进行护理工作,能够提升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2015年03期 v.27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4C营销理论及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何学华;

    门诊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提高护理质量是确保医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4C营销理论包括客户的期望和需求、客户的期望费用、与客户沟通、购买的便利性。人性化护理要求应以患者为中心,发挥自身主动性,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门诊就医环境,减缓因疾病所致的生理不适感,增加心理舒适度。在门诊患者护理工作中引入4C营销理论即人性化服务理念,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利于建立满意的护患情感基础,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促进医院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015年03期 v.27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防逆流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宋阳;

    目的:观察小儿静脉输液中防逆流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搜集84例使用留置针患儿,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患儿采用普通留置针及相应护理,研究组42例患儿采用防逆流留置针及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回血及堵管发生率较低,留置时间较长,冲管次数较少,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逆流留置针配合优质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2015年03期 v.27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手术室接送患者的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闫向东;蔡玲玲;

    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把手术安全列入了重点,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接送患者的过程是其中重要环节,针对接送患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结合工作体会做了初步的原因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015年03期 v.27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引起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成因

    杨冬生;

    目的:观察引起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成因。方法:选取消化内科患者126例,分析出现恶心呕吐的主要成因。结果:反流性食管炎为27.78%、胆系结石为22.22%、急性肠胃炎为6.98%,显著高于胃癌的1.59%、颅内病变的1.59%、功能性消化不良的3.18%、急性阑尾炎的1.59%、十二指肠溃疡的6.35%、急性肠炎的7.94%和巨幼细胞贫血的0.79%,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肠炎和胆系结石为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出现呕吐的主要成因。

    2015年03期 v.27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患者咯血诱因及护理

    叶福平;陈梅芳;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患者咯血的诱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近5年我科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患者9人临床咯血的主要诱因及采取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咯血的主要诱因有:不服从卧床休息、吸烟后呛咳、排便用力,饮食控制不当、情绪激动等,经过护理干预,消除患者咯血的诱因,积极配合治疗和抢救,1人行肺叶切除术已治愈,4人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4人咯血已控制,病情稳定。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出现咯血的诱因多样,需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015年03期 v.27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

    肖香兰;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以更好地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只实行常规护理。运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统计患者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MO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MOAS下降分值干预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其住院期间共发生暴力行为9次,低于对照组14次,干预组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2015年03期 v.27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47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孕期护理的疗效分析

    蒋婕;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孕妇孕期护理的疗效。方法:按照10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意愿,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47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孕妇孕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GDM知识知晓率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GDM知识知晓率为92.5%(49/53),对照组孕妇为74.5%(35/47),观察组孕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血糖比较,观察组孕妇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时介入合理的孕期护理可以提高GDM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指数。

    2015年03期 v.27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预防效果

    李桂兰;尹心红;

    目的:探究呼吸机集束化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有效率、通气时间、满意度、脱机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患者71.1%;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临床总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后期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2015年03期 v.27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吴秀芬;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33例常规护理同时进行人性化心理护理、人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程度为98%;住院平均时间为12 d;再次入院治疗率为56%;而对照组患者住院满意程度为90%;住院平均时间为15 d;再次入院治疗率为74%。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临床效果。

    2015年03期 v.27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改良皮下注射流程对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抗血栓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金歌;张振香;别文倩;蔡巧珍;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流程改良对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抗血栓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注射。治疗7 d后,比较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前后PT、APTT及A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和硬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流程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效果。

    2015年03期 v.27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赵圣兰;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值,比较术中各观察点:局部麻醉时(T1)、插入导杆时(T2)、放套管向外扩张软组织时(T3)、环锯扩椎间孔时(T4)、放置工作套管时(T5)视觉模拟评分值及术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信任度。结果:舒适护理组(A组)患者术前即刻焦虑评分值、术中各观察点视觉模拟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P<0.05);舒适护理组(A组)患者术后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信任度明显优于对照组(B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明显缓解了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中疼痛,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患者康复,对"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观念具有积极意义。

    2015年03期 v.27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卵巢肿瘤腹腔镜剥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探析

    王琳琳;

    目的:探究卵巢肿瘤患者在腹腔镜剥除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室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77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腹腔镜剥除术时给予相应的手术室护理,随机分组,研究组41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5.12%,并发症发生率为2.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3.33%,并发症发生率为13.9%,差异明显(P<0.05)。结论:卵巢肿瘤患者在腹腔镜剥除术手术室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荐。

    2015年03期 v.27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的探讨

    何雪花;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心理障碍的作用。方法:对5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并发症的预防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出现皮下积液3例,皮缘坏死2例,上肢水肿2例,经对症处理均痊愈。50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均未出现心理障碍及上肢功能障碍。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减少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心理疾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年03期 v.27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截瘫患者合并烫伤的护理探讨

    刘冰;姜艳红;张瑾;

    目的:比较截瘫单元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对截瘫合并烫伤患者的效果。方法:2014年2月发生的14例截瘫合并烫伤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为2013年12月份发生的13例烫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经截瘫单元护理的患者比常规护理的患者发生创面感染加深情况、褥疮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P<0.05)。结论:截瘫单元比常规护理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2015年03期 v.27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郭宏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指导、按摩、心理等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半年,调查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腹胀评分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4.87%,对照组满意度为87.18%。结论:综合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15年03期 v.27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患者的护理

    吴丹;

    目的:探究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61例肺癌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患者均采用支气管动脉的介入治疗,随机分组,观察组37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为70.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可缓解身体不适症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值得推荐。

    2015年03期 v.27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例椎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曹永婧;王雪梅;

    目的: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对椎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椎骨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为(94.83±6.72)分,对照组为(83.97±6.84)分;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582,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0%,对照组患者为7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x2=5.051,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63±5.92)分,对照组为(90.15±5.77)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t=2.861,P<0.01)。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椎骨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2015年03期 v.27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杨秀慧;

    目的:评价在手术室护理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情况和焦虑状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10例,满意16例,不满意8例,满意率为76.47%(26/34);观察组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18例,满意15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06%(33/3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有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占该组患者总数的32.35%(11/34);观察组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占该组患者总数的8.82%(3/3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2015年03期 v.27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研究

    熊不平;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以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患者为96.0%,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出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推广意义。

    2015年03期 v.27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虑症患者亲情护理干预效果

    林敏;魏晓花;陈晓燕;

    目的:观察亲情护理方法在焦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焦虑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应用亲情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能明显提高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2015年03期 v.27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彭淑英;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以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3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针对皮下积液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4.7%和30.9%,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的预防和护理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身体健康,有利于患者康复。

    2015年03期 v.27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有机磷中毒后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致呼吸恢复延迟患者1例

    崔卫东;乔云栓;张士巧;郗玲燕;高兴;陈英光;

    <正>1病例患者女,30岁,主因自言自语,疑人害己,失眠3个月,加重20 d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缓慢起病,出现无故自言自语,有时对空说话,好像在和人对话一样,向家人诉说有人要害自己,看见别人在一起说话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觉得人们都瞧不起她,并出现夜睡眠差。半个月前与工厂发生工资纠纷,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胡言乱语,说有人在家里安摄像头监视自己,说话时很小声,怕被别人听

    2015年03期 v.27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