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

  • 不同手术方式对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分析

    王京川;罗惠秀;周爱平;范春涛;魏希建;孟兆伦;

    目的:比较扁桃体剥离术加改良腭咽成形术及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单纯扁桃体摘除、腺样体刮除术对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ea syndrome,OSAHS)的手术并发症、治疗效果的差异,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及技巧对O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OSAHS患儿78例,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与改良手术组;传统手术组患儿(40例)采用单纯扁桃体摘除、腺样体刮除术;改良手术组患儿(38例)采用扁桃体剥离术加改良腭咽成形术及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多道睡眠呼吸监测(PSG)指标、咽痛、腺样体残留、咽鼓管损伤及术腔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改良组较传统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最低血氧饱和度改良组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腺样体残留、咽痛及咽鼓管损伤及切口愈合时间等改良组较传统组少,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手术组患儿较传统手术组能显著降低儿童OSAHS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效果好,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2015年11期 v.2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在阿尔茨海默症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清细胞炎性因子及血脂比较研究

    周田田;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细胞炎性因子与血脂在阿尔兹海默症与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及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另选择正常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细胞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结果:阿尔茨海默症组与血管性痴呆组患者中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血管性痴呆组患者更加显著(P<0.05)。阿尔茨海默症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水平升高可共同作为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基础,其中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期间常伴有明显的炎症反应,临床医师可通过调节上述指标,作为预防及治疗上述两种疾病的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5年11期 v.27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的临床处置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桂俊卿;张超;单祖长;徐跃文;崔茂荣;杨海北;张小德;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的治疗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入院后均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其中14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病情进展,行外科干预治疗;随访表明:无流产发生,早产3例。结论:保守治疗可使大部分妊娠肾绞痛患者得到缓解,间苯三酚、曲马多的应用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外科干预治疗以留置双J管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应有明显的手术适应症。适当的外科治疗安全有效。

    2015年11期 v.27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贾红龙;

    目的:研究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诊诊断胸痛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急诊胸痛患者100例,入院立即检测H-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I(c Tn 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诊断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00例急诊胸痛患者中,确诊为AMI者60例,检出AMI的灵敏度分别为:H-FABP为80%、TNI为50%、hs-CRP为65%;特异度分别为82%、93%和80%,在灵敏度方面H-FABP与其它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在特异度上H-FABP与其它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90%。结论:H-FABP是筛查急诊胸痛患者是否发生AMI的最灵敏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与肌钙蛋白I(c Tn I)、hs-CRP联合检测更能提高诊断效率。

    2015年11期 v.27 9-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翟爱华;

    目的:分析总结心理健康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患者为出院后接受常规电话随访健康教育者;心理组患者为出院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者。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2年后的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间于出院时精神症状评分量表(PANS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接受2年的治疗后,虽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评分均较出院时有所升高,以常规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P<0.05)。同时在2年的随访期间内,常规组患者有12例病情复发,而心理组患者有5例病情复发,心理组患者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理健康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

    2015年11期 v.27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结直肠癌患者漏诊原因分析

    陈本华;洪瑞娣;陈煜宇;陈路佳;马善美;郭光耀;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漏诊原因。方法:对62例结直肠癌患者漏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结直肠癌最常见的主要症状为患者的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及肛门直肠刺激征。肠镜诊断准确率最高为98.4%;早期诊断率为3.3%。漏诊的患者中,进展期为96.7%;患者延误诊治导致漏诊原因为18.3%,医生误诊导致漏诊原因为33.3%,医生患者共同原因为48.4%。结直肠癌患者误诊的疾病为痔疮肛裂、慢性肠炎、阑尾炎、缺铁性贫血和直肠息肉,分别为32.7%、16.3%、12.2%、12.2%和10.2%。结论:对有肠道等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行结肠镜检查,以防漏诊误治。

    2015年11期 v.27 14-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清脑复神液联合罗通定治疗脑震荡后头痛患者的疗效

    黄志;

    目的:探讨清脑复神液联合罗通定治疗脑震荡后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56例脑震荡后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罗通定治疗,治疗组患者用清脑复神液联合罗通定治疗。连续治疗持续1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复神液提高罗通定对脑震荡后头痛患者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11期 v.27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与意义

    刘兆霞;

    目的:探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ST段抬高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收治无ST段抬高型的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表现特征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J波患者与无缺血性J波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概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末峰间隔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缺血性J波组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概率相对于未出现J波患者要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心电图存在极为明显的特征,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2015年11期 v.27 19-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地尔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肾保护作用分析

    黄橘村;胡东辉;

    目的:讨论分析前列地尔对末期肝病患者肾的保护。方法:80例患者依据药剂量分为4组,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疗程结束后,各组患者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尿量以及肌酐清除增加,并且使用前列地尔每天80μg,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结果显示,每天使用前列地尔80μg是最佳的治疗效果,它对肝病末期患者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5年11期 v.27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秦永双;张金华;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CSII)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10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泵组(CSII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但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CSII组患者显著少于MSII组,血糖达标时间CSII组患者显著短于MSII组,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患者显著低于MSII组;两组患者HOMA-β较治疗前增高,HOMA-IR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SII组优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疗效。

    2015年11期 v.27 23-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镜室开展控制患者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效果观察

    尚晓辉;

    目的:观察内镜室开展控制患者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效果。方法:以风险评估开展前1年在内镜室接受治疗的351例患者为对照组,以风险评估开展后1年在内镜室接受治疗的366例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内镜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致病菌的分布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5.64%,观察组为14.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感染致病菌分布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室开展控制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可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015年11期 v.27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患者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分析

    朱明喜;

    目的:分析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创伤后患者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外侧联合入路松解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术后良好率要高于术前,术后患者肘关节舒展及弯曲程度要优于术前(P<0.05)。结论: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创伤后患者肘关节僵硬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术后肘关节的伸展及弯曲程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5年11期 v.27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治疗54例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周武涛;吕海欣;贺艳阳;王博;

    目的:探讨脑内窥镜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小儿先天性脑积水9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5例,采取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儿54例,采用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采用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总有效率60%。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在治疗小儿脑积水,患儿受伤害降到最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最理想的手术方法。

    2015年11期 v.2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种植牙技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分析

    王璐;

    目的:分析研究种植牙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义齿修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种植牙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成功率、稳定性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牙齿咬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稳固率以及患者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牙技术用于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稳定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2015年11期 v.27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右美托咪定干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于洪涛;刘燕;曹博;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对老年手术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8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作麻醉诱导,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20~50μg/(kg·min)、瑞芬太尼0.15μg/(kg·h)麻醉维持。给予观察组患者10 min内静脉泵入0.8μg/kg右美托咪定;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等速泵注生理盐水。观察患者术前10 min、拔管前10 min、拔管后20 min的HR、MAP。记录术中患者全麻药(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术后复苏(定向力恢复及拔管)时间。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进行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MMSE评分,计算POCD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前10 min、拔管后20 min HR、MAP均较对照组低(P<0.05),全麻药的用量也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定向力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观察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率(4.08%)明显低于对照组(17.3%)(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应激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保护老年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

    2015年11期 v.27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行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棒球缝合法与传统连续缝合法的比较

    钟萍娇;姚蕾;吴妍;盛文丽;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行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棒球缝合法与传统连续缝合法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棒球缝合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连续缝合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7.4±8.3)ml,对照组为(94.5±51.8)ml;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21±4.3)d,对照组为(23±2.6)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7±5.3)min,对照组为(78.2±26.9)min;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22±2.4)h,对照组为(29±1.8)h;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3±1.2)d,对照组为(5.2±1.4)d。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其余指标对比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棒球缝合法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连续缝合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015年11期 v.27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邹井丰;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5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0%,对照组为64.8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为13.60%,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房内径与LVEF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与LVEF分别为(42.87±4.34)mm、(47.84±5.73)%,与治疗前相比出现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长期治疗心房纤颤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1期 v.2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

    朱莹莹;

    目的:观察闭合手法复位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随访6个月至20个月,研究组患儿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治疗效果:优17例,良7例,优良率为96%;对照组患儿中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6%,治疗效果:优7例,良10例,优良率为68%,研究组患儿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手法复位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优于切开复位治疗。

    2015年11期 v.27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探讨CPAP在新生儿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刘得平;胡营;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6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家长对患儿处理方式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68例,给予鼻塞式CPAP治疗;对照组患儿58例,因家长拒绝采取CPAP治疗,采取头罩吸氧联合药物改善患儿呼吸。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2 d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能较好的改善呼吸,提高患儿呼吸衰竭治愈率并能减少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1期 v.27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临产后剖宫产手术时机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发病率的关系

    叶玲;

    目的:研究分析临产后剖宫产手术时机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53例头位足月妊娠临产行剖宫产产妇,按照宫口开大情况的不同分成4组,对剖宫产产妇指征、新生儿及婴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产妇剖宫产指征:除社会因素在一组产妇中显著性大于其他3组外(P<0.05),其他指征在各组产妇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新生儿、婴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与产程进展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新生儿、婴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也是避免出现医源性残疾儿的关键环节。

    2015年11期 v.27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生化检验结果不同医院互认探讨

    位松华;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医院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生化检验结果能否互认,为本地区实行检验结果互认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将组值不同的新鲜人血清标本分别分成3小份,每小份1ml装于灭菌带盖塑料管中,送于本地区3家医院检验科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3家医院检测结果。结果:经检验,3家医院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样品孔、复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3家医院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生化检验结果可实现互认。

    2015年11期 v.27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价值

    于红亮;

    目的:观察血清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以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60例肝相关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肝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AFP、CA125以及CEA水平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患者这4项血清标志物水平经检测后比较,P<0.01;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3.3%,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结论:CA125、CEA、CA199、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5年11期 v.27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食管癌患者的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术疗效对比

    岳光成;梁卫民;苏文中;

    目的:对比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随访患者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以及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2015年11期 v.27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艳琦;于振东;张宇;

    目的:观察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TRS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氯氮平联合使用丙戊酸钠)和单用组(氯氮平),每组各30例,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2、4、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合用组患者的PANSS的P、N、G、T因子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与单用组患者存在组间差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TRS疗效优于单纯氯氮平治疗。

    2015年11期 v.27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多普勒彩超与B超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孕妇的检测效果比较

    杨仁光;陈才;

    目的:探讨多普勒彩超与B超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孕妇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8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孕妇经多普勒彩超检测,对照组孕妇经B超检测,比较两组孕妇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诊断准确率为88.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检查范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多普勒彩超检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孕妇,对早期确诊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2015年11期 v.2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中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

    王朝阳;王平荣;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中对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00例ASAⅡ~Ⅲ级择期老年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浆靶注芬太尼行术中静脉自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浆靶注瑞芬太尼行术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等方面均先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使用。

    2015年11期 v.27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李志贤;

    目的:观察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搜集额叶脑挫裂伤患者5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植物生存、重度残疾和轻度残疾率较低,恢复良好率与GOS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叶脑挫裂伤临床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效果。

    2015年11期 v.27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64例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患者疗效的观察

    徐晓芳;

    目的:探究根管疗法对于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患有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根据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率,确定根管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牙齿恢复良好,牙齿疼痛情况明显好转,发生牙痛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根管疗法治疗牙隐裂伴牙髓急性病变能够很好的调节患者疼痛情况,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2015年11期 v.27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药物反应及效果

    邹丹;

    目的:观察心脏急症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用药和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守用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稳定组患者总有效率95.83%;不稳定组患者总有效率68.7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稳定性冠心病与心脏急症患者在临床治疗用药上基本一致。治疗期间心脏急症须在窗口期治疗,促进转归,稳定期后还需继续用药,并注意情绪的稳定、避免过度运动及劳累等诱因,可以预防病情发作。

    2015年11期 v.27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二维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

    刘海飞;王岩;丁雪丽;梁晓璐;陈英生;卢迪;孙娜;宋天舒;李广亮;姜阳;

    目的:探讨二维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儿的二维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结果:99例患儿均有单侧或双侧股骨颈前间隙>6 mm,单纯关节囊肿胀者20例,合并髋关节积液者79例;超声表现除了股骨颈前间隙增宽外,前隐窝内无回声区,内回声尚清晰,少数可见点状高回声,关节囊表面尚光滑,无强回声团出现。彩色多普勒显示不同程度(0~3级)星点状短线状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显示阻力指数最高0.77,最低0.60,平均0.70。结论:二维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2015年11期 v.27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月;刘敏;侯良宝;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宫颈鳞癌Ⅱb~Ⅲb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放疗方法相同;新辅助化疗后放疗组患者在放疗前先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2~3个疗程,化疗结束后2周开始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患者近期疗效分别为90.57%及71.7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安全有效,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11期 v.27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热牙胶根管填充术进行牙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

    魏丽;

    目的:观察热牙胶根管填充术进行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根管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热牙胶充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冷牙胶侧压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牙胶根管填充术牙根管治疗疗效优于常规冷牙胶侧压填充治疗。

    2015年11期 v.27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干扰素联合司帕沙星治疗23例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冯晶;冯艳;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司帕沙星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司帕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和支原体培养转阴率、体征症状消失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司帕沙星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司帕沙星治疗。

    2015年11期 v.27 6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评价

    唐悦;徐方方;辛国秋;

    目的:分析和研究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药物治疗疣状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疣状胃炎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根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药物联合应用于疣状胃炎患者治疗中,治疗效果显著,且HP根除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015年11期 v.27 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特点与治疗

    贾宝山;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以100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肝硬化史、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情况与并发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1有肝硬化史者更易并发急性脑梗死(P<0.05);2有高血压消化道出血患者易并发急性脑梗死(P<0.05);3有高血脂患者更容易并发急性脑梗死(P<0.05)。结论:对于有肝硬化史、高血压和高血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更容易发生上消化出血合并急性脑梗死。

    2015年11期 v.27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尿淀粉酶与肌酐比值对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进;刘奇伟;赵婕;曹赛红;

    目的:探讨尿淀粉酶与肌酐比值(Uamy/Ucr)对胰腺炎患者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胰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均在不干扰日常生活和个人习惯的前提下留取早8时、午12时和晚17时尿样,检测和计算Uamy/Ucr值。结果:两组受试者早8时、午12时和晚17时的Uamy、Ucr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呈下降趋势,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23.836,18.635,P<0.01);但Uamy/Ucr值在3个检测时间内相近,稳定性较好,数据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233,0.252,P>0.05)。观察组患者Uamy/Ucr3个取样时间点及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Uamy/Ucr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该值稳定性好,受人体生理变化及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小,较单纯应用Uamy、Ucr能够更准确可靠的指导临床诊断。

    2015年11期 v.27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清HE4和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陈磊;陈萍;

    目的:观察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和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卵巢癌患者67例为观察组,患卵巢良性疾病者50例为良性组,另选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HE4和CA125的水平,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单独检测HE4和CA125与联合检测HE4和CA125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E4阳性表达率为71.64%,CA125阳性表达率为77.61%,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HE4和CA125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单独检测HE4和CA125(P<0.05)。结论:联合检测HE4和CA125可以提高卵巢癌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早期诊断卵巢癌有重要意义。

    2015年11期 v.27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胆汁酸螯合剂类降血脂药研究进展

    江文文;

    随着对高血脂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在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地位明显下降,但这类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本文对胆汁酸螯合剂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与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2015年11期 v.27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毛冬青的临床应用

    张红蕊;

    毛冬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通脉的功效,广泛用于心绞痛、慢性肾炎、脉管炎与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中。本文就毛冬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能为毛冬青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2015年11期 v.27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

    余晶;

    阿奇霉素是半合成的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其独特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使之优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而成为治疗感染的一线药物。其组织选择性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酸性环境中稳定。但在应用中发现有不断增加的不良反应,现简介如下。

    2015年11期 v.27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研究

  • 尿毒清与川芎嗪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蔡青;刘殿强;周珍;张慧;洪涛;朱清;高勇;

    目的:探究尿毒清联合川芎嗪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展开研究,对其行尿毒清联合川芎嗪的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在血肌酐值、尿素氮值、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上t分别为3.8612、3.0274、3.2599、5.6469,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清联合川芎嗪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有效缓解肾衰竭的发展,改善贫血,值得临床应用。

    2015年11期 v.27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杨金树;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8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低分子右旋糖酐、维生素B6、维生素C和胞磷胆碱钠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组患者的76.47%相比,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低于各自治疗前水平,且两组患者间比较,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治疗脑血栓后遗症临床效果优于西医治疗。

    2015年11期 v.2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安胃止痛散神阙穴贴敷治疗虚寒性腹泻患者的疗效观察

    徐莉;邢霞;申爱荣;

    目的:观察安胃止痛散神阙穴贴敷治疗虚寒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6例。治疗组实施中医辨证施治加安胃止痛散神阙穴贴敷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加用安胃止痛散神阙穴贴敷治疗虚寒性腹痛患者的疗效优于单钝中医辨证施治。

    2015年11期 v.27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

    叶建辉;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50岁以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为86.2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1期 v.27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36例的临床实践

    崔中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为精神疾病中西医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36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同期同类型单用西药的36例作比较,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和SANS各因子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2015年11期 v.27 79-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张朝霞;卜文红;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83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和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药联合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急性发作率,值得推广。

    2015年11期 v.27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利普刀加消炎止带汤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研究

    王冬云;

    目的:探讨应用利普刀联合消炎止带汤治疗患者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70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为P<0.05。结论:利普刀联合消炎止带汤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减少术后阴道排液量,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2015年11期 v.27 8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急性焦虑障碍患者就诊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陈勤;

    目的:探讨急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模式、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急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方式、临床特征,统计了患者的误诊形式、确诊前的医疗费用。结果:本组急性焦虑障碍的患者以突然、强烈的躯体症状就诊,全部病例首诊均未在精神科,误诊率100%,误诊为各种躯体疾病,以心血管疾病为甚,其中冠心病22例(59.46%),误诊时间较长,平均为9.46±12.82个月,并在这期间接受了大量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误诊期间的平均医疗总费用2.84±1.97万元。结论:急性焦虑障碍极易被误诊,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临床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识别,及早正确诊断和治疗。

    2015年11期 v.2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护士长的情绪智力对护患满意度的影响

    荆伟芳;张凤佩;

    目的:调查护士长情绪智力的现状,并探讨护士长的情绪智力与护患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3家三级甲等医院150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士长的情绪智力与护患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ICU护士长的情绪智力得分最高(15.63±0.5)分,急诊科护士长情绪智力得分最低(13.91±0.75)分,不同科室护士长情绪智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患者的满意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护士长的情绪智力及各维度得分与护患满意度呈正相关,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自我情绪监测、识别他人情绪、情绪的调节、情绪的运用与护患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情绪智力得分高的,其科室护患满意度也较高,因此,管理者应注重护士长情绪智力的培养。

    2015年11期 v.27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178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背景资料调查

    黄承保;舒京平;李洪建;孙菡;朱颖之;汪四美;

    目的:调查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背景资料,促进精神分裂症的社区康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178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人口学资料、对疾病认识和疾病所致经济负担。结果:一般人口学资料无性别差异,对于疾病的认识患者与主要照料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患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79.8%患者无业,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偏重,一年内平均直接经济损失2 450元/人、平均间接经济损失1 727元/人,需要多方位的支持。结论:社区康复干预是改善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新回归社会的重要康复措施。

    2015年11期 v.27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镇静催眠药物在慢性失眠患者中的使用情况调查

    王兆军;王学燕;

    目的:调查分析综合医院和精神专科医院镇静催眠药物在慢性失眠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方法:自编调查表,调查慢性失眠患者共638例,根据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使用频率等对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失眠患者对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BZD)使用率最高,其中阿普唑仑、地西泮、艾司唑仑的使用率分别为50.47%、16.14%、14.73%,DUI均大于1。结论: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是慢性失眠患者的首选药物,存在用药不合理、药物依赖倾向,应加强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

    2015年11期 v.27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调查与护理体会

    陆梅;

    目的:总结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调查及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查的过程,进行依从性调查分析,提出护理体会和对策。结果:该类患者在肺功能检查过程中常面对多种问题,主要以检查目的认识错误、听力障碍等因素;护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该类患者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和检查质量。

    2015年11期 v.27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医护人员灾害急救应对能力培训

    李桂玲;许敏;

    目的:评价医护人员灾害急救应对能力培训效果。方法:抽取6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培训前后医护人员急救知识、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的变化。结果:培训后医护人员的知识、技能及意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灾害急救培训能够提高医护人员急救应对能力。

    2015年11期 v.27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健康与康复

  • 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田毅;

    目的:观察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8例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总分(23.7±2.1),对照组为(15.9±2.5);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总分(48.7±2.3),对照组为(35.1±3.4),组间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活动能力。

    2015年11期 v.27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

  • 浅谈基于微信的人体解剖学课程

    王锦绣;

    本文从微课程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人体解剖学微信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内容、局限性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谈,其目的是通过人体解剖学微信课程共享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和公平化的学习服务。

    2015年11期 v.27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贾铃铃;郭丽霞;张小丽;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消化内科治疗的7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干预,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分值对比相仿(P>0.05),经护理后均出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强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值得加强普及。

    2015年11期 v.27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医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探讨

    倪建芳;

    目的:探讨医院岗位设置。方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结果: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失调、各专业技术力量参差不齐、辅助科室、医技科室、护理专业等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反映不满。结论:医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应适应了大形势的需要,达到医院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更有利,但是岗位设置及聘用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2015年11期 v.2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

    李敏莉;袁锋;易国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护理文书书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精神科出院病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92%提高至活动后的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精神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还提高了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2015年11期 v.27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探索

    陈姗姗;金梅花;陈丽艳;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12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患者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在实施个体化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除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两个维度外,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等项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2015年11期 v.27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术后满意度及疼痛产生的影响

    王丹卓;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优质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焦虑抑郁自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干预组为98.0%,对照组为86.0%,组间比较,P<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能有效减轻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有较高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5年11期 v.27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颅底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杨蓓;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颅底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患者死亡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颅底肿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1期 v.27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王威;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对住院环境、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2015年11期 v.27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谢冶燕;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并进行分析。方法:对55例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25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较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10.0%)低于对照组(24.0%)、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留胆囊手术应用中,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2015年11期 v.27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血压监测及护理

    王慧梅;贯华;

    目的:探究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术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嗜铬细胞瘤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173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27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血压和护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组患者术后舒张压于收缩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患者术后血压仍高于正常标准。半年后回访发现,患者血压情况良好,出院后未再次服用降压药物。结论: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预后与手术方法无关,但术后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2015年11期 v.27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妇科盆腔围手术期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张侠;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综合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D)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3 d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与手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间手术前及手术后3d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间术前D-D比较虽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患者手术后3 d时D-D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5年11期 v.27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急诊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可行性观察

    郭丽霞;张小丽;贾铃铃;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急诊治疗胃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遵循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愈率与护理满意度更高,止血时间与住院天数更短,术后再出血率更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理效果。

    2015年11期 v.27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凤梅;

    目的:总结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19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特殊护理等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上臂围、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数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上臂围、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数量等生理指标明显增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2015年11期 v.27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炎切除术患者的综合护理探讨

    曾冬梅;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炎切除术患者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胆囊联合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8例,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呕吐、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炎切除手术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1期 v.27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难治性癫痫病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林英;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癫痫病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8例难治性癫痫病患者在经过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后,对癫痫病的病理原因及用药常识及预防方法掌握上与入院前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在病理原因及用药常识及预防发作的方法掌握上均显著高于入院前(P<0.01)。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消除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恐惧感,提高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自身的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通过自我保健从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015年11期 v.27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喉多形性腺瘤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荣建胜;

    目的:观察喉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喉多形性腺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3例肿瘤均位于声门上区,其中2例位于会厌,1例位于假声带,大体肿瘤直径均小于3 cm,3例均有包膜,其中1例包膜不完整。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条索状和片状,细胞形态多种多样,间质为黏液样及软骨样,1例间质明显透明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CKAE1/AE3、Vimentin、S-100、肌动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阳性。结论:喉多形性腺瘤是喉部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为喉癌,形态学上应与肌上皮瘤、基底细胞腺瘤、恶性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等鉴别。

    2015年11期 v.27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例麻痹性痴呆伴发多处皮肤损害患者的护理报告

    曾默;杨艳红;拉哈;牟琼琼;唐铭民;

    麻痹性痴呆是由梅毒螺旋体侵犯患者大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和精神症状相互影响,再加之梅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而良好的护理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我们收治的首例麻痹性痴呆伴发多处皮肤损害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与同行们交流分享。

    2015年11期 v.27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