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成军;
目的:探讨孕妇临产前全血细胞参数、凝血4项指标生理性变化的临床意义,为预防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发生大出血提供实验诊断数据。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美国ACL TOP全自动血凝仪,对350例临产孕妇(设为研究组)和120例健康育龄未孕妇女(设为对照组)进行血常规及凝血4项指标检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孕妇临产前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及凝血4项中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孕妇临产前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计数、全血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临产前存在一过性生理性贫血,凝血功能指标显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应密切观察孕产妇临床症状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
2015年12期 v.27 15-1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良虎;刘典锋;黄金;陈志强;杨晓娜;
目的:通过Lequesne指数评分,比较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腔内分别注射透明质酸钠与糖皮质激素复方倍他米松的治疗效果[1]。方法: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玻璃酸钠组与激素组,每组各50例。临床评估即Lequesne指数评分,评估是分别在第1、3、6个月评测。结果:在第1个月时,两组患者之间Lequesne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第3个月开始两组患者评分持续降低,但透明质酸钠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显著低于激素组;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有回升趋势,数据显示两组中玻璃酸钠组评分回升显著慢于激素组,玻璃酸钠组患者的治疗后效果更为持久。结论:早期OA患者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与激素治疗可明显降低膝关节的Lequesne指数评分,但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效果更佳。
2015年12期 v.27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甲瑞;余进伟;陈旭;
目的:观察加长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粗隆间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23例,均应用加长PFNA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7~19个月,平均14月,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3周。疗效依照Harris标准评估,优10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7.0%。结论:应用加长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2015年12期 v.27 19-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郝冬;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用于截石位肛周手术全麻时对患者反流误吸的发生影响,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应用Supreme喉罩全麻截石位下行肛周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60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Ⅰ或Ⅱ级。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术前置留胃管,B组患者术前未置留胃管。B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经喉罩引流口置留引流管。观察胃管及喉罩引流管内是否有液体引出,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反流。结果:A组患者出现反流1例(2.5%),B组患者出现反流2例(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误吸。结论:Supreme喉罩可安全应用于截石位肛周手术患者,但应加强患者的气道管理。
2015年12期 v.27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学松;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患者的MRI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对MRI诊断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椎间盘突出患者在MRI影像表现上主要为椎间隙狭窄、椎间盘向后延伸及硬膜外脂肪线受压移位;MRI诊断准确率为99.0%。结论:椎间盘突出的MRI影像学确诊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015年12期 v.27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亚岭;罗建平;
目的:研究使用美沙拉嗪联合复方乳酸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使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复方乳酸菌胶囊进行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0%,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止泻时间为(2.64±0.51)d,明显比对照组的(3.45±0.76)d更短,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0%,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复方乳酸菌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2015年12期 v.27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红;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58例,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施治,对照组患者54例,以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52例,总有效率为89.66%,不良反应者11例,发生率为18.79%;对照组患者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68.52%,不良反应者12例,发生率为22.22%。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度高,此方案可以推广。
2015年12期 v.27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宜凯;刘兴佳;籍颖辉;
目的:观察铁剂的不同给药途径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在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琥珀酸亚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共观察12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Hb、Hct、SF、TSAT、Cr、BUN等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Hct、SF、TSAT均有所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Hb、Hct、SF、TSAT的升高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应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效果优于口服琥珀酸亚铁联合促红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参考。
2015年12期 v.27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姝;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2例重症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价影响其临床疗效的有关因素。结果:52例患儿经治疗后,45例(86.54%)治愈,7例(13.46%)治疗无效;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原发病、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WBC以及Pa O2/Fi O2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重症ARDS患儿的临床预后主要受年龄、PCIS以及原发致病因素的影响。
2015年12期 v.27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霞;何国照;
目的:探讨总结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多西环素对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2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根据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患者进行单独的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多西环素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100.00%(x2=4.4211,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4.25%和19.05%(x2=0.1714,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西环素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痊愈率,降低患者复发的几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5年12期 v.27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张必超;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NIHSS评分及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IMT、Hs-CRP、IL-6、TNF-α、ICAM-1及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HDL-C、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脑供血。
2015年12期 v.27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雪杨;
目的:分析高场核磁共振系统膝关节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以50名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高场核磁共振系统膝关节成像技术对研究对象的膝关节损伤进行检查;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膝关节损伤检查方法,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成像效果差异。结果:高场核磁共振系统膝关节成像技术成像清晰,反映的问题全面,能够全方位反映研究对象的膝关节存在的问题,速度快,准确性好;而传统的膝关节检查方法耗时长,诊断不够准确和全面,对研究对象身体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无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核磁共振系统膝关节成像技术成像速度快、精度高,能够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的关节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12期 v.27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韩冬;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的西药降压、脱水或口服阿司匹林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和巴氏指数(BI)评分,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和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前后的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15年12期 v.27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唐海源;肖丽;
目的:评价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均给以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32例,给予黛力新治疗,每日早晨中午各1片,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28例,无特殊处理。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明显,但均无明显意义(>0.05)。结论:黛力新能有效的治疗患者脑卒中后抑郁。
2015年12期 v.27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阳;谢畅;
目的:探究超声影像学在诊断不同年龄段患者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影像学资料,按照年龄分为小儿组、青少年组及中老年组,将其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对总结。结果:小儿组、青少年组及中老年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7%、93.3%、80%,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1%。结论:超声影像学在诊断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效果理想且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5年12期 v.27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萌;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早期干预的方法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51例早期GDM并进行干预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未经干预在分娩时发现的GDM孕妇41例作对照组,记录两组GDM孕妇的分娩、围生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和产后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生儿胎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孕妇经过早期筛查并干预后,可以有效减少分娩风险以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2015年12期 v.27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左铁军;
目的:探究并分析在血液生化检验中,不同的存放时间对血标本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66例患者血液检验样本,对比分析其血标本的存放时间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13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综合性分析显示,只有甘油三酯(TG)、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HO)、尿酸(UA)4项指标的检验结果与存放时间的长短无差异(P>0.05),其它9项指标均与血标本存放时间的长短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标本的存放过程中,应严格规范血标本的存放时间,增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血标本的存放时间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意义极其重大。
2015年12期 v.27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爱萍;许建文;
目的:观察蓝光照射对新生儿褪黑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正常新生儿脐动脉血清标本为对照组,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股静脉血清标本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儿蓝光照射后有无不良反应,又分为有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褪黑素值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褪黑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光照射后有不良反应组褪黑素值与无不良反应组患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照射对新生儿褪黑素水平无影响,蓝光照射时患儿出现的腹泻、哭闹、皮疹与褪黑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2015年12期 v.27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光成;梁卫民;苏文中;
目的:对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食道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上腹、左颈、右胸三切口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发现,观察组采用胸腔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不良反应为17.5%,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为43.7%。两组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道癌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2015年12期 v.27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方汉刚;陈建新;柴国清;韩劲松;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BEP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选取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BEPS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LBEPS与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12期 v.27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红艳;
目的:观察改良式腹膜透析置管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漂管、大网膜包裹、腹膜炎、出口感染、隧道炎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内漂管、大网膜包裹、腹膜炎、出口感染、隧道炎等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腹膜透析置管方法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置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12期 v.27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超;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P糖蛋白(P-gp)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患非小细胞肺癌非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紫杉醇(PXL)和顺铂(DDP)联合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联合化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丹参酮ⅡA进行治疗,跟踪观察2个周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糖蛋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能明显提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提高预后的质量,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的有效药物。
2015年12期 v.27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任赫;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ESAT-6)在结核性脑膜炎(TB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组,同期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及ESAT-6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ESAT-6阳性率84.38%,ADA阳性率63.33%;对照组患者的ESAT-6阳性率6.25%,ADA阳性率10%,研究组患者的EAST-6及AD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EAST-6阳性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2015年12期 v.27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仁堂;
目的:观察鼻腔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筛窦开放刮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鼻腔镜下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腔粘连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筛窦开放刮除术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2015年12期 v.27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王梅;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隐裂合并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92例牙隐裂合并牙髓炎患者,按掷骰子的方法,将偶数者纳入研究组(n=44),奇数者纳入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根管填充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疼痛率为29.17%,显著高于研究组11.36%(P<0.05)。此外,对照组患者恰填率为68.75%,显著低于研究组90.91%(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隐裂合并牙髓炎具有疼痛率低,填充效果好的优点。
2015年12期 v.27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俊;
目的:探究卵巢囊肿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接受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接受传统外科开腹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中,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患者长,其余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但疗效突出,且术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影响疗程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12期 v.27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丽艳;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患者7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确诊为生殖系统良性肿瘤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利用放免法对两组患者体内TNF-α和IL-6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并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内TNF-α和IL-6的含量随着期别的升高而升高,且各期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NF-α和IL-6的含量与AFS分期呈正相关(r=0.638,P<0.05);TNF-α与IL-6的含量呈正相关(r=0.729,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体内TNF-α和IL-6的含量显著升高,TNF-α和IL-6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原因。
2015年12期 v.27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任副实;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对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血压波动大等特点。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应满足平稳、有效、安全、服药简单、不良反应少等条件。
2015年12期 v.27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允淑;马虹;
目的:比较氯胺酮和七氟烷分别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手外伤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手外伤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氯胺酮组,每组各20例。七氟烷组患儿给予吸入七氟烷诱导麻醉后,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术中再给予患儿吸入1%~2%七氟烷;氯胺酮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氯胺酮诱导后,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若术中患儿出现体动,则追加氯胺酮1~1.5 mg/kg。观察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患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七氟烷组患儿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Sp O2较氯胺酮组更加平稳(P<0.05);七氟烷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结论:七氟烷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优于氯胺酮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2015年12期 v.27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谢海;刘书田;夏黎明;张金春;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大咳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6例大咳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及膈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结果:46例大咳血患者中,治愈32例,占69.6%,显效7例,占15.2%,有效7例,占15.2%;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血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可作为治疗大咳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2015年12期 v.27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晓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与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日均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硝酸异山梨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5年12期 v.27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何汝固;
目的:分析密闭式吸痰和开放式吸痰对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开放式吸痰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密闭式吸痰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比对照组低,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5年12期 v.2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黄堂和;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研究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显著,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电切综合征、尿道狭窄、暂时性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别为x2=14.9785、9.2339、4.4063、13.0198,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相当,但前者并发症发生率低。
2015年12期 v.27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世玲;
目的:讨论产前诊断系统超声检查在孕妇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前检查孕妇200例,用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进行器官、四肢等方面的检查,以筛查出先天畸形胎儿和健康胎儿。发现先天畸形胎儿时需进一步多角度进行检查,观察和记录畸形状况,然后收集200例孕妇的胎儿检查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孕妇中发现先天畸形胎儿为22例,产后检查并证实的先天畸形胎儿为24例,和产前诊断的结果相比,诊出率为91.7%(22/24),漏诊率达到了8.3%。结论:对孕妇采用产前诊断系统超声检查可以有效查出先天畸形胎儿,帮助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促进了优生优育。
2015年12期 v.27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小燕;
目的:探讨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患者肝良性与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行手术治疗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并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参考。结果:与手术诊断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相比,超声诊断肝良性与恶性肿瘤准确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与手术诊断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提高肝良性与恶性肿瘤的诊断的准确性,可为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2015年12期 v.27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丽华;
目的:观察重症精神病患者个体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护理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PRS评分、SDSS评分、SAN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精神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5年12期 v.27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贾玉燕;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整体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2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治疗效果,并选用PSQI(睡眠指数量表)、生活自理能力(ADL)、生活满意指数(LSIA)进行护理前后对比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1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应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2015年12期 v.27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冷钦;冷立娟;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强化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实施全员培训,制定质量标准,建立监控网络等全程管理与重点环节相结合。结果: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及标准预防执行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各项指标(P<0.01),无菌操作、无菌物品保管使用、患者隔离防护、医疗废物处理等评分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护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需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才能使患者脱离医院感染的危险。
2015年12期 v.27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英;
目的:探讨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运用现代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对1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他们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按医嘱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对观察组患者运用现代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在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现代护理模式是一种符合现代人心理需求的护理模式,实践证明现代护理模式不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效果更为显著,现代护理模式是护理工作中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2015年12期 v.27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窦丽波;
目的:探讨脑外科患者选择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81例脑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3例,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38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35%,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4.21%,有效率为81.58%。两组患者对护理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科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得到良好照顾,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身体恢复,值得推荐。
2015年12期 v.27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越亭;
目的:观察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5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综合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5年12期 v.27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春玲;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在给予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5年12期 v.27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谭友慧;丁传英;于蕾;
目的:探讨专业产科护理干预方法以及对初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专业产科护理,记录对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例数和住院时间,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53例,66.25%)明显高于对照组(36例,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18,P<0.05);观察组初产妇住院时间(5.64±1.13)d明显低于对照组(7.31±1.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2,P<0.05);观察组初产妇满意度(77例,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63例,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00,P<0.05)。结论:专业产科护理干预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住院时间,并有助于营造良好产护关系。
2015年12期 v.27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海霞;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在颅内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8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肿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5年12期 v.27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艳;张英;
目的:观察实施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血液净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6%,两者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8%,低于观察组的9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5年12期 v.27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健;于微微;刘彦江;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对缓解术中肿瘤患者亲属焦虑状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80名肿瘤患者亲属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亲属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亲属给予手术室护理,比较术中两组患者亲属焦虑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亲属焦虑评分与焦虑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加强对患者亲属的健康知识教育,积极给予心理疏导,可显著降低患者亲属焦虑程度。
2015年12期 v.27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鄢凤菊;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即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
2015年12期 v.27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安国花;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当中选取2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子痫发病率、宫缩乏力、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宫缩乏力、子痫发作、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子痫发作、宫缩乏力等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2015年12期 v.27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