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

  • 产后产妇抑郁慢性化相关因素分析

    石元洪;黎宜飞;童萍;董丽平;杨扬;高霞;

    目的:前瞻性探索导致产后产妇抑郁(PPD)慢性化的原因。方法:对84例符合PPD诊断的产妇进行观察,并记录相关资料。根据6个月后是否仍符合PPD的诊断把产妇分为慢性化组(24例,28.6%)和一过性组(60例,71.6%)。统计分析各相关因素在两组产妇间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支持系统的满意度、经济状况、起病时间、干预情况、精神障碍既往史和家族史、婴儿状况及产妇个性特征等8个因素比较,两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而分娩经历、文化程度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比较,两组产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妇年龄小、满意度较差、经济状况不佳、起病早、不干预、有既往史和家族史、婴儿状况不佳及产妇性格内向、固执、情绪不稳定均可能是PPD慢性化的危险因素;而分娩经历、文化程度和抑郁的严重程度与产妇PPD慢性化无关。

    2015年20期 v.27 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神障碍患者猝死的相关因素

    王雪梅;何俊鹏;于杰;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猝死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精神科住院精神障碍猝死患者共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科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猝死率为2.37‰,其中以新入院、病程5年以上、住院2个月内治疗无效、多药联合应用的患者猝死多见;72.22%精神科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伴有躯体疾病;合并用药占66.67%。结论: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猝死多与合并躯体疾病及联合用药有关。

    2015年20期 v.27 4-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于慧超;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SAP模型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生长抑素组和高剂量生长抑素组,每组各10只。另外选择10只正常大鼠设为对照组。低剂量生长抑素组大鼠皮下注射生长抑素0.3μg/kg;高剂量生长抑素组大鼠皮下注射生长抑素1μg/kg。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胰湿/干比率及MDA、GSH-Px和SOD。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胰组织湿/干重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抑素各剂量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胰组织湿/干重比值及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生长抑素各剂量组大鼠的SOD及GSH-Px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能提高抗氧化作用有关。

    2015年20期 v.27 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首发和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比较

    张淑芬;兰光华;

    目的:探讨首发和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甲状腺素功能差异。方法:将2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首发组(106例)和长期住院组(120例)。另外选择6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3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检测FT3、FT4、T3、T4、TSH。结果:治疗前患者:FT3、FT4、T3长期住院组、首发组患者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长期住院组患者的T4低于首发组、正常对照组(P均<0.05);首发组患者的TSH低于长期住院组、正常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患者:FT3、FT4、T3、T4对照组患者>长期住院组>首发组(P<0.05);首发组患者的TSH低于长期住院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未经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降低;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后,甲状腺素水平逐渐降低。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看,随着病情的稳定,甲状腺素水平逐渐升高。

    2015年20期 v.2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2016年《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半月刊)。自1988年创刊以来,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

    2015年20期 v.2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分析

    陈静;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选取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陪护家属89例作为研究组,以1 338例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组。用自编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结果: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陪护家属性别、患者入院次数与陪护家属心理状况呈显著相关;陪护家属的SCL-90总分、阳性因子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陪护家属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社会应重点关注及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2015年20期 v.27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朱云泽;钱薇;房杨;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文拉法辛缓释片,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喹硫平,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HAMD-24评定疗效和TESS评定不良药物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均降低(P<0.01);研究组患者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文拉法辛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喹硫平。

    2015年20期 v.27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内筛窦切除联合鼻息肉摘除治疗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耿琦;

    目的:探讨鼻内筛窦切除联合鼻息肉摘除治疗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鼻息肉患者,按照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4例,采用鼻息肉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鼻内筛窦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筛窦切除联合鼻息肉摘除治疗鼻息肉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鼻息肉摘除疗效。

    2015年20期 v.27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阿奇霉素治疗患者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朱海燕;翟登合;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急性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51.86±6.78)ng/L,C反应蛋白浓度(1.31±0.68)mg/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83.65±8.11)ng/L,C反应蛋白浓度(6.18±1.51)m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培氟沙星,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2015年20期 v.27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内镜下治疗患者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谢天维;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患者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0例,按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内镜治疗组(54例)和药物治疗组(36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内镜治疗组患者给予内镜下套扎治疗和注入人体组织粘合剂治疗,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和普萘洛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和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结果:内镜治疗组患者止血成功率为94.44%,药物治疗组患者为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患者再出血率为16.67%,药物治疗组患者为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患者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为54.0%,药物治疗组患者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下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能提高患者止血成功率,减轻患者静脉曲张程度,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20期 v.27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陶丽;

    目的:观察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行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13.95%,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子宫切除术。

    2015年20期 v.27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和血清hs-CRP的影响

    王圣龙;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同时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高脂血症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d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第1天和第1、2、3周抽取血液,检测血清hs-CRP浓度。入选142例脑梗死患者于入院1周内、随访3月、6月、12月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横切面面积。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瑞舒伐他汀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相比较,血清hs-CRP浓度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经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第2周和第3周,血清hs-CRP浓度显著降低(P<0.05)。治疗6月、12月,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横切面面积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两组患者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横切面面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短期内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具有较好的抗炎症反应;同时,长期大剂量使用瑞舒伐他汀具有稳定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2015年20期 v.27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曹莹;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及两组产妇的第3产程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预防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产妇为87.2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于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产妇的宫缩情况,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和降低其发生率。

    2015年20期 v.27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董嵩;李彬;项永胜;

    目的:观察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不同入路方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4例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L形外侧入路,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跗骨窦间隙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距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VAS评分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距下关节功能轻度受限与重度受限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间隙入路方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优于L形外侧入路方式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2015年20期 v.27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内镜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治疗特点及意义

    王大庆;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6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在胃镜诊断基础上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并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观察超声内镜检查的符合率及治疗效果。结果:不同类型的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各异,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92.85%。结论:超声内镜可对消化道隆起性疾病进行定位诊断,并能指导内镜治疗。

    2015年20期 v.27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诱发患者哮喘的临床治疗分析

    杨明宇;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诱发患者哮喘(AIA)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AIA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26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后,19例病情控制,另7例无效患者经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得以控制。治疗后,患者的PEF、FEV1/FVC、MMEF及MVV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AIA具有良好疗效,对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AIA患者,及时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控制哮喘。

    2015年20期 v.2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超声诊断方法和结果

    华巧芹;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超声诊断方法和结果。方法:收集150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超声诊断后其瓣膜受累情况、心功能状况、心结构变化、瓣膜功能的开启和闭合情况均得到明确。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患者的病情状况。

    2015年20期 v.27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宋宪忠;

    目的:讨论并分析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与急性胰腺炎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因为基准,将患者分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24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19例),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尿淀粉酶结果。结果: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与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比较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高甘油三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引起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5年20期 v.27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化疗联合铂类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

    孟威;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Ⅲ~Ⅳ期卵巢癌合并腹腔积液的患者用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观察其肿瘤控制疗效、腹水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完全缓解(CR)患者40例,部分缓解(PR)患者20例,稳定患者(NC)5例,进展患者(PD)5例,总有效率85.7%。结论:化疗联合铂类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腹腔积液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2015年20期 v.27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抗结核组合药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韩宝勇;

    目的:探讨抗结核组合药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结核组合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76.1%(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26.1%(P<0.05)。结论:抗结核组合药治疗肺结核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选择。

    2015年20期 v.27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凝集法在老年人念珠菌尿检中的检验效果

    刘丹;

    目的:观察凝集法在检测老年人念珠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拟诊为继发性念珠菌感染的老年患者120例,将患者尿液样本分为两份,分别采用凝集法(观察组)和显色法(对照组)进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真阳性率、真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尿液检测的阳性样本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细菌;观察组真阳性率和阴性预测值优于对照组(P<0.05),真阴性率和阳性预测值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凝集法检验老年人尿液中的念珠菌敏感度高于显色法。

    2015年20期 v.27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观察

    张卓;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5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PCO2、Pa O2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观察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PCO2、Pa O2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2015年20期 v.27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影响

    左红英;黄建;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患者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用2-back工作记忆测试对患者进行工作记忆测评,测试时间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进程为参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程治疗结束后1 d较2周正确率低,反应时长;治疗前较疗程治疗结束后2周正确率低,反应时长;疗程治疗结束后1 d,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正确率高,反应时短;疗程治疗结束后2周,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正确率低,反应时长。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将对患者工作记忆产生短暂的、可逆的影响,恢复后可得到一定改善。

    2015年20期 v.27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1239例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的诊断分析

    常颖;

    目的:探讨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 239例患者的骨髓检查。结果:1 239例患者中缺铁性贫血占23.3%(289/1 239),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占13.2%(126/1 23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占6.5%(88/1 239),巨幼细胞贫血占6.1%(82/1239),感染骨髓象占5.9%(79/1 239),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占5.4%(67/1 239),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3.4%(46/1 239)等。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对疾病确诊和预后评估十分必要。

    2015年20期 v.2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

    李涛;

    目的:为了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复发率以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月经量与术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治疗组患者的月经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比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5年20期 v.27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临床麻醉中喉罩的应用意义

    闫晓强;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中喉罩的应用意义。方法:将66例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施予气管导管技术,观察组患者应用喉罩实施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喉管、气管插入前、后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插入前、后患者收缩压、心率及舒张压更为平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适。结论:临床麻醉中应用喉罩的效果优于气管导管技术的效果。

    2015年20期 v.27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包裹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观察

    于功惠;

    目的:观察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包裹性脓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结核包裹性脓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6例。A组患者采用胸膜内胸廓成形术,B组患者采用闭合式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6%,显著高于A组78.6%(P<0.05),且术中、术后恢复情况等各项指标B组患者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应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包裹性脓胸患者的疗效优于胸膜内胸廓成形术。

    2015年20期 v.2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

    栾颖;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和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随访期间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急性发作率,值得推广。

    2015年20期 v.27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阿奇霉素不同疗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周立霞;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同疗程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疗程分为阿奇霉素静脉疗程>5 d为治疗1组,阿奇霉素静脉疗程≤5 d为治疗2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和热退时间比较,两组患儿间差异不明显(P>0.05);住院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1组患儿均短于2组患儿(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 d疗程效果优于≤5 d疗程效果。

    2015年20期 v.27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螺旋刀加腹部小横切口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观察

    马涛;

    目的:观察螺旋刀加腹部小横切口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采取螺旋刀加腹部小横切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术后切口愈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螺旋刀加腹部小横切口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开腹手术。

    2015年20期 v.27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的临床效果

    孙茜;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异位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入院的单号、双号日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孕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孕妇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孕妇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2015年20期 v.27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溶栓效果的对照研究

    吴正元;

    目的:观察比较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0.00%、75.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尿激酶具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出血、不良反应较少等优势。

    2015年20期 v.27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效果观察

    王刚;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给予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

    2015年20期 v.27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赵志永;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在脑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内肿瘤患者54例,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MRS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磁共振波谱检查在脑内肿瘤患者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

    2015年20期 v.27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贾琳琳;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血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数、血小板聚集率及全血黏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奥扎格雷钠。

    2015年20期 v.27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分析

    王晓琳;

    目的:探讨基于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外科手术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醚高流量循环紧闭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期和维持期FA和FA/FI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最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可以达到高流量的效果,而且患者拔管和清醒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

    2015年20期 v.27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诊断

    王晶;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超声心动图对其实施多切面扫描,获取其心结构、形态与血流信号。结果:6例为右心室受累,54例为左心室受累,病变部位均位于心尖部;其中12例合并下壁,10例合并侧壁。结论: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有明显特征性,是诊断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一种可靠检查方法。

    2015年20期 v.27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足跟部开放性损伤手术重建效果研究

    王涛;

    目的:探讨儿童足跟部开放性损伤手术重建的效果。方法:对8例足跟部开放性损伤儿童急诊清创,创面覆盖VSD敷料,两周后皮瓣转移修复手术重建。结果:术后皮瓣愈合理想;6周后进行功能训练,经5~15个月随访并按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行功能评价,优良率87.5%。结论:儿童足跟部开放性损伤手术重建获得满意的效果。

    2015年20期 v.27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吴桂花;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用药指导。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经低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经高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及血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评定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32±0.82)mmol/L、(9.52±1.04)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经低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增强患者心功能,控制血糖升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20期 v.27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郁飞;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COPD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和FEV1%指标改善、活动能力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COPD患者的疗效显著。

    2015年20期 v.27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于洪凯;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风湿性心脏病74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较好(P<0.05),DBP、HR、LVEDd、LVEs、LVEF等指标改善明显(P<0.05),差异显著。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确切,心功能改善显著。

    2015年20期 v.27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李巧云;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氧分压提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情况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氧分压,改善患者通气功能。

    2015年20期 v.27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比较

    巩岩;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际情况,52例患者用动力髋螺钉方法,43例患者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方法,37例患者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法;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以及随访经过。结果:3组患者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为18个月。髓内钉手术患者的术中、术后疗效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疗效优良率3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钉法综合疗效更佳。

    2015年20期 v.27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谢天驰;

    目的:调查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7例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37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19例,占51.4%;治疗有效的14例,占37.8%;治疗无效的4例,占10.8%。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异常状况,仅有1例患者出现气道少量出血,未经治疗自行停止。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通气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2015年20期 v.27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探析

    杨金龙;

    目的:探析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脑出血患者5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27例。甲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的治疗方法;乙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分析。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有效率高(P<0.05),ADL评分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较好,具有较大推广意义。

    2015年20期 v.27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居晖;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以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2015年20期 v.27 7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介入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卢晓操;

    目的:分析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介入治疗与溶栓治疗其近期临床疗效差异性,为以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抽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介入组与溶栓组,每组各40例。介入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溶栓组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介入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溶栓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诸如平均住院时间、心绞痛与心力衰竭发生概率等相对于溶栓组患者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与溶栓治疗均是当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治疗方式,相对于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更为突出且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发生如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2015年20期 v.27 7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23例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王燕嬉;孟祥英;

    目的:观察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测定。结果:中心母细胞淋巴瘤占78.26%(18/23),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占4.35%(1/23),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占8.70%(2/23),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占8.70%(2/23)。形态学上瘤组织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细胞呈片状或结节状生长,瘤细胞弥漫排列,染色质粗颗粒状;CD-20肿瘤细胞均呈阳性,均不表达CD-3和Cyclin Dl。结论:DLBCL属有异质性的一组淋巴瘤,掌握其病理特征对于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20期 v.27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魏双菊;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检验方法。方法:选取80例行丙型肝炎检验患者的常规静脉血,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显示6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7.50%,有74例患者为阴性,阴性率为92.50%;应用胶体金法检测显示5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6.25%,有75例患者为阴性,阴性率为93.75%。两种检验结果在阳性率和阴性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均为临床检验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2015年20期 v.27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清肿瘤相关物质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的应用

    张严乐;王晋蕊;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BXTM)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0例进行BXTM检测的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及健康组,每组各100例,并对各组研究对象的BXTM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检测,恶性肿瘤组患者的BXTM水平为(110.53±21.57)μ/ml,良性肿瘤组患者的BXTM水平为(97.51±13.66)μ/ml,健康组研究对象的BXTM水平为(83.51±9.64)μ/ml。恶性肿瘤组患者的BXTM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XTM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恶性肿瘤筛查、鉴别及诊断中广泛开展。

    2015年20期 v.27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研究

  •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综合征患者120例临床分析

    李敬军;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临床症状辩证分为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4型,采用推拿配合牵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3.33%。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综合征疗效显著,适宜于各症型的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2015年20期 v.27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硝黄降浊汤治疗蝮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浊瘀阻塞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刘婉嫣;马维辉;

    目的:研究硝黄降浊汤治疗蝮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浊瘀阻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蝮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抗蛇毒治疗基础上,应用呋塞米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蛇毒治疗基础上应用呋塞米并加用硝黄降浊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蛇咬伤及肾功能衰竭均成功治愈。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素氮及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硝黄降浊汤治疗蝮蛇咬伤致急性肾损伤(浊瘀阻塞证)患者的疗效确切。

    2015年20期 v.27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窦桂珍;候艳霞;李亚珍;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PD)寒凝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PD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在PGF2α、PGE2、VA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PD寒凝血瘀证患者,可通过调整患者血液前列腺素浓度,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

    2015年20期 v.27 87-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皮炎汤颗粒、复方甘草酸苷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三联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美杉;王强;李铁男;

    目的:探讨自拟皮炎汤颗粒、复方甘草酸苷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三联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皮炎汤颗粒(医院制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2周、4周及6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皮炎汤颗粒、复方甘草酸苷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三联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

    2015年20期 v.27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住院军人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程正祥;冯纳婷;甘景梨;梁学军;高存友;段惠峰;

    目的:探讨住院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认知方式特征。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认知方式问卷对196名住院军人和202名地方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住院军人同地方患者比较,强迫、人际敏感和焦虑因子高于地方患者,躯体化和敌对因子低于地方患者(P<0.05或0.01);2住院军人消极应对、神经质(N)和认知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地方患者,而精神质(P)和客观支持得分明显低于地方患者(P<0.05或0.01);3回归分析显示,SCL-90总分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客观支持、认知方式、消极应对和病种。结论:住院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同地方患者有一定差别,具备军人独有的特征,主要受应对方式、认知方式、社会支持以及疾病种类的综合影响。

    2015年20期 v.27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呼伦贝尔地区护理人员情况调查比较

    隋哲峰;

    目的:通过数据采集,科学分析,获得呼伦贝尔地区基本的护理人员状况,与《护士条例》要求进行对比,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比,与发达国家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呼伦贝尔地区的护理事业发展提供可靠数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网络公开信息查询、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分类后,进行分析对照整理,最后列表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呼伦贝尔地区三级甲等医院以全年出院人数/365/护士人数的护床比为1∶0.15,以护士数/床位数为1∶0.32。医疗条件最好的三级乙等医院以全年出院人数/365/护士人数的护床比2010年是1∶0.12,2013年是1∶0.64。三级甲等医院医护比最高的科室是老年科1∶1.6。三级甲等医院医护比最高的是神经外科1∶1.9。医护比最低的是三甲医院的骨科,为1∶1.15。旗县医院最低的达到了1∶0.19。结论:通过数据分析比对,呼伦贝尔地区大部分医院的护床比、医护比、护患比达不到《护士条例》规定的标准,与国际上发达地区的护士配置存在很大差距。

    2015年20期 v.27 94-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

  • King达标互动理论在实习助产士带教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秀梅;

    目的:分析King达标互动理论在实习助产士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实习助产士一般资料,按不同带教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人。对照组实习助产士以传统方案带教,研究组实习助产士应用King达标互动理论带教,对比两组实习助产士实习结束时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实习助产士对带教各项作用的评价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带教项目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习助产士带教中应用King达标互动理论可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满意度。

    2015年20期 v.27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养老机构老人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

    张银华;袁群;何嵘;曹伏明;

    机构养老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机构老年人集中,而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弱、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差、反应相对迟钝,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高危地。本文分析了养老院常见的5类意外事故发生(走失、烫伤、触电、火灾、意外跌倒、坠床、噎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015年20期 v.27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传染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点滴体会

    赵丽娟;刘军;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重点,总结管理对策。方法:探讨分析目前传染病医院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自身工作经验总结相应的整改对策。结果: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组织构架;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感控知识知晓率;加强手卫生管理;重视医疗废物管理。结论:加大管理力度,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人员的合理配置上综合调控,对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化管理,保证医院的医疗安全。

    2015年20期 v.27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心踝血管指数评价血管功能检测技术总结

    刘润冬;李丽红;史鸿燕;

    血管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而动脉硬化是血管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评估血管功能,对预防血管性疾病至关重要。心踝血管指数是评估血管功能的一项指标,为早期诊断血管性疾病提供依据。而心踝血管指数结果的准确性又与操作者的检测技术相关,本文就心踝血管指数检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血管功能评价过程中针对受检者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探讨,为血管疾病患者的防治工作提供补充策略。

    2015年20期 v.27 10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78例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护理体会

    冯力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78例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仅针对其心肌梗死方面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抗抑郁症方面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HAMD、SDS评分、心脏疾病复发情况和心肌缺血改善程度等指标,观察组患者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患者开展抗心肌梗死同时抗抑郁的护理效果优于单纯抗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2015年20期 v.27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应用研究

    易珊珊;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简称CNP)与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对精神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名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CNP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新的护理模式对患者SCL-90、SDS、SAS评量表、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SCL-90、SDS、SAS评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CNP可提高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减少患者波动症状。

    2015年20期 v.27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

    朱春燕;周婷;

    目的:观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采取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外,还有针对性地予以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6例(24%)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患者短,且患者满意率较高。结论: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2015年20期 v.27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体会

    矫晓伟;

    目的:探究和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在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普及。

    2015年20期 v.27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成效

    张翠;

    目的:观察低龄脑卒中患者运用三合一心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合一心理干预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日常自理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出院的焦虑、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积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升高。结论:三合一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对低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改善和缓解作用,提高了低龄脑卒中患者积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

    2015年20期 v.27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依从性和并发症影响

    王芳;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依从性和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完全依从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5年20期 v.27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DCA循环法在降低内科管道滑脱率中的应用

    关巧云;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降低内科管道滑脱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2014年下半年的内科管道滑脱的控制管理中。结果:2014年内科病区管道滑脱的次数从上半年的10例减少到下半年的4例;管道滑脱率从9.7%减少到3.77%。结论: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管道滑脱的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管道滑脱率,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2015年20期 v.27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障碍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熊霞;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防治初产妇情绪障碍及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经优质护理干预,产妇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初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2015年20期 v.27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朱晓旭;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外科重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外科重症救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平稳时间、疾病救治总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3 d、7 d及15 d的VAP发生率分别为0.00%、4.76%及14.29%,均低于对照组的4.76%、19.05%及30.9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预防外科重症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5年20期 v.27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认知护理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闵晓阳;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结果:术前1 d,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麻醉前30 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及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手术带来的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2015年20期 v.27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奚雪梅;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2015年20期 v.27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

    潘静;

    目的:观察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68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均比对照组低(P<0.05);各项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15年20期 v.27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改善急诊患者的抢救时效性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孙志慧;

    目的:分析探讨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对急诊患者的抢救时效性和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由经过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急诊抢救及护理,对照组患者则由未经过该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急诊抢救及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通道建立、用药、抢救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通道建立、用药、抢救总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化团队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时效和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2015年20期 v.27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王岩;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且合并有多种并发症,难以耐受手术所带来的应激反应,对其采用系统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2015年20期 v.27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过敏患者1例报告

    梅帅;朱辛奕;刘境华;

    <正>病历资料:患者女,7岁,因滞留乳磨牙需拔除右下第一乳磨牙,于2015年1月27日上午9点30分由家属带领来院就诊,否认全身系统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口腔检查:右下第一乳磨牙残根。治疗:常规碘伏棉球消毒后,于右下第一乳磨牙根尖部位行局部浸润麻醉,注射剂量约0.3 ml。注射药物为法国必兰公司生产的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商品名:必兰,产品批号:(H 20110264 H-16),麻醉后

    2015年20期 v.27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立哌唑致白细胞减少1例报道

    张红燕;刘爱芹;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33岁,因疑心、恐惧、害怕2个月入院。个人史、家族史均为阴性。入院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佳,主、被动接触均可,问答切题,语量适中,存有言语性幻听,如听到耳边有男、女说话声,在评论他;可引出关系、被害妄想,认为周围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并想加害于他;存有思维被洞悉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智能检查无异常,情绪感反应不稳定,冲动、易激惹,意志活动病理性增强,否认有

    2015年20期 v.27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精神病合并低血糖脑病患者1例抢救案例

    杜慧娟;冯晓棠;李建峰;

    <正>精神病患者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患者表述能力差,反应迟钝,躯体疾病症状不典型或表现多样化,易被错误诊治。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失常,出现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即低血糖脑病[1]。患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抽搐、偏瘫及意识障碍,易误诊为急

    2015年20期 v.27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