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光武;熊铁农;徐振华;
目的:探讨CT在帕金森氏病患者微电级导向丘脑和苍白球毁损定位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患者术前CT定位与微电极电生理定位靶点比较:术后CT测量毁损灶的径直,探讨毁损灶大小与疗效的关系。结果:CT靶点与电生理靶点的符合率是45.8%,相差1~5 mm(平均2.7 mm);毁损径值≤8 mm疗效与>8 mm,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着毁损范围的增大而增加。结论:CT对帕金森氏病患者丘脑和苍白球毁损术的术前定位有重要意义,疗效与毁损范围有关,以8~12 mm为宜。
2015年22期 v.2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庆泽;金弢;付畅;熊焰;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合并大量胸腔积液的腹透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除恶性和特发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较差外,其余原因导致的患者胸腔积液经治疗后均可缓解。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应定期检查,及早发现与早治疗。
2015年22期 v.27 16-1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丽红;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水消散、腹胀痛缓解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2015年22期 v.27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黄伟;
目的:筛选最佳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剖宫产产妇6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各22例。3组产妇在行剖宫产前给予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进行腰麻,即A组10 mg,B组15 mg,C组20 mg。比较3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结果:B组、C组产妇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均优于A组(P<0.05);A组、B组产妇血压下降、心率下降、头痛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给予产妇用15 mg罗哌卡因进行腰麻的效果最佳。
2015年22期 v.27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哲君;
目的:对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6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的CT和X线诊断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检查诊断的结果显著优于CT检查诊断,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诊断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价值,掌握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表现和特点并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相结合,能够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但是CT检查能够显示X线平片不易显示的患者隐匿性骨质破坏,如果与CT检查联合使用诊断效果更加显著,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
2015年22期 v.27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立国;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疗法,另外,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片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HBV-DNA转阴、HBeAg转阴、HBe血清转换等病毒复制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等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hild-pugh评分、血肌酐以及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B及HBe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TBIL、AST、ALT、PT、Child-Pugh评分、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拉米夫定。
2015年22期 v.27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留美;
目的:探讨分析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GEMOX方案)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69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35例,采用GEMOX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34例,单独采用吉西他滨(GEM方案)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受益率、平均生存时间、不良反应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9.4%。研究组患者临床受益27例,对照组患者临床受益20例,研究组患者临床受益率(77.1%)明显高于对照组(58.8%)。研究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吉西他滨,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2015年22期 v.27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丽华;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采用传统肾囊肿开放手术的对照组和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的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肾囊肿开放手术。
2015年22期 v.27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莹莹;王宗站;周宓;
目的:探讨分析对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癌患者进行放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80例甲状腺癌术后确诊为残余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被选取患者均使用X线或者辅助电子线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癌患者经治疗后,未分化癌、低分化癌、高分化癌3年及5年生存率逐渐升高(P<0.05),照射剂量在70 Gy以上的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高于其他照射剂量患者(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1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镜下残余患者1(100.00%)、3(100.00%)、5(80.00%)年生存率均高于肉眼残余患者(86.67%、70.00%、50.00%),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癌采用放疗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放疗效果与病理分型、残余量及放疗照射剂量有密切关联。
2015年22期 v.27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殿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04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于发病72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发病72 h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实施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15年22期 v.27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荣;
目的:比较不同途径给予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确诊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A组患儿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B组患儿给予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C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小儿肺炎对症治疗。比较4组患儿总有效率。结果:A组、B组、C组患儿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C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A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B组,均呈明显差异(P<0.05)。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优于单纯沐舒坦雾化吸入及单纯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
2015年22期 v.27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智艳;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记忆障碍的原因。方法:将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研究组患者为脑卒中记忆障碍,对照组患者为无记忆障碍,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用药、学历等情况,对比图像回忆、指向记忆、人像回忆、图形再认、联想学习等测试成绩,对比MQ评分及等级。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学历偏低,经常运动率较低,用药率较高,测试成绩较低,MQ评分较低,MQ等级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记忆障碍与学历、运动、用药、注意力减退等有关,临床应引起重视。
2015年22期 v.27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朱炜炜;张祖艳;
目的:研究CT三维技术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特征及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采用VR、MPR、MIP方法重建图像,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45例SPN患者,其中良性结节组16例,均为结核结节;恶性结节组29例,肺腺癌12例,肺鳞癌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小细胞癌1例,转移癌2例。VR成像在显示病灶边界、内部结构和胸膜凹陷征图像明显优于轴位成像(P<0.05),MIP在显像病灶边界和周边血管方面明显优于轴位成像(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轴位成像对SPN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0.0%,三维重建技术成像对SPN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97.7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5年22期 v.27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琦;赵洪建;
目的:探究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确诊的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壁是否有粥样斑块及血栓形成,血管内径改变情况,内膜的变化等,并对颈动脉直径、动脉粥样斑块或血栓形成及血管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检查结果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或血栓数目存在着统计学差异,血管内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血管内膜中层厚度阳性率、斑块或血栓阳性率及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及治疗缺血性脑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5年22期 v.27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建军;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抑郁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42例,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为中度抑郁组(25例)和重度抑郁组(17例),同期选取2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中度抑郁组和重度抑郁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抑郁组患者的IL-6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抑郁组(P<0.05)。中度抑郁组与重度抑郁组患者的IL-1和TNF-α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IL-6水平可作为抑郁症疾病程度的指标。
2015年22期 v.27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于洋;
目的: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导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7 d内是否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8例,未服用阿司匹林,研究组患者52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研究组患者服药时间与消化道出血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腹部不适、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等临床特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示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引发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需重视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认知,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2015年22期 v.27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霞;
目的:临床分析不同体位对待产足月头位胎儿已衔接胎膜早破孕妇的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足月头位胎儿已衔接胎膜早破孕妇中随机选取8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孕妇实施自由体位待产,观察组孕妇实施高臀卧位待产,对比两组孕妇自然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羊水流失、产程、失血量、产妇尿潴留以及会阴侧切发生率显著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臀卧位待产在足月头位胎儿已衔接胎膜早破孕妇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减少羊水流出和不良症状的发生,值得推广。
2015年22期 v.2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志民;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奋乃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例老年精神分裂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奋乃静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奋乃静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HAMD评分情况。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患者仅为56.5%,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HAMD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和2个月后,两组患者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奋乃静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效果较好。
2015年22期 v.27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琦;
目的:分析老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B超辅助检查,其中3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2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统计并分析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32例患者入院后均予B超检查:初步诊断出1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例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4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1例胆囊癌、1例胆管扩张症以及1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且有27例伴有胆汁性腹膜炎。其中1例患者被误诊为肠穿孔,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3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共28例(93.33%)痊愈,其余1例放弃治疗并出院,1例于术后12 h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均于入院后2~3 d死亡;3例患者死亡原因均是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结论:老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且存在误诊的可能性,因而临床应当提高诊断准确性,并重视伴随疾病的排查与处理;若患者确诊为胆汁性腹膜炎疾病则应及早选择恰当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2015年22期 v.2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丽丽;郭莹;王鑫;李欣;竹雄伟;陈婷婷;
目的:探讨经阴道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实时组织成像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64例宫颈癌患者,于术前经阴道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对宫颈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弹性成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显示PSV为(10.21±2.35)cm/s,RI值为0.54±0.08。经阴道灰阶、彩超联合实时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45%(49/53)、63.64%(7/11)、87.50%(56/64)。结论:经阴道弹性成像是灰阶及彩超的良好补充,三者结合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2015年22期 v.2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房彩芬;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高龄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舒洛地特,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除FBG(空腹血糖)外的各项参数均明显下降,而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P<0.05),同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对高龄糖尿病伴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15年22期 v.27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春辉;杨东;杨琳;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8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行半月板全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术后评分及术后疗效评定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疗效优于半月板全切除术疗效。
2015年22期 v.27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娜;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95例)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组患者(9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及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布地奈德。
2015年22期 v.27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吕玉凤;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68例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胀,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9.4%,细菌的类型主要有,革兰阴性菌9例(45%),大肠埃希菌4例(20%)、肺炎克雷伯菌3例(15%)、铜绿假单胞菌2例(10%)、肺炎链球菌和粪球菌各1例(5%)。结论: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主要致病细菌为革兰阴性菌。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炎症的治愈率。
2015年22期 v.27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翟爱荣;
目的:探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患者采取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疗程为96周,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96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转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变化,明显改善生化指标,且不易产生耐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同时增强抗病毒的效果,值得应用。
2015年22期 v.27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晨光;
目的:探讨鼻胃管加抗反流治疗用于预防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采用鼻胃管加抗反流治疗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24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2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反流发生次数,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达到营养标准比例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患者达到营养标准比例高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预防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鼻胃管加抗反流治疗方法的临床预防效果显著,是临床实践应用的理想选择之一。
2015年22期 v.27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淑华;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5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甲状腺癌组,并选择同期的3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组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周围无回声,边界不整,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无囊变但出现微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肿块中以2级或3级血流为主,上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分别为(43.59±8.33)cm/s、(0.71±0.18),各指标与良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有效鉴别甲状腺癌和良性甲状腺结节。
2015年22期 v.27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璐璐;颜红军;
目的:研究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76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T1时的E、NE及DA均较T0时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T3、T4时的E、NE及DA均较T0时显著升高,且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的E、NE及DA均较T0时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较为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22期 v.27 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纪亚杰;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WPW)并发心房颤动(Af)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WPW并发A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心室率不同分为M组与N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上心房波、R-R间期变化情况及QBS波的形态特点。结果:M组患者WPW所占比例70.00%,比N组30.00%高,且组内比较,A型患者显著高于B型,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群为0.11~0.31s,WPW患者所占比例58.33%,比其他两组患者15.00%、26.67%高(P<0.05)。结论:在诊疗WPW并发Af患者期间,需与患者心电图特点相结合,并予以仔细观察,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及治疗效果。
2015年22期 v.27 6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立蓉;金佩虹;陈启蓉;刘扬;
目的:分析学龄期住院患儿心理压力源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提高学龄期住院患儿对医疗措施的依从性和配合性、提高医护护理质量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选择190例学龄期住院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住院24 h内,通过访谈记录和自编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儿心理压力产生的相关因素。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儿根据其心理压力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5 d后重新进行访谈记录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担心学习成绩下降,害怕被告知异常,害怕离开家人、朋友是主要心理压力源,干预组患儿在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上述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结论:学龄期住院患儿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住院患儿心理压力。
2015年22期 v.27 102-10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任昌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袭击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减少暴力伤害事件发生。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患者暴力袭击案例,全面分析原因。结果:全院护理人员总数312人,三年遭受精神病患者暴力袭击168人(53.85%);受暴力袭击原因与患者受症状控制、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保护性约束、护理人员身体薄弱、护理人员工作年限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与被暴力袭击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之所以常受患者暴力袭击,是因为有些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突然冲动的防范意识不足,对暴力袭击危险因素的评估不够准确,优质服务意识淡薄,护患沟通技巧欠缺,精神科专业知识掌握不够,临床护理经验缺乏。以此提示护理职能部门要不断强化管理,加强专科护理培训,强化优质服务教育,提高护理综合服务素质,提高防范意识,减少暴力袭击事件发生。
2015年22期 v.27 104-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敏;
目的:研究APACHEⅡ(评分系统)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80例急诊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ICU内检测护理形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监护形式上实行动态监护与护理,同时进行护理人员的分配和指导措施。结果:急诊重症患者在及时抢救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的并发症现象发生率少,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比较满意。结论:评分系统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地准确评价出重症患者的病情以及严重程度,从而更好地深入治疗,提高了临床护理的可行性。
2015年22期 v.27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付秀珍;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行系统护理干预对其焦虑与抑郁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90例冠心病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产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总体健康评分较对照组分高(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5年22期 v.27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薛淑英;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出院后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脑卒中恢复期患者50例,采用自制的《脑卒中护理干预调查问卷》,对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患者干预前后进行对比,评估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变化及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BI指数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复发危险因素,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2015年22期 v.2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秀丽;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以及对配合治疗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对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015年22期 v.27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根梅;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饮食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便秘程度均较观察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胃肠道情况,降低便秘发生率,减轻便秘程度。
2015年22期 v.27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书敏;刘晓敏;
目的: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9例,予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61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评定其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法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得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2015年22期 v.27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初双宝;
目的:观察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不同眼球按摩护理方式对眼压和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患者52例,均为单眼手术,根据患者年龄、健康情况、认知水平等分为自行按摩组29例,家属协助按摩组23例。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护理人员专业眼球按摩,出院前详细指导患者或家属眼球按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分别于出院时和术后3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的眼压,并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按摩护理效果。结果:自行按摩组患者术后3个月眼内压明显低于出院时眼内压,(P<0.05);协助按摩组患者术后3个月眼内压明显高于出院时眼内压(P<0.05);自行按摩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协助按摩组(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的自行按摩护理方式效果优于协助按摩。
2015年22期 v.27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白丽娟;李平;刘芬;
目的:探讨1例气性坏疽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超高龄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控制感染,实施整体护理。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结论:气性坏疽的护理重点在于严格消毒隔离、重视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
2015年22期 v.27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钱金花;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四肢骨折手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消肿时间以及肢体肿胀程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2015年22期 v.27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丽;
目的:观察手术室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给予手术室内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15年22期 v.27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艳娟;
目的:探究常规护理和全程陪护护理的不同,以及全程陪护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性。方法:将82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全程陪护的分娩护理,对照组产妇采用正常的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中,轻度疼痛32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1例。平均的分娩时间为(9.08±0.59)h,并发症发生率为2.1%。对照组产妇中,轻度疼痛11例,中度疼痛14例,重度疼痛9例。平均的分娩时间为(14.32±2.72)h,并发症发生率为11.8%。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分娩时间明显较短,疼痛程度明显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行全程陪护的分娩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提高分娩质量,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2015年22期 v.27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冯艳丽;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74例,并根据手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效果佳,值得推广。
2015年22期 v.27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卫红;
目的:探讨无缝式护理在外科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外科住院患者316例,随机余数法分为无缝式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158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护理干预模式。无缝式护理组患者采用无缝式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焦虑评分(SAS)及护理期间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出院时,无缝式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无缝式护理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估中,基础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态度、护理操作、工作效率5个方面评分达优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无缝式护理在外科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全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医患关系。
2015年22期 v.27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