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琴;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血糖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指标和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后其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并且能够影响血糖水平。
2016年03期 v.28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郁;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剂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凯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5.0%(34/40)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纯音测听气导为(29.1±2.0)d 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2.4)d B,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凯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2016年03期 v.28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铭钦;苏畅;郭乃秋;索丹;陈艳春;
目的:观察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患者255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股动脉并留置导管。结果:25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为246例,占96.47%;穿刺并发症为血肿形成5例,占1.96%;穿刺部位局部皮下淤血4例,占1.57%。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股动脉安全有效。
2016年03期 v.2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衍山;马文华;周之平;王娟;施潇潇;胡小平;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伴有强迫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传统治疗;两组患者均以Yale-Brown强迫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作3、6个月的评定。结果:3、6月末观察组患者的Yale-Brown强迫量表及CGI-SI评分与治疗前和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而对照组患者前后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症状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2016年03期 v.28 9-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红;张辉;王艺;
目的:分析肾炎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增强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炎性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患者CT平扫为阴性,增强可见轻度强化区,与肾实质形成对比。8例患者CT平扫可见肾实质增厚,体积增大;5例患者可明显见到肾实质密度减低,肾周筋膜增厚;2例患者双侧肾弥漫性增大,密度减低。增强不规则轻度强化及脓肿形成早期。结论:CT增强检查对本病诊断价值显著,可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
2016年03期 v.28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金涛;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微型钢板与钢丝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微型钢板组与钢丝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微型钢板与钢丝内固定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钢丝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和手术费用低于微型钢板组(P<0.05);两组患者的稳定性骨折治疗优良率均为100.00%;钢丝组患者非稳定性骨折治疗优良率47.06%、总优良率77.50%,均低于微型钢板组90.00%、95.00%(P<0.05)。结论:钢丝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手术费用低的优势,但对非稳定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及微型钢板。
2016年03期 v.28 14-1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邱威;
目的:对比腹腔镜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50例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230例,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120例,应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评价指标水平和术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其中2例同时行阑尾切除术,4例同时行单侧卵巢囊肿切除,10例行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在术后评价指标水平方面,腹腔镜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开腹组(P<0.05);在住院天数、疼痛分数、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使用止痛药物等方面,腹腔镜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患者发生胆心反射1例,肠粘连1例,出血1例,其他并发症未发生。经比较可知,腹腔镜组患者的胆心反射和切口感染发生率优于开腹组(P<0.05),其他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2016年03期 v.28 16-1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栾炯地;
目的:观察行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使用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所能获得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择取胃癌患者90例,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各30例。甲组患者给予全胃切除(TG-RY)方法治疗;乙组患者给予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PG-EG)方法治疗;丙组患者给予近端胃切除+空肠功能性间置(PG-JI)方法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乙、丙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但对淋巴结的清扫数却不及甲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而3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率相近(P>0.05),统计学无差异。远期疗效,甲、乙、丙3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3.33%、46.67%、50%,较为相近(P>0.05),统计学无差异。胃肠不适率,则丙组患者最低(3.33%),与甲、乙两组存在明显差距(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TG-RY、PG-EG和PG-JI3种方式各有千秋,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016年03期 v.2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岳丽丽;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65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术前行二维超声、彩色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对结节的二维图、血流分布及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造影后多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呈同步增强,腺瘤多表现为环状高增强,甲状腺乳头状癌小于1 cm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1~2 cm表现为少许点状强化,大于2 cm表现为弥漫性增强。与常规超声相比较,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成像效果有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2016年03期 v.2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吕健;赵玉阳;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独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淀粉酶、血清淀粉酶的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联合应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3期 v.28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海鑫;
目的:本研究观察应用超声骨刀配合高速涡轮钻拔出患者下颌低位水平阻生齿,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优劣。方法:选择拔出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6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第2天的局部疼痛VAS得分和肿胀、张口受限程度,所得数据釆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比常规组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中自评的疼痛感和恐惧感少于常规组者(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及局部肿胀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骨刀联合高速涡轮手机在拔除患者下颌低位水平水平阻生智齿可以明显减少其术中出血,术后肿胀、张口受限以及疼痛的发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
2016年03期 v.2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雷建平;
目的:评价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16例(16眼)患者,将10眼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范围<90°的患者,先行超声乳化摘除其晶状体核及皮质后,再植入晶体囊张力环(CTR);7眼离断范围>90°的患者,首先连续环形撕囊后,在囊袋内植入CTR,再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16例(16眼)患者在植入囊袋张力环后,均顺利完成超生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人工晶体无偏位或脱落,术后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晶状体半脱位安全有效。
2016年03期 v.2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殷勋;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激动剂治疗维持性血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活性维生素D冲击组和Ca SR激动剂治疗组,每组各18例。活性维生素D冲击组采用1,25-(OH)2-D3药物冲击治疗;Ca SR激动剂治疗组患者采用Ca SR激动剂治疗。观察随访12周,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钙、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结果:活性维生素D冲击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钙、磷、钙磷乘积等指标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旁腺激素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 SR激动剂治疗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钙、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a SR激动剂治疗组患者比活性维生素D冲击组的钙、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 SR激动剂治疗与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相比,可降低SHPT患者的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同时具有降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等作用。
2016年03期 v.2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文昌;晏亚军;
目的:观察分析半肝切除联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BD)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施行半肝切除联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PTBD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22例,术前施行PTBD治疗;对照组患者12例,未施行PTBD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状态及手术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进行PTBD后的TB、DB、ALT、AST、ALP及ALB等指标与PTBD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前T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施行半肝切除联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前PTBD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前营养及肝功能状态,减少术后胆漏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3期 v.28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军玲;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孕妇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疗效。方法:将9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孕妇行阴道助产术;研究组孕妇行剖宫产术,对比两组孕妇的母婴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孕妇的新生儿并发症37.78%,高于研究组13.33%(P<0.05);两组孕妇的母婴结局均良好。结论:剖宫产术较阴道助产术治疗孕妇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可改善新生儿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具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3期 v.28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鹏;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肛周脓肿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5例。A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A组患者术后疼痛轻于B组,肛瘘形成、脓肿复发、肛门失禁等发生率较B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切开挂线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引流术,术后恢复快,降低了脓肿复发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3期 v.28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杨曦;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不同麻醉方式的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A组(53例)、B组(50例)和C组(53例)。A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B组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C组患者给予改良骶管阻滞麻醉。比较各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术中肌肉松弛度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及出血量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短于A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中肌肉松弛度与C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1),但A组和B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麻醉方法均可符合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对麻醉的要求,但腰-硬联合和改良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具有起效时间更快,安全性更高等特点。
2016年03期 v.2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晓丹;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8名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101例,仅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患者107例,在胺碘酮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水平和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平均左心房内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相关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使用胺碘酮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具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
2016年03期 v.28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佳;胡捷;刘悦;李倩;
目的:探讨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钴胺0.5 mg口服治疗,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α-硫辛酸,1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5.42%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8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2016年03期 v.2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曲;
目的:分析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62例。A组患者采用TAC方案治疗;B组患者采用TC方案治疗;C组患者采用CEF方案治疗。观察3组患者化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小。结论:采用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3期 v.2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勇智;
目的:研究差异性术式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晚期食管癌病患6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胸切口术,观察组患者采用颈胸腹三切口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24 h食管腔p H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15±0.13)L,手术时间为(2.9±0.4)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48%(11/31),3年生存率为48.39%(15/3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食管腔p H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颈胸腹三切口术治疗食管癌患者,不仅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反流现象的发生率,疗效明显,值得推荐。
2016年03期 v.28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晓东;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成像在膝关节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RI成像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确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确诊率高于CT检查。
2016年03期 v.28 46-4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义芹;
目的:比较实施全身麻醉下采用不同的体温保护方式对术中患者中心体温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全麻手术的63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保温组、室温控制组和综合保温组,每组各21例。常规保温组患者采用常规保温方式进行中心体温控制;室温控制组患者采用常规保温联合室温控制中心体温,综合保温组患者采用综合保温联合室温控制中心体温。对3组患者的中心体温进行比较。结果:麻醉15 min后各组体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第60 min与90 min可以看出综合保温组体温明显高于常规保温组与室温控制组(P<0.05);但常规保温组与室温控制组患者体温差异较小(P>0.05)。结论:采用综和保温方式对维持患者术中中心体温效果最好。
2016年03期 v.28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姝;
目的:探究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时所用他汀药物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内皮功能(FMD)、心脏功能(LVEF)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LDL-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发生率为3.33%,B组为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3期 v.2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一楠;张永惠;宫卫东;张春雨;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引起的患者迟发性脑出血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患者4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患者颅脑外伤后导致其迟发脑出血;对照组患者颅脑外伤后非迟发性脑出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BPC)、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BPC、FDP、APTT凝血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D-dime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年龄、凝血功能障碍和GCS评分都与颅脑外伤导致迟发性脑出血相关(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迟发性脑出血可能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2016年03期 v.28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存民;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首次住院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分为依从性好组(100例)和依从性差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病程、医患关系、疾病知识、精神分裂症药物(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家庭及社会支持、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来源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160例患者中,依从性好100例(62.50%),依从性差60例(37.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依从性危险因素为: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OR=4.34)、应用经典抗精神病药物(OR=3.79)、疾病知识缺乏(OR=3.32)、医患关系一般(OR=2.97)。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依从性因素较多,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依从性。
2016年03期 v.28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恩军;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联合米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6例,给予单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38例,给予氨磺必利联合米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使用PANS评价治疗效果,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判断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症状量表分无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1.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83%,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氨磺必利联合米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氨磺必利。
2016年03期 v.28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莲玉;刘忠政;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96例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9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奥氮平治疗,分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EPS、失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相当,但奥氮平治疗的副作用小,安全性更高。
2016年03期 v.28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唐晟;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主要症状类型分为阴性症状组和阳性症状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MECT。在8~12次常规疗程后,分别在1周、4周、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各时段PANSS评分较合并前明显降低(P<0.01),1周时有效率为7.6%,4周末为38.6%,8周末为59.7%,其中阳性症状组患者的PANSS均分较对阴性症状组效果明显,所需疗程较短。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明显。
2016年03期 v.28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贵儒;
目的:观察直肠前壁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直肠前膨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直肠前膨出老年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行直肠前壁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疗法;对照组患者仅行直肠前壁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修补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直肠前膨出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直肠前壁修补术。
2016年03期 v.28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军;
目的: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的关系及沙丁胺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肺部感染患儿2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患儿患有哮喘,使用沙丁胺醇治疗;对照组患儿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特异性支原体抗体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Ig M阳性率为35%(35/100),对照组患儿Ig M阳性率为15%(15/100),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96/100),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6%(86/100),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哮喘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儿童哮喘使用沙丁胺醇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3期 v.28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瑜;黄带发;
目的:观察并分析胺碘酮与辛伐他汀联合疗法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胺碘酮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辛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胺碘酮与辛伐他汀的联合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左房内径的扩张,减少房颤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2016年03期 v.2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艳枝;
目的: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泪囊炎确诊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对照组患者行激光泪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慢性泪囊炎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为86.84%,观察组患者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63%,对照组为18.42%,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x2=5.029,P<0.05)。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出血少、复发率低的特点,对老年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2016年03期 v.28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戎荣才;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缬沙坦胶囊联合非洛地平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并发症、24 h内尿蛋白及BUN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24 h尿蛋白指数和BUN指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缬沙坦胶囊联合非洛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缬沙坦。
2016年03期 v.28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陈丽娅;宋学兰;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04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术后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LH及FSH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E 2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损伤小,安全性高,恢复时间快,能有效减轻对卵巢功能影响,值得推广。
2016年03期 v.28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余腊英;鲍丽萍;关春兰;许春花;卫勤;张必兰;李业平;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对男性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两个封闭式管理病房的129例男性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64例,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65例,实施多元化护理;用ITAQ、MOA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攻击行为评分明显减少(P<0.05);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多元化护理,有效地减少了男性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2016年03期 v.28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萍;邓小云;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联合交往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7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6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交往训练;研究组患者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ANSS、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ANSS、GQOLI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PANSS、GQOL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联合交往训练有助于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3期 v.28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佳徽;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观察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平均年龄(72.3±5.5)岁,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3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71例,开展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活力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幸福指数及满意度评价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让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2016年03期 v.28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燕玲;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在开放性脑损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开放性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的心理干预,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在开放性脑损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成效优于常规心理干预成效。
2016年03期 v.28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传玉;文士钰;潘淑蓉;
<正>2014年3月8日荆门市康复医院成功抢救1例急性羊水栓塞产妇。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孕妇,33岁。孕2产1,孕40+6周,下腹胀痛伴阴道流水2 h于2014年3月7日入院,查体:T:36.5℃,P:72次/分,R:19次/分,BP:130/80 mm 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膨隆,与孕月相符,双下肢水肿(+)。
2016年03期 v.28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玉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门诊输液患者1 53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74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783例,实施舒适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43%)较对照组(7.48%)低,且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输液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16年03期 v.28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彦华;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科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红灯呼叫次数、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到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更高,红灯呼叫次数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水平,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2016年03期 v.2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丹;
目的:观察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呼吸道护理管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为先入院,并进行常规护理急救;观察组患者为后入院,并进行呼吸道护理管理急救。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院时间为(1.6±0.4)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5)d,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8%,P<0.05。结论:呼吸道护理管理可进一步缩短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时间,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2016年03期 v.28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丽红;
目的:分析观察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接受脑出血治疗的患者中择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与Barthel指数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更好,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2016年03期 v.28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秋鸣;
目的:探讨在门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抑郁症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在门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接受治疗;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对照组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综合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广泛地开展。
2016年03期 v.28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郭峰丽;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且护理满意度为91.11%,高于对照组66.67%(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BI、Rankin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其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16年03期 v.28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向邦兰;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前列腺增生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率血压的变化、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前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显著高于护理后(P<0.05);护理前,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0.89±2.02)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2.03±1.47)分;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6.94±1.45)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7.45±1.12)分,护理后显著高于护理前(均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的波动,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评分。
2016年03期 v.28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苑玉侠;李剑;
目的:序贯评估法(SEM)在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其接受院前护理、病情评估的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序贯评估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时间、急救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时间和急诊前的病情评估时间更短,急救后1周的急救显效率、急救成功率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序贯评估法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2016年03期 v.28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任改红;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6年03期 v.28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淑宏;王梅;
目的:观察颞叶癫痫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及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颞叶癫痫合并抑郁焦虑患者65例,分别应用数字符号转换试验、连线试验、数字广度试验、语言流畅性试验、汉米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患者经护理后其数字符号评分、语言流畅性和数字广度评分均提高,连线耗时缩短,HAMA评分和HAMD评分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颞叶癫痫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具有心理运动性降低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心理学特征,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述症状。
2016年03期 v.28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晶;姜旭红;娄桂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急性脑梗塞溶栓患者治疗中实施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进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时间、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以及溶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时间、药物进入血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患者治疗中实施改进急救护理,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2016年03期 v.28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胡慧玲;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效果。方法:将78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39例。甲组产妇实施常规基础分娩护理;乙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娩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比例、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和产后出血量。结果:乙组产妇产后出血比例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甲组P<0.05;乙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分娩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基础护理。
2016年03期 v.28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