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占颖;王长明;佟琳琳;韩玉凤;
目的:通过观察受试者在平卧位及左、右侧卧位时左、右侧上臂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160例(男性80例,女性80例),依次采取平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三体位,测量每一位受试者不同体位的BP基础值,同时监测动态HR,记录并分析受试者各体位BP值与HR值。结果:每一位受试者的HR在各体位间比较,P>0.05;左侧卧位与平卧位同侧相比,右侧上臂BP比较,P<0.05;侧卧位时右侧上臂与左侧上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P<0.05。右侧卧位与平卧位同侧相比,左侧上臂SBP、DBP比较,P<0.05;侧卧位时右侧上臂与左侧上臂SBP、DBP比较,P<0.05。结论:侧卧位时监测上臂BP时,所测侧卧位一侧上臂BP能够反映受试者真实BP水平。
2016年04期 v.28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丹;李玲;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不同给药途径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50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25例。A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联合宫腔镜治疗;B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妊娠囊注射联合宫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血HCG值下降至1 000 u/L的时间、宫腔镜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甲氨蝶呤用量明显多于B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妊娠囊注射联合宫腔镜治疗效果优于甲氨蝶呤肌肉注射联合宫腔镜治疗。
2016年04期 v.28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郭丹;
目的:对比研究动力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60例,随机分为加压钢板组和带锁髓内钉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分别行动力加压钢板、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少于(短于)加压钢板组(P<0.05);带锁髓内钉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加压钢板组(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疗效较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更优。
2016年04期 v.28 16-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王斌;
目的:探讨氧气流量和湿化方式等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痰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8例。A组患者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用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气道内滴入。用Low-Shear 40流变仪对两组患者的痰液进行黏弹性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吸氧流量、吸氧时间长短、气道湿化方式都对痰液的黏性、弹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给氧流量和人为气道管理,确实可以降低两组患者的痰液流变学特性,有效减少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吸入氧气流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痰液黏弹性越大。经过人为干预,湿化治疗能够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痰液黏弹性。
2016年04期 v.2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晓峰;
目的:观察肌与骨骼超声在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37例,测量并比较患者患侧、健侧足底筋膜厚度,评价足底筋膜厚度重复性测量信度。结果:患侧、健侧足底筋膜厚度重复性测量信度分别为0.86、0.91,有较好的重复性测量信度,患侧足底筋膜厚度显著厚于健侧足底筋膜厚度(P<0.01)。结论:肌与骨骼超声可有效地测量足底筋膜厚度,为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016年04期 v.28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邓丹;
目的:探讨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方法:从2011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辽宁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中择取110株细菌标本进行检验与鉴定。结果:有6株细菌鉴定出现错误,而其余的104株细菌均鉴定正确。鉴定错误的细菌中,革兰阴性和阳性杆菌各3例。结论:室间质评能有效控制并减少实验室细菌鉴定的差错率。
2016年04期 v.28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艳枝;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行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平均眼压、临床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升高,且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观察组的房角粘连范围显著减小,而前房深度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14.29%(6/4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2016年04期 v.28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长金;
目的:探讨MRI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诊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5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MRI与CT检查。结果:通过使用CT检查,诊断出42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其检出率为72.4%,而通过使用MRI检查,诊断出56例脑梗死患者,其检出率为96.6%,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结论:MRI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
2016年04期 v.2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不非;
目的:观察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比传统开腹手术有明显优势。
2016年04期 v.2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岩;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患者磨牙区缺失牙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磨牙区牙缺失者67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术前行普通CT检查设计种植体,于磨牙区种植;观察组患者术前行螺旋CT检查,设计种植体,于磨牙区种植。观察两组患者种植牙成功率和对种植手术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种植牙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种植手术的满意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提高在患者磨牙区缺失牙种植手术成功率和满意度。
2016年04期 v.28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伟民;
目的:探究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以及不良反应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疗效良好,有助于其肺功能的改善。
2016年04期 v.28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郁;
目的:观察鼻出血患者的常见部位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鼻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根据不同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结果:小于30岁的鼻出血患者占12.20%,30~50岁占34.88%,>50岁占52.91%;<30岁的患者常见出血部位是利特尔区;30~50岁的患者常见出血部位是中鼻道后上端;>50岁的患者常见出血部位是吴氏静脉丛。结论:鼻出血的高发年龄为大于50岁的患者,出血部位因年龄亦不相同,应根据出血部位合理选择止血方法。
2016年04期 v.28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鹏;
目的:探讨经肛门三柱法直肠脱垂固定术、肛门缩窄术治疗直肠完全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直肠完全脱垂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经肛门三柱法直肠脱垂固定术、肛门缩窄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手术完成后的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直肠完全脱垂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经肛门三柱法直肠脱垂固定术、肛门缩窄术的方法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更高,不易复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4期 v.28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寒;
目的:探究钼靶定位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6例乳腺纤维腺瘤女性患者,按照其选择手术方式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钼靶定位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7.32±7.66)min,观察组为(23.46±6.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88±0.69)d,观察组为(2.73±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为25例(30.12%),观察组为3例(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为83.10%,观察组为9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相比,钼靶定位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患者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04期 v.28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程伟;
目的:探讨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沐舒坦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价值。方法:选取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鼓室抽液,配合1%呋嘛滴鼻液滴鼻,口服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沐舒坦鼓室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沐舒坦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016年04期 v.2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景雪峰;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脑出血伴四脑室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1例小脑出血伴四脑室血肿患者,回顾性分析采取脑室外钻孔引流,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资料,通过术后复查头CT及记录拔除脑室外引流管的时间,并随访观察患者远期恢复情况。结果:61例患者均采取侧脑室钻孔引流术,并小脑及四脑室血肿清除术。术后1周内,顺利拔除脑室外引流管39例;延期拔除脑室外引流管15例;拔除脑室外引流管,并急诊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死亡3例。随访6~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0例;轻度残疾12例;重度残疾1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结论:脑室外引流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脑出血伴四脑室血肿患者的疗效良好。
2016年04期 v.2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寒月;
目的:分析研究采取孕妇产前超声诊断双胎心脏复杂畸形胎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分娩前给予检查,或者再一次诊断和治疗的双胎妊娠孕妇22例,其中至少有2例伴有心脏复杂畸形胎儿。对22例孕妇双胎妊娠的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双胎孕妇中,6例(27.27%%)为双绒毛膜囊性质,16例(72.73%)为单绒毛膜囊性质双胎,18例孕妇分娩前进行临床超声给予确诊,分娩后给予确定诊断。另外,孕产妇在分娩前被诊断为室间隔缺损胎儿2例(9.09%),但是分娩后却发现是右心室双出口;2例双胎胎儿为A型主动脉弓离断。单心室伴有双胎联体,主动脉弓离断伴有子宫腔内部生长受到限制。结论:孕妇分娩前采取临床超声进行诊断双胎心脏复杂畸形胎儿,可以使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6年04期 v.2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永斌;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30例,CT检查成像显示其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外侧壁骨折;Ⅱ组患者38例,CT检查成像显示股骨转子间骨折,但外侧壁完整。对两组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长于或多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完整患者疗效优于合并外侧壁骨折患者。
2016年04期 v.28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研;
目的:探讨X线与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骨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分为X线组和CT组,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骨肿瘤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17例,恶性肿瘤21例,与病理结果对照,准确率为88.37%;CT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19例,与病理结果对照,准确率为90.70%。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组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4.44%(17/18),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84.00%(21/25);CT组患者的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0.91%(20/22),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0.48%(1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T在骨肿瘤患者的诊断中都有比较高的准确率,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病理检查综合分析,避免漏诊和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2016年04期 v.28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文秋;
目的:分析探究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接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治疗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52例,使用环磷酰胺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使用长春新碱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均能有效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并且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04期 v.28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辛宁;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并发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经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位妊娠与患者盆腔感染、合并盆腔内膜异位、人工流产等有关。腔镜手术能有效、安全、快速的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2016年04期 v.2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军;曾莉;
目的:观察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后复发、感染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43%,感染2.76%,复发2.2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9.43%,感染12.54%,复发13.13%。观察组患儿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鼓膜置管术。
2016年04期 v.2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勇;
目的:比较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治疗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全髋组和双极组,每组各50例。全髋组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双极组患者使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全髋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VAS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双极组。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04期 v.28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栗杰;
目的:对氟达拉滨合用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氟达拉滨合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合用安慰剂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率、呼吸道感染率、血小板减少症率、粒细胞缺乏症率分别为4.00%、2.00%、4.00%、4.00%,比对照组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率都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氟达拉滨合用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2016年04期 v.28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庆利;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的皮瓣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修复过程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实施手术治疗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观察组患者使用胸肩峰动脉皮瓣进行治疗。结果:通过皮瓣修复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能够得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使用胸肩峰动脉皮瓣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修复治疗,能够显著的提升治疗效果。
2016年04期 v.28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依颖佳;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鼻腔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0例,均使用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12个月,将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的病变组织均一次性切除,其中2例患者出现复发,对患者进行2次手术后治疗效果良好;1例患者出现恶变治疗无效死亡,手术成功率为94%(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切除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
2016年04期 v.28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颖;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7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干预组孕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法;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孕妇的新生儿血糖和出现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孕妇的新生儿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现巨大儿及大于胎龄儿数量明显多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胰岛素泵注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2016年04期 v.28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少华;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方法:选取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
2016年04期 v.28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车晓琳;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对其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80例,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对其优质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2016年04期 v.28 104-105+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昊昊;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精神科男病房新护士带教质量中的应用。方法:确定"协作心"小组人员,以"提高精神科男病房新护士带教质量和团队协作力"为主题,比较QCC活动前后,新护士的带教质量和团队协作力。结果:精神科男病房新护士的带教质量明显提高,能较快的适应精神科的工作环境和流程,新老护士的协作力更加默契与高效,两组新护士的专业知识考核成绩,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QCC活动后,新老护理人员的交流增多以及信息的全面性,打消了新护士的恐惧、紧张心理,让带教工作更为高效、有序,值得推广。
2016年04期 v.28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娅娜;
目的: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35例结石性脓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采取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规范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者经科学的手术治疗及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均取净结石,保肾成功率为91.43%。结论:对结石性脓肾患者采取科学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措施,能进一步提高该疾病的临床综合疗效。
2016年04期 v.28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苗卫莉;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6年04期 v.28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阎琦;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包括病房环境管理、用药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等内容在内的强化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Pa O2、Pa CO2和护理满意度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强化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6年04期 v.28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寅慧;罗惠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R)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将9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IAB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换心功能指标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及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同时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指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也较高,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2016年04期 v.28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冬青;
目的:观察躁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控制疾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9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AS评分和BRMS评分分别为(80±15.21)、(7±2.08);观察组发作概率、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分别为26.66%、95.55%、93.33%;与对照组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躁狂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6年04期 v.28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郝珂;
目的:分析探究控制性低温在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104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温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控制性低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血压、血糖、医嘱的执行量、体温监测所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再出血、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性低温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好,可减少患者的再出血、死亡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2016年04期 v.28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然;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病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77例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8例,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39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实施整体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2016年04期 v.28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谷薇;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71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舒适组。对照组患者(36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舒适组患者(35例)给予舒适护理模式。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别在术后1周、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于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及出院时的功能评分与舒适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分低于舒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16年04期 v.28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雪丹;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危孕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探究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高危阴道分娩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第3产程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妇第3产程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更优(P<0.05)。结论:给予高危阴道分娩孕妇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机率,改善母婴状况。
2016年04期 v.28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红艳;
目的:观察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1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WHOQOL-BREF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性差异,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2016年04期 v.28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丽红;
目的:观察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择取脑血栓治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16年04期 v.28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银;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CHF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测尿量、体质量、心率、血压等遵医行为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BI、Rankin及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提高幅度更大,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再住院率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30.23%(P<0.05)。结论:延伸护理对老年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影响,且可降低再住院率。
2016年04期 v.28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