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燕萍;陈艳;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床旁血液滤过(血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及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心、肾功能变化、心脏超声及BN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CVP、HR、BUN及Scr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VP、HR、BUN及Scr水平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NP、LVEDd水平均显著降低,LVE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NP、LVEDd水平显著降低,LVE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和综合护理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
2016年16期 v.28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徽;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2.21±0.43)L,FEV1/FVC(68.19±5.61);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1.84±0.24)L,FEV1/FVC(54.27±4.53),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75.16±6.72)mm 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4.27±2.88)mm Hg;对照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65.28±4.81)mm 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8.35±4.03)mm Hg,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噻托溴铵。
2016年16期 v.2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梅卓;
目的:观察喹硫平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依据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57例,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患者56例,给予舒必利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及脂代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血糖与脂代谢的影响小于舒必利。
2016年16期 v.28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文志;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0例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施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GCS评分改善情况、颅脑缺损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为96%,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观察组患者为2%,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颅脑缺损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43±1.3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7±1.92)d(P<0.05)。结论: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
2016年16期 v.28 14-1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仙玉;
目的:观察小儿肺部支原体感染诱发大叶性肺炎采用短期氢化可的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肺部支原体感染诱发大叶性肺炎患儿为对象,参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还配合短期氢化可的松治疗。完成5~7 d的治疗后,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统计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好转率为93.9%,与对照组的75.5%相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阴影等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两组患儿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小儿肺部支原体感染诱发大叶性肺炎在常规治疗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基础上,采用短期氢化可的松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2016年16期 v.28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墨妍;岳丹;李动;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彩超的特点。方法:选取AMI患者174例,根据年龄范围分为低年龄组(30~47岁)47例、中年龄组(48~65岁)66例和高年龄组(67~83岁)61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测各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前后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二尖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比(E/A)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年龄组患者的LVEF和E/A低于其他两组,而LVDd、LVIDD、IVST及LVPWT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中年龄组患者的LVEF和E/A低于低年龄组(P<0.05或P<0.01),而LVDd、LVIDD、IVST及LVPWT与低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在左主干、右冠脉及侧支循环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前降支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而中年龄组患者的侧支循环发生率高于低年龄组,前降支低于低年龄组(P<0.05或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单支病变的发生率呈降低趋势,而多支病变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26(55.21)vs 16(24.24)vs 13(21.31),x2=24.467,P=0.000;15(31.91)vs 24(36.36)vs 39(69.93),x2=15.203,P=0.000]。结论:AMI患者随着年龄增加而心功能降低,低年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高年龄患者以多支病变为主。
2016年16期 v.2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兰军;
目的:探讨辅助固位形对低矮磨牙患者全冠修复体固位力和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树脂牙共80颗,随机分为对照组、沟固定形组和洞固定形组。根据外展度数又将沟固定形组分为沟固定形组0°、沟固定形组6°和沟固定形组20°,每组各10例;根据外展度数又将洞固位形组树脂牙平均分为洞固位形组0°、洞固位形组6°和洞固位形组20°组,每组各10例。常规制作全冠,观察全冠修复体的固位力与边缘适合性。结果:沟固位形组树脂牙0°与洞固位形组树脂牙0°、洞固位形组树脂牙6°,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除沟固位形树脂牙20°外,其余各组树脂牙边缘起浮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预备体固位力充足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不使用辅助固位形。
2016年16期 v.28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佳;
目的:观察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53只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术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前房形成情况、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得以明显控制(P<0.05),而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的浅前房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26.4%(P<0.05);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疗效。
2016年16期 v.28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兴海;左楠;赵德强;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后皮质脊髓束(CST)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4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检测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弥散张量成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继发性神经损伤的检出率。随后对患者进行肌力测定,并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部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部分各向异性(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及肌力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继发性神经损伤的检出率为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8%;出院3个月后,DTI检查FA值>0.8的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入院时,且3个月后患者的平均FA值为0.83±0.47,显著低于入院时,但ADC比率和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值>0.8的患者上、下肢肌力显著高于FA值<0.8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皮质脊髓束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磁共振成像。
2016年16期 v.28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培环;师勇;蒋翠霞;
目的:分析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总结鉴别诊断经验。方法:选择66例病情较严重有明显症状表现的原发性贫血患者,其中,缺铁性贫血24例、地中海贫血11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溶血性贫血14例;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类型贫血以及健康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水平。结果:溶血性贫血患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的MCV、MCHC、MCH均高于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MCV、MCHC、MCH高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的MCV低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的MCV、MCHC低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MCV、MCHC、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的MCV、MCHC、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原发性贫血患者和健康者的MCV、MCHC、MCH水平变化,可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贫血,若全面下降,可能为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若MCV上升可能为溶血性贫血;若MCV、MCHC上升可能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应选择更多的指标辅助诊断。
2016年16期 v.2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曹雪;
目的:观察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0例。甲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乙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较治疗前上升,LDL-C、TG、TC、hs-CRP低于治疗前,FMD和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甲组患者TC、hs-CRP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结论: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但瑞舒伐他汀减轻炎症、降脂等方面比阿托伐他汀更具优势。
2016年16期 v.28 28-2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婵媛;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2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给予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颅内压水平及脑脊液生化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体温升高、头晕头痛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显著。
2016年16期 v.28 30-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志勇;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选取的老年AUGB患者设为老年组;中青年AUGB患者设为中青年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合并慢性病、消化系统症状、诱因、出血量、血红蛋白水平(HB)、出血原因、出血停止时间、死亡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患者存在慢性病、缺少消化系统症状、应用NSAIDs、出血量≥1 000 ml、Hb水平≤10.0 g/L、胃溃疡、食道胃癌、出血停止时间≥7 d、死亡高于中青年组(P<0.05);中青年组患者的其他诱发因素、十二指肠球溃疡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AUGB患者具有出血原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诱因NSAIDs为主、合并慢性病多、出血停止时间长,死亡率高等特征。因此,老年AUGB患者需及时治疗,还应对并发症以及全身慢性疾病进行治疗,提高老年AUGB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2016年16期 v.28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竹;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以手术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显效率为67.44%(29/43),总有效率为97.67%(42/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19%(19/43),86.05%(37/43);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腹痛,高热以及白细胞升高等不良反应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好,能加快患者的恢复,并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6年16期 v.2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春靖;关晓辉;
目的:评析康复新液辅以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等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率为94.8%,与对照组的79.3%相比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腹痛、泛酸、嗳气、上腹饱胀、胃部灼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但组间亦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辅以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虽无法更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但可促进其溃疡愈合,提升整体疗效。
2016年16期 v.28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宁;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对癫痫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癫痫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癫痫发病频率降幅。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癫痫发病频率降幅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对癫痫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控制患者癫痫发作,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2016年16期 v.28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艳欣;
目的:分析孕产妇剖宫产手术指征,提出降低孕产妇剖宫产发生率的对策,鼓励自然分娩。方法:选择248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分析剖宫产手术指征,计算剖宫产发生率,针对指征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结果:2012年-2015年舒兰市人民医院孕产妇剖宫产平均发生率为32.25%;2015年孕产妇剖宫产发生率(38.81%)较2013年(25.38%)高,P<0.05;胎儿窘迫、头盆不称是孕产妇的主要剖宫产指征,发生率较其他指征高,P<0.05;2015年孕产妇的手术指征中社会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2013年,P<0.05。结论:孕产妇剖宫产主要指征为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应减少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2016年16期 v.28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欣;
目的: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F-36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情况、工作、病程、婚姻是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影响因素多面且复杂,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2016年16期 v.28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贾琼;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将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晚期/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CRP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NP、LVEF、E/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RP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环磷腺苷对于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更好,可显著提高BNP、LVEF、E/A值,降低CRP水平,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2016年16期 v.2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莹;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方法:选取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各50例。Ⅰ组患者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Ⅱ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Bi 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有创机械通气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R、Pa O2、Pa CO2、p H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Ⅱ组患者的HR、Pa O2、Pa CO2、p H均优于Ⅰ组(P<0.05),有创机械通气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重度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对症支持基础上加用Bi 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
2016年16期 v.28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