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飞;李鹏飞;施克新;戴筱君;季忠庶;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依帕司他治疗。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治疗6个月时,测定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0个月时)相比,,治疗3个月时,A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A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0个月)时相比,治疗3个月时和6个月时,B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随着依帕司他的应用逐渐下降,而A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优于常规降糖治疗。
2016年21期 v.2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岩;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服用麝香保心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择期行冠脉介入术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25 mg每次口服,3次/d。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脑钠尿肽(BNP)、肌钙蛋白T(Tn T)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持续ST段抬高>0.2 m V的比例和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及心因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脑钠尿肽及肌钙蛋白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给予服用麝香保心丸有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2016年21期 v.2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英娜;
目的:观察红光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红光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踝臂指数(ABI)、感觉振动阈值(VPT)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40.8±8.6)d、治愈时间(31.4±12.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2.4±11.2)d和(59.6±14.2)d,(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BI、VPT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BI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P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红光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利于促进其早期康复。
2016年21期 v.28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史晓丹;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慢性胃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慢性胃炎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患者行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序贯治疗方案治疗。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Hp根除率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腹胀腹痛(9.46±2.14)分、嗳气(9.15±2.25)分、呕吐(9.37±2.19)分及反酸(9.25±2.0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Hp根除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4.14%(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行序贯方案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Hp的根除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2016年21期 v.2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亚锟;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9例。常规组孕妇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后行刮宫术;干预组孕妇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两组孕妇术后的疗效。结果:干预组孕妇在住院用时、术中出血情况及激素水平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孕妇手术后人流、术后大出血、需行二次手术等发生率均高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孕妇机体健康水平、生理功能、精神情绪、情感交流及社会融入度等5个项目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后在刮宫术基础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瘢痕部位妊娠孕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后行刮宫术。
2016年21期 v.28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洪文;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6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术前、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情况,记录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等级;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MACE)指标;统计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情况。结果:PCI术前,观察组患者的TIMI等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顽固性心绞痛和总MACE指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两组患者的MACE指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LVEFF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用药后24 h、用药后72 h,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2016年21期 v.2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雷;姚丛月;缪博;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甲基泼尼松龙、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儿行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基泼尼松龙、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且血清CRP、IL-2、IL-8、TNF-a水平较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甲基泼尼松龙、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
2016年21期 v.28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智敏;李培新;金鑫;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文拉法辛联合奥氮平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显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患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6、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对照组患者的食欲增加和体质量增加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文拉法辛联合奥氮平治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轻。
2016年21期 v.28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丽;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病理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T-CHO、LDL-C、及BM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6.76%比较,P<0.05。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联合氨磺必利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奥氮平治疗。
2016年21期 v.2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羽丹;
目的:探讨二维彩超和超声造影检查在微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的150例肝癌患者均行二维彩超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行二维彩超检查,150例)和观察组(行超声造影检查,150例)。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患者中共有21例表现为门脉期环状增强,约为30.43%。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在微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二维彩超检查。
2016年21期 v.28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彭;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埃索拉美唑联合抗生素治疗。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指标变化、Hp根治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患者的Hp根治率91.37%,略高于对照组82.61%,组间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52%,较对照组28.26%低(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埃索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
2016年21期 v.2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家辉;
目的:探讨保留患者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肢体感觉障碍发生率46.88%(30/64),高于观察组的23.44%(15/64),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转移、死亡。结论:保留患者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相当,但其术后患者的肢体感觉障碍发生率较低。
2016年21期 v.28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尚春利;
目的:观察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在消化道穿孔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道穿孔患者103例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冲洗液用量、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排气、引流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2016年21期 v.2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秀丽;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3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各症状改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其12 h、24 h止血率高过对照组;48 h、72 h的止血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5.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8%,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泮托拉唑治疗。
2016年21期 v.28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秀梅;朱彦华;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CHOP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CHOP方案化疗的同时加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3.33%、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26.67%(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与对照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为76.67%,较对照组50.00%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低(P<0.05)。结论: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CHOP方案化疗效果。
2016年21期 v.28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效民;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达英-35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及血脂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SH、LH、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达英-35治疗。
2016年21期 v.28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海玲;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5.66±1.36)分、BI评分为(86.25±5.87)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PF为(82.25±10.23)分、RE为(85.03±5.69)分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4.81%,与对照组13.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性侧脑室旁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
2016年21期 v.28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乐绮英;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原液注射联合等量5%利多卡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患者的效果。方法: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将360例瘢痕疙瘩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原液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原液联合5%利多卡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8.9%,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原液联合5%利多卡因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曲安奈德原液治疗。
2016年21期 v.28 4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常超华;吴建杰;白丽娟;杨晓东;许庆荣;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体化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个体化康复训练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各50例。常规康复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个体化康复训练组患者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另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训练,每周五次。治疗前后,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及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PROS、SSSI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个体化康复训练组患者的IPROS、SSSI中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均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个体化康复训练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兴趣和爱好。
2016年21期 v.28 59-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郗小玲;
目的:观察卫生保洁疗法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心理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卫生保洁疗法。两组患者均观察时间3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量表分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心理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保洁疗法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及康复效果。
2016年21期 v.28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封阳;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利培酮维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森田治疗。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使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测评。结果:NOSIE评定改良森田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情总评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后,评定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病情总评估及总积极因素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患者的精神病表现和总消极因素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ANSS评定改良森田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及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森田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上有显著进步(P<0.01)。结论:通过改良森田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病情,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非常值得研究和推广。
2016年21期 v.2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金霞;汪作为;
目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一套具有指导个体化治疗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工具。方法:引进英文版患者优势-兴趣-目标评估(CASIG)的精神康复评定工具,并进行修订和文化调适。结果:通过修订和文化调适后的新量表CASIG从预实验的结果看是一个多方位的评价工具,可用于评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结局。结论:若推广应用,其信度和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
2016年21期 v.28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丽;耿梦琦;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合并膀胱功能障碍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歇导尿、排尿训练、呼吸肌训练及排便训练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明显缩短,自助排尿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施行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其膀胱功能恢复。
2016年21期 v.2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海婴;李玉;贾茹;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指征与常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为遗传学产前诊断结果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1 235例孕妇按常规原位法培养羊水细胞和胎儿脐带血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计数20个分裂像、分析核型5个,为嵌合体时加倍计数,必要时行C显带或N显带。结果:1 235例孕妇中检出异常染色体92例,其中常染色体异常82例,性染色体异常10例。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34例,占常染色体异常的41.46%。其中21号染色体三体26例,占31.70%;18号染色体三体6例,占7.31%;13号染色体三体2例,占2.44%;常染色体结构异常48例,占58.54%。血清筛查高危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2.18%(27/1 235),高龄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1.29%16/1 235),超声异常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1.78%(22/1 235),父母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0.40%(5/1 235),不良孕产史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0.97%(12/1 235)。结论:产前筛查高危和高龄孕妇是产前诊断胎儿常染色体异常的主要群体,而超声异常是筛查胎儿常染色体异常重要手段。
2016年21期 v.28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