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冏;王曼曼;曾龙驿;
目的:观察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长效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长期随诊的210例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日一次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或者一日两次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对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C肽水平变化进行对比。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空腹血糖的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 h-C肽升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016年22期 v.28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0 ] - 李鹏;李成浩;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晚期胃癌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甲酰四氢叶酸和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其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0.81%,对照组为30.61%,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73.47%,对照组为59.18%,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如消化道贫血,乏力和手足综合症等病症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效果显著,毒副反应较轻,值得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推广。
2016年22期 v.28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孙红立;葛茂宏;王程辉;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及症状自我监控对首发精神分裂症(FEP)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治疗达临床痊愈的FEP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训练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药物自我处置和症状自我监控训练8周。并于训练第2周末、4周末、8周末及随访1年末评定PANSS、SDSS。结果:1随访结束时,训练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训练4周末起开始,训练组患者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训练4周末起开始训练组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自我处置和症状自我监控训练,对控制FEP患者精神症状、预防复发、改善社会功能有积极作用。
2016年22期 v.2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张健;侯成业;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42例,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38例,给予利培酮治疗。两组患者均临床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疗效,对照组患者优于研究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当(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老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2016年22期 v.2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王霞;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112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HFHD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HDF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内各毒素的清除效果和透析充分性。结果:1两组患者的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分子和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Kt/V、n PCR和TACurea指标均无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FHD与HDF清除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体内小分子毒素的效果相当,但HFHD在清除中分子和大分子毒素方面优于HDF。
2016年22期 v.28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3 ] - 张琳;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与维生素D联合用药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10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血清Ig A、碱性磷酸酶以及25-(OH)D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观察组患儿3个月和半年复发率都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24%,对照组为79.05%,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采用孟鲁司特联合维生素D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孟鲁司特。
2016年22期 v.2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 ] - 赵海鹰;
目的:探讨患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66例抗菌药物ADR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在166例ADR患者中,年龄主要分布为18~59岁(占比74.1%),其次为≥60岁(占比20.48%);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占比50.6%),其次为喹诺酮类(占比29.52%);涉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占比40.36%),其次为胃肠系统(占比15.66%);主要涉及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比86.14%),其次为口服(占比12.05%)。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ADR患者的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此类药物ADR患者的发生率。
2016年22期 v.28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周彩云;
目的:比较依托考昔和美洛昔康治疗急性痛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4例急性痛风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按照所用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56例)给予美洛昔康治疗;研究组患者(48例)给予依托考昔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血尿酸(U-acid)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WBC、CRP、U-acid水平比较,均显示高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12.50%vs14.58%),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依托考昔和美洛昔康治疗急性痛风患者均安全有效,但依托考昔较美洛昔康起效快。
2016年22期 v.28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边英;
目的:观察强骨胶囊联合钙剂对老年性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和钙剂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骨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骨密度(BMD)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和BMD水平及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化三醇基础上,强骨胶囊联合钙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生化指标,提高骨密度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2016年22期 v.28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2 ] - 单艳文;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下肢血管病变,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88例)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16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心率、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餐后2 h血糖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差异;以此来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入选的256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下肢血管病变者88例,占比34.38%;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其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这5个因素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2016年22期 v.28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8 ] - 谷海霞;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83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血清GMP140、vWF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血清GMP140、vW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钙。
2016年22期 v.28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 ] - 谷丽;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针和伊班膦酸钠针治疗骨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骨肿瘤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患者将行唑来膦酸针治疗;研究组患者将行伊班膦酸钠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唑来膦酸针相比,伊班膦酸钠针应用于骨肿瘤患者的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2016年22期 v.28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李赋;李毅;郭怡阳;徐艳芩;王鹏;曹威;刘燕林;姜文娟;黄卓玮;高作慧;蒙莉莉;杜玉开;
目的:探讨住院吸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尼古丁依赖的特征。方法:220例住院吸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尼古丁依赖检测量表,并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变量。结果:住院吸烟男性分裂症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尼古丁依赖程度的检出率分别为48.6%、29.5%和21.8%。病程≥6年和住院次数≥2次患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明显高于病程≤5年和住院次数为1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古丁依赖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的标志。
2016年22期 v.28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7 ] - 薛丽丽;
目的:评价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LNG-IUS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LNG-IUS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指标变化结果、子宫体积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月经出血天数、月经周期指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均得到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VAS视觉疼痛评分法了解患者的痛经评分,研究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G-IUS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在降低其月经疼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推广应用。
2016年22期 v.2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崔小清;
目的:观察润肺化痰合剂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干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治疗高血压和肾病蛋白尿时服用卡托普利后出现干咳现象的高血压患者1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治疗组患者均给予服用润肺化痰合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给予服用养阴清肺糖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咳嗽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8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46.8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润肺化痰合剂治疗ACEI类药物引发的阵发性干咳患者的疗效优于养阴清肺糖浆。
2016年22期 v.28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 ] - 陈丽丽;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射干麻黄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每组各55例。联合组患儿给予射干麻黄散联合孟鲁司特睡前口服治疗;西药组患儿给予单纯孟鲁司特睡前口服1次/d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儿进行临床疗效判断、肺功能检测,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FEV1及FVC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射干麻黄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孟鲁司特。
2016年22期 v.28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张彭;
目的:观察莫沙比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案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用铝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莫沙比利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胆汁反流、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的反流次数(51.03±12.01)次、>5 min反流次数(6.43±1.12)均比对照组少,反流最长时间(93.52±20.21)min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1.07±0.32)分和灼烧感(1.46±0.32)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1.40±0.78)分和(2.25±0.4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对照组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铝硫酸镁莫沙比利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铝硫酸镁治疗。
2016年22期 v.2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姜丽;
目的:观察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碧兰麻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各49例。碧兰麻组患者给予碧兰麻合剂麻醉;利多卡因组患者给予1/100 000肾上腺素与2%利多卡因麻醉。分别评价两组患者间手术的麻醉效果。结果:利多卡因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总计为96.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4%;碧兰麻组患者的有效率总计1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1%。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碧兰麻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利多卡因,且不良反应率低。
2016年22期 v.28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杨帆;
目的:对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BIAsp30)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BIAsp30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沙格列汀联合BIAsp30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胰岛素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BIAsp30注射液治疗老年T2DM患者,可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改善胰岛素指标,控制血糖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2016年22期 v.28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6 ] - 黄宏伟;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待产孕妇17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非孕期妇女178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其凝血四项指标、D-二聚体与血小板。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D-二聚体与血小板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行凝血指标检测有助于预警产妇产后并发症。
2016年22期 v.28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2 ]
- 魏玮;王慧敏;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时,其生活质量有否影响及其程度。方法:选择42例CKD患者,根据甲状旁腺素(i PTH)水平分为A组(10例)、B组(11例)、C组(12例)和D组(9例)。针对SHPT的规律治疗和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其它药物治疗方案,已进展到尿毒症期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治疗前后,4组患者分别填写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比较其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仅有A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得出i PTH与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呈高度负相关,r值分别为-0.832、-0.801;通过控制患者的血肌酐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偏相关分析可知i PTH与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783、-0.766、-0.753、-0.737。结论:SHPT对CK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16年22期 v.28 55-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 ] - 唐炳静;刘森芳;鞠珍喜;郑秀芳;
目的: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病程20年以上的门诊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1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疾病类型,复发次数,家庭关系,经济来源,持续治疗等因素对患者远期预后影响显著(P<0.05)。结论:对于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坚持治疗,减少复发次数,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完全可以治愈。
2016年22期 v.2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马美英;司琴英;赵青青;
目的:观察口腔保健行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状况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口腔保健行为调查表(QAOHB)、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和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对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疾病管理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的QAOHB总分为(10.18±3.15)分,CSSD70评价总分为(84.42±9.84)分,DSQL总分为(105.20±12.43)分;2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疾病控制状况和生活质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1);3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口腔保健行为的中介效应为0.1665,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的比值为0.3823,直接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6177。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在疾病控制状况与生活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提高口腔保健行为有助于患者的良好康复。
2016年22期 v.28 61-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5 ] - 孙丽云;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精神专科医院病房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心理状况,为排解护士压力寻找解决方法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三个慢性病区和两个急性病区共60名护士及街道社区医院病房60名护士的各项压力源进行测评并作比较分析。结果:1精神专科医院及社区医院入组的护士的性别、年龄、婚姻及学历等一般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社区医院比,精神专科医院护士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及压力源量表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2,2.27,3.87,3.10;P<0.05);且SAS总分(53.58±12.11)分较高(47.64±8.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5);3与慢性精神科病房比较,急性病房护士SAS总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SCl-90中的躯体化及恐怖因子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专科护士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尤其是在急性病房内工作,这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威胁,结合这些情况,医院管理需要加强精神科护理工作人员相应的应激培训,定期给予以相应的心理援助。
2016年22期 v.28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马晓伟;
目的:了解口腔科就诊的3~6岁儿童患龋情况与近3年口腔问题变化趋势。方法:选取598例儿童进行龋齿现状调查,讨论性别、年龄、出生状况、户籍、喂养方式、刷牙频次与零食习惯层面上的患龋差异,并观察近3年龋齿数、失牙数、补牙数与龋失补牙数变化趋势。结果:男性儿童患龋率显著性低于女性;早产儿高于足月产儿;城镇患儿显著性高于农村儿童;母乳喂养低于人工喂养;不刷牙患儿最高,每日2次患儿最低;不吃零食患儿最低,经常吃零食患儿最高,均呈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5年儿童的龋齿数、补牙数与龋失补牙数均呈略微上升趋势,而失牙数3年内并未变化。结论:儿童患龋率现状较为严重,应针对各项因素予以预防措施,尤其避免早产与人工喂养,并按时刷牙,限制零食摄入等。
2016年22期 v.28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