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论著

  • 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血生化及肝脏病理变化与临床分析

    范篆玲;李立花;

    目的: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患儿的血生化指标变化、肝脏的病理改变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的参考价值。方法:对1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血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肝脏穿刺进行的病理分析,并与临床症状、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血生化指标异常变化明显,能较好的反映其肝受损的表现,肝脏的病理改变及其临床表现所示与婴儿肝综合征诊断符合率较高,大多数为胆汁淤积型为主,肝脏病理结果显示从肝细胞肿胀、点状坏死直至肝硬化均可见到,婴儿死亡率较高,治愈率低下。结论:血生化指标的检测及肝脏病理分析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分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6年24期 v.28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比较研究

    陈冬;徐璐;赵珂;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40例。氨磺必利组患者给予口服氨磺必利治疗;利培酮组患者则给予口服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精神分裂症状评分与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氨磺必利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培酮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氨磺必利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与总分均显著性低于利培酮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氨磺必利组患者嗜睡与肌强直发生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较利培酮显著,但其嗜睡与肌强直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利培酮。

    2016年24期 v.28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维主题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际信任的影响

    李培革;王晓坤;

    目的:观察多维主题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际信任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青年期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经过初步筛查,剩余276例,随机分为自我组(56例)、人际组(53例)、情绪组(58例)、多维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在药物治疗同时,自我组、人际组、情绪组和多维组患者分别实施多维主题或单一维度主题的团体心理治疗。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对治疗前、后4个时间测试点5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多维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维度观察组(P<0.01)。结论:多维主题团体心理治疗对青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际信任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维主题团体心理治疗。

    2016年24期 v.28 6-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抗结核药物导致患者肝损害88例临床分析

    冯金辉;刘凤娥;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患者肝损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88例初治患者,观察抗结核治疗后其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88例患者平均年龄(49.08±17.49)岁;肝损害集中分布在40~69岁,多发生在服药3个月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32例,肝损害程度与抗原阴性者相比较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因素、乙肝病毒感染和药物因素是抗结核药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

    2016年24期 v.28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螺环酮治疗新型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姜德利;李明杰;王敏;高中德;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治疗新型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4例新型抗抑郁药所致的性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丁螺环酮治疗8周,用ASEX、SDS和SAS评定疗效。结果:随着治疗周次的增加,新型抗抑郁药所致的性功能障碍患者的ASEX、SDS及SAS评分均渐次减低。结论:丁螺环酮治疗新型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

    2016年24期 v.28 1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孔祥江;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采用尿激酶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胸痛改善时间、ST段回落值差异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再通时间及酶峰发生时间均较观察组长,甘油三酰(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较观察组高;总胆固醇(TC)指标则低于观察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较观察组的7.55%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2016年24期 v.28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其胃黏膜功能的影响

    张晓雪;

    目的:观察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其胃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取84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是否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者;观察组患者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对两组患者的胃黏膜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L-8水平(10.65±1.36)μg/g比对照组(6.26±0.84)μg/g高;前列腺素E2(PGE2)、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胃黏膜中重度胃炎所占比例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45.24%,浅表黏膜轻度炎症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轻度、中重度糜烂型胃炎所占比例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降低其胃黏膜功能。

    2016年24期 v.28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柳立岩;张雪云;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H、PaO_2、PaCO_2)、辅助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PaO_2均明显上升、PaCO_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组内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无创正压通气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联合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2016年24期 v.28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患者的临床疗效

    于欣;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嗜酸性粒细胞情况、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诱导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分类以及IL-5、FE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憋喘、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改善其肺部功能,降低IL-5、FENO水平,并缩短患者肺部罗音、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减少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2016年24期 v.2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晓渤;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取8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肌钙蛋白(CTnl)、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CTnl、血浆NT-pro BNP值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2016年24期 v.28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分析

    杨帆;

    目的:探究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7例初发T2DM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69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血糖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指标(14.99±2.17)m U/L、(2.74±0.16)和(81.68±4.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血糖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肾病、低血糖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相比,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其胰岛素指标,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

    2016年24期 v.2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无创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宋华强;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对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6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实行双水平的正压通气措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呼吸率(RR)、动脉的血氧分压(PaO_2)、血脑钠肽(BN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O_2)与心脏超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2016年24期 v.28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尿激酶与瑞替普酶在急性肺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吴薇薇;

    目的:比较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在急性肺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2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根据溶栓药物的不同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每组各21例。瑞替普酶组患者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尿激酶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观察并比较溶栓前与溶栓后24 h,两组患者的的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收缩压、PaO_2、D-二聚体、肌钙蛋白T等指标。结果:瑞替普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7%优于尿激酶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肺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优于尿激酶。

    2016年24期 v.28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应用效果

    于海燕;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胺碘酮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及房颤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及DBP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max和P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优于胺碘酮联合硝苯地平。

    2016年24期 v.28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夫西地酸乳膏与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疗效对比

    李真真;王胜;

    目的:比较2%夫西地酸乳膏与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均匀涂抹患处,3次/d;观察组患儿采用2%夫西地酸乳膏均匀涂抹患处,3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评价两组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EASI评分、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EASI评分、瘙痒评分(2.44±0.76、0.94±0.11)与对照组(5.06±1.03、1.67±0.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观察组患儿的痊愈率(55.81%)显著高于对照组(30.2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97.67%、95.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出现皮肤瘙痒1例、皮损局部灼热感1例;观察组患儿出现皮损局部灼热感1例。均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与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均安全有效,但2%夫西地酸乳膏总体疗效优于2%莫匹罗星软膏。

    2016年24期 v.28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应用效果观察

    冷勇;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老年人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需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共120颗,按选择的固定体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3例),每组各60颗患牙。观察组患者的患牙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对照组患者的患牙则采取卡环固定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患牙牙周健康、牙松动随访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牙牙周袋深度、龈沟液量与龈沟出血指数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牙槽骨高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牙松动随访与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磁性附着体修复在老年人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卡环固定体修复效果。

    2016年24期 v.28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舒血宁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雅心;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舒血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H-FABP、MDA及SO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F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

    2016年24期 v.28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世光;

    目的:观察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患者行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5例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将行单纯多西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0、Ⅰ、Ⅱ级所占比例均比对照组高;Ⅲ、Ⅳ级所占比例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0.50年、1年与1.50年的生存率均比对照组高,且总体健康评分(85.05±14.63)分比对照组(65.34±13.02)分高(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多西紫杉醇治疗。

    2016年24期 v.28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效果分析

    赵东肖;

    目的:对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给予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应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126例,依不同治疗方式设研究组(68例)与对照组(5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行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行拉莫三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后平均发作时间与次数及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1%,比对照组低(17.24%);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发作时间与次数(11.19±5.57)min、(1.29±0.88)次比对照组少[(16.41±6.45)min、(2.30±1.21)],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8.72±2.90)μg/ml比对照组高[(3.80±1.63)μg/ml],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给予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可缩短其发作时间,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16年24期 v.28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氨磷汀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程辉;边爽;

    目的:观察氨磷汀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以常规二线治疗;观察组患儿以氨磷汀治疗。分别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中每周两次检测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值的差异性,以及对血压和血钙的影响。结果:经治疗,两组患儿血小板均得到提高,观察组患儿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促血小板生成素、巨核细胞数比较无差异性(P>0.05);用药前后,观察组患儿血压有差异性(P<0.05)。结论:氨磷汀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升血小板效果优于常规二线治疗,但易引起低钙,甚至手足搐逆,建议给药同时对症补钙。

    2016年24期 v.28 3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患者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张兆艳;解艳艳;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患者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90例,按入院诊疗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4.44%,对照组为28.8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患者翼状胬肉的疗效优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的疗效。

    2016年24期 v.28 4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hs-CRP和HbA1c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郭红智;

    目的:分析hs-CRP和HbA1c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8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设为研究组,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的LDL-C、TC、hs-CRP、HbA1c水平、WBC参数以及PLT参数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s-CRP、HbA1c水平(8.65±4.80)mg/L、(9.65±2.2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N%(12.41±4.41)%、MPV(17.23±3.58)fl、PDW(17.44±3.8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160.10±62.32)×10~9/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Hb A1c指标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检测中具重要价值。

    2016年24期 v.28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红花组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宋浩然;白咸勇;

    恶性肿瘤逐渐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传统化疗、放疗副作用较大,手术治疗容易复发等,因此从天然物质中寻找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中药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其抗肿瘤主要成分为红花黄色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及红花多糖等,本文就红花组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2016年24期 v.28 43-4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中医药研究

  • 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

    陈宇;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脑梗塞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单一康复组和联合干预组,每组各50例。单一康复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疗法;联合干预组患者在单一康复组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的差异。结果:联合干预组患者较单一康复组疾病控制率更高,x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均相似(P>0.05);治疗后,联合干预组患者较单一康复组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疗法。

    2016年24期 v.28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HIV感染者及性伴侣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杨波;柏华;陈振文;唐启林;吴世友;张琪;黄羽;张应宣;曹平;余跃生;张业恒;

    目的:调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及性伴侣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HIV感染者34例及其固定性伴侣,采用SCL-90评估心理健康;分别比较HIV感染者与其固定性伴侣、全国常模组间SCL-90总分、总均分、各因子均分的差异。结果:34对HIV感染者及其固定性伴侣SCL-90总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高于我国常模水平(P均<0.01);固定性伴侣较HIV感染者表现出更高的躯体化因子分(t=-2.98,P=0.004);HIV感染者及其固定性伴侣间未表现出有统计学意义的人际关系因子分(t=1.99,P=0.053)、精神病性因子分差异(t=1.28,P=0.237)。结论:HIV感染高危人群存在广泛的心理健康损害,且具有更严重的躯体化倾向。

    2016年24期 v.28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因素调查及分析

    张海霞;刘群;周菁;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96例非住院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身高、体重指数等,并进行比较。采用Achille QUS系统的超声骨强度仪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足跟的骨质状态,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骨量减少发生率为34.38%,骨质疏松症发生率48.96%,两者总发生率为83.3%。研究组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是对照组的2.9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活动量及牛奶量等因素与骨质疏松发生有关。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体重指数越低骨质疏松发病率越高,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越大(r=0.34)。骨质疏松与活动量和饮用牛奶呈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低体重指数和少活动量患者与其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显著独立相关。结论: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已成为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常见问题。骨质疏松是多因素作用结果,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性加大。

    2016年24期 v.28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上网时间对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郝丽珍;刘国梁;赵钦;康丽军;

    对520名大专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临床诊断问卷,评估上网时间对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显示,1大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2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 h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每天上网时间3 h以内的学生;3长时间(>1 h/d)上网进行"交友聊天"或"影音娱乐"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负面的;4长时间上网进行"阅读浏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正面的;5长时间上网"玩游戏"、"查找资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明显。

    2016年24期 v.28 55-5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某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李磊;肖爽;

    目的:通过对吉林省某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所采用问卷由个人基本情况、马斯勒职业倦怠问卷-服务行业版(MBI-HSS)等组成,其中MBI-HSS采用的是任霞修订中文版,以各维度总分的高低三分之一分数点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临界值,来代表职业倦怠各维度的轻、中、重三个程度。结果:精神科医务人员整体的倦怠水平比较高,情感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分别有84.2%和49.3%的人处于中重度的倦怠水平。其中,年龄、婚姻、职称、所从事专业是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精神科医务人员普遍对工作缺乏兴趣和热情,对周围环境比较冷漠,成就感不足,职业倦怠水平较高。

    2016年24期 v.2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美容态度与认知的调查

    张梁灏;张子恩;卢光辉;李泽玮;李鹏亮;马思聪;郭浩浩;崔金奇;马建军;

    目的:了解同年龄阶段人群对美容的态度与认知。方法:采取统计学方法抽取不同年龄段人群发放问卷,年龄要求在16~65岁,男女比例约为1:1,并严格按照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等配对原则对不同年龄阶段的225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结果表明35岁以下人群多数愿意尝试美容,并认为容貌对自信心、工作和求偶影响较大,而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对美容的了解较少,局限于负面报道,又因为费用问题而不愿尝试,但仍对自己容貌有一定要求;在35岁以上人群中,几乎全部受调查者都认为一个好的容貌会影响就业和自信心,对配偶的容貌都有好的期许,大部分只接受微整,而对美容的认知程度较35岁以下人群低。结论:各年龄阶段人群对美容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35岁以下人群对美容的认知程度高于35岁以上人群。

    2016年24期 v.2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者不伴痴呆的轻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赵秀梅;康宏;张玉涛;

    目的:探讨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者不伴痴呆的轻微认知功能障碍(MCI)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老年普遍性脑萎缩患者50例,对显著的萎缩部位进行确认,进行既往史、个人史问卷调查和血流变、血脂检查,对问卷调查结果和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观察指标与老年普遍脑萎缩者轻微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普遍性脑萎缩患者的轻微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4.0%。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史、高血脂史、文化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和老年普遍性脑萎缩者轻微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高甘油三酯、文化程度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普遍性脑萎缩患者发生轻微认知功能障碍的显著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甘油三酯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故对患者的脑供血进行有效改善,对短暂性脑缺血进行有效防治,对血脂进行有效控制,可提高老年普遍性脑萎缩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有效防治老年痴呆。

    2016年24期 v.2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健康与康复

  • 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

    万清华;朱记军;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将失眠患者196例设为失眠组,按发病时间长短将失眠组患者又分为急性失眠亚组(病程小于1月)、亚急性失眠亚组(病程1~6月)和长期失眠亚组(病程6月以上);将180例来自于同期门诊体检患者设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资料。结果:失眠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高,其中慢性失眠亚组患者较急性亚组和亚急性亚组患者高,其中急性失眠亚组患者以心律异常变化为主,而慢性失眠亚组患者不仅有心律异常,ST-T改变也较明显。改善睡眠后,急性失眠亚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明显,慢性失眠亚组患者改善不明显,心电图异常率持续较高。结论:失眠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高,失眠时间越长,心电图异常率越高。治疗后,急性失眠亚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明显,而慢性失眠亚组患者的改善不明显。

    2016年24期 v.28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

  • 多元化护理对男性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马莉;

    目的:观察多元化护理对男性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男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多元化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攻击行为及6个月后随访攻击行为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PRS评分、语言攻击、攻击物品、自身伤害、攻击他人评分与总体攻击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多元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男性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

    2016年24期 v.28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我效能护理对胸肺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颖;

    目的:观察自我效能护理对胸肺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胸肺肿瘤术后患者,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自我效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前后GSES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G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肺肿瘤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我效能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自我效能护理方式干预胸肺肿瘤术后患者,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升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6年24期 v.28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影响

    李虹;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肝胆外科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感染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5.88%、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12%,优于对照组(29.41%、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感染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系统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肝胆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减少感染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2016年24期 v.2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引起全身性皮疹伴高热患者1例

    李雪莲;李乾;

    <正>七叶皂苷是从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B ge)、浙江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B gevarchekiangensis(Huet Fang)Fang)或天师栗(Aesculuswilsonii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提取而得,其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A、B、C、D四型。具有消肿、抗炎、增加静脉张力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脑水肿、烧伤、骨折外伤或手术后引起的肿胀和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如痔疮肿痛、

    2016年24期 v.28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氯氮平致局限性癫痫患者发作1例

    王明;魏英;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因"凭空闻语、行为异常加剧一周,病程19年"第4次入院。自1999年03月23日首次入院后又先后两次入院治疗,诊断均为"精神分裂症",给予"氯氮平"(最高剂量300 mg/d)治疗。每次好转出院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均差,至2015年06月10日,患者因怀孕37周完全停药,一周后症状加剧,不愿与家人讲话,不时自笑,无故外跑,夜间睡眠差,坐立不安。2015年09月10日患者产后两月余,

    2016年24期 v.2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民康医学》2016年第28卷总目录

    <正>~~

    2016年24期 v.28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民康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半月刊)。自1988年创刊以来,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全方位的宣传平台有力推进了本刊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2016年24期 v.28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