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勇;刘小莉;郭利锋;
目的:研究SPECT/CT独立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3例AD患者设为研究组;另将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SPECT/CT检查,并对比分析其局部脑血流量(r CBF)、达峰时间(TTP)、额叶达峰时间、颞叶达峰时间、基底节达峰时间和海马达峰时间,研究上述指标与AD患者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r CB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TP、额叶达峰时间、颞叶达峰时间、基底节达峰时间和海马达峰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SPECT/CT技术对研究对象脑血流灌注情况监测,独立用于AD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可行性。
2017年02期 v.29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立华;吴虹杰;周艳彩;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HBe Ag阴转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变化情况;以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Be Ag阴转率77.55%、HBe Ag血清学转换率24.49%、HBV DNA阴转率81.63%、ALT复常率85.71%与对照组比较,除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观察指标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2、IFN-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IL-10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12(82.35±31.29)ng/L、IFN-γ(17.21±3.91)ng/L均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IL-10(34.29±15.68)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
2017年02期 v.2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经海永;何平;
目的:比较钴铬合金与金合金烤瓷冠修复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患者80例(80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钴铬合金组和金合金组,每组各40例(40颗患牙)。金合金组患者采用金合金烤瓷冠修复方案;钴铬合金组患者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方案。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金属烤瓷冠修复方案对两组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结果:修复后,金合金组患者的PLI降低至(0.90±0.11),SBI下降至(2.29±0.35),与钴铬合金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合金组患者的VEGF、IL-6、TNF-α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为(27.21±6.59)pg/ml、(1.54±0.44)μg/L、(2.11±0.71)μg/L,与钴铬合金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金合金作为金属烤瓷冠修复材料,可减轻修复后患者牙周炎症反应。
2017年02期 v.29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权日锋;
目的:比较全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3例,行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相较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疗效更好。
2017年02期 v.29 12-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晓峰;杨增华;
目的:比较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别施行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后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半年时的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术后半年时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可酌情选择。
2017年02期 v.29 14-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祁;王姝文;
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20例手足口病患儿,依据患儿病情分为普通型组(115例)、重型组(62例)和危重型组(43例);同时,将收治的208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对4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ɑ-羟丁酸脱氢酶(ɑ-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皮质醇(COR)、白介素13(IL-13)和干扰素-γ(IFN-γ)及放射免疫法检测β内啡肽(β-EP)水平检测分析。结果:手足口病3组患儿的COR、β-EP、IL-13以及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足口病3组患儿的CK、CK-MB和心肌损害发生率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4组患儿的ɑ-HBDH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展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学指标检测对其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02期 v.29 16-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元胜;姜英;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喜炎平联合治疗水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的常规治疗,并给予静脉点滴病毒唑(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点滴单磷酸阿糖腺苷及喜炎平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患儿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喜炎平联合治疗水痘患儿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2期 v.29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庞吉成;刘春文;
目的:探讨在家庭病床模式下,社会工作者介入对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今后复退军人家庭病床服务和社工支持提供经验。方法:120例居家康复的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是家庭病床常规服务组,观察组患者是在此基础上的社工介入组,于社工干预前及干预后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社工介入,观察组患者SAPS量表评分于4周末优于对照组(P<0.05);SANS量表评分在4、8、12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PSP、GSES量表评分于8周末优于对照组(P<0.05),于12周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病床模式的社工介入对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有积极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复退军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工作提供借鉴。
2017年02期 v.29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丰;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NIHSS评分、动脉斑块情况以及血浆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与NIHSS评分、动脉斑块情况以及血浆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阿司匹林。
2017年02期 v.29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敏;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8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实验室指标及血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4%,明显低于对照组24.14%(P<0.01);研究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评分(1.94±0.7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24±0.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BP(116.12±6.15)mm Hg、DBP(72.53±8.10)mm Hg及MAP(95.24±3.17)mm Hg,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硫酸镁。
2017年02期 v.29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孙红英;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类在颅颌面整形术患者的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30例颅颌面整形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以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以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血气指标、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拔管10 min后,两组患者的SBP、DBP指标较麻醉前下降,HR指标增加;对照组患者的各指标改善程度较观察组小(P<0.05);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较观察组长,拔管10 min、苏醒20 min后Ramsay、VAS评分较观察组高(P<0.05);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在颅颌面整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效果。
2017年02期 v.2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卢绍龙;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文拉法辛联合氯丙嗪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运用精神症状PANSS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阴性症状改善情况。并在患者出院后跟踪随访5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性症状在治疗后4周后开始转变,对照组患者阴性症状在治疗8周后开始转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25%(77例),对照组为92.50%(74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5%(1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42.50%(34例)(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较传统药物疗法见效更快,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具有推广价值。
2017年02期 v.29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苏睿;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联合振动排痰机实施振动排痰;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时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实施排痰。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血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以及呼吸机待机时间。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炎性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施以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疗效。
2017年02期 v.29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侯俊锋;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中患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唇腭裂患儿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儿给予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后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32%,对照组患儿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6.42%,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中给予患儿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
2017年02期 v.2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志民;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8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43例。甲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乙组患者给予氯氮平治疗。治疗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痊愈(13.95%)、总有效率(74.42%)与乙组痊愈率(18.60%)、总有效率(76.7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较氯氮平小。
2017年02期 v.2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漾;
目的:观察吸入性皮质类固醇(ICS)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ICS+茶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4、IL-5、Ig E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T、FEU1%指标及哮喘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20.33%,高于观察组的10.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结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快速改善其各项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高。
2017年02期 v.29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包宇;
目的:观察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AB)患儿运用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B患儿9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利巴韦林);研究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与干扰素α1b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性介质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咳嗽、发热、哮鸣音及喘憋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IL-10、LTE4、ECP明显低于对照组,IL-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的复发率为4.08%、8.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45%、28.57%(P<0.05)。结论:运用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利巴韦林)治疗疗效。
2017年02期 v.29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宇卓;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甲亢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加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T3、FT4、TSH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对照组患者改善幅度均低于观察组(P<0.05);同时生理机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甲巯咪唑。
2017年02期 v.29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王世界;
目的:研究对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腰丛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7例作为受试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与研究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则实施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腰丛麻醉,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组间数据差距较大,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麻醉15 min后,研究组患者血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实施腰丛麻醉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
2017年02期 v.29 43-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喜英;张玲;覃金荣;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实施方法。方法:以集体治疗的方式,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的顺序分组,每组8~10例,1次/d,每次约1 h,分3个阶段进行治疗;康复护理的具体做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培养,学习行为技能的培养,文体、工娱疗训练,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职业技能训练5个内容。结果: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对周围活动感兴趣,帮助患者提高积极因素,增强信心,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能,进一步激励患者对生活、工作产生兴趣,提高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结论:改良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发挥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2017年02期 v.29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步男;
目的:分析初产妇孕期体重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74例产妇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产妇行孕期体重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以及分娩疼痛、控制水平、焦虑水平。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以及分娩疼痛、控制水平、焦虑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孕期体重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产妇缩短产程,降低痛感,提高妊娠质量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2017年02期 v.2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吴国花;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基于单纯利培酮片系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从第4周开始给予为期12周的综合性护理。使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测评。结果:NOSIE评定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总积极因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精神病表现和总消极因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QOL-100评定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单纯利培酮片系统治疗基础上,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7年02期 v.2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姣;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甲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6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8例,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及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改善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17年02期 v.29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董慧;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231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设为对照组(110例)和研究组(12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术期间胃癌患者针对性护理后,在改善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单纯常规基础护理。
2017年02期 v.29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