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辉;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7、IL-4、IFN-γ水平与几种临床和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为RA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RA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IL-17、IL-4及IFN-γ水平;检测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CRPH)水平;采用DAS28评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SR为(49.45±25.94)mm/h,CRPH为(23.22±10.25)mg/L;观察组IL-17水平与DAS28评分、ESR及CRPH呈明显正相关,IFN-γ水平与DAS28评分呈明显负相关。结论:IL-17、IL-4、IFN-γ在RA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IL-17与疾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IL-17水平对疾病的预测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7年16期 v.29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绍燕;
目的:观察儿童多动症采用中药配合心理-行为矫正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多动症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中药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心理-行为矫正治疗,应用儿童行为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行为退缩、思维问题、躯体主诉三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违纪行为、社交问题、注意缺陷、攻击行为各指标评分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中的品行问题、身心问题、学习问题、焦虑、冲动、多动指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儿童多动症采用中药配合心理-行为矫正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效果。
2017年16期 v.29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李伟杰;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方法:选择86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PTA治疗,观察组给予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BI及跛行距离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8,P=0.000)。结论: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优于单纯PTA治疗疗效。
2017年16期 v.29 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雪艳;徐其涛;
目的:观察改良森田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抽取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改良森田疗法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进行测评,统计软件分析量表数据结果。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评定,治疗8周,研究组患者在PF、BP、SF、MH维度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森田疗法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明显疗效,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可作为临床治疗PSD的选择之一。
2017年16期 v.29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莞;
目的:探讨超声量化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甲状腺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分为对照组150例(163个良性病灶)和观察组112例(119个恶性病灶)。所有病灶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全面扫查甲状腺及其周围淋巴结,按超声量化评分法进行评分;比较两组超声量化评分、钙化灶类型和阳性率;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超声量化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最佳诊断阈值、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度。结果:(1)观察组病灶超声量化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超声量化评分的AUC为0.834,最佳诊断阈值为11.7分,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9.83%、82.82%、77.24%、84.91%及81.56%。(3)观察组病灶沙砾样钙化灶阳性率、钙化灶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量化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病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恶性占位病灶以沙砾样钙化灶常见。
2017年16期 v.29 1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敏;王艳;
目的:探讨二胎政策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二胎政策推行前(对照组,n=124)和推行后(观察组,n=124)入院分娩的初产妇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的选择及其妊娠结局(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的变化。结果: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胎政策实施后初产妇对剖宫产选择减少且自然分娩选择增多,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感染风险及新生儿发生窒息的风险降低,有利于妊娠结局。
2017年16期 v.29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俊风;
目的:探讨腹式宫颈广泛性切除术的改良术式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明确改良宫颈广泛性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IA2-IB1期早期宫颈癌患者资料,患者均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24例对照组患者行宫颈广泛性切除术,18例观察组患者行改良宫颈广泛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复发率及妊娠结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和术后膀胱恢复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对照组术后妊娠率为41.7%(5/12),观察组术后妊娠率为40%(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5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结论:改良经腹宫颈广泛性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可以减少出血。
2017年16期 v.29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爱勤;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清宫术,研究组给予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8.33%,(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给予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可减少并发症。
2017年16期 v.2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詹学斌;刘谊和;马剑锋;
目的:比较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16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手术,研究组采取改良Miccoli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疗效。
2017年16期 v.29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巫桂兵;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为研究组,采用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术后1、2周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Cobb角较对照组小(P<0.05),ADL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内固定物松动发生率、内固定物断裂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骨折愈合优良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
2017年16期 v.29 23-2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丽;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0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患儿采用常规疗法联合注射多巴胺进行治疗,研究组65例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胸片阳性率(27.7%)明显低于对照组(33.8%)(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4%)显著高于对照组(8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和对心功能改善均优于单纯多巴胺治疗。
2017年16期 v.29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琳;
目的:探讨急诊高血压患者降压前后心电图变化特征。方法:选取91例急诊高血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接诊后均积极予以降压治疗,观察其降压前后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中传导阻滞、ST-T段改变、高电压发生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速、期前收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高血压患者降压后较降压前心电图变化特征为心动过速和期前收缩发生率均降低。
2017年16期 v.29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丽;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2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脑梗死体积、日常生活能力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
2017年16期 v.29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孙立强;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7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6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2017年16期 v.29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腾争鸣;
目的:观察运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对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分析数据显示,研究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18%,研究组的各项康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康复指标。结论:运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使用。
2017年16期 v.2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俊增;宋尉官;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联合放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方案,对照组改良根治术联合放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效果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治疗优良率是97.78%,并发症发生率是4.44%,对照组患者的美容治疗优良率是86.67%,并发症发生率是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与改良根治术联合放化疗相比,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相当,但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方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减少并发症。
2017年16期 v.29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黎军;
目的:观察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卵巢良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两组均接受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和彩超三者联合诊断及单独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研究组血清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25、CA199联合彩超检查有助于提高卵巢癌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2017年16期 v.29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秀娟;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Strain rate ratio method,SR)及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122个病灶)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超声检查后分别采用SR法及评分法进行诊断,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SR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度明显大于评分法(P<0.05),二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的诊断中,SR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减少评分法中由于主观判断导致的漏诊及误诊。
2017年16期 v.29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海春;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收集老年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93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开腹根治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为对照组(46例)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为观察组(47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切除总数、阳性淋巴结总数、髂血管旁淋巴结数目/阳性数目、闭孔淋巴结数目/阳性数目、腹股沟深淋巴结数目/阳性数目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总体疗效相当。
2017年16期 v.29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慧丽;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2例宫颈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采用LNSRH,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对比两组入院时及术后1个月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最大尿流率等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最大尿流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88%(2/41)明显低于对照组21.96%(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效果显著,对患者尿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利于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2017年16期 v.2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洪杰;
目的:观察生殖抗体检测在女性不孕不育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女性不孕不育症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生殖抗体,比较两组生殖抗体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EMAb、ACA、AOAb及As Ab阳性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1~30岁与31~40岁的患者EMAb、ACA、AOAb及As Ab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抗体检测可作为女性不孕不育症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2017年16期 v.29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雁荣;郭玉;林丽红;田卫红;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同时给予根治性同步放疗,评估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RR)为73.81%,明显高于对照组47.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2017年16期 v.29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红果;刘爱珍;宋芷霜;蔡海瑜;丁俊珊;刘路玖;郭华锋;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实行宫腔镜和腹腔镜的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实行单纯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前输卵管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妊娠率(6月后、12月后、24月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不孕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宫腔镜治疗,且快速、微创,患者术后恢复快,妊娠率明显提高。
2017年16期 v.29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琦;
目的:研究轻比重(QB)与重比重(ZB)布比卡因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临床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配对法分为研究组(轻比重组)和对照组(重比重组),每组40例。研究组注入轻比重5%布比卡因,对照组注入重比重5%布比卡因,两组均采用腰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布比卡因作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的SBP、DBP及MAP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10 min MAP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患侧肢体有效镇痛时间、健侧肢体可活动时间及麻醉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轻比重与重比重麻醉在血流动力学及麻醉作用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区别,但轻比重麻醉可避免麻醉后的血压波动,且麻醉安全性较高。
2017年16期 v.2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彩恋;
目的: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剖宫产手术后出血的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产褥感染率、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2017年16期 v.29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亚飞;
目的:观察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产妇125例,按止血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63例,应用子宫Blynch缝合技术予以止血。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总出血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以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止血总有效率为95.24%(6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4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对剖宫产大出血的止血效果优于常规止血方法。
2017年16期 v.29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云娜;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Ⅱ型糖尿病患者Hb Alc、平均血糖、最高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lc终点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血糖改善明显,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017年16期 v.29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建勇;
目的:观察高龄胆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高龄胆结石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及手术切口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胆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2017年16期 v.2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车广亮;
目的:比较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50例,A组患者接受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一期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排净率。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一期碎石成功率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0.05);手术后,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个月对患者复查CT,A组患者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疗效。
2017年16期 v.29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史素琴;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情况;对照组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CV、S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纯α-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的疗效。
2017年16期 v.29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何建业;王芳;高巍;
目的:探讨维生素A/E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呼吸道感染患儿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110例。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10例,设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维生素A、E水平,观察2组进行抗感染及止咳、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1组在观察2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A、E补充,分析维生素A/E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P<0.05);观察1组患儿给予维生素A/E辅助治疗后,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消失时间为4~8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1.7)d。结论: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均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呈正相关,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时补充维生素A、E,可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患儿恢复。
2017年16期 v.29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汪永红;缪绍维;卢婷婷;占增平;陈青;
目的:探讨彩超评分值与甲状腺良恶性"冷/凉结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冷/凉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甲状腺结节在超声图像上的特点予以评分,比较其评分值与结节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结果:彩超评分值≥7分的"冷/凉结节"86.67%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彩超评分值<7分的"冷/凉结节"12.50%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彩超评分值越高,甲状腺"冷/凉结节"恶性病变可能性越大。
2017年16期 v.29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翠珠;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分析彩超声像图表现,计算诊断准确率。结果:彩超诊断准确率为86.67%(52/60),依据二维声像图特征分为:(1)流产型34例;(2)胚囊型18例;(3)不均质妊娠物或胚囊8例。所有患者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均可见不均质妊娠物或胚囊。结论:经阴道彩超是临床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可靠方法,有利于早期准确诊断。
2017年16期 v.29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晰;
目的:研究心电图(ECG)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AHCM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行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比较两组心电检测异常情况、心肌肥厚情况及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心电异常幅度和心肌肥厚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AD、IVS及LVPW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能准确诊断AHCM,并可有效描述患者心肌肥厚程度、准确定位肥厚部位。
2017年16期 v.29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玲;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检测结果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患有呼吸困难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60例患者为心源组,肺源性呼吸困难的40例患者为肺源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其NT-proBNP及cTnI进行分析。结果:心源组和肺源组患者的NT-proBNP及cTnI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心源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肺源组(P<0.05);心源组患者NT-proBNP及cTnI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明显高于NT-proBNP及cTnI单独检测结果(P<0.05)。结论: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及cTnI检测分析对诊断非常重要,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
2017年16期 v.29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芬;张大坤;焦应念;刘莉娇;苏峰;
目的:探讨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醋酸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结合醋酸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33%(P<0.05)。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快速发挥止血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2017年16期 v.29 74-7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静;
目的:观察胃镜活体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活体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胃癌诊断的准确率和肿瘤分型的检出率。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为标准,胃镜活体检查的准确率为85.71%(36/42),对BorrmannⅠ、BorrmannⅡ及BorrmannⅢ型的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活体检查在胃癌诊断的准确率和肿瘤分型的BorrmannⅠ、BorrmannⅡ及BorrmannⅢ型的检出率均较高。
2017年16期 v.29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志军;
目的:探讨反复性呼吸道感染(R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患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呼吸道感染患儿194例,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RRTI组(84例)和普通组(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110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儿血清VA、VE浓度,采用免疫生化分析仪检测25-羟维生素D水平,采用超声骨质分析仪检测骨密度。比较两组维生素A、D、E水平及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RRTI组VA、VD、VE、骨密度水平均明显低于普通组,VA不足率、VD不足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水平均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753,P<0.05)。结论:RRTI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D、E水平与骨密度均低于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且VD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
2017年16期 v.29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鲜利;
目的:探究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的情况,并对个体化治疗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6例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居家血压监测,了解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居家血压变异系数,对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改善容量负荷、应用低钠透析液以及调整降压药等措施,之后观察患者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情况。结果:96例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55例未控制高血压,实施个体化治疗模式之后,居家血压明显降低,居家收缩压变异系数降低。其中25例为容量超负荷患者,降低干体质量(DBW)后,居家收缩压和居家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18例血钠浓度较高的患者采用低钠透析液之后,居家血压下降,居家血压变异系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12例容量负荷正常,未使用低钠透析液的患者通过增加使用ACEI、ARB降压药,患者居家血压下降,血压变异度减小,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各类病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居家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情况。
2017年16期 v.29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