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志勇;叶兴荣;陈霞;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脑卒中后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阿米替林治疗)27例,观察组(度洛西汀治疗)28例;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Karnofsky评分)评估疼痛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采用精神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Karn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观察组的VAS、Karnofsky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疼痛的临床疗效优于阿米替林治疗疗效。
2017年18期 v.29 12-1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清木;刘慧兰;洪丹丹;刘建平;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LCAP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分析成人型和婴儿型的超声表现。结果:6例患者中超声确诊5例(83.33%),均为成人型;提示诊断1例,为婴儿型。成人型的超声表现为左冠状动脉未开口于左冠窦,开口于肺动脉根部;室间隔和部分左室壁探及侧枝循环,室间隔和左室前壁运动减弱,伴有二尖瓣轻度或中度反流。婴儿型的超声表现为心内膜、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回声增强,室壁运动整体减弱,伴有二尖瓣中重度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明确或提示性诊断ALCAP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7年18期 v.29 14-1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云栋;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治疗后,两组患者PEFR、FEV1/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PaCO_2、pH等动脉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2017年18期 v.29 17-1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佟梓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为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比较非危重(33例)和危重(46例)患者CT肺血管造影表现以及CT检测结果。结果:79例肺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图像显示4 378支肺动脉中有833支(19.0%)肺动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栓塞;肺动脉栓塞患者直接征象主要为中心型、锐角附壁型、钝角附壁血栓型以及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主要为肺动脉高压、脑梗死以及胸膜增厚和积液;病情危重患者其CT肺动脉阻塞指数以及中央肺动脉受累率均明显高于病情非危重患者(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方面具有无创、简便、快捷且安全等特点,对评价肺动脉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7年18期 v.29 19-2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乐朋;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用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的5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垂体后叶素治疗疗效。
2017年18期 v.29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广龙;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术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急诊LC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PTGD+择期LC)和对照组(急诊LC)。对比分析两组LC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LC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1)。结论:与急诊LC术相比,PTGD术后择期行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2017年18期 v.29 23-2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龙敏;
目的:比较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增强CT对肺癌淋巴结及其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560枚病灶)肺癌患者,均行PET/CT和CT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PET/CT与增强CT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及分期诊断准确率。结果:PET/CT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与增强CT对N0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对N1和N2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增强CT扫描比较,PET/CT检查技术在诊断肺癌及淋巴结分期方面效果更好,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2017年18期 v.29 25-2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广香;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应用保留乳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为保留乳腺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都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对切口美容满意度,各种不良反应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五年患者存活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采用保留乳腺手术,能够大幅度减轻患者痛楚,改善其生活质量。
2017年18期 v.29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翠;徐素珍;张秋红;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脂水平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组)、44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轻度组)及40例正常妊娠孕产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G、TC、HDL-C、LDL-C,血浆PT、APTT等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重度组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组血浆PT、APTT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血浆PT、APT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痫前期患者血清TG、HDL-C与PT、APTT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TC、LDL-C与PT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APTT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存在明显负相关性。
2017年18期 v.29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克秀伟;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患儿24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炎琥宁组采用单纯炎琥宁进行治疗,干扰素组采用单纯干扰素进行治疗。所有的患儿均治疗7 d后,对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抽搐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流涕治愈时间、口腔疹和手足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炎琥宁组和干扰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炎琥宁组和干扰素组,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优于单纯炎琥宁和单纯干扰素治疗。
2017年18期 v.29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亚芹;缪菊英;
目的:观察思利舒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并发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思利舒(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改善情况、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观察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晕、嗜睡、体重增加、内分泌改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基础上采用思利舒治疗精神分裂症并发高血压的疗效优于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疗效。
2017年18期 v.2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华;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躁狂症行为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难治性躁狂症行为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和丙戊酸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BRMS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躁狂症行为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效果。
2017年18期 v.2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梅文娟;张怡;武晓燕;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UESR)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127个病灶)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UESR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UESR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两种方法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SR法诊断乳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适用于体检人群的筛查。
2017年18期 v.29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威;
目的:评价氨磺必利与文拉法辛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与文拉法辛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4周、6周后HAMD1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文拉法辛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2017年18期 v.29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宗洪飞;
目的:比较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成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的观察组(51例)与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复发、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相比,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感轻。
2017年18期 v.29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申;
目的:对比直肠癌开放性根治术与腹腔镜根治术后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23例采取开放性直肠癌根治术为对照组;23例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感染率、感染病原菌分布比例。结果:观察组感染率21.74%(5/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部位共分离病原菌12株,较对照组20株少;其中观察组革兰阳性菌占25%,革兰阴性菌占50%,真菌占25%,对照组革兰阳性菌占35%,革兰阴性菌占55%,真菌占10%(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感染病例和感染部位病原菌数量均少于开放性手术。
2017年18期 v.29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伟;
目的:观察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治疗,研究组给予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11.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P<0.01)。结论:克霉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克霉唑治疗。
2017年18期 v.29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红霞;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宫腔镜清宫术治疗早期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早期疤痕妊娠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联合传统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宫腔镜清宫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6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1%(P<0.05);观察组患者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转经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宫腔镜清宫术治疗早期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联合传统刮宫术治疗疗效。
2017年18期 v.29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红华;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106例,均行TACE术治疗,根据是否联合抗病毒治疗分为对照组51例(TACE术治疗)和研究组55例(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每3个月门诊随访,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HBV-DNA)和肝功能。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最终完成12个月随访的患者分别为41例和48例,研究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6个月、12个月HBV-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HBV-DNA转阴率分别为14.58%、33.33%、27.50%,高于对照组的2.44%、12.2%、14.63%(P<0.05)。研究组治疗12个月ALT、AS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年存活率为83.67%(41/49);研究组为88.89%(4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47,P=0.062)。结论: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抑制HBV复制,稳定并改善患者肝功能。
2017年18期 v.29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赵会凯;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50例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和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和血常规测定,对比两组CRP、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CRP、白细胞计数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P<0.05)。结论:CRP和血常规检测在诊断细菌感染性肺炎方面可提供有力依据,二者结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此类疾病诊断准确性。
2017年18期 v.29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肖鹏;张晓;张超;
目的:分析术前雾化吸入沐舒坦法干预胸外科疾病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120例接受手术治疗胸外科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为常规预防性治疗联合沐舒坦预防性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常规预防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氨苄联合沐舒坦预防胸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疗效显著。
2017年18期 v.29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建武;周文科;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出血的患者(幕上血肿大于30ml,幕下血肿大于10ml,排除脑疝患者),根据住院号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从临床效果、死亡率以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86.67%;死亡率为4.44%,低于对照组6.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好,手术时间较短,能够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2017年18期 v.29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夏大玉;
目的:探讨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进行肝脏肿瘤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肝脏肿瘤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对其实施CT增强延时扫描,并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CT增强延时扫描检查,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肝内转移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6.05%。其中,对于肝母细胞瘤、肝脓肿、肝囊肿、肝血管瘤CT检查准确率可达100%;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内转移瘤、原发性肝癌中部分患者存在误诊或漏诊现象,但其总体诊断准确率均在80%以上。结论:对肝脏肿瘤患者进行CT增强延时扫描检查,通过结合不同病理类型在延时期、动脉期影像学特征可有效对此类患者明确诊断,对于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此种方法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
2017年18期 v.29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崔艳艳;程青青;
目的:对比腹腔镜微创术与开腹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为对照组,共20例,采用腹腔镜微创术的为观察组,共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下床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使用止痛剂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术疗效。
2017年18期 v.29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光胜;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输尿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结石排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疗效。
2017年18期 v.29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陈俊;
目的:观察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84例单侧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行输尿管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结石的清除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的疗效,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效果更佳,但后者住院费用较高。
2017年18期 v.29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白和平;
目的:探析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3.33%)。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减小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18期 v.29 62-6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梅懿文;
目的:观察自体血浆联合异体血浆输注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体血浆联合异体血浆输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研究组红细胞压积、肺动脉压力值、血红蛋白浓度、血浆黏度四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体血浆联合异体血浆输注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2017年18期 v.29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翟慧云;黄占克;韩晓红;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6例小儿心律失常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心律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观察组治疗后TSH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头晕、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甲状腺肿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快速平稳心率,且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轻微。
2017年18期 v.29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小丹;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心衰者行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伴有心衰的冠心病患者共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两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研究组的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伴有心衰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总疗效更佳。
2017年18期 v.29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旭辉;
目的:观察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80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数、生存率、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达到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平均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与对照组的22.50%相比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神经内分泌指数(E、NE、ALD、AngⅡ、PRA)和心功能指数(EF、LV、BNP、Cr、Hb),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优于药物治疗效果,其安全性与药物治疗等同。
2017年18期 v.2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红岩;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el-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等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患者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视力等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
2017年18期 v.29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房慧;丁昊;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疗法在精神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名精神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仅观察组给予正念减压疗法,分别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PSS)、疲劳评定量表(FAI)、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WB)评估两组医护人员的知觉压力、疲劳程度、职业倦怠感及主观幸福感水平。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的CPSS、FAI及MB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WB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改善精神科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并可降低医护人员的知觉压力水平和倦怠感,以及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2017年18期 v.29 97-98+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珏;李佳;罗嗣冬;王祥;
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行多元化护理的6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行常规护理的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多元化护理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
2017年18期 v.29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霞;
目的:探讨全程规范化护理对产妇分娩结局及产时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320例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与产时认知行为。结果:观察组实施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后,分娩知识、分娩态度及应对行为的总体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顺产分娩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患有抑郁症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规范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分娩认知度,改善分娩结局,提高顺产率。
2017年18期 v.29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庆翠;
目的:观察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以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病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的心理应激方面、暴力因子的NO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因子的NO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精神病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的冲动行为。
2017年18期 v.29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民;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46例颈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23)和研究组(n=23),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运动功能及PSQI指数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26.08%,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65%、78.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手术护理效果。
2017年18期 v.29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美兰;
目的:观察生物冰袋冷敷联合疼痛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9例,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冰袋冷敷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评估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VAS、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生物冰袋冷敷联合疼痛护理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18期 v.29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彭静;
目的:观察围术期综合护理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骨科胫骨远端骨折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恢复时间,术后1 d、3 d、7 d疼痛程度,12个月后骨折恢复优良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3 d、7 d VAS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骨折恢复优良率(100.00%)较对照组(86.67%)高;护理满意率(30.00%)较对照组(86.67%)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康复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7年18期 v.29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芬;
目的:观察家庭关怀度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舒适度与抑郁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35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老年慢性病简化舒适状况量表(CEPC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家庭关怀情况、舒适度和抑郁程度。分析家庭关怀、舒适度和抑郁间的相关性,检验家庭关怀在患者舒适度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患者APGAR评分为(6.24±1.35)分,CEPCS评分为(64.53±7.49)分,SDS评分为(45.62±7.83)分。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家庭关怀度、舒适度和抑郁两两相关(P<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家庭关怀度的中介效应为0.206,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268,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家庭关怀度在舒适度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95%置信区间为(0.277~0.393)。结论:家庭关怀度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舒适度和抑郁间具有较强的中介作用,是舒适度和抑郁的预测因素,提高家庭关怀度可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身心舒适度,降低抑郁程度。
2017年18期 v.29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银玲;杨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脏超声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5例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分析其造影结果,统计患者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本组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造影,结果提示转移性肝癌24例,血管瘤22例,原发性肝癌14例,非均匀性脂肪肝9例,肝脓疡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炎性假瘤1例;超声造影期间及造影后患者均未发生超声造影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7%。结论:患者肝脏超声造影检查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造影检查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
2017年18期 v.29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李万霞;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4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2017年18期 v.29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凌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老年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全程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全程手术室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8.00%)(P<0.05),临床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而言,全程手术室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性,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2017年18期 v.29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焦新月;邱会斌;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导管平均滞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导管平均滞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置管护理基础上,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ICC置管护理中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置管护理效果。
2017年18期 v.29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伟霞;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65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各个时期血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的改善的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胰岛素注射、血糖仪使用以及尿糖测定等自我护理能力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个时期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护理能力均有显著提升,与护理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胰岛素注射、血糖仪使用以及尿糖测定等自我护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各时期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疾病、健康状况、社会功能以及感情智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2017年18期 v.29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荣花;张建梅;
目的:观察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循证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6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保护理论为框架的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护理前,两组DBP、S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BP、DBP水平及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的循证护理,能控制血压和改善母婴结局,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的效果。
2017年18期 v.29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樊凤莲;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改善预后。
2017年18期 v.29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张卫华;
目的:研究冰袋冷敷联合压疮预警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88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冰袋冷敷联合压疮预警干预。统计两组干预前后颅内压和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4.55%(2/44)低于对照组22.73%(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袋冷敷联合压疮预警干预可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内压水平,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017年18期 v.29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