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电凝法止血,研究组采用缝合法止血。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储备功能与窦卵泡计数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FSH与LH高于对照组(P<0.05),E2低于对照组(P<0.05),窦卵泡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中采用电凝止血可以影响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017年24期 v.29 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新;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同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SH、E2和L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H、E2和L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卵巢功能。
2017年24期 v.29 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雪松;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宫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宫颈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氨双唑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3 453.7±785.9)c GY,达到部分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2 209.5±688.4)c GY;对照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4 862.6±643.8)c GY,达到部分缓解所需的照射剂量为(3 769.0±616.4)c GY,两组患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有宫颈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甘氨双唑钠联合放射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的病变,不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宫颈肿瘤治疗方式。
2017年24期 v.29 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金梅;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阴道分娩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阴道分娩后出血产妇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情况、不良反应、红细胞、血红蛋白。结果:两组产后2 h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内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红细胞、血红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阴道分娩后出血的效果优于单纯缩宫素治疗效果。
2017年24期 v.2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晓丹;傅兰兰;荣阳;姚斌;
目的:比较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腹部平片和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和误诊率,以及对急性肠梗阻类型和病因的诊断准确度。结果: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大于X线腹部平片,误诊率明显低于X线腹部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对绞窄性梗阻、动力性梗阻类型,以及对肠粘连、肿瘤、肠麻痹等病因的诊断准确率均优于X线腹部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高于X线腹部平片。
2017年24期 v.29 9-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亚东;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ASIA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ASIA评分、FIM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优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效果。
2017年24期 v.29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孔祥忍;牛际铭;武巧月;翟佳;彭伟伟;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86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抢救,研究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乳酸恢复时间与体温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7年24期 v.29 14-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闫博阳;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情况,分析两者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结果,明确患者有无脑动脉狭窄以及脑动脉狭窄程度,分析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和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结果:本院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有5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狭窄(93.33%);资料分析结果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出现的概率极高,且随着脑血管受累越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概率不断增加。结论:脑动脉狭窄患者极易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伴随累及多条脑血管。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全脑血管造影进行检查分析,找出脑动脉狭窄,给予有效治疗,能够极好的避免缺血性卒中。
2017年24期 v.29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莹;
目的:探讨低剂量地西他滨(DAC)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M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低剂量DAC治疗,对照组给予预激方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EUT<0.5×109平均时间、PLT<0.5×109平均时间及达到缓解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DAC治疗MDS的近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耐受,是MDS安全有效的疗法。
2017年24期 v.2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安朋;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4例小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研究组(肝癌射频消融术,n=37)与对照组(肝癌切除术,n=37)。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甲胎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采用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2017年24期 v.2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振海;
目的:分析单纯保肛术和结肠造口保肛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单纯保肛术,研究组行结肠造口保肛术,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恢复、正常进食、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5.7%(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Wexner便秘评分为(5.6±1.8)分、(3.5±1.4)分,低于对照组的(8.0±2.1)分、(4.7±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造口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确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2017年24期 v.29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彤;张明;范晓丹;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和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7.5%)低于对照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技术联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良好,能够快速恢复胆碱酯酶活力,清除毒素,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治愈率。
2017年24期 v.29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国富;
目的:研究老年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应用姑息手术联合FOLFOX辅助化疗方案对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中晚期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姑息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FOLFOX方案)辅助化疗。1个化疗周期为14 d,共化疗1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随访5年,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1、2、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评价辅助治疗之后的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经过FOLFOX方案辅助化疗之后1、2、5年的生存率明显更高,中位生存期也明显更长,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姑息手术联合FOLFOX方案辅助化疗对老年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的增加、中位生存期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且对术后功能恢复影响不大。
2017年24期 v.2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陶智军;
目的:探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疗效以及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首次住院时间与再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9/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2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绞痛患者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心率,还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
2017年24期 v.29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郭健飞;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情况(VAS)及肛门排气时间,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疗效优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
2017年24期 v.29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郭国建;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门诊胃镜检查的患者1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和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组(C组),每组60例,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麻醉中、苏醒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麻黄碱、阿托品使用情况。结果:麻醉前三组患者MAP、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中和苏醒后A组患者的MAP、HR、SPO2较B组和C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A组、C组患者肌颤、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B组、C组患者麻黄碱使用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C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诱导,患者生命体征控制平稳,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2017年24期 v.29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双拾;远丽娜;
目的:观察与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对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呼吸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阻肺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胸肺顺应性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胸肺顺应性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胸肺顺应性与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2017年24期 v.29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时瑞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T3、FT4和TSH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2017年24期 v.29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浩;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AMI患者,均拟行PCI手术,根据血小板聚集率高低分为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50%)52例和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50%)6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组冠状动脉钙化率和病变血管情况;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软件分析血小板聚集率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钙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支血管病变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再发AMI、恶性心律失常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聚集率与患者术后再发AMI、恶性心律失常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与AMI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和病变血管情况紧密相关,可作为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
2017年24期 v.29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立斌;庞剑;
目的:观察在治疗慢阻肺中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FVC、FEV1/pred、FEV1、FEV/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pred、FEV1、FEV/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对治疗慢阻肺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用药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2017年24期 v.29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代艳;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片治疗(三联疗法)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片治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66.8±12.2)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45.1±1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经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片治疗(三联疗法),临床效果显著。
2017年24期 v.29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超;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水扩张联合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与6个月后的最大排尿量、排尿次数以及PUF评分等症状指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最大排尿量、排尿次数以及尿频尿急症状(PU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了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可保证治疗效果,作用时间较长,且安全性高。
2017年24期 v.29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晓想;
目的:探讨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疗效。方法:收集62例妊高症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短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予以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疗效、血压值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死亡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于妊高症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血压,促使产妇顺产,预防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患儿死亡。
2017年24期 v.2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龙飞;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NCV、SNCV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疗效。
2017年24期 v.29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利军;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T2DM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糖指标(FPG、2h PG)及BMI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57%(48/53),显著高于对照组69.81%(37/53)(P<0.01);治疗前两组FPG和2h P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PG、2h PG、BM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8/53)与对照组11.32%(6/5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及FPG、2h PG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17年24期 v.2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眼外伤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周围虹膜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情况以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眼压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优于周围虹膜切除术治疗效果。
2017年24期 v.29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培霞;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在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声带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声带息肉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接受地塞米松联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和对照组(接受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各10例。对比(1)两组术后1 d及3 d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2)两组治疗疗效;(3)两组术后3 d症状评分;(4)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3 d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评分(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声带充血、声带边缘、咽喉干燥、咳嗽咳痰、声口闭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可以改善声带息肉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声带修复,且安全性好。
2017年24期 v.29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春城;王丽卫;张春利;
目的:观察通过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牙周炎致前牙移位的患者,对患者应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并应用各类矫正方式对患者的前牙进行矫正,力求达到消除炎症,缓解创伤,恢复正常咬合,美观牙齿外形的目的。记录治疗结束后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及牙槽骨吸收状况等。结果:治疗结束后,65例(92.86%)牙齿情况得到恢复,5例(7.14%)牙周炎症状仍然存在,但前牙位移情况基本消失;与治疗前比较,牙龈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以及牙槽骨吸收状况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年龄<40岁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年龄>40岁者(P<0.05)。结论:对牙周炎致前牙移位进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加快患者的恢复。
2017年24期 v.2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彭习章;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体液、营养、无机盐补充,对照组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24 h内的出血频率、两种胃蛋白酶原比例(PGⅠ/PGⅡ)和胃液pH值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出血频率、PGⅠ/PGⅡ和胃液pH值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安全性更高。
2017年24期 v.29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王科杰;
目的:观察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胆固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8例,依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胶囊10 mg/kg,少量温开水送服。观察组消石利胆胶囊1.2g/次,3次/d,口服。比较两组疗效、疼痛情况、胆囊壁厚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高于对照组的6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胆囊壁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囊壁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应用消石利胆胶囊治疗的效果优于熊去氧胆酸胶囊,且安全性好。
2017年24期 v.29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白艳凤;
目的:研究榄香烯口服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CA199)、胃癌抗原(CA72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顺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榄香烯口服乳,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CEA、CA199、CA724、MMP-9等肿瘤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42%(P<0.05),观察组的CEA、CA199、CA724和MMP-9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口服乳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肿瘤因子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2017年24期 v.29 75-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春朝;
目的:观察安神定志方联合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10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神定志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安神定志方治疗焦虑症的效果优于单纯丁螺环酮效果。
2017年24期 v.29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万小冠;郭中华;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补充钙剂和磷酸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6.7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MD、OC水平和血清CTX-1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补充钙剂和磷酸盐基础上,采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质疏松的疗效优于单纯补充钙剂和磷酸盐治疗疗效。
2017年24期 v.29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张贵格;
目的:观察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用药前后胃黏膜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研究组胃炎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48%(3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胃黏膜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疏肝和胃法进行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奥美拉唑治疗效果。
2017年24期 v.29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红帅;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120例,依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氯沙坦钾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但需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
2017年24期 v.29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晓丽;
目的:观察保肝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肝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NF-α、皮肤瘙痒、妊娠结局。结果:两组TNF-α水平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在对症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保肝解毒汤,能够改善患者病情,短时间内缓解皮肤瘙痒情况,同时对母婴妊娠结局也有积极影响。
2017年24期 v.29 86-8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顾平;
目的:观察hcg与活血促排汤联合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卵泡发育情况及宫颈黏液评分效果。方法:选取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8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hc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促排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量、宫颈黏液评分、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量、宫颈黏液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47.73%,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与活血促排汤联合治疗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效果显著,可改善卵泡发育状态,提高妊娠率。
2017年24期 v.29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红荔;
目的:探析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疏血通注射液结合静脉用药治疗的合理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疏血通注射液使用量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联合用药不同可分为:高剂量依达拉奉组、高剂量奥扎格雷组、低剂量依达拉奉组、低剂量奥扎格雷组,通过分析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用药治疗的合理性与安全性。结果:疏血通高剂量使用与低剂量使用联合静脉用药,临床效果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剂量疏血通注射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或奥扎格雷治疗,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静脉用药治疗时,联合不同药物在疗效与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剂量疏血通可影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需重视。
2017年24期 v.29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科;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与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评估。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增强脑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血液灌注,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原的降解,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7年24期 v.29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妍;刘俊;
目的:观察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及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5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和末梢血,分别在25℃下放置30 min、60 min和120 min后,采用XN-2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种采血方式和不同放置时间对血常规各指标的影响。结果:放置30 min时,静脉血RBC、HCT、HGB、PLT水平均大于末梢血,WBC水平小于末梢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置30 min相比,静脉血放置60 min和120 min时血常规各指标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放置30 min相比,放置60 min时末梢血LYM、HCT水平明显升高,PLT水平明显下降,放置120 min时LYM、HCT、PLT水平均明显升高,RDW、NEU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受放置时间影响较小,稳定性高于末梢采血。采用末梢采血时,应在采集后30 min内完成检测,以保障检验的准确性。
2017年24期 v.29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谢江涛;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快速检测并比较两组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钙蛋白(c Tn T)水平。结果:研究组入院时、入院后8 h、16 h、24 h的Mb、血c Tn 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K-MB入院后8 h、16 h、24 h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 Tn T诊断特异性为98.59%,敏感度为95.77%;Mb诊断特异性为70.42%,灵敏度为92.96%;CK-MB诊断特异性为80.28%,灵敏度为88.73%。结论: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7年24期 v.29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国东;安洪宾;
目的:观察保留卵巢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的疗效。方法:选择采取于蒂扭转复位后进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手术方式的4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进行择期卵巢肿瘤剥除术的手术方式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后72 h体温、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检验指标,观察术后伤口愈合的情况,术后7 d、3个月、6个月,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的激素水平,并分析卵巢形态及动脉血液指数。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常规检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术后7 d均降低(P<0.05),而血清雌二醇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体内的激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3个月、6个月的卵巢最大径和卵巢动脉RI均小于术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卵巢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疗效优于卵巢肿瘤剥除术疗效。
2017年24期 v.29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向红;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21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对其痰液进行培养,并实施药敏试验。统计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培养出20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属占86.60%(181/209),革兰氏阳性菌属占13.40%(28/209);常见致病菌属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沙雷菌属、葡萄球菌属对头孢类药物耐药性较高,占60%以上。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致病菌多属革兰氏阴性菌,其对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具有较高耐药性
2017年24期 v.29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勇;
目的:研究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巨大原发性胸壁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变部位使用不同的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后对患者缺损的胸壁进行修复,修复的材料主要包括网格状钛合金钢板、大腿阔筋膜等。结果:20例患者全部根治性切除,切除肿瘤体直径(15.25±4.51)cm。平均住院时间(9.90±2.51)d。结论:在手术之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并且对肿瘤及周围组织器官关系进行全面的掌握,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及修复材料,能够提高患者的疗效。
2017年24期 v.29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延芳;
目的:观察ICF理念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方式,观察组采用ICF理念训练方式,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生活自理能力(BI)、生活质量(SF-36)和综合功能(FCA)。结果:治疗前,两组BI、SF-36、FC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ICF理念训练方式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效果优于传统训练方式。
2017年24期 v.29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士凯;菅书明;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关闭盆底腹膜对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例98例,按手术方式未行盆底腹膜关闭46例为对照组,行盆底腹膜关闭52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年、术后2年出现肠梗阻的比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2年出现肠梗阻的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关闭盆底腹膜对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效果优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未关闭盆底腹膜的效果。
2017年24期 v.29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