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敏;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DAIN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57例)与研究组(57例),对照组予以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EPO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4 h尿蛋白、BUN、UA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甲泼尼龙治疗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邓嘉宁;
目的:观察生物物理治疗仪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高呼气流量(PEF)和哮喘控制得分(ACT)、哮喘生命质量问卷(AQLQ)调查及日间/夜间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研究组治疗后ACT评分、AQLQ评分、FEV1、FEV1%和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物理治疗仪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优于单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疗效。
2018年05期 v.30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蕾;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甲氧氯普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早期营养患者193例,对照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103例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甲氧氯普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机械通气时间、1周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R2002评分、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NR2002评分、血清前白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3、7天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返流、消化道出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7 d营养费用、28 d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甲氧氯普胺可以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2018年05期 v.30 6-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覃永坚;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体重、Karnofsky评分和排尿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5/30);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2.05±10.87)min和(7.64±7.6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5.99±21.54)min和(12.47±2.73)d;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33.33%和7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和50%;治疗2周后观察组体重与Karnofsk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排尿功能0级和Ⅰ级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疗效。
2018年05期 v.3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克勤;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EE)的效果及对血清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配体(Ghr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95例E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与空白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莫沙必利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研究组应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空白组应用莫沙必利治疗。评价三组患者治疗24周时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24周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4.62%(63/65)与空白组的73.85%(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研究组血清Ghrel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1.54%(1/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1%(8/65)与空白组的15.38%(1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EE的临床疗效优于莫沙必利联合法莫替丁或单纯莫沙必利治疗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2-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苏希跃;卢大力;谢珊珊;洪梅芬;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躁狂相与抑郁相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变化。方法:收集772例双相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含躁狂相组370例,抑郁相组402例,收集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84例为对照组。血清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生化项目及常规心电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躁狂相组的CK、CK-MB、LDH活性显著高于抑郁相组和健康对照组,比正常参考值高几倍到上百倍,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相组的心肌酶活性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躁狂相组经二周治疗后心肌酶水平显著下降(P<0.05)。常规心电图检查躁狂相组心率显著高于抑郁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酶的增高与躁狂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双相障碍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2018年05期 v.3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林宇飞;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_3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1年后骨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改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在治疗1年后,对照组的骨密度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未发生明显变化;研究组骨密度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研究组发生流感样症状(发热、肌肉痛、关节痛)5例,恶心呕吐1例,均能耐受。结论: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碳酸钙D_3片治疗疗效。
2018年05期 v.30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谢晓文;张古老;孙建华;钟海英;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采用不同剂量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0例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10 mg+叶酸片3.2 mg,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10 mg+叶酸片0.8 mg,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压水平、各项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95.56%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MMP-9、NO、ET-1、s ICAM-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采用小剂量0.8 mg叶酸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佳,能有效降低血压及Hcy水平,改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2018年05期 v.30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科;樊晓洋;李文胜;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应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行PCI术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2018年05期 v.30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金菲菲;
目的:对比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溶栓治疗用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阿替普酶)和对照组(尿激酶),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以后,两组各指标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ultra-TnI、MYO、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而CK-MB、ALT、AST、Glu、TCh、TG、HDL-C、LDL-C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尿激酶治疗。
2018年05期 v.30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崔雪琼;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对照组64例(FEV1占预计值≥50%者)和观察组56例(FEV1占预计值<50%者)。比较两组Th17、Treg和Th17/Treg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7(IL-17)。结果:(1)观察组Th17和Th17/Tre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5)、Treg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CRP、TNF-α、IL-1β、IL-8、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2018年05期 v.30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燕;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CO_2(52.3±10.6)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60.8±9.6)mm Hg,SaO_2(95.6±3.5)%、PaO_2(78.5±8.1)mm Hg显著高于对照组(88.9±5.1)%、(67.9±7.9)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红细胞压积(34.6±4.2)%、血浆黏度(1.1±0.1)m Pss和全血低切黏度(15.4±4.1)ls-l显著低于对照组(39.7±4.7)%、(1.5±0.2)m Pss、(18.6±4.3)ls-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2018年05期 v.30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崇;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心率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机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有创呼吸机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PO_2)、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_2)和血氧饱和度(SaO_2)等血气指标和心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CO_2、pH、PO_2、SaO_2和心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无创呼吸机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率和血气指标,且安全性好。
2018年05期 v.30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慧;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应用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对呼吸力学参数和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VAP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灌洗吸痰及抗生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镜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与血清炎性因子情况,以及治疗1个月后不良反应率、阳性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yn水平显著上升,WOB、PIP和Raw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死亡率和痰液标本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6.67%、3.70%和87.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12.50%和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灌洗吸痰和抗生素疗法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治疗VAP可有效改善呼吸力学参数和血清炎性指标的效果优于单纯灌洗吸痰和抗生素疗法效果。
2018年05期 v.30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雪迎;李玉梅;白玉;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胃镜检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8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测的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则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5%(1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胃镜检测中的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麻醉效果。
2018年05期 v.30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日昇;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小儿重症肺炎,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多巴酚丁胺治疗,研究组接受多巴酚丁胺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恢复时间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3%,高于对照组的75.93%,研究组发热、发绀、呼吸等症状改善程度及IL-6、IL-8、CRP及TNF-α炎性因子水平下降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腹痛、腹泻、肝肾功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基础上,采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多巴酚丁胺治疗效果。
2018年05期 v.3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素敏;
目的:观察丙酸倍氯米松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氯化钠溶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气促、哮鸣音、湿啰音、憋喘、咳嗽等症状体征缓解消失时间和不良发生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74.47%(3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湿啰音、哮鸣音、咳嗽、憋喘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47),与对照组6.38%(3/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倍氯米松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优于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氯化钠溶液治疗疗效。
2018年05期 v.30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丁小学;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在肺炎患儿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肺炎患儿64例为A组,轻症肺炎患儿56例为B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A组患儿疾病转归情况再将其分为存活亚组57例与死亡亚组7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s ICAM-1及hs-CRP水平,比较三组血清s ICAM-1及hs-CRP水平;同时比较两个亚组血清s ICAM-1及hs-CRP水平。结果:A组血清s ICAM-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B组血清s ICAM-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亚组血清s ICAM-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 ICAM-1、hs-CRP水平检测可反应肺炎患儿的病情程度,并有利于预后判断。
2018年05期 v.30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晓丽;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效果优于单纯硫酸镁治疗效果。
2018年05期 v.30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亚男;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使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的治疗方案)和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的治疗方案),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消失时间、血h 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以及孕囊大小和β-HCG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消失时间、血h 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孕囊大小和β-HCG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点,对于孕囊大小和β-HCG水平改善效果显著。
2018年05期 v.30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颖;
目的:分析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复发流产的疗效。方法:抽取宫颈机能不全引发复发性流产的患者100例,依照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取药物治疗与宫颈环扎术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00%与74.00%,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与1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机能不全导致复发流产患者采用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的成功率较高。
2018年05期 v.30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义;
目的:观察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实施三联法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24 h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观察组24 h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5%(P<0.05)。结论: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缩宫素治疗疗效。
2018年05期 v.30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礼能;张艳;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龄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4例高龄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的62例为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6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肾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肾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17%(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龄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优于单纯氨氯地平治疗疗效。
2018年05期 v.30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刘佳;
目的:对比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甲亢患者80例,根据治疗时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甲巯咪唑组(研究组)和丙硫氧嘧啶组(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时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肝功能指标(ALT、ALP、TBIL、DBIL)、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皮疹、皮肤瘙痒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1、3个月时,研究组的FT3、FT4水平较对照组低,但TSH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症状不同,研究组主要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而对照组则对肝脏的损伤较大。结论: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相当,其不良反应各自表现不同。
2018年05期 v.30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凤丹;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特利加压素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影响。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33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曲肽组43例、特利加压素组42例和联合用药组48例。比较三组给药前、给药20 min、30min后的肝静脉游离压(FHVP)、肝静脉楔压(WHVP)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水平,统计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20 min和30min后,联合用药组HVPG、WHVP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FHV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特利加压素可明显降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静脉压力,且安全性好。
2018年05期 v.30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燕燕;潘燕;张小林;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细菌性脑膜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惊厥、颅内高压、昏迷等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美罗培南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头孢曲松钠的疗效。
2018年05期 v.30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飞;张轩斌;赵江;
目的: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2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利福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利福喷丁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灶吸收情况、痰菌转阴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病灶总吸收率分别为93.44%(57/61)和91.80%(5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6%(37/61)和70.48%(43/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痰菌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不适、白细胞减少、皮疹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22.95%(14/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利福喷丁。
2018年05期 v.30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明函;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对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3例,依照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组,研究组42例,采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舒芬太尼治疗,比较两组术前1 h,术后1 h、6 h、24 h、48 h的VAS评分,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和术前1 h、术后48 h炎性因子的改变。结果:术后6 h、24h及48 h研究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两组的IL-6、TNF-α、IL-10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9.27%)(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降低炎性因子表达的效果优于单纯舒芬太尼治疗效果。
2018年05期 v.30 58-5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虞鑫;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脊椎骨折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上升,而Gobb's角均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3%(3/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5%(9/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疗效。
2018年05期 v.3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铮初;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于入院时、术前1 d、术后1周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对照组于纳入研究后检测。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观察组随访12个月以Harris量表评定髋关节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明确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关节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不同时刻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Harris髋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术后1 d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与术后12个月Harris髋功能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术后1周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均与Harris功能评分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 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呈负相关性。
2018年05期 v.30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宗虎;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疗效、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54/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0%(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1/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79%(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视觉模拟及生活质量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2018年05期 v.3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康伍;
目的:观察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治疗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抽取90例慢性疼痛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使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PSQI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注射液治疗慢性疼痛的疗效优于普瑞巴林胶囊治疗疗效。
2018年05期 v.30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郑忠魁;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96例牙列间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口腔修复治疗效果。
2018年05期 v.30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群群;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1)及研究组(n=3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24 h、48 h、72 h血浆β-E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为(5.4±3.9)h,较对照组的(8.3±4.6)h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4.38%),较对照组(61.29%)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72 h两组患者血浆β-EP水平均逐渐降低(P<0.01),且各时间点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2018年05期 v.30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马彬;
目的:观察胃间质瘤合并原发性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328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理诊断结果,分析GIST患者合并消化道癌的部位、间质瘤的大小、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结果:并发消化道癌者48例,占14.63%。所有48例均因消化道癌手术发现并确诊并发GIST,13例位于黏膜下、17例位于肌层、18例位于浆膜下。48例均具有典型的GIST病理组织学特点,均显示CD117阳性,32例同时显示CD34阳性,28例同时显示SMA灶性阳性表达,S-100蛋白均阴性。48例并发消化道癌病例中,8例有轻度异型性,其余无异型性。核有丝分裂象0~4/50 HPF,平均(0.74±1.07)/50 HPF,Ki-67阳性指数0~7.72%,平均(2.51±2.20)%,均属于I A期。GIST中合并食管癌比例较高,瘤体平均直径较小,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数和Ki-67阳性指数均较低(P<0.05)。结论:胃间质瘤合并原发性消化道癌的病理特点为消化道癌好发于食管,瘤体和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像数和Ki-67阳性指数低。
2018年05期 v.30 9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香玉;李博;
目的:探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影响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结果: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37.8%(62/164);有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肿瘤直径、原发灶数、侵犯包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显示,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原发灶数、侵犯包膜。结论:PTMC患者肿瘤直径大于5 mm、包膜被侵犯和原发灶数量较多均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实施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18年05期 v.30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莉;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4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血涂片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84例受检者经血涂片检查发现正常标本56例,异常标本28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正常标本44例,异常标本40例,两种检验方法异常标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涂片检查中发现有1例标本中出现不同程度空泡、2例样本中有少许中毒颗粒、3例出现中心染色区扩大问题。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应用血涂片能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减少误诊与漏诊,便于医者准确判断患者身体状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18年05期 v.30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南南;张曜光;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择60例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治疗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包括未按时就餐(25.0%)、胰岛素剂量过大(15.0%)、降糖药过量用药(6.7%)、进食量不当(20.0%)和运动过量(33.3%)等因素。经过治疗干预后患者的低血糖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结论: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可因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因素造成低血糖,治疗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状况的发生。
2018年05期 v.30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红建;
目的:比较钼靶X射线、超声及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肿瘤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经给予所有患者MRI、超声和钼靶X射线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MRI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超声检测和钼靶X射线检查(P<0.05)。结论: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钼靶X射线和超声检查应用价值。
2018年05期 v.30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潇雅;
目的:分析心脏外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脏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在普通门诊经GE Vivid 7超声诊断仪检查,6例患者经Philips Optigo床旁彩色超声仪进行急诊检查。记录患者的病变部位及其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心动图的检测准确度。结果:除游离壁损伤外,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假性室壁瘤、瓣膜损伤和心腔内血栓的检出率均为100%。各类型损伤均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外伤的准确度较高,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018年05期 v.30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洋;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对骨折患者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骨折手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术后愈合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和对照组(骨折术后正常愈合的患者)各4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TNF-α、IL-1β、IL-6及IL-8水平,并分析骨折术后不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IL-1β、IL-6、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8、TNF-α、IL-6和IL-1β均为骨折术后不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水平的血清炎症因子是骨折术后不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年05期 v.3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窦利梅;
目的: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病理诊断共有138个甲状腺病灶,患者术前均采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式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灰阶超声诊断灵敏度65.31%、特异度85.39%、准确率78.26%;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灵敏度83.67%、特异度98.88%、准确率93.48%,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灰阶超声诊断(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效果优于灰阶超声检查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敏红;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ALB、Hb指标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改善营养状况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小运;
目的:观察体位康复训练联合常规护理对结肠癌腹腔镜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结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位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排气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胃肠蠕动时间)、腹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肠鸣音复常时间、胃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19%和7.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76%和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康复训练联合常规护理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袁静;
目的:观察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麻醉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苏醒时的Aldrete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ldret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杨莹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DS、SAS量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情况(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DS、SAS、Harris和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沈妙莉;李志英;王菲;
目的:探讨塔形同伴小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延服务的效果。方法:抽取5个社区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患者又分为5个小组,以塔形同伴小组形式活动,对照组患者维持原有活动形式,干预一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健康、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疼痛、活力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塔形同伴小组患者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PHQ-9病人健康问卷、GAD-7广泛性焦虑量表评价,自身及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塔形同伴小组活动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动求医行为起到积极作用,可增加信任稳定的医患关系,促使患者遵从医嘱,定期随访,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活力维度。
2018年05期 v.30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影;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强化监测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包括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阴道分娩中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彤;
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水平,包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EV),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EV1%pre、FEV1/FEV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优质护理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崔英红;
目的:观察专业护理在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专业护理。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及性生活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及性生活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专业护理可明显改善盆底功能性疾病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情况,提高性生活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杨玉龙;
目的:观察术中体位规范化护理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术中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位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中体位规范化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5期 v.30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