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如平;高慧;戴晶璟;
目的:观察团体绘画治疗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绘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和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TAQ量表和PSP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团体绘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症状,促进自知力的恢复,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
2018年09期 v.30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爱芹;李涛;赵明军;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疗效及对睡眠结构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n=175)与对照组(仅服用艾司西酞普兰,n=9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得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监测两组治疗后睡眠结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得分、AHI指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两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结构指标总睡眠时间(TSB)、实际睡眠时间(AST)、睡眠潜伏期(SL)、睡眠效率(SE)、S2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S1、微觉醒指数(Al)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S3、S4、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时间(REM)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能有效提高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
2018年09期 v.30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徐晓霞;王晓晨;包玉双;李春明;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铝碳酸镁进行合理治疗,观察该药对于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应用三联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此为治疗基础,加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过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37%)明显优于对照组(69.77%)(P<0.05);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69.77%,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84%(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应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极大的提升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
2018年09期 v.30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宁蒙蒙;
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IL-6、MIF、CRP、BNP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
2018年09期 v.30 16-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其川;王素芳;杜云飞;王云峰;崔银江;付新生;
目的:比较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和透明质酸钠(HA)治疗Ⅰ~Ⅲ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Keligren Lawrence分级(K-L分级)为Ⅰ~Ⅲ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A组45例和PRP组41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关节镜探查清理后,关节腔内注射2.5 mL HA和3 mL PRP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和完成全部注射后的1、3、6、12个月均进行检查并记录美国西部Ontario与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同时间点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WOMAC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PRP组WOMAC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时(P<0.05),且PRP组WOMAC评分明显低于HA组(P<0.05)。结论:关节内注射PRP治疗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安全有效,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治疗后长期疗效及其生活质量。
2018年09期 v.3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宇飞;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治疗原发性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原发性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两组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Hs-CRP、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治疗原发性急性重度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2018年09期 v.30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俊峰;樊盛;刘伟峰;汪建军;范崇威;
目的:观察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
2018年09期 v.30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贾鹏;李明友;吕巍巍;张志贤;于俊洲;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2018年09期 v.30 26-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丽会;
目的:分析组织瓣修复重建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3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制备193块皮瓣,制备的组织瓣有软组织瓣和骨组织瓣,对比分析所制备皮瓣修复不同类型缺损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所制备的皮瓣中,全部成活174块,完全坏死有12块,部分(皮瓣1/4~1/2)坏死有7块,组织瓣移植成功率为90.16%。所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有7例患者出现颈部血肿,5例患者出现淋巴瘘,5例患者出现涎瘘。随访调查中,有1例出现病灶复发,再手术治疗后由于肝转移而死亡,其余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张口进食、吞咽咀嚼、发音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修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肿瘤部位、类型、范围的不同而选择合适的组织瓣进行修复,对肿瘤的根治及口颌面部外形、功能的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2018年09期 v.30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晓飞;张秀芝;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对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造成眼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工泪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泪膜破裂时间、SIt、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泪膜破裂时间、SIt评分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泪液对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造成眼表损伤具有预防作用。
2018年09期 v.30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丽平;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功血采用曼月乐与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5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子宫内膜厚度、经期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99%)高于对照组(68.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3%)低于对照组(2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均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优于米非司酮。
2018年09期 v.30 33-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宁;
目的:观察地屈孕酮联合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E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屈孕酮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和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6%)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来曲唑治疗EMS的效果优于单纯来曲唑治疗效果。
2018年09期 v.3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王娜;
目的:探究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手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行子宫压迫缝合手术治疗)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每组50例。比较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时间与术后2 h阴道流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结论:孕妇产后大出血会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及时应用子宫加压缝合手术,可有效控制出血,提高产妇的生存率。
2018年09期 v.30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娟;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58例,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肌瘤体积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治疗存在疼痛、发热、阴道排液和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但通过对症治疗能够得到较快缓解。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较好,但其安全性和长远影响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2018年09期 v.30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刘洋;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AST水平及血小板数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疗效。
2018年09期 v.30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东杰;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各30例。Ⅰ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Ⅱ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Ⅲ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Ⅳ组采用钢丝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四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骨折愈合时间较Ⅱ组、Ⅲ组、Ⅳ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骨折愈合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并发症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沟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及肩关节脱位的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术和钢丝内固定术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骨折愈合快,而其余三种手术疗效差异不大。
2018年09期 v.30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鹏;
目的:比较多功能带锁髓内钉和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序号的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奇数序号为观察组,偶数序号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功能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置入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出现骨痂时间、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75%(45/48),与对照组的89.58%(43/4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8%(7/48),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功能带锁髓内钉和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关节外胫骨创伤性骨折疗效相当,但多功能带锁髓内钉治疗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2018年09期 v.3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程帅;李淑方;郝凌霄;魏彤;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将选取的9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辅酶Q10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心功能减退的疗效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
2018年09期 v.30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志;雷锐;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延时应用比伐芦定对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比伐芦定组(采用比伐芦定治疗)与普通肝素组(采用肝素治疗),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30 d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后比伐芦定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0 d内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延时应用比伐芦定可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的效果优于肝素治疗。
2018年09期 v.30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自强;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血脂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脑卒中患者,将并发抑郁症的39例患者纳入Ⅰ组,将38例单纯脑卒中患者纳入Ⅱ组,同期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并将其纳入Ⅲ组,Ⅱ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Ⅰ组患者在Ⅱ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氟西汀,Ⅲ组未接受任何治疗,观察三组成员的血脂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Ⅰ组、Ⅱ组hs-CRP、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Ⅲ组,Ⅰ组、Ⅱ组HDL-C低于Ⅲ组,三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Ⅰ组患者hsCRP、TC水平下降幅度大于Ⅱ组(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脂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2018年09期 v.30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良政;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预防脑挫伤后癫痫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脑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癫痫发生率为5.41%(2/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8.11%(3/37),与对照组的13.51%(5/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γGT、AST和TBIL水平均有提升,且观察组ALT和γ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丙戊酸钠预防脑挫伤后癫痫发作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对症治疗效果。
2018年09期 v.30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超超;
目的:观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3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52例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后康复情况(术后活动、进食、疼痛持续、出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活动、进食、疼痛持续及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3/52),低于对照组的19.61%(1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92%(1/52),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疗效。
2018年09期 v.3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虓华;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FEVl/FVC、PEF)、临床症状(咳嗽、哮喘、胸闷)缓解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l/FVC、PEF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咳嗽、哮喘、胸闷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优于单纯布地奈德治疗效果。
2018年09期 v.30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素娜;董倩;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与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4.78%),复发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低于观察组的4.35%,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安全性好,复发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2018年09期 v.30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英俊;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肺复张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2018年09期 v.30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立胜;魏丽艳;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显著,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2018年09期 v.30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一;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放疗治疗)和观察组(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SCL-90量表各项评分、Stool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55.88%)、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52.94%)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44.12%)与对照组患者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58.82%)、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55.88%)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47.0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半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疗效。
2018年09期 v.30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芳;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术后疼痛的影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P<0.05);(2)观察组术后1 h、12 h、24 h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80.39%)(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使患者更快地适应术后生活,从而促进疾病康复。
2018年09期 v.30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王群;隋红艳;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8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MBI、QOL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为2.70%(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6%(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护理效果。
2018年09期 v.30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香菊;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抑郁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抑郁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血管疾病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抑郁状况,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2018年09期 v.30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少娥;
目的:探讨急诊室安全隐患管理及效果。方法: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对急诊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制定相应解决对策,而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未实施安全隐患管理。随机抽取急诊室安全隐患管理前后共200例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安全隐患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急诊室护理工作质量评价。结果:安全隐患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对急诊室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安全隐患管理可显著提高急诊室的护理质量。
2018年09期 v.30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静;
目的:探讨生活无着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47例生活无着人员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23例,护理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生活无着人员中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8年09期 v.3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瑕;
目的:观察电话随访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再入院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为(465.36±36.33)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79.67±35.3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为18.33%(11/6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1.07%(2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电话随访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出院指导效果。
2018年09期 v.30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亢理佩;
目的:观察中医临床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9%(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中医临床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9期 v.3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潇一;虞鑫;周俊贞;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VAP发生率为1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7%,住院时间为(20.7±4.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5±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9期 v.30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玲;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肝胆外科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T型管及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引流管堵塞、引流管脱出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T型管及腹腔引流管拔管时间比较,观察组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对照组22.86%(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9期 v.30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栾淑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性胆囊炎(AC)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2例AC患者临床资料,依照围术期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4%(4/51)低于对照组23.53%(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性胆囊炎(AC)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09期 v.30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刘群;
分析PICC管断裂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首先对PICC管断裂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说明了PICC管断裂的处理方式,最后提出了PICC管断裂的预防措施。
2018年09期 v.30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琳琳;陈岩;张驰;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膀胱功能(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及放置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及放置尿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3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5.56%(20/3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35/36),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2.22%(26/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18年09期 v.30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谭雅军;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13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排便情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每天排便1~3次、排便时间固定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75%)较对照组(19.6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8.25%(56/57)高于对照组85.71%(4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可显著改善其排便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2018年09期 v.30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立妍;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微创手术脊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VAS)、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减轻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2018年09期 v.30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严晓慧;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创伤骨科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和疼痛程度(VAS评分法),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2018年09期 v.30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