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晓博;
目的:观察腹腔镜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IHPC),两组术后均行m 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近期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和转移率、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明显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的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
2018年23期 v.3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慧英;陈翠平;李程伟;
目的:观察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选取PCOS所致不孕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炔雌醇环丙孕酮预处理3~6个月经周期后,于月经周期的第3~5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服用来曲唑的来曲唑组51例和服用氯米芬的氯米芬组55例诱导排卵。采用经阴道三维多普勒超声监测并比较两组排卵率、周期妊娠率、卵巢体积、成熟卵泡数目、卵泡成熟所需天数、子宫内膜厚度、卵巢间质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结果:来曲唑组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分别为73.85%(48/65)和31.25%(15/48),氯米芬组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分别为72.06%(49/68)和20.41%(10/4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HCG后,来曲唑组内膜厚度明显大于氯米芬组,成熟卵泡数明显少于氯米芬组,卵泡成熟所需天数明显长于氯米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HCG前两组卵巢体积、VI、FI、VFI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HCG后,来曲唑组VI和VFI水平明显高于氯米芬组,FI水平明显低于氯米芬组,卵巢体积明显小于氯米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的促排卵效果优于氯米芬治疗效果。
2018年23期 v.30 4-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赵德生;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阴转率为88.89%(32/36),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80.5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36/36),高于对照组的80.5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4/36),与对照组的19.44%(7/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化疗方案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效果。
2018年23期 v.30 6-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继屏;郑建;徐世翔;
目的:观察一体化诊治在成人急性会厌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3例成人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救治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49/53),行紧急气管切开者3例,环甲膜切开后气管切开者1例,入院即接受会厌脓肿切开引流者2例,后期合并会厌脓肿行切开引流者3例,5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一体化诊治可提高成人急性会厌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2018年23期 v.30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杨;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心率(HR)及左心室各项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压、HR及左心室各项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2018年23期 v.30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纪敏;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重度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解痉、平喘等常规急救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SV、LVEF、TEI指数)及炎性因子水平(ECP、IL-8、IL-17)。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V、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EI指数、ECP、IL-8、IL-1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急救处理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急性重度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2018年23期 v.30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芙成;刘志强;王志方;
目的:观察早期小剂量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62%(4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小剂量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2018年23期 v.30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青会;赵东阳;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对脑梗死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ADL评分、BNP水平,比较两组疗效,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和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BNP水平,且安全性好。
2018年23期 v.30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佳楠;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及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研究组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LT水平为(30.35±9.82)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67±13.2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LT复常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两组HBV-DNA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效果。
2018年23期 v.30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尹松祥;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伊托必利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反酸、反食、烧心)、临床治疗效果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6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反食、反酸、烧灼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阳性率为85.71%(6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7%(4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阳性率均优于法莫替丁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
2018年23期 v.30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意兰;
目的:观察对比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加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8.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为6.0%(3/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奥美拉唑治疗效果。
2018年23期 v.30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新;
目的:观察比阿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比阿培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2/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3/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WBC、CRP和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阿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优于单纯比阿培南治疗效果。
2018年23期 v.30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卜巧云;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其分为甲组(TSH<5 mU/L)34例、乙组(TSH 5~10 mU/L)40例、丙组(TSH>10 mU/L)34例,另选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Gensini积分、TG、TC、HDL-C和LDL-C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和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四组Gensini积分、TG、TC、LDL-C水平相比,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甲组<乙组<丙组,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相比从低到高依次为:丙组<乙组<甲组<对照组,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SH与Gensini积分、TG、TC、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TSH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
2018年23期 v.30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瑞瑞;
目的:观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老年甲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指标与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41/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T3与FT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SH、TG与CH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减的疗效优于甲状腺片治疗。
2018年23期 v.30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丽萍;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Rhinallergosis,A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R患者10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53)与对照组(n=53),对照组予以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研究组予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7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FN-γ、IL-4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IL-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氯雷他定治疗。
2018年23期 v.30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尹小锋;严照明;曹立颖;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包括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术前、术后、术后1周、6个月的VAS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疗效。
2018年23期 v.30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程亚栋;
目的:观察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采取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优良率96%(48/50),对照组为92.0%(46/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出现髋臼侧假体松动、假体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
2018年23期 v.3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翟志刚;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按照收治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研究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以及肌肉酸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0%(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优于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效果。
2018年23期 v.30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田佩松;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122例拟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未用麻醉药物,给予产科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对比两组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1、5 min)Apgar评分、分娩疼痛程度和中转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娩疼痛等级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时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为3.28%(2/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可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中转剖宫产率,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2018年23期 v.30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轩华敏;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50/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道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2018年23期 v.30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本举;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儿给予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症状恢复时间、治疗8 d后肠道微生态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痛消退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失水纠正时间及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d后,两组患儿双歧杆菌、乳杆菌有所增多,肠杆菌有所减少(P<0.05),且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多于对照组,肠杆菌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2/47),与对照组的8.51%(4/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肠道菌群,促进患儿腹泻、脱水等症状的改善,且安全性高。
2018年23期 v.30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曾明范;
目的:探究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压、视力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16例(216只眼),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治疗前后患者眼压、视力恢复、功能性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89.81%(97/1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5%(83/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时,两组眼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反弹,但观察组反弹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视力提高比例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8%(7/1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1%(16/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视力,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18年23期 v.3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于青;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药物治疗牙周炎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15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均治疗2周。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附着水平、牙龈指数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咀嚼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3%)高于对照组(82.67%),不良反应发生率(1.33%)少于对照组(16.00%),菌斑指数及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牙周袋探针深度、附着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咀嚼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01±0.13)分,低于对照组的(3.21±0.15)分;观察组咀嚼效率为(90.16±1.22)%,高于对照组的(74.23±1.21)%,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效果优于甲硝唑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明显改善口腔各指标,预后效果显著。
2018年23期 v.3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妮红;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3例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的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主意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选择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SchirmerⅠ试验(SⅠt)结果、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果;比较两组主观症状评分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观症状评分与OS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U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治疗青少年近视患者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润滑液治疗。
2018年23期 v.30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宇哲;
目的:探究全冠修复与调磨充填治疗早期牙隐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2例早期牙隐裂患者(184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患者(92颗患牙)采用常规调磨充填方法,观察组83例患者(92颗患牙)采用全冠修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疗效,治疗后2年内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7 d后总有效率(85.87%)明显高于对照组(66.3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5%)、复发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43%)、复发率(1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治疗早期牙隐裂可以有效改善患牙症状,减少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的发生,对于维护患者的牙齿健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18年23期 v.30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春艳;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分级的变化情况,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住院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2周后,观察组SF-36各项指标评分、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3%(5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8/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1%(1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2018年23期 v.30 96-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娜;
目的:观察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均衡饮食、生活作息、康复运动、正规服药、按时复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医疗App+微信群应用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中效果显著,既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8年23期 v.30 99-100+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邹琦;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恶性心律失常所致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因恶性心律失常而引起心脏骤停的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率(转运时间、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时间、救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8%(58/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97%(5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44%(57/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恶性心律失常所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率、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
2018年23期 v.30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管晓玲;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行三叉神经痛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叉神经痛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8年23期 v.30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聪聪;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6 min步行距离、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0%(5/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8%(1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2018年23期 v.30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莹;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脑中风偏瘫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运动功能(FMA量表)及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脑中风偏瘫患者不良情绪、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2018年23期 v.30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洋;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和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23期 v.3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立群;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认知度、护理配合度、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认知度、护理配合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改善遵医行为,缓解焦虑心理,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病情控制及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8年23期 v.3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杜虹;
目的:观察住院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冠脉搭桥术或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41例。对照组住院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住院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MST试验和运动能力(VSAQ问卷)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两组VSAQ问卷结果和踏步次数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5.71±3.6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48±4.5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96,P=0.002)。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住院期心脏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并可缩短住院时间。
2018年23期 v.30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萌;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偏瘫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NIHSS、ADL、Fugl-Meyer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4.56±0.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6±1.09)分;ADL评分为(71.63±1.0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59±1.24)分;观察组Fugl-Meyer量表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56.56±0.28)分、(29.63±1.0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46±1.09)、(23.59±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护理效果。
2018年23期 v.30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莹莹;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用药、运动依从良好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8年23期 v.30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杜南南;
目的:观察安全转运护理措施在急诊危重患者医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要进行医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医院内转运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安全转运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意外情况发生率为6.74%(6/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5%(1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医院内转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医院内转运方式基础上,急诊危重患者医院内转运采用安全转运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意外情况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转运时间。
2018年23期 v.30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乔盼;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胆囊结石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3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郊果。
2018年23期 v.30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孔一帆;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10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予以常规护理的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予以优质护理的5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视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8.11%(52/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4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患眼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患眼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6%(3/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7%(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中能明显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8年23期 v.30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瀛;
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外科收治的急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时间、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60 min的占7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时间>3 h的占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5.00%(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就医环境、基础护理、专业技能、服务态度各维度得分与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23期 v.30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申青;
目的:观察规范化癌痛护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癌痛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率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两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总缓解率和服药总依从率分别为100.00%和95.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0%和79.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能有效降癌痛患者疼痛水平,并可提高用药依从性。
2018年23期 v.30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利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下肢动脉急性血栓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DSA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急性血栓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优质护理在下肢动脉急性血栓患者DSA介入治疗中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2018年23期 v.30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战戈;
目的:观察皮瓣引流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皮瓣引流技术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腋窝及胸部的引流量、拔管时间及皮下积液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腋窝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腋窝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5.33%(4/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3%(1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部引流量、胸部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引流技术应用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的护理中,可明显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减少积液量,缩短拔管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2018年23期 v.30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庆;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在老年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老年男性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7/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应用于老年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其健康知识水平。
2018年23期 v.30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聚全;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模式对产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时认知行为水平、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时认知行为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0.00%(32/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产妇产时认知行为,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
2018年23期 v.30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师伟;
目的:观察产前全程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前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自然分娩率及母婴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4.91%(45/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2%(3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儿、巨大儿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产前全程护理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
2018年23期 v.30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萍;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临床症状总积分、粪便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粪便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系统护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2018年23期 v.30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