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艳梅;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观察组应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病毒学应答率、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两组病毒学应答率及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GF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与恩替卡韦相当,且替比夫定对肝脏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对肾脏造成的损伤较小。
2019年04期 v.31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林涛;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10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较对照组的19.23%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复发率、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2019年04期 v.31 5-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玲;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1、FVC、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VC及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多索茶碱治疗。
2019年04期 v.31 7-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宇雪;
目的:观察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IL-8、TNF-a)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退热、止咳、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hs-CRP、IL-6、IL-8及TNF-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52),与对照组的3.8%(2/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单纯红霉素治疗。
2019年04期 v.31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影;安洪宾;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常规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剂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优于胰岛素常规注射治疗,可促进血糖快速达标,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9年04期 v.3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崔秀红;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6月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使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数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 min、产后5 min的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优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
2019年04期 v.31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丹;
目的:探讨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57,消结安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与对照组(n=57,单纯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痛经评分、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证候积分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49%)高于对照组(82.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结安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2019年04期 v.3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汪晓艳;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91例。两组均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其中低剂量组给予每日增加20 mg辛伐他汀治疗,高剂量组给予每日增加40 mg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收缩压水平及TC、TG、LDL-C、HDL-C水平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0%(4/91),高于对照组的1.10%(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基础上采用40 mg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优于20 mg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2019年04期 v.31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艳章;马晓奎;
目的:比较丁苯酞与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MMSE评分、CDR评分、Barthel指数、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CD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略高于对照组的11.43%(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效果较好,其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取得的疗效优于奥拉西坦。
2019年04期 v.31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隗永健;于淑花;冯瑞雪;刘彦佐;
目的: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用药前后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阿尔茨海默病协作研究日常能力量表(ADCS-ADL)、失智情况[临床失智评分量表(CDR)]与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两组SOD、GSH-Px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MDA、血清A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ADCS-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CD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多奈哌齐可减轻AD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失智情况与治疗效果。
2019年04期 v.3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德友;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长春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18%(14/34),高于对照组的11.76%(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氯吡格雷的治疗。
2019年04期 v.31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辉;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I)、NT-proBNP、Hcy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Hcy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纯依达拉奉治疗效果。
2019年04期 v.31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谢冬冬;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SOD、Hcy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明显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且较安全。
2019年04期 v.31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莹;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ESSS评分为(16.25±6.07)分,较对照组的(20.12±6.29)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为(7.05±6.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12±6.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82%)较对照组低(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效果优于阿普唑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2019年04期 v.31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周晨;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白三烯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自测呼气峰值流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水平优于对照组,IFN-γ、IL-1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IL-13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LTB4与LT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优于单纯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
2019年04期 v.3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葛凤;崔岩;宛明明;
目的:研究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效果。方法:选取严重脓毒症并发MODS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容量血液滤过,研究组则给予CHVH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体温、呼吸、血流变指标水平,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MODS评分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率、体温、呼吸水平优于对照组,MAP、CI、SVI、SVRI水平高于对照组,APACHE Ⅱ、MO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VHF治疗严重脓毒症并发MODS的效果优于常规容量血液滤过,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患者死亡率。
2019年04期 v.31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延海;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SCr和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6/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
2019年04期 v.31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晶洁;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规律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及降压、消炎、改善贫血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心脏结构指标(LA、LVEDD、LVESD、LVPWT和IVST)及心功能指标(LVEF、FS和E/A)。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A、LVEDD、LVESD、LVPWT、IV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FS、E/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9%%,与对照组的2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2019年04期 v.3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佃刚;罗俊;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利尿、洋地黄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心率、每搏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每搏输出量及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高,心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9/42),与对照组的11.90%(5/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2019年04期 v.31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虹;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应答(RVR、cEVR、ETVR、SVR)、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VR、cEVR、ETVR、SV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优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2019年04期 v.31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姗;
目的:研究增用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瓜子金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IL-8、IL-10、TNF-α、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喉痛痒、咽喉异物感、干咳及分泌物增多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8、IL-10、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用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复方瓜子金颗粒,有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19年04期 v.3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维鹏;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锁孔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收集其相应的临床及各项检查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骨瓣开颅显微镜手术相比,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更优,能够显著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2019年04期 v.3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苑方松;
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小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生命质量、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82%(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切除相比,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更好,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2019年04期 v.3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禹;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负重时间为(4.21±1.43)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1.8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5,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25,P=0.011)。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优于PFLP内固定术治疗疗效。
2019年04期 v.31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亚珂;
目的:观察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引流量和住院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优于常规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2019年04期 v.3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晓东;
目的:比较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的9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各46例。全髋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组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全髋组Harris量表中疼痛、功能、活动度、畸形评分均明显高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半髋组的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髋关节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019年04期 v.3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朝甲;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对其微炎症状态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96例尿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腹膜透析。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微炎症状态、营养指标及营养状态、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水平、营养状态评分(MQSGA)均较治疗前低,血红蛋白(Hb)水平、肾脏疾病生存质量简表(KDQOL-SF)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采用腹膜透析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轻微炎症状态,还可提升生命质量。
2019年04期 v.3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杰;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7%(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优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2019年04期 v.3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翔;
目的:比较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127例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角膜水肿分级、术后角膜散光值、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结果:由Ridit检验可知,观察组角膜水肿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相比,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分级明显更优,视力更高。
2019年04期 v.3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树武;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联用的麻醉方案,对照组采取丙泊酚与芬太尼联用的麻醉方案,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清醒用时、拔管用时、定向力恢复用时、警觉-镇静评分(OAAS)及麻醉各时间点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用时、清醒用时、拔管用时、定向力恢复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时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案相比,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方案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效果更优,有助于患者术后麻醉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2019年04期 v.3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振华;郭小奇;单娟;王昆仑;
目的:观察不同放疗剂量联合PF化疗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miR-2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0例,均接受放疗联合PF化疗,其中对照组的放疗剂量62 Gy,观察组的放疗剂量为50 Gy,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外周血miR-2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34/40),略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5%(31/40)、42.5%(17/40)和32.5%(13/40),均略高于对照组的70.3%(26/37)、35.1%(13/37)和24.3%(9/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miR-21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 Gy放疗剂量联合PF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综合疗效及降低miR-21水平的效果优于62 Gy放疗剂量联合PF化疗。
2019年04期 v.3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樊兵;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取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呼吸功能、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PDQ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QLO-OES2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MVV%、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采取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2019年04期 v.31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丽艳;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DC化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DC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缓解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体力状况和生命质量;随访3~4年,统计两组中位生存期。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76.47%(26/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MP-2、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与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4年,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DC化疗方案能抑制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血管的生成,延缓疾病进展,提高中位生存期的效果优于单纯DC化疗效果。
2019年04期 v.3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陆永珍;
目的:比较缝合法和电凝法在腹腔镜成熟畸胎瘤剔除术中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腹腔镜成熟畸胎瘤剔除术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各3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末次月经第3天、术后3 d及术后3、6个月经第3天检测外周血中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6个月时的FSH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E2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时的LH显著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的AMH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时的AM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术后同一时间点FSH水平显著低于电凝组,而E2、AMH水平显著高于电凝组(P<0.05);缝合组患者术后月经周期延长和月经量减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电凝组(P<0.05)。结论:缝合止血法在腹腔镜成熟畸胎瘤剔除术中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小于电凝止血法。
2019年04期 v.31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明;
目的:比较Bakri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B-Lynch缝合治疗,观察组接受Bakri球囊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输血总量、分娩2 h出血量、分娩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 h,观察组HR水平较对照组低,DBP、SBP、SpO_2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akri球囊填塞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优于B-Lynch缝合,可减少出血量及输血量,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04期 v.31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卢永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4.23±1.52)min、阻滞完全时间(18.56±7.63)min均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58±0.62)min、(7.16±1.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
2019年04期 v.3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咏梅;
目的:观察宫腔球囊填塞联合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术后2 h、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所需月经周期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 h、24 h出血量和月经恢复正常所需月经周期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球囊填塞联合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效果。
2019年04期 v.31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丹;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V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6例RV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观察组采取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连续治疗3 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3 d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较对照组77.3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呕吐与腹泻停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CK-MB、CK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5%与对照组5.6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效果。
2019年04期 v.31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桂敏;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每公斤体质量潮气量(TV/kg)、吸气呼气时间比(Ti/Te)、呼吸阻力(Rrs)]、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VT/kg、Ti/T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Rr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与对照组的5.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安全性高。
2019年04期 v.31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晓丽;马曹;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PCI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PCI术后予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半年。记录两组支架内血栓形成率、上消化道出血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架内血栓形成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且不会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2019年04期 v.31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解姗姗;马仁华;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下肢痉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脊髓损伤下肢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肢体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痉挛程度、被动关节活动度(直腿抬高角、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痉挛程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收肌角、腘窝角、直腿抬高角大于对照组,腘窝角、足背屈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肢体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有助于改善脊髓损伤下肢痉挛患者关节活动度,减轻痉挛程度,提高生命质量。
2019年04期 v.31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仁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发病48 h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发病48 h内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恢复时间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均有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其发病史及相应的医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机;尽快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改善预后。
2019年04期 v.31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晶晶;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不良生活方式比例、再梗死发生率、谨遵医嘱用药率、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比例、再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谨遵医嘱用药率92.60%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I-74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有效避免再梗死,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019年04期 v.31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素哲;
目的:探讨先口鼻腔后气管插管内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按照先气管后口鼻腔的顺序吸痰,观察组采用先口鼻腔后气管的顺序吸痰,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相关吸痰指标、VAP发生率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aCO_2及PaO_2水平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吸痰舒适度评分较高,吸痰间隔时间较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先口鼻腔后气管插管内吸痰,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水平,减少VAP的发生,提升患者舒适度。
2019年04期 v.31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静;王艳纷;
目的:探讨SBAR沟通系统干预对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CCU收治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SBAR沟通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SBAR沟通系统干预,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19年04期 v.31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申晓丽;徐磊;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命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生命质量、心功能、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左心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3/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2%(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化心功能指标,提高其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
2019年04期 v.3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余心红;
目的:观察多元护理模式对心血管ICU患者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血管ICU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状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SDS、SAS和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心血管ICU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2019年04期 v.31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韩叶萍;
目的:观察认知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训练,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认知功能、生命质量、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表(LOT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50/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认知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04期 v.31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晓军;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需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SAS和SDS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通气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2019年04期 v.31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贺燕萍;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排痰效果、SAS、SDS评分、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行咳痰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协助吸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和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排痰效果,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04期 v.31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玉冰;杨亚蒙;孟方方;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脑膜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膜瘤手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相关临床指标(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改善脑膜瘤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9年04期 v.31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翁静;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骨科患者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8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7.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骨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2019年04期 v.31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颖惠;刘杨;李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142例,均拟行自然分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产后疼痛、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产后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可改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疼痛感及产后出血量,缩短产程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事件的发生,可行性高。
2019年04期 v.31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杨;李真;王颖惠;
目的:观察围生期保健知识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68例产前检查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围生期保健知识教育结合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及新生儿结局、产后2 h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肿胀硬结率、产褥期炎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1%(83/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52%(7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生期保健知识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产程时间,提升新生儿及产妇分娩质量。
2019年04期 v.31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薛霞;秦凤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肺癌化疗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PICC导管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良好率和留置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提高肺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2019年04期 v.31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胡志敏;杨卫娜;王雪鹏;录玉芳;录玲玲;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应用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手术指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疼痛率为2.56%(1//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5%(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5%(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乳汁分泌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7.69%(3/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5%(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中,可明显改善术后不适感,有效减轻疼痛,有利于术后恢复。
2019年04期 v.31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丹;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4例宫颈病变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低于对照组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4.47%(35/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2019年04期 v.31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瑞;周亚平;贾改敬;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检查耐受性、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成功率、检查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耐受性优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耐受性差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可提高患儿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置入成功率和耐受性,并可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04期 v.31 173-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符影;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癫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癫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各项生命质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小儿癫痫临床护理中,可对患儿起到较好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儿生命质量。
2019年04期 v.31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